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phone 刷机:什么是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20:37:00
所谓智慧,在一般人的概念里,和聪明是同义词,我们说一个人很聪明,似乎就是说,这个人很有智慧.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解.就我的理解,智慧和聪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太多太多,而拥有智慧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

    什么是智慧?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我们很难用简单的语言,来阐述这个概念,而且,我也没有资格,来为这个概念下定义.在我们中国,智慧这个词语,最早可能是来源于佛经,我想,通过对佛教中对于智慧的阐述,我们或许可以找到,关于智慧的解释的真谛.

    在一般人的理解里,佛教是无情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佛教,不仅从来不否定情,而且,是一种最讲情智的宗教,在佛教里,我们这个世界,就是有情天.梵语中的菩萨,翻译为中文,就是觉有情,也就是觉悟了的有情.所谓慈悲,所谓喜舍,所谓行菩萨道,修菩萨行,讲的都是有情,以及对有情的觉悟.

    当然,佛教讲情,但是更注重的是对有情的觉悟.问天下情为何物?情是何因?情是何果?佛教揭示得非常清楚.我们如何在这个有情天中,离苦得乐?如何普度众生?佛教讲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里面的第六度,般若,是六度的核心,而般若,就是智慧.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智慧就是我们通过断惑证真,对有情的觉悟.

    从另外一个角度,佛教还阐述了在修持中,戒定慧的过程.戒是防心,定是修心,慧是明心.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我们通过不断的修学,不断的修持,不断的证悟,终于了解了人,人生,世界和宇宙的真相,这样,我们就获得了智慧.一个获得了智慧的人,也就能参透有情天里的情,以及情关,以及情结……

    佛教里面对智慧的阐述,非常全面,也非常深刻.但是,对于我们芸芸众生来讲,不可能做到像佛教要求那样的极致.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更接近于我们现实生活的阐述.我想,智慧,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不一定必须通过戒定慧的过程,去获得智慧,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通过我们的修持,获得相对的智慧.

    在这里,我想通过另外一个迂回的途径,再对智慧这个概念作一番探究.曾经看到过一本书,里面讲了这样一种说法.人类的文明体系,是一个金字塔形状的结构,最底层的,是大量的信息,资料,想法;处于中间层的,是成为体系的信息和资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知识;而处于最顶层的,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智慧.

    这个例子透露的信息,一是智慧和知识,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人,通过不断的学习,可能会获得大量的知识,但是他未必就能获得智慧.这一点,可以从我们当前的高等教育看出来,我的看法是,即使是我们的研究生教育,真正获得了智慧的学生,十之有一二,已经很不错了.这是我们的教育,令我们悲哀的一部分.

    二是智慧是一种很高贵的东西,很难获得.一位大学里的老学者说过,学生通过学习所要得到的,是把所学的东西忘记以后,剩下的那一点点东西.我想,他所指的那一点点东西,指的就是智慧.然而,让我们痛心的是,我们当前的教育,更注重的是大量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除此以外,就没有什么东西了.

    那么,这一点点的东西,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很早的时候,我在办公室里曾经遇到一个人,是我们本地的佛教协会的副会长.我就和她探讨如何运用佛教的理论,来指导我们做生意,其中特别谈到运用佛学的理念,来更深刻的理解诚信的含义.那位老者频频点头认可.我想,从某种角度讲,当我们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的时候,也就找到了那一点点东西了.

    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讲,智慧,与智商无关.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智商应该是很高,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阿甘正传里的阿甘,智商很低,却获得了非凡的人生.还有一个例子,我曾经接触到好多农村里的妇女主任,她们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凭着她们的智慧,既把自己的小家安排得停停当当,又把村里的大家照顾的安安耽耽……

    最后,我们再来聊智慧的来源.先人李叔同先生有一幅对联,大慈念一切,慧光照十方,我想可以用来说明.慈和慧之间,是互为因果关系的,一个拥有大慈的人,我想肯定是能够拥有大慧的.一个人,如果拥有慈悲的胸怀,不仅能够度自己,也能够度众生.

    这一点,在基督教的教义中也能够得到印证.基督教认为,智慧是认识人类自身罪性与有限性的事实,是拥有博爱、诚实、圣洁与良善.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智慧,我想,只要我们拥有了博爱、诚实、圣洁与良善,那我们离智慧也就不远了. 过去有一个乡下人,第一次来到京城,见有人被皮鞭打伤了,拿了马粪来敷在受伤的背上,就问:“为什么这样做呢?”那人回答说:“这样就可以让伤口赶快好起来,而且不会留下瘢痕。”乡下人把这个诀窍牢记在心中。回到家,告诉家里的人说:“今天我到京城,得到一个大智慧。”家里人问:“是怎样的大智慧呢?”便叫仆人过来,说:“拿皮鞭来,重重打我二百鞭子。”仆人畏惧主人,不敢违命,便重重抽了二百下鞭子,顿时后背血流不止。然后他又对仆人说:“去拿些马粪来,替我敷在背上,这样伤口就可以很快好起来,并且不会留下疤痕。”接着又告诉家人:“你知道不?这就是大智慧。” ——《杂譬喻经》

  佛说《杂譬喻经》中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真叫人啼笑皆非。这是“智慧”么?

  什么是智慧呢?

  “智慧”一词,在我们的生活中使用得太多了,各行各业的人士都会骄傲地说到他们的智慧。世界上,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也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智慧,赞美智慧,并渴求智慧。智慧,的确是人民大众的财富,各地区、各民族、各种不同的语言、文字中,都有丰富的谚语、格言、寓言、故事、民歌、甚至文学的艺术的作品中,那里无不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智慧到底是什么呢?

 有人把它说成是知识,以为知识越多,就越有智慧。我们今天无时无处不在受到信息的包围和信息的轰炸,似乎所有的信息都是真理,仿佛离于了这些信息,就不能生存下去了。但是你掌握的信息越多,只能说明你知识的丰富,并不等于你掌握了智慧。有的人,知识丰富,智慧不足,难有大用;有的人,知识不多,但却无所不能,成为奇才。

 于是,有人又把智慧和聪明划上了等号,许多辞书中都曾把智慧解释为“聪明才智”,或“智谋”。于是,又从聪明发展到了精明,以为精明就是智慧。然而,西班牙的当代杰出的哲学家、佛学家、跨文化研究的先驱雷蒙·潘尼卡(Raimon Panikkar1918-)先生指出:“智慧说,我并不与精明同一。智慧要求有洞见、技能和才智。然而,智慧经历它又超越它们并且抵达实在的另一不同层次,另一深度。”(雷蒙·潘尼卡著《智慧的居所》,王志成、思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第3页)

  这“另一不同层次,另一深度”又指的什么呢?赫拉克利特曾说:“智慧就是言说真理并通过听从本性而按本性行事。”他在另一处说道:“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通过万物来引导万物的思想。”这一说法,的确同佛教中的“缘起”已经很近似了。我还是不能不提到雷蒙·潘尼卡先生。他对智慧有过许多描述,把这些描述集中起来,就已经告诉我们那“抵达实在的另一不同层次,另一深度”了:

  “智慧是生活的艺术。”

  “智慧是一种生活之道(Savoir Vivre),而‘道’(Savoir)不是指关于生活的知识。……倘若没有智慧,没有人能够生活。”

  “智慧的特征是喜悦、喜乐(Ananda)、欢愉(Charis)、幸福(Beatitudo)、福乐。”
 
  “智慧是个人与实在的和谐,与存在、道、天、上帝、无……的一致。”(雷蒙·潘尼卡著《智慧的居所》,王志成、思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第1~8页)

  在这里,我们看到,雷蒙·潘尼卡已经把智慧和一般的世俗所称的“智慧”相区别开来。

  我们还可以找到两个对参照系:一是彼得·A·安杰利斯(Peter·A·Angeles)《哲学辞典》中对“智慧”的释义:“对人生的最好目的,达到它们的最好手段,以及成功运用那些手段的实践理性的正确知觉。见Virtuescardi-nal。”于是,我又再查Virtue scardinal这一词目。释文说:“希腊文化强调的四种美德:智慧(Wisdom)、勇敢(Courage)、正义(Justice)、信仰(Faith)”。这里把“智慧”道德化了,成为四种基本美德的第一美德,而且与信仰并列。

二是《圣经文学辞典》中,则把“智慧”美学化了。它认为智慧是一切美的源泉。(《旧约》说:“智慧比珍珠更美。”《后典》说:“智慧的美赛过太阳与群星。”“当智慧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所有的美物皆随她而来。”)

  这和大乘佛教把“智慧”(般若)称为诸佛之母也已十分接近了。

  《辞海》在解释“般若”(Prajna)一词时,才说:“智慧之意,佛教用以指如实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为表示它和一般智慧不同,故用音译。”这里,有趣的是:指出智慧即般若,而用音译的“般若”,是为了与一般智慧相区别。

  《辞源》里直截了当地解释“智慧”:“佛教指破除迷惑,证实真理的识力,梵语般若之意译,有彻悟意。”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和陈兵教授《新编佛教辞典》都对“智慧”作了更为具体的解释:“智,梵文曰若那,(Jnana),意为决断。慧,梵文曰般若,(Prajna),意为拣择。”又引《大乘义章》卷九释云:“照见名智,解了为慧。此二各别,知世谛者名之为智,照第一义者说以为慧,通则义齐。”再引《法华经义疏》卷二释云:“经论之中,多说慧门鉴空,智门照有。”上述对智慧的解释,是准确、简明而又全面的。这里,把佛教的智慧和世俗所说的智慧,做出了明晰的区别。智是决断(决疑断惑),慧是拣择(考察切要)。智是观照,慧是了知。观照什么?了知什么?了知世间法为智,观照出世间法、即通达佛陀第一义谛(胜义谛,明白一切事相的真实与真理)为慧。再简而言之,观空照有,了知空有,就是智慧。这一定义,已切入佛法一切教义的心要了。与雷蒙·潘尼卡先生所指出的“抵达实在的另一不同层次、另一深度”我想不是巧合吧?

  佛法拥有无穷的智慧宝藏。它对我们认识人生、认识宇宙、认识身心,具有深刻的启发和指导实践的妙用〕。

  智慧是照彻漫漫长夜的一盏明灯。佛陀正是以他的智慧,照彻了人类的无始无明。可以说,没有智慧,就没有佛法;没有佛法,也就没有了破迷、断惑、开悟解脱、告别无明的智慧。因此,佛陀即是智慧之人,佛学即是智慧之学,佛教即是智慧之教。小乘佛教以智慧,帮助自己觉悟;大乘佛教以智慧自觉觉他,自度度人。觉行圆满,即是无上菩提(智慧)。所以,不管小乘大乘,都以智慧为内核。度脱众生就是让众生具足佛智成佛,就是证得无上菩提(智慧)。   中国100年来至今还没有一本书跻身世界最优秀的100本图书的行列。这究竟是怎么了?现代人为什么知识越来越多而智慧却越来越少呢?

一部《心经》仅仅是268个字就足以将世界的真相和真理道明了;一部《孙子兵法》也就是不到六千字

,就足以将战争的规律揭示出来了,直到今天仍然常青;一部《道德经》短短五千言,就将万事万物诞生、发展以及长盛不衰的规律揭示得淋漓尽致,使人越来越感到亲切和实用;一部《论语》也就是一万多字,就成为政略的范本,迄今没有超越的。而今天我们动辄数十万言地写作一本煌煌巨著,每年出版的图书汗牛充栋,但是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感叹道:中国100年来至今还没有一本书跻身世界最优秀的100本图书的行列。这究竟是怎么了?现代人为什么知识越来越多,智慧却越来越少呢?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误把知识当智慧。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培根在19世纪所说的话至今在知识界和教育界占据着统治地位,尽管我们深深地知道在知识爆炸性增长的今天,这句话早已过时,但是要彻底走出传统的窠臼还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那么究竟什么是智慧呢?中国文化中的智慧与西方文化中所推崇的知识有着什么根本的不同呢?

什么是智慧?

智与慧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笼统地说智慧,常常引起混淆,大觉大悟、大智大慧,名为二辞,实为一事。大智大慧是指外与内的交感量大,或觉性与理性的交感量大。大与小是相比而言,在趋大的方向上没有止境。要得大智大慧,必须先得高觉性,而后转化,得高理性。什么是高觉性,以现代科学语言老说,就是取得有用的信息,而且有用的信息量要大。《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知彼就是取得信息,取得大量有用的信息,而后转化为理性的决策,取得战争胜利,这就是大智大慧。佛家也有句话“觉行圆满”,是指修行到高层,其觉性甚灵,可以获取足够的信息,且悟性极强,行动处事圆满无漏,即是大智大慧。

由此可见,觉性很重要。觉性、灵性、慧……,均指直觉,直取信息,瞬间捕捉,好的信息坏的信息统统收之,而后再加分析、处理、判断、行动。这种从觉性转化为理性的过程快慢不一,须视事物的复杂与否。在一般生活中,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意味着转化的速度慢。而觉性高超者,则觉即真,行即正,觉行圆满,意味着转化速度快,俗话就是当机立断。这是就思维过程而言,不是指事物的实践过程,例如一个复杂的科学实验,往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验证其理论认识是否正确。

英国科学家约瑟夫逊,年轻时以自己高超的想像力发现了超导结,获得了诺贝尔奖,他的智慧是怎么来的?人们发现他非常喜欢静悟的方法,为此特去学习瑜珈,将其用于科学研究,当问题得不到解决时,常常用瑜珈的方法取得豁然开朗的突破。

日本创造天才中松义郎拥有2300多项专利,比爱迪生的1093项专利的2倍还多。他在进行创造性思考时,有一个重要步骤是抛开一切念头,让大脑自由游荡,他说:“当你发掘创意点子时,首要的一条是你得冷静,所以我为自己营造一个平和安静的空间,我把它称作‘静’屋,在这里,只有天然的东西:一座石头园、天然水流、植物和一个从京都运来的重达5吨的大石头。”

一般来说,宗教强调虔诚、静默,容易导致灵(觉)性的提高,而科学则重怀疑,实验,容易导致理性的发扬,二者相反,犹如阴阳,但相乘为用。修行家有句话,“万物静中得”,认为静能获得信息。庄子说,“嗜欲深,天机浅;静悟,见天机”,认为静的作用至关重要。

任何事物都不离阴阳两面,相对相补,相反相成,莫有外者。静与动,觉性与理性也是这样。因此,爱因斯坦提出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的确是真知灼见。

中文“慧”字,佛家用得最多,诸如定慧,大慧,本慧,净慧,慧昭,戒定慧……。从中文造字的涵义看,慧可分成三个部分:

丰丰 代表扫帚苗,即扫帚

彐 代表手

心 代表心

其涵义是,手持扫帚在心上扫为慧,扫得愈干净,慧愈高,也就是灵性愈高。扫什么,扫一切思虑、念头,坏的念头要扫,好的念头也要扫,扫到不思善不思恶,就要见到心体的本来状态了。这个本来的状态,佛家称为真如、如来、佛性,本文称为灵性。王明阳的话则是“无善无恶心本体,有善有恶意(心)之动”,“虚灵不昧”,所以,定(静)能生慧是思维的规律。另外一面,动(实践)能长智也是思维的规律。静与动是阴阳两面,不能分离,静动和谐则思维最佳。

到这里,接触到了无善无恶与有善有恶的问题。无善无恶是无为的状态,这时灵性升高。智慧二字有两层涵义,系一阴一阳,智为有为而达之结果,如观察、思虑、分析……,形成心计。总的说来,是使用眼耳鼻舌身意六官,可称之为阳,佛家简为智门照有。慧是无为而达的结果,可称之为阴,佛家亦简为慧门鉴空。佛家有言,定为慧之体,慧为定之用。更加形象的说法是,定是灯,慧是光。一般的物理之光,遇障可遮,而这种光无境不照。言之为光,实则为场,为觉性之场。

在知识阶层里,许多人不知禅是什么,也不懂佛学、道学,但知道创造必须依靠智慧,至于智慧又是什么,常说不清楚,多凭经验而行。而在佛学道学方面,虽以宗教面目出现,但对智慧问题涉猎广而且深,是人类精神方面至为珍贵的部分。比如佛家认为,“无禅不慧”,“定慧并生”,智为分别之产物,慧为无分别之产物,所见极是。

慧为信息之源,灵性愈高,感受的信息量愈大。把这些信息梳理、加工就是智。从慧转化成智,是阴转化为阳,是自然的规律,因此,可以说,禅修、净心是致慧的方法,是通向智慧的道路。

然而,现代人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环境中,别说是进入极静的状态,就是得到片刻的心灵宁静都是十分难得的事情,所以我们今天的学习最为迫切的是要走《大学》的路子,即“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才是通向智慧之境的不二法门。   哲学研究就是追求智慧。可是,什么是智慧?所谓的智慧,其根本就是预知未来事物变化的能力。对每个人而言,昨天以前发生的事情是不可改变的,无论事情好坏。今天正在发生的事情很重要,这影响你现实和今后的命运,而明天和未来将发生的事情更重要,这决定了你的生命是否可能继续健康存在和发展。应此,对未来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事情,你能预知得越详细越精准,你对未来的事情就愈有准备,生命的存在和发展就愈有可能,因此就愈有智慧。知识是智慧的源泉,知识是前人对某些事物的认识经验的的总结,然而,只有正确的认知过程,正确的归纳总结,才能得到较全面而较准确的知识。我们的知识不可能十全十美完全正确。而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教育的功能除了传播知识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启迪青年人的智慧。拥有知识,就可能较全面的认识和掌控事物可能的未来变化趋势,但是,拥有知识不是就拥有智慧。中国的教育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所以无数的高考状元只是记住了知识点而并不拥有智慧。需要从前人哪里学会智慧?这就需要对前人的知识的认知过程进行研究,每个知识的得来,都有一个认知的过程,只有完整的了解每个知识点的认知过程,站在新的历史的认知角度,重新审视认知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知道什么是人类已知的知识,什么是未知的?哪些知识点可能是正确的,哪些可能是不完全真确或不正确的。才可能发现新的知识突破点,使自己的从前人经验知识,站在更高更新的时代视角,认知未来事物的发展,这就是启迪认知的智慧。我们的教育没有这样做。比喻说,Maxswell推测光线是电磁波,今天的教科书都说光线是电磁波,其实光线根本就不是电磁波。教科书说分子热运动叫布朗运动,我们的单分子图像技术完全可以证实水中的糖分子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布朗运动,布朗发现水中花粉运动,那是因为花粉是有生命的活东西。他推测分子热运动与之类似是完全错误的。何时中国人能明白,拥有知识不是目的,拥有智慧才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必须。  智慧就是文化进程中独创的执行力。
领导人的行为一半是道德,一半是博弈。博弈是决策优先,道德是对抗默认。超智慧的领导人知道多少忍让,又何时竞争。他们总是寻找战略主题,制定规则,让他人竞赛。
理性是说教,道德是展现。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道德途径,都是为了绝对的自信进行国正论的大小之争。道德与自信没有法纪,是第三空地里游荡的个人意志,那里的灵魂正将演变成智慧,它不是生也不是死,而是新文明的创生。其实人类的文化进程无穷无尽,无终无果。
我们把文化进程中被瘾魂驱动的欲望抛弃了自我之后,自由给予的真、善、美,定义为爱。爱是精神文化过程,真、善、美表现出的高尚感,在瘾魂的作用下,它会俘获,也会出现极小极大地自由跟随,暂时的信任就变成了全部意义。信任并自由地给予和欲意的收入,定义为幸福。人们提倡的浪漫与自由,是动物的本能特性。一个人和多少异性对局,就有多少个行为印象,男女之间对这种印象行动称为感情。感情是依赖,是瘾魂驱动欲望过程中的殷勤创作。感情是精神疫情,发作时使人疯癫成为怪物,这种怪物行为的畸变反而成了鲜活浪漫的感情作品,不然会导致淫乱、婚变、家庭悲剧、自杀、情杀、道德和法制压力。爱的文化进程就是博弈,它的结果是情,爱与情是一个象物又象魂的物势影像,我定义为爱情。所以,谁也说不清人的一生在寻找什么,最终好像在寻找一种废物。
人们急于寻找爱的真理,真理是一个观念在个别情况下判断中现时的体验。真理不计后果,只表现出暂时的意义。一个个局部真理属性的连续性,构成了真理的永恒特征。它不容忍假设,更不允许与谎言并存,因为真理的下一站就是物理世界的证据,那是文明的所在地。
文化的魅力来自智慧的偏见和野蛮,偶然性个案才能进入神秘的创新,当然也会引起争议,我们知道完整和分裂都是世界的面貌。文化的成型到鲜艳、炫耀、敏锐、透彻,才能表现出智慧的辩证和深邃。智慧就是文化进程中独创的执行力。

摘自《博弈圣经》第三版后记 《博弈文化盛宴》

 

智慧(wisdom,wit):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新华字典》,第10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1月。)
依据智慧的内容以及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智慧分为三类:   创新智慧、发现智慧和规整智慧。   创新智慧,可以从无到有地创造或发明新的东西。如策划、广告、设计、软件、动漫、影视、艺术等都属于创新类智慧产业的范畴。   发现智慧,可以发现虽然本来就存在但还没有被认知的东西。有些科学研究,如天文学、考古学、地理学等就主要属于发现类智慧产业的范畴,另外,新闻也属于发现类智慧产业的范畴。   规整智慧,可以运用现有的规则如法律、法规、制度、政策、方针、方法等来调整、梳理、矫正、改变已经存在的东西。如司法、会计、教育、培训、出版等都属于规整类智慧产业的范畴。   (庄一召《关于智慧产业》)   智慧相关概念 系统智慧:智慧是一个质点系统组织结构合理、运行程序优良以及产生的功耗比较大的描述。无智慧的质点组合搭构成某种空间结构,在外力场作用下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方向运动,同样质点数的情况下,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内耗与功效的大小决定了系统智慧的高低。结构越合理,内耗越小,功效越大,系统的智慧越高,反之越低。智慧是一个相对概念,并不局限用于人类,任何物体组成的体系都有智慧,只是高低不同。以沃尔马为例,沃尔马的零售系统相对于和它数量一样的零散的杂货铺来说是一个较高的智慧的系统,因为沃尔马有一个各子系统密切互动的高效的组织结构和合理的产供销流程。   人的智慧的高低,其本质也是取决于其脑神经细胞的组织结构合理与否、思维方式(精神场的波动属性)优良与否和由精神场引导的行为结果功耗比大小。人的智慧是内精神场与外精神场相互作用内精神场优良性波浪式上升的结果。在外精神场以及时空的共同作用下,人的智慧的高低可以改变。
  【前言】:当我们进一步了解‘智慧’这一概念之前有必要分享一些智慧的成就,以便于追随智慧的人类全面掌握智慧存在的意义。因为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词汇,其背后密切关联的一切一直超乎世人的想象,拥有智慧将可以发现许多不为人知的人世背景以及世界最神秘的知识。《圣经》记载:创造之神在造成智慧成果后曾经一度禁止神造出来的人去神秘园分享这种成果,而一旦被魔鬼诱惑的人,违背了神的指示偷吃禁果后,获得神智的人瞬间就知道了以前从未感觉到的事情。没有智慧的时候,人类不知羞耻;不分善恶;不明是非;更不具备智慧型的系统知识。虽然得到智慧的人被神逐出伊甸园,降临人间遭受苦难的惩罚和各种试炼,但是智者已经明白天地之间的许多大事了。因此圣经曾明确指示人子当以智慧为是,而拥有智慧的人被提醒后心里自然会明白。

[插曲]:魔鬼不具备神智,而是被神放出来考验被神造就的灵活之人。神知道人不具备智慧时的所有活动内容,也知道获得智慧后的人会怎样活动。因为智慧成果中还包含着人神之间的重要知识,所以得智之人会知道人类所遭遇的种种劫难是有时限的,而且知道神秘是不曾透露的天机。神要造就智能人,成就神的事业,当然要将种种难题专门提供给神智清楚的人来解答。所以与神对立的魔鬼引诱人类去摘取智慧果而一同遭受处罚后,得智慧的人类反而将成就出神圣的事业来。这就是神的能力与智慧经由灵活的人类所显示的成果。这一点神早已经想清楚了。

[回顾]:到目前为止,大众化的正统词典内容可以说是轻重不分、解释不明、简单肤浅,只能让无知的人,浅尝辄止只有不满足于大众化解释的少数人才能进一步发挥自身非凡的潜在智能来面对各种难题。而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解开智慧谜团,为使人得知永恒的智慧而揭示智慧的成果,

【智慧】是一套严密的知识体系而被称为神秘的成果,当然与人类已经拥有的知识体系密切相关。它告诉我们:灵活的人类是一种具备灵魂充满灵性与情感的生命,是拥有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判断力、记忆力、想象力、忍耐力与审美能力等在内的高级智能型生命。这种成就是神精心造成的结果,灵魂进入人生虽然一生短暂却充满自身存在的意义。因为灵魂要经由人生体现自己的价值,神也要经由灵活的人来完成自己的创造过程。因此每一个人都要被灵魂占据,被鬼神关注,被神智主宰。获得神智的灵魂人物要会发现自己的特殊任务,懂得自我独特之处所具备的潜力与面对的挑战。与你同在的神一方面给你准备好了一些难题,也会暗中支持与帮助你获得成功。最后的快乐与欢聚属于挑战得胜的精灵们,上帝等着与你们一起来分享永世的荣耀。来吧,准备好的精灵,我指挥你们上路。永远灵活的人类当追随智慧的指引,这也是你们已经掌握的一条真理。

【智慧的广义定义与本质】解释:智慧是一个质点系统组织结构合理、运行程序优良以及产生的功耗比较大的描述。无智慧的质点组合搭构成某种空间结构,在外力场作用下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方向运动,同样质点数的情况下,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内耗与功效的大小决定了系统智慧的高低。结构越合理,内耗越小,功效越大,系统的智慧越高,反之越低。智慧是一个相对概念,并不局限用于人类,任何物体组成的体系都有智慧,只是高低不同。我们说,沃尔马的零售系统相对于和它数量一样的零散的杂货铺来说是一个较高的智慧的系统。因为沃尔马有一个各子系统密切互动的高效的组织结构和合理的产供销流程。人的智慧的高低,其本质也是取决于其脑神经细胞的组织结构合理与否、思维方式(精神场的波动属性)优良与否和由精神场引导的行为结果功耗比大小。人的智慧是内精神场与外精神场相互作用内精神场优良性波浪式上升的结果。在外精神场以及时空的共同作用下,人智慧的高低可以改变。
关于智慧的小故事:
1、一个青年背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见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与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大声呼喊而喑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
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是什么?”青年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装的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了它,我才走到了你这儿来。”
于是无际大师带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着船赶路吧!”“什么,扛着船赶路?”青年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是的,你扛不动它。”大师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河后,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
青年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悦,比以前快得多。
感悟:“放下包袱,开动机器”,这句话给人不无裨益。在无际大师的开导下,青年终于知道了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道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放弃人生道路上遭遇的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等,让自己轻装前进。
2、地狱里,一大群人手拿长勺围着一桶汤,却因为勺太长而够不到自己的嘴,就这样人人只能望汤兴叹,愁眉苦脸;天堂里,一大群人也是手拿长勺围着一桶汤,虽然勺柄也长,但大家都舀起汤来喂对方,这样就都高高兴兴地喝到了汤。
感悟: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关爱别人,也就是关爱自己。
3、孔子周游列国时,路过吕梁瀑布。它从高处倾泻下来,水声訇訇。这时孔子看见一位老者走了下去。孔子想那位老者可能是轻生,就急忙叫一名弟子去救他。可瞬间那老者竟又重现在百步之外。他白发飘飘边走边唱,神形潇洒。孔子赶上他,虚心请教:请告诉我,你有什么秘诀可以对付这样的水流?老者笑道:我只是随着漩涡进入,又随着漩涡出来,我让自己适应水流,而不是让水流适应我。
感悟:和整体协调,跟整体移动。这真是对“随波逐流”的全新认识。
4、古时有个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这两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白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又打伞不是多此一举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
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白菜不是高种(中)吗?戴斗笠又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秀才一听,觉得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结果居然中了个探花。
感悟: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5、从前,有两个秀才进京赶考,路上遇到了一支送葬的队伍。其中一个顿时心烦意乱,心想:真是晦气死了,这次考试肯定无望了。而另一个见到黑漆漆的棺材,却笑逐颜开,心里念叨着:“棺材,棺材(官才),这次我肯定回高中的。”结果果然是前一位名落孙山,后一位金榜题名。
感悟:良好的心境有利无弊。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心情好,阳光才明媚;心境好,人生才流畅。
6、有两个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地行李箱将兄弟俩都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忽然,大哥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
感悟:故事中的弟弟是幸运的,但更加幸运的则是哥哥,因为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人生之旅难免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我们应当知道,在前进的大道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平了道路。
7、有两只蚂蚁想翻越一段墙,寻找墙那头的食物。一只蚂蚁来到墙脚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每当它爬到大半时,就会由于劳累、疲倦而跌落下来。可是他不气馁,一次次跌下来,又迅速地调整自己,重新向上爬去。另一只蚂蚁观察了一下,决定绕过墙去。很快地,这只蚂蚁绕过墙来到食物前,开始享受起来;而另一只蚂蚁还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开始。
感悟:要实现一个远大的理想或达到一个奋斗目标,除了不懈地追求、积极地进取,不怕苦不怕累,勇于付出辛苦的汗水以外,还要注意拼搏的方式或手段即“方向”问题。找准方向,就会事半功倍,轻松地步入成功的殿堂;找错方向或根本不辨方向,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与成功失之交臂。
8、有个叫理查"派迪的赛车运动员,当他第一天赛完车后,抑制不住兴奋地向母亲报告了比赛的结果。“妈,”他冲进家门叫道,“有35辆赛车参加了比赛,我得了第二名。”
“你输了!”他母亲回答道。“妈妈,”理查抗议道,“有这么多的车参加比赛,我第一次跑就得了第二,这样的成绩难道不算很好吗?”
“理查!”母亲严厉道,“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后面!”
接下来的20年中,理查"派迪称霸赛车界。他成为赛车运动史上赢得奖金最多的赛车手,他创造的多项记录至今还无人打破。
感悟:“理查,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的后面”这句话一直激励着理查"派迪跑在最前面。如果你渴望更大的成功,那么就应该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就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什么高不可攀,没有什么不可超越。无数事实都说明,你确立的目标越高,你最后的收获就越大。我们时时也拿理查母亲的话暗示自己吧:用不着跑在任何人的后面!
9、在北美阿拉斯加的茫茫荒原上,生长着一种老鼠,以植被为生,繁殖力极强。但当种群繁殖过盛以致会对植被造成严重危害的时候,其中一部分成员的皮毛就会自动变成鲜亮耀眼的黄色,以吸引天敌捕食的目光;倘若天敌使鼠群减少到适当的数量,老鼠们便会成群结队地奔向山崖,相拥相携,投海自尽。
同时,这块土地上还养育着一种狐狸,以鼠为生,是这里老鼠的天敌,但它们对老鼠的捕食也并非无所节制,当鼠群减少、狐群增加而严重威胁鼠群繁衍的时候,狐狸们便会采取行动,限制种群的发展:一部分成员会聚集在一起,疯狂地、不间歇地舞蹈,夜以继日,直至力竭气绝而死。
感悟:老鼠和狐狸的行为应该赢得我们人类真正的理解、同情、尊重和敬意。由于自身的原因,我们人类之间要达到理解、同情和尊重甚至难乎其难,遑论对自然界及动物界。人类曾为自己远离自然界的进化而荣耀,曾为自己成为这个星球上绽开的最灿烂最美丽的精神花朵而自得,更为自己以理性的铁蹄征服自然而豪情万丈。在上述动物的行为面前,我们人类应该感到汗颜和愧怍,应该有罪恶感,应该反躬自省。作为自然界的创造物,人应该融入自然、适应自然,而不应该破坏自然、违背自然。
摘自《百度百科》
古希腊人说,哲学就是爱智慧。什么是智慧?它是一种思想还是一种能力?它是先验的还是经验的?说一个人聪明和说一个人智慧有什么区别?如果只能二择一,你愿意选择聪明还是智慧?有智慧是不是就意味着有了某种哲学的观点?
从哲学上讲,智慧是最本源的关于人自身的规定,这种规定首先是人对自身的区分,其次才是人与动物的区分。智慧的这种人自身的规定,就是指当人为一对象所激动时,它要与自身相区分,也就是具有能进入一种忘我的精神境界的能力。这里人自身其实是他的已给予性,包括本能。
智慧本身不是哲学,但它能召唤对于它自身的思想,而思想是关于理性的规定。哲学正是理性,即思想的规定。可见,从智慧到哲学是一个召唤理性思想的生成过程。但这个过程不具有普遍意义,可以说,只有西方智慧召唤到了哲学,哲学不再像智慧那样是人的规定,而是理性的规定,哲学始终围绕着理性自身。
哲学是爱智慧,一个爱字说明了智慧与哲学的关系,而不是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人对智慧的理解,我认为出现了意识的偏差,导致历史性的错误潜意识。
智慧的根本是什么?
智慧——正确使用自己的大脑。
中国人认为智慧是——悟。
“什么是智慧”?
我认为智慧是指善于思考、思考的结果优良,具体地说智慧是思想认识水平高,能看清本质、见识高、应对卓有成效。
智慧主要是指思想,实际操作体现的是能力,前者主要是思,后者主要是干,可思与干息息相关,大思、思大,可能与实干不密切,搞哲学、致力于纯理论研究,基本是思,不是干。

“它是先验的还是经验的”?
我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后人总是有必要借鉴前人的智慧,至少有必要了解。一个人的智慧难以是天生的,是自己脑力劳动的产物。
“说一个人聪明和说一个人智慧有什么区别”?
聪明是理解力强、学东西快,能工巧匠叫聪明。
智慧是创造性劳动,产生出很有价值的思想。

“如果只能二择一,你愿意选择聪明还是智慧?”
我肯定选择智慧。
智慧太重要了,聪明比较重要。
智慧的人受人景仰、高度尊重,聪明的人令人喜爱,二者有本质区别。
取得伟大成就和伟大造诣需要很高的智慧,再聪明的人也做不到。
我感到聪明主要是理解得快、掌握得快、有小点子,再往上就不是聪明所能企及的了。
智慧是大谋略或大韬略,不是小聪明和小花招所能胜任的。

“有智慧是不是就意味着有了某种哲学的观点”?
差不多吧,若称之为哲学观点那就是哲学观点,若不称之,也无所谓。
中国人啥时候才有哲学这一概念的?汉武帝听说过哲学吗?康熙呢?成吉思汗很可能没听说过哲学,他一大文盲,长期生活在大草原,可成吉思汗这个人很有智慧,不独有军事智慧,很善于用人。成吉思汗灭了那么多国家,可不仅仅是因为聪明,他同时代的聪明人多了,灭了几个国家呢?你对聪明与智慧的区别说的很好,但对于智慧与哲学的关系的观点我认为有点问题。智慧不是哲学,因为智慧是对事物整体的知悟性把握,它虽然达到了人与自身的区分,却缺乏思想的规定,即理性之思,这个理性之思就是对智慧的爱,这种爱是思想自身的纯化和深入化。只有这种理性思想的智慧,才能召唤出哲学,使得思想从外在性的漫游返回自身,从而以自身的出发点来思考一切,这是一个从神话到逻辑的转变,是从智慧到哲学的生成。但这种生成不具有普遍意义,一种智慧能否召唤哲学,关键是它本身是否具有理性。
你举的成吉思汗和老毛的例子,其思想不是真正哲学意义上的理性,而是没有和智慧分化的哲学,不是纯粹的思想自身。比如,中国智慧虽然承认天地自然的自明性,但却不允许对这种自明性本身的思考,也就排除了从思想出发对天地自然的把握,很难召唤一种作为理性规定的哲学出来。因此,孔子与柏拉图没有相同的语码,没有可比性,孔子与耶稣倒是可以比较的。男人的智慧想征服宇宙;
女人的智慧拉个好男人成个家.哈哈,你这话不就是“男人为了女人去征服世界,女人靠征服男人而得到世界”的翻版吗?
男女智慧上的差异是大脑结构上的,男人在空间视觉上的优势使得其抽象逻辑能力较强,女人在语言和听觉上的优势使得其综合协调能力较强。由此,造成男人的智慧更具有理性的深度,因此更注重实际;女人的智慧具有感性的广度,因此更偏重情感。
聪明的潜台词——小聪明,小——成为聪明的内在定语
智慧的潜台词——大智慧,大——成为智慧的附加概念
试问一下——哪个大,哪个小?
我理解的
智慧——完全归纳法的思维
聪明——定向的目标思维
智慧——由点到点,点到线,线到面的思维方式
聪明——打破意识障碍,一瞬间直达
智慧——思维第二性,被动性。
聪明——思维第一性,主动性。
智慧——愚蠢的反义词——智慧里面含有愚蠢的内核
聪明——利益的代名词——聪明里面含有利益的内涵
我再谈谈哲学和智慧,哲学的主要特点或特征是不是思考?智慧从哪儿来的?我认为智慧不能抄袭,需要独创,可以参考和借鉴前人或他人的智慧,但若一摸一样,后者的智慧体现在哪里呢?有啥价值呢?
无论如何人产生智慧是需要思考的,一般是综合的、深刻的思考之结晶。
牛顿发现力学三大定律是不是智慧的结晶或智慧的表现,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呢?二战时德国陆军元帅曼斯坦因制定的进攻法国的计划实践证明很成功,是不是智慧的体现?
达.芬奇等所有画家、莫扎特等所有作曲家、莎士比亚等所有作家的所有伟大作品是不是智慧的结晶?如果不是,那是什么的结晶?
哲学玩半天到底是玩啥呢?思考半天到底是思考啥呢?想得到啥?
要说思想和智慧是不同的,思想强调的、偏重的好像是认识,而智慧强调的、偏重的好像是实际解决大问题的谋略。假设现在有一位举世无双的美处女,思想美女是想把美女看透,把美女的本质和规律搞清楚,智慧是把美女搞到手。前者是把握好美女究竟咋回事,大家都瞧一瞧、看一看,看谁看得更透、更准;后者是看谁有办法弄到手,如何弄到手?
思想和智慧常常密不可分,若看不透,则智慧何来?
都想和美女睡觉,不可能和每个男人都睡,总有人如愿以偿,剩下的人都抓瞎,差距在哪里?我相信除了难以改变的客观条件之外,就是智慧了,谁的招高则谁达到目的。

智慧是不是哲学的重要追求之一?思想肯定是哲学的主要追求。
我再重复一遍英国人或美国人评价苏联人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话是这么说的:

“苏联人把一个铁罐子扔上了天,美国觉得天塌了”。
我想问这么一个问题:有没有可能一个人尽管没啥思想但是位很了不起的哲学家?

思想和智慧确实是两码事,但思想和智慧关系密切、是近邻。

思考既产生思想又产生智慧,思想主要指认识,智慧主要是成干事、干要事的谋略(办法、手段等)。
看来有必要搞清楚聪明,智慧,思想,哲学的一般认识:

聪明:耳聪目明,指身体感觉器官的灵敏度较高,即时反应能力强
智慧:总体知悟,指心脑对自身内外事物感知的综合判断预测能力
思想:指用系统化语言表述的知性智慧,是从智慧中独立出来的
哲学:对思想自身的理性认识的学科
即聪明是感性的,智慧是悟性的,思想是知性的,哲学是理性的。
如果从哲学上讲的话,聪明和智慧都是对人自身的规定,哲学则是被理性所规定,思想游走在知性与理性之间。
不同的聪明形成不同的生存之技,不同的智慧形成不同的思想之术,不同的哲学形成不同的道之思。智慧本身不是哲学,只有理性的智慧才可能是真正的思之哲学。

智慧和聪明是不相等的  

最聪明的人是知道自己是无知的 

智慧并不能说明一个人聪明  这只能证明他(她)思考得多而已 .. 

智慧是经验,爱哲学就是爱思考,用理性去思考(个人看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