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氟沙星滴耳液滴完后:天才的气质:固态气质与进取气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3:30:22
——————————(4)——————————
',1)">
人所拥有的“自然能力”或“内在能力”是一种才能。充分地开发、利用这些能力,则又是一种才能。
在有第一种才能的前提下,第二种才能就成为成功的关键。
那么,这第二种才能是从哪里来的呢?从“气质”(mindset)中来。这是斯坦福大学心理
学教授Carol S. Dweck的一个颇为经典的总结。她大致把人的气质分为两种,一种属于“进
取型”,一种属于“固态型”。有人曾经对143名从事创造力研究的学者进行了调查,问这
些人什么是成功的最关键因素。结果大家的共识是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适应力。在Carol S.
Dweck看来,这种素质恰恰是由“进取气质”所塑造的。另一方面,一些研究表明人对自身
能力的估价经常错得离谱儿。而大部分错估自己的,是那些具有“固态气质”的人。
这一多年研究的结果,首先是被她自己的经验所激发。她的故事我在前面已经讲了,这里不
妨再重复一遍。她刚开始研究心理学时,曾把一群孩子带到一间教室中玩解谜游戏。第一组
游戏很简单,大家很快做完。第二组游戏难度突然加大,孩子们立即陷入困顿之中。她原来
的目的是想观察孩子们克服困难的过程。但她看到了自己意想不到的情景:一个10岁的男孩
儿抓耳挠腮地思索,一时找不到答案。但他突然呼喊起来:“我就是喜欢挑战!” Carol
S. Dweck暗暗吃惊:这孩子怎么了?明明面对着自己的失败,不是沮丧而是惊喜!这激发了
她对“气质”的研究。她认为,一个人怎么看自己对这个人的一生有关键性影响。这种影响
恐怕比智商、能力更重要。“固态气质”的人,倾向于把一切都看做先天造就、不可改变的
。遇到不幸后的反应就是“我就是倒霉”。遇到失败的反应是“我干这个不行”。对生活的
态度是“只要不冒险就不会输”。总之,他们要消除一切可能的失败机会。“进取气质”的
人则相反。他们认为环境是可以改变的,自己的潜力是深不可测的。遇到不幸后,他们的反
应是:下次怎么能够避免?遇到失败的反应是:我做错了什么?从哪里可以改进?他们对生
活的态度是:“不冒险就没有赢的机会”。因而他们总是把失败看成成功之母。
Dweck的这套理论,在心理学上属于 “自我效验” (Self—Efficacy) 学派。所谓“自我
效验”的学说,是她在斯坦福大学的老一代同事Albert Bandura在20世纪80年代最先提出的
(Albert Bandura的女儿后来成为Dweck学生和合作伙伴)。这一理论的核心是:一个人对
自己能力的看法,塑造着其能力本身。举例而言。一个小伙子觉得自己很擅长社交,特别能
讨女孩子欢心。这也许并非事实。他对自己有如此良好的感觉,可能仅仅因为偶然的经验,
比如初次和异性接触时正好碰到一个喜欢自己的女孩儿,有着很令人满足的经历。但是,这
种看法一旦形成,他就特别有信心和女孩子打交道。他自然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练习的机会。
最后,他确实变得非常能讨女孩子的欢心。另外一个小伙子,也许从客观条件上看更能讨女
孩子欢心,比如更聪明、更帅、心眼更好,等等。但是,他第一次和异性接触不太走运,碰
了个冷钉子,甚至可能是彼此因为缺乏经验而产生误会,闹得很不愉快。于是他开始觉得自
己对付不了女孩子。日后见了女孩子不仅非常没有信心,而且本能地躲避,乃至到了有些自
闭的状态。这种性格,自然排除了他和女孩子的社交机会。他也无法在不断的练习中发展这
方面的技艺。最终,他确实变成了个古怪孤独的人,和女孩子合不来。这两位小伙子的社交
成长过程,都是所谓“自我效验”。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Martin E. P. Seligman对“自我效验”理论进一步发展,提出
了“习成无助”(learned helpless)的概念:一个动物或人被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致使
他无论如何努力,都丝毫无法改变自己的状况。于是,他就发展出一种“干什么都没用”的
态度。当这种态度生成后,他又进入另外一种环境,面临着新的挑战。这次的挑战很容易,
只要稍加努力就可以应付。但是,因为他已经有了“习成无助”的心态,在任何小困难面前
都退缩、放弃,觉得一切都是无法改变的,进而一无所成。Martin E. P. Seligman为改变
这种心理状态,提倡一种“习成乐观”的“积极心理学”。
我在《一岁就上常青藤》中,对这些问题也进行了讨论:每个人都有一种在现实生活中为自
己的某些看法寻找证据甚至创造证据的本能。比如,当一个学生得出“我没有数学细胞”的
结论时,他就本能地从自己的经验中挖掘“事实”来支持这一结论。他可能是因为复习不用
心而在数学考试中拿了低分。但他马上会下结论:看看,我就是没有数学细胞嘛!这个“事
实”,进一步强化了他原有的结论。然后他接着为这个被强化了的结论寻找新的、更多的“
事实”,最终导致他数学越来越差。我称这一过程为“负向心理循环”。另外一个学生,可
能数学的天分比前面那位还低,但他刚接触数学时,在几次很容易的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
绩。家长老师立即鼓励:“天才呀!”他小小年纪,听大人这么一说,就有些“不知道自己
是老几”了。后来碰到一次考试,许多题做不出来,成绩很差。但他的反应却像前面Carol
S. Dweck所观察的那位男孩,兴奋地大呼:“我就喜欢这种挑战!”他认定自己是天才,有
征服一切的气概。这次碰到硬钉子,就发誓竭尽全力,看看自己究竟有多大本事。于是他回
家后废寝忘食地钻研,时间全花在数学上。下一次参加数学竞赛,题目更难,但他居然出人
头地。面对自己的好成绩,他感觉更好:“我就是有数学天分嘛,谁要和我在这方面较劲儿
,谁就自找倒霉!”这一被“事实”强化了的结论,又引导他在自己未来的经验中寻找新的
“事实”来印证,于是数学越来越好。这叫“正向心理循环”。不管是在“正向心理循环”
还是“负向心理循环”中,能力是被对自己的信念创造出来的。当你在自己的经验中“寻找
”支持自己的结论的“事实”时,你其实不是在“寻找事实”,而是在“创造事实”,是你
本人选择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2009年统治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被翻译成中
文后也颇为流行。我看书中最精彩的是如下的事实:英超联赛大部分球员都在9月至11月出
生。与此相对,2007年进入青年世界杯足球决赛的捷克队,21名队员中15名是在1到3月份出
生,只有一名9月出生,10月以后出生的则根本找不到。加拿大职业冰球选手多是1到4月出
生,10月以后出生的寥寥无几。这是因为,英超球员注册是从9月起记年龄。在同龄组的球
员中,9月份出生的人实际上比8月份出生的人几乎大了一岁。捷克和加拿大的体制,则是从
1月1日算年龄。同年1月出生的,比起12月出生的也几乎大一岁。为什么这一岁的差距对他
们的职业生涯有如此决定性的影响?两个20岁的小伙子,如果生日相差快一年,彼此的体能
不会因此有什么不同。但是,在孩子五六岁开始从事运动时,这一岁左右的年龄差距就使快
速发育中的孩子在体能上形成两个等级。假设双方都具有一流的运动天分,那么小一岁的孩
子不管怎么努力,也斗不过大一岁的,甚至可能因为长期比不过人家而退出运动场。大的孩
子,则被视为是运动天才,从小进运动队当主力,上场磨炼的机会比谁都多,日后自然脱颖
而出。格拉德威尔在这里强调的,是机会如何塑造了人。但这里的问题远远不止是机会。那
些小一岁的孩子,每天面对着壮得多的孩子进行着不可能的竞争,很容易滋长“习成无助”
的心态,最终放弃努力。乃至到十八九岁、年龄所造成的体能差距已经不具有决定性作用时
,他们还是比不过人家。那些大一岁的孩子,则一直感觉良好,不断自我激励,训练比赛都
特别卖劲儿,超人的努力最终塑造了超人的能力。现在西方的家长对这一问题越来越有认识
,乃至许多人想方设法让孩子晚上一年学,希望给孩子寻找一个良好的“自我效验”的心理
出发点。
缺乏心理分析,是格拉德威尔这本大红大紫的书的一大弱点。格拉德威尔秉承着美国自由派
的意识形态。这派人总喜欢把人完全看成是社会条件的产物,把成功归结为机会。言下之意
,大政府在自由派知识精英的指导下,可以创造一个伟大社会,于是就人人皆可为尧舜了。
他们忽视的,是个人内在的力量。这种内在力量当然是可以在和环境产生良性的互动中培养
的。格拉德威尔作为一位通俗作家,承认他所依赖最多的一位学者,就是上面提到的Carol
S. Dweck。可惜,他并没有把Carol S. Dweck的理论充分应用在自己的书中。
美国的另一位作家David Shenk在2010年出版了《天才在我们所有人身上》,则相当忠实地
追随Carol S. Dweck的学说。他举出美国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作为最有力的例证。乔丹在
球场上弹跳的滞空时间是如此之长,乃至许多人怀疑是否地球吸引力还对他起作用。他正是
利用这种超长的滞空时间演示出NBA历史上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高难度动作。人们习惯于把
乔丹看成是“无可争议的天才”,其能力绝非后天努力可以企及。但是,乔丹小时候运动才
能平平,在家中他哥哥Larry才是个小明星。他在五个兄弟姐妹中,也属于最懒的,甚至高
中时被校篮球队刷下来。要知道,篮球是碗年轻饭,二十几岁就到了顶峰。科比17岁就从高
中直接进了NBA。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高中的篮球队都进不去,想成为职业选手是异想天开,
成为NBA历史上最伟大的超级巨星更是痴人说梦了。但是,乔丹也正是从那时起开始发愤。
一些观察家指出,在他日后的整个篮球生涯中,没有一位同类练得像他那么苦。甚至在一般
的娱乐性练习中,没有教练监督,没有输赢压力,大家都乘机要“露几手”,频频演练自己
最拿手的“绝活儿”。只有乔丹例外。他利用这样的机会,频频演练自己最不行的动作。这
种自觉突破自己的“舒适域”、挑战极限的精神,和我们开篇提到的主动挨摔的一流花样滑
冰运动员如出一辙。这也是为什么一流人才总能超越“自动期”而投入“深练”的秘诀所在
。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具有先天素质的人突破自我极限后的产物。大多数具有这样素质的
人,并没有足够的努力进行这种自我突破。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英超著名的俱乐部布莱克本(Blackburn Rovers)派人专程拜访Carol S.
Dweck的原因。布莱克本的足球学院,在英格兰排在前三位。其部门总监Tony Faulkner长期
以来就有一个观察:许多大有希望的队员未能出头。他大致知道其中的原因。在英格兰的足
球传统中,大家相信天才是天生的,靠练没有用。一天到晚苦练,无非是告诉人家你不是天
才,不过是个“还可以”的苦力而已。这使许多希望之星半途而废。Tony Faulkner面对这
种强大的足球文化无能为力,只好跑到Carol S. Dweck这里求助。
上面已经论及,Carol S. Dweck把人的气质分为“固态型”和“进取型”两类。她的目标是
克服“习成无助”的痼疾,打造积极人格。在这方面,她把Albert Bandura的“自我效验”
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Albert Bandura的自我肯定,即我所谓的“正向心理循环”,固然
能使孩子信心十足,使他们喜欢逞能、努力。但Carol S. Dweck发现,仅仅让人意识到自己
的能力并不够。如果人把自己的超常能力看成固态的,就可能抑制自己发展的潜力。中国有
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古训,讲的就是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如何害了自己。Carol
S. Dweck在20世纪50年代读小学时,老师是个迷信智商的人,全部学生按智商排座位、分派
工作。Carol S. Dweck因为智商高,一直坐在第一排,自然从小就认为自己非常聪明出色。
不过,她发现,许多和她一起坐在第一排的同学,最终都无所成就。而她自己虽然为坐在第
一排而得意,但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智力其实是可变的。这些经历滋养着她日后的思考:只有
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变的人,才可能开发自己的潜力。
20世纪90年代,还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的Carol S. Dweck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她把400
名七年级的孩子随机分为两组完成很容易的解谜游戏。事后对第一组的孩子不停地夸奖:“
你真是聪明!”对第二组孩子则称赞:“你一定是非常努力!”接下来,这两组孩子在如下
两种解谜游戏中进行选择:一种是容易的游戏,一种则难得多,不过老师告诉他们这组难的
游戏可以让他们学到更多的东西。结果,被夸奖聪明的那组孩子,有一半以上选择了容易的
游戏;被称赞用功的孩子,则有90%选择了难的游戏。
Carol S. Dweck和她的同事用同样的方法对纽约市12所学校数100名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另
一次研究。这些孩子同样被随机分为两组来做适龄的智商测试题。测试完后,第一组得到的
赞誉是“你真聪明!”第二组得到的赞誉是“你真努力!”接下来,这两组学生要对付难得
多的智商测试,即八年级程度的测试题。结果,第一组孩子意气消沉,第二组孩子则竭尽全
力。最后一轮测试,难度回到第一次测试的水平。第一组被夸奖“聪明”的孩子,成绩居然
下降了将近20%;第二组被夸奖“努力”的孩子,成绩则提高的30%。
Carol S. Dweck接下来的问题是:是什么使这些学生们选择了不同的目标、有了不同的工作
态度?她的结论是:前一组学生希望“显示”自己的才能,后一组学生希望“发展”自己的
才能。在这里,“才能”对两组学生意味着不同的东西。对于第一组学生来说,才能是先天
的、固定的,他们愿意把这种才能一遍又一遍地展示。对于第二组学生来说,才能是一个过
程,是在不停的发展之中。这种发展的引擎是自己的努力。所以,他们不愿意重复已经掌握
的东西,而急不可耐地要闯入新的领域。对这两组学生,失败的意义也不同。第一组学生遇
到失败,本能的反应就是“天呀,我不行!”第二组学生遇到失败,则采取了面对现实的态
度:“我这套做法看来不行,要换个方法试试。”
Carol S. Dweck甚至利用哥伦比亚大学的脑电图室,让具有这两种精神气质的人回答各种问
题,然后给他们回馈,同时监测他们的脑电波活动情况。结果显示,“固态气质”的人特别
关心自己所显示出来的能力是什么,特别注意自己答案是否正确。当你提供一些能帮助他们
学习的信息时,他们的脑电波中没有信号显示出任何兴趣。甚至当他们答错了问题时,他们
也没有兴趣追究什么是正确的答案。“进取气质”的人则对各种问题中所包含的能够增长他
们知识的信息感兴趣,似乎并不在乎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究竟把自己排到什么智力水平上。这
里的道理很简单:“固态气质”的人,心思全花在琢磨“自己是老几”的问题上。既然他们
相信人的素质是固态的,自己究竟是老大还是老二、老三就变得至关重要。所以他们所做的
一切就是证明自己,生怕自己不够聪明,乃至于通过躲避挑战来躲避失败。“进取气质”的
人则是个学习者。他们为了发现自己的问题,宁愿去尝试失败,因而总愿意迎接新的挑战。
我们甚至可以在婚姻恋爱中看到这两种气质的对比。比如,你去问一些正在求偶的青年男女
什么是他们理想中的配偶。“固态气质”的人回答是:“对方要让我自我感觉良好;要尊重
我,崇拜我。”甚至他们会说:“我至少能在一个人的宗教中当一当上帝!”对他们来说,
最重要的是“自我”。“进取气质”的人则回答:“对方能够发现我的弱点,帮助我成长;
挑战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鼓励我进行新的尝试。”总之,他们从不觉得也不想觉得自己完
美无缺。他们所专注的是学习和发展。
《天才是训练出来的》选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