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杀死牙神经过程:深海将成为世界能源争夺新阵地 - 给排水资讯 - 给排水,建筑给排水,市政给排水,消防,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5:41:47
深海将成为世界能源争夺新阵地2009-01-08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目前,深水和超深水海域的油气资源,正成为美国、英国、挪威、巴西等国竞相开发的热点。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几年来,世界诸强对海洋的开发、争夺和控制的特点已初现端倪,其中的重头戏就是向深海进军。这一轮看不见的“深海暗战”虽似风平浪静,却暗藏杀机,并将对未来全球政治格局、军事战略和国际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控制深海对打赢陆战、空战,甚至太空战也将有决定性的意义。许你不知道所消费的石油产品来自哪个油田,但你一定关心今后哪里能为我们提供充足的石油资源,因为这将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影响,继而深刻影响到人们的生活。那么人类的下一桶石油,将来自哪里?

      深海已成世界各国能源争夺的新阵地

      古罗马开始,人类就开始关注海洋这片蔚蓝色的水域。为了生存,数个帝国的“蓝色圈地”运动几乎从未停止,然而数十个世纪过去了,海底却一直沉睡着。当历史的车轮跨入19世纪,人们才开始把想象的空间延伸到无法触及的海洋深处。科学家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的“海底图画”:4万千米长的大洋中脊首尾相接,无数金属硫化物“黑烟囱”堆积成了海底矿床,广袤的海底盆地分布着大量金属结壳,那里是人类最后的资源宝库。资本家看到了财富。深海石油及海底表面各种结核矿物的储量,足以使地球上的工厂运转数个世纪。2010年进行商业性开采,或许早已成了一些跨国公司的目标。军事家抓住了机遇。谁先抢夺深海,谁就会在未来的海战中赢得主动,同时对陆地和太空形成强力的威慑和制约。政治家的眼里无疑是权力。占据地球表面积近一半的国际海底区域,是这颗星球上最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然而这最后一片“未被占有”的区域,至今只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也许再过几年,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世界强国对于某些特定地点的深海争夺,就将成为国际政治的热点问题。这些具有特别意义的深海海床遍布四大洋,在一些国际战略家眼中,它们早已被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比如“大国战略要点”、“未来海底要塞”、“新能源要地”、“科技资源仓库”,诸如此类。

      其实,早有科学家预测,深海,这片迄今为止人类知之最少的“科学盲区”,将成为继太空之后下一个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和政治格局的重要地域。而实际上,或出于政治目的,或着眼经济利益,或本着科研精神,世界强国早已开始了一场关于夺取未来战略制高点的深海暗战。不断开拓新的疆界,历来是各国、各民族夺取新的生存发展空间、获取新的能源、资源、夺取对其他国家军事战略优势的重要途径。16世纪前后的海洋大开发,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一些欧洲中小海洋国家抓住了历史的机遇,它们的舰队夺取了海洋这个新空间的控制权,彻底打败了亚太、美洲地区许多历史悠久的封建帝国,成为全球新霸主。历史的经验证明,谁抓住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谁就能踏上富国强民的快车道,更改自己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不利地位。

     我国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按照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我国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1/3。目前,我国的海洋油气勘探主要是在浅水区(水深400米以内),其可动用的后备石油资源已明显不足。在我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中,约有360亿吨石油资源量,而且大部分蕴藏在中深水海域。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即最有希望在本世纪成为替代能源的“可燃冰”。其中,我国南海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资源带之一。南海石油地质储量约在230亿~300亿吨之间,号称全球“第二个波斯湾”。我国近海10个主要含油气盆地,其面积有97.3万平方公里,石油、天然气的潜在资源量分别占全国资源量的26%和27%。深海油气开发之难深海石油作业已经被认为是石油工业的一个重要前沿阵地,在墨西哥湾、巴西以及西非等地,深海石油开发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但在我国,由于深海油气勘探的关键技术和设备都比较落后,使得我国的深海油气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海平面以上的陆地平均高度为840米,而海洋深度的平均值却高达3730米,其中,1000米~3000米的占12.88%,水深在6000米以上的占1.38%,绝大多数是3000米~6000米水深,它占到海洋面积的73.83%。

      而在油气勘探领域,400米以下水域为常规水深作业,400米~1500米水深为深水作业,大于1500米则为超深水作业。与大陆架和陆上勘探钻井作业相比,深水作业的成本是非常昂贵的(海上油田的建成成本约为陆上的3~5倍),是一项高科技、高难度的系统工程。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洋油气开发难度亦随之骤增。所以,必须使用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如造船技术、卫星定位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机械、现代环保和防腐蚀技术等综合科技,解决深海石油开发所遇到的定位、建立海上固定平台或深海浮动式平台的泊位、废水排放和海上油气的储存、运输等一系列难题。深海油气开发装备是否先进,直接决定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水平的高低。尽管我国在一些比较先进的油气工程装备方面已实现国产化,但绝大部分关键技术仍然掌握在别人手里,国内厂商基本停留在钻采平台的制造上相关配套技术滞后,设备绝大多数由国外建造配套,严重制约了海洋油气的规模开发。由于技术装备落后,目前,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仍主要集中在200米水深以下的近海海域,尚不具备超过500米深水作业的能力,深海油气的规模开发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深海油气开发之探海洋油气开发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高风险和高回报等特点,国外石油公司多采用国际合作、联合经营的策略,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深海石油的国际化运作是世界石油市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市场从运作的对象看,包括上游的勘探开发到下游的运输炼化;从运作的方式上看,包括劳务服务、区块勘探开发和项目承包;从运作的手段上看,可以独资,但更多的是合资;从获得油气产品的渠道看,获得的可以是原油和天然气等。受客观条件限制,近年来我国大陆才开始在珠江口、琼东南等盆地向200米以下的水域探索,并与我国台湾的石油公司合作勘探以深水为主体的台西南盆地。而对南海主体的深水区,还仅仅进行了路线概查和局部地区的地球物理普查。尽管近年我国石油工业国际开拓的进程不断加快,海洋油气开发仍然是一个明显的薄弱环节。有关专家认为,未来10~20年内,我国的海洋油气开发将以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为主体,采取与国外公司联合开发的形式。这是因为,一方面国内技术还不成熟,另一方面需要考虑诸多不确定因素,有效分散风险。据了解,到20世纪末,我国共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家公司签订了近百个石油合同和协议。海上已有多个合作开发的油气田投入生产,部分油气田正在进行开发建设,或者正在进行开发前期的准备工作。不久前,中越菲合作区块取得重大进展,开相邻国家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之先河,对我国能源界来说,无疑是个利好的消息。与此同时,按照国家石油发展规划,2004年~2010年间,我国海洋石油开发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国内海洋原油产量将在2003年的基础上增长一倍。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在“十一五”规划中,也都重点提出要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开展海上特别是深海油气的开发利用,为我国的深海油气开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专家认为深海将是下一桶石油来源地

    为寻找新的油气资源,多个国家制定了深海油气勘探开发计划,并研制多种型号的深海平台和生产设施,带动了大批深海油气田的勘探与开采。从2002年到2006年,世界新开发的深海油田达到100个,建成150座浮式生产平台,深海油气产量不断增加。过去几年,全球近一半的新增油气储量来自深海。英国石油公司高级能源金融工程师杨晓卓作了一个简单统计,2007年巴西、安哥拉、尼日利亚及墨西哥湾深海石油产量在全球生产量中比重越来越大,深海开发已在世界石油生产中占一席之地。世界海洋油气的主要分布地区是墨西哥湾、巴西海域、西非几内亚湾、北海波斯湾和中国南海、澳大利亚沿海、美国阿拉斯加。世界深海石油勘探开发热潮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海洋油气开发水深不断增加。上世纪70年代,世界海洋油气开发水深在100米以内,目前,世界浮式生产平台最大水深达到1920米,预计到2010年,海洋石油作业水深将达到3000米以上。“新增油气储量主要来自深海的局面可能持续20至30年。”前不久,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车长波在一次会议中这样表示。目前,世界深海探明储量已达440亿桶油当量,未发现的潜在资源量有1000亿桶油当量。世界深海油气报告资料显示,深海是未来44%世界油气总储量的来源区,而目前仅占3%,因此深海油气资源潜力非常巨大。在世界深海油气地图中,中国占据一席之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海域石油资源量为275.3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10.6万亿立方米。中国南海被称作“第二个波斯湾”。

    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海洋油气资源的自营勘探开发,上世纪80年代吸引国外资金和技术进行合作勘探开发。几十年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取得巨大进步,逐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专业配套齐全的管理和技术体系。目前,国内海洋油气开发水深达到330米,已具备了300米水深以内的海洋油气田自主开发能力,但我国油气资源开发仍主要集中在200米水深内近海海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缺乏深海项目经验和技术专长。面对全球深海投资越来越多的趋势,我国作为全球深海产业的重要参与者,抓住机遇,迎接挑战。2007年,“南海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及装备”成为我国“十一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重大项目之一。此项目将为我国水深300至3000米深海大中型油气田勘探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近几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公司大力推动海洋战略。中国海油副总经理武广齐表示,中国海油目前已设立了深海实验室,取得初步成果。许多专家学者也纷纷为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建言献策。车长波建议,我国应该强化基础工作,加强公益性海洋地质调查,进一步摸清海洋油气资源潜力,开展勘探开发战略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提出,我国应从政策引导的角度出发,制定产业政策,发展深海工程产业,将中国建成未来世界深海技术产业的中心。从目前形势看,处于发展期的我国深海石油勘探开发,任重而道远。

    下步我国深海油气开发的对策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国深海油气开发专家在深海深水油气田开发的相关重要问题达成了以下共识:

    一是寻求适应我国深海的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模式

    深水油气开发设施与浅水油气开发设施不同,其结构大多从固定式转换成浮式,因此开发方式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随着深水油气开发在全球不同海域不断地向更深的水域发展,热点地区集中在墨西哥湾、西非海域和巴西Campos盆地三大地区,也称金三角地区。目前典型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模式有:以TLP为主的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模式、以SPAR为主的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模式、以FPSO为主的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模式、以SS或SS-FPS为主的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模式、水下井口回接到现有设施工程模式等。由于飓风、台风和南海内波的存在,我国南海的环境条件相当恶劣,在工程设施设计中,要确保结构强度等满足要求。

    二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钻采装备是我国进军深海的必要保证

    以深水钻井装置为例,全球只有28家公司有能力从事深水钻井,其中美国公司最多,它们所拥有的深水钻井装置占全球总数的约70%。随着技术的进步,半潜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不断更新换代,额定作业水深和钻深能力相应增大。这两种在建钻井装置的钻深能力分别达到9000米或超过万米,并都采用动力定位方式。目前,国际市场上深水钻井装置供不应求,利用率接近或达到100%,最高日费已突破70万美元。国内的石油公司现在还没有深水钻井装置,这严重制约着我国三大石油公司进军深海的步伐,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为应对我国南海深水油气资源开发面临巨大挑战,专家建议:

    我国海域辽阔,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亟待开发。南海荔湾3-1气田的重大发现,使在南海找到深水油气田的前景更加广阔,尽快学习、掌握并创新深水油气开发技术,进行适合我国南海特点的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模式的研究,对于尽早自主开发我国深水油气田资源有着重大的意义。深水油气开发涉及到多领域、多学科的研究,此次会议的内容虽然广泛,但还希望在今后的技术交流中,能够涉及深水油气集输与流动保障技术、水下ROV控制与作业、水下牵引与连接、深水管线检测监测技术、水下生产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深水油气田开发的安全与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促使青年学者对深水采油工程有更系统的研究。专家认为,必须针对我国南海深水的特殊环境条件创新新的平台结构型式,加强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加强结构和设施的检测监测技术研究,进一步开展项目管理和安全风险方面的研究。海洋油气开发是高科技、高投入以及高风险的事业,建设一个中型的海上油田的总投资约在5亿到20亿美元之间,而建设一个大型的海上油田总投资则高达50至100亿美元。因此,在开发海洋油气资源时,必须要重视“前期科研、技术创新、科学决策以及效益第一”的油气开发行为规范,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只有不断加快、加大对外合作,才能迅速有效地促进南海深水油气资源的开发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