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矾净化水的现象:健康是一种习惯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5:23:33

健康是一种习惯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03-29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罗显荣

  罗显荣 主编

  广东科技出版社

  6

  猝死的预防

  1.猝死的发生率

  近期首次发表的我国猝死数据表明,若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猝死的总人数约为54.4万/年,心脏性猝死的总数多于美国。我国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第一个年龄高发段为出生后至6个月(即由各种先天性或遗传性心脏病引起的婴儿猝死综合征;猝死的第二个年龄高发段为45~75岁,男性高于女性。

  2.猝死的诊断标准

  猝死是指突然、快速、意想不到的自然死亡。因其具有突发、迅速、不可预料、抢救成功率低及死亡率高的特征。猝死是直接危及人们生命的快速杀手。WHO对猝死的定义为:在6小时内发生意想不到的非暴力性死亡。但从猝死的突发和意外性而言,多数心脏病专家将1小时作为心脏性猝死的时间标准。

  3.猝死的原因

  据统计,88%的猝死为心脏性猝死。

  (1)冠心病。在西方国家,80%的心脏性猝死是由冠心病引起的。即使是在冠心病发病率不高的地区和国家,冠心病仍然是猝死的主要原因。20%~25%的冠心病以猝死为首发表现,45%曾经发生心肌梗死者具有潜在的猝死风险。

  (2)心肌病。在各种类型的心肌病中,肥厚性心肌病最容易引起猝死。其次为终末期的扩张性心肌病和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3)恶性心律失常。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特发性室速/室颤等,也是猝死的重要原因。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

  (4)心肌炎。尤其是成人暴发性心肌炎。

  4.猝死的诱因

  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很自然,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有征兆的。心源性猝死可发生于许多种心脏病,但最多见的就是冠心病,其中有一部分是急性心肌梗死,一些人虽无新发生的心肌梗死,但有冠状动脉狭窄。大多数猝死的人有明显的诱发因素,最常见的为情绪激动、劳累等,而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吸烟、饮酒、高龄等,都是常见的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5.猝死的预防

  绝大部分猝死发生于医院外,一半以上猝死发生在夜间的睡眠过程。若不进行抢救每延迟1分钟,患者生还的可能性即下降7%~10%;若超过10分钟,生存率低于10%。如果在猝死发生后3~5分钟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患者的生存率可提高到49%~75%;若超过8分钟,就会出现不可逆的大脑损伤,抢救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猝死事件一旦发生,抢救的成功率甚低。

  在西欧,心脏性猝死每年发病人数大概有30万,平均生还率只有2%~3%。美国的院外猝死抢救存活率也仅为2%。由于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尚不健全,多数心脏性猝死者的平均生还率比欧美国家低。因此,注重平时保健和早期干预,可大大减少心脏危机事件的发生。早期干预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控制血压;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避免体重超重,积极防治高脂血症;彻底戒烟,限制饮酒;积极治疗糖尿病;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分激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避免冠心病发作的诱因,如饱餐、大量饮酒、过劳、忽然的寒冷刺激等。资料显示,在40岁时开始预防,可以使冠心病的发病减少50%;在50岁时开始预防,可以使发病率降低近40%;如果从70岁才开始预防,就只能使发病率降低近20%。所以,要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必须从年轻的时候开始注意预防。

  猝死的一级预防。猝死的一级预防,是指对已经患有心脏病,但没发生过猝死或恶性心律失常等情况的患者进行治疗。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鼓励心脏病患者增加适当的体育锻炼(不是剧烈的体育活动),戒烟限酒,适当减少盐和油脂的摄入,保持愉悦的心情等。②合理用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血管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调脂药等。③通过120紧急呼救。在此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前2小时内,绝大部分患者还没有到达医院,而这两小时是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高发期。所以,建议突发胸痛的患者最好通过120紧急呼救,这样能使在120急救车上发生猝死的患者得到及时救治。④长期预防。国际上一般主张对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等猝死的高危患者,使用埋藏式自动除颤起搏器(ICD)进行预防性治疗。目前已有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为ICD的应用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疗效确切,目前已在欧美国家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因价钱比较昂贵,在我国尚未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