炎立消胶囊副作用:莫怕血管变硬了 老年血压也达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9:19:30
 

莫怕血管变硬了 老年血压也达标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组织高血压防治指南,年龄在60岁以上、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定义为老年高血压。若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则定义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每两位老年人就有一人高血压
    中国仅7.6%老年高血压控制率达标。
    权威心脏研究资料显示,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和血压升高幅度增加。在年龄<60岁的人群中,27%的人患有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未治疗时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而在80岁左右的人群中,75%患有高血压,其中60%为2级高血压。在年龄≥80岁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90%以上。据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27万人群营养与健康调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约每2位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在我国,仅32.2%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


    管理血压老人最应关注收缩压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1.收缩压增高为主
    收缩压是脑血管病和冠心病危险性的重要预测因子。老年人收缩压随年龄的增长升高,而舒张压在60岁后则缓慢下降。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和临床研究证明,收缩压与脑卒中、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比舒张压有更强的相关性。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发生率增加,占高血压的60%,同时脑卒中的发生率急剧升高,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


     2.脉压增大

    脉压是反映动脉弹性的指标,老年人脉压增大是重要的心血管事件预测因子。


     3.
血压波动大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患者的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而动脉壁僵硬度增加,随情绪、季节和体位的变化血压易出现较明显的波动。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左心室肥厚、室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硬化以及颅内动脉硬化等疾患,血压急剧波动时,可显著增加发生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

     4.
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常用体位性低血压的定义为:在改变体位为直立位的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者伴有糖尿病、低血容量,应用利尿剂、扩血管药或精神类药物者容易发生体位低血压。

     5.
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临床研究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高,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不足10%(非杓型)或超过20%(超杓型),使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6.
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
    老年高血压常伴发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老年痴呆等疾患,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若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更易发生靶器官损害,如:冠心病、脑卒中、缺血性肾病及间歇性跛行等;其心血管病死亡率以及总死亡率显著高于同龄正常人。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1.老年高血压治疗目标是保护靶器官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保护靶器官,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总风险。

     2005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将降压目标确定为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低。

    老年人降压治疗应强调收缩压达标,不应过分关注或强调舒张压变化的意义。

 

     2.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策略
    ●老年人高血压的初始降压治疗应遵循降压治疗的一般原则,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降压速度不宜过快,应逐步降压,密切观察药物反应,特别在体质较弱的患者中尤应如此。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为多种疾病并存,多同时存在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和或靶器官损害,应慎重选择治疗药物,用药后应密切观察疗效及副作用,避免矫枉过正。
    ●多项研究证实,多数老年患者需要联合应用两种以上降压药物才能达到降压目标。强调老年人降压治疗应为多种药物联合,逐步降压达标。
    ●老年人降压治疗时应测量立位血压评估降压治疗的体位效应,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及过度降低血压。存在体位性低血压时应根据立位血压判断血压是否达标。
    ●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更为详细地了解血压波动情况,条件允许时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诊断与疗效监测的常规检查项目。
    ●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尚无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公认的降压目标。对于降压治疗效果及耐受性良好、无严重脑血管病变的患者应进行降压治疗。

     3.老年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目的是降低血压、控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并存的临床病状况:
    (1)合理膳食,减少钠盐的摄入。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天食盐量不超过6克。
    (2)适当减轻体重,建议体重指数应控制在24公斤/平方米以下,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减少10%则可使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有所改善。
    (3)适当补充钾和钙盐,鼓励摄入新鲜蔬菜、水果、脱脂牛奶,以及富含钾、钙、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4)减少膳食脂肪摄入,脂肪量应控制在总热量25%以下。饱和脂肪酸的量应<7%。
    (5)限制饮酒。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精量<25克,相当于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38度白酒75克,或高度白酒50克;成年女性每日饮用酒精量<15克,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度白酒50克。每日摄入酒精量>30克者,随饮酒量的增加血压显著升高。此外,饮酒降低降压药物的疗效,高血压患者应严格限制饮酒量。
    (6)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调节能力,降低血压。可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快步行走,一般每周3至5次,每次30至60分钟。
    (7)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避免情绪波动。

    注意事项
    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过于严格地控制饮食及限制食盐摄入可能导致营养障碍及电解质紊乱,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的饮食治疗方案。过快、过度减轻体重可导致患者体力不佳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抵抗力降低而易患其他系统疾病。因此,老年人应鼓励适度减轻体重而非短期内过度降低体重。运动方式更应因人而异,需结合患者体质状况并存疾病等情况制定适宜的运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