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盒子检测不到u盘: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校本实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3 16:48:00

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校本实践   

                                    朱安平

各位老师:

上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关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刚才我用搜索引擎baidu搜了一下“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共有2,420,000条,又搜了一下“信息技术应用”,发现共有4,560,000条。可见,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仍是人们的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点击率很高的“关键词”。

请大家看大屏幕,和我一起浏览下面的信息:

2008年,中央电化教育馆、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教育部党组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教育部的中心工作,巩固和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成果,坚定不移地推进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实施,继续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加强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和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指导,积极开展技术支持服务,进一步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增强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服务能力,更好地发挥全国电教馆系统的整体优势,大力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为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做出新的贡献。

我们还关注到:根据《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有关精神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出了相关要求。其中有效应用贯穿标准始终。(附标准)

另外,据《中国教育网络》的报道:“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

(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日渐趋完善),如何让信息化技术更有效地支持教育、支持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工作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关注投入和建设向关注应用效益转变;从关注技术本身向关注如何运用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转变;从关注息化技术对教育局部的影响向关注信息化技术对教育整体的改造转变。

由此可见,“有效应用”,是08我国信息技术工作和研究的重中之重,也是“十一五”信息技术研究工作的重要关键词。

 那么,如何促进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呢?

 

下面,我想主要是结合我们基层学校、一线老师和我个人在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同大家一起进行交流和探讨。(ppt)我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是有效应用的核心。如何从理论上把握这个核心,如何根据校本实际诠释、践行这个核心非常重要。今天,我将从下面五个方面同大家一起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由来(从有效性看)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价值取向

三、信息技术学科整合课的评价标准

四、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实施的现实基础

五、信息技术“整合”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由来

这似乎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有的老师们可能会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原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吗?现在的“整合课”不就是原来的“电教课”吗?现在的“整合论文”不就是原来的“电教论文”吗?只不过换了个名词罢了,实际上是一回事。

我想,如果这个问题不弄明白,会对学校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活动的开展带来不利的影响。认识不上去,你就没有推进工作或研究的思想境界,概念不清析,理论问题不透,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就解释不了,为什么在整合课赛事中,别的老师能得一等奖,你的却只得三等奖,道理在那。没有透彻的认识,操作是盲目的,无针对性。只有认识清楚了,有意识的行动,我们就能提升行动的价值。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由来

课程整合绝不是空穴来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尽管是在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上被首次提出,但其发展经历了三个不断完善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电化教学阶段(媒体研究)。(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这一阶段,指导“电化教学”实践活动开展最具影响力的是我国电化教育奠基人南国农教授的“电化教育”理论。即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教学实践活动。他强调电化教学应姓“教”而不是姓“电”。这个阶段从技术角度看,主要是研究“视”(幻灯、投影等)、“听”(录音机等)以及“视听结合媒体”(电视、录像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媒体的着力点主要还是放在“教”上。(至今仍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价值)

他讲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要做三件事: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用三种技术,做两件事情,实现一个目标。(用三种技术。1.现代媒体技术;2.现代媒传技术;3.教学系统设计技术。做两件事情。1.开发、利用教学资源;2。优化教学过程。实现一个目标。就是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以教学模式为核心的现代教学体系。)

第二个阶段是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90年代初至上世纪末)

这一阶段,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开始进入学校并逐步推广,计算机如何辅助教育、教学问题提到议事日程。

1994年,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立项,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领导,由何克抗、李克东教授等牵头组织了“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模式改革试验课题。(92年着手)

1996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推广“几何画板”软件,以几何画板软件为教学平台,开始组织“CAI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课题。

在组织这两个试验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在课件开发与推广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引起了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高度注意,他们对多年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教学软件开发与推广进行了反思和探讨。

1997年7月,根据对研究与实践的反思和总结,在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媒体上连续发表《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再认识》系列文章,即:《计算机辅助教学:何去何从》、《教学软件:走出误区》、《教学软件:改变模式》等,从此引发了国内对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课件的大讨论和大反思。

1997年,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发表的《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一文提出了“积件”概念,教学软件类型正式由“课件”走向“组件”、“积件”、“学件”,向具有开放性的资源素材型、工具型、平台型的教学平台以及学生电子作品集等方向发展。何克抗教授发表的《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一文,系统地介绍了建构主义的由来和发展,阐述了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环境的教学改革模式,从此奠定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新的发展方向的理论基础。

1998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人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提法,第一次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并于1998年6月开始设立“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组,并将其列入“九五”重点课题的子课题进行立项。12月,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提出报告,汇报“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项目的理念、进展情况,获得有关领导的认可。

1999年1月,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在北京师范大学组织召开了有数十所学校参加的“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项目开题会,“课程整合”项目开始走向有组织的研究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信息技术整合阶段(2000至今)

2000年10月,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从而第一次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并由此引发了从政府到民间的全国性“课程整合热”。课程整合与校校通、信息技术必修课、网络教育一样都成为当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点和焦点。这一热就是六年。

目前,课程整合的提法已基本取代了原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验研究课题几乎全是关于“课程整合”的。从电化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整合三的阶段发展和变化,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课程整合”是一个继承与发展概念。它既保留、继承了过去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同时又结合新技术(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引入了新理念(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理论、通讯理论、课改理论等)拓展了原有的内涵与外延,形成了一个新的、独立的概念。

 

(二)“课程整合”经典概念表述:

1、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强调理论)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强调了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核心工具的应用,使用工具的对象有教师,但更重要上学生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强调整体性、最优化,突出技术的系统的整体设计。)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目标是教学方式变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李克东教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综合以上表述,依据信息技术发展的历程,识别其主要特征,我们不难形成“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概念,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融合为一体,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以改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信息能力与素养为目的的教学实践活动。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价值取向

(一)整合带来了教育观念的新变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被动的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新课改和变革课程的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对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变革影响和作用。确切地说,信息技术本身不能自然地引发课程的变革,但是其却是课程改革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正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及其网络的迅速推广、接入,从而产生了学习革命,诞生了知识经济,人类迈入信息化社会。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本身就要求变革人的传统的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学习观以及人才关等,应该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和反思性、合作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有利于营造新型的学习型社会。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

(二)整合带来了课程内容的调整和更新。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传统的课程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增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例如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等,并要求各门课程都必须根据时代发展,革新原有课程内容。例如在小学《美术》课程了增进了用“画图”工具绘画的内容,增加了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欣赏名画、名作的内容,在初中《数学》增加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许多内容。还有许许多多信息技术在生活工作广泛应用的内容,像《家庭电子相册》、《家庭录像片制作》、《QQ即时通讯》、《blog的应用》等等这些新技术内容将通过,校本课程的方式增添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是课程内容革新的一个有利促进因素。

(三)整合将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将带来革新传统的教学策略和理念。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地位正在被削弱,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强大辅助工具、认知工具、交流研讨工具,革新传统的教育理念。像宜昌市伍家岗实验小学《三 峡 工 程》、湖北省黄石市广场路小学 《开发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武汉大学附属小学《地震》、台湾《》等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正在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的大量泛滥,对于人类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作用。学习者从传统的接受式将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同时数字化学习也将成为学习者未来发展的方向。(电大网络图片,洪恩在线)

(四)整合将带来课程资源的变化。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都冲击了传统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的物化载体不再是单单的书籍、教材等印刷制品,而且也包括网络以及音像制品等。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将更加丰富,学习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通讯功能像E-mail、qq、msn等与专家、教师等交流,扩大了课程资源范围。(放在学校计算机上;长江音像集团将书本教材放在网上。)(截屏)

(五) 整合将有助于课程评价的变革和改善。

信息技术与课程评价整合后,将带来评价观念和评价手段的革新,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自测的工具,有利于学生自我反馈,也可以作为教师电子测评的手段,优化了评价过程,革新传统的课程评价观与方法。现在有许多在线测试,网上在线评价系统等,能公正、快速、准确反馈学生学习的效果。驾驶员、计算机等级、公务员考试的客观考试题,都可以通过网络在线的形式进行。(图片截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理解:信息技术整合与课程,不是简单地应用与教学,而是应该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习者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以期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务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选用合适的技术。

三、信息技术整合课的评价标准:

(一)是否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和支撑。三个三种学与教理论(三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含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三种教学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三种传播理论:拉斯威尔“5W”理论、施拉姆的双向传播理论、贝罗的SMCR理论)。这种理论的构架是:哲学理论+学习理论+技术理论。像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教育传播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等等。

(二)是否有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特别是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核心工具的应用。(自主、有机的应用)当然这里并不排斥投影、录音、影碟等视听媒体的运用,但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放在多媒体及其网络等工具的应用上。

(三)使用工具的对象不仅是教师,更重要的是学生(积极的参与学习)。通过教师创设学习情境、小组协作、交流会话,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热情,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充分运用信息化的平台、工具进行经验的“同化”和“顺应”,最后实现新知意义的建构。当“鼠标、键盘”交给我们的学生时,它不仅仅是个教学方式的转变,更是教学观念的大转变(即是传统的以传统教师中心的“教”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转变);师生地位与师生关系的大转变,学生具有同教师一样平等使用工具、平台,占用资源的权利。这是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由于阅历、知识经验、能力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仍是一种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四)围绕学科目标,对技术、平台、资源的应用是否进行了整体设计,系统运用。整体设计就是教师依据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能力,来考虑平台和资源的作用点和作用时机,并进行分析与预设。系统的运用,就是要技术、媒体、资源系统的运用在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之中。不像原来的视听电化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时主要关注“点”――即重点和难点,对于媒体、技术、资源的选择应用主要考虑的是不“可代替性”。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而言不仅仅如此,它还关注“整体”、关注“过程”,对技术、平台、资源的选择应用主要考虑的是“聚合效应”。因此,信息技术学科整合课特别重视课堂的整体系统的教学设计,从横向识别出教学内容、教师、学生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从纵向上识别出信息技术在分解目标、突破重难点、过程实施、教学评价等环节中的作用。通过纵横向设计优化教学结构,优化学习方式、优化教学的过程,达到改善学习,即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五)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包括评价方式)变了没有。即由教师的“教”为中心向学生的“学”为中心方式转变。对于像WebQuest网络主题探究、Big6等等都是典型的探究学习形式,由于我们基层中小学条件的限制和课型等原因,教师们不一定能实施得了。对于教学方式的转变,这里我们决不能拘泥于形式,关键是看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了体现,师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热情调动了没有,师生参与学习的生命活力焕发了没有。

(六)达到了改善学习,提高质量,培养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没有。这里实际上体现了两个维度的目标。即学科目标和信息技术目标。在这里学科目标应该放在首位,其次才是学科以外的目标,包括信息技术目标。有的在一堂课,很难实现第二个目标。在这里我们有的专家特别强调和追求的是第二个目标。所以这正是“优势有目共睹、模式不再单调、案例不乏精彩、推广却不理想――-整合课为什么叫好不叫座?”的原因。因此,作为我们一线的教师决不能做这种本末倒置的事情。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和反思,现在的信息技术整合课有一种回归之势,即努力实现着以人为本,以学科为本技术应用。这样的课,少了许多浮躁和急功近利,更多的是平实、真实。当然这并不否认为此探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虽然网络不是课程整合的唯一技术环境,但网络是对课程整合具有根本影响力的技术环境。网络环境下的课程整合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应用的难点,我们必须关注“以数字技术为新动力”的信息技术。”(姜新华语)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施的现实基础

(一)课程整合必须依托相应的信息技术环境

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狭义的信息技术指“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广义的信息技术指传播信息的有关技术,除网络技术以外,还包括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主要分三种媒体类别:1.常规的视听技术媒体:如电视机、VCD、DVD、MP3、录音机、投影仪、电影等;2.计算机媒体:主要是以多媒体计算机为载体和标志的多媒体技术;3.网络技术媒体:包括校园网、城域网和互联网等。

当前,学术界比较强调用狭义的概念,(理想的整合、标准的整合)认为课程整合只有依托“数字化环境和资源”才能开展。对此,在基层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尤其在计算机及网络条件不是很完善的农村中小学和西部地区,甚至具备一定数字化条件的学校都觉得,整合的历程城乡有别、国内国外有别、大学和中小学有别,如果把整合的“门槛”筑得这样高,搞课程整合就变成了“贵族项目”,是可望而不可即地“画饼”。由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应用成本较高,某些具体技术还不成熟,资源不配套,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程整合,零零星星搞点试验可以,真正要普及和推广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课程整合需要师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作支撑

计算机是机器,它的功能很强,但能发挥到多大程度,却决定于用计算机的人的水平。因此,不管是广义上的信息技术学科整合,还是狭义上的信息技术整合,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相关规定,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主要涉及到教师的教育技术使用意识、知识与技术、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在参加一些地区、一些学校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有的老师对计算机及其网络工具、平台不熟,能整合的整合不了,上课时被平台、技术搞得手忙脚乱,技术、平台的运用非常牵强。还有的教师对计算机、多媒体不熟,使用的课件的含量较高,课前的准备不充分,上课时课件出了问题处理不了。像计算机死机,播放器打开不了等问题,该呈现的画面资源不能及时呈现等等。

现代教师要具有8种技术能力: (1)信息检索技术——Google;(2)知识管理技术——Igooi;(3)表达展示技术——PowerPoint;(4)探究教学技术——Webquest;(5)教学评价技术——Rubric:6)思维汇聚技术——Mindmap;(7)实践反思技术——Weblog;(8)网络教学技术——Moodle。

整合课不仅仅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素养,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有为教师在讲网络作文课《家乡的变化》,学生处理图片能力差和打字速度太慢,时间过下课铃快响了学生的文章才开头。像这样的事例还很多,我们老师应该也有这样的体会。像这样本学科一个目标都难以实现,怎么可能实现双向目标。

(三)课程整合需要认识和人文环境作前提

实施课程整合还有个管理环境、人文环境匹配的问题。校长的认识和学校班子的认识很重要。当前在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课程整合这个问题上,有几个观念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是把信息技术整合与“学生升学率”对立起来,认为没有质量,没有升学率,哪里谈得上信息技术教育和课程整合。

误区之二,是把信息技术教育和整合片面地归类为所谓的“富贵教育”或“未来教育”,对整合应用工作缺乏信心。

误区之三,是把信息技术教育简单地理解为计算机教育,课程整合以及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缺乏应有的认识。(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其实信息技术整合与升学率的关系不是矛盾的,整合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学习,更好,更高效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不是要拉开现在与未来的差距,城乡之间的差距和贫富之间的差距,而是为了缩小这种差距,像现在的农村远程教育过程,三种整合模式等;信息技术整合不是为技术而使用技术,而是基于课程改革的需要和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而应用技术,技术环境只是课程整合的必要条件。另外还有一种倾向,就是追求立竿见影的短期效应,认为一用技术就能整合成功,这是误解。其次,课程整合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改革行为,改革是要付出代价和努力的,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应允许尝试和失败,先求鼓励大家“好用”,再求“用好”;先求量变,再求质变;先是“凑合”,再是“结合”,最后达到“整合”“融合”。这才是实事求是态度,这才是科学发展观。

 

五、信息技术“整合”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模式。

(大整合,促进应用)

(一)理念先行,勇立改革潮头

(二)科学设计,构建网络平台

(三)多维视角,共建开放资源

(四)立体培训,打造“DA”师  

四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构建了有着学校特点的网络整合新模式。即“四域十六模”。(有的是对传统模式的完善,有些模式则是依据网络的特点而被创新出来)

 

一是在德育领域构建以下四种模式:

1)主题队会模式;2)电影课模式;3)心理辅导模式;4)网令营模式。

1)主题队会模式: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主题,利用网络组织多媒体资源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活动形式。

确立主题

设计方案

组织媒体资源

开展网络活动

展示成果

基本流程:

 

 

 

 

 

2)电影课模式:电影课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教师按照一定内容系列,循序渐进地组织学生观看最适合自身的优秀影片的一种教育形式。

基本流程:

 

师生选片

影片播放

教师点拨

组织活动

明理导行

 

 

 


                     

 

3) 心理辅导模式:就是针对学生在学习、成长中面临的问题与困惑等,学校通过喜闻乐见的网络形式进行交心、谈心,使其得到及时精神帮助的一种心理指导方法。

基本流程:

 

对症下药

问题倾诉

网络呈现

交流诊断

 


       

4)网令营模式:就是针对学生好奇、爱玩、好动的天性,由学校组织的有益于心智发展、身心健康的网上创新实践活动方式。

基本流程:

明确活动营

项      目

确立活动营主      题

制定活动营规      则

开展相关活动

进行活动评价

展示活动营成      果

      

      

 

 

 

二是在教学领域构建以下四种模式:

1) 课程模式;  2)媒体模式;  3)工具模式;  4)生态模式 。

 

1)课程模式: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即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课程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

基本流程:

任务导引

自主学习

协作探究

效果评价

完成任务

 

 

 


         

 

2)媒体模式: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传递教育信息的载体。它是基于“辅助”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来的。在这个层面上,信息技术扮演的是媒体的角色,发挥的是媒体功能,体现的是媒体特征。因此,不能引起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改变。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掌握。

基本流程:

创设学习

情    境

提出问题

设疑思辨

媒体呈现

验    证

知识重组

意义建构

       

       

 

 

3)工具模式: 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研究工具。它是基于“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提出来的。即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这一层面的应用可引起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的提法,就是强调信息技术在这种层面上的应用。

基本流程:

调查研究

确立主题

导引方向

明确任务

搭建平台

提供资源

小组探究

分工合作

成果展示

互动评价

 

 

 


4)生态模式:就是把网络等信息技术不仅当工具(物)、环境,还视为专家、教师、家长、同伴(人)等,和谐相处,终身为伴,为师生成长服务。 生命环境观,认为信息技术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基本观点是,我们所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要从关注于“物”的技术环境的思考方式上升到关注于“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的思考方式。如,虚拟现实活动、网上专家咨询、网上读书、网上作业、网上影视娱乐、在线聊天、邮件传宜等模式。

基本流程:(网络将伴随师生的生命历程:学习、工作、生活。)

网络学习

网络工作

网络生活

信息化生命历程

 

 

 

 

 


基本表现形态:

 

计算机网络(拟人)

 

专家

教师

同伴

学生

计算机网络(拟物)

 

学具

教具

工具

社区

 

 

 

 

 

 

 

 

 


三是在管理领域构建了以下四种模式:

1)一卡通模式;  2)音、视频会议模式;  3)“三务”智能管理模式;

4)共享信息社区模式。

1)一卡通模式就是学校利用电子识别系统,对教职工实行电子考勤的一种管理方式。

    基本流程:

建立用户

账    号

考勤电子

识    别

数据检索

查    阅

结果制度

化处置

 

 

 

 


2)音、视频会议模式:就是学校管理者通过网上音、视频直播的形式,组织学习,传达精神,布置工作的一种会议形式。

基本流程:

拟定主题、

议    程

 网络音、视频直播

网络在线收     视

    

   

 

3)“三务”智能管理模式:就是学校积极运用计算机智能管理系统,逐步实现教务、总务、政务等管理的信息化的一种方式。

基本流程:

承接项目任务

选择专用智能软件

 进行智能化处理

 

 

 


4)共享信息社区模式:就是学校在校园网站、校内网络平台上,以部门、年组为单位,建立的信息共享的活动社区形式。 如ftp信息共享模式

    基本流程:

分类划分

活动社区

开展网上

社区活动

建立社区账     号

搭建硬、

软件平台

 

 

 


四是在科研领域构建了以下四种模式:

     1)流媒体点播模式;  2)教学视频案例模式;  3)网络日志(Blog)模式;   4)教师电子资源包模式

1)流媒体点播模式:就是教师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实时在线网络视频点播的途径及时观看到全国、省、市各类优质课例的一种学习、研究形式。(个人学研)

基本流程:

任务驱动

依需选择

在线点播

比较研究

认知重构

 

 

 


2)教学视频案例模式:就是用课堂录像(视频)的形式去捕捉和描述发生在课堂上的围绕教学问题的典型事件,并用计算机超文本编辑系统将其视频片断、文字(文章)、图形、照片、动画等按照一定的序列有机整合在一起的,以供整体研究学习的综合案例形式

基本流程

焦点问题

提    出

制定实施

方    案

课堂教学

实    录

案例访谈、

点    评

非线性编辑制作

形成案例资源集

 

 


                                           

 

 

3)网络日志(Blog)模式(也称教研社区式):就是将过去以书面为载体的教学日记、叙事报告、教学反思,架构在Internet网络平台上,通过及时写录、及时发布,共同分享功能,实现个体的自主反思与周围的群体的学习形成交流和互动,从而进一步加速和提升个体的学习、研究能力的网络研学形式。

基本流程:

学习积累

思考整理

系统思考

教学反思

 

 

 


4)教师电子资源包模式: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以网络为平台,有目的、有计划地以课程单元为单位系统组织教学资源集的一种研究形式。

     基本流程:

确立电子

包件类别

制订单元实施计划

开发制作、组织实施

形成个人资源包件

组织组本实用评价

全面整理完善修改

回归课堂投入试用

 

 

 

 

 

 


应用整合成效:

1、工作、生活方式变了。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学校过去那种手工作坊方式的教育、教学、管理、科研方式彻底改变了。教学活动离不开“竞业达”、“TP2000”等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学习、研究活动离不开学校电子图书馆、baidu、goole、blog,管理活动离不开“校长办公系统”、“学籍管理系统”、“金碟财务管理系统”、ftp等系统平台。

干部教师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浏览校园网。目前,我校老师100%会使用网络,100%的学科、100%教师使用电子备课,100%的比赛课、展示课、引路课使用CAI课件和Web网页,30%的教师会做网页。校园网络上有50多个师生个人或班级主页。

我们欣喜地看到:Word已成为教师有效的备课工具和学生的写作工具,Powerpoint已成为师生有效的表达工具,IE、Blog已成为师生有效的学习、研究工具,FrontPage已成为师生成果展示的有效工具。

 

2、综合办学实力提升、美誉度提高了。

 2004年学校在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创建中高分通过市级、省级评估验收。同年,学校还被评为“全国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由于成绩突出,省电教馆还奖励一套价值30万元的远程教育录播系统,市信息技术产业局奖励一套价值6万元的国资源库和一套网上资源适时点播系统。

2005年是崇仁路小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上半年,学校迎来了全国整体改革委员会的一个校本研究的专题学术会议和湖北省示范学校教育督导团的复评验收两次大型的活动。全国整改委的专家对现场活动、实况转播、展示课全面跟进、保障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在省教育督导复评活动中,专家们对我校信息化工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在观摩了学校信息技术的专题汇报后,一位督学激动不已,用“耳目一新,大开眼界”八个字来 概括了他的感受。他们说:“他们的信息化工作让人觉得有看头,有学头,最后让人觉得有奔头!”

200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网络实验学校,2007年学校学校校园网站被评为武汉市“十佳校园网站”。

 

 这就是学校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作的魅力!

以上是本人就信息技术整合学习、实践、探索的点点体会同大家进行交流研讨分享,不管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希望有所启示,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引发(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区域条件学校)老师们思考和行动。不论是“大整合”,还是“小整合”;不论是模拟整合,还是网络数字整合;不论是好条件,还是差条件;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关键是要推进“应用”。条件差的先搞“凑合”应用,条件一般的可搞“结合”研究,条件好的,研究能力强的可搞“整合”、“融合”实验;先求鼓励“好用”,再求“用好”;先求量变,再求质变。这种整合研究,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的研究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这样的整合才会符合基层学校需要,教师们的需要,这样的整合应用才会有生命力。

最后希望老师能在基于有效应用整合研究中,不断成长和发展,同时也希望大家的教育生命因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撑而更精彩,大家的教育人生也更辉煌!

谢谢!

 二〇〇八年八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