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蛀牙:靳薇:西藏援助与发展(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2:50:40

靳薇:西藏援助与发展(2)

发布时间:2011-07-12 09:21 作者:靳薇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 256次

 


  这样的路径依赖、策略依赖是什么样的后果?5月份中央党校一个考察组到广西去考察,了解到广西干部很不开心,强烈感觉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广西是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搞得好,社会稳定,社会发展中央就不给钱。我们也希望得到帮助,也希望加快发展,广西也有很多贫困的地方。广西很多老百姓生活在喀斯特地质的地区,虽然我们知道桂林的风光非常美,但在这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生活非常艰难,因为土非常薄,大部分是石头,天不下雨非常旱,天要下雨就是涝,靠农业生产生活的老百姓很苦。所以广西干部包括群众心里很不平衡。新疆、西藏、内蒙已经一再的演绎了策略依赖,希望我们能走出“攀比依赖”这个怪圈,要不然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很难搞。


  依赖有什么成本?研究发现依赖不光有经济成本,还有心理和社会成本。经济成本我们很好理解,国家拿出钱进行援助,这些钱实际上是纳税人的钱,但纳税人的钱在那些地方做了什么,有没有收益,有没有起到了我们想起到的作用?这缺乏监督和检查机制。现有援助包括的财政拨付和和项目援助等投入,亦包括项目建成后养活维持的拨款、救济和补助等,传统援助方式没有激励效应和约束力。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比穷”——看谁最穷,而且两手紧紧拽住“贫困”的帽子不敢放。在西藏虽然财政自给率不高,但消费尤其是拉萨的消费水平不比内地城市差。这样的一种高消费,实际上很多花的是纳税人的钱,但没有激励效应和约束力。如果用这种方式继续援助下去,我觉得永远走不出援助依赖,没有办法摆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心理成本,过去经常讲我们要算政治账,不要算经济账。西藏战略地位特别重要,投那么多钱,主要是守住这块土地,要给国家搞一个安全屏障,包括国土安全的屏障和生态安全的屏障,所以“不计成本”投进了很多钱。在我研究当中也发现,不仅有经济成本还有心理成本。西藏的干部和群众有一种“援助焦虑”,这种援助让他们产生了无能感和失败感,这种东西潜移默化的,一方面依赖援助,跟中央一再的提出要钱、要项目,要更多的援助,但另一方面不高兴。西藏的干部不只一次跟我说,他们对“援藏”这个词非常反感,为什么反感?他们说不是说56个民族、56个兄弟姐妹,是一个大家庭?如果是一个大家庭,兄弟姐妹之间帮助是应该的,为什么要说“援”?过去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援助非洲是国家援助国外,但西藏是中国的领土啊,是兄弟姐妹,所以现在我们经济发展差,帮助我们一点儿是应该的,而且我们也为国家作出了贡献,我们给祖国看大门,怎么也得交一点看门费吧。所以他们对“援藏”这个词非常反感,不愿意接受。我的新书发布暨研讨会请了一些西藏干部参加,其中有一个汉族干部(西藏厅级干部)把这种情绪毫无保留在这个会上表现出来,他说西藏有非常丰富的资源,有世界上最有潜力的水能,另外有很多矿产,如果中央有政策让我们开发这些东西,我们不需要援助,我们一样可以活,可能活得比你们还好。那位干部的情绪很强烈,是这样的援助使他们产生了无能感和失败感。在社会上有很多弱势群体,包括家庭当中的一个人如需要兄长、姐妹来帮,其实被帮者的心里并不高兴,虽然觉得有人帮是很好,但这种帮会使被帮的人产生挫败感,在心理学上这可以充分说明。中央政府表现为发展急切,从中央政府的文件、会议记录当中可以看出,中央政府一再提出跨越式发展,强调自立更生。80年代胡耀邦去视察时说过一句话:“解放西藏这么多年了,国家也给了西藏那么多钱,这些钱都被你们扔到雅鲁藏布江里了”。这说明中央领导很不满意,给了西藏很多钱,但西藏的根本状况没有得到改变。现在中央一方面是强力援助,举全国之力来援助,同时也有一种焦虑,一再强调要加快发展,我们肯定会帮西藏,但西藏更要自力更生。


  社会成本:援助倾斜会遇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攀比,这是一种特别不好的比较效应。中国少数民族自治的地方占到国土面积的64%,虽然少数民族人口不多,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不到1亿,但他们占的国土面积却很大,这样的攀比对我们的国家安全、社会稳定非常不利。还有是汉族的不满,3·14以后,有很多愤怒的汉族在网上发表很多很愤怒的言词,很不满意。我们在民族关系教育中反复讲“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相互之间离不开。我最近在广西调查时有一种感觉,我觉得现在似乎是“三个不满意”:少数民族不满意汉族,汉族不满意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相互之间不满意。我们的政策需要进行很好的反思。胡锦涛书记在前不久提出要进行社会管理的创新,当中国一种新理念和新口号提出时,实际上是在这方面已经到了不得不呼吁、不得不重视的时候,所以社会管理的创新其实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关口了,必须进行创新。包括民族政策,包括对少数民族地方管理的方式方法,是不是也要进行很好的反思和创新?


  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中有数个多民族的国家解体,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阵营解体。这里面的一个突破口就是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相互之间的不满意,多数民族觉得自己成了奶牛,付出很多,少数民族觉得自己成了被压迫、剥夺的对象,要找机会发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们这个国家、社会得以发展、前进的最基本保证,是一个基础。


  西藏某水库


  五、目前面临的挑战


  在援助中怎么样选择?前面谈到了援助效率的高低和援助地区、国家和援助项目援助方式的选择有关系。我的考察发现,因地制宜的援助效果往往比较好。


  (上图)这张照片是西藏的一座水库。援藏的项目当中农、林、水、牧的项目效果大部分都很好,有一些水库被老百姓叫做“母亲水库”。水库修建以后,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很明显得到改善,因为山里的水流很低,如果地稍微高一点,就没有办法浇灌,有了水库以后很多田地的浇灌得到了改善,所以老百姓的农田产量提高,有了更多粮食吃,生活改善了,所以把水库叫做“母亲水库”。当地老百姓生活改善以后,社会治安也改善了,有很多这样的事例。


  在西藏工业、企业是不是都不成功?也不一定。这张照片是2002年拍的,是我在西藏看到最成功的一个企业——拉萨市啤酒厂。1994年我第一次到拉萨时,他们喝的是黄河啤酒。过去藏族人喜欢喝青稞酒,但青稞酒要酿,比较麻烦,年轻人追求时尚生活,喜欢喝啤酒。当时他们说拉萨的啤酒不好喝,口感不好,并且传说啤酒厂的储酒罐里曾淹死一个人,所以他们不喝拉萨市的啤酒。这家啤酒厂我比较关注,2006年我再次去时厂长特别高兴,拿了冰啤给我喝,并说这个冰啤已经打入台湾市场,销路特别好。因为拉萨的水质特别好,所以酿出的酒口感特别好。这个厂为什么能从拉萨人都不喝他们的啤酒做到台湾人都喜欢喝他的啤酒?能有这样大的变化跟企业的一步一步往前走分不开。第一步是改制,原来是国企,后来改制成股份制企业。第二是合资,现在啤酒跟德国和丹麦的一个啤酒集团合资,所以副总、财务总监都是外国人。第三步是上市,拉萨市啤酒厂是一个上市公司。走完这三步以后就逐渐腾飞了,现在市场占有率在拉萨占有90%多,剩下那一点都是进口的啤酒。而且这个企业80%的工人和80%的中层管理干部都是藏族人,所以藏族也会产企业家,也会产生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工人。


  还有另外一个工厂也是我一直追踪的企业——拉萨市粮油加工厂。这里面是非常现代化的厂房和储粮罐,拉萨市粮油加工厂过去就有,在1996年作为62项工程之一,把粮油加工厂扩大,新修了现代化厂房,购置了最新的面粉加工机、榨油机等现代机械。我去时现代化厂房已经盖起来了,厂长告诉我自从扩建以后就亏本,为什么?每年粮食加工和青油加工的任务只用两到三个月就完成了,之后就没事干,但工人要发工资,冬天的话机器要用柴油机器要发动起进行保保养,工人也不能随便辞退,因为是国企的工人,所以他们想了一个办法,搞了一个牦牛育肥屠宰生产线。牦牛原来在牧场上是放养的,他们想把牦牛拿来短期之内催肥,然后屠宰,用冷冻车运输到西藏各个地方,这样的话可以卖肉。为此厂子还从河北请了养牛大户指导他们怎么催肥牦牛,但他们失败了,为什么失败?牦牛在藏北,藏北气候比较寒冷,到拉萨以后海拔比较低,牦牛在这里不吃人给他的饲料,而且这个地方潮湿、暖和,牦牛生病了,所以实验不成功,一直到2006年我到这个厂时他们还是没有摆脱亏损。


  还有一个工厂是那曲羊毛加工厂,是1996年投资建成的,这是1998年我去时拍的照片。机器里有褐色的毛状物,他们在梳洗羊毛。这个项目他们想把羊毛经过初加工,让其升值,帮助老百姓致富,但到2002年我去时这个厂已经关闭了,而且已经关闭了两年。在牧区把羊毛、羊绒收来初加工以后使其升值,这个设想很好,但后来发现上游和下游不畅通,谁去收?青海那些回族是骑着自行车、骑着马串户去收羊毛,但这个工厂没有收购渠道,一开始也命令牧民必须交给供销社,供销社羊毛羊绒拿到工厂进行加工,但改革开放以后,这样的行政命令不太奏效。另外是下游不畅通,加工以后卖给谁不知道。另外因为技术不过关,被他们梳洗过的羊毛、羊绒的质量反而下降,干净是干净了,但他们的技术太差,把羊毛的纤维给弄折断,所以也没有人来接他们的下游活儿。内地的一些厂说,你们别加工,就给我们那个没加工过的羊毛、羊绒,我们愿意给你们加工费。但总的来说不成功,上头没有人收购,下头没有接他们的活儿,所以这个厂维持两年就关门了。这样的工厂在北京的话可以做成798,但在那曲牧区只能孤零零的留在牧场上。


  去年我在四川藏区考察时看到了一个因地制宜的东西,就是太阳能路灯,有个小风叶,还有太阳能电池板,下面有一个小的蓄电池,刮风时可以让其充电,出太阳也可以让它充电。灯是光控制的,天变暗时灯自然亮起来,天亮了就自己熄灭,是把风能和太阳能集中在一起做的路灯。我看到这个灯觉得非常有意思,因为在青藏高原上地广人稀,如果建一个电站输送电的成本非常高,就地建一个太阳能路灯可以自给自足,这样做非常切合实际。这样的路灯投资多少钱?只有几千块,比较贵的是蓄电池,蓄电池时间长了会老化,老化以后要更换,但成本还是比建电站然后输送电的成本要低。


  这是四川甘孜的牧民定居点,大家看到这张定居点有什么感受?(同学:比较简陋)。刚才这个女生说生活条件太简陋,这在藏区已经是很高级的房子了,不简陋,但过于高级,已经脱离了牧民的生活节奏和生活需求。牧民一年要转两次场,牲畜夏天要到夏季牧场去吃草,冬天要到冬季牧场去吃草,牲畜食草量比较大,所以要转场,建这么一个定居点,让老百姓住在这儿,牲畜吃哪里的草?政府想得很好,一个牧民在外面游牧,生活条件非常差,住帐篷,老了得了风湿性关节炎,而且有各种各样的地方病,如果老人生病很难就医,小孩上学要走很远的路,在牧区很多家长不放心孩子去学校,因为太远,住得特别分散,所以很多孩子小时候没有念书的机会,不是因为政府不给他们钱念书,念书是免费的,免吃免住,还有免学费,但太远了,家长不放心。如果定居,老人看病、小孩上学很方便,但这和生活他们的生活节奏脱离了,我在四川藏区看到有很多很多定居点是空的,越大就越空。我把它叫做“空心村”,反而是在原来牧民有定居基础的一些点,如果改善了牧民的居住条件反而跟牧民的生活比较贴近。


  第二个选择是量力而行,这做起来很难。当地医院也是援助的项目,给那曲建了一个住院部,这个住院部漏雨,建筑质量非常差,西藏昼夜温差特别大,所以水泥建筑特别容易坏。国家只给建了钱,没有给维修的钱,所以医院漏了以后没有钱维修,医院的检查是免费的(对于农牧民),所以医院也不可能通过创收来维修他的房子,我去的时候院长告诉我,住院的病人在下雨时要在被子上盖上塑料布,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这些东西靠财政来维持的话肯定不可能,因为西藏的财政自给率只有6%左右,不到7%。


  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过去这个地方是没有广场的,是一个居民的小区,有一个小学,62项工程把小区叫做“雪”(藏语的音),把居民都迁走了,拓宽到了,建了一个广场,布达拉宫广场建了以后,这个地方特别漂亮,把布达拉宫的雄伟壮丽都烘托出来了,变成了西藏和拉萨的名片。但也有一个问题,62项工程给的是建广场的钱,没有给修广场的钱,修广场要地方财政拿出钱,这里不仅是广场,也是城市道路一部分,路面非常容易损坏,花岗岩大石块因为昼夜温差大特别容易裂开,所以维修广场包括广场的绿化和点非常漂亮的灯都需要钱,这些美丽的灯柱在平时是不开的,只有在节日时才能灯火通明,因为电费是非常沉重的负担,广场管理处是没有办法来负担这个费用的。


  昌都水泥厂扩建完成,亏损开始,这个厂建得太大了,超出了当时昌都地区水泥的需求量,产品挤压。在扩建搬迁之前,这个厂没有能给当地交税,而且自己有利润,但搬迁扩建以后就亏损,而且很严重,包括他们的办公楼,还建了职工食堂和住房,这些都在工程里,国家投资的一部分,然后再找开发银行贷款一部分,银行贷款不仅不能返还利息,连本也返还不出来,因为亏损。


  在西藏投进这么多钱、项目以后,马上就面临人才问题。西藏小学、中学、中专学生数量,到2009年小学生超出了30万,中学生(初中和高中)是18万,中专生是2万多,西藏的大学生到2009年是3万多。大家可能觉得这不算多。3·14时他们提出了很多口号,其中一个口号是“保证大学生就业”,实际上大学生就业这不仅是西藏问题,全国各地区都有这个问题,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就变成民族问题。农牧民普通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非常不容易,供养出来以后没有工作,待业或者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对家庭心理上的打击非常大。实用性人才从职业教育途径来培养很少,比大学生还少。


  西藏过去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比如说寺庙。那现在由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向现代过渡产生了什么样的问题?当我们大量进行经济建设时出现了人才资本的欠缺。到2000年时出现人口普查,文盲、半文盲西藏占52.%,全国9.55%;初中程度,西藏7.18%,全国36.52%;国家机企事业负责人文盲和半文盲占5.56%;专业技术人员文盲、半文盲占4.37%,有些是民间的手工艺,在他的行业里算一个专业的技术人员,但在这里也是文盲和半文盲,小学程度是19.04%。这样的状况也就能说明在那里建的项目找不到合格的人员了。


  这张照片中的水泥编织袋厂,于2000年修好,但到2004年还没有开工,因为找不到工人,也没有人来经营。后来他们想了办法,从温州请了一个老板到这儿来把这个厂承包,给了他非常优惠的条件,然后送工人到内地培训,这个工厂才勉强开工。工厂开工以后,援藏干部、书记、市长全都变成工厂的推销员,开会时到处去介绍这个产品,因为要帮这个老板来维持这个厂的经营。


  第三是发展主体:“被”这个词在2010年非常时髦,我的研究发现西藏就是非常典型的被援助、被发展,也就是说当地民众参与重视程度不够。如果你到西藏民间看,民间自我发展有些发展得很好,不需要国家给钱的项目。这张照片是路边的一个小商店,老百姓自己开的,有点像过去的农村供销社。


  这张照片是一个单亲父亲,用棍子搭了一个塑料小鹏,带着他儿子在里面种蔬菜。


  这是山南县城附近修的房子,非常漂亮,都是用花岗岩的条石建成的两层小楼,里面的摆设也非常漂亮。我带着我的硕士研究生到那里去考察,这个硕士研究生看了几天以后特别沮丧,说:“老师我们这么多年读这么多书白念了,过得还不如西藏的农民”。


  关于水管故事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当地有一条水管是国家投资的,投资50万修了饮水管道。西藏有些地方有大骨节病,是因为饮的水里含氟特别高,人吃了以后就会骨节肿大,牲畜喝了以后影响到牲畜的生命,所以要建人畜饮水工程。但这条管道一年左右就报废了,一开始是出水口枯竭,紧接着是水管裂了(西藏昼夜温差特别大),他们就要求再拨50万经费重新修饮水设施。但当地的居民非常反感,他们认为国家的50万花到哪里去了?感觉是被干部私吞一部分,分肥了。


  另外一条饮水管是由英国救助儿童会(英国的NGO)投资建的,这条水管只投了5万人民币,2003年建成以后,我了解到2007年一直在使用。这两条水管投入相差10倍,而且使用的寿命完全不一样,为什么?因为过程不一样,细节决定了成败:1.项目官员专门聘请当地村民帮助寻找水源,施工前用了一年时间观察泉眼出水旺季和枯水期的情况。2.发动村民成立“引水管理小组”,选出村民中有文化、能干的成员学习测量技术、水管的维修管理、防冻等。3.用免税的方式从瑞士买到能适应西藏高原寒冷气候条件的新型材料水管。4.施工中每家都要出劳力。项目完成后,引水系统由村民自行管理。 村民们是这个项目的主人,因为参与了从寻找水源到修引水管的整个过程,而且他们有自信,因为他们学会了管理。他们要用这个水,这跟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是国家投资在这里找了包工队仓促施工完成,这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感觉到自己受到尊重,并且有了管好用好设施的自信。


  赛马节


  第四是发展的挑战,保持特色。


  西藏第一座寺庙(桑耶寺),这个寺庙非常有特点,下面是藏式的,中间是印度式的,上面是汉式,三种不同的建筑风格融合在一起。


  西藏老百姓家里的佛堂,特色很丰富,只要家里经济状况稍微好一点,就会把佛堂搞得非常漂亮。


  从布达拉宫往下看拉萨的市区是这样的。左边西藏的阿里地区所在地,狮泉河。阿里是离拉萨最远的地区,在这么偏远的地方,建筑看不出藏式建筑的特色,那么藏式建筑是否就没有特点?有,最典型的藏式建筑是布达拉宫。


  阿里改则县庆祝百万农奴解放日。藏族干部穿的是西服。我在西藏讲课一个用到了这几张照片,其中有个藏族学员有点不高兴,跟我说过去就有人问他,你们为什么不穿藏族服装?他回答说,那你为什么不穿旗袍,为什么不穿中山装,为什么要穿西装?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穿藏族服装?他不开心。我不是说一定要穿藏族服装,我建议是否可以穿,因为这是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活动,这是有当地特色的藏族活动,藏族领导是否可以穿藏族服装来庆祝自己的翻身解放,我只是提议。


  六、走出援助。


  援助不是我们的目的,中央反复讲援助的目的是让西藏有自我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援助的出发点,也是目标。总的来看,西藏发展水平偏低,人类发展指数有一个综合指标,西藏是0.589,全国平均水平是0.755。国民生产总值指数排名第22位,增长速度比较快,但实际水平是排在第22位的,成人文盲、半文盲率全国第一。


  从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开始就对西藏进行援助,尤其是80年代以后举全国之力强力援助,专家有一个看法说跟我沟通时讲过,“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就是援藏的历史”,能不能这么讲我们可以讨论。但直到今天西藏的经济社会运行和发展,如行政管理的财政开支、基本建设投资、社会管理的人力资源等方面,仍然要依靠中央政府和内地省市的支持援助。60年过去,中央政府“通过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援,启动西藏自我发展的活力、动力” 的目标仍未实现。我们可以讨论定一个时间表,目标大概什么时候能实现,而且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这应该做一些反思和探讨。


  我个人认为依赖形成而且持续有四个原因:第一是特殊性简单化。我们反复强调西藏特殊,强调它特殊但并没有特殊看待,为什么?我们把内地的社会运行方式全盘搬到西藏。内地有工业,过去的领导人就说每一个民族都要通过工业化实现现代化,所以西藏也要有工业。西藏没有火柴厂建火柴厂,没有塑料厂建塑料厂,以致于生产出来的火柴卖不出去,没有那么大的使用量,市场很狭小。西藏也就200多万人,北京常住人口加上流动人口差不多3千万,西藏这么广袤的地域占国土面积差不多1/7,但地广人稀,是中国国土面积上每平方公里人最稀少的一个地区。还有它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以农牧业为主,高寒缺氧,有很多的特殊性,但我们把西藏的特殊性简单化了。


来源: 燕山大讲堂114期 | 来源日期:2011年06月21日 | 责任编辑:左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