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肥ny1106一2010标准:西域36国传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29:34

西域36国传奇

                                                                                                        开始的话(代前言) 
  
  千百年来,西域一直为人们所热切向往。因为她拥有不同于中原内地的风物人情,是不一样的中国,因为她自秦汉时起就是一个象征,一个可以让男人驰骋沙场、纵横捭阖、建功立业的沙场,让女人胡旋舞蹈、楼兰美貌、女儿国度的梦乡。
  
  “男儿当建功于边陲,封侯于万里。”汉代经营西域的时候,那里有36个城邦国家,史称西域36国。西域36国居位于玉门关以西,帕米尔以东。罗马史学家称这里为Serindia(中国与印度之间的地方)。千百年来,西域一直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因而中国、印度、西亚、北非和希腊五大古代文明在这里交织荟萃。这使西域诸国得以吸收东西方的优秀文化,兼收并蓄,最终导致新文明的产生。可是,曾经辉煌的西域36国在存在了数百或者上千年过后,无一例外地神秘消失在了历史的烟云之中。
  
   这是一个难解的历史谜团,但又是一个必解的历史之谜。有的仿佛命中注定。36国中的乌孙、大宛、高昌等众多国家占据着丝绸古道上的最有利地形,同时他们也处在蒙古高原游牧的少数民族政权和中央政府的交织地带。军事形势的变化和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些西域小国的命运。
  
   有些毁于战火。高昌王国就是处在唐中央政府和西突厥的夹缝之间,在倾向于大唐,还是倾向于西突厥,摇摆不定。最后惹怒了中央政府,出大军将其攻灭。
  
  有些因居民搬迁而被废弃。今天人们发现的尼雅遗址就是当年西域三十六国中的精绝国都城所在地,史书上记载,精绝国有人口3336人,部队500人。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其城周围泽地热湿,惟取城中路仅得通过。上个世纪初,西方探险家就是通过对《大唐西域记》的详细研究而找到尼雅遗址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战略要地的地方,后来却被精绝国的居民神秘废弃了。有人说,精绝国灭亡于流沙进入;有人说,灭亡于外族入侵;当人们面对保存完好的尼雅遗址,却又不得不将上述观点推翻。最后的解释只能是一昌突然而至的天灾人祸,让精绝居民顾不上收拾家中的金银财宝,就逃出城外,结果他们再也没有回来。
  
   西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楼兰,是东西方交通的重要孔道,是美人之邦。魏晋之时,西域长史驻楼兰城,使之成为西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公元3世纪的时候,楼兰人迅速地悄然退出历史舞台。事实上,在楼兰王国崛起之前的4000年前,这一带就生活着一支以游牧为生的金发碧眼的原始欧洲人种,他们给后人留下几具千年干尸后,也就神秘地走了,要知道,楼兰美女,那才是真的美。
  
   楼兰究竟是怎样消亡的呢?那些神秘的欧洲人呢?我们不得而知。一些人认为,楼兰消失于战争。还有些人认为,楼兰灭亡于干旱缺水,生态恶化,汉朝士兵在孔雀河上游拦截河道后,下游缺水人们不得不离开楼兰。也有说,楼兰消失与丝绸之路北道的开辟有关。也有人说,楼兰被瘟疫疾病毁灭。
  
   值得一提的还有龟兹、车师、大宛等等每一个西域城邦,这些个创造了灿烂文明,疆域或小或大,最终却都不幸消失的国度。我们在惊啧之余,不免又扼腕叹息:它们是如何诞生的,经历了怎么的文明变迁,最后又是如何从历史上抹去的;假如,假如它们至今还存在,又是怎样一副模样,咱们中国的疆域,又会是什么样子?
  
  还有那《西游记》中的女儿国,传说她真的存在过;且弥国,其实是只好色的公猴;月氏国大举西迁,他们又去了哪里,等等。人们开始觉得,原来西部地区流传至今的传说并非都是子须乌有,他们的确真真切切地存在过,女儿洞、公主堡、石头城、七女坟……它们既像是一个个遥远的传说,又像是古老文明在苦苦诉说。种种猜测与说法,给西域36国蒙上的是一层神秘的面纱。
  
  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史学家、文学家和考古学家们,都希望挖掘出西域的历史原貌,把2000年前西域的如日中天原原本本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瞻仰,供人们追思,让人们回味。但是,事与愿为,由于工程量的浩大和许多问题还不曾厘清,编撰一部记录当年西域全貌的书始终搁浅,抱憾千年。直到如今,得益于数十年来考古和历史研究的深入,西域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整理出一部西域全方面著作的条件才日益成熟,为使遗憾不再延续,还人们一个真实而又饱满的西域,我们特地进行了整理,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目 录
  
  
  
  
  乌孙
  
  匈奴单于为何要收留乌孙王子
  猎骄靡重建乌孙国与江都公主远嫁乌孙
  历配三代的解忧公主
  
  月氏
  月氏的诞生之谜
  月氏真的灭亡了吗
  
  龟兹
  龟兹,在两个男人的夹缝中生存的女人
  绛宾与汉室公主的传奇爱情
  龟兹坐拥5万大军缘何会被班超打败
  谁才是最伟大的龟兹人
  千泪泉传说
  龟兹古城的消失之谜
  
  高昌
   唐玄奘与高昌王的不解之缘
  一味韬光养晦高昌没有出路
  救国英雄张雄的生死之谜
   高昌城真的毁于一场战火吗?
  
  大宛
  著名的“汗血宝马”之战
  “汗血宝马”的由来
  
  焉耆
  焉耆归顺汉朝之谜
  能够和汗血宝马媲美的焉耆马
   “博格达沁”的秘密
  
  精绝
   黄沙中的东方“庞培城”
    精绝国和女儿国的暧昧关系
    精绝为什么会突然消失
  
  楼兰
   汉朝平定楼兰之谜
  神奇的有翼天使之谜
  谁惊醒了沉睡的楼兰美女
   楼兰神秘消失之谜
  
  疏勒
   揭开疏勒叛乱的神秘面纱
  “滴水退万军”的疏勒城到底在哪里
  身在西域心在汉的疏勒
  
  于阗
  于阗国的一代天王李圣天
  还原于阗与喀喇汗王朝的那场战争
   于阗玉的传说和史话
  一个女人和丝绸的美丽传说
  
  乌贪訾离
  武林之帮乌贪訾离
  乌贪訾离国到底在哪里
  
  东且弥
  解析东且弥国的未解之密
   红莲山的凄美爱情传说
  
  西且弥
  西且弥国究竟在哪里
  西且弥国是如何消失的
  
  莎车
  莎车历史上的佳话
  莎车如何从全盛走向灭亡
  
  西夜
  西夜的第一次亡国
  “姑娘洞”的神奇传说——第二次亡国
  
  蒲犁
  塔吉克人与鹰的传说之一
  塔吉克人与鹰的传说之二
  公主堡究竟是怎么回事
  石头城来源的传说
  阿依夏木草爱情见证
  
  尉头
  班超借尉头通西域
  七女坟的传说
  
  古格
  沙漠之中的文明——“世界屋脊之巅”王国
  天主教如何登陆佛教圣地古格
  一夜之间神秘失踪的辉煌国度
  
  车师
  车师人的祖先是黄帝吗
  车师国的灭亡之谜
  
  车师前国
  车师故城的奥秘
   车师前国的消亡
  
  车师后国
  汉朝与匈奴对车师的争夺
   车师后部消失的可能原因
  车师都尉国和车师后城长国
  车师都尉国和车师后城长国解读
  
  狐胡
   狐胡国觅踪
  小附金国
  揭开小金附国之谜
  
  蒲类
  蒲类国寻踪
  东汉与蒲类的纷争
  樊梨花的蒲类传奇
  有关蒲类的神奇传说
  
  山国
  山国是如何被打通的
  吕光与山国之路
  
  婼羌
  婼羌国的由来
  婼羌开天辟地传说
  
  皮山
  神鼠助皮山击败匈奴的传说
  美玉姑娘的爱情传说
  鸽子给清军带路的传说
  
  劫国
  观音故里神奇传说
  西王母的神秘遗踪
  
  姑墨
  姑墨国到底在哪里
  说说姑墨兼并温宿的那场战争
  
  温宿
  温宿国简史
   猪八戒娶媳妇的“高老庄”
   《西游记》中的流沙河
  鸠摩罗什与温宿大法师
  
  康居
   有关康居的若干基本问题探讨
    来自康居的胡旋女
    我们一直被蹂躏——康居
    说说康居法藏
  康居是如何被平定的
  康居兴衰的四阶段
  
  卑陆
  探秘卑陆国与卑陆后国
  卑陆国与卑陆后国的消亡之谜
  
  安息
   安息王朝的兴盛之路
   安息王朝的疆域到底有多大
  安息帝国的亡国之路
  
  乌垒
  乌垒国的诞生
   金钥匙的传说
  
  大夏
  大夏国身份之谜
   大夏国是夏朝的延续吗
  
  
***************************************************************
  
  
  
  
  乌孙
  
  
  
  
  乌孙,我国西域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值得浓墨重彩的神奇民族。她诞生于战国时期,消亡于辽宋时期,共经历了1300多年的历史。
  
  关于乌孙,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她的起源。古往今来,共流传着三种说法。一是匈奴族说,理由是乌孙王室始终与匈奴保持密切联系,且风俗相近;二是突厥族说,理由是乌孙与突厥开国始祖的传说均与狼有关,《汉书•西域传》中就提到,“乌孙于西域诸戎,其形最异,今之胡人青眼赤须状类弥猴者,本其种也”。如果按照这种说法,乌孙人就应该是赤发碧眼、浅色素之欧洲人种;三是昆夷、绲戎说,据史家考证,乌孙的族源是商周时期的昆夷、绲戎。
  
  乌孙曾经奄奄一息,又曾八面威风。在乌孙王朝的鼎盛时期,她的疆域曾经纵横近千万平方公里,跨越今天我国新疆、内蒙,蒙古共和国,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和俄罗斯南部等地。
  
    在乌孙国存在的1300多年间,她曾经创造了令西汉叹为观止的古代文明,对此,诸多古籍中都有所涉及。然而,一直以来,一个大大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这个神奇的西域国度,是如何在不明不白中神秘消失的,她又亡于谁人之手?更令人啧啧称叹的是,这个不可思量的国度又在不经意间又神奇般地重振旗鼓,并一跃成为西域第一大国,深受大汉赏识。
  
  可是,乌孙是如何缔造人类历史上这一伟大奇迹的,数千年来,一直没有人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他们像玛雅文明一样太过神秘吗?是先智的乌孙人不愿意后人了解他们的真实面目吗?再或者,神秘的乌孙人甚至只是司马迁在醉酒后无意间开的一个玩笑吗?
  
  下面,就请我们通过若干残缺的历史片断挖掘和还原当时扣人心弦的辉煌场景吧!
  
  
******************************************************************
  
  
  
  
  
  
  匈奴单于为何收留乌孙王子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我国西域还有两个部落在征战不休,数百年来,他们进行着一场又一场的兼并战争。这两个部落就是乌孙和月氏。
  
  先说乌孙。乌孙当时还只是我国西域边境的一个原始部落,也就是说,她还算不上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国家,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国家雏形。但是,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数千年来人们都称包括乌孙在内的西域36国为国家,所以乌孙就是国家了。当时的乌孙距离我们其实并不辽远,主要活动于今天的新疆伊犁河流域,可是,由于当时的生产技术非常落后,没有火车,也没有飞机,所以从中原到乌孙,就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再加上当时的西域还是片绿洲,而不象现在满目疮痍,是沙漠的海洋,所以,乌孙和西域大多数国家一样,以游牧为主,也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主儿。
  
  再说月氏(yuèzhī)。月氏这个名字就让人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是月氏(yuèzhī)而不是月氏(yuèshì),这是因为,月氏在当时并不写作“月氏”,而是“月支”,后来由于《史记》和《汉书》以讹传讹,人们就习惯把“月支”写作“月氏”了。而且,月氏还有另一个更可爱的名字,叫肉氏,但肉氏具体是什么意思,恐怕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月氏由于和中原比较靠近,所以开化得比较早,生产力水平也比较先进,所以,当乌孙还只是个襁褓里的小毛孩的时候,月氏就已经是当时西域比较大的部落了。月氏的活动范围也比较广,主要在今甘肃河西走廊的敦煌、祁连一带,后来,月氏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不光学会了中原人的种植方式,而且还学会了青铜兵器冶炼技术,粮食增产有利于人口增长,青铜兵器有利于提高战斗力,月氏就这样日渐强大起来。
  
  强大起来的月氏为了扩大领地,必然要发动侵略战争,可当时正值西汉统一中国的时候,月氏显然不敢对东汉轻举妄动,相反,他们还害怕东汉会反过来侵略他们。就这样,为了既壮大实力又避开东汉的锋芒,月氏人只得把目光投向他们的西边邻居——乌孙。或许是活该乌孙倒霉,因为谁让他们和月氏做邻居的呢,先谁做邻居不好,偏偏和月氏当邻居。由此可见,选邻居比选亲戚重要,当然不是说远近不如近邻,而是说,邻居才是最大的威胁,比如我们就常常听说醉汉由于误闯进邻居家的房门,钻进邻居媳妇的被窝最后发生了一些暧昧得对薄公堂的事情。
  
  公元前177年,对乌孙虎视已久的月氏,对乌孙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史书上没有记载这次战争的具体规模,也没有人能够说清楚这场战争到底持续到猴年马月,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之后,乌孙国在月氏的铁蹄下惨败,就连乌孙国王难兜靡也被月氏杀死,几近亡国灭种。难兜靡其实怪不得别人,只怪他的名字没取好,因为他把难都兜着了,他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由此可见,除了选邻居,取名字也很重要。
  
  传说在整个乌孙部落,只有两个人侥幸逃脱,一个是布就翎侯,另一个就是乌孙国王子猎骄靡。布就翎侯是乌孙王宫的总管,抑或是猎骄靡的保姆,总之,正是布就翎侯带着襁褓中的小王子跑出来的。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说是乌孙部落有少数人存活了下来,后来全部东迁至匈奴边境,成为匈奴人的一部分,我们认为这种说法非常有道理,大凡吃了败仗的,不可能全都视死如归,有一部分人投降归顺敌人,那是再正常不过的,所以,亡国后的乌孙余众归顺匈奴很容易理解。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既没有投降,也幸运活下来的乌孙人就只有布就翎侯和猎骄靡两人。
  
  据说,为了摆脱月氏的追兵,挽救这个濒临灭绝的国家,布就翎侯把幼小的猎骄靡搂在怀里跑了一天一夜,什么都顾不上,他心里只想着能够逃离匈奴人越远越好。他不曾想到的是,这时的猎骄靡连哭声都消停了。又不知过了多久,布就翎侯才意识到猎娇靡已经没有哭声了。布就翎侯已经害怕极了,他之所以拼了老命地逃跑,无非就是为了救小王子一命,保住乌孙国的命根子,如果自己只顾着逃跑,却不曾顾及小王子的死活,让小王子活活地闷死了,自己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正当布就翎侯有了一死了之,以死谢罪的念头的时候,他发现猎骄靡并没有死,而是哭不出声音来了。布就翎侯想,小王子一天一夜都没有吃东西,一定是饿坏了,他得赶紧去给小王子找东西吃去。于是,布就翎侯把猎骄靡放在草丛里藏起来,然后在附近做了一个记号,然后一头钻进树林去找食物。可以想象得到,除了花草树木和飞禽走兽,西域的树林里能够找到什么吃的呢,更何况是喂给婴儿吃的,总不能叫猎骄靡吃树皮,啃树果子吧。最大的可能是,布就翎侯没有给猎骄靡找到食物,反而让猎骄靡成了野兽的食物。想到这里,布就翎侯又是一身冷汗,于是,他连忙调头往回跑,当他回到原地的时候,眼前呈现的景象差点又把他吓晕过去——一匹凶狠的狼伸长了舌头,一寸一寸地舔猎骄靡的嫩肉。什么都来不及想,布就翎侯就向恶狼扑将了过去,或许,他是想用自己的这把老骨头喂饱恶狼,换回小王子的性命。可是,出乎意外的是,狼不仅没有扑向他,反而将身子一摆,露出整个奶头喂到猎骄靡的小嘴里。布就翎侯这才舒了一口气,原来,这匹狼是上天派来救小王子的性命的。他抬头一望,还有一只乌鸦叼着一块肉站在一旁。母狼给猎骄靡喂完奶后,乌鸦接着就给猎骄靡喂肉吃。布就翎侯简直看呆了,这一切太不可思议了,天底下竟然有这种怪事。在喂完猎骄靡后,母狼和乌鸦相继离开了,布就翎侯这才跑到小王子跟前,他只见猎骄靡躺在草丛笑呵呵的看着自己。
  
  古书上说,狼和乌鸦是乌孙国的图腾,乌孙人爱戴狼和乌鸦,而不是象其它国家和民族那样视它们为恶魔和倒霉鬼,我们想原因就在这里。但是,我们不难判断,狼和乌鸦联手救活乌孙小王子的故事只是个传说,并没有真正发生过,人们之所以编造出这样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正是因为任何一个大国的兴起,都需要些许神话色彩。在这里,神话不再是神话,而是潜藏在人们心底的某种需求,要么是心怀鬼胎者为了讨好当朝圣上,拍他们的马屁,故而编造的“天意”,要么是好事者“为赋新辞强说愁”,胡诌而已,就象现在的一些所谓的历史剧作家,好象不把历史篡改得面目全非不足以证明他们的创作能力似的。怪哉。以日本为例,一些国人为了表达对日本崛起的不满,其实压根儿就是妒忌,硬要说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后裔。说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后裔并不全错,问题在于,秦始皇当年为了求得长生不老药确实派过一个叫徐福的人带着两千童男童女东渡,但是,史料并不能证明现在的日本人就是这2000对童男童女的产物,相反,据遗传学家考证,日本人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中国云南人的血统。再者,最近中日间的钓鱼岛分歧日渐升温,甚至有爆发正面冲突的可能,于是又有中国人说了,现在住在琉球岛上的人全都是中国移民,或者说是古时候被流放过去的囚犯。历史只能属于过去,除非有科学家成功发明了时光机器,谁也无法还原古代的场景,日本和琉球也一样,它们属不属于中国,最终不是靠嘴巴来说的,而必须服从实力。中国一日不强大,说再多遍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后裔,琉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都等于祥林嫂在世。可悲的是,鲁迅先生已经去世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他刻画的祥林嫂仍然大把大把地活在人间呢?
  
  在母狼和乌鸦联袂喂饱猎骄靡后,布就翎侯又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自己现在是国破家亡,单凭自己的力量如何抚养这个“非凡人物”成长呢?布就翎侯思来想去,觉得必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给猎骄靡创造舒适的成长环境,否则,猎骄靡就只能象流浪儿一样,想要复国,简直是痴心妄想。可是,这个可靠的地方令布就翎侯很犯难。
  
  当时,布就翎侯的选项其实只有两个,一个是投靠强大的汉朝,一个是委身于匈奴。从理论上来讲,汉朝收留布就翎侯和猎骄靡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当时西汉统一中国已有数十年,羽翼日益丰满,而且,汉朝也有西进的打算,如果布就翎侯如果在那个时候选择投靠汉朝,汉朝一定会鼎力帮助乌孙复国。后来张骞和班超几度出使西域,收复边缰后,却并不直接占领这些国家,而是都护这些国家就是最好的证明。可是,我们在推测历史事件的时候,不能忽略一个最基本的道理,那就是凡事都要讲可行性,乌孙被月氏打败后,布就翎侯是被月氏人赶到了西边,而汉朝却位于月氏的东边,也就是说,布就翎侯如果要投奔汉朝,必须经过月氏的地盘,这显然不现实。
  
  而与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汉朝相比,一方面,匈奴所在的方向正是布就翎侯逃命的方向,布就翎侯投靠匈奴无疑最省力;另一方面,匈奴也和乌孙一样,和月氏是死对头。这样一来,布就翎侯就只剩下梁山一条路,即委身于匈奴,共同对付月氏。
  
  布就翎侯想,就凭这两条理由,匈奴人一定会收留他们。于是,布就翎侯走啊走,他一心想到的就是匈奴人能够收留他们,给他们饭吃,给他们房子住,给他们配备打仗的兵,甚至给他们女人,繁衍生息,好让他们尽快找月氏复仇。布就翎侯的白日梦做得非常圆满。可是,当布就翎侯满怀希望地抱着婴儿猎骄靡投奔匈奴冒顿(mòdú)单于的时候,事实却不象当初他想象的那个样子,冒顿单于虽然召见了他,可面对他的苦苦哀求,冒顿甚至都不愿意对他讲半句话。
  
  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的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单于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的父亲头曼单于,之后这个称号一直继承下去,直到匈奴灭亡为止。而东汉三国之际,有乌丸、鲜卑的部落使用单于这个称号。至两晋十六国,皆改称为大单于的称号,但地位已不如以前。
  
  布就翎侯在冒顿单于跟前碰了一鼻子灰并不难理解,那就是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收留自己昔日的敌人,再说了,即使乌孙国过去对匈奴有利用价值,但乌孙国现在只剩下两个人,哪里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巧就巧在历史在这个关键时刻发生了惊人的转折,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最终还是收留了猎骄靡。
  
  对此,史书没有记载。虽然史书没有记载冒顿收留猎骄靡的理由,但是,冒顿的180大转弯却说明了两点:一是冒顿单于其实无意收留猎骄靡和布就翎侯;二是后来必然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迫使让冒顿单于改变了原来的看法。
  
  现在的问题是,到底是谁,又是通过什么方式让傲慢固执的冒顿单于改变了看法。有人说,冒顿单于最终收留猎骄靡是因为他可怜这个孩子,一个没爹没娘的孩子多可怜呀;还有人说,冒顿单于其实是猎骄靡的亲爹,他收留猎骄靡只是尽一个父亲应该尽到的责任。
  
  下面让我们看看哪种说法更靠谱。史料记载,冒顿还是少年的时候,就残杀了他的父亲和亲弟弟,并且还包括和他的父亲和弟弟亲近的人。一个六亲都不认的人,是不可能有怜悯之心的,更何况是别国的王子。并且,冒顿曾被送到月氏国当人质,而不是乌孙国,所以即使他在外头有外遇,并且生了私生子,私生子也不应该是乌孙种,而应该是月氏人才对。这么一来,冒顿单于收留猎骄靡必然另有隐情。尽管史书上始终没有道出隐情是什么,但是,匈奴,特别是冒顿单于的一大“弱点”却泄漏了天机。
  
  冒顿单于非常崇拜中原文化,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中原地区的“真命天子”之说顶礼膜拜,他就连做梦都希望成为中原人眼中的“真命天子”。应该说,从古到今,崇拜中原文化是古代边疆少数民族的共同特点,这也是自秦汉以来,西边和北边的少数民族不断入侵中原,并希望入主中原的最主要原因,中国是世界之中,而中原是中国之中,在他们看来,只有中原才是正统。
  
  可是,令冒顿无比失望的是,不管是当单于之前还是之后,他都没有听说过鱼肚子里能生“冒顿王”,天上能掉下个“冒顿王”之类的怪事,可是,在不算遥远的中原,类似“陈胜王”之类的奇迹举不胜举。对于一个一心想成为“真命天子”的人来说,自己的王位竟然没有经过上天册封,这样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因为如果是真命天子,就一定是经过上天册封了的,没有经过上天册封,就一定不是真命天子。
  
  言归正传,据说,就在布就翎侯受到冒顿的冷落,觉得投靠匈奴无望的时候,他厚着脸皮,冒着有可能被杀头的危险,对冒顿说了一句十分霸道的话。他是这样说的,“大王,你不要认为猎骄靡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孩子,他可是真命天子,他是真命天子,你知道吗?如果你今天不收留他,往后你会遭到上天的报应的。”
  
  布就翎侯本以为冒顿会以咒骂单于为名杀掉自己,显然,他已经作好了以死相搏的心理准备。就在这时,令布就翎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发生了——冒顿竟然开口说话了,而且还没有半点气恼的样子:“你刚才说什么,你说这个小孩是真命天子?你凭什么说他是真命天子?”
  
   布就翎侯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知道冒顿不会杀自己了,于是一五一十地讲开了:
  
  “当我们乌孙国被月氏人彻底打败,几乎快要被他们赶尽杀绝了,就只剩下我带着王子猎骄靡逃了出来。我为了能够保护小主人,一口气跑了一天一夜,可怜我那小主人一整天没有吃东西,就连哭都没有声音了。我担心这样下去小主人一定会没命了,于是把小王子放到地上,在附近给小王子找东西吃,可除了树皮树叶,我什么都没有找到。我当时就想,小王子肯定会没命了,我们乌孙国从此灰飞烟灭了。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小王子的身边站着一匹狼和一只乌鸦。”
  
  冒顿听得过于投入,忍不住插话道:“那你还不快去救你的小王子,乌鸦会啄他的肉,狼会啃他的骨头的。”
  
  “没有。狼并没有伤害小主人,而是在喂小主人吃奶,乌鸦叼着一块肉站在旁边。狼给小王子喂完奶,乌鸦喂完肉之后就走了,我这才跑到小王子跟前,只见小王子躺在草丛笑呵呵的看着我。我当时不知有多么高兴,把小王子抱起来,紧紧搂在怀里,他觉得猎骄靡能够得到狼和乌鸦的眷顾,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汉朝所说的真命天子,是我们乌孙的真命天子。”
  
  对于杰出人物,历史记载总是惊人相似,仿佛不神化他,他就不是传人似的。秦末刘邦在起义时曾斩杀过一条白蛇,当刘邦战胜项羽当上皇帝后,后人便说刘邦是赤帝之子,他斩掉的那条白蛇是白帝之子项羽,因此才坐上了皇帝的宝座。隋炀帝杨广在出生时独孤皇后梦见金龙盘旋在空中后突然就又变成了一只大老鼠,皇后还以为是吉祥之兆,就处处护着杨广最后还让杨广登上了帝位,结果却毁了大隋的江山。唐太宗李世民在出世时正好赶上李渊回太原土经一寺庙,当晚李渊就梦见屋中紫气满屋十分祥和,后就生下李世民,还有传说李世民南征北战时多次被困,但每次都有仙人指路或是凤凰引路使其脱困。再比如亘古大美人褒姒,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她是石头生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史书上记载说他出生的时候满屋子的红光。猎骄靡也不例外,饿得不行的时候自有狼给他喂奶,乌鸦朝他嘴里喂肉,很显然,这样的“优待”也只有“真命天子”才能够享受。
  
  无比崇拜中原文化的冒顿单于当然明白真命天子的含义,他深深地知道,既然猎骄靡是乌孙的真命天子,就会有神灵保佑,是不可能轻易死掉的。在危机关头,如果有谁解了真命天子的围,是会得到天神保佑的,反之,见真命天子死而不救,是要遭到报应的。
  
  就这样,冒顿决心收留猎骄靡,并且把他像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抚养。这可能就是令我们一直大惑不解的匈奴冒顿单于收留乌孙王子的谜底吧。
  
  
************************************************************
  
  
  
  
  猎骄靡重建乌孙国之秘与江都公主远嫁乌孙
  
  
  
  
  
  接下来的问题是,在借助“真命天子”的名分被冒顿单于收留过后,猎骄靡又是如何凭借自己的力量重建乌孙国的。可是,对于这样一个万众瞩目的问题,史书还是没有给出答案。
  
  对此,民间和学界一直有一种默认,那就是猎骄靡能够重建乌孙国完全得益于冒顿的帮助,如果不是冒顿的器重和充分信任,猎骄靡什么都不是,充其量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兵,并且极有可能早早就战死沙场。
  
  这种猜测不无道理,只是没有把握住问题的根本。那就是如果猎骄靡没有非同一般的决心和能力,就算冒顿单于把他捧到月球上去,他迟早有一天也会掉下来摔成肉饼。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零散的史料记载来侧面还原当时的情景。
  
  在冒顿取代父亲坐上匈奴单于的宝座后,年轻气盛的冒顿又率领着匈奴军队一鼓作气打败了东胡等中小国家,国家实力大大增强。当时,匈奴的疆域大致是:以中原河南塞为界,到达朝那,肤施,进而侵入燕、代两地,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东到新疆,西达山西,北起外蒙,南达陕西,都是匈奴的地盘,最起码是匈奴的势力范围。
  
  与此同时,汉朝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却节节败退。公元前200年,匈奴冒顿单于率领40万大军南下,直奔长安,为了安定边境,汉高祖亲自带兵北上迎战。当时,北方正是冬天,下着大雪,很多南方来的汉朝士兵都没有遇到过这样冷的天气,冻坏了不少人。但是,汉军刚同匈奴兵交战,匈奴兵就向北边败逃,就这样,汉军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吓得冒顿单于逃之夭夭。突如其来的胜利激发了汉军的士气,汉高祖决定乘胜追击。但汉高祖毕竟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为了确保不落入敌人的圈套,他先后派出十几个使者前去探察情况,回来的人都说冒顿的部下全是一些老弱病残,连他们的马都瘦得没有马样。高祖还是担心侦察的情况不可靠,又派一员大将去匈奴营地刺探。这员大将回来后告诉高祖,匈奴人马确实都是老弱残兵,但冒顿一定是把精锐埋伏起来了,陛下千万不能上这个当。汉高祖听了非常生气,还把这员大将关进了监牢。高祖怕冒顿闻风逃走,亲自带着一支骑兵追赶上去,他们刚到山西大同,就听到四面八方响起了哨声,匈奴军队象群蚁出洞似地涌了出来。匈奴个个兵强马壮,原来的老弱残兵都不见了,高祖好不容易杀出一条血路,才退到大同东面的白登山上。就在这时,冒顿派出40万精兵,把白登山给包围了,好在白登山势险峻,匈奴士兵久攻不上,同时,由于前来营救的汉军被阻挡在山外,高祖也法脱身,这这样,汉高祖及部分人马被围困了七天。后来,谋士陈平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派了一个使者带着金银珠宝和一副美人画象去见冒顿的妻子,也就是匈奴皇后,使者对她说,“这是中原皇帝送给你的礼物,中原皇帝希望同匈奴大王重归于好。画上的是中原美女,在中原这样的美女比比皆是,每个皇帝都喜欢。”匈奴皇后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金银珠宝,心里于是乐开了花;她也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美貌的女人,于是打翻了醋瓶,她担心,万一冒顿单于打进了中原,迷上了那里的美女,她这个皇后怕是位置不保。当天晚上,匈奴皇后就对冒顿说,“我们就算占领了汉朝地盘也没办法长住下来,再说,汉朝的大军就要到了,咱们不如早点撤兵回去吧。”听了皇后的话,第二天一早,冒顿就下令将包围圈撤开一角,把汉军放了出去。
  
  在我们这个由男人主导的世界里,用男人的方式来对付男人并不总是凑效,最起码代价高昂,有的时候,用女人去对付男人身边的女人,往往比刀光剑影更加廉价有效,因为男人之间的刀光剑影看得见,而女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在心底,一条性命未必能够摆平一个男人,但一条项链或许都能够搞定一个女人。大多数女人能够容忍男人比自己更优秀,但无法容忍自己男人身边还有第二个女人比自己更迷人。这既是贪官背后必有一个腐化的女人的原因,也是贪官们在背地里包二奶,养小三的缘由。
  
  白登山一役后,汉高祖虽然有惊无险地回到了中原,但是,他对匈奴及冒顿的仇恨却升腾到了顶点,为了打败死敌,汉朝当然迫切地希望借助第三方势力共同抵御强大的匈奴。
  
  可是,在当时的西域政治格局下,匈奴一家独大,汉朝一时找不到可以共同抗击匈奴的盟友。和汉朝同样郁闷的还有乌孙国王子猎骄靡,为了尽快实现自己的复国梦想,少年猎骄靡于是向冒顿请命带兵打仗。当时,整个西域地区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国家(部落),而这些部落常常为了抢夺地盘争得你死我活,冒顿正好需要一个助手协助自己。
  
  所以冒顿非常爽快地答应了猎骄靡的请求。由于从小在军营里长大,猎骄靡很快就了一身骑马射箭的好本领,再加上复国梦的驱使,猎骄靡带领军队打败了一个又一个的西域小国,屡建军功。就在这个时候,猎骄靡又向冒顿提出了一个更了不得的请求——带兵攻打月氏,替父亲报仇,为乌孙国报仇。然而此时的月氏已经在汉朝和匈奴的威慑下分裂成大月氏和小月氏,大月氏西迁至天山北麓的塞种地区(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及其以西一带),小月氏被匈奴收复后留在了月氏故地。对于猎骄靡的第二个请求,冒顿同样没有理由拒绝,因为大月氏所占领的地区正是乌孙国的故地,乌孙人猎骄靡把自己的国土重新夺回来是再天经地义不过的事情。
  
  
*****************************************************************
  
  
  
  
  
  
  大约在公元前139年—公元前129年间,猎骄靡率领乌孙旧部向大月氏疯狂进攻。对于这场复国大战,史书没有透露任何细节,但我们能够估摸到,战争的场面一定盛况空前。但是,史书却记载了战争的结果:大月氏再度西迁到今阿富汗北部地区。由此看来,猎骄靡在这场复国大战中大胜月氏。
  
  打败大月氏之后,猎骄靡可以说既拥有了自己的军队,又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已经基本具备复国的条件。为了能够稳住阵脚,猎骄靡一方面继续西征,扩大地盘,比如猎骄靡就与匈奴右贤王相约进攻已经西迁到伊犁河流域的月氏国。大月氏人根本不是报酬心切的乌孙人和彪悍的匈奴人的对手,连国王都被杀死,头盖骨被做成了酒杯。另一方面,猎骄靡不断扩充军队,并一度使兵力达到数十万。至此,乌孙复国基本上算是万事俱备了。
  
  直到汉武帝年间,乌孙已有户口12万,人口63万,军队18万。可是,就在猎骄靡踌躇满志,意欲建立一个强大的乌孙国的时候,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他的复国梦想遭到了冒顿的坚决反对。
  
  当然,冒顿并不是反对猎骄靡建立一个傀儡乌孙国,而是反对猎骄靡建立一个独立的乌孙国。可是,猎骄靡所要建立的恰恰是一个独立自主,不依附于匈奴的乌孙国。那么,猎骄靡该怎么办呢?他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无条件服从冒顿,毕竟没有冒顿就没有猎骄靡的今天;二是和冒顿彻底决裂,如果冒顿依旧反对乌孙复国,那么就兵戎相见;三是曲线复国。
  
  选择屈从,这当然是冒顿所十分乐意的,但是猎骄靡却不可能甘心,他在冒顿的庇护下委曲求全地长大,不就是为了能够重建乌孙国吗,如果什么都听冒顿的,那么他这些年的窝囊过活就失去了意义。
  
  选择决裂,不是猎骄靡不愿意,一是他如果这样做的话在感情上过不去,二是他会因此被认为是忘恩负义的人,背上骂名,并因此失去人心。
  
  基于猎骄靡当时的处境,他没有理由不选择第三条道路。但是,如何曲线复国却让他犯了难。此时的冒顿与猎骄靡就像一对已经彼此完全厌倦而又没法分开的夫妻,一方因为在结婚以前受到过另一方的恩惠,等到后来发达了厌倦对方的时候,拉不下颜面说离婚,于是不是不继续这种貌合神离的生活。
  
  猎骄靡的内心是无比苦闷的。他在苦苦思索乌孙国的出路。可是,他复国强军的理想愈是强烈,他的内心就越是抑郁。
  
  前文已经说过,经过白登峰一役后,和猎骄靡同样抑郁的还有汉朝,汉朝此时正在挖空心思琢磨猎骄靡的内心,希望能够把猎骄靡从冒顿身边夺过来,帮助汉朝抗击匈奴。可是,直到猎骄靡打败大月氏,汉朝都没能找到收买猎骄靡的办法。直到有一天,冒顿与猎骄靡的一次争吵给了汉朝以灵感。
  
  对此,史书虽然没有记载,但我们能够站在冒顿和猎骄靡当时的角度想象这么一幅场景:虽然重建后的名义上的乌孙国还在匈奴的统治之下,猎骄靡也没有明确反对乌孙国的这种傀儡状态,但是,在乌孙人和匈奴人之间,常常因为被奴役与奴役的关系暴发种族冲突,直到事情传到猎骄靡和冒顿的耳朵里。最后,由于猎骄靡与冒顿之间的服从与被服从关系,乌孙人在冲突中总是处于下风,这于是愈发激化了猎骄靡以及乌孙人对匈奴的忿恨。两个男人由此发生了争执,产生了隔阂。
  
  人世间的事情其实非常简单,却往往因为少数人从中作梗于是就变复杂了。汉朝的君臣们于是很容易想到,既然猎骄靡会因为复国的事情和冒顿产生矛盾,就说明复国是猎骄靡的心目中的头等大事。那么,只要汉朝向猎骄靡表明支持乌孙独立建国的想法,并采取积极行动帮助乌孙国独立,猎骄靡就会义无反顾地站在汉朝这边。
  
  对于汉朝而言,为达到支持乌孙复国,最终联合乌孙共同对抗匈奴的目的,同样有三种选择:
  
  一、直接以支持乌孙复国为名向匈奴出兵。可是,在那个年代,汉朝在与匈奴的连年战争中并没有讨到便宜。直接出兵极有可能吃力不讨好。
  
  二、发展生产,壮大国力,让乌孙主动投靠自己。可现实是,汉朝的国力不是一两天就能够迅速壮大的。
  
  三、派出能人出使乌孙,直接向猎骄靡表明意图。当时的汉朝和乌孙可以说是拥有共同的敌人,那就是匈奴,所以,在共同的敌人面前,汉朝和乌孙很容易达成合作意向。
  
  经过权衡分析,汉朝最终选择了第三种方案,即派人出使乌孙。史书没有透露汉朝派人出使乌孙的更多细节,但是,正是史书上的有意无意间的回避给我们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汉人为什么使出的是“美女外交”,而不是“俊马外交”“帅哥外交”“武力外交”“黄金外交”等等,再或者,中国历史上第一例和亲是如何诞生的。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还是寄望于从侧面寻找答案。纵览4000多年的中国历史,在汉武帝以前,史书上少有关于和亲的记载,这大抵能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和亲也其它所有事物一样,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它也有一个诞生的过程。也就是说,当时的什么条件给汉朝与乌孙间和亲创造了条件,使得这两个国家史无前例地走到了一起。
  
  这大抵是因为,当时的汉朝虽说创造了西域乃至世界各国无法匹及的文明,但是,真正能够吸引西域的,既不是汉朝强大的国力,也不是汉朝丰富的资源,而是汉朝盛产美女,汉朝是个美女国度,这个匈奴皇后已经领教过了。
  
  有不少学者认为,汉朝的外交可以称之为“美女外交”,汉朝的国防可以说成是“美女国防”,还有少数学者认为,一部汉朝史甚至都可以说成是“美女史”。把整个汉朝史等同于“美女史”的观点固然过头了一些,但是,它又表明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美女在汉朝历史上的地位举足重轻、无可取代。与美女地位重要同样引人关注的是,汉朝的美女特别多,当然,由于历史原因我们不可能还原当时美女们的相貌,但从汉朝美女们的服饰可以窥探一二。仅以汉朝流行的曲裾(qū jū)深衣为例。
  
  通俗地讲,曲裾深身的意思就是婀娜多姿的长衣,可以理解成现在人们所说的旗袍。《五经正义》认为:“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意思是说宽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曲裾深衣的制作工艺也很有讲究,先将上衣下裳分裁,然后在腰部缝合,成为整长衣,以示尊祖承古。深衣的下裳以十二幅度裁片缝合,以应一年中的十二个月,这是古人崇敬天时意识的反映。采用圆袖方领,以示规矩,意为行事要合乎准则;垂直的背线以示做人要正直;水平的下摆线以示处事要公平。可以说,曲裾深衣不仅把女性婀娜优雅的身段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汉朝文化也在女性服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汉朝美女多还有另一个原因。众所周知,西域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欧亚大陆的中部,常年干旱少雨,气候恶劣,所以,在这种气候环境下,西域女性的皮肤也就非常干涩粗糙,然而,中原地区,特别是江南一带和长江流域,女性由于长期受到暖湿空气的滋润,皮肤相对而言非常湿滑细腻,自然就能够给人心观感上的愉悦。长期与“丑女”为伴的西域人一旦见到江南女孩,当然就会被她们的美貌所迷住。
  
  既然汉朝最能够吸引西域,最能够打动西域男人心的是美女,那么,正急于靠拉拢乌孙共同抵抗匈奴的汉朝凭什么不打美女牌呢?
  
  所以,汉武帝做了一件被后人看作是惊天动地、意义深远的大事,派使者到乌孙求亲去了。对于汉朝使者的到来,猎骄靡是求之不得,他一方面派人到汉朝提亲,另一方面也在和汉朝结盟作打算。
  
  可是,和猎骄靡一拍即合后汉武帝又遇到了一个难题。
  
  
  ****************************************************************
  
  
  
  
  
  
  
  原来,在那个中原崇拜的年代,当公主们一听说武帝要选拔自己充当“和亲”的牺牲品远嫁到西域那山高皇帝远,鸟不拉屎的地方的时候,一个个一哭二闹三上吊,以死来威胁。皇帝一看自己心爱的女儿如此伤心,他自己也伤心啊!女儿是爹娘心头的一块肉,谁不心疼呢?
  
  在中国古代,远嫁到“外国”的公主中有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西汉时期远嫁匈奴的王昭君和唐朝远嫁吐蕃的文成公主。但是,除了这两位公主外还有一位正宗汉室公主远嫁西域,对汉朝与西域民族团结作出过很大的贡献,她就是江都公主刘细君。为什么说她是“正宗汉室公主”呢?这里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也许能够解开公主刘细君远嫁西域之谜。
  
  刘细君的父亲刘建是江都王刘非的儿子,刘非与汉武帝刘彻是同父异母的哥哥。在汉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时,刘非曾英勇参战,立下赫赫战功,镇守江都(今天的扬州)27年,是一位忠诚的皇室成员。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七国之乱”。汉朝初年,汉高祖为了巩固刘氏家族的统治,大封刘姓子弟为王。这些诸侯王的势力很大,他们不但占据很多土地,而且还有自己的军队和法律。到了汉景帝的时候,诸侯王的势力更大了,仅齐、楚、吴三个封国所占有的土地合起来就占了整个西汉国土的一半,严重威胁着西汉王朝的统治。为了防范诸侯王起兵谋反,汉景帝决心削减诸侯的封地。他先从几个诸侯国入手,找出他们的罪证作为削减封地的借口,然后把他们的管辖区划归汉朝中央直接管辖。当时,吴王的势力非常庞大,他早就想起兵叛乱了,见景帝的削藩政策很快就要到他头上了,就决心武力对抗。公元前154年,吴国联合楚、赵、胶西、胶东、甾川、济南等6个诸侯王,发动了叛乱,历史上称为“七国之乱”。率兵平定了“七国之乱”,足见刘非的战功有多大。
  
  刘非死后,儿子刘建继承了江都王的爵位。所谓前辈种树后辈拔树。刘建继承爵位之后没有守住父亲创立下的爱国忠孝朝庭的“招牌”,而是为所欲为,竟然图谋造反,私制玉玺、绶带、兵器、地图等。
  
  丑事通常都只被挡了一块遮羞布,既然是块布,当然就会有被掀开的那一天。刘建的所作所为败露后,他自知只有死路一条了。他想,与其等着皇帝老子动手还不如自己提前了结自己的性命,于是自缢身亡。因此,刘细君的母亲也受到株连,被处以死刑。
  
  当时,刘细君只有5岁。刘细君悲惨至极,同时她又幸运至极。她因为年纪幼小而被赦免。并且由于她是皇亲贵族,被接到王宫中抚养。当刘细君一天天长大,明白自己的身世过后,更加检点自己的一言一行,免得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也正因为这样,一种压抑的感觉时时困扰着刘细君,她因为不能够像别的公主那样撒娇发泄,所以只好将一切情绪转移到学习上来,默默的用心学习宫中能够学习到的一切。果真,刘细君凭借天赋过人,容貌出众,既擅长琴棋书画,也精于吟诗作赋,深受汉武帝怜爱。
  
  转眼10年,出落个美人坯子的刘细君终于成为一个善诗文、通音律、明世理、有气度的汉室公主。
  
  就在这时,在她的周围,发生了两件事:一件事是汉武帝派使者到乌孙国求亲;另一件事是乌孙国王猎骄靡派人到汉朝提亲。汉武帝考虑再三,决定让江都公主刘细君担当出塞和亲的重任。
  
  那么多公主为什么汉武帝偏偏选中了江都公主呢?是汉武帝不愿“滥竽充数”“冒名顶替”而失信于盟友?还是另有原因呢?一种看法是汉武帝对刘细君的父亲谋反一事终究耿耿于怀,远嫁刘细君一是“报复”,一直以来,这都是主流看法;二是汉武帝希望杀鸡给猴看,那么谁是鸡谁是猴?刘思君无疑是鸡,猴多半就是那些自以为是,泼辣无比的公主了。其实不论是什么原因,当江都公主知道自己要远嫁乌孙国的时候,她在潜意识里就选择了逆来顺受。其实,一个无法抹去的痕迹是,刘思君决定远嫁乌孙,还有对皇帝当年刀下留情和后来的养育之恩的感激,他是希望靠“卖身”来还汉武帝的人情债。
  
  刘细君出嫁那天,汉武帝虽然心里有些不舍,可是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他只能通过物质来补偿她。于是,汉武帝给刘细君以厚礼相赠,自己还亲自将江都公主送出宫门,并派随从官员、乐队、工匠、侍女、护兵等数百人,携带大量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等嫁妆,浩浩荡荡离地送江都公主远赴乌孙。
  
  长安到乌孙有好几千公里的路途,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到底要花费多长时间真是个未知数。并且,西域不比中原,地域广阔却人烟稀少,途中多有盗匪出没,还有成群的猛兽张开血盆大口等待食物。不难想象,江都公主的和她的送亲队伍就像唐朝的玄臧和尚一样,在西天取经的路途中一定遇到了诸多艰险。他们在冰天雪地中翻山越岭,与盗匪斗智斗勇,与狼群殊死搏斗,还曾遭遇断水缺粮的困境。在这些困难被一一克服之后,他们还不得不面对漫漫沙海,茫茫大漠。
  
  一年多之后,江都公主终于进入乌孙领地。一路上,已经有不知多少随从、护兵命丧黄泉。
  
  和亲队伍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乌孙国王猎骄靡的热烈欢迎。尤其是当他看到刘细君这个既大方,又漂亮的公主的时候,这个由于长年征战而过早衰老的国王呆住了。他或许在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娶到这样一个如花似玉的汉室公主,是多大的一件幸事啊!
  
  可是,与猎骄靡的感受截然相反,当刘细君看到“丈夫”的时候,难免惆怅起来,因为他看到的是一个已经白发苍苍,年迈体弱的乌孙王,而不是传说中英勇善战,威风八面的猎骄靡。
  
  刘细君从小就学会了委曲求全,所以,她并没有把内心里的失落表露出来。猎骄靡封江都公主为右夫人,但猎骄靡终究还是不愿意得罪匈奴人,于是,他赶紧派人从匈奴娶了一位公主,封为左夫人。
  
  江都公主嫁到乌孙国之后,对乌孙国来说就像“进口”了一个“洋娃娃”。刘细君从小成长在王宫,肤色洁白细腻、容貌倾国倾城,气质高贵,受过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礼,乌孙臣民都引以为乌孙国的骄傲。他们亲切地称呼江都公主为柯木孜姑娘。柯木孜公主,意思是肤色白净美丽像马奶酒的公主。
  
  但是,江都公主遇到的头等大事就是不懂“外语”,无法与乌孙王进行语言交流,可是,这些并没有妨碍刘细君实现自己远嫁到这里的目的。她也一直以加深汉朝与乌孙的友谊、消除匈奴对乌孙的影响为己任,抓住每次学习“外语”的机会,并多次向乌孙王献计献策,想办法打压匈奴在乌孙的实力,使乌孙不断向汉朝靠近。
  
  虽然语言不通,生活有些不适应,一年之中仅能见到乌孙王几次,但她主动频频与猎骄靡见面、饮宴,让猎骄靡开心,还凭藉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乌孙国的上层社会巧为周旋,常常赏赐国中的大臣、贵族,很快就时乌孙上下渐渐对汉朝产生了亲近之情。
  
  刘细君是一位在政治上非常成熟的女性,为人处世很有见识,她下嫁到乌孙之后,把各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得很好。
  
  虽然在尽力完成自己的使命,但出生在南方的刘细君还是无法适应乌孙的生活。而且,乌孙王猎骄靡老迈体衰,言语又不同,江都公主根本享受不到应有的幸福的夫妻生活。身为女人,刘细君不苦闷才怪。据传,江都公主还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愁苦,聊以自慰。
  
  诗的全文是这样的: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zhān]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如果把这首诗翻译成现代诗就是:
  
  我家把我嫁到了天的另一方,
  托付给异国的乌孙王。
  天空是卧室的顶毡布是卧室的墙,
  以肉为食喝奶解渴。
  每每想起我的乡土就把心里伤,
  我情愿化作一只黄鹄飞回故乡。
  
  后来,这首诗传到京都长安。汉武帝看到这首诗后也不禁为之潸然泪下。为了减少内心对刘细君的亏欠,汉武帝特地命人送貂裘给江都公主。
  
  老乌孙王猎骄靡虽然不愿得罪匈奴,但也很怜惜这位体质柔弱、性格内向的汉家公主。尤其是虽然江都公主有意抗衡匈奴公主,但终究地位有别,常常受到匈奴公主欺压。因此,猎骄靡有意将江都公主嫁给自己的孙子军须靡,以保证江都公主将来的地位。
  
  子承父妻、孙承祖妾,是西域少数民族的习俗。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被中原人认为“乱伦”的习俗,据历史学家考证,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在古代的西域,妻妾一直都是作为男人的占有物而存在的,既然女人没有独立的人格,当然也就可以被男人当作财产一样的继承。先来说乱伦,人类为什么会有乱伦,首先是因为伦理的存在,然而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伦理往往是不一样的,归根结蒂,伦理是特定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以子承父妻、孙承祖妾为例,在古时候的西域,由于国家人口少,面积小,数量却众多,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争夺地盘而征战不休,男人在战场上伤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样一来,为了弥补男人过度战死的兵力不足,就迫切要求女人大量生育。再加上当时的西域多是草原,不适于定居,西域人民放牧到哪里,国家就迁到哪里,这种居无定所的生活也只有男人才能够胜任,出外打仗靠男人,觅食靠男人,搬家靠男人,而女人所能做的,除了满足男人的生理欲望和生育外,几乎别无他用,久而久之,女人就成了满足男人生理欲望和繁衍人口的工具。用经济学的话来讲,为了使人口的产量最大化,无疑就要把女人的生育功能最大化,而要做到生育功能最大化,当然不能把尚有生育能力的女人闲着,子承父妻、孙承祖妾因此就应运而生了。显而易见,我们不能把古时候西域的子承父妻、孙承祖妾说成是乱伦,反过来说,子承父妻、孙承祖妾才是当时西域的伦理,父亲死了,儿子不继承父亲的妻妾那才是乱伦。直到今天,据说在非洲的一些国家还存在着类似子承父妻、孙承祖妾的现象,原因也大抵是因为原始斗争的需要。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在评断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能够离开具体的环境,俗话说站着说话不腰疼,不去过问事情背后的原因,就一味地挖苦嘲笑,极尽讽刺之能事,那才是彻底的无知。当今美国可以说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正因为它内心之中只有自己,所以它认为只有符合它的价值观、伦理观、道德观的,才是正统的和最好的,否则,就是落后、野蛮和暴力。孰不知,但凡一个国家之所以以现在这种面目出现,而不以美国式或其它面目出现,是有其历史和自然原因的,伊拉克也好,利比亚也罢,相对于他们所处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其实他们一点也不落后,只有他们的制度在美国看来很落后,所以就成了落后。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类似现象,有些人升官发财后,就开始对别人指手划脚起来,看这不顺眼,看那不顺眼,以为天底下就老子最大,谁都得听我的,如果有谁胆敢不听,那就是不给老子面子,甚至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可是,他们可能忘了,他们之所以如此行径,恰恰说明他们怀有的是一种不健康的暴发户心理。
  
   **************************************************************
  
  
  
  
  
  
  
  
  言归正传。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和特定的地域,子承父妻、孙承祖妾是伦理,但是,对于来自中原的江都公主来说,这无疑是一种不知廉耻的乱伦行为。于是,江都公主上书给汉武帝,希望能允许她回中原,避免嫁给丈夫的孙子这种丑事。但汉武帝回信说:我正要对匈奴用兵,你应该以大局为重,遵从当地的风俗。无奈之下,刘细君只好入乡随俗,忍辱含悲地嫁给了军须靡。在为孙子主持了婚礼之后,一代豪杰猎骄靡不久就去世了。由于猎骄靡的儿子早已先他而去,因此,孙子军须靡继承了乌孙王位。
  
  
  不久,江都公主为军须靡生下了一个女儿。可是,由于刘细君身体赢弱,心中悲苦,再加上产后失调,与军须靡成婚一年后,年仅20多岁的江都公主就病死在了乌孙。刘细君得的是什么病,一直以来都是个谜,也没有人能够解开这个谜。但是,她作为出塞和亲的第一人,却深深地留在了历史的记忆里。
  
  *************************************************************
  
  
  
  
  
  
  
  
  
  嫁给祖孙三代的解忧公主
  
  
  
  
  
  
  江都公主死后,乌孙和汉朝的关系蒙上了一层突如其来的雾纱。如果这层雾不及时清除,极有可能让刚刚打开的汉乌友好局面毁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北方的匈奴必然会借汉乌关系破裂的机会大举讨伐乌孙,到时,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猎骄靡的孙子,军须靡继承了他祖父的作风,敢做敢做、雷厉风行。于是,在江都公主死后不久,军须靡就派出使者到汉朝提亲。为了维持与乌孙的关系,汉武帝答应了军须靡的请求,再选一名公主出嫁西域。这一回,汉朝选择的是解忧公主。
  
  解忧公主是什么人,汉武帝为何选择她去顶替江都公主呢?我们知道,汉景帝时期,发生了“七国之乱”,楚王刘戊是其中的主谋之一,所以惨败后的刘戊家族遭到残酷的洗刷,只有极少数后代侥幸免死,算是留下了一点血脉。解忧公主出生时,距楚王刘戊自杀已有30多年,家族早已衰败。
  
  解忧公主的身世和江都公主几近相同,但解忧公主不像江都公主那样多愁善感。解忧公主从小就性格开朗,聪慧乐观,生活中的各种波折没有他看不开的。正是因为她什么都想得开,能够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汉武帝才决定把19岁的她远嫁乌孙国。这也许就是解忧公主远嫁乌孙国之谜。那么,解忧公主又是如何历配三代乌孙王的呢?
  
  解忧公主嫁给军须靡后,她也和江都公主一样,被封为右夫人,与左夫人匈奴公主同事军须靡。两位夫人谁更得宠,关系着乌孙与汉朝和匈奴哪一国关系更为亲近。解忧公主与左夫人争的不仅仅是一个男人,更是汉朝与匈奴的角力。
  
  毫无疑问,解忧公主处于下风。这是因为:首先,汉朝和乌孙风俗迥异,言语不通,解忧公主难以进入状态。其次,匈奴公主已经给军须靡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泥靡,率先给军须靡贡献了王位继承人。
  
  眼看解忧公主就要被打入冷宫了,正在那个危急关头,转机出现了。国王军须靡病危,他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活不长了。可是,摆在军须靡面前的有一个问题:儿子泥靡年纪实在太小,无法继承王位。
  
  那该怎么办呢?好在军须靡有一个堂弟,正当壮年,无奈之下,军须靡只得将王位暂时让给他,并且立下遗嘱:等到泥靡长大后王位还是泥靡的。不久,军须靡去世,翁归靡继承了王位。这位新乌孙王身宽体胖,被称为肥王。按惯例,翁归靡继承王位,同样也继承了堂兄军须靡的两位妻子。
  
  就在这个时候,解忧公主的特质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乌孙的习俗,她不但没有抗拒,反而坦然接受了新的国王。
  
  都说心态决定命运,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心态豁达的解忧公主自然会有豁达的命运。由于解忧公主正值花季,翁归靡也处在壮年,成天和如花似玉的解忧公主相伴,也难怪翁归靡会沉醉在解忧公主的温柔乡里。
  
  俊男俏女,如胶似膝。
  
  他们用人类最通俗,同时又最为神圣的举动完成了生命的一次次传递。据史料记载,解忧公主在短短几年间一共为翁归靡生了5个子女,其中有3位王子——元贵靡、万年、大乐;两位公主——弟史和素光。就这样,解忧公主成了名副其实的乌孙国母。
  
  可是,好景总是难于长久,解忧公主所带来的汉乌两国和睦氛围令匈奴大为光火。
  
  匈奴本来想牵制乌孙来对抗汉朝,没有想到乌孙与汉朝的关系日益密切,却把匈奴丢在了一边。特别是解忧公主给军须靡生了五个“杂种”过后,更令匈奴人觉得昔日的附属国已经委身于汉朝。为了恢复往日的地位,匈奴于是不断向乌孙施压。这时,解忧公主发挥了自己的忍耐力,从中斡旋,使得匈奴的施压毫无效果。史书虽然没有记载解忧公主是如何斡旋的,但是,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测,解忧公主如果不是以强大的汉朝和自己的美貌作后盾向丈夫施压,翁归靡难免不会向强大的匈奴妥协。
  
  但是,不幸还是发生了。当时的汉朝皇帝汉昭帝驾崩。对于匈奴壶衍鞮单于来说,这是天赐良机。于是,匈奴壶衍鞮单于果敢率军大举进攻乌孙,要求翁归靡交出解忧公主,并断绝与汉朝的一切往来。
  
  翁归靡犹豫了,因为他确实没办法作出选择。如果拒绝匈奴的要求,匈奴大军定然会横扫乌孙。但如果答应匈奴的要求,就等于一脚踢开汉朝,投入匈奴的怀抱。更重要的是,解忧公主既是匈奴的国母,又是汉朝的公主,把解忧公主交给匈奴,难保汉朝不会兴师问罪。
  
  自从猎骄靡后,乌孙人再一次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还是解忧公主站了出来,他鼓励乌孙人:顽强反抗,不能屈服。并且,为了配合乌孙抗击匈奴,她还写信给刚刚即位的汉宣帝,请求朝廷出兵共同征讨匈奴。收到解忧公主的信后,辅政大将军霍光审时度势,当机立断,调集15万兵马,兵分五路讨伐匈奴。
  
  汉朝派出五路大军,共15万兵马,而当时的匈奴人少地多,全国人口也不过数一二十万人,所以,当汉朝大军开进乌孙的时候,匈奴军队不得不不战而逃。不得不承认,匈奴人就是聪明,他们知道什么样的仗可以打,什么样的仗不可以打,白登山的时候他们打,是因为他们知道南方军队害怕寒冷,所以他们敢于将汉高祖逼上绝路;现在他们知道不可以打,是因为他们知道汉朝军队不可能犯第二次低级错误,所以36计走为上计。
  
  通过这一次不战而胜,翁归靡认识到,只有依附汉朝,乌孙才能够不受匈奴人的摆布,真正成为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为进一步巩固与汉朝的友谊,翁归靡请求为自己的长子元贵靡再迎娶一位汉室公主。就这样,解忧公主的侄女,刘相夫踏上了远赴西域的征程。
  
  “美女外交”由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审视,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正是在公主们铺就的“丝绸之路”上渐次走向大一统的。纵观中国五千年来的漫漫统一路,每一寸疆域的扩充,无不与美女们的献身紧密相连。美女,用他们的娇美的身躯换回了国家的安宁与统一,换回了国土的日益扩张。在整个人类史上,把美女外交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的,除了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做得到。当然,还有一个国家和咱们中国有得一比,那就是日本,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驻扎日本后,日本的美女外交从此一举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美女外交大国,最常见的例子是,美国大兵在日本肆意强奸少女甚至是幼女,日本却只能听之任之,仿佛日本女人天生就是给美国老子玩弄的。与如今的日本类似,19世纪下半叶,晚清政府也犯了最低级的错误,因为他们美女们用处子身换来的疆土拱手让人,一是俄国,二还是俄国。俄国人比日本人更加可恶的地方在于,俄国人往往不贪恋女色,只要领土,而日本人则是宁可不要领土,也要女色。我想,如果早知道自己用身躯换来的是白搭,包括江都公主、解忧公主在内的美女们是不会远嫁西域的。
  
  ****************************************************************
  
  
  
  
  
  
  言归正题。当和亲的队伍才刚刚抵达敦煌的时候,就从乌孙国却传来噩耗——翁归靡逝世。关于翁归靡的死因,人们通常认为他是病死的,其实,如果我们把他的死和乌孙国政权的更迭联系起来考虑,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测,他是被匈奴公主害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尽管前乌孙王军须靡曾立下遗嘱,等到泥靡长大后翁归靡应把王位还给泥靡(匈奴公主的儿子),可匈奴公主担心夜长梦多,等到解忧公主替翁归靡生了儿子过后翁归靡把王位让给自己的儿子,所以动了杀机。另一方面,如果说匈奴公主害死翁归靡只是猜测,没有根据的话,那么,翁归靡为什么恰恰死在汉朝和亲的队伍出发之后呢?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匈奴公主担心一旦翁归靡的长子元贵靡也娶了汉朝公主,王位就是他元贵靡的了,所以趁和亲的队伍还没有到达乌孙就及早干掉翁归靡,并趁机夺取乌孙国的军政大权。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印证了以上推测:乌孙贵族最终推举军须靡与匈奴公主所生的儿子泥靡做了新国王。泥靡为人狂悖暴戾,号称狂王,受母亲的影响亲近匈奴,对汉朝怀有敌意。
  
  汉朝认识到,既然元贵靡没有当上乌孙国王,如果履行婚约必然会遭到泥靡的阻止,所以,汉朝毅然立刻召回一直在敦煌观望的刘相夫公主,取消了婚约。但是,可怜的解忧公主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三次抉择:走还是留下。如果走,她用大半辈子积攒下来的汉乌友谊将灰飞烟灭;如果留,她必须继续遵从乌孙习俗嫁给泥靡。照辈份来算,泥靡是解忧公主的孙子辈。
  
  谁也不可能知道解忧公主当时的真实想法,但最后的结果是,解忧公主还是遵从了乌孙习俗,嫁给了泥靡。对于解忧公主的第二次改嫁,第三次嫁人,不同的人给了不同的评价,有人说已经大半截身子入土的她除了嫁给自己的孙子辈没有别的选择,毕竟她已经在乌孙生活了几十年,她的后代也全都生活在乌孙;还有人说年迈的她早已适应了乌孙的习俗,所以即使改嫁给孙子辈也没什么;还有人说她选择继续留在乌孙是为了汉乌和亲,她是一个无比崇高伟大的女人。但不论解忧公主的动机是什么,她都因此在中国历史上抹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公主嫁给祖孙三代。
  
  各种励志读物总是试图告诉我们,人要学着坚强。可我要说的是,这些励志读物口声声提倡的坚强在一些时候其实是种误导,因为忽略了坚强的反而是“强坚”的规律。解忧公主的忍辱负重就是被她的坚强给“强坚”的。
  
  泥靡不仅性格非常残暴凶狠,时常殴打解忧公主和滥杀无辜,而且还在乌孙倒行逆施,令乌孙国上下怨声载道。为了唤起泥靡的良知,解忧公主受尽屈辱,想尽办法劝说泥靡,可是,事实证明,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于事无补。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解忧公主使出了他的最后一招——给泥靡生一个儿子,借助儿子的力量感化泥靡。
  
  可想起来容易,却做起来难。我们虽然无法获知解忧公主当时的准确年龄,但可以推测她至少已经有四五十岁的光景,而在两千年以前,人的平均寿命顶多只有四五十岁,所以依照常理来推断,解忧公主当时已经可以算快要老死的人了。对一个快要老死的女人来说,生孩子谈何容易,尽何况,即使解忧公主有幸怀上了,谁又能保证她会生儿子?
  
  无疑,解忧公主是在和命运赌博。
  
  第一局,解忧公主赌赢了,因为他如愿以偿地给泥靡生下儿子鸱(chī)靡。但是第二局,解忧公主却输了,因为她尽管给泥靡生下儿子,但泥靡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他依然对解忧公主和他的亲骨肉爱理不理,依然为怕欲为、为非作歹,使得乌孙国渐次走向亡国的边缘。
  
  历史没有记载泥靡到底对解忧公主做了什么,但泥靡终归把解忧公主逼向了绝路。解忧公主因此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道法荆轲刺秦王,行刺泥靡。有人说,解忧公主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泥靡想要置她于死地,所以她先下手为强;有人说解忧公主已经认识到在泥靡的残暴统治下乌孙迟早要亡国,所以出于维护乌孙人利益的考虑替天行道;还有人说,其实是解忧公主自己想当乌孙女王。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善良的乌孙公主起了杀心我们无从考证,但是,我们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考虑,比较倾向于第二种猜测,即解忧公主杀泥靡是为了救乌孙国和乌孙人民于水火之中,并最终服务于汉乌友好大局。
  
  为此,解忧公主设下“鸿门宴”,安排一名刺客在席间行刺泥靡。然而,刺客虽然刺中泥靡,却没有刺中泥靡的要害,泥靡负伤逃走。事态由此急剧恶化。
  泥靡很快就猜测到幕后的主使者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妻子解忧公主。泥靡于是立即调集兵马以弑君为罪名讨伐解忧公主。可是,此时的解忧公主并不是一个普通女人,她是乌孙国的三代国母,在乌孙国拥有崇高威望和大量追随者,再加上泥靡的残暴使他失去民心,这样一来,泥靡向解忧公主复仇就演变成为乌孙国的一场空前内乱,拥护泥靡的将士和维护解忧公主的兵勇在王宫里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宫廷里顿时乱作一团。
  
  
  除了宫里的泥靡和解忧公主,宫外还有一支庞大的力量,那就是前乌孙王翁归靡和匈奴公主所生的儿子乌就屠。在内乱暴发的当头,乌就屠当即率领着亲信以护驾为名赶赴王宫。然而,令泥靡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乌就屠在护驾的名义下把自己给杀了,并且,乌就屠还自立为王。这时,乌孙国中亲匈奴派全部归附乌就屠,紧接着,他们又对乌孙国内的亲汉朝派展开了强烈攻势,解忧公主于是陷入前所未有的危险之中。
  
  当时,乌孙近似于汉朝的附属国,所以,汉朝西域都护府大军对于乌孙的这场内乱不会袖手旁观。西域都护府很快调集兵马向乌孙挺进,汉军和乌孙军中的亲匈奴派在乌孙边境紧张对峙,战争一触即发。如果这场战争暴发,解忧公主的性命恐怕是难保了。
  
  在这个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发生了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一幕:有一个人挺身而出。她就是冯嫽。
  
  冯嫽是谁?冯嫽本是随解忧公主出嫁的侍女,可由于她知书达礼、能言善辩、沉着稳健,到乌孙后不久就被乌孙右将军看中,并嫁给他为妻,冯嫽从此得以踏入乌孙国贵族社会。凭借出众的才华,她常常又以使者身份斡旋于西域各国之间,被乌孙上层乃至西域各国贵族尊称为“冯夫人”。后来,她被人们为誉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外交家。
  
  那么,冯嫽到底想干什么呢?
  
  ******************************************************************
  
  
  
  
  
  
  作为汉人,冯嫽不希望亲匈奴的乌就屠当上乌孙国王;作为乌孙将军的妻子,冯嫽更不希望自己的丈夫被娘家人打败。所以,冯嫽想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极力劝说乌就屠,避免汉乌大战暴发。
  
  冯嫽火速赶到前线,她向乌就屠阐明了三个观点:
  
   一、现在西域形势复杂,如果乌孙和汉朝开战,周边国家肯定会趁火打劫,到时,乌孙就将陷入多边交战的境地,结果恐怕对乌孙非常不利。
  
  二、汉朝西域都护府军事力量强大,和他们开战凶多吉少,一旦打败,乌孙就有灭国的危险。
  
  三、即使乌孙这一次打败了西域都护府的大军,但是,汉朝像西域都护府大军这样的军队比比皆是,如果败了,汉朝会派更庞大的军队进攻乌孙,到时,乌孙还扛得住吗?
  
  冯嫽的话可谓头头是道,乌就屠没有理由反对。乌就屠于是问冯嫽有什么对策。冯嫽又向乌就屠提供了三个对策供他选择:
  
  一、因为这场战争乌孙国注定会失败,所以建议立即退兵并停止内乱,宣布退位。解忧公主是汉人,她自然会替乌就屠向汉朝说情,这样一来,乌就屠即使当不成国王,但还能够保住性命。
  
  二、因为解忧公主的长子元贵靡是汉朝的外甥,如果乌就屠支持元贵靡做国王,汉朝一定会退兵,到时,乌就屠还可以继续做小王。
  
  三、立即向西域都护府大军投降,并接受汉朝处置。
  
  一心想做国王的乌就屠最终选择了第二个对策,支持元贵靡做国王,自己当小王。冯嫽三句话就令乌就屠退位的故事很快传到汉朝,闻讯后,汉宣帝大为震惊,立即召回冯嫽,并授予她汉朝使臣的身份,代表汉朝对元贵靡和乌就屠分别颁发印绶。就这样,一场大战避免了,汉朝与乌孙又重归旧好。但从此以后,乌孙国也就分成了大小两国,大乌孙国由元贵靡统领,小乌孙国由乌就屠统领。
  
  不久,解忧公主的长子元贵靡和幼子鸱靡相继病故,她的孙子星靡即位为乌孙大国王。星靡为人软弱无能,乌孙国内的势力大多归附了乌就屠。解忧公主留在乌孙的意义已经不大了。她上书汉宣帝,说:“我已经老了,怀念生我养我的故乡,希望皇上准许我返回故乡,以使我的骸骨能埋葬在汉朝的土地上。”
  汉宣帝读过书信,想到解忧公主少小离家,嫁入异域,50余年历配3王,为了西汉的安宁含辛茹苦,不禁动容,派人接回了解忧公主。
  
  公元前51年(汉甘露三年),年逾古稀的解忧公主带着孙子孙女回到了阔别了半个世纪的长安城。
  
  从此以后,乌孙国就逐渐衰落,《汉书•西域传》这样记载:“两昆弥皆弱”。乌孙国势久衰后,先后遭到鲜卑首领檀石槐于147年-约167年间及拓跋首领郁律于318年等多次重创。五世纪初,乌孙人南迁至葱岭(帕米尔高原),并被塞人(Saka)同化,不再独立成国,从史籍上消失。还有人认为,乌孙人可能并未因此南迁葱岭,而是避居天山山中。曾经创造出辉煌文明的乌孙人究竟到了哪里,至今仍然是个谜,这也许就是乌孙人的神秘所在吧。
  
   *******************************************************************
  
  
  
  
  
  
  月氏
  
  
  
  
  
  月氏,一个曾经横扫北方草原的马背民族,战国初期,他们便在中国北方过着游牧生活。据《史记•大宛传》载:“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然而公元前161年前后,在匈奴的压力下,月氏被驱逐出生活了300年的原住地,公元前177年到174年,月氏被匈奴单于击溃,月氏国王的头骨成了匈奴头领单于的酒具,残部被迫西迁,在他乡成立大、小月氏族,月氏族从此消失。
  
  虽然月氏在世人面前以一个民族的形象出现,但究竟是什么种族,说法却五花八门。有人认为月氏人是鞑靼族,有人认为是藏族,有人认为是日耳曼族的哥特人,有人认为是突厥族,有人认为大月氏与匈奴同种。
  
  月氏人的由来也是一个不解之谜。有人认为月氏人是土生土长的本地民族,有人认为月氏人是北方民族,有人认为月氏人是秦汉时从雁门西迁到河西的,有人以为月氏人是从塔里木盆地西南角帕米尔一带迁来的,还有人认为月氏人是从鄂尔多斯迁徙过来的。
  
  月氏人的活动范围相当大,从天山中部一直延伸到贺兰山甚至黄土高原,但活动的核心则在河西地区。有人据此提出,月氏的故乡应当在天山北麓东段的巴里坤草原。但月氏人又不仅仅是游牧民族,他们过着一种筑城定居与游牧相结合的生活,这与吐火罗人非常相似。月氏人在河西留下了众多的地名,这些地名中有很多都能用吐火罗语去解读。也许,月氏人就是吐火罗人的一支。
  
  月氏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或国家呢,本文试图找出答案。
  
   ***************************************************************
  
  
  
  
  
  
  月氏的诞生之谜
  
  
  
  汉武帝即位之后,一直图谋反击匈奴,彻底消除匈奴人对中原的威胁。碰巧这时,匈奴中有个叫堂邑父的人投降了汉朝。堂邑父说:当年有一个月氏国,跟匈奴发生了战争,匈奴王率部击败了月氏,杀死了月氏王,把月氏王的头盖骨做成了喝酒用的杯子。战败的月氏人逃到了西域,对匈奴王侮辱月氏先王的事深感屈辱,一直想报复。但是月氏势单力薄,自己不敢讨伐匈奴,又苦于没有盟友,因此复仇的心愿难以实现,如果汉朝能够和月氏联盟,必将一举打败匈奴。
  
   汉武帝听了匈奴人的报告,觉得月氏既然从匈奴的南边到了西边,又与匈奴人有血海深 仇,实在是讨伐匈奴大业不可多得的好帮手,汉朝如果能跟月氏联合起来,切断匈奴跟西域各国的联系,就等于切断了匈奴的右臂,还可以让汉朝少花许多人力、物力、财力。于是,他下令贴出榜文,召募敢穿越匈奴控制的地区,寻找月氏并与之建立关系的使节。
  
   当时,人们只知道月氏国在在西域,具体在哪里,谁也不知道。更何况,在汉朝与西域之间,阻隔着强大的匈奴。人们不免担心,也许使者还没有走到西域,就被残暴的匈奴人给杀掉,然后把头盖骨做成酒杯,把肉煮熟了吃掉。因此,没有人敢揭汉武帝的榜。
  
  但是,偏偏有一个人不信这个理,挺身而出揭了榜。他是谁呢?首先,这个人不是疯子傻子,把揭榜当儿戏;其次,这个人不是杀人越货的逃犯,指望以立功来赎罪;最后,这个人不是叫花子,打算借此骗取皇上的打发钱。并且,在此之前,这个人还是汉武帝首创察举制之后被推举出来的孝廉。他是谁呢,他就是鼎鼎有名的张骞。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孝廉举至中央后,按制度并不立即安排一个掌握实权的职位,而是入郎署为郎官,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使之“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务。张骞当时被举孝廉不久,就在担任汉武帝的宫廷侍卫。张骞觉得出使西域是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也是一件对中原有重要意义的事,于是首先应征。
  
  站在古人的角度来看,张骞无疑是孤胆英雄,可是,用今人的眼光观之,又可以说张骞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可以想象,假设张骞当时已经三四十岁,上有老下有小,他是不可能揭榜出使西域的,正因为他年轻气盛,既没成家,也没立业,徒有一腔热血却又无处报国,所以才情愿和命运赌一次博。他绝对不曾想到,自己无意间的一次赌博,却成全了他的万世英名。联想到如今,当年的知青下乡和近几年的支教生政策莫不如是,吃第一只螃蟹的人往往都出了名,而后来迎风跟进的,却少有人提及。所以,我的建议是,要做就做吃第一只螃蟹的那个人,如张骞,否则,干脆就不要吃什么螃蟹。
  
  听说张骞愿意出使西域后,汉武帝非常高兴,不仅亲自为他挑选了100名勇士随行,还让归顺汉朝的匈奴人堂邑父给张骞做向导和翻译。公元前138年,张骞开始了寻找月氏的行程。要到西域寻找月氏,一定要经过已经被匈奴人占领的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是中原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所以被称为河西走廊。
  
   当时,汉人穿的是汉服,而匈奴人穿的是胡服。汉服的主要特点是左右衣领交叉,右袖口里藏口袋,束腰,衣长过膝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可以想象,汉服让人感觉象神仙,又象诗人,恐怕也只有与李白、杜甫相当的诗人才能穿出它的味道来。我们大胆地猜想,如今的诗人们之所以不敢穿汉服,原因大抵与穿不出诗人的味道来有关吧。当然,这虽然只是句玩笑话,但折射出的道理是深刻的,一个无法诞生出伟大诗人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曾经诞生过无数伟大诗人,但现在却无法诞生伟大诗人的民族更是可悲的。因为在有的时候,诗人反映的并不只是某个诗人的才华,而是代表着整个民族的才情和宽容。
  
  胡服是古代汉人对西方和北方各族胡人所穿的的服装的总称,即塞外民族西戎和东胡的服装。胡服与当时中原地区宽大博带式的汉服有较大差异,胡服一般多穿贴身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紧窄,活动便利。我们都知道胡服骑射的故事,战国时期,赵国曾一度是个强国,后来渐渐衰落下来。赵武灵王即位时,国势更是一天不如一天。衰落的赵国于是引来诸多国家的侵犯,就连中山那样的小国也仗着齐国的支持常常欺辱赵国。赵武灵王是个有志气的人,决心要改变落后挨打的状态。为了重振国威,他想了很多办法,可是收效都不明显。有一次,他看到胡人穿着短衣皮靴,骑马打仗非常灵便,就想向胡人学习,把服装改一下,再把战车换成骑兵。一方面,赵武灵王下令全国百姓一律改穿胡服,另一方面,他挑选强壮的青年学习骑马射箭,不出一年,一支精锐的轻骑部队就训练出来了,几乎战无不胜。赵国从此国威大振,就连强大的秦国也不得不另眼相看。
  
  由于汉服与胡服天壤之别,所以,当张骞一行100多人穿过匈奴的时候,马上就匈奴守卫边戌的士兵发现了。以百人之寡敌匈奴戌兵之众,就算汉朝勇士的武艺才高,他们也不可能是匈奴士兵的对手,更何况,双方的战斗发生在匈奴的国土上,所以,张骞一行除了战死的,都全做了俘虏。
  
   张骞一行被送到了匈奴王庭,军臣单于轻易就猜到了他们此行的目的,于是恼怒地斥问:“月氏在我的北方,你们汉朝人凭什么可以不经过我的同意,就越过匈奴与月氏通使?如果我派人出使南越,汉朝也允许吗?”
  
  南越包括现在的越南,是汉朝的属地。南越和汉朝的关系,大抵相当于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或者附属国与宗主国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国际法上,南越是没有独立人格的,当然更不可能有独立的军事和外交。顺便提一下,如今的越南和中国之所以在南海问题上争议颇多,并且在美国的支持下屡屡向中国叫板,既占领我们的岛礁,又开采我们的石油,根本原因不在于他们有美国这个后台,而是越南自古就是咱们中国的领土。这就好比有一户人家在池塘里养了很多鱼,起先老子和儿子共同养鱼,收入归整个家庭,后来老子和儿子分家了,老子说鱼是老子的,儿子说鱼是儿子的,于是父子两个起了争执,互不相让。目前中国与越南对南海的主张就是这种情况。同样道理,菲律宾之所以屡屡占我岛礁,是因为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期,菲律宾要么是中国的附属国,要么心甘情愿地在中国面前俯首称臣。
  
  南越是汉朝的属地,汉朝当然不可能允许别国在未经自己同意的情况下与南越私通,这是对国家主权的侵犯。换位思考一下,汉朝使者在未经匈奴单于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出使月氏,当然会被匈奴认为是侵犯自己的主权,所以,面对军臣单于的质问,张骞不知如何说才好。好在军臣单于并没有残暴到冒顿单于那样的地步,才使得张骞捡回了一条命。但是,匈奴人决定不杀张骞并不等于他们会放过张骞,毕竟当时匈奴太过地广人稀,再加上长年累月的战争导致男人成稀有动物,性命就是生产力,性命就是GDP,杀死张骞以及汉朝勇士无异于和GDP等过不去。于是,张骞一行被分别流放,不是去垦荒,而是牧马放羊,幸运的是,张骞和堂邑父被安排到了一起。为了留住张骞的火种,让他帮助匈奴繁衍后代,匈奴单于还把一个匈奴女子强行嫁给张骞为妻,一来可以方便就近监视,而来也希望借女色和妻子之情让张骞彻底放弃逃跑的打算。可是,张骞毕竟不是朝三暮四的人,不是女色就可以迷住的,尽管他被软禁数年,但一直都在寻找脱身的机会。为了迷惑住匈奴人,张骞假装陶醉于女人的甜蜜窝里,在女人的温柔乡里无法自拔,而且还和匈奴妻子生了孩子。在匈奴都播种成功了,匈奴对张骞的监视也就慢慢松懈了。张骞和堂邑父趁匈奴人不备,撇下自己的匈奴妻子和孩子逃了出来,继续向西行进。由于是仓促出逃,他们没来得及准备干粮和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好在堂邑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他们一直向西跑了几十天,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来到了大宛国。
  
  *****************************************************************
  
  
  
  
  
  
  大宛和匈奴是近邻,在月氏的东边,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个富饶强盛的东方大国,一心想要结交,但苦于路途遥远,交通也不方便,一直都没有如愿。现在听说汉朝的使者到了,大宛王自然是欢迎都来不及。
  
  张骞当时并不知道,他之所以会受到西域诸国的热烈欢迎,并不是因为他人长得帅,而是西域各国都“苦秦久矣”,这些国家都受尽了匈奴的盘剥和折磨,早就盼望汉朝能够为他们撑腰,赶走可恶的匈奴人。说句题外话,自秦汉以来,中国之所以一直都如此庞大,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施行了孔子的仁政,不仅中原,而且让周边的诸侯国和小国都心甘情愿地接受中原王朝的统领。何谓仁政,简单地说就是为政以德,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的政治方略,即指仁慈的统治措施。仁政可以说是我们的祖宗留下来的最宝贵财富,我们包括国土在内的很多东西都可以丢,唯有仁政不能丢,因为国土丢失了国土,还可以通过仁政找回来。仁就是人心,二心合一心。今天的台湾就是这样,中华民族终归是要再次走向大一统的,但统一的前提就是要让台湾同胞感受到大陆的仁。南海诸藩也不例外,一边要让他们对中国的武力威慑感到害怕,一边又要对他们施以仁政,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诚心诚意地臣服我们,而不是在中国南海屡屡制造事端。
  
  在了解到张骞此行的意图后,大宛王又依依不舍地派人护送他们到康居。康居和大宛一样,都是西域的小国。康居的东边是乌孙,南边就是大月氏。张骞在康居打听到了月氏国的具体位置后,非常激动,于是立即启程前往月氏,不出几天就到达了月氏。
  
  相比于中原内地,西域多是些弹丸小国,面积大抵相当于现在新疆的一个县城,连接这些国家的,是大片大片的草原。说实话,当时的西域格局和欧洲有些想象,欧洲自古希腊时起,就是由众多城邦国家所组成,这些国家不但面积小,而且人口少,通常,一个国家就是一座小城,这也是欧洲国家之所以称为城邦的原因。西域也是如此,一个国家就是一座城堡群,甚至只有一座城堡,城堡要么由黄土夯成,要么由石头垒成,凡是看过西域古城遗迹的人,都能想象当时城堡的格局。
  
  大月氏王后乃真尔朵听说有汉朝使者来访,非常高兴,隆重接待了张骞。月氏王后把张骞迎进帐篷,然后问张骞:“汉朝离我们这样遥远,你们汉朝人为什么要来我们这呢?”
  
  张骞立即表明了自己的来意,即希望大月氏与汉朝一同抗击匈奴。
  
  大月氏王后叹了口气,说:“匈奴太强大了,没有人可以打败他们。先王确实被匈奴人残忍地杀害,但那毕竟是过去很多年的事了。现在,我们已经迁徙到了这里。这里离匈奴很远,中间隔着几个国家。这里水草丰茂,碧原来的地方更能养育牛羊。你也看见了,我们在这里是大国,没有人敢侵袭我们,无论是大宛、大夏,还是安息、康居、身毒,他们都不敢像匈奴那样侵袭我们。我们很喜欢这个地方,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很富裕,有无数的羊只马匹。我们不想冒着可能失去现在的幸福的危险去攻打匈奴。”
  
   第一次会谈就这样无果而终了。通过张骞的这次西域之行,人们找到了被匈奴击败后迁居西域的月氏人。那么,西迁之前的月氏国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关于月氏的来源,中外史学家看法颇不一致。据中国学者王国维考证,月氏即《逸周书•王会解》中的“禺氏”,《穆天子传》中的“禺知”或“禺氏”。欧洲学者也在西方古文献中搜求相当于月氏的记录,异说不下六、七种。关于月氏的族属,中国古籍如《魏略》称其为羌,羌,读qiāng,是放羊的意思,《旧唐书》则称其为戎,戎的意思是战争,又指弓、殳、矛、戈、戟等五种兵器。近百余年来,学术界更加异说纷纭:有的说他们是藏族人,有的说他们是突厥人,有的说他们是印欧语族,还有的说他们根本就是波斯人。由于他们没有文字,而且月氏本身的记录亦不齐全,所以我们尚无法认定他们究竟是什么人种。
  
  五四运动前后十余年间,我国著名史学家王国维对北方民族的历史做了大量而细致的考订工作,他根据古籍所记,结合古器物、古文字,参考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撰写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著作,《月氏未西徙大夏时故地考》就是其中的一部。根据王国维的考证我们可以知道,月氏诞生于春秋时期,强盛起来后,曾一度活动到陇西(陕西一带),与秦国建立了物物交换的关系。秦穆公时,月氏成为秦与西方各族货物交流的中介。
  
  战国时期,月氏进一步强盛,赶走了原本居住在敦煌一带的乌孙人,统一了河西,正式建都昭武城。西域康国人的商队就常到昭武城去做生意。据考证,康国以前叫康居国,距离长安两千里,跟当时的大月氏属于同种,在汉朝初年国势颇盛,拥有现在新疆北境以及苏俄的中亚之地。到了晋朝之时,他们对于中国仍然十分归顺,曾经遣使入朝。唐代,这个国家仍然继续存在,被称为康国。
  
  当时,中国丝绸通过昭武城由康国商队转往西域与欧洲,甚至远到非洲。因此可以说,月氏人是最早将中国物质文明传到中亚甚至欧洲和非洲的古代部族。
  
  ***************************************************************
  
  
  
  
  
  
  月氏真的灭亡了吗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期,月氏更为强大,所谓“东胡强,月氏盛”,东胡是因为位于匈奴的东边而得名,月氏当然就是指月氏。
  
  先来说东胡,东胡是我国东北部的古老游牧民族。东胡是一个部落联盟,包括了当时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早在商朝(约公元前十六-十一世纪),就有东胡的活动记载。据《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在春秋战国时,主要活动在当时燕国(在今北京一带)的北部和东北部,也就是今西辽河的上游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东胡从有史记载以来,一直是一个强大的部落,和中原的燕国和赵国的接触比较频繁。东胡曾打败过燕国,燕国的东北从上谷(今河北怀来县一带)至辽东一带,经常遭受东胡的侵扰。东胡和赵国也是战事频繁。匈奴刚刚兴起时,也受东胡的敲诈勒索。燕国曾大败过东胡,使东胡向后退却一千余里。燕国便从今河北怀来直到辽宁的辽阳一带修筑了长城,以防东胡。并设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用以防御东胡的南下。赵国的大将李牧在击败匈奴的同时,又一次战败东胡。匈奴的冒顿单于刚即位时,东胡恃强向匈奴索要宝马、美女,冒顿单于采用麻痹敌人的做法,对东胡的要求一一满足。冒顿单于趁东胡王轻敌之际,向东胡发动进攻,大破东胡。从此东胡部落联盟瓦解,东胡各部成为匈奴的种族奴隶。当然,东胡各族并未就此消亡,如后来退居乌桓山的乌桓族和退居鲜卑山的鲜卑族,就是东胡主要的部落集团。
  
  月氏当时也已经是有十多万人口的强大游牧民族,而且在今天的甘肃省民乐县永固镇一带修建了都城。这一时期的月氏人在河西的统治处于全盛时期。而匈奴的头曼单于因为入侵秦国,被秦国大将蒙恬率军杀得大败而归,元气大损。此消彼长的经历使月氏成为匈奴身边的强国。月氏的存在直接威胁到了匈奴安全。因此,匈奴人不得不一面对东胡唯唯诺诺,一面对月氏时退时让。
  
  后来,头曼单于将儿子冒顿送到月氏为人质。这一方面是为了讨好月氏,一方面也是希望借月氏之手除掉冒顿,以便立继娶的夫人生下的儿子为继承人。所以,在将冒顿送到月氏不久头曼单于就起兵袭击月氏,以激怒月氏。果然,月氏人被匈奴偷袭后非常愤怒,要杀冒顿。勇敢机智的冒顿早就得到了风声,偷了匹快马逃回匈奴。
  
  这是一段并非完全鲜为人知的历史,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假如冒顿被月氏人所杀,中国会是什么样子。有人说,如果当时冒顿死了,就不可能有匈奴日后的强盛,既然匈奴强大不起来,那么,就不会出现月氏后来的惨败,因此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月氏顶替匈奴的地位,成为中原的劲敌,以至于由月氏人来统一中国,而不是由刘邦统一中国也说不定。还有人说,匈奴元气大伤是因为被秦国大将蒙恬打败,并不是匈奴缺少象冒顿这样的首领,因此,即使冒顿早早就死掉了,匈奴还会有更多地冒顿出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英雄是时代的产物,而不是某些人天生就是英雄。
  
  回到匈奴的冒顿心怀怨恨,经过周密准备,于公元前207年射杀了父亲以及继母、同父异母的兄弟,自立为单于。公元前203年,就在刘邦刚刚建立汉朝的时候,冒顿单于打败东胡,获得了胜利。解除东胡的威胁后,强大得不可一世的冒顿立即对月氏发起攻击。因为他没有忘记,自己曾经屈辱地被送到匈奴做人质,还差点被月氏人杀死。月氏人抵挡不住匈奴猛烈的进攻,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开始走向衰落。据说,匈奴王取来月氏王的头盖骨,外蒙牛皮,内嵌金箔,将这块头盖骨做成酒杯,以此炫耀匈奴的武力。还有一种说法称,匈奴王将月氏王的头骨做成了供便溺的夜壶,以羞辱月氏。
  
  不管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月氏人留给我们的教训是,做人,千万不要太高调。正所谓30年河东,30年河西,哪怕你今天再强大,再牛叉,也要适可而止,太过分了是要遭到报应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回过头来看咱们中国的武侠剧,总结起来无非就四个字——报仇雪恨。所谓报仇就是以牙还牙,以刀还刀,总之是别人把我害成什么样,我就要把别人害成什么样,甚至于还要加上利息;所谓雪恨就是把憋在心底良久的那口恶气吐出来,像一口恶痰一样的吐在仇人身上。应该说,整整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报仇雪恨的情结一直贯穿到现在,不论是江湖侠客们的怨怨相报,还是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的你争我夺,都离不开一个报字。今天你冒犯了我,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我明天一定要你还,即使今生报不了仇,但我还有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终有那么一天,这个仇会报。我想,中国人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或许就和报仇情结有关,直到今天,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之所以拼了命地要生儿子,是为了防止自己老的时候不受人欺负,这其实就是富有江湖气息的报仇情结在作怪。
  
  说了中国,再说外国。外国人其实也是有报仇情绪的,例如希特勒。心理学博士岳晓东认为,希特勒是一个严重的偏执型人格障碍者,他冷酷无情,毫无良知。他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61个国家参加,20亿人参战,5700万人死亡。他曾想独霸世界,却最终自掘坟墓;他生前耀武扬威,却最终畏罪自杀。希特勒早年的梦想是成为一个画家,也曾想当建筑师。他曾两次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可都落榜了。由此,他成为维也纳街头的一个流浪汉,住在贫民窟内,饱一餐饿一餐地过日子。他后来回忆说,“那时我除了一身黑大衣和饥饿是忠实朋友外,什么都没有。”为了谋生,希特勒曾到铁路行李房扛包裹,也曾在街道给人画像,还曾在下雪天扫马路,实在没有活干,就到粥棚去蹭粥喝。这段悲惨生活经历深深影响了希特勒的一生,他不但人格上变得刻薄冷酷,在政治上也好走极端。如希特勒主张日耳曼民族优越无比,并顽固地反社会主义、反犹太主义等。
  
  希特勒的复仇情结使他待人冷酷无情,毫无良知。希特勒后来因为“啤酒馆政变”而被捕下狱,他在狱中写下了臭名昭著的《我的奋斗》一书,其核心思想就是复仇与扩张。希特勒上台之后,完全执行了其纳粹理念,撕毁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军力的限制,疯狂扩军备战。1939年9月,希特勒悍然发动了侵犯波兰的战争,由此拉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占领波兰后,希特勒把德国、波兰等国的犹太人都押送至设在当地的集中营。这是因为希特勒认为,当年犹太人的背叛是“一战”中德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所以他要疯狂迫害犹太人,以泄当年之愤。1939年“二战”爆发时,欧洲共有犹太人920万人,可到了1945年战争结束时,欧洲仅剩下310万犹太人;同样,“二战”爆发时,德国有犹太人20万人,可到1945年5月,只剩12,000人。由此,希特勒的复仇情结完全超越了人性。按照国际法,军人一旦在战场被俘,是不得虐待的。但是,希特勒根本不顾这一套。他曾下令:苏联军队中的政治委员一旦被俘后一律枪毙。“二战”中,苏联红军的政工干部极少生存。他的手下认为枪杀战俘不妥,对此他说:“见他的鬼!如果我不体恤俘虏,不考虑战俘的权利,那么敌人在战场前就会好好地想一想了。”据说,希特勒还曾下令,如果德军拿下莫斯科,将彻底予以毁灭,以报其不投降之仇。
  
  接着说美国,“二战”后,美国先后攻打过朝鲜、越南、伊拉克、阿富汉、利比亚等许多国家,在这些由美国发动的局部战争中,即使美国最终输了,也让这些受到侵略的国家损失惨重,比如伊拉克的政治动荡,恐怖袭击不断,利比亚的硝烟还在。我们相信,在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支撑下,美国至少不会败下阵来,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报仇情结正在这些国家国人的心中疯狂滋长。最值得一提的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以“美国人去死”为口号的万人反美游行屡屡发生,这说明,一旦这些国家一旦具备了抗击美国的实力,向美国人报仇的时候就到了。但是在美国看来,这些曾经或者正在受到美国欺凌的国家不是意欲报仇雪仇,而是在搞恐怖主义,其实,这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恐怖主义之所以不针对别的国家而恰恰是美国,正好说明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的实质是某些国家的报仇情结在作怪。
  
  言归正题。月氏的大部分人经过这次惨痛打击,不敢再与匈奴人为邻,被迫离开河西,倾族西退,这些月氏人后来被称为大月氏。但是,大月氏国后来怎么样,史书却几乎没有记载。那么,大月氏国真的从历史上消失了吗?
  
  我们都知道,在公元1世纪到2世纪,在亚欧大陆古文明地区从东到西并列着东汉、贵霜、安息和罗马四个帝国。东汉和罗马我们谁都知道,是举世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安息我们也偶尔听说过,她位于罗马帝国以东,占有伊朗高原的中部和西部以及两河流域地区。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多次发生争夺领土的战争。公元54至60年,两国为争夺阿尔明尼亚发生战争,直到公元三世纪初叶,安息帝国灭亡,萨珊王朝的波斯取而代之。
  
  至于贵霜帝国,却很少有人能够说明白。其实,贵霜帝国一点也不神秘,她的建立者就是大月氏人。他们原来是我国敦煌、祁连山一带的游牧部落,公元前2世纪时被匈奴打败后西迁到位于中亚的阿姆河流域,在征服大夏以后逐渐转变为以农业为主的部落。阿姆河是突厥语音译过来的,就是海或者大河的意思。大月氏人分五部,各部首领称“翕侯”。约公元一世纪初,贵霜部翕侯丘就却(约公元15—65年),统一五部,建立贵霜国家。贵霜不断扩大疆土,至第三代国王迦腻色迦(约公元78—102年)时,占有帕米尔以西、里海以东的中亚地区,伊朗高原东部和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国势最盛。汉与贵霜长期保持友好关系。中间贵霜求汉公主联姻,汉朝没有同意,两国因此一度发生隔阂。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贵霜副王曾率大军逾葱岭进攻班超,结果反被班超打败。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初,贵霜帝国开始分裂,直到公元五世纪被消灭。
  
  在大月氏人西迁的时候后,还剩下一小部分月氏人不愿到西域去。这些月氏人往东南迁至今日中国甘肃及青海一带,与羌族杂居,被称为小月氏。当时的甘肃和青海,还在中原统治区域之外,为匈奴所管治,小月氏人中部分融入匈奴,被称为匈奴别部卢水胡。其他小月氏人则到多被羌族、汉族同化。三国以后,小月氏人的名字逐渐消失,不再见于史书了。从此,辉煌一时月氏国彻底灭亡了。
  
  大月氏人到底去了哪里,上千年来,这一直都是一个解不开的谜,直到2004年,法国考古学家在乌兹别克斯坦的铁尔梅兹市发现了一处古城遗址。这座古城在2000多年前曾繁荣一时,是当时中亚大国贵霜王国的商业和文化中心之一。当年出版的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期刊称,该中心考古学家莱里希领导的小组经过几年努力,在阿姆河河谷沿岸地区发现了古代铁尔梅兹的城墙遗址。这段用于军事防御的城墙长500米,墙周围至少还发现了15座方形的塔。
  
  铁尔梅兹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南部阿姆河地区,邻近阿富汗。考古资料显示,铁尔梅兹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左右。公元前1世纪,贵霜王国建立并逐渐强盛,由于建国的大夏人原先臣属于大月氏国,中国古代也称贵霜王国为大月氏。说到这里,大月氏人的去向也就真相大白了,当年的大月氏人正是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人的祖先。
  
  *****************************************************************
  
  
  
  
  
  
  
  龟兹
  
  
  
  
  龟兹在古代叫库车,位于今天的新疆境内,是我国古代西域为数不多的大国之一。库车又称丘慈、邱兹、丘兹,自古以来就是盛产铁器的地方。
  
  
  作为西域的一个大国,龟兹的历史非常复杂,从战国时代到清朝建立,在它存在的1800年间,大部分时间是作为附属国而存在的。西汉时期,龟兹隶属于匈奴。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龟兹又服从于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朝在龟兹东乌垒城设西域都护。王莽时期又隶属于匈奴。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龟兹又投降汉朝。
  
  令人意外的是,就是这样一个风吹两边倒的古国,却创造了不为人所知的独特文明。它包容和吸收了世界东西两端的各种优秀文化和文明,形成了当时丝绸之路上非常先进的、以“中西合璧”或是“东西合璧”为特点的完美文化,她就是生生不息的龟兹文化!
  
  在航海技术不发达的年代里,人类的交流以陆路为主。丝绸之路曾是亚欧大陆上的动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主轴,华夏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印度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希腊文明、中亚文明在这里交汇,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萨满教都对这里的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处在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之中,智慧的龟兹人民长期以来博纳众长、汇聚百川,创造出了璀璨的龟兹文明。
  
  可是,长期以来,人们都无法理解这个中西合璧的文明古国是如何在强国的夹缝之中存在1000多年,而不被灭国的,人们甚至都不知道龟兹古国到底在哪里,属于什么人种。下面的若干历史片断或许能给我们些许启示。
  
  ******************************************************************
  
  
  
  
  
  
  
  
  
  龟兹,在两个男人的夹缝中生存的女人
  
  
  
  说到龟兹,许多人都会情不自禁地问到同一个问题:鼎盛时期的龟兹不是很强大吗,可它为什么会长期寄人篱下,不得不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呢?可以说,这个问题其实是龟兹历史上的核心问题,弄清了这个问题,也就了解了龟兹这个国家。
  
  故事得从2000年前的匈奴说起。秦末汉初,以阴山地区为根据地的匈奴,在北方草原日渐雄强,到公元前209年,匈奴冒顿杀父戮弟,自立为单于后,夺得部族大权,国力愈强,并一举成为漠北历史上第一个草原大国。匈奴为争夺领土,与西汉王朝之间展开了一场历史上罕见、持续300多年的汉匈战争。到了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入寇陕北,前锋部队已迫近长安,这种严重威胁一直持续到汉武帝初年。
  
  在战争初期,匈奴为扩大财源,扫除后顾之忧,联合羌族从侧翼共击西汉,形成经营西域的战略构想。公元前177年,匈奴单于冒顿责令右贤王西击月氏,定楼兰、乌孙、乌揭及其旁26国,其中车师、焉耆、龟兹、疏勒均处于匈奴控制之下。 大约从公元前177年开始,至公元前101年,匈奴统治龟兹长达76年。
  
  但是,当时的匈奴还算不上顺风顺水。在它的近旁,两个大国,即汉朝和乌孙有着亲密的联姻关系,一心要和汉朝争天下的匈奴因此感到自己被边缘化了。匈奴人认为,如果不主动出击,生存危机就要来临了,而如果及时出击,形势极有可能转向对自己更加有利的一面。于是,充满野心的匈奴人不得不做点什么以证明自己的存在。终于,匈奴人找到了一个好法子,那就是寻找机会离间汉朝和乌孙的关系。但是,汉朝和乌孙当时的关系可谓正如胶似漆,离间他们岂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弄不好,还有可以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经过一番思索,匈奴人把目光投向了河西走廊。
  
  精明的匈奴人发现,乌孙和汉朝往来最便捷的通道是取道天山东部然后直下河西走廊。为了隔绝乌孙和汉朝的便捷来往,匈奴于是派出重兵,一举占领了位于天山东部的车师族地区,这样一来,就迫使乌孙通往中原的道路不得不经过天山以南的龟兹地区。
  
  我们猜想,匈奴占领车师地区可能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单纯地占领车师,壮大自己;二是借刀杀人,即借汉朝另辟丝绸之路的大刀伤龟兹的元气,然后待龟兹元气大伤后再占领龟兹。可是,匈奴人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们满以为汉朝和乌孙会温顺地接受新的现实的,只是没想到,西汉朝廷把匈奴的侵略行为看成是断汉朝财路的举动,岂会听之任之?
  
  于是,就在公元前140年,汉武帝接连发动三次重创匈奴的战争,目的是扫清障碍,打通与西域交流的通道。由于汉武帝时期政治廉明,国力强盛,匈奴于是节节败退,只得一步步退守到天山东部一带。
  
  可是,争强好胜的匈奴人并不甘心,他们将目光投向广阔的西域,希望通过加强对西域的控制从而寻求起死回生的机会。就在这个时候,匈奴出了他们的第二张牌,由于龟兹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匈奴于是把攻打的首个目标确定为龟兹,并把它作为控制西域的跳板,最终把整个西域都建成匈奴政权强有力的后方基地。
  
  相对而言,匈奴地大物博,龟兹地小人稀,很快,龟兹就败下阵来。史书虽然没有透露龟兹战败的更多细节,但我们估计,匈奴此番打败龟兹是花了很大代价的。为了牢牢地掌控龟兹,匈奴人吸取上次放任龟兹发展壮大的教训,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一、设立童仆都尉府,用这专管奴隶的统治机构,牢牢控制西域最丰美的水草之地—焉耆盆地和龟兹绿洲。这就是说,匈奴统治下的龟兹人是不被当人来看待的。
  
  二、实施人质制度,用以控制龟兹王室。这等于是在说龟兹只是匈奴统治下的傀儡政权。
  
  三、设置监国和常派使团,督察动静,进行军政控制。
  
  四、横征暴敛,把龟兹当成是向西域扩张的后方基地。这是因为,龟兹是铜、铁、煤矿藏十分丰富的地区,控制了龟兹,就等于控制了武器和生产工具。
  
  本来,凭借着以上四招死死控制住龟兹,匈奴可以说已经具备了打败汉朝的本钱,至少在武器装备方面,匈奴不愁找不到矿藏,而汉朝的矿产资源却没有这么优越。但是,傲慢的匈奴人却失去了历史赐予他们的统一中国的绝好机会。
  
  中国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统一中国的机会有许多,我们认为,历史赐予匈奴人的这次机会是第一次机会。只是很可惜,匈奴人在没有先例可循的前提下错失良机。
  
  那么,匈奴是如何失去机会的呢?有两大原因:
  
  首先,匈奴过于短视,把占领龟兹片面地理解成资源掠夺。所以,匈奴在打败龟兹过后,事实上只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抢夺资源,主要是矿藏资源。
  
  第二件事是,剥夺龟兹人的人权,把他们当奴隶使唤。
  
  第三件事是,剥夺了龟兹人的创造性。我们知道,龟兹本来是一个非常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它不仅是西域的经济、佛教中心,而且在音乐、舞蹈、戏剧、石窟艺术方面颇有建树,素有“中国第二敦煌”之称。匈奴把龟兹人的一举一动都盯得紧紧的,就等于毁掉了龟兹的本钱。
  
  其次,由于龟兹被死死地捆绑住了,龟兹不仅没能给匈奴带来他们想要的财富,反而激发了龟兹人的民族情绪。
  
  反抗吗?龟兹人是“奴隶”,匈奴人是“奴隶主”,龟兹人反抗匈奴人就意味着奴隶要起义。可是,龟兹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们第一不善于打仗,第二也不打没有把握的仗。那么,龟兹人是不是就因此认命了呢,是不是就甘于被匈奴人奴役呢?
  
  不是的。龟兹人虽然没有起义,却找到了比起义更加有效的抵抗匈奴的方式,那就是学习,而且还是韬光养晦式的学习。
  
  那么,匈奴人的学习对象到底是谁呢?当时,汉朝正处于汉武帝的英明统治之下,民族团结、社会安宁、人民生活富裕,是西域各国学习的好榜样。
  
  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龟兹不仅学会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而且凭借着这种生产方式发展壮大起来,实力陡增。并且,随着国力的日渐强盛,龟兹还相继兼并了周围的轮台、尉犁、乌垒等小国,就这样,龟兹拉开了向西域大国蜕变的序幕。可是,当不可一世、自以为是的匈奴人觉察到龟兹已经强大起来的时候,一切已经晚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当时,在龟兹的西南面还有一个小国,叫扜(wū)弥国。史书记载,扜弥国距离长安9280里,人口24000人,士兵3540人。依常理,区区的一个弹丸小国,完全不足以左右西域大局,可是,一次事关西域大局的变故就因这个小国而起。
  据说,龟兹在打败扜弥国之后,为了加强对扜弥国的控制,依照汉朝的做法把扜弥国的太子赖丹抓过来当人质。
  
  恰巧就在那个时候,汉朝着手实施历史上极富盛名的“断匈奴右臂”战略。断匈奴右臂是张骞向汉武帝提出一项宏大的战略计划,这项计划的核心是与西域的强国乌孙结盟,汉帝国强势介入西域,并最终控制西域,斩断匈奴的右臂。
  “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给汉朝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意味着汉朝必须插手西域事务,西域事务相当于汉朝内政;另一方面,凡是不利于壮大匈奴实力,有利于分解匈奴实力的事情汉朝都要尽力去做。
  
  由于当时的龟兹还是匈奴的附属国,而龟兹又质押了扜弥国的太子,所以,汉朝必须帮助扜弥国解救扜弥国的太子赖丹。
  
  但师出要有名,一时间汉武帝还找不到出兵龟兹的借口。就在这个时候,上天给了汉武帝一个机会。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机会呢?这个机会又是如何成为汉武帝出兵龟兹的借口的呢?
  
  它就是前言所说的大宛宝马之战。由于我们在上篇大宛国一章中作过专门介绍,因此不再赘述。
  
  从大宛回中原,龟兹是必经之路。当汉朝的大部队打道回府路过龟兹都城的时候,李广突然一声令下:
  
  “将士们,皇帝派我们出来有两大任务要完成,第一是收复大宛,第二就是解救扜弥国的太子赖丹,现在,我们就去把太子赖丹救出来。”
  
  “将军,派我去吧,我只要10万兵马。”一个将领说道。
  
  “将军,1万兵马足够。”另一个将领说。
  
  “将军,我一个兵马也不带,难道大汉的威信和李大将军的旗号还不足以抵挡小小的龟兹国,解救太子赖丹吗?”
  
  我们一定见过拍马屁的,但拍马屁能拍到这个份上的,一定不多见吧。所以谈到拍马屁,首先应当学习汉朝。
  
  李广高兴极了,马上命令道:“那好,我就派你作为我的使者,前往龟兹解救太子赖丹。”
  
  使者单枪匹马地出发了。先前请战的几个将领哈哈大笑,说道:“你就等着我们去给你收尸吧!”
  
  可是,将领们根本没有收尸的机会,因为使者到龟兹国王面前只说了一句话,国王就服软了。使者说:现在外国都臣服大汉(其实只有乌孙等极少国家臣用汉朝),你们龟兹凭什么把扜弥国的太子赖丹当人质?扜弥国是汉朝的附属国,你质押赖丹就等于质押我们汉人,欺负汉人会是什么下场,你也想尝尝吧!
  
  自从打败大宛后,汉朝已经名声在外,再加上使者不可一世的霸气,更增添了汉朝的神奇和龟兹人对汉朝的畏惧。因此,龟兹国王不假思索地答应了汉朝使者的要求。
  
  这样看来,吹牛在有的时候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胜过10万大军。特别是对于现代人来说,既然“有幸”生活在这个物欲膨胀的势利眼时代里,不具备一定的吹牛的本事,怕是寸步都难行。
  
  李广把太子赖丹从龟兹救出来以后,就直接把他带到京师,让他学习汉朝的先进文化。没多久,汉朝就任命赖丹为校尉(相当于今天的国家部委司局长),太子赖丹在汉朝当大官的消息传到龟兹后,引发龟兹王室一片慌乱,尤其是那些亲匈奴的贵族,更是感到末日即将到来。
  
  就在这时,龟兹贵族姑翼向龟兹王进言:赖丹本来就是我国臣民,如今拿着汉朝的印绶来侵占我们的土地,如果不除掉他今后必然是我大匈奴的一大祸害。龟兹王本来就对赖丹投奔汉朝极为不满,现在,姑翼又来从中作梗,龟兹王怎么可能咽得下这口气呢?
  
  因此,在姑翼的蛊惑下,龟兹王痛下决心,立即调集大量兵马袭驻扎在轮台屯田的汉军,并将赖丹杀害。
  
  赖丹虽然是扜弥人,而不是汉人,但赖丹毕竟是汉宣帝赐封的官员,于是,汉宣帝下达一道密令:联合乌孙攻打龟兹。汉朝将军常惠带着丰厚的礼品送给乌孙之后,联合乌孙、疏勒、莎车诸国,遣兵5万人向龟兹进发,兴师问龟兹王杀赖丹之罪。
  
  这时在位的龟兹王已是绛宾(关于绛宾,下文将重点介绍),他承认杀赖丹之事,但为了自保,他编造谎言说道:先王之所以杀了赖丹,完全是听了姑翼的谗言,而我无罪,我愿意杀了姑翼来谢罪。说完,绛宾就令人将姑翼捆绑起来,并把他交给常惠处置,常惠想都没想,就立即砍掉了姑翼的脑袋。
  
  这一招可谓一举三得。第一,汉朝因此挽回了面子,壮了国威;第二,龟兹因此避免了与汉朝的一场大战,幸免于难;第三,汉朝借此警告那些想在太岁头上动土的人,如果有谁胆敢冒犯汉朝,下一个掉脑袋的就将是你!
  
  *******************************************************************
  
  
  
  
  
  
  
  
  绛宾与汉室公主的传奇爱情
  
  
  
  
  坐过龟兹王位这把椅子的人不少,但是能够在史书上留下姓名的并不多见,其中之一就是龟兹王绛宾。那么,绛宾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能够最终青史留名呢?
  
  这需要从丝绸之路说起。在西汉王朝的悉心经营下,连通中原和西域的丝绸之路日渐繁荣,龟兹国也尝到了甜头,龟兹人的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起来。西汉的强大与繁华,龟兹王绛宾既有耳闻也有目睹。他深知,龟兹这样的小国,不能与西汉对抗,而应该与西汉进一步加深友好关系。这样不仅可以立国,而且汉朝的先进文明也会给龟兹带来更美好的未来。那么,该如何进一步加深彼此的联系呢?这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毕竟,汉朝是“天朝大国”,是“中国”,西域诸国是“蛮夷小国”,是“偏国”。龟兹又不是数一数二的西域强国,想跟汉朝攀上关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绛宾却于无望中找到了希望。那么,他是如何找到机会的呢?
  
  前文已经提到过,早在汉朝与乌孙结为同盟的时候,为了表示对乌孙的器重,汉朝就特地将宗室之女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岑陬(zōu)。可老迈的岑陬不久就去世了,解忧公主于是遵从胡人习俗嫁给了新乌孙王——岑陬的堂弟翁归靡。婚后不久,解忧公主生下一个女孩,取名叫弟史。弟史和她的汉朝母亲一样,仪容端庄,举止优雅,整一个美人胚子。并且,弟史从小就跟随母亲学习诗书礼仪和音乐,琵琶弹得非常好。可以说,弟史是不可多得的美人加才女。解忧公主的侍女,当时已经嫁给乌孙右将军的冯嫽也非常喜爱聪明好学的弟史,她在出访西域邻国时常把弟史带在身边,让她见世面,长知识,一心要把她培养成将来能佐理王政的人。
  
  有一次,冯嫽到龟兹国访问,当然也带上了处在豆蔻年华的弟史。绛宾对乌孙王的女儿自然不会怠慢,特地在王宫中举办了一场宴会。绛宾首先演奏了一组自己谱的曲子,然后请弟史弹琵琶助兴。弟史弹奏轻盈,旋律悠扬,在场的人无不连连喝彩。曲子演奏完毕之后,绛宾又邀请弟史跳舞,弟史婀娜的舞姿和庄重高雅的风韵令绛宾陶醉了,他想,世上竟然有如此美妙的女子,因此对史弟动了爱慕之情。
  
  绛宾当时就想:弟史是解忧公主的女儿,是汉天子的亲戚,又是乌孙王的亲女儿,如果能与弟史结为秦晋之好,不仅可以抱得美人归,还可以同时和汉朝、乌孙攀上亲戚,这不是一举三得的好事吗?除了弟史,再到哪里能够找到这样的好机会呢?
  
  于是,绛宾派使者向乌孙王求亲。可是,当绛宾盼星星盼月亮把求亲的使者盼回来后,使者却告诉他一个令他非常的消息:弟史已经被解忧公主送到长安学习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求亲愿望化为泡影,绛宾只能仰天长叹。可就在这时,一个使团到了龟兹。
  
  这个使团本没有什么特别,是极其普通的一个使团,因为类似的使团时常会经由龟兹前往长安或者从长安出发经由龟兹到达西域。对于这些使团,绛宾一般都会礼节性地给予招待以示友好,如果有重要的使团路过,绛宾还会亲自出面接待。这一次,使团因为由冯嫽率领,所以绛宾决定亲自接待。说实在的,绛宾对这种礼节性的接待已经很疲倦了,他就像一个疲于应酬的官员,把应酬当成了一种负担。
  
  可是,在按照惯例接待使团过后,绛宾却惊呆了,因为他看到了使团中有一位花枝招展的青春少女,她的一屏一笑都是那样令人倾心。并且,绛宾还亲耳听到,有人管这个少女叫弟史。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弟史在长安呆了几年后,经汉朝皇帝批准返回西域了。
  
  可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绛宾面前,他该如何向弟史表白自己的爱意,更重要的是,假使他向弟史表达爱意,可遭到拒绝该怎么办呢?
  
  我们知道,绛宾虽然贵为龟兹国王,但是,由于龟兹只是个西域小国,他这个国王在西域大国眼里比普通臣民的地位高不了多少,所以,他向西域大国的公主求亲,遭拒的可能性非常之大。为了达到求亲而又不被拒绝的目的,绛宾可谓伤透了脑筋,可是,他始终都没能想到一个比较稳妥的办法来挽留弟史。
  初恋和暗恋正是这样,一旦爱上某个人,任何人都会变成害羞的蝌蚪。国王也不例外,古往今来,我们的许多帝王之所以能够坐拥三千佳丽而片叶不沾身,并不是他们阅女人无数之后有什么过人的本领,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压根儿就没有爱过,不明白爱情到底是什么。所以,我要奉劝读者们的是,爱,千万不能过滥,爱就只能爱一个人,爱如果滥了,爱就不是爱了,而成了滥交。不过,龟兹国王绛宾却是个特例,因为他真的爱上了弟史。
  
  就在绛宾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乌孙使团已经要离开龟兹回国了。怎么办?如果任由乌孙使团来去自由,那么,弟史很有可能回国后就名花有主了,因为在那个年代,女孩十三、四岁就出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更何况像弟史这样美丽端庄的公主,等着向她求亲的人一定多得像大宛国的宝马,一旦失去了一次机会,将不可能再有第二次机会。那么,趁在弟史回国前向乌孙王求亲吗?理论上可行,可现实是,弟史他们马上就要回国了,弟史不可能主动留在龟兹等着绛宾到乌孙国去向他的父母求亲。
  
  就在这时,冯嫽已经牵着马匹准备回国了。情急之下,绛宾作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扣留乌孙使团。爱上一个人就等于在她面前会失去理智,这句话用在绛宾身上再合适不过。当时,绛宾的大胆举动是非常危险的。首先,乌孙国可能以擅自扣留使团为由向绛宾问罪。更重要的是,乌孙国王翁归靡无比残暴,凡是胆敢得罪他的人都没好果子吃,绛宾竟敢私自扣留他的女儿,他会咽下这口气吗?所以说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非常大。退一步讲,假使乌孙国饶恕了绛宾,但在爱情这件事情上,强扭的瓜不甜,除非是你有情我有意,弟史首先就会对绛宾产生抵触情绪,更别说和他结婚了。
  
  然而在这个时候,历史仿佛是为了成全这对千古流传的佳话似的,出人意外地笔走偏锋。那么,绛宾是如何求亲成功的呢?历书是这样记载的,在扣留乌孙国使团后,绛宾还做了另一件事,那就是紧急派出特使到乌孙国说明情况。可是,史书上并没有记载龟兹的使者是如何说明情况的,也没有说明翁归靡、解忧公主以及弟史都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
  
  史书虽然没有正面交待绛宾的求亲过程,但是,流行于古代西北边境的劫婚却给我们以难得的启示。关于劫婚,清朝赵翼在《陔馀丛考•劫婚》中说:“村俗有以婚姻议财不谐而纠众劫女成婚者,谓之抢亲。”赵翼的意思不难理解,他把劫婚当作抢亲的同义词。但是,赵翼的解释还不够直白,据《北史•高昂传》记载:“昂兄乾求博陵崔圣念女为婚,崔不许。 昂与兄往劫之,置女村外,谓兄曰:‘何不行礼?’於是野合而归,是劫婚之事,古亦有之。然今俗劫婚皆已经许字者。昂所劫则未字,固不同也。”《高昂传》则把劫婚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即劫婚不光是邀集众人去抢亲,而且在抢亲之后,还要在村外“行礼”,说“行礼”还比较含蓄,说白了,这里的“行礼”就是在野外行洞房之礼,把抢回来的女子给强奸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一直以来,人们对于这种婚俗因何产生充满疑惑,其实,如果我们把眼光放久远一些,就不难猜测绛宾或许正是这一婚俗的缔造者。
  
  我们于是认为,与其说翁归靡和解忧公主是被绛宾的真诚所感动,才答应把宝贝儿女嫁给绛宾,还不如说他们是被逼无奈才答应女儿和绛宾的婚事的。当然,当时的政治背景也不能忽略不计,龟孙作为夹在汉朝和乌孙之间的一个小国,如果能够与汉朝和乌孙结成亲戚,就等于攀上了两棵大树;反观乌孙也是这样,有了龟兹这个亲戚,他们今后往来汉朝也更加方便了,并且,一旦东边的匈奴人欺负起乌孙人来,至少还有乌兹的国王女婿可以帮自己。更何况,如果真的“生米煮成熟饭”,翁归靡就是剥了绛宾的皮也于事无补。
  
  好在胁迫结婚不一定等于不幸福,感情也是可以培养的,弟史嫁给绛宾后对婚姻生活非常满意,两个人朝夕相处、相濡以沫、非常恩爱。但翁归靡和解忧公主还是对绛宾有点不放心,他们给汉朝写信,希望把弟史继续送往汉朝学习。
  对此,学者们普遍认为翁归靡和解忧公主是因为满意女婿所以才要把女儿送往汉朝学习的,其实,如果真是这样,他们何必要把这对有情人分开呢,他们应该尽可能地让这对年轻的夫妇生活在一起才对。所以我们认为,翁归靡和解忧公主本来拆散绛宾和弟史的心不死,不幸的是他们遇上了绛宾这个死缠烂打的对手。
  
  好在绛宾并没有因为女方父母的反对而气馁,而是以龟兹国王和弟史丈夫的双重身份向汉朝求情,希望能够陪同弟史一道入朝觐见汉朝皇帝。绛宾高明就高明在这里,他虽然只是西域小国龟兹国的国君,但龟兹好歹还是个独立国家,他以一个独立国家国王的名义向汉朝请示陪同王后一同去汉朝学习,汉朝能够不答应吗?因为在汉朝看来,绛宾此举意味着向汉朝俯首称臣,这是汉朝求之不得的。所以,绛宾的愿望又一次实现了,他陪同弟史到达了长安。有了汉朝皇帝的恩准,翁归靡和解忧公主自然不便再反对什么了。
  
  所以,如果有人担心没房没车会被准丈母娘瞧不起,不要紧,“先斩后奏”“把生米煮成熟饭”就成,但是我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把生米煮成熟饭”不是要教读者们变坏,而是做既然爱一个人,就应该执著,朝三暮四是不行的;如果饭熟了之后丈母娘还是百般刁难,那么,就应该傍一个像汉朝这样的大树,让大树给你撑腰,这样丈母娘就算意见再大,也不会有意见了。再联想到如今居高不下的房价,有人说丈母娘才是高房价的罪魁祸首,这话有一定道理,可是,如果我们再往深处考虑一些,丈母娘为什么有能量推高房价,是因为他们对女儿的婚姻大事有发言权,而他们为什么有发言权,还不是因为我们这些男人们没有“把生米煮成熟饭”。但是,我得着重强调的是,责任是男人的本份,不负责任的男人不是男人。
  
  绛宾夫妇在长安住了一年,最后带着丰厚的赏赐回到龟兹。被中原文化折服的绛宾在龟兹仿照中原样式建立了新的宫殿,让龟兹人穿起汉式服装,修筑道路,实行出入传呼、钟鸣鼎食的汉家礼仪。对绛宾兴汉俗的做法,后来有些人给予了嘲讽。他们认为,那些汉家的宫廷礼仪不适合龟兹这样的小国。甚至有人说:“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骡也。”意思就是说,绛宾在小小的龟兹国实行中原的宫廷礼仪,就好比既不是驴又不是马的骡子。这话后来竟然演变成为一句成语——非驴非马。
  
  绛宾与汉家和好的政策不仅在他这一代得到保持。他的儿子即位后继续与汉朝通好。到了东汉时期,龟兹成了塔里木盆地最强大的绿洲之国。绛宾为龟兹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不是任何人可以随便否认的。因此,绛宾被史册牢牢的记录了下来。其他的先王或者后来者,因为功劳远远不及绛宾,只能被历史的风沙湮没。
  
  *******************************************************************
  
  
  
  
  
  
  龟兹坐拥5万大军缘何会被班超打败
  
  
  
  
  
  绛宾丢卒保帅杀掉姑翼之后,龟兹和汉朝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局面。直到西汉灭亡,东汉创立,情况就又开始发生转变。当时,东汉由于经历了多年的战乱之苦,百废待举,脆弱得很。可对于一向视中原为肥肉的匈奴来说,东汉的羸弱无异于打败他们的绝好机会。那么,为了达到一举打败东汉的目的,匈奴人是如何做的呢?
  
  匈奴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利用龟兹。匈奴人清楚地知道,龟兹与汉朝十分友好,为了挑衅汉朝,进而占龟兹为自己的根据地,匈奴派兵进攻龟兹,并将龟兹王绑在战车上,逼迫龟兹人民打前锋,替自己打仗占地盘,扩张自己的势力。匈奴的这种绑架式的战争一打就是十多年。由于龟兹周边国家的人民都看到站在战车最前方的是龟兹国王,打前锋的也是龟兹人,所以他们想当然地以为是龟兹在侵略他们,于是对龟兹人憎恨无比。龟兹随之成为周边国家的众矢之的,这场浩大战争的结果是:龟兹人民家破人亡,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贸易几乎阻断,社会倒退几十年。
  
  对于发生在龟兹的这场悲剧,东汉朝廷哪怕再气愤不平,但也无能为力,因为当时东汉的根基还不是很牢固,国家尚经不起西征的折腾。
  
  见东汉没什么反应,匈奴人于是更加肆无忌惮了。汉明帝永平十六年,也就是公元73年,匈奴把贪婪的目光投向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所在的国家叫疏勒,而负责在疏勒屯田的是汉朝官员王成。这等于是说,疏勒及塔里木盆地和西域其它国家不一样,它当时就已经是汉朝直接统治的区域,匈奴进攻塔里木盆地就等于侵犯汉朝。
  
  但是,在和汉朝打了几百年交道之后,匈奴已经变得非常狡猾,他们并没有直接向塔里木盆地派兵,而是再一次利用龟兹当替罪羊。
  
  为什么说自古弱国无外交,道理也就在这里。弱国因为国力不够强盛,既没有国家愿意和你结盟,也没有国家愿意冒着得罪别国的风险替你撑腰。所以,弱国必须时时处处看大国的脸色,靠辱没尊严求得生存。正所谓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目前,利比亚正在重复着这条古老的定律。为了利比亚的石油,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领导人说打就打,他们打着人权大旗,空袭快如闪电,真是让人无比愤怒。国家主权在这些西方国家显得那么一文不值,利比亚人民的权利更是不值钱。利比亚遭受打击深刻警醒着我们,一定要加快发展的脚步,让自己变的更强,否则落后就要挨打。回想中国历史,我们也曾被别人欺负过,多少先辈和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给我们换来了如今的新中国。我们从利比亚的事件再次看到国家的强大是多么重要。利比亚国内局势不稳定,矛盾重重,维持稳定极其困难。这给了霸权主义可乘之机。如果卡扎菲有本事让利比亚强大起来,当然不会挨打。因此,我们应当时刻警醒,不能忘记曾经被挨打过的滋味。不要忘记我们换来和平是多么不容易,发展更是多么难,如果我们有一天掉队了,那些曾经欺负过我们的人,依旧会回头向我们扑过来,而且会更凶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永远不会过时。
  
  接着刚才的问题说,那么,匈奴是如何利用龟兹的呢?可以说,匈奴复制了上一次把龟兹王绑在战国上作战的创意,他们唆使龟兹王建进攻疏勒。由于东汉在疏勒的兵力非常有限,毫无疑问,王成战败并死于战场。匈奴于是赐封龟兹左侯兜题为疏勒王。匈奴此举给外界这样的印象,攻占疏勒完全是龟兹的主意,疏勒根本不把汉朝放在眼里。证据如下:第一,占领疏勒的是龟兹军队,杀死王成的人也是龟兹军队。第二,是龟兹左侯题在做新的疏勒王,而不是匈奴的什么人。第三,毫无迹象表明还有别的国家介入疏勒兼并疏勒之战。
  
  匈奴把侵略战争掩饰到这个份上,就等同于转变了这场战争的性质,把武力战争演变成智力战争。不难想象,如果汉朝官员的智力比匈奴差,直接消灭龟兹,龟兹就真的成为了匈奴的替死鬼。可以说,汉朝官员是不是够聪明决定着这场战争的最终成败,也决定着龟兹国的未来命运。龟兹于是处于被灭国的边缘。
  
  接下来的事实也证明,汉朝至少不像匈奴人想象的那样愚蠢。首先,汉朝派出36人使团出使西域,为首的是班超(《后汉书•班超传》)。但36人究竟是实数还是虚数,我们无法判断,但我们能够肯定的是,班超所带的人马一定不多。那么,班超到西域后做了什么呢?
  
  《后汉书》上说:班超首先抵达鄯善(今新疆若羌一带),起初鄯善王对班超“礼敬甚备”,可没多久就突然变了脸。鄯善王为什么突然怠慢起班超来?班超通过诈问招待他们的侍者,才知道匈奴也派使者到了。班超于是和随从商量:“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于是连夜用火攻突袭烧死了匈奴使者,并割下匈奴使者的头颅呈给鄯善王。鄯善王见到汉朝使者如此英勇果敢,于是对班超和汉朝刮目相看,并再次臣服于汉。班超也因降服鄯善有功,由假司马升为司马,复受命到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后文将详细介绍)。接着,班超在夺回疏勒过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活捉了当时的疏勒王兜题。疏勒被占,兜题被捉,龟兹可谓危在旦夕。我们不难料想,匈奴一定还等着看汉朝的笑话,准备趁汉朝进兵龟兹的时候趁火打劫进攻汉朝呢。
  
  可是,班超是什么人?他能够识不破匈奴的阴谋吗?事实是,他不仅识破了匈奴的阴谋,而且还做出了令匈奴人不可能想到的举动:派人把兜题安全地护送回龟兹,并立王成之兄子忠为疏勒王,自己则进驻疏勒盘橐城,保卫西域疆土。班超的这一招真可谓英明。他的英明体现在:一、放归兜题体现出汉朝的仁义胸怀,并借放归兜题向西域诸国释放出一个友好的信号,汉朝是仁义之邦,不像匈奴那样残暴,投靠汉朝就等于投身光明。二、放归兜题和令立疏勒王的举动也为汉朝挽回了面子,汉朝的文武百官怎么可能不高兴。三、放归兜题是善意地提醒匈奴,汉朝非常清楚匈奴利用龟兹的阴谋,如果匈奴再敢这样做,汉朝就不客气了。
  
  班超戍守西域之后,汉朝政府觉得他有些势单力薄,为了能够长久控制西域,汉朝政府又任命陈睦为西域都护暂驻焉耆。另外,任命郭恂为副校尉,屯兵随都护;司马耿恭为戊校尉,屯车师后部金满城;关宠己为校尉,屯车师前部柳中城。一时间,汉朝在西域的驻兵接踵而至。
  
  匈奴一看着急了,汉朝政府这不是在自己所控制的国家周围大量建立了望塔吗,这还了得?以后岂不是自己的一举一动,连上厕所都有可能被大汉看得见,这绝对不可以。而且匈奴也感觉汉朝政府就是想以这些了望塔为跳板夺取自己在西域的控制权。匈奴人深深感到日子不再好过了,末日就要来临了。
  匈奴是不是因此就一蹶不振了呢?没有。匈奴并没有因此一步步被汉朝吞噬,而是以匈奴为基础,培育了后来席卷整个亚欧大陆的大元王朝。那么,匈奴是如何立于败兵之际却又不败的呢?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祸不单行双双行。这句话用在这里极为恰当。
  
  就在匈奴陷入困境的时候,汉明帝驾崩。更遭殃的是,汉明帝突然驾崩后造成的国家最高权力虚空使汉朝内部陷入急剧的政权争夺之中,谁都不希望大权旁落,谁还有心思顾及西域的“小事”啊!汉朝的大臣和番王们心里都有一本帐,只要匈奴不打到长安,天下就是太平的。
  
  皇帝死了,汉朝乱了,匈奴报复汉朝的机会来了。龟兹再一次被推向历史前台。推动他的人仍然是匈奴。在匈奴的怂恿下,龟兹联合周边其它小国再一次向疏勒等汉朝边境地区进攻,并一举杀死汉朝西域都护陈睦,再加上匈奴也联合其它国家向西域发兵,无心恋战的汉朝军队被迫撤回中原。
  
   ***************************************************************
  
  
  
  
  
  
  
  
  但有一个人没有逃跑,他就是班超。但是,由于参与这次偷袭的西域国家实在太多,班超损失惨重。他于是紧急向汉朝政府求援,请求增兵,可是他的信还没有出发,汉朝的圣旨就到了:请班超速速撤兵回朝。班超于是陷入誓死守卫边疆还是回朝的两难境地。
  
  选择回朝:虽然遵守了王命,但意味着放弃西域边疆,整个西域必然会被匈奴控制,之前自己的一切努力都将化为零,这是班超所极不愿意看到的。
  
  选择死守:就等于抗命,是欺君犯上,但只要誓死守卫边疆,打败西域诸国不是没有希望。
  
  这边的班超还在举棋不定,那边的龟兹王在听说汉朝命令班超回朝后就按捺不住了,立即对疏勒展开了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疏勒人民于是又秘密请求班超救援。
  
  大敌当前临阵退兵绝不是班超的作风,他于是果敢地作出决定:放弃回国,打到疏勒。他立即率领汉朝军队,并在疏勒人民的配合下朝龟兹军队发起反攻,并一举打败龟兹军队,把他们赶出了疏勒。紧接着,班超又率领疏勒等国的将士共1万人攻占了龟兹属国姑墨石城。
  
  眼看着龟兹就要灭亡了,可是事情再一次出现转机。但是,这一次的转机不再源于外界,而来自龟兹国内。那么,这到底是一次怎样的转机呢?尽管史书没有给出答案,但我们能够从史书记载当中推断一二。因为就在龟兹国再一次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在任的龟兹王被废黜,取代他的是龟兹贵族尤利多。通过对史书中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前龟兹王建的特点是有自己的主张,有称霸的野心,所以在对待侵蚀西域这件事情上,他不甘心完全听任匈奴的摆布;而新任的龟兹王尤利多却大不一样,他毫无主见,是龟兹贵族所推举出来的傀儡。可就是这样一个傀儡挽救了龟兹。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当然得益于匈奴人的帮助。在匈奴人的操控下,尤利多率兵反击班超,并一举夺取了姑墨。姑墨这个地方非常重要,并不是因为这个地方有多么险要,而是尤利多率兵打败班超的军队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包括龟兹、匈奴在内的西域诸国,他们都想趁机把班超赶出西域。班超当时的处境可想而知:多面受敌,除莎车、疏勒等少数支持汉朝的弱小国家,龟兹、匈奴等众多国家对他开成了围攻之势;武力上处于弱势,一个大国对付众多小国,就算大国的力量再强大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更何况当时班超所率领的汉军不超过万人;自龟兹打败班超后,西域诸国士气高昂,而汉朝士兵士气低落。
  
  就在班超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的时候,他又遭到当头一棒。龟兹王尤利多派人到莎车、疏勒进行游说策反,试图孤立班超,动摇东汉在西域的势力基础,想要重建霸业。基于对当时西域形势的分析,莎车也响应了尤利多的号召举兵降龟兹,接着疏勒都尉番辰也率部降龟兹。在西域诸国中,只有疏勒王忠始终举棋不定,他既不想得罪匈奴又害怕汉朝。后来,莎车王通过行贿的办法收买疏勒王忠,疏勒最终也投向了匈奴。
  
  一时间,班超处于四面包围当中,他到底该怎么办,他如何才能打破西域诸国的包围圈呢?对此,史书依然少有涉及,只是说班超首先发兵进攻莎车。
  班超为什么要首先向莎车发兵,而不是其它国家?或者,班超为什么要率先发兵,而不是等到龟兹进犯的时候再来反击?班超是如何作出向莎车发兵的决定的?进攻莎车又能对整个战略产生怎样的影响?遗憾的是,史书没有说明。下面,就请我们一起来解开这个谜团吧!
  
  先来看莎车。莎车处在西域诸国的中央,分别与疏勒、龟兹等众多国家相邻,按照常理,班超应该避开莎车这个必争之地才对。可是,班超却反其道而行之,专攻莎车。从后来局势的发展来看,班超的这一决策无疑是正确的,可班超是如何作出这个正确的决策一直以来充满争议,有人说是因为班超运气好,有人说是因为班超智谋过人,还有人说是龟兹自寻失败。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令班超夺取了最后的胜利呢?我们比较倾向于第三种观点,即龟兹自寻失败。且看龟兹是如何自寻失败的。
  
  史书上记载,就在班超率领包括汉朝援军和亲汉的少数民族共计2万人进攻莎车之后,莎车王期黎急忙向龟兹求救,鉴于莎车的战略地位,龟兹王尤利多即派兵5万前往营救。学者普遍认为,龟兹王在班超发兵莎车后前去营救的决策无可争议,是正确的。在我们看来,这恰恰是龟兹失败的关键所在,这次失策是龟兹在与班超的战争中走错的第一步棋。
  
  这是因为,相比于营救莎车,龟兹完全有更好的应对办法。在我们看来,最有效的办法是:直接向班超的大本营塔里木盆地进攻,打班超的软肋。当时,班超可供调用的军队总共才2万人,可他将非常有限的2万兵力全部用于攻打莎车,这样一来,班超的大本营就形同一座空城,龟兹占领班超的大本营可以说易如反掌。更关键的问题是,即使班超打败并占领了莎车,但付出的代价是大本营失守,这意味着什么呢?当然是班超被他的敌人所团团包围。从前,班超还有东方的中原作为后方,现在,班超就连这个后方也没有了,后方变成了龟兹,如果龟兹再联合其它国家集体讨伐班超,班超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阻挡四面夹攻。所以,龟兹王尤利多选择到莎车与班超所率领的汉军正面作战是错误的。
  
  当然,龟兹选择营救莎车也并非完全错误,毕竟龟兹有5万大军,而班超的军队才2万人。并且,班超的军队中还有部分没经过军事训练的普通百姓。所以,只要龟兹军队全力奋战,完全有可能一举打败班超,至少可以把他赶回塔里木盆地。可是,班超没有给龟兹王第二次机会,对此,史书上只是说班超以少胜多就再也没有下文。那么,班超是如何做到以少胜多的呢?
  
  有一个细节也许能够说明问题。在班超复受命到于阗(于阗是当时新疆南道亲匈奴的地区,受匈奴使者监护)之后,于阗王对班超“礼意甚疏”(意思是并不把班超当回事),并且听信妖巫的话,索取班超的马用来祭祀鬼神。班超虽然知道于阗王是在有意刁难他,但他还是假装答应于阗王的要求,并同时要求妖巫自己来取马。妖巫信以为真,于是马不停蹄地赶到于阗,可是,等待他的并不是班超的马,而是他自己的祭日,班超二话没说,砍掉他的头颅献给于阗王。于阗王这才领略到班超的厉害,于是杀了匈奴的使者投降汉朝。
  
  这件事情充分说明,班超不光有勇,而且非常有谋,真可谓智勇双全。所以,班超在面临龟兹5万大军的时候不可能打正面战,而是虚晃一招,诱敌深入然后一举歼灭。可是,班超是如何诱敌深入的史书没有说明,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伸展想象的翅膀。那就是,班超的2万军队虽然打不过龟兹的5万大军,但凭借班超过人的智谋,如果他避重就轻,主动把莎车国的地盘让给龟兹,然后趁龟兹大军满以为自己畏敌先逃的时候再突然袭击龟兹后方,情况会怎样呢?必然,龟兹会因为遭到不明袭击而兵荒马乱,于是,班超也就顺利地实现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
  
  龟兹尤利多惨败之后,只好固守龟兹本土。随后,班超立疏勒府丞成为新的疏勒王,并且组织疏勒人民进攻叛汉投匈的乌即城,活捉了忠,安定了疏勒。由此,龟兹和汉朝之间出现了难得的和睦景象,并且这种和平局面在班超的苦心经营下持续了数十年,成为汉朝历史上的佳话。
  
  ***************************************************************
  
  
  
  
  
  
  
  
  谁才是最伟大的龟兹人
  
  
  
  
  
  龟兹虽然是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可没有人知道第一个来到龟兹的佛教徒是谁,也没有人知道这个佛教徒来自哪里,什么时候来的。我们仅仅知道,当佛教从古印度传到龟兹的时候,龟兹人很快地接受了这个信仰,并开始大规模地开凿石窟,以表达自己的虔诚。成吨的颜料被运送进石窟,画师们在石窟中忘我地绘制佛教壁画。龟兹成为佛教胜地,吸引着遥远国度的僧侣。就是从这里,诞生了一位著名的佛教徒。他的名字叫鸠摩罗什。他是一位改变了整个龟兹的伟人。那么,他是如何改变龟兹的呢?
  
  当时的中原处于两晋南北朝时期,只有小乘佛教在中土传播。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小乘佛教是怎么回事。
  
  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可归纳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小乘佛教也叫做“小乘教”,略称“小乘”,梵文音译“希那衍那”。小乘佛教在中国曾相当流行,中国最早流行的禅数学以及此后的[田比]昙学、成实学、俱舍学等,均属小乘类。中国的律学和唐代创始的律宗,皆以小乘律本为依据。
  
  鸠摩罗什的父亲是一个来自古印度的婆罗门种姓贵族,叫做鸠摩炎,原本是印度半岛某国的国相。因为厌倦了官宦生涯,鸠摩炎不远千里来到龟兹。龟兹王看到国籍友人来了当然的热情接待了了,聘鸠摩炎为国师。
  
  龟兹王有一个的妹妹,名叫罗什,聪敏才高,能过目不忘。当时,她已经20多岁了,各国显贵都曾来提亲,她却不肯答应。但对鸠摩炎,罗什确实一见倾心,决意嫁他。后来,罗什为鸠摩炎生下了一个儿子。鸠摩炎夫妇按照西域的习惯,为出世的儿子取名叫鸠摩罗什。
  
  母亲罗什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在鸠摩罗什很小时,罗什就决意出家,不惜以绝食的方式逼迫丈夫鸠摩炎同意。剃发受戒之后,罗什带着儿子一起到了雀离大寺出家为僧。罗什向儿子讲了自己的心愿:她希望儿子有一天能让佛法在中原发扬光大。鸠摩罗什记住了母亲的话,化为自己的志愿,一生都在为这个志愿而努力。
  
  雀离大寺在西域是一个相当宏大的寺院,俗称西大寺和东大寺。龟兹佛教鼎盛的时候,这里曾同时容纳了上万名僧侣。
  
  年幼的鸠摩罗什很快地引起了雀离大寺僧人们的注意。僧人们发现,这个孩子对经义,能迅速理解和掌握,一天能诵读1000偈,相当于32000字。鸠摩罗什研究佛经的同时,还研习了声韵学、语文学、工艺、技术、历算之学、医药学、逻辑学、星象、律历等学问,特别精于文辞和讲说。连龟兹国王都对他钦佩不已。
  
  由于鸠摩罗什的母亲是龟兹王的妹妹,因此龟兹国人都特别供养他们母子。罗什深怕丰厚的利养影响修行,带着儿子走避他国。
  
  此时,鸠摩罗什才9岁。随着母亲渡过辛头河到罽(jì)宾国,遇到了名僧盘头达多。鸠摩罗什受到了盘头达多的传授,进步神速,受到了盘头达多的称赞。罽宾国王听说鸠摩罗什如此了不起,立即请鸠摩罗什进宫,同时召集许多论师一同问难鸠摩罗什,结果论师全被折服。因此,罽宾国王非常敬重鸠摩罗什,以上宾之礼供养他。
  
  当鸠摩罗什12岁时,母亲又带他四处游历。这时,鸠摩罗什的大名已经传播开了,许多国家都邀请他做自己的国师,但鸠摩罗什丝毫不动心。当时,罗什的母亲带着儿子到月氏北山,一位小乘佛教的高增见到鸠摩罗什,非常惊异地告诉鸠摩罗什的母亲:“你应当常守护这位小和尚。假如他到三十五岁时还能不破戒,就必将大兴佛法,普渡众生。”
  
  不久,龟兹王亲自迎接鸠摩罗什母子回国传法。龟兹国原是小乘佛教国家,鸠摩罗什归来后,开始传播大乘佛法,听者无不欢喜赞叹,大感相逢恨晚。此时,鸠摩罗什刚刚20岁,在王宫受戒,从卑摩罗叉学《十诵律》。
  
  安定了儿子后,母亲罗什起身到天竺(现印度)修行,据说修成了圣人。
  
  鸠摩罗留在龟兹继续苦修,两年的时间已能通达大乘教法的奥秘。国王为他准备了一场法会,要他与从西域赶来的盘头达多辩法。老师和学生的辩论持续了一个月。结果,鸠摩罗什赢得了辩论。盘头达多向鸠摩罗什顶礼膜拜,说:“你是我大乘佛法的师父,我是你小乘佛法的师父。”
  
  于是,鸠摩罗什被龟兹王誉为国师。每逢大型法事,各国前来聆听佛法的国王为了表达无限的敬意,都亲自跪在地上,让鸠摩罗什踩着膝盖登上法座。鸠摩罗什不仅在西域传播了大乘佛法,他的名声也从西域传到了中原。
  
  当中原处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开凿的佛教石窟已经具有庞大的规模了。但在僧人们学习的佛教经典还是相当有限的。
  
  当鸠摩罗什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觉得是该自己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因为在他小的时候就有一个心愿将佛教在中原发扬光大。这个机会无疑对他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如久旱逢甘霖一般。
  
  鸠摩罗什将印度佛教的梵文翻译成龟兹文,在国内传播,同时又做汉文翻译,以便于在中原普及。鸠摩罗什翻译出来的佛经,精确并且富于韵律,如同音乐一般。显然,借助音乐的做法很符合当地的实际特点,对宗教而言,它易于人们接受与记忆,也便于传播。
  
  鸠摩罗什编写的汉字的佛教典籍很快传到中原地区,就在鸠摩罗什声望日隆的时候,一场劫难突然发生了。
  
  在公元379年,车师的前任首领看到龟兹国家赋予强大非常眼馋,可是自己又没有能力得到。他便想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别想得到。于是,为了增强自己的说服力,他偷偷找到了龟兹王的弟弟说,龟兹国王这个位置应该是你的,是被你哥哥抢去的,现在我要想把王位想办法将王位抢回来,让你来坐这个王位。
  
  本来就对哥哥这个王位垂涎欲滴的他,经过车师的前任首领这么一挑拨,欲望爆发了。于是,车师的前任首领带着龟兹王的弟弟朝见前秦皇帝苻坚。
  他们对苻坚说,西域有丰富的珍珠宝贝,请求皇帝发兵进攻龟兹,让龟兹王的弟弟接管龟兹。
  
  苻坚听到龟兹首先想到的不是珠宝,而是想到的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鸠摩罗什。如果将如此道行深的人归我所用不是锦上添花?苻坚这样一想答应出兵,但并不是为了珍宝。他对奉命出征的将军吕光传下谕旨:龟兹真正的国宝是鸠摩罗什,一定要把他带来见我。
  
  很快,吕光带领军队攻克了龟兹,抓到了鸠摩罗什。
  
  吕光虽然得到了苻坚的命令,却并不相信眼前这个年轻的和尚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有意羞辱鸠摩罗什,竟然强迫他与龟兹王的女儿结婚。鸠摩罗什坚决不肯,吕光就命他骑猛牛和乘恶马,想看他摔下来的丑态。面对恶意欺负,鸠摩罗什不为所动,丝毫没有怒色。最后,吕光感到惭愧,才停止轻慢的行为。
  就在吕光带着鸠摩罗什返回中原的时候,历史却发生了转变。姚苌杀死苻坚,建立了后秦。对于朝廷的突然改变,吕光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决定还是会中原,毕竟那里是自己的家。
  
  于是,吕光带着鸠摩罗什,率大军返回,可是在中途发生的一件事不得不让吕光对鸠摩罗什刮目相看。
  
  当吕光队伍在一座山下扎营休息时,鸠摩罗什却说:“不可以在这里停留,否则全军将士必定狼狈不堪。你应该把军队迁到高原上。”吕光根本不理鸠摩罗什的建议,依然故我。
  
  谁知道当晚,忽然大雨滂沱,山洪暴发,积水数丈深,山下宿营的将士死亡有数千人。直到这时,吕光方才自感受到鸠摩罗什的智慧过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后来,鸠摩罗什又对吕光说:“这凶险死亡的地方不宜久留,你应赶快率兵返国。中途一定可以找到乐土,在那里居住。”
  
  吕光听从鸠摩罗什的建议,迅速率军往回赶。大军到达凉州时,得到了“姚苌杀死苻坚,建立后秦”的消息。吕光下令三军缟素服丧,自立为帝建立了后凉。鸠摩罗什就被羁留在后凉国中,为吕光所用。直到17年以后,后秦皇帝姚兴派遣陇西硕德讨伐后凉,大胜之后,才把鸠摩罗什由凉州接到长安。当时,鸠摩罗什已经58岁了。
  
  鸠摩罗什抵达长安,整个长安城为迎接他的到来举行了盛大的仪式。从此,鸠摩罗什专注翻译佛教经典,300卷浩繁的经文在他的笔下化作精湛的汉语传向辽阔的中原。在长安,仅跟随鸠摩罗什从事翻译的助手就有5000人。期间,鸠摩罗什仍然要忍受屈辱,后秦皇帝姚兴异想天开,以怕“鸠摩罗什逝世后法种便断绝、没人可继承”的名义,逼迫鸠摩罗什接受10名女子。人在屋檐之下,为了完成在中原弘法的心愿,鸠摩罗什只好接受了。根据历史记载,鸠摩罗什真的留下了两个儿子。至于他的两个儿子是否真的有父亲的大智慧,就不得而知了。
  
  鸠摩罗什在70岁时在长安圆寂。可是,在临终前的遗言的应验,不得不让人惊叹万分。
  
  鸠摩罗什在死前曾留下遗言:“我们因佛法相逢,然而我尚未尽到弘法的心愿,却将要离去,悲伤岂可言喻。我自认为愚昧,忝为佛经传译,共译经三百余卷,只有《十诵律》一部尚未审定。你们如果能继续以我的本意去翻译,一定不会有错误。我希望所有翻译的经典,都能流传于后世,发扬光大。如今,我在大众面前发诚实誓愿,如果我所传译的经典没有错误,愿我的身体火化之后,舌头不会焦烂。”摩罗什圆寂后,遗体在逍遥园火化。他的形骸灰飞烟灭,舌头却真的依然如生。
  
  鸠摩罗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把大乘佛教传入中国的僧人。他对梵文佛经的翻译,开创了佛经翻译的先河。这个来自龟兹的人,让种族的概念在他面前消失于无形。无论在佛教历史上,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鸠摩罗什都是一个影响了历史的龟兹人,也是最伟大的龟兹人。
  
  ****************************************************************
  
  
  
  
  
  
  
  
  “千泪泉”传说
  
  
  
  
  
  龟兹不仅仅是西域一个国家那么简单,它还是中原佛教发源的中转站。因此,龟兹的佛教石窟雕刻艺术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克孜尔石窟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个石窟的后山还有一股清泉飞流直下,人们称为“千泪泉”。关于克孜尔石窟与“千泪泉”还有一段凄美的传说。
  
  相传,在龟兹国里面有一位美丽的公主。一次偶然的机会,公主遇见了一位聪明能干的小石匠,两人一见钟情。小石匠知道自己的身份根本配不上公主,可是,无论公主漂亮的外表还是善良的心底,都让小石匠难以释怀。而公主不管身份地位,非小石匠不嫁。于是,两个人约定终身。
  
  国王知道了这件事后,非常的生气。自己的千金女儿怎么能够嫁给一个地位低下的石匠呢?于是,极力反对这门亲事。可是,如何才可以打消小石匠与公主在一起的念头呢?
  
  此时,国王身边的大臣上前,轻声给国王说了几句话。国王听后大为高兴,连声夸道,这个主意不错,这个主意不错。
  
  于是,国王派人将小石匠叫进了王宫。国王问小石匠,你愿意娶我的女儿吗?小石匠一听边磕头边说,草民愿意娶公主为妻。国王笑道,好,你既然想娶公主为妻,就得表示你的诚意,为了公主,你愿意到山里开凿一千个洞窟吗?小石匠一想只要今生能够与公主在一起,干什么都可以。于是,他满口答应了国王,我愿意为了表示娶公主的诚意开凿一千洞窟。国王又说,等你什么时候将一个洞窟开凿好了,我就什么时候将公主嫁给你。
  
  为了能够娶到自己心爱的女人,小石匠几乎答应了不能完成的“条件”。 于是,小石匠扛着工具走进了大山,日夜不停地开凿洞窟。他挖啊凿,挖出了一个又一个,造出了一窟又一窟,当凿到九百九十九个洞窟的时候,小石匠突然感觉,胸口剧痛,一股热流从肚子里面直冲嗓门,小石匠一张嘴,鲜血喷洒在地上。接着笑石匠感觉一阵天昏地暗,倒在了地上,他使出所有的力气喊着公主的名字,可是一切都已经不再属于他掌控了……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还是不见小石匠回来。公主在王宫等得非常着急,自从小石匠走进大山之后,就失去了联系。
  
  这天,公主偷偷跑到后山寻找小时石匠。以前,公主不见小石匠回来,就要到后山区寻找,但都被父亲拦住了。于是,这次公主她只能偷偷跑出来寻找自己的心上人。可是,当看到自己的心上人变成一具尸体的时候,公主悲伤欲绝,她边哭边大声着,你走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从高高的山崖跳了下去。
  
  公主殉情之举,打动了飞禽走兽,也让天地日月落泪,北山泪如雨注,滴滴泪,串串雨,汇聚一处就形成了一个泉,长年不竭,后人称之为千泪泉。
  
  千泪泉如今还在,流淌于克孜尔石窟别的后山。这是一座巨大的半圆形山壁,三面山石陡立,“泪”就是从这山壁的半中腰流下来,滴滴答答,无有停歇。
  
  太伤心了,这泪水一流就是数千年。在“泪水”的滋润下,黄的苔藓,绿的杂草,红的小花,白的蔷薇,紫的野菜,簇簇团团拥挤成一片。这千泪泉是为谁流的呢?小石匠,还是公主?是遭劫的千佛,还是龟兹人的苦难?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吧。
  
  ****************************************************************
  
  
  
  
  
  
  
  
  龟兹古城的消失之谜
  
  
  
  
  龟兹古城是一个让人费解的历史之谜。龟兹国当年所在的绿洲,如今仍然一片生机,很多新疆人就在这里定居。它既不是毁于战争,也不是毁于自然,更不是毁于瘟疫,甚至也不是毁于宗教之争。那么,龟兹古城的消亡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对于龟兹的消亡,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公元840年前后,回鹘人西迁,占领了龟兹,龟兹国从此在历史上消失,龟兹人被回鹘统治。历史上把占据龟兹国的回鹘政权称为龟兹回鹘。龟兹回鹘最早的可汗叫庞特勤,称汗时王宫还是龟兹国的都城。回鹘称汗之后,最初还是设王宫于早先的都城之中,称汗的王也下定决心要将遭受到战争创伤的龟兹都城修复起来。但是,都城的老百姓要将从心里抛弃了这座都城。
  
  因为这里有太多战争留下的悲惨回忆和证据了。在他们看来,这个都城已经受到了诅咒,不管谁称王,刀剑相残是免不了的。这时,巫师也开始出来散布妖言,弄得人心惶惶。
  
   大家开始商量着要逃离都城。逃亡到一个没有战争,没有苛捐杂税,,没有贪官的地方。于是,大家开始行动起来,开始是一户两户,悄悄地迁走了,并没有引起统治者的注意。但是慢慢地,迁走的人越来越多,由一户变成两户三户五户……最终,引起官府的警惕和愤怒。
  
  据说,龟兹王宫有一位骟马的匠人莎吉克的出走,拉开了庞特勤屠杀的导火索。王宫里面的马匹都是由莎吉克来骟掉,骟掉的马比较温顺,深受王宫贵族的喜欢。回鹘称汗以后,可汗王宫里的马还是归莎吉克骟。
  
  但是莎吉克却不想再这个城市呆下去了,因为,他看到称汗的回鹘人跟先前的王一样,并不是把龟兹人真正当回事儿,战争的发生也是不可避免的。于是,他也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里,带上全家,悄悄地溜走了。
  
  莎吉克离开不久,可汗从乌孙弄到了一匹马,样子非常漂亮,只是没有骟,性情凶猛。可汗的一个儿子执意要骑,结果从马上摔了下来,折断了胳膊。
  
  可汗大怒,责问为什么不骟马。宫中人禀报说,骟马的人已经走了。可汗大怒,立刻派人将莎吉克抓了回来,让人就像骟马一样将莎吉克骟掉,不久就死去了。
  
  庞特勤将抓到的逃离都城的人杀掉,希望能杀一儆百,阻止龟兹百姓外逃。结果却适得其反,庞特勤的杀戮使人们更加相信都城是凶城,认定巫师所言必定灵验,迁居之势愈演愈烈。
  
   百姓越逃越多,以至于都城的正常生活完全被打乱。庞特勤慌了手脚,召集大臣们研究对策。结果,就连龟兹的贵族们也希望离开这座都城。他们说:这座都城千余年来一直是龟兹国的中心。有太多的战争在这里发生,太多的生命在这里消逝,可能连上天都讨厌它了。我们必须搬离这个不详的地方。
  
   大家都要求迁都,庞特勤也就不再拒绝了。迁都的决定得到了民众的拥护。百姓不再私自迁居,而是等待可汗的安排。
  
   要迁都,就要先选择新都的城址。选择新城地址的是一位大臣。这个大臣先是选定了龟兹西去100多公里的克孜尔千佛洞的附近。那里有一条美丽的大河,足以养育一个都城的人,而且河床宽阔,草滩如茵。
  
  但就在选定的当天晚上,大臣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新迁的都城里,到处都是森森白骨,人骨的架子横七竖八地甩得到处都是。一位白胡子的长者,拄着一根长长的杆子,用凄惨的哭腔不断地重复喊着:“罪过呀,罪过……”
  
   大臣从梦中惊醒,到处打听,才知道那块土地上发生过“千佛呻吟”的惨剧——一场惨烈的宗教之争。当时血流成河,数千冤魂至今不得安宁。很显然,那里不适合建造都城。
  
   接着,大臣选定了在龟兹东边20多里的一个叫大龙池的地方。这地方倒是个吉祥之地,过去迎接汉王朝的使者,都是在这里设坛迎奉的。大龙池也确实有一池水,虽不够充沛,但供应一个万人的都城是绝无问题的。只是,一场风沙就打破了大臣的梦想。这风沙刮得奇怪,呜呜哇哇之中传出一个声音:“罪过呀,罪过……”大臣虽然不知道原因,但鉴于曾经做过的梦的缘故,立即放弃了这个地方。
  
   奔波数十天毫无结果,大臣只好返回。但走到距都城仅有40里的地方,突然鼓乐齐鸣,一支迎亲的队伍出现在前面,就地歌舞起来。新娘新郎的歌唱中,不断地重复着“逛新城”的话。
  
  大臣环顾四周发现,这里是距离昭怙厘佛寺最近的地方,是玄奘法师讲经之地,这里的姑娘美如花朵。有了“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龟兹的姑娘一朵花”之说。
  
   大臣于是上奏庞特勤,开始迁都。跟西域其它古城消亡情况不同,龟兹都城不是因战争、灾荒的缘故搬迁,所以迁都的工作非常从容。人们把所有家当运走,连房子也拆掉。王宫里能搬的也都搬尽,搬不走的高大宫房也只留下了个空架子。不到半年,龟兹都城便只留下废墟。几十年后,人们开始在龟兹都城的旧址上种庄稼。庄稼长得是出奇的好,人们就进一步开垦,最后连残存的遗址也给清光了,只剩几面城墙。
  
  这就是龟兹古城被废弃的传说。既然是传说,就需要经过考证再确定是否可信、有多少可信。但是,龟兹古城消亡的来龙去脉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太多的记载。因此,龟兹古城是如何被抛弃的还有待专家进一步的研究。
  
  关于龟兹人的最终去向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在人类的历史中似乎能够看到一些有关龟兹人去向的影子。大约从汉朝开始,龟兹分成了两支,一支向中原进发,融入汉族,一支留在原地,最终被其他少数民族同化。
  
  龟兹人的内迁始于西汉,晚至唐朝中期,规模时大时小,人数或多或少。他们迁入内地,始则聚居于一两个地方,后因各种原因,逐渐扩散至大河南北。内迁的龟兹人先后涌现了许多风流人物,为开发我国北方地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三国时期,曹魏统治河西,当地的龟兹移民被迫成为曹魏的属民。由于曹魏政权系篡夺东汉而来,龟兹移民始终耿耿于怀,对曹魏抱有二心。为时不久,他们即摆脱曹魏的羁束,投归汉朝的正统——蜀国。《三国志•蜀后主传》记载:(延熙)十年,凉州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率众降,卫将军姜维迎逆安抚,居之于繁县。
  
  关于龟兹移民南迁的事,《三国志•姜维传》记叙得更为详细。上面说,延熙十年,蜀国大将姜维领兵北征,与曹魏大军鏖战于临洮以西,河西与曹魏政权的联系一时中断,白虎文得以乘机率众与治无戴所部共同投归蜀国。
  
  后来,蜀国被曹魏所灭,姜维降于曹魏统帅钟会,颇受信用。钟会叛魏,姜维建议利用所降蜀军袭杀魏军,反被胡烈为首的魏军将士剿灭。白虎文所率的精壮为蜀军一部,因为是钟会和姜维用来谋杀魏军将士的主力,事后被曹魏北迁至秦州一带,交由胡烈管束。晋朝取代曹魏后,设置秦州,以胡烈为秦州刺史,龟兹移民即在胡烈的管辖之下。
  
  公元268年(晋武帝太始四年至六年),西北灾荒连年,百姓饥苦不堪,群起骚乱,龟兹首领白虎文再次率众暴动,攻杀了秦州刺史胡烈。凉州刺史牵弘派部将田璋率精兵讨伐,暴动民众终于被镇压下去了。南迁蜀中的龟兹人并未被全部北迁至秦州,直至南北朝时,蜀中仍有龟兹人活跃在政治舞台上。龟兹人迁往内地的潮流,直到唐朝时才渐渐止息。据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是龟兹人的后裔,并且,很可能还是龟兹王族的一支。事实如此吗,我们自然不得而知。
  
  *******************************************************************
  
  
  
  
  
  
  
  
  
  高昌
  
  
  
  
  
  高昌故城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称“高昌壁”,最早见于《汉书》,在《北史•西域传》中记载:“地势高敞,人庶昌盛,因名高昌。”南北朝时期的麹氏高昌王国、回鹘人建立的回鹘高昌国均在此建都。唐朝打败高昌后,曾经在此设西州治所。蒙古帝国时将此地划入察合台汗的封国,改设火州。13世纪末,高昌王城被蒙古铁骑围困半年之久,高昌王英勇战死,据说,高昌城因此毁于战火。从此,这座使用了一千四百多年的古城只留下了断壁残垣供后人凭吊。
  
  但是一直以来,高昌是如何富裕起来的,唐玄奘在高昌留下了哪些故事,高昌又是如何消失的,高昌人是如何创造佛教文明的,却不为人们所知。
  
  *********************************************************************
  
  
  
  
  
  
  
  
  
  
  
  
   唐玄奘与高昌王的不解之缘
  
  
  
  
  
  唐僧(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是,《西游记》给人们的印象是唐僧是一个好坏不分、顽固不化的庸僧。那么,历史上的唐玄奘是这样的吗?这就需要从高昌说起。
  
  唐玄奘西天取经的第一站是高昌国。虽然没有证据证明高昌国源于何时,但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高昌政权由麴(注音)氏父子主掌,不少人之所以知道历史上还有麴氏父子的存在,正是因为他们全力支持和帮助过唐玄奘西天取经。可麴氏父子为什么要帮助唐玄奘去西天取经呢,他们又是怎样帮助唐玄奘去西天取经的,以及高昌在唐玄奘西天取经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一直以来,知道这一切的人少之又少。但是,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公元629年的一个夜晚,谜底自然会随之慢慢解开。
  
  据说那天夜里,唐玄奘历经千辛万苦,在踏过漫漫沙漠之后,终于从高昌的东门走进城里。与东门相连接的是一条直通伊吾(当时是高昌的属国)的大道,迈上这条大道,就等于踏上了高昌的国土。高昌王麴文泰得知玄奘到达伊吾的消息后,非常希望见到这位唐朝高僧,于是命令使臣立即前往迎接,并要求使臣接到玄奘后连夜赶回,而他本人也深夜不眠等着唐玄奘的到来。
  
  唐玄奘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竟然能够使一国国王对他如此期待?有人说,这是因为唐玄奘在当时就已经是举世闻名的僧人,高昌国王希望见到他是出于“名人效应”。这样的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另一种说法却更加有说服力,那就是高昌国王如此看重唐玄奘是因为被他的执著精神所感动。
  
  据说,玄奘祖上家世显赫,但是自从玄奘出生之后,家族开始走下坡路了。玄奘出生没有多少时间,惨剧更是一件接着一件。他五岁时母亲去世,六岁时父亲从江陵县令辞官回故里隐居,十岁时父亲又亡故了。
  
  唐玄奘的身世和曹雪芹和鲁迅都非常相似,他们原本都有一个富裕的家庭,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富二代”,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开奔驰车随意撞人,而是在历经生活变故后被逼走上“成才之路”。曹雪芹的曾祖曹玺曾任江宁织造,织造就是专门负责管理织布业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厅长;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其子曹顒、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可是,天有不测风云,雍正初年,由于受到清朝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这时的他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可是,正是生活的瞬息聚变激发了曹雪芹的创作激情,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一心一意地开始了《红楼梦》的创作。试想,如果没有曹家的衰落,历史上的中国就只会又多一个毫无建树的富家子弟,而不会有巨著《红楼梦》的问世。这样看来,变故对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关系重大,它不仅能够摧毁一个名门旺族,更能够成就一代伟人。
  
  玄奘出家之后,正好赶上隋末农民大起义,霸主割据,群雄角逐,天无宁日。就在这烽火漫天、狼烟遍地的岁月里,玄奘在净土之寺苦读经卷,研究佛理。直到李渊在长安称帝,定国号为唐,天下安定之后,玄奘才来到唐都长安。可是由于唐朝刚刚建立,唐高祖忙于铲除异己,长安的佛教事业一时瘫痪,于是唐玄奘又来到了成都。在成都,他通读佛学经典,很快就崭露头角,并为当地人所熟知。几年过后,长安逐渐安定下来,玄奘便又来到长安求教。由于在佛法的问题上玄奘观点新颖,说服力强,无人能及,于是,有人赞叹玄奘是佛门“千里驹”。
  
  出名后的玄奘深深感觉到,中国的佛学太过肤浅,要想求得真经,就必须到西方去。可是,令玄奘无比苦恼的是,唐朝没有批准他的出国申请。这是因为当时唐朝的根基尚浅,西北边的突厥不断骚扰大唐,所以大唐对出国的管制很严。见正路行不通,玄奘于是又想到了“偷渡”。有限制出境就会有偷渡,这是定律。唐玄奘宁肯冒着生命危险去“偷渡”,本身就证明他对西天取经的无比执著。
  
  毕竟当年的边检没有现在这样严格,只要肯冒被虎狼生吞的危险,“偷渡”并不是件难事,玄奘不怕被虎狼生吞,所以他就“偷渡”成功了。当时,高昌是紧邻中原的西域国家之一,位于吐鲁番盆地,在今天的吐番市以东45公里处,因此,过了当时象征国家的玉门关,也就进入了西域高昌国的领地。
  
  对于如此执著于佛教的唐朝僧人玄奘,同样执著于佛教的高昌王麴文泰自然不会怠慢,因为在麴文泰看来,怠慢唐玄奘就是怠慢佛教,这是大不敬。所以,就在唐玄奘进入高昌的当晚,高昌王亲率家人与重臣将他接到王宫后院的重阁宝帐之中,百般殷勤。高昌王一家刚走,王妃与数十侍女又来礼拜。第二天,玄奘还没有起床,高昌王又率领王妃与贵戚前来问安。
  
  由玄奘享受的待遇不难得到一点启示,拥有一技之长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玄奘因为有佛经这一技之长,就博得了高昌王的如此器重,享受到了如此高规格的款待。现代社会更是如此,一技之长代表的是人的做人尊严、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和职位升迁,有没有一技之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前途是否光明。国家也是如此,韩国因为有电子产品这一技之长,使这个国土面积只相当于中国一个省的国家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日本更是因为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使这个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长期在竞争力上领先。即便是朝鲜等国家,因为有核武器这一技之长,使得美国等国家不敢对它轻举妄动。
  
  当年的玄奘当然不可能总结出一技之长理论,所以,唐玄奘对高昌王的礼遇感激不尽。玄奘到达高昌之前,是靠施舍维持生存的,到高昌以后,他简直成了富翁。高昌为他准备了“四个沙弥以充给侍。制法服三十具。因西土多寒,又造面衣、手衣、靴、袜等各数事。黄金一百两,银钱三万,绫及绢等五百匹,充法师往返二十年所用之资,给马三十,手力二十五人”。
  
  为了表达对高昌王的感激之情,唐玄奘主动提出在高昌设坛讲经。为此,高昌王又专门为玄奘设坛。并且,每到开讲的时候,高昌王都亲自手持香炉前来导引。在玄奘上台开讲的时候,高昌王甚至还双膝跪下,让玄奘从自己的大腿上登踏而上,坐到讲坛上。高昌王对玄奘的礼仪可以说已经到顶了。
  
  一段时间过后,唐玄奘觉得自己该讲的经都已经讲完了,并且他此行的目的是前往印度求经,于是提出继续西行。可是,高昌王却不乐意了,他诚恳地对唐玄奘说:高昌虽是小国,但僧侣也总有几千人,大师不如留下来当高昌国的国师。
  
  但是,玄奘婉言谢绝了高昌王的邀请。高昌王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为了达到拘留住唐玄奘的目的,高昌王又对唐玄奘说:如果你不答应我的请求,我就送你回唐朝。高昌王和唐玄奘都知道,如果玄奘回了唐朝,就再也出不来了,也就是说,玄奘再也不能去西天取经了。
  
  按理说,这一招应该很管用,因为唐玄奘太害怕回到唐朝后再也出不来了。可是,他仍然不为所动,离开高昌继续西行的意图非常坚决,这大抵是因为,唐玄奘已经作好了最坏的打算,与其一辈子留在异域他乡,还不如回到家乡。玄奘的执着让高昌王无计可施。这时,有大臣出了一个挽留玄奘的主意:把公主嫁给玄奘,让他成为国王的女婿。
  
  高昌王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我们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猪八戒更是会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玄奘是个男人,而且正当壮年,我们相信,只要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僧人也不会例外,更何况玄奘身在高昌,他在异乡娶不娶媳妇,娶几个媳妇,中原人根本不可能知道,所以,哪怕玄奘在高昌娶几房媳妇,生一屋娃娃,他也照样可以回中原做他的和尚。我们这些俗人这么想,可玄奘却不这么想,当高昌五把这个想法告诉玄奘时,玄奘却再次委婉地拒绝了高昌王。
  
  “不识抬举”的玄奘终于惹恼了高昌王。
  
  高昌王身为一国之君,他的女儿不知有多少人等着求亲都没有机会,甚至连瞅一眼的机会都没有,而唐玄奘却不知好歹,连送上门来的公主都不要。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君主眼里,这自然就是冒犯。
  
  玄奘看来是在劫难逃了。高昌王警告玄奘说:我对法师是仁至义尽,可法师却屡屡不领情。现在,法师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留下,要么回国,请法师三思。
  
  玄奘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既然决心离开大唐,就没有想过空着手回去,即使大王执意要我留下,但大王留下的只能是贫僧的尸骨,绝对留不住贫僧的心。玄奘的意思非常明确,高昌王可以把他留下,但他的心却是时时牵挂着西天取经的。
  
  按照高昌王的说法,如果玄奘不肯留下,他就应该把玄奘送回唐朝,但是,高昌王怎么舍得送玄奘走呢?因此,高昌王其实只给了唐玄奘唯一的路,那就是除了留下还是留下。
  
  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唐玄奘比高昌王的招数更绝——绝食。据说,当绝食到第四天的时候,玄奘已极度虚弱,气息奄奄了。当时,摆在唐玄奘面前的路有两条:第一,继续绝食,走向死亡;第二,放弃绝食,留在高昌。摆在高昌王面前的路也只有两条:第一,选择让玄奘继续绝食,眼睁睁地看着他在饥饿中死去;第二,选择妥协,答应唐玄奘的要求。
  
  站在唐玄奘的角度来看,他既然选择了绝食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对抗高昌王的威胁,就不大可能放弃绝食,再说玄奘是个僧人,意志力会比一般人要强很多。然而站在高昌王的角度来看,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忍心让唐玄奘饿死的,这和让他亲手杀死唐玄奘没什么两样,都是罪大恶极。所以,高昌王最终选择了让步,他请求玄奘进食,等恢复身体后继续西行。同时,高昌王也提出了自己的交换条件:一是玄奘和自己结为兄弟;二是玄奘继续留在高昌讲经一个月;三是玄奘学成归来要在高昌讲经三年。
  
  高昌王的交换条件名为条件,实际上是对玄奘的莫大支持,所以,唐玄奘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高昌王的要求。说到这里,我们很自然就联想到《西游记》中记载的唐玄奘西天取经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唐玄奘真的经历了这么多的苦难吗?
  
  据说,唐玄奘从高昌出发前,高昌王专门写了24封国书,分别送往西域的24个国家,告诉这些国家的君主们说,唐玄奘是他的兄弟,打算到波罗门国去取经,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助。波罗门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印度。
  
  高昌地处在丝绸之路的东边门户,与西域诸国往来频繁,因此享有特殊的地位。现在,高昌王派出特使,发出国书,请沿途各国照顾玄奘一行,沿途各国一般不会不给高昌王这个面子。于是我们看到,除了焉耆因与高昌有过战争而没有照顾唐玄奘外,其余各国都以大礼相待。毕竟,当时的玄奘还远没有扬名天下,在西域诸国的心目中,唐玄奘的地位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比高昌国王的国书更高。
  
  在到达印度之前,唐玄奘一直享受特使护送的待遇。除了高昌国的特使,还有西突厥的特使——这些特使,就是《西游记》中唐僧那几个徒弟的生活原型。西行路上,西域各国对玄奘的尊敬,实际上是玄奘背后所代表的国家高昌。在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突厥,有人认为突厥最先是生活在咸海边的塞种,全盛时期的突厥疆域东至大兴安岭,西抵咸海,北越贝加尔湖,南接阿姆河南,建立了官制,有立法,有文字。公元583年,隋将长孙晟用离间之计,使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后在屡次与隋朝的战争中战败而走向衰落。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与薛延陀攻灭东突厥,唐高宗显庆四年(658年)唐又灭西突厥,余部西迁中亚。
  
  可是,就在唐玄奘到达印度后不久,高昌王麴文泰去世。史书虽然没有记载麴文泰去世的原因,但我们能够大胆地猜测,麴文泰在临死的时候一定还对与唐玄奘的三年之约念念不忘,他到死都还在期待能够再见到唐玄奘一面。
  
  可是,当时的通讯实在太落后了,在麴文泰去世后许多年,玄奘都不知道麴文泰去世的消息,他还把高昌王的恩情一直记在心中,尤其念念不忘与高昌王的三年之约。因此十多年以后,当有人问玄奘归国是走海路还是陆路时,玄奘明确回答他,自己从大唐来,如果不是因为高昌国王的关照,恐怕是不可能到达印度求经的,他永远都不能忘怀高昌王的恩情。他最期盼的,就是学成后返回大唐的时候能够在高昌国与高昌王再叙旧谊。
  
  可是,令唐玄奘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决定赴和高昌王麴文泰的三年之约的时候,一个消息传来:西域的形势发生很大变化,西突厥的强盛已是昨夜星辰,当年阻止他西行的唐王朝已经成为西域的真正主人,他日夜想念的高昌王麴文泰已在几年前离开了人世。
  
  玄奘感到了深深的遗憾和伤感。他没有再进高昌,他害怕睹物思人,于是决定直接返回中原。在他的请求被批准以后,玄奘经长安赴洛阳与唐太宗会面。随后,他便开始了又一项伟大的工程,那就是着手翻译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玄奘的成就无疑是伟大的,可他的一切成就的基础就是西域问学求法,而这个基础离不开高昌的帮助。
  
  或许,吴承恩是受了唐玄奘和高昌王麴文泰三年之约的启发,并为之所动,才灵感顿发,勾勒出了以唐玄奘西天取经为背景的神话小说《西游记》。在《西游记》里,唐玄奘一路历经数都数不清的艰难险阻,最终得以修成正果,表面上看是在歌颂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而实际上,吴承恩想要告诉人们的或许是,如果没有高昌王麴文泰的竭力相助,唐玄奘的西行之路恐怕真的要遇到那么多的“妖魔鬼怪”,他们都一心要吃唐僧肉。或许,唐僧肉只是其表,它暗含的是高昌王对玄奘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寄托着吴承恩对高昌王麴文泰的无限钦佩之情。
  
  *********************************************************************
  
  
  
  
  
  
  
  一味韬光养晦高昌没有出路
  
  
  
  
  许多人都有一个疑问,高昌算不上西域大国,可在资助唐玄奘西天取经这件事情上,高昌为什么就那样大方呢?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因为高昌王对唐玄奘的偏爱所到致,如果不是麴文泰对唐玄奘的那份兄弟之情,唐玄奘怕是得不到半点好处。可是,我们却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高昌其实非常富裕。
  
  通过历史记载和现在的遗址我们能够发现,高昌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丝绸之路意味着商贸往来,那么,丝绸之路的咽喉当然就等于商贸发达了。所以,那个时候的高昌类似于现在的香港,起到了国际中转站作用,更何况,当时世界的重心在中亚,高昌要想不富裕起来都不太可能。
  
  现在,问题也就产生了,如此富裕的高昌,竟然也会受到别国的侵略,对此,我们的回答是,正是因为高昌的强大且富裕,才让她成为令人垂涎欲滴的羔羊。
  
  公元19世纪上半叶,大清帝国可以说既富裕且强大,甚至还是老牌的世界政治、军事、经济第一强国,综合国力比当时的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都要强大。可是,富强的大清帝国并没有给国人带来安定和幸福,而是树大招风,最终使得中华大地成为西方列强争相捕食的猎物。其实,在那个年代,任何一个列强如果和清朝单挑,都不会是清朝的对手,问题是,当列强的目标空前统一起来的时候,列强就好像大象身上的小老鼠,是会要了大象的老命的。
  
  当时的高昌和后来的大清帝国一样,就遭到了西域诸国的围攻。当然,西域诸国对高昌的围攻不同于清朝末年西方列强对我国的血淋淋的侵略,相对而言,前者更加文明一些。
  
  首先是栽脏。西域诸国知道高昌有的是钱,所以故意把“走私”“偷渡”的罪名扣到从事国际货物买的高昌商人的头上,这样一来,这些国家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占有高昌商人的货物。
  
  其次是敲诈。西域诸国在扣留高昌商人的货物之后,又以高昌商人在他国从事走私犯罪为由向高昌王索要赔偿。
  
  最后是绑架。这种做法非常类似于现在的索马里海盗,专门靠劫持过往船只,绑架船员并向船员所在国家索取赎金。
  
  在西域诸国的群起而攻之下,高昌就算再有钱,经受一次两次栽赃、敲诈、绑架或许还可以,可是长此以往,特别是西域诸国在一次又一次得逞口味变得越来越大过后,小小的高昌国哪里承受得了呢,所以,高昌就慢慢由富国变成了穷国。
  
  对于高昌的衰落,学者们众说纷纭,有人表示遗憾,说如果高昌没有受到西域诸国的欺负,而是继续它的商贸繁荣,或许今天的西域还会象过去那样车水马龙;还有人说高昌的衰落是必然的,这和高昌所奉行的国策直接相关。史料记载,高昌当时奉行的是韬光养晦的国策,因为他们一门心思想利用丝绸之路咽喉要道的地理优势发展贸易,所以尽可能地避免与外界发生矛盾,能忍则忍,能让则让。然而,高昌人没有意识到,一味地忍让最终会被当成是软弱,而不是大度,久而久之,高昌当然会被西域诸国当作没有脾气的大象。
  
  这使我们很自然就联想到了当今我国的南海局势,南海应该叫中国南海,而不是南中国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一个是中国的,一个在中国的南边,而包括美国在内的少数国家之所以在中国南海大做文章,正是因为我们韬光养晦得太久。多少年来,原本属于我国的领海和岛屿却被周边小国占领,并不是这些小国比我们强大,而是我们过于忍让,才让这些小国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举两个例子,分别是西沙海战和南沙海战。西沙海战是1974年1月,中国海军南海舰队与陆军分队、民兵协同,对入侵西沙永乐群岛海域的南越军队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这是一场维护中国领土和领海主权的正义斗争。这次海战是中国海军首次远离海岸,在陌生海区作战。装备处于劣势的中国海军官兵战斗英勇,战术运用成功,击沉南越海军护航炮舰1艘,击伤驱逐舰3艘,击毙其“怒涛”号舰长、副舰长、“陈庆瑜”号舰长及以下官兵100余人。南沙海战是1988年3月,中国海军为保卫祖国神圣的领土南沙群岛,又与越南海军展开了一场海上的生死较量。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仅仅进行了不到28分钟,中国海军大获全胜。此战之后,我南海永暑礁海洋观测站的建站工程再没有受到越南干扰,于1988年8月顺利完成。南沙和西沙海战说明,韬光养晦其实是以必要的暴力为前提的,那种不要战争,不敢战争,不能战争的韬光养晦迎来的只能是受人凌辱。
  
  当时西域有个部落叫铁勒,实力虽然不是很强大,但就是这个小鬼,胆敢骑在高昌头上撒尿。据说,铁勒为了控制高昌,以保护自己国家生意人在高昌的安全为名,派出重兵驻扎在高昌。我们虽然没办法求证高昌是在什么情况下允许铁勒来本国驻军的,但是,我们不难想象的是,就算铁勒真的比高昌强大,高昌也应该以维护国家主权完整为由拒绝铁勒的无理要求。可是,高昌没有这么做,而是糊里糊涂地接受了铁勒的野蛮干涉。在这个时候,高昌和铁勒之间的形势就发生了显著变化,以往,高昌完全可以通过控制铁勒的商人达到间接控制铁勒的目的,现在,铁勒则通过武力达到直接控制高昌的目的了。更重要的是,铁勒还有更大的野心。
  
  史书上记载,铁勒为了在经济上控制高昌,竟然在高昌境内直接向往来的商贾贩客收税,更离谱的是,铁勒因为收的税没地方存放或者确保税收的安全,居然还配有专业的骆驼运输队,随时将征敛的财物运回国,这实际上无异于切断了高昌的经济来源,高昌失去了经济命脉如果才可以强大啊!
  
  据说有一次,驮酒的驼队在吉木萨尔附近的大漠上遇到了风暴,千桶老酒倾泻于地,数十天酒气冲天,一个月过去了酒气都没没有消散干净。不难想像,铁勒对高昌的盘剥是何等厉害。
  
  直到这个时候,高昌王朝才意味到一味地韬光养晦有多么错误,才意味到没有强大的军队,一切都是白搭。可是,一切已经晚了,他们想到了反抗,但在强大的铁勒军队的压迫下,他们连起码的反抗的气力都没有。高昌走到生死存亡的边缘。
  
   *********************************************************************
  
  
  
  
  
  
  救国英雄张雄的生死之谜
  
  
  
  就在关系到高昌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政治家张雄。
  
  张雄出于公元583年出生在高昌王国一个贵族家庭。张雄的祖父、父亲都有战功在身,官拜左卫将军,都曾经是王国的最高行政官员,身系王国安危。张雄的亲姑母,就是高昌王极受宠爱的妃子,极受信任,最能证明其受信任的事例,就是她曾受高昌王的委托,在王宫内负责接待去西天取经的大唐高僧玄奘。
  
  这样看来,张雄真可谓身世显赫,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官三代”,真是非常了不得。可是,我们中国自古就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长期养尊处优地生活着,张雄真能够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吗?更何况,张雄的官职是世袭而来,而不是凭借真本事考取或在战场上杀出来的,指望他来救国,真的很悬。
  
  在解读张雄如何救国之前,得先看看当时中原的形势和高昌王的锐利眼光。
  
  东汉灭亡后中国经历了漫长而混乱的四分五裂的时期。汉民族陷入了长达三个半世纪的厮杀战乱之中。这时仿佛是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的黑暗时代。当东晋在江南建国的同时,中国的北方则陷入分裂混战,黄河流域成为匈奴、羯、鲜卑、氐、羌等五个主要少数民族和汉族争杀的战场。
  
  据《晋书》记载,塞外内附有三十万人,入塞匈奴有数十万人,其它进入中原大地的十九个种族共有一百多万人。而这些只是有记载的。南北朝时期,更是各种蛮族大批的进入中原,人数已经多于中原人。就是说北方少数民族已经占据统治地位,把中原给瓜分了。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原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在这个时候,西域诸国要么参与到瓜分中原的战争中,要么离弃中原,从中原的笼罩中独立出来,可是,当时的高昌王麴(qū)伯雅却做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抉择,他始终忠诚于中原,哪怕中原正处于分裂之中,他对中原还是不离不弃,寄望于中原政权的庇护。可是,令麴伯雅失望的是,十多年过去了,中原还是那个四分五裂,叫人不敢指望的中原。
  
  当时中国最大的特色是胡汉分治,也就是将南方的汉人与北方的胡人即少数民族以不同的制度作统治。以汉赵(即前赵)为例,刘聪同时居皇帝(汉人的君主)和单于(胡人的首领),汉人以户为单位设官统治,而胡人以落(指以帐篷营生的单位)为单位,设不同系统的官员来统治。另一个统治特色是,以种族、部族为中心的政军结构。许多国家延续原本游牧社会中,以部族和血缘为中心的体制,国家仅是各部族之间的联盟,因此各部族领袖在军政上有较高的权力,皇帝的君权较不能如其他朝代那样直接透过官僚机构达成,也容易造成因宗室、部族领袖之间发生内讧而造成内战。前秦的苻坚和王猛即希望针对加以改革但尚未完全成功,后来北魏的拓跋圭将部落解散,设立新的统治机构,才逐渐减弱这种统治特色。
  
  当时的的兴替历史相当繁乱,这里仅述其大势。以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为界,这百来年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既人们常说的“胡亡氐乱”。永嘉(307-313)之乱后“五胡”所建立的多个政权一度为氐族前秦政权所统一,但淝水一战失败后顷刻之间便土崩瓦解。第二阶段更是祸乱不息,前秦灭亡后北方重又分裂,关中、关东、陇右政局纷乱,民族之间的斗争又出现一个高潮,社会动荡比以前更厉害。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才结束这种动荡的局面。
  真可谓工夫不负有心人,高昌王麴伯雅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的到来。公元589年,中原大地在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分裂、割据之后,再度回归统一。率领大军统一全国的是大将军杨广。随后,杨广又着手实施统一西域大计,率领大军一举占领了数千公里的西域土地。就在这个时候,麴伯雅带着自己的儿子麴文泰到河西走廊朝见杨广来了。当时,杨广已经当上了皇帝,即隋炀帝。
  
  我们都知道,杨广是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的统治下,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大隋盛世。对此,后人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大隋之盛世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可谓是空前,国泰民安、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甲兵强锐,威动殊俗,幅员万里。那个时期是中华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全盛黄金期,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日本等国家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这个朝代是唯一让日本对中国称臣朝贡的朝代,大隋帝国与倭国是宗主与藩属的关系。哪怕是在此之后的唐朝,与日本也是国与国的关系。
  
  由于隋炀帝早就听说有一个对中原无比忠诚的西域国家叫高昌,高昌的国王叫麴伯雅,所以隋炀帝杨广对麴伯雅的求见非常欢迎。史书上还记载,杨广不仅与麴伯雅一同东归,游长安、洛阳,而且还和他一道征伐高丽。这样,麴伯雅就对隋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归向大隋的心便更加坚定。麴伯雅为了表示他对大隋的忠诚,中原生活期间,还娶了隋宗室女华容公主为妻。
  
  在这之后,麴伯雅公开宣布说:“高昌虽然是汉家所设之郡,但过去因地处边陲,边道多有阻碍,所以在生活习俗上,一直从胡俗,其服饰制度和西域少数民族一样,披发,短胡,上衣左侧开襟。这当然是很不应该的。从观感上看,也给人一种与汉朝非出一宗的感觉。行动上,也势必导致与汉朝离心离德。这不是我的本愿。现在,隋王朝统一了全国,高昌当然也要归于一统,而这个一统,首先要从发式、服饰开始,向中原文化看齐。”
  
  麴伯雅带着自己的爱妻回国之后,便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要求变革。首先从发式和服饰上面的变革。实际上意味着高昌一场社会变革的开始。
  
  在这场变法中张雄是麴伯雅强有力的支持者,他全力拥护变法。他是汉家血统,又有大局意识,实际上充当了麴伯雅社会变革的急先锋。
  
  中华五千年文明早就告诉我们,改革的难度与改革的深度成反比例,改革越是彻底,改革的目的越是理想化,改革所遇到的阻力和风险就越大。纵观我国的千年变法史我们更是发现,所有的改革者固然都有过一时的辉煌,但改革夭折过后,改革者也没几个落得好下场,不是抑郁而终就是满门抄斩。
  
  先以张居正变法为例。明代,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的中国,随着手工业的发达,社会和行业分工的明细化,以初期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形式出现的生产关系已经成熟,资本主义的曙光已经悄悄呈现。但是,农业仍然是中国的主题。而官僚政治也是秉承了几千年的传统继续延续着。明朝中叶,贵族大地主兼并土地的情况相当严重。全国纳税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主所隐占,拒不缴税,严重地影响了国家收入,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接二连三地发生。明王朝处于危机四伏的境地。明万历年间,为了改变国家的这种状况,挽救明王朝于危难,张居正在政治经济方面做出了重大的改革。在内政方面,他首先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张居正创制了“考成法”,即对官员进行政绩考核的制度,在经济方面,“一条鞭法”则是张居正在经济改革方面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重大变革,主要内容是把一切征项包括田赋、徭役、杂税等合并起来编为一条征收,化繁为简。这些政策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官僚和贵族掌握国家财务的状况,使得国库收入大为提高。也为中国的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张居正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因此在张居正病死后,一些改革的反对派重新麋集,疯狂地进行反攻倒算。他们攻击张居正改革“务为烦碎”,清丈土地是“增税害民”,实行“一条鞭法”是乱了“祖制”。他们下令撤销了张居正死时特加的官爵和封号,进而查抄家产。张居正的长子被逼自杀,其他家属也惨遭迫害。代表地主和贵族势力的封建顽固派重新掌了权,可以说,这一场改革最后以失败告终,最后以改革者的家破人亡告终。明朝的改革仍然没有走出中国改革的宿命。
  
  再以清末戊戌变法变法为例。清朝末年,由于朝廷的腐朽和西方外强的掠夺,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摇摇欲坠的国家,几近亡国的边缘。与此同时西方的民主思想已经在中国人的思想中萌生,推翻封建帝制的民主革命的力量已经逐渐形成。在这种形式下,以康有为为首的思想家们,在维护现有体制的思想感召下,不得不力求改变国家的政治体制。由于西方如英国,东方如日本的君主立宪变革的成功,以及成功以后实现的国家强盛,使得这些维护旧制度的人们看到了希望。虽然康有为的变法举措没有明确指出实行君主立宪,但是他主张大力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广开言路,提倡官民上书,不许任何人阻挠;撤除闲散衙门和重叠机构,裁减冗员;准许旗人自谋生计。属于经济方面的主要有:设立农工商局,提倡实业,奖励发明;设立铁路矿务总局,鼓励商办铁路矿务;裁减驿站,设立邮政局;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决算。这些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措施,无疑是实行宪政的前兆。康有为的变法虽然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但是也遭到来自以慈禧为首的保守腐朽力量的阻挠,而由于慈禧的实际当政,这场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袁世凯窥视清朝的政权良久,他希望看到的是清朝加速腐化,好让自己有机会夺取天下。但是康有为的变法无疑会起到稳固清朝政权的积极作用,因此为袁世凯所不容。但是书生毕竟是书生,在康有为把变法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的时候,被袁世凯出卖了。变法的主要力量光绪皇帝遭到软禁,谭嗣同等变法骨干喋血菜市口。从戊戌变法的失败,我们看到了在中国改变政治体制的惨重代价。虽然康有为谭嗣同等变法人物是出于稳固清朝政权的初衷,但是他们实行君主立宪的思想,同样触动了中国几千年来家天下的保守思想,从根本上威胁到了皇权统治,被皇权统治着视为谋求推翻清朝江山的极大威胁。戊戌六君子被杀,是他们逃不过的劫难。同时,戊戌变法的失败,也让国人看到了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中国政治体制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他们用他们的鲜血,激发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斗志,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创造了思想的氛围。从某种意义上讲,戊戌变法六君子的血加速了腐朽的清朝的灭亡。戊戌变法的失败,让中国继续维持皇权的努力丧失了最后一次机会。
  
  麴伯雅的变法自然也不例外。这次变法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阻力,阻力不仅仅来自那些权贵们,更是来自铁勒国。在高昌,亲附铁勒国的贵族势力非常强大,他们是铁杆的反汉派,对于麴伯雅的社会变革,他认为是在损害自己的利益,于是,他们从发式、服饰上就大唱对台戏,不仅仍从胡俗,而且变本加厉,连胡人的兽皮雁翎也带进了朝中。
  
  在高昌国内,一场空前的危机即将暴发。一方面,麴伯雅铁了心的要实施变法,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他都要将变法进行到底;另一方面,当时的既得利益者贵族阶层狗急跳墙,正在策划一场宫廷政变。明地里的变法决心哪里敌得过暗地里的政变阴谋,在贵族的策划下,一批叛军举着火把,如狼似虎地涌进后宫,大开杀戒。毫无准备的麴伯雅差点被叛军抓获。好在有张雄的掩护,他才得以从宫里成功脱逃。那些曾经支持麴伯雅变法者,在看到张雄掩护着麴伯雅逃出王宫后,纷纷倒戈投靠叛军。高昌就此沦陷。
  
   为此,张雄决定带着麴伯雅远走高飞。只是,恐怕连张雄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这一飞,就飞走了6年。那么,这6年他们是怎么过来的呢?史书上说,他们于北方大漠之中,风餐露宿,晓行夜奔,时风时雨,时雪时雹,过达坂,走荒原,涉沙漠,攀高山。但是,麴伯雅和张雄为什么要过那种“爬雪山,过草地”式的艰苦生活,史书上却没有记载。
  
   有学者认为,麴伯雅和张雄这样做是为了逃命,因为高昌叛军的身影时时尾随着他们,麴伯雅一朝不死,他就一朝还有夺回王位的可能。但是,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吗?我们认为,人可以为理想奔波6年,却难以做到为了逃命而苟活6年,这也是为什么有理想和追求的人活得更多坚强的原因。那么,麴伯雅和张雄的理想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重新入主王宫。
  
   但入主王宫得依靠什么呢?张雄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总结出了失败的主要原因:
  
  此前,高昌尽管非常富裕,却仍旧饱受欺凌,受尽剥削,这是为什么?不是高昌国不够富裕,而是没有很好地利用自己的富裕,也就是没有把富裕转变为国力,尤其是军事实力;现在,自己作为高昌王,却被贵族们轻而易举地从王宫里赶了出来,没有一点国王的威仪,这是为什么?不是贵族们太过跋扈嚣张,不把他这个国王放在眼里,而是自己虽然身为国王,却没有一个国王所必须具备的武力。
  
  说到这里,一切便豁然开朗,麴伯雅和张雄之所以要在国外流浪6年,并不只是为了逃命,而是在一边逃跑,一边说服那里的国王帮助自己讨伐叛军。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6年过去了,麴伯雅和张雄终于得到了一支支持他们的力量,这支力量就是西突厥。
  
  西突厥:原是突厥汗国西面可汗。突厥汗国被隋朝分裂为东西两部(公元583年)后,西突厥在西域称雄,以控制丝绸之路。最强盛时期领土面积东起金山西到西海诸国。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最终肯帮助麴伯雅的为什么不是隋朝而是西突厥呢?这个问题一度也曾困扰过我们,但是,当我们仔细琢磨“西突厥”这三个字的时候,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也是一种非常有说服力的假设:既不是隋朝不肯援助高昌,也不是麴伯雅不愿意求助于隋朝,而是麴伯雅根本没有向隋朝求助的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高昌叛军从一开始就把麴伯雅朝西边赶,使得麴伯雅和张雄根本就没有朝东边转身的机会,所以,麴伯雅和张雄才一直跑到了西突厥。当然,麴伯雅和张雄并不是没有可能跑到中原,只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他们要围绕地球(漂洋过海)跑一圈。
  
   接着故事往下说,在得到西突厥的支持后,张雄经过严密组织和充分准备,率领着一支强大的远征军远征吐鲁番,讨伐高昌叛军。据说,这支远征军声势浩荡,还没等他们抵达高昌,叛军所建立起来的政权在即刻间就土崩瓦解了。这场胜利来得太突然,也太让人意外,这个时候,摆在张雄和麴伯雅面前的其实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叛军还会不会卷土重来,这也是他们最担心的。那么,他们有什么必然担心呢?我们认为有三大原因:
  
   一、远征军是租来的,他们出来混,终归是要还的,当远征军完成使命回到西突厥之后,被打败的叛军极有可能重新抬头。
  
   二、经过叛军的6年统治,高昌的立国根基越发不牢固,危机四起。
  
   三、除隋朝之外,高昌周边的那些国家都不希望高昌强大起来,他们还在继续做欺凌高昌,不断夺取高昌财富的梦。
  
  当然,麴伯雅和张雄也不是非常担心,因为既然没有人阻止他们东进中原了,他们也就有机会向隋朝请求支援了。虽然没有证明表明麴伯雅向隋朝求援过,但他在内心深处一定是把隋朝当作最牢靠的靠山的。所以,在打败叛军之后,麴伯雅不光得以重新登上王位,还任命张雄为“左大将军兼兵部”职,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军总司令。在一切准备停当过后,麴伯雅和张雄于是立即着手实施变法。
  
  可是,就在他们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中原政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法:短命的隋王朝被新生的唐王朝取代。于是,一个新的问题就摆在了麴伯雅面前,是归顺中原的唐王朝,还是另外寻找靠山呢?
  
  麴伯雅想到自己逃难的6年艰苦岁月,他多么隋朝能够伸手帮助自己一把,可是当自己遇到危难的时候隋朝又在哪里呢?最终,还不是西突厥帮了自己。即使隋朝愿意,帮自己一臂之力,可是也“阻漠隔沙”而鞭长莫及啊!
  
  麴伯雅思来想去,一咬牙一跺脚,最终还是选择了投靠西突厥。他的理由是:经历了逃亡之苦的自己已经再也经不起折腾了,他认为隔山的金子抵不了到手的铜,唐王朝再强大,也解救不了高昌的危难。高昌在西域,能靠得住的,也只有西域,这是事实所证明了的(指的是高昌被叛军占领的时候隋朝没有前去救援)。
  
  但是,张雄却反对麴伯雅的做法。他尖锐地指出,偷安无望,分裂无益,从历史上看,背叛汉朝的国家都是没有好下场的,只不过有时问之早晚的区别罢了,当今天下,只有坚持统一,归顺唐王朝,才能益国益民,才是惟一的出路。据说,张雄一次次提出建议,剖析利害,以至于到了声泪俱下的地步。但是,“规谏莫用”,而且还引起了麴氏父子的厌恶与不满,从此以后,麴伯雅不再信任张雄,几乎到了让他坐冷板凳的地步。
  
  张雄的主张不能得到贯彻,高昌的危机却迫在眉睫:乏熏寝食不安,坐卧不宁,以至于郁结在胸,心中块垒难去,年仅50,便伤感逝世。但是,张雄真是抑郁而死吗?有人说,他是被麴伯雅害死的,有人说他是自杀的,还有人说他是死于突厥人之手,但张雄究竟是怎么死的,没有人能够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也不可能有答案。
  
  张雄的遗体至今还在,且保存完好,身躯高大,胸宽背厚。双腿成明显“○”字形,这个“○”字可不是一般的“○”字,而代表了张雄长期戎马生涯的艰辛。
  
  历史的发展,自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自作孽不可活。高昌与突厥结盟的行为,既不能为唐王朝所容忍,也影响着高昌人民自身的利益。事情的发展,正如张雄生前所料,麴氏父子的倒行逆施,终于促成了高昌的灭亡。
  
  公元640年,唐王朝发兵高昌,势如破竹,近在咫尺的西突厥却不敢有任何举动。高昌王连连呼救,说是早有约定,高昌一旦有事,突厥一定出兵救助。然而,西突厥有本自己的帐,他们决不会拿鸡蛋往石头上碰。于是,在高昌城破,王死兵散,唐军的旗帜在高昌城头上迎风飘扬的时候,西突厥仍然置若罔闻。想必,高昌王在兵败战死的时候想到的最后一个人一定是张雄,他一定无比悔恨自己当初没有听张雄的话,才会导致今天的下场。
  
  
 西域36国传奇
  
   迅读网 整理版:
   http://xunread.com/go.php?id=1468458a-fb5a-4f27-9417-50baa95b6f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