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大牙蛀牙需要补吗?: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6:37:09

(一)坚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思想,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促进西藏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又好又快的发展。要从西藏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特殊性的要求出发,始终坚持把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通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等载体和途径,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凝聚群众力量,,为建设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从提高综合国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角度,在坚持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还要注重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要深刻认识到,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是有机的统一,是时代要求的集中体现。努力发展西藏的文化产业,同努力发展西藏的先进生产力一样,都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我们要按照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基础的思想,以发展促繁荣,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二)统一思想认识,找准战略定位,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精心培育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文化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是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产业,是促进西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先锋产业,也是推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新兴特色产业。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青藏铁路的通车,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凸显。从发展战略上,把文化产业定位于西藏新的经济增长点或新支柱产业的条件日益成熟。应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制定和落实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重点、目标和任务,协调、指导全区文化产业的建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引导和鼓励个体、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等非国有资本通过独资、合资、股份合作、联营等方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投资经营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音像制品销售业、实用美术业、文化中介业、文化会展业、文化信息业、艺术品销售拍卖业、艺术教育业等。各级文化产业主管部门应转变观念,规范行政行为,完善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1、要加快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按照文化艺术自身发展规律和市场的需要,切实加大力度,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将文化系统拥有的各种历史文化、现实文化、艺术名人、名团、文化网络、设施等文化资源与其他生产资源或生产经营要素进行整合重组,优化配置,积极培育发展市场主体,推进艺术与市场对接,文艺与产业联姻,使文化行业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作用在市场的配置中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文化系统的市场适应能力,促进产业发展。

2、进一步健全完善文化经济政策。降低门槛,放宽市场准入,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区内外文化资本,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进入西藏文化产业领域,为各类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条件,努力将社会闲置资本吸引到文化产业中来,积极培育发展文化经营实体,加强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市场经营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西藏文化的实力和竞争力。尤其是要在旅游景区景点比较集中的地方,着力发展一批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民族民间文艺演出队伍。切实加大西藏旅游的文化含量,支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3、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加强对文化产业项目的研发、启动的扶持。2006年,西藏自治区财政己安排了1000万元文化产业项目的研发和启动资金,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引导社会投资方向,力争努力健全完善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切实加大文化产业的投入。

4、积极推进西藏文化产品的研发,加强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努力打造有较高文化品味,地方特色鲜明的文化产品和独具民族地域特色的优势文化品牌。集中打造一批运用现代声、光、音乐等科技手段与民族服饰、民族舞蹈和精美表演为一体的舞台艺术精品;开发出一批具有西藏地方特色,有较高文化品味的民族手工艺品及旅游纪念品;推出一批以展示西藏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精粹、高原自然风光、藏民族民俗风情、服饰文化及工艺美术品为主的展览,以不断扩大西藏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为西藏文化产业发展赢得更大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5、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政府举办文化艺术节庆活动的方式。实施政府采购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以办好每年“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文化艺术活动为龙头,以各地市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节庆活动为基础,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化艺术活动品牌。充分利用拉萨雪顿节、日喀则珠峰文化艺术节、山南雅砻文化艺术节、林芝大峡谷旅游文化节、昌都康巴艺术节、那曲恰青赛马艺术节、阿里象雄艺术节等区域性特色艺术节以及各个旅游黄金周等有利时机,集中推出大批具有各地本土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产品和服务,不断扩充其文化内涵,提升其文化品位,扩大其影响力,使其成为中外游客体验、享受藏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打造西藏文化旅游的重要品牌。

6、加强对文物景点的管理和开放。各文物景点,尤其是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等地市旅游干线上的重要文物景点,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要切实加强安全防范工作,进一步健全落实安全防范工作责任制和安全防范工作应急预案,积极整治、优化、美化环境,进一步改进完善管理,努力提高接待服务能力,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三)围绕特色品牌,依靠科技推动,积极开拓区内外市场

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打造品牌产品的过程。引导、鼓励文化企业开发和打造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青藏铁路通车以后,我们更应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大打“西藏牌”、“高原牌”、“特色牌”、“绿色牌”,积极做好品牌保护、原产地保护,培育一批在国内、国际市场叫得响的西藏特色文化产品品牌。在文化产业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中充分消化和吸收现化科学知识、先进科技成果,广泛运用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技成果,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资金为纽带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生产、科研体系,不断开发出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的拳头文化产品。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努力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努力打造民族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坚持以“特”取胜。世界文化艺术生产的产业化对西藏文化艺术生产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所谓挑战,就是如果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文化品牌发展高效益的文化产业的话,在我国已经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来势凶猛的外国文化艺术产品将毫不客气地占领我们的文化市场。如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动画片、韩国的电视剧已在我们的文化市场上占了很大份额。所谓机遇,就是要求我们应对世界文化市场实际,积极组织、整合我们的文化资源,努力形成文化产业,利用我们的文化品牌的优势,不仅使西藏文化艺术生产有大的发展,而且使西藏文化走向内地、走向世界。

目前,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西藏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论是从艺术水平、科技含量、产品质量上,还是从生产规模,生产成本上讲,还缺少明显的比较优势和竞争能力。然而西藏文化的优势是资源丰盛,民族地方特色明显。我区文化产品和服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开拓市场赢得竞争,就必须扬长避短,积极发挥民族文化优势,努力打造藏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和优势拳头产品,以特取胜。俗话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努力打造民族地域特色文化品牌,不仅能有效地占领本地文化市场,同时还能扩大西藏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赢得更大更广阔的外部市场和发展空间。

(四)坚持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在西藏确定的优先发展的六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中,最能体现和发挥西藏文化资源特点和优势的应该算是旅游业。旅游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其动机和目的在于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与心理上的满足。旅游的核心内涵是文化,不同地域的文化和不同的文化含量构成了不同的旅游特色,对旅游业影响很大,诸如在雪顿节、雅砻艺术节、羌塘赛马节、珠峰文化节期间,游客成倍地增长,其原因是因为艺术节期间旅游的文化内涵大幅度提升,产生了广泛的吸引力。藏民族文化资源是西藏最宝贵的旅游资源。旅游作为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文化产业,它可以向人们展示西藏文化的博大精深、人文遗迹的历史悠久性、时代的沧桑感、中华各民族特别是藏汉民族的融合史、文化的感染力和伟大的民族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向人们展示西藏的民族风情、民间艺术、高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西藏地方歌舞、工艺美术等等。通过旅游可以使游客得到多方面精神文化的感受和体验。正因为旅游的这种多方位的综合性效益,所以它也能有效的整合和整体地开发利用当地的各种文化资源,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带动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我们要在加强西藏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力度上下功夫,在加大各条旅游线路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含量上花力气。注重文化资源的深加工,为游客提供便捷优质服务。例如,参观阿里古格、昌都卡诺遗址,来回需要一两个星期时间,这样的时间经历和费用开支大多游客是难以接受的。如果将各景点拍成照片,制成画册、VCD等,把无形的资源变成有形产品,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加大旅游中的文化含量,将有利于旅游与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同时旅游兴旺又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和广阔的发展平台,只有文化与旅游携手,才能真正成其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文化附加值理论,文化旅游业的经济收入中应当有相应的份额返回,用于文物古迹的管理和保护,这样才能形成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五)扶优扶强,培育龙头文化企业,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建设

根据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文化产品市场前景,对那些具备较好发展前景,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致富带动作用强的文化企业,在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和经济效益高的龙头文化企业和文化企业集团。依托西藏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在国家的支持下,努力建成西藏话剧影视制作基地、藏戏艺术中心、艺术创作培训基地、民族民间工艺品研发制作等文化产业研发基地。同时建设一批艺术展演中心、民俗文化表演展示园区、民俗村、民族文化特色演出场所等文化旅游设施。建议有关部门重点推出以下商业性演出。第一,将自治区群众艺术馆歌舞厅改造成为旅游定点演出场所。第二,在游客相对集中的罗布林卡设立露天旅游演出舞台。第三,自治区藏戏艺术中心建成后,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开设藏戏演艺中心,为爱好戏剧的中外游客表演原生态民间藏戏、现代藏戏举办八大藏戏展演和藏戏艺术历史文化陈列展览。第四,建议在日喀则、山南、林芝等游客留宿相对集中的地区,参照拉萨的做法,也设立相应的旅游定点演出场所,为游客演出带有本地民族特色文艺节目。第五,在重要旅游干线途中,利用当地的民间演出团队,设立旅游定点演出场所。第六,将现有自治区艺术研究所原址改造成为西藏原生态演艺餐饮艺术表演基地,开辟西藏原生态演艺餐饮艺术表演场所。

(六)加强市场监管,进一步净化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环境

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载体,是文化产品与服务价值实现的重要场地。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经营环境。为此,逐步建立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业依法运营的文化市场运作新模式,建立健全文化经营行业协会,积极开展行业维权、行业自律,促进企业的依法经营,进一步健全完善西藏文化市场法规体系和行政执法体系。切实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文化市场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严厉打击境外敌对势力,特别是达赖集团利用文化市场进行的各种文化渗透和破坏。依法打击有害文化产品与非法经营活动,维护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

(七)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 的发展战略

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天不足是自主开发创新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差,经营管理人才匮乏、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市场小、易饱和,开发成本高。因此,在发展中要注重扬长避短,充分挖掘利用内地人才、资金、市场等优势,积极促进西藏文化资源与内地资金、技术、市场等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努力推进文化与市场对接,资源与效益挂勾,通过强强联合,共同开发西藏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开拓壮大市场,促进加快西藏文化产业发展。

西藏是个具有很大特殊性的地区,面积大、人口少、市场小、易饱和,文化市场发育不成熟,运行成本高,很难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因此,西藏发展文化产业决不能盲目地随波逐流,照搬照套内地的做法,而应立足西藏实际,注重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整合区外资源,利用外力推进西藏文化产业发展。西藏文化之短是自我创新开发能力差,文化精品研发,文化产业启动的人才、资金、经验不足,文化市场小,易饱和,开发成本高。发展西藏文化产业必须立足西藏实际,要有特殊的政策,特殊的办法,尤其要注重促进西藏文化资源、政策优势与内地人才、资金、市场等优势的有机结合,通过强强联合,共同打造西藏文化产业品牌。在这方面,西藏文化部门近年来已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比如西藏与内地单位联合拍摄的《西藏风云》、《文成公主》、《拉萨往事》等电视连续剧和与内地企业联合创作推出的大型乐舞《珠穆朗玛》等节目,创作生产成本高,仅靠区内市场很难收回成本,更谈不上赢利。但是,我们积极利用区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对节目进行联合制作、包装、提升,并利用内地市场进行演出,不仅有效地宣传和介绍了西藏,使我们节目的艺术水平和适应市场的能力明显提高,而且使我们节目的市场占有率,经济效益也比较明显。实践证明,“引进来”与“走出去”是相辅相成的,是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西藏文化产业正处在启动探索阶段,积极整合外部资源,利用外力,借鸡下蛋,借梯上楼,借船出海,对我们来讲更是非常必要和十分有益的。

目前,西藏正处在全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西藏文化产业发展只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全面实施创新战略,注重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走符合西藏实际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子,就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