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的siri搞笑对话:解读官场『潜规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11:10:25
 时下,在党员干部队伍中,一些人奉“潜规则”为主旨,他们遇事不是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而是心照不宣地在明文规定的显规则之外寻求“潜规则”。所谓“潜规则”,顾名思义,就是看不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约定成俗的,但又是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人们自觉或不自觉“遵循”的一种规则。这种“潜规则”的存在,凸显了反腐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透析了它的表现形式、滋生原因及其危害性,是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个迫切课题。
    官场“潜规则”有哪些常见形式
    “潜规则”在不同的地方、行业、部门和人际交往中都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就其性质来说,“潜规则”可分为良性、中性、不良三种类型。与显规则相对、流行于官场的“潜规则”,其性质则是不良意义上的“潜规则”,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六种。
     一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是确保我们党的肌体健康的重要举措。但现在一些人却热衷于当好好先生,奉行与党的原则背道而驰的好人主义。他们面对上级,唯唯诺诺,惟命是从,百般投其所好,不论是非、对错,一味迎合,“吹喇叭”,“抬轿子”;面对同事,恪守“多栽花,少摘刺”的信条,“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互不打扰,即使是看到其有问题,或听到群众有反映,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知不对,也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少说为佳;面对下级,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道走,到基层考察工作,调查研究,多是溢美之词,即使发现有什么不足,也不吭声,不表态,甚至还要说几句好话“鼓励鼓励”,下面出了问题,不是严肃处理,而是包着、护着,敷衍塞责。
    二是“程序空转”。凡事走程序,一切按制度办,这是权力运行的基本规矩。从近来发生的领导干部腐败案分析,少数领导干部不是带头遵守制度履行程序,而是将制度和程序当做可以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面团,先拍板后走程序,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凡事一人说了算,甚至出现了“班子成员参加的会议决定普通问题、少数人参加的会议决定重大问题、个别人参加的会议决定核心问题、一对一的口头交待决定特别重要问题”的非正常情况。据报道,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原区委书记韩希鹏在任期间,提拔干部看似履行程序,集体研究,而实质上却是提拔谁、安排在哪个位置上,都是他直接跟组织部长说,然后由组织部门准备汇报材料,在书记会上通过后再履行组织程序,结果是“程序上合法中规中矩,本质上却体现个人意志”。
    三是“说假话不脸红”。说真话,是共产党人应有的品质,是党和人民对党员干部的起码要求,也是我们的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毋庸讳言的是,当前,在干部队伍中,说假话的现象却十分严重,甚至成大家心领神会的“潜规则”,从王怀忠、张二江等一大批落马贪官的身上,几乎都能捋出政绩浮夸、粉饰太平的共性。近日,媒体上披露了贵州省六盘水市副市长叶大川,在向国务院七部委环保专项行动督察组汇报工作时,隐瞒了该市存在的煤化工企业污染、饮水安全隐患等事实真相,明确表态“在六盘水境内没有任何煤化工企业”。但是,经督察组调查,却发现了六盘水市目前有30余家焦化厂等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
    四是“你投桃、我报李”。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纪律不允许在党内拉帮结派、立山头。然而现在一些党员干部却热衷于搞小团体、拉山头,其目的就是“你投桃、我报李”,相互帮忙,相互捧场。有的或以老乡名义相聚,或以同学关系融合,或以战友情谊结盟,形成官官相护、互相利用、相互包庇的“小圈子”。无论从干部提拔、人员调整还是资源分配、机构划分等各个方面,一旦有“小圈子”,圈子内的领导干部必然首先选中自己圈子内的人,而不管什么干部政策、用人标准、知识能力、法规法纪等等。“小圈子”中的一个成员出了问题,其他成员就会利用自己构建的社会网络,为其走关系、借人情、上下活动,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维护小团体利益。
    五是“大树底下好纳凉”。上下级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工作关系,上级指导下级,下级尊重上级,共同目的是履行好各自的职责,推进工作开展。但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却信奉“朝中有人好做官”,千方百计在上级领导机关寻找“靠山”。遇事“不找组织找关系”,做事不求“群众拍手但求领导点头”,从而使上下级之间正常的团结合作关系演变成非正常的保护和被保护关系。在这一“潜规则”下,上级偏袒下级,下级可从上级那里得到提携和保护,“大树底下好纳凉”;下级维护上级,上级也从下级那里得到所需要的选票等等。
    六是“精英逆淘汰”。能者上、平者让、劣者下,这是贯彻党的干部路线的必然要求。但现在一些地方的“官场”,却有一种“逆淘汰现象”:善于溜须拍马、行贿受贿者,升迁进步,并与受贿官员构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不走此途者即成异类,不仅无缘进步,且会受排挤打击,甚至会被撤职免职,致使随波逐流、唯利是图的实用主义观念占据上风。据报道,安徽省阜阳市物价局原局长不屈从“潜规则”,只能辞职走人。江苏省泗洪县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不按“潜规则”办事,尽管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却在官场被视为异类。“潜规则”在有些地方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和黑洞,许多人难以摆脱,谁不遵守就被视为另类,最终则会被淘汰出局。
    以上只是官场“潜规则”的几种常见表现形式。从中不难看出有三个共同特点。一是功利性。它不是无端出现的,总是伴随着某种功利,其形成和通行,无不围绕一个“利”字,而这种“利”,往往是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二是实用性。它虽不成文,表面上看没有显规则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但在一地方的工作和日常交往中却实实在在地起着作用,其实用性有时甚至高于显规则。三是隐蔽性。它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摸不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虽然上不了桌面,却为相关人所默许。
    “潜规则”在官场何以盛行一时
    “潜规则”作为明文规定的规则之外存在,与党的纪律甚至是国家法律法规格格不入,可为什么能在一些党组织和国家机关中大行其道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封建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也有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既有党员干部主观修养不够的因素,也有制度设计方面的缺陷。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封建政治文化是官场盛行“潜规则”的历史渊源。我国是一个具有二千多年封建社会传统的古老国家,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进程中,积淀下了深厚的封建政治文化,至今仍在或隐或现地产生影响。明哲保身、人身依附、家长制、一言堂、个人崇拜的“潜规则”就是中国封建政治传统文化对我们党内政治生活的影响表现。邓小平早在1980年8月18日的重要讲话中就指出,我们党进行了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是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我们没能完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努力清除封建主义遗毒,但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仍然像幽灵在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中寻找着机会,如今官场流行的“潜规则”就是一个证明。
    权力结构失衡是官场盛行“潜规则”的体制原因。我们党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为适应战争的需要,党内形成了以高度集中为主要特点的军事化半军事化的运作机制。执政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相应需要一定程度的政治集权,由此战争年代的高度集中就演化为党内的过度集中。但是,过度集权的党内权力结构特性长期没有改变,结果导致党内民主长期发展不足。党内握有权力的各级主要领导干部客观上处于强势位置,并且在党内的强势程度与其所处党内权力体系的位阶高低、手里权力大小成正比,而一般党员和干部则相应处于权力弱势位置,很难对党内权力进行强而有力的制约与监督。
    用人导向不正确是官场盛行“潜规则”的现实依据。近年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干部工作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在用人上,“一把手”说了算的现象仍然存在。既然下级的政治命运都决定于上级,某些下级就会对上级唯唯诺诺,察言观色,阿谀奉承。一个时期以来组织人事部门成为腐败的重灾区就是这种“潜规则”的表现。在干部任免升降大权操于一人或数人之手的干部任用制度设计下,“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而一旦公众拥有了决定或影响干部任免的权力,就能够确保将公共职位授予为民造福、为民请命的好官,并将无视公众利益的坏官清除出官场;以公众任免替代集权任免,这便摧毁了“潜规则”得以存在的根基。
    政务不分开是官场盛行“潜规则”的适宜土壤。“潜规则”上不了台面,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是“潜规则”的天敌。但目前政务公开工作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在一些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有的领导干部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推行政务公开的力度不够;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政务公开的意识还比较淡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地区和部门政务公开制度不健全,程序不规范,工作不落实,甚至存在形式主义倾向。正是因为政务不公开,暗箱操作式的政治与行政程序客观存在,使“潜规则”可以轻而易举地摆平明规则。   
    官场“潜规则”有哪些严重危害性   
    “潜规则”不容于党的纪律,有悖于国家法律法规,是一种破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正常秩序的规则,它不但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诱发一部分人产生投机取巧心理,实际上是一种变相腐败的规则。潜规则流行,贻害无穷。    
    “潜规则”严重危害社会和谐。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相应的制度、秩序基础上的,社会公平正义要靠制度、秩序来维持。在“潜规则”的作用下,在职场上的发展不是凭个人的品德、能力和绩效,而是看按遵循“潜规则”的程度;在市场上的博弈不是看质量、效率、技术和服务,而是看“潜规则”运用得如何;在干部职务晋升上不是论德能勤绩情况,而是看其“是谁的人”;在收入分配上不是按劳动贡献分配,而是搞“多闹者多得”;等等,这些不仅败坏了社会道德,也将使公平、正义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保障和实现。长此以往,人们必将对道德评判标准发生颠覆,对公平价值理念的认识发生错位,歪风邪气将盛行于社会。“潜规则”不除,不仅社会难得和谐,权利、机会、规则、分配公平得不到保障,社会稳定大局也难以保证。
    “潜规则”严重妨碍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品质”,是讲诚信、公平、秩序和法治。“潜规则”是一只看不见的黑手、恶手,扰乱市场秩序,导致不正当竞争,引发权力“寻租”行为,扭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于“潜规则”的存在,从事商品经营活动或服务的市场主体,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上,而是“走捷径”,通过金钱或提供其他利益的方式,打通关节,从而使自己的利益通过非正常的渠道得到实现。这不仅践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公平、法治的“品质”,更为严重的是破坏了市场经济正常交易的秩序,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潜规则”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维护、发展和实现群众的利益,是我们各项工作制度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潜规则”破坏制度、扰乱秩序,蚕食公共权力,侵蚀社会肌体,获得不正当利益的是少数人,而牺牲的却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近年来,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劳动安全、坑农害农、违法违规征收征用土地、强行拆迁居民房屋、教育乱收费、破坏环境资源等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一些部门和行业不是按明文规定的显规则办事,而是按“潜规则”胡乱作为。
    “潜规则”诱发权钱交易的腐败。“潜规则”最常见的模式是公权力与不法经营者相互勾结,公权力“寻租”,不法经营者“买租”,二者臭味相投,一拍即合,“官靠商富,商靠官发”,但牺牲的往往是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在近年来查处的许多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和经济犯罪案件中,很多涉案人都与“潜规则”脱不了干系。原本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经营活动,由于“潜规则”的存在,使得企业经营人员,以及部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利用工作和职务上的便利,“官商勾结”,假公济私,唯利是图,暗箱操作,使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变为行贿受贿、人情世故和关系网的恶性较量。结果是“大楼竖起来,干部倒下去”。
      如何对症下药消解官场“潜规则”
    “潜规则”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防止和消解“潜规则”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原则,针对“潜规则”运行的特点,以坚持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从根本上清除“潜规则”生存的土壤。
    首先,要加强思想和党纪国法教育,筑牢阻碍“潜规则”肆行的思想防线。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要重点加强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的教育,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带头树正气,带头加强作风建设,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自觉抵制包括潜规则在内的各种不良风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坚决按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办事,守规矩,讲政策,不给“潜规则”留下可乘之机。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
    其次,要切实建立健全制度,从源头上堵塞“潜规则”的黑洞。制度就是显规则,它与“潜规则”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潜规则”泛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制度的缺失或者失灵。要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推进治本抓源头工作,堵塞“潜规则”的黑洞。要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制度、投资体制、金融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潜规则”在哪里出现、在哪里盛行,就要对症下药、针锋相对,设立相应的制度规定,从源头上堵塞“潜规则”的黑洞。
    再次,要坚持按程序选拔干部,使程序成为“潜规则”不可逾越的屏障。坚持用好的制度选人,就要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办事,抓住每一个关键环节,坚决做到坚持程序一步不缺,履行程序一步不错,使程序成为“潜规则”不可逾越的屏障。要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严格按照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选拔任用干部。既要防止不按程序办事,置程序于不顾,使制度形同虚设,又要防止“认认真真走过场”,利用程序搞不正之风。通过严格执行干部选用程序,把选拔任用干部全过程置于党的组织监督、纪律约束之下,堵塞干部使用上的“暗渠”,克服个人行为、临时动议、封官许愿等“潜规则”。
    最后,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使“潜规则”无所遁其形。“潜规则”的要害是“潜”和“暗”,最怕“阳光”和曝光,破除“潜规则”更要坚持和完善各项公开办事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和知情权。越是容易出现“潜规则”的地方,越应该加强公开性和透明度。权力运行的规则要公开,程序要公开,过程要公开,结果要公开,人民群众对权力运行的满意度也要公开。从权、钱、人等易于滋生腐败的关键环节入手,抓好公开监督,让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沈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