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氡含量200:文言虚词备考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51:10

考试大纲规定了18个必须掌握的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虽然不多,但它们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极高,词义纷繁,用法多变。如何引导学生深度掌握,笔者谨提出以下建议:

一.梳理义项,熟记典例。

通过查阅词典,引导学生把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梳理出来,每个义项都从课文或高考试题中找到典型的例句,要求学生反复揣摩,熟记在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迁移运用。下面以“因”字为例予以说明:

商务印书馆2002年出版的《古汉语词典》中,关于“因”字,有十二种用法,其中教材和高考题涉及了十种,义项与例句如下:

①依靠,凭借。《烛之武退秦师》:“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②根据,按照。《核舟记》:“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③趁机。《鸿门宴》:“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④因袭,沿袭。《过秦论》:“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⑤缘故,理由。《贞观政要·贪鄙》:“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2009年重庆卷)

⑥机会,因缘。《孔雀东南飞》:“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⑦因为,由于。《谏太宗十思疏》:“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⑧因而,因此。《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⑨于是,就。《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⑩通过某种关系。《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义项是明晰的,例句是典型的,梳理出来后,应该反复揣摩,牢固记忆。

二.编写故事,以用促记。

把虚词的常见义项梳理出来后,教师可以把它们编进一个文言文段,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辨析,从而促进他们对该词语的理解和掌握。下面以“而”字为例予以说明:

丞相萧何病,帝临视,因问曰:“如有不可讳,谁可代君者?”何曰:“曹参可。”帝惊而①闻雷霆,遽问曰:“闻汝二人素不相能,尝相戟指而②责、顿足而詈。有隙而③欲荐之,不违君之意乎?”何对曰:“不违也。平心论之,参实乃人杰也。其为人也宽而④仁,才足傲世,而⑤可寄国。昔晋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传为美谈,吾反不如彼也?为臣子者,见贤而⑥荐之,责也;为君上者,见贤而任之,福也。玉在山而⑦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上而⑧用之,国必大治。”帝叹曰:“而⑨所言,吾必听;而所荐,吾必用。”

本段九个标号处,依次涉及了“而”字九种用法:好像,表修饰,表转折,表并列,通假字“能”(才能),表承接,表因果,表假设,第二人称。这九种用法正是学生应掌握的九种。

也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写短小的文言文,如果不能把某词的用法全用进去,只用一部分也可以。例如《烛之武退秦师》涉及了“焉”的四种用法:①句末语气助词。“子亦有不利焉。”②疑问副词,怎么。“焉用亡郑以陪邻?”③兼词,于彼。“朝济而夕设版焉。”④疑问代词,表地点。哪里。“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要求学生把这四种用法编进一个文言小故事,学生还是能够做到的:

日寇扫荡且至阜平县,八路军三连干部相聚而谋抗击之计。连长曰:“敌众我寡,死打硬拼焉能取胜?若伏击之,则可稳操胜券。然则焉可伏兵哉?”指导员对曰:“城西刘家沟地势险要,且为敌必经之地,若伏焉,必大获全胜。”连长问于众排长,皆曰:“彼处伏兵大有利焉。吾等谨奉号令。”

这种方法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把单调的死记硬背变为有趣的主动获取。

三.结合实例,授之以渔。

仅仅知道虚词的诸多意义和用法,仍然是不够的,因为随着虚词所依附的句子的变化,它们也会发生变化,没有一定的推断能力,就难以把握;所以还需要教师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掌握推断方法,提升他们依境辨义的能力。推断虚词用法的方法大致有四种:

1.句意推断法。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是依附于句子而存在的,分析句意是推断虚词的首要方法。如“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从句意看,长安君为质是兵出的条件,所以“乃”意为“才”。又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从句意看,君子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形成了鲜明对比,则“乃”意为“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2.语法推断法。通过分析虚词在句中的位置,确定它在句中的语法功能。一般而言,副词充当状语;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表动态语气。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中,“师道之不复”做主语,“之”处在主语与谓语之间,则它起的是取独作用。又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之”用在了动词“驰”的后面,表地点的宾语“沛公军”的前面,则它的意思一定是“到”。

3.换词代入法。文言虚词有诸多义项,这些义项都是用现代词语来表示的,拿这些词语,替换所要推断的文言虚词,如果句意不变,则说明该文言虚词用的是该义项,否则就不是。如“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句中的“以”可以用表目的的“来”替换,“而”可以用表转折的“却”来替换。如果一时想不起有哪些义项,可以依据句意,寻找较合适的现代汉语虚词代入,哪个代入后句意通畅,哪个词语就是正确的义项。

4.实例对照法。也就是在熟记了大量虚词例句后,拿这些例句与所考查文段中的句子相比较,如果结构相同,则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否则就可能不相同。如2010年天津高考卷第9题,要求辨析“因”字的意义和用法: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句中“因”后面是动宾结构,与此相似的例句有“因击沛公于坐”和“因使唐雎使于秦”(见上文),则“因”的意思可能是“趁机”和“于是,就”,再对照一下具体语境,就可以知道它的意思是“于是,就”。

四.适度迁移,掌握技巧。

文言虚词是小考点,不能费太多时间,所以必须精选试题,使学生在具体解题过程中,迅速掌握题目设置的规律和解题的规律。从近些年高考试题看,文言虚词辨析题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给出四组句子,每组两句,一句是所考文段中的句子,一句是所学课文中的句子,要求找出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组。如2010年山东卷第10题。第二种与第一种相似,不同点在于每组句子中的两句都是所考文段中的句子。如2010年广东卷第6题。第三种是给出所考文段中含有虚词的句子,对虚词予以解释,要求找出解释正确或错误的一项。如2008年全国二卷第8题。

解题过程中,教师除要引导学生掌握推断技法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技巧。如:

1.彼此代入法。选项中多是两个句子,如果知道其中一个的意思和用法,不知道另一个,可以把已知的代入另一句中,看是否能前后贯通,不能贯通,则意思和用法不一样;能,则一样。如2010年江西卷第10题,要求找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其中C项两句分别是:①而所得禄赐,多散之亲党。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学生都知道②句的“之”是指示代词“这”,把“这”代入①句中,明显不通,所以C项就是答案。

2.颠倒位置法。遇到疑似表示并列的虚词,把它前后的两项内容颠倒位置,再看句意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了,就说明不是并列,反之则是。如2007年山东卷第10题,要求找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其中B项两句是:①戎尝与阮籍饮。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两句中的“与”都可以译为“和”,但把①句中的“戎”与“阮籍”交换位置,会发现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那么,“与”不表并列,而是介词,引出对象。②句中的“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交换位置后,句意不变,所以该句中的“与”表并列。则B项不是答案。

3.差中选优法。如果某项某句中的虚词由于语境限定得不死,可以有两种解释,与另一句中的虚词可以说相同,也可以不同。那么,解题时就应依据需要确定为其中一种。如2004年全国卷《后汉书·孟尝传》第12题,要求找出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A项两句是:①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②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①句的“遂”是“于是,就”,②句的“遂”则是“最终”,按说答案是A。但是,②句的“遂”还可以理解为“于是,就”。那么,两个“遂”字是否相同,就取决于后面的选项。本题C项两句是:①宜戮讼者,以谢冤魂。②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两句中的“以”,前者表目的,后者表修饰,非常明显。答案非C莫属。那么,A项两个“遂”就可以理解为相同。

4.删后较意法。把选项两句中加点的虚词暂时删去,然后比较删除后各句前后的句意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都没有变化,则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是一样的。如果一个发生变化而另一个没有变化,则两者不一样。如2010年湖南卷第7题,要求找出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C项两句是:①不觉其言之发也。②翳桑之饿人也。把两句中的“也”字删除,会发现,①句句意未曾变化,而②句则由判断句变成了偏正短语,意思发生了变化,可见该项不是答案。

5.对照句式法。认真比较选项中两个句子,结构完全相同,则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不相同,则意义和用法可能不相同。例如2010年广东卷第6题,A项两句是:①今俞瑱得之。②乃令吴玉守之。两个“之”字都处于句末,前面都是动词,那么,它们都是代词。再分析上下文,发现它们指代的内容是一样的,所以两个“之”完全相同。B项两句是:①利为彼有。②宜为报仇。前一个“为”前面是主语,后面是主谓结构。后一个“为”前面则是状语,后面是动词,两句的结构区别极为明显,所以“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