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总是长脓包怎么办:不舍情趣的赶路人 记北京育才中学校长 王建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1:01:58

不舍情趣的赶路人 记北京育才中学校长 王建宗

  走在北京育才学校宁静、幽雅的校园里,一边感受着这座皇家园林的古朴之美,一边听校长王建宗讲述他自己及他与学校的种种故事。采访中,记者发现,王建宗的脚步急速却不乏稳健。说起当校长的感觉,他说自己就是一个——不舍情趣的赶路人。

  采访刚开始时,王建宗没有直接讲述当校长的技巧和心得,而是饶有兴致地与记者谈起了当时热映的国产新片《千里走单骑》,他毫不掩饰对这部电影的喜爱。几天前,王建宗又看了专访张艺谋和高仓健的节目,看着看着,他突然觉得他们所表达的心境与自己很像——高仓健孑然一身,至今未婚,但是他的另一种乐趣却让他的表演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张艺谋的电影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已经不是为了赚钱或是得什么奖,而是将电影看成一种生活乐趣,一心想着怎么把电影拍好。其实,人活的就是一种境界和心态。当老师也好,当校长也好,都是一种生活,生活态度决定生活质量,做什么就要认真研究并全身心投入。

  受益于系统化思考

  热爱教育,爱研究教育问题,有股子韧劲和钻劲,在别人眼里,这些评价都很贴切。但在王建宗自己看来,能够系统化思考才是他的“标志性”特征。和他接触之后,第一感觉是,此人头脑非常清晰,抓问题总能抓到点子上。在一本工作日志上,记者发现了奥秘所在。也看过一些校长写的日志:一月份做什么,二月份做什么,寒、暑假做什么,规划之细、之到位令人感叹。与此相反,王建宗的工作日志只列了几个大纲:人、财、物、德、智、体、美、劳,并在下面做了“注解”,如学校在人的方面,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不足之处如何弥补,是否要招聘新人,是否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在德育方面,今年的德育应侧重哪些内容,是否应创设一些新的活动内容,等等。其状如大树,由粗到细,条分缕析,一目了然。

  凡治者,“必务本而后末”,“操其要于上,而分其详于下”,“持其大纲,疏其节目,为政之上术也”。王建宗特别欣赏南宋陈亮在《论执要之道》中的这段话,他说:“何谓中小学校长?学校行政与业务的最高负责人。就行政来说,校长的管理要素是人、财、物。就业务来说,校长的领导内容是德、智、体、美、劳,由此引出校长工作两条主线:行政线与育人线。就内容来说,如生活耳熟能详;就管理重心来说,如打鱼撒网纲举目张。校长要站在应该站的位置上,做校长当做的事,避免事务缠身和事必躬亲,以防越俎代庖。一位好校长,应将它们摆在一盘棋上,要善于驾驭上述8个要素,在要素的管理中注入自己的智慧与创造。如果把学校比作一艘行驶中的轮船,校长就应该是一个船长,掌好舵,把握好方向。

  以学校中的财务管理为例,许多校长以之为头疼事,但王建宗却很少为此伤脑筋。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他学会了生财、聚财、用财、开源、节流,通过资金使用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在申请专项经费方面,他的诀窍是,各级财务部门每年均有发展教育的专项经费使用计划。在努力掌握了专项经费信息后,与财政部门领导接触,结合学校实际合理申请专项经费,如此“策略”成功率自然非常高。2001年夏,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国家财政部、北京市财政局设立了发展基础教育专项经费。北京育才学校就是抓住了此政策,申请到了使育才学校彻底改变面貌的上千万元经费。另一方面,他以经营的思想开发育才学校的名校资源,通过合作开发课堂资源,吸引了北京电信上百万元的投资,建成了档次很高的同步教学声像采编制作技术中心。

  “校长也是人,不能24小时不停息地工作,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王建宗以系统化思考慧敏治校,也因此怡然自得。他说,工作时间就是驾驭学校各要素。同时,驾驭这些要素也有方法,首先脑子里宏观把握,研究思路,然后研究思路下的有效措施,并注意将事与人结合起来,心中有人、眼中有事。每一块都注重它的工作常态情况,哪些地方需要出一些点子,哪些地方支持一下就行。这样下来,思维就不是散的,会凝聚在事情上面。老子《道德经》言: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方法得当,事半功倍,自己也落个挥洒自如。

  学出来的教育名家

  “三更有梦书当枕,半床明月半床书”。写东西常被许多人看成费力之事,在王建宗那里则是小菜一碟。如今,已经出版作品近300万字的他每天依然保持着睡前看书、写文章的习惯。而且,每到周末,他有两个“必逛”:必逛电脑城,必逛图书城。在电脑城,了解IT行业的最新产品,遇到好玩的软件买回家自己先体验一番。在育才学校,他痴迷电脑是出了名的。有“校料”记载,在学校打字比赛中,他以每分钟一百多字的录入速度荣获业余组第一名。到了图书城,就是买书:小说、人物传记、管理类图书,甚至连与他所学文科专业不相干的物理、几何等考试大纲也不放过。有时候,不得已陪爱人到健身房锻炼,他也是抱着几本书,躲在角落里浏览,用他的话说就是互不干扰,各得其乐。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我有几分自信、自得,原因在于向广泛的社会大课堂学习,只要是认为让自己眼前一亮的信息,马上抓住。”王建宗说,柏拉图有句名言,亮光在你背后,生命期待着我们的“蓦然回首”。结合自己的工作,以谦虚的心态多反思、多问、多学,向同行学习,向其他行业学习,各种智慧不断向你涌来,脑子里便会有积累。学与用不断结合,很容易达到物我两忘、神与物游的境界。如果你有了系统认识生活、认识人生的意识,你对接触的每个人、每个信息都会产生一种情愫,把它和工作联系起来,并将自己的思考抬到高位,更加宏观地看问题。

  现实生活中,王建宗的确有许多“怪癖”:一些校长不敢放学生出校门,唯恐发生意外。他却鼓励学生到校外参加社会实践,虽有担忧也坚定支持;许多校长一心扑在学校和学生身上,即便如此还有些忙不过来,他却爱研究什么企业、职场,经常找一些公司老总聊天。细究这些“怪癖”的由来,其实是有根有据的,比如学生做社会调查。他觉得,不能把学生封闭在学校里。教育是什么?卢梭说过,教育就是“在儿童与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儿童引向社会”。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学生才会更好地成长。北京育才学校有个“传统节目”:每到假期,学生到社会做调查,去发现宣武、发现北京,如到医院的康复中心研究残疾人的保护问题,到老字号研究老字号怎么弘扬,以及大街上盲道的被占情况等。研究之后,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产生了社会责任感。

  至于研究职场的初衷,也是有故事的。2002年,王建宗到德国参观,发现德国一些高中的劳技课,就是让学生砌砖,没有划线,可以随便砌。看似毫无章法,一问才知道,所砌的砖是5层高,用多少泥、砖与砖间距离多少等都有具体要求。哦,原来这门课是将砌砖这项最简单的劳动与德国精密的职业意识结合在一起,看来有必要从小就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对学生来说,这不是将来做会计、律师等过早的职业定位,而是职业生涯指导的早期教育。因为是北京市青联成员,王建宗有机会结交各行各业的朋友,这为他了解职场提供了不少机会。2003年暑假,他到亦庄开发区参观诺基亚公司,了解到公司老总每月都要与员工一起吃饭。再一了解,吃饭的动机有些“不纯”,原来是从员工那里收集建议。谁的建议被采纳了,年终还给发奖金卡。受此启发,他设立了校长信箱。一放假,他便给每个老师布置作业:写一条建议、提案,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

  学习其他行业的宝贵经验,也在生活中发现学问。王建宗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观察和琢磨学生。直到今天,“三幅图画”仍然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一天,他刚入校门,幼儿园的孩子手拉着手,围着600年的古树,唱着“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最鲜艳。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到了初中教学楼,女生的歌声飘然传来:我想唱歌可我不敢唱,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生活需要七彩阳光,年轻人就该放声歌唱。高中教学楼,既没有歌声也没有打闹声,一个男孩子双手托腮,在阳台上凝视远方。哦,原来不是阳光不一样,而是不同年级的学生情感需求不同。于是,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成了他的“必修课”。与一些校长不同,与孩子聊天,王建宗往往能发现一些生活的灵动和情趣。比如在教室里,他看见有的学生把扇子的扇面去掉,在扇骨上写了一些“保佑我考试通过”等字样。这是孩子的心灵需要一种寄托,再一反思,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宗教情结。再一了解,有的家长信教,有的孩子每周也出入教堂,口中念着“以玛内利”——神与我同在,这样的孩子不是一个而是一批,于是在王建宗的作品里又多了《青少年“以玛内利”现象的研究与思考》。

  1989年春节,王建宗开通了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热线。在接触了大量的学生心理个案之后,他觉得有必要把心理咨询到底是什么、怎样开展更有效等问题弄明白。为此,他曾将北京图书馆分馆所有的心理学图书借了个遍。一次,他再到图书馆借书时,管理员告诉他,89个心理学分支的书,他都已经借过了,这里已经没有新书供他读了。如今,王建宗有了自己的书库,满满一大屋子,分门别类。他还经常看人才学、教育学类的书籍,因为“校长的教育思想,是以心理学为基础、以人才学为目的、以教育学为方向来构建育人大厦的”。

  学习,同时结合实际予以应用。王建宗始终觉得,视野决定事业。把世界当作教材,把社会当作课堂,才能做好工作。闲暇时,他喜欢与各科老师随便地交流。他总说,这些老师其实是在替你读书,在实践中替你总结东西呢。

  有情趣的一校之长

  关于德国哲学家康德,有这样一段轶事:他一生足迹未曾出过他出生的哥尼斯堡小镇,传说他每天散步经过当地居民门前的时候,人们就以这个时间来校准。尽管在生物钟上没有康德那么“精准”,但王建宗每天的生活也是井井有条。每天6点半出门,步行40分钟到学校。和学校“练友”们一起锻炼10分钟,7点20到食堂吃早饭。8点钟开始工作。晚上六七点回家,吃晚饭、看新闻之后,趴在案头写自己的东西。到外地出差时,他喜欢看看当地名胜。2002年5月,他到呼和浩特义务讲学,得空一游,赋了一首令人叫绝的诗:“匆匆两夜走边关,秋草灿灿落日圆。塞外昭君归抔土,秭归香米百日甜。五塔壁上蒙天向,明寺阶下御踏泉。荒冢沧桑大德在,汉妃一笑安百年。”

  许是文科出身的缘故,王建宗身上的文人气质很浓,名篇佳作烂熟于其心,每每随口诵出,更像一介书生。在王建宗的办公室里,有一幅桂林山水的画,问及其中用意,他随口朗诵:“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水几重啊,山几重?水绕山环桂林城……”令人赞叹不已。他爱写文章,并以此为趣。在他看来,当校长也是做人,做人当做性情中人。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校长要注意培养健康的情绪情感,同时更应该有一种张扬的风格,发动和号召,这是一种艺术形式。做校长的在生活中尽管不是处处作诗,但至少应该诗意地生活。

  说起做情感中人,有两幅画面令王建宗非常难忘。一位是他的忘年交宁老师。一次,他们去北戴河赶早看日出,那是一个难得的机会。4点多钟,一轮红日从海面上跳跃而出,观者皆兴奋异常。此时的宁老师,情不自禁单腿前屈而跪,双手上举张开作欢迎状,口中高呼一声:“啊!太阳!”。宁老师当时的举止言语对他的感动,不亚于首次看到海上日出的激情。另一位是吴秉寅老师。他们一次同去秦皇岛,由于都是第一次见到大海,兴奋得很。因入住时天色已晚,大海是看不清了,来到海边时,借着夜幕降临前的余辉,他见吴老师着风衣驻足而立,凝神远望。那深沉,那“寒秋独立”之状,那“念天地之悠悠”之情,引发了他的共鸣,至今记忆犹新。王建宗说,之所以和这两位老师一样对生活保持着敏锐的触觉,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不舍情趣,而情趣一是秉性使然,二是受身边有情趣的人感染。

  党政工团队、吃喝拉撒睡;生老病离退、小学高涉外;琐碎繁杂多,协调关系累;权力制约严,责任无限大……学校的行政工作很恼人,但他却可以将之作为一件乐事,只要做事都怀有一颗情趣之心。有情趣是一种外在表现,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描述起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王建宗说他特别喜欢王蒙《青春万岁》中的那句诗: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在王建宗看来,境界决定成就,掌控着未来的幸福。站在一定的高度,在治校过程中,把宏观驾驭与微观操作结合在一起,便成了一种创造性劳动,师生都可以更好地成长,因为丰厚的土壤滋生的所有幼苗都是鲜活的。此时,乐趣就像潮水一样,挡也挡不住啊!

  2005年8月,王建宗去了一次韩国。在富川高中的校长室里,他见到墙上有一中文书卷,上书“踏雪野中去,不须胡乱行。今朝我行迹,遂作后人程。”校长是什么,有的说是领导人,有的说是管理者,王建宗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赶路人,一个不断攀登的赶路人——始终与老师在一起,既不跑得太快,那样别人跟不上;也不能站在众人之中,那样便湮没了自己,失去了校长的真正作用。而有了赶路人的心态,才能不甘于平庸,才能更加珍惜已经拥有的一点一滴。

  [采访手记]

  采访中,北京育才学校副校长孟欣讲述了一件令她至今难忘的事:刚参加工作时,一个元宵节,她正与男友在建国门散步,突然接到了王建宗校长的电话,说正在她家门口,有话找她谈。孟欣第一感觉是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事。半个多小时后,她惴惴不安地回到家,看到王校长依然在冷风中等她,身边的自行车后座上放着一厚摞书。原来是校长很欣赏她的干劲,有意让她多看点书,尽快地成长起来。

  善识人,乐助人,王建宗是个称职的领路人,同时也是个大忙人。实际上,为了完成采访,记者前前后后跑了好几次,尽管费了些周折,但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刚开始觉得这个校长能文能武、内力深厚,深到让人觉得不可测。接触久了,慢慢摸出了他成长的门道:就如《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博取众多门派之长,加以总结和凝练,终练得所向无敌。王建宗本人也说过,每接触一个校长,他都能从其身上学到一点东西。其实,最终就学了两条,一是进取心,二是智慧。由于打通了学习的方法与内容,因而无论在治校上,还是教学上,都显得游刃有余,而这也许就是他的最可学、最可爱之处吧。

  [专家点评]

  王建宗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陶西平

  如今,校长的专业化问题,已成为我国学校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校长的实力、能力、活力、潜力和魅力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水平。而校长的办学思想又决定着学校的价值取向和发展道路。长期以来,王建宗重视教育理论的研究与教育实践的探讨,在教育创新的道路上,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为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建宗给我们的启示是校长必须勤于学习。在学习型组织已成为现代学校组织的基本形态的今天,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主要职责已经转变为教师学习的组织者,通过共同学习,求得学校目标与愿景的实现,求得通过问题的解决而达到自我超越。所以,校长自身的学习态度实际决定着学校持续发展的能力。王建宗始终坚持刻苦学习,这是促进学校不断发展、前进的不竭动力。

  王建宗给我们的另一启示是校长必须善于工作。校长必须有追求,这是一位校长的战略思考。但有了追求,并不意味着实现追求,因为实现追求的途径正确与否同样决定着成败。这就要求校长还要具有正确的策略和工作方法。而正确的策略和工作方法取决于正确的思维方式,因此校长要不断调整不适当的思维方式,使自己的认识能够符合实际,使自己的工作取得实效。

  王建宗还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校长必须重于修养。当好一位校长是一门科学,因为它有许多规律可循,可是往往这些规律性的东西,在办学实践中又难以重复。当好一位校长是一门艺术,它要有许多个性的创造,但确实又必须把握共性的东西。所以,当好一位校长实在是一门修炼,是在不断探索规律和不断展示个性的积淀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达到应对自如。

  勤于学习、善于工作、重于修养,我想这是当好一位校长的重要条件,也是王建宗办学思想形成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