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味胶囊的副作用:新华网评:电视于我如鸡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4:48:08
新华网评:电视于我如鸡肋!
  
2011年10月31日 许博渊

    久矣夫,电视于我如鸡肋!

    一年多之前,我在小区里发感慨说,现在的电视真没看头。别人还没有接茬,一位中年水暖工立刻表示赞同,说娱乐节目太多了。可见这话在他心里已经憋了很久了。我原本只是朦胧地感觉电视节目没意思,还没有来得及细想为什么没意思,却被这位工人师傅一语道破,点出了要害。我因此对他刮目相看。

    后来,我对这个问题做了一点思考,发现了如下现象:第一,电视上关于文化、科学、技术、历史、地理、自然、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性介绍太少,娱乐性节目太多;第二,娱乐性节目中,文化含量太少,纯娱乐性成分太多;第三,纯娱乐性节目中,高雅的太少,低俗的太多。三多三少的结果,电视就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事情何以至此?是我们的电视工作者缺乏文化,还是叫钱闹的?我感觉两者都有。比如有些相声演员和脱口秀演员,其品位的确不太高,叫他一夜之间高雅起来,确实是强人所难。但这不是主要的,广大电视工作者是有品位有文化的。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为了所谓收视率,因为收视率关系到真金白银。

    我们不能反对电视人挣钱,毕竟,“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我们有权要求他们在挣钱的同时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是否只有娱乐类节目才能提高收视率?是否只有低俗的娱乐节目才能提高收视率?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比如这位工人师傅,他来自农村,很想学一点技术,学一点文化,使自己的素质上一个新台阶。而我们的电视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像他这样的人决不是个别的。城市化把许许多多农村青年推向了城市,他们大多有一些文化,一般是初中毕业,可以算小知识分子。这部分人很想提高自己的文化档次,以便寻找更理想的工作,并融入城市生活。我们小区有一个小保安,在工作之余学习电器修理,现在保安不做了,开了一个电器修理店,生意还不错,最近看见他把老婆孩子都接来了。

    前些年韩剧走红,被称作韩潮。韩剧一般也是家长里短儿女情长,但并不低俗,所宣扬的也多半是我国古代儒家健康的道德情操。为什么韩剧能走红?不正说明我国观众有欣赏高雅文化的巨大需求吗?我们老祖宗的文化资源,后代子孙弃之不顾,却被其他国家利用起来,打进了我们的市场,使我们的节目相形见拙,这不是一件令人脸红的事情吗?难道还不足以警醒那些以为只有迎合低俗观众才能提高收视率的那些电视人吗?

    现在,广电总局要出手整顿,作某些调整,这是十分必要的,老实说,早就该这么做了。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观众喜欢,更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