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新材公司工作时间:学会用腰,请自近台快攻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1:42:17
凡是练近台对攻时自感协调性差甚至找不到舒适的“内在”感觉的球友,都是不会用腰者。这种人你一旦要求和他打对攻,他就犯愁;他宁肯退台“拉球”也不愿意受这个罪。要他对攻他感觉别扭死了,全因身体各段落不能协调一致,自感受限制、不自由。我注意到,你与这种球友练对攻时,他大多只能做正手平挡或平推,或干脆叫做“杵球”、“捅球”,胳膊根本发不出力使不上劲儿,完不成动作,是在“委屈求全”地配合你——难怪他会难受了!其实这正是一个警告:你的动作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是在此阶段多琢磨、多体会,找感觉,打牢基础补好课,还是匆忙跃入下一阶段:学拉球,就决定了一个人在学球的路上到底能走多远和是否具有大的可塑性
  退台拉球则不同,不会用腰的缺陷被掩盖了:距离远, 反应从容,可以以肩为轴大动!别提多尽兴了! 说他如蚂蚱腿用力也好,说他如火车头部分驱动轮子转动的机械杆发力也罢, 总之还是没腰!——而不会用腰,行之不远也!
  我对近台快攻有点体会和感受是缘于自己的经历。
  业余玩球没有专业教练给你喂球,一般也没有条件练多球,那么想要动作尽快定型就得练球的两个人能互相给对方供球才行;而后还要练各项组合技术等等。这就需要双方都练就一手扎实规范的近台对攻技术:能指哪儿打哪儿,击球稳定。不能打到哪儿算哪儿,手上没准儿。能指哪儿打哪儿,击球稳定,只有身体充分协调、会用腰才有可能。可一般球迷要想达到这一境界谈何容易!大多数人连快攻都打不好就猫爪子抓心似的撒丫子开始学拉球,相当于坯子没塑好就进窑烧瓷,后果不可挽回。当你周围这种歪七扭八、动作完全不成型的人多了,你会失望地发现,连对攻都打不起来了!要是打球打不到要求的点儿上——瞎打,你也就没法儿长球了!
  这很糟糕!看到仅有的几个球友被轻易毁掉,就像看到珍稀物种的消亡。形影相吊之下,不禁悲从中来;所以我才不厌其烦地从基本功谈起。业余球迷一般意识都过于“超前”,每每痴迷于什么“爆冲”、“外弧”之类的东西,谁还在意这种谈最基本的东西呢?可业余的里面,有几个打下了扎实标准的动作框架?——这我见得多了!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还是老老实实走出第一步吧!
  以在下之见,打好基础,是重中之重。正确动作未能定型之前万不可急功近利搞什么鸟“大跃进”并迷乱于比赛,以偶胜而沾沾自喜——因为模子浇灌坏了才是要命之事!
  在我看来,要想体会到如何用腰,就必须在近台快攻这一关中解决,这是基础的基础;打好了基础,广义的攻球的框架(其中就包括了拉球)就建立起来了。还调理不好攻球时你就冒进到下一阶段,且拉了个一塌糊涂,错误动作千锤百炼定了型——说不吉利些,也就封了你前面的进阶之路(或者不如说死无回头之路)!你迟早会发现技术上没什么上升的余地了。——这是后话,此处且不多谈。
  我曾观察过一个专业教练教小孩子打球(用多球训练),抽其空闲时和她(教练是女的)聊过自己对攻球动作的理解。她听了我对攻球的理解后说:“我跟小孩不谈这些,他们也没这个理解力。我只是教给他们正确的动作。准备姿势:执拍手就摆放在这个位置等着。先不要用那么大的力气,能打到球就成。”——这个女教练说的正确的攻球动作,就是近台正手攻球的站位,手握拍插入台面(即球台右角那个区域上面)等着迎球,而非在球台端线后面(让初学者一开始就没法养成退台及后拉手的坏毛病)。这其实就是逼你慢慢领会如何使用腰和腿的力量。
要把板子打透,更要习惯台内击球。不从这里开始发掘腰腿潜力谈何容易学会!固定了你的起板位置,不让你后拉手,还要台内击球,你不会用腰腿的劲儿就彻底玩儿完!你不信、不服气?!那就请试试看!你要有有劲儿使不出来
的感觉,就充分说明你还不会用腰及腿!而这正是正确学球的起点!这其中的道理有多少人知道?可这头一步走对了,正确发力以后根本不是问题!
  你看经过正规训练的小孩子,攻球拉球都很劲爆——是他们有比成人更发达的胳膊肌肉么,非也,只是会充分运用腰腿力量而已!这一步没体会,则对以后的影响可就大了。谁意识不到这一点谁吃大亏!等到你有朝一日悟到了进步受限时再来补这一课,不觉得有些太迟了么!烧过的砖再想重塑,下辈子再说吧!所以说有志学球者,必先过攻球关,否则一辈子用腰都会有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横在那里!误过了的,最好还是补上——别小瞧这一功夫,兴冲冲地“超越”过这一关的人,想回头补上并不容易,费你几个月时间也未必能得其所哉!
  
攻球真的是绕不过去的技术;一旦你绕过去了,可能就别想再补上(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攻球攻不好的人,拉球动作绝对是有毛病的。而攻球过关了的人,学好拉球其实并不难。反过来说,不少“会”拉的人,却总也打不好攻球(你和他练练对攻就知道他的本事了);也许是永远也打不好了!因为在快速来回中掌握用腰的微妙协调的机会
已经永远失去了。
  在我看来,以腰控臂来引拍、在重心的移动中体会以腰来掌控和规范手臂的动作击球,这些问题是“
应该
”在学攻球阶段就得到解决的;攻球阶段也是学习发力的最佳阶段。所有这些,是不能指望放到所谓的拉球阶段再有所领悟的。那样的话,将走许多弯路,而弯路难以回头。
  我和一些球友练对攻时,还发现他们中有人总是“挂”球磨擦,来球总是拱桥形,无力且带侧旋。这与他们没过攻球关有关。实际上,攻球练习中体会不到
撞击
,对你日后拉球的发力也是有影响的。
  先学攻后学拉,早已是普及乒乓球运动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识;底子不打好,先天不足,你拉弧圈就能十分合理?那是坐井观天,沾沾自喜耳!学球的规律是先易后难,学动作的过程也是先小后大;连攻球你都做不到
收放自如
,谈什么弧圈绝技!只有打好基础,才能事半功倍。只是在业余领域,对此未必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我的观点说透了无非如此。
  为了引起乒乓爱好者的重视,我在这里转引经历了“专业训练”的blue9557网友新近发表的对练好“
最基本的近台正手攻球练习
”的一段体会:
  “
我记得很清楚,刚接触这个动作时我是很惊讶的。……竟要求起板位置就在台内,还原也要到这里,终止位置是虎口正对眉心处,这是说真正的手臂击球挥动距离只有一尺左右,这能发力吗?球会快吗?而事实证明,这正是乒乓球运动的基础。这个动作比常人想象的要小;动作小,击球和还原的速度就快,这正是近台快攻!同时,它也是正手拉弧圈和冲球的最后发力动作(收小臂、转腕)。练好这个动作,更有助于习惯击球的正确发力(即球拍速度=击球力量):身体放松,肌肉如拉开的弹簧般舒展开来,突然收缩肌肉,使球拍快速挥动(速度越快,球拍具有的动能越大),通过转腰和重心的移动使力量集中于球拍之上。所以,在两人进行的单球对攻练习中,应该发力练习,而不是软绵绵、慢吞吞地只讲求成功率。”引自blue9557:《我的训练之路》,载《小鱼儿乒乓网》技术版  其实,“规范的”正手攻球练到一定程度和境界,再稍微去琢磨一下拉球的要领,感觉就会突然出现质的飞跃。这其中的奥妙喜人之处,实不足与外人道也!我个人的经历和体会就是如此。在攻球阶段多盘桓一些时日,会一步步感受到悟球的境界在徐徐打开的喜悦。这时再学拉球,会有事半功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自然过程。
  要知道,基本功的概念,所指其一就是近台攻球技术,拉球技术是不算在基本功概念里的。在我看来,
攻球的动作框架是进攻技术中的最基本的动作框架,拉球的动作就是从此框架中衍生出来的,二者有非常紧密的逻辑关系!所谓拉球好而打不好攻球的现象,只能证明你动作用的完全是两套互不相干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