铊中毒属于职业中毒吗:沙面租界的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5:48:21

1847年始 租界雏形形成

  清朝实行闭关自守政策期间,广州的对外贸易,主要依靠十三洋行(分布在今荔湾十三行路和文化公园一带)。这些洋行由取得操纵贸易特权的商人掌管,是半官商性质的组织,负责承保缴纳外商船货关税,转达官府与外商的一切交涉,并受理约束外商。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自给自足和对外贸易实行限制政策,英国商人迟迟打不入中国市场,贸易逆差严重。外国资本主义与清朝政府矛盾日深,而清政府对外国人的防范条例也因此益发严厉。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与《南京条约》的签署,令广州成为首先对外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英国急于在华南门户立足,多次向清政府施压,要求在广州租地。

  广州开埠之初,筹议暂以十三行一带为互市之所。英国要求在珠江下游水深岸阔的黄埔开埠。中国方面,尽管不能避免让外国商船在黄埔卸货泊船,但仍坚持不许外国人久居黄埔。

  另一方面,广州民众反英情绪高涨,先后发生三元里抗英斗争、1842年和1843年连续两年的火烧十三行夷楼事件。

  后来经过协商,允许英国在往西包括新豆栏,东至西濠口,北通十三行街,南面珠江可泊船下货登岸的地方租地,租期25年,可在此设立领事馆,或辟建花园,或增建洋行馆舍。通过对清政府的不断施压,外国势力在十三行一带得到扩张。至1847年英国攻占广州前,十三行地区大致形成广州租界雏形。

  1861年始 沙面正式成为租界

  1856年10月,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2月,因愤恨外国人的侵略行径,广州民众火烧十三洋行,英、美、法各国商馆被整整三日的大火烧成焦土。十三洋行结束了它长达一百多年的对外贸易历史。 

  1857年12月,英法联军攻占广州,急切寻找新的居留地。英法两国要求将西濠口划为租借地。清广州政府以西濠口人口稠密不易迁移为由推拒。 

  尽管对租界选址争议颇多,英法占领军三人委员会最后选准位于十三行西南面,珠江白鹅潭畔的沙面。这是黄埔港进入广州的必经之地,江面宽阔,可停泊军舰,且是不会引起业主纠纷的水旁官地;而且沙面靠近广州富贾巨商居住的西关,方便与买办商人来往。

  1859年,英法官员正式向广东巡抚毕承昭提出租借沙面,7月,两广总督黄宗汉才被迫答应这个要求,沙面河滨地基填筑工程立即开工,在北部挖河涌与陆地隔开,使沙面成为一个小岛。四周使用花岗石砌堤,把岛形垒成不规则鹅蛋形,然后用河土填平。河涌(即现在的沙基涌)宽40米,长1200多米,北面亦用花岗石修筑堤围,定名为沙基,俗称鬼基,并建东西两桥来往沙面。筑基费在英法两国向广州当局勒索的“赎城费”中扣除,由粤海关支付。当地寮民被遣散,广州防城的西炮台被拆毁。 

  沙面建设工程历时两年,最终成为一东西长870米,宽290米,面积450亩,四面环水的小岛。工程原先预计是28万美元,最终耗资32.5万美元,全部在清政府的战争赔款中支付,其中英国负责4/5,法国负责1/5,因此英国得到4/5土地,法国得到1/5土地,沙面亦被划分为英租界与法租界。

  1861年9月,清两广总督劳崇光与英国领事哈里正式签订《沙面租约协定》,每亩年租金1500钱,每年底由专人交纳给广东当局,租约规定,此后,中国政府“均不得在此内执掌地方收受饷项及经理一切事宜”,沙面正式成为租界。

  1938年始 沙面地价递增

  沙基涌东西两头各置有一段既可浮于水面、又可固定的长木,以阻止船艇进入,中国船只连在靠近沙面河涌停泊的权利也没有。英国政府将英租界划分为82个地段,除留下7个地段建设领事馆、教堂、公共设施外,其余75个地段,在租约签订的第二日即1861年9月4日,就进行公开拍卖。第一天拍卖,多数人竞投沿江地段,每幅地竞投价从4000美元起,成交价是5000到8000美元不等。第二天拍卖结束,共卖出55个地段,净赚24.8万美元。投得土地者,以英女皇名义发给契证,称为“宝契”,规定土地使用期限为99年。

  初期法国忙于在原两广总督署(今一德路石室教堂)“永租地”建设天主教堂及附属楼宇住宅,直至1889年,方腾出时间处理沙面租界土地,他们仿效英国做法,拍卖土地,并发给出租地契。建成的沙面,英租界内建有江边一直延伸至法租界的道路(今沙面南街),北面沿沙基涌开辟小路(即今沙面北街),两段接连成为环岛路。租界中央开辟15英尺宽的沙面大街,另一条9英尺宽的道路沿公园路从法租界到牧师公馆,一些阔3英尺的小道(即现沙面一街、二街、三街、四街、五街),使沿沙基涌的路与沿江的路连接起来,道路两旁种满花草树木。 

  1865年,英国领事馆搬进沙面(今沙面南街46号),随后美、葡、德、日等国领事馆亦陆续迁入,法国领事馆于1890年搬入。许多原来在香港、广州开设的银行、洋行都在沙面开设分行或迁到沙面营业,租界区日益繁荣。

  而租界的地价,至1938年日军占领广州前,不断升值,1938年每幅地价为5万到6万美元,比起拍卖时的5000到8000美元,升幅近10倍。沙面岛成为一个价值不菲的地方。

  事件回顾

  

  洋务工人罢工

  1924年6月30日,沙面英法租界公商部借口越南人范鸿泰在沙面行刺越南总督马兰事件,以维护租界治安为由,颁布针对华人的“新警律”,规定从8月1日起,沙面华人进入,一概须携带通行证,且通行证须贴有主人照片,每晚9时以后,华人不能出入,而欧美人、日本人、印度人则可自由进出。 

  “新警律”引起租界华籍职工不满,于是7月15日全体罢工抗议。16日沙面华籍巡捕48人亦加入罢工行列。英法领事要求广东革命政府镇压罢工,当时任广东省省长的廖仲恺实言指出:此次罢工“全由沙面英法工部局颁布新警律所激而成”,如果英法租界当局以为自己管不了沙面事务,那么中国政府随时可以接管。

  沙面洋务工人的罢工斗争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洋行运输工人的支援使沙面洋行商务活动陷于停顿。海员工会表示将在一周内以实际行动支持。电业局向沙面当局发出停电警告。迫于压力,沙面租界当局终于取消“新警律”,罢工斗争取得胜利。但为避免受到报复,罢工结束后,沙面所有华人巡捕集体辞职。

  

  沙基惨案

  沙面租界洋人与中国人的矛盾,在1925年的省港罢工游行中达到高潮。6月19日,为声援上海“五卅惨案”,广州与香港工人联合罢工,参与反帝活动。6月23日,省港大罢工工人举行10万人的游行示威。白鹅潭上英、美、日军舰增至8艘,沙面筑起沙包,如临大敌。

  下午2时40分,游行队伍前队已过沙面西桥口,转入菜栏街,计划返回西瓜园(今人民路广州日报社处)散队。队伍后面的学生、士兵抵达沙面桥口,英国士兵突然全部藏匿。维多利酒店(今胜利宾馆)楼上,一洋人拔出手枪向游行队伍射击。藏在沙包后的英法士兵用机枪向沙基扫射。游行群众纷纷逃避,但因人多拥挤,躲避不及的群众当场死亡52人。这就是著名的“六二三”惨案(亦称“沙基惨案”)。

  惨案发生后,广东国民政府向英法两国提出严重抗议,并要求交还沙面租界,赔偿死难华人损失,遭英法驻华领事拒绝。在群众要求下,当年国民政府把沙基路改称为“六月二三路”,后称“六二三路”。

  一年后,国民政府在沙面西桥脚建立纪念碑,碑上刻有“毋忘此日”四个大字,纪念惨案中的死难者。

  

  收回租界运动

  尽管自1861年沙面成为英法租界,广州政府与人民自始至终与侵略者进行反复交涉、反抗和斗争,直至最后把沙面租界收回。

  如果说局势危殆的清政府与洋势力的交涉尚且软弱,那么辛亥革命后的广东革命政府回收沙面的行动则坚决多了。 

  初期,因国民政府的不合作,沙面当局与之冲突连连。先是1922年沙面租界保肥洋行向陈炯明出售军火,支援其叛变。1923年,孙中山大元帅府向粤海关要求收回“关馀”(英法操纵海关税款作为赔款抵押品,有剩的税款即“关馀”)。沙面租界驻军即全副武装准备作战,各国增派军舰到白鹅潭示威,阻止国民政府提取“关馀”。1924年,沙面当局怂恿陈廉伯以广东商团名义发动叛乱。

  1925年沙基惨案发生后,广东革命政府交涉员傅秉常向英法领事严重抗议,并首次提出收回沙面租界的正当要求。1927年初,国民政府在收回九江、汉口英租界后,即指示外交部长陈友仁迅速交涉收回广州沙面租界。后来因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收回沙面租界的计划未能实现。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期间,沙面租界在日军控制下。其间租界一度移交给汪伪政权管理。直至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汪伪政权瓦解,国民党政府正式收回沙面主权,并清理租界遗留问题。

  1949年10月广州解放,从此沙面由中共接管。1996年底,国务院将沙面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