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海城属于哪个市:各派名家谈缠丝劲--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44:35

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
徐致一 著 1964年6月1日发表于《体育报》第3版
近来,常遇到爱好太极拳的朋友,来同我谈论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有的朋友从陈式太极拳的特殊风格来判断,认为“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的独特要求;持相反意见的则认为陈式的“缠丝”即是其他各式的“抽丝”,并找出“陈式太极拳”的一段文字,来证实他的说法。这段文字是这样:
“太极拳必须运劲如缠丝,或者说运劲如抽丝。这两种形象的比方都是说,运动的形象如螺旋。同时,这种螺旋又必须走弧线。尤如子弹通过枪膛中的来福线后,当它运动于空间时,既有螺旋形的自身旋转,又有抛物线型的运动路线。太极拳的缠丝劲,就要具有这种形象。”
根据引文,谨提出我个人的两点看法,供爱好太极拳运动的朋友们参考。
第一, 原文“太极拳必须运劲如缠丝”一语,在太极拳这个名词前面,并未曾冠上陈式二字。由此可知,原意是把缠丝一劲作为各式太极拳的共同要求的(包括杨、武、孙、吴各式,八十八式和简化太极拳在内)。我虽然不敢断言陈式太极拳的各式都没有缠丝劲,,但我练了几十年的吴式太极拳,一直就没有练过带着螺旋形的缠丝劲,却是铁一般的事实。吴式是杨式的支派,我记得已故杨式名家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太极拳十要”,也没有提到缠丝一劲,甚至连抽丝一劲也没有提到。为什么杨式和吴式都不重视陈式所重视的缠丝劲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最好是拿陈家沟已故陈式太极拳名家陈鑫的遗著(陈字品三,是一八四九——一九二九年时人),来谈一谈。他的著作里,有这种两段话:(一)“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经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二)“太极拳,缠法也,……,其法有进缠、退缠,左缠、右缠、里缠、外缠、顺缠、逆缠,大缠、小缠,而要莫非以中气行乎其间,” ……柯见陈鑫所擅长的太极拳是一种缠法,练缠法必须练缠丝劲,我认为是非曲直无可非议的。可是吴式绝不是一种缠法,不但在盘架时,没有螺旋运动,而且在研究用法时,也是力戒用缠法去制胜对方的。总之,太极拳的主要要求在于懂劲((即是懂得“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的用劲方法),它的应用方法也并限于缠法一种,若仅仅以缠法(或者说是缠丝劲)的有无,来评论太极拳的深浅,是很不恰当的。因此,我也认为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不可或缺的一种劲,绝不是一切太极拳都必须具备的一种劲。
第二,原文“或者说运劲如抽丝”原意是把缠丝劲和“抽丝”看作同样性质的。根据我的体会,拳论里所说的“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二语,前一句不过是动步要轻而稳,后一句不过是动手要柔而匀,都是行功时的动作要求。虽然,在习惯上,把后一句的运动叫作抽丝劲,但是在实际上,它和用法上所说的劲(如棚挤按等等),并不是同样的性质。在吴式太极拳里,抽丝动作的作用,主要是在于养成手上“不妄动刚劲”的必要习惯,先要有了这种基本功夫,才能为日后练习“人刚我柔”和“刚柔相济”的技击功夫铺平道路。有些人在理论上是懂得刚柔相济的,但是在应用时,由于情绪紧张,总是惯于用刚而不惯于用柔,就是缺少这种基本功夫的缘故。缠丝劲是和缠法相结合的,它能使缠法发挥更大的威力,可见它的作用和抽丝的作用是并不一致的。有人说:把吴式动作里的“转腕旋膀”加上弧形线路,不就等于螺旋运动吗?须知吴式的转腕旋膀,主要是为了变换手的方向,以适应弧线的来回转变,在弧线的方向转变不大时,是不需要转腕旋膀的,而且在旋转中,也并不造成弧线的螺旋形象,岂能和陈式的螺旋动作相提并论!也有人说:缠丝是陈鑫所用的原名,在武禹襄的著作里(武年是武式太极拳的创始者,一八一二—— 一八八○年时人),才把它改为“运劲如抽丝”,可见缠丝和抽丝,是名异而实同的,武氏的出生,早于陈氏三十七年,不知此说是否有误?而且抽和缠二字, 在意义上是并不相近的。武氏是深通文字的太极拳家,何至如此轻率地把极为重要的螺旋作用,改得无影无踪!也有人说:抽丝,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抽出螺旋形来的,那末,武氏既然乐意为王宗岳的拳论作注解,为什么他在这个抽字上,反而“惜墨如金”呢?假使武氏能把抽字的特别意义,加上很少的几句注解,岂不省却后人许多揣测!总之,陈式和吴式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太极拳,陈之所有,不一定即为吴之所有,吴之所有,也不一定即为陈之所有,因此,缠丝和抽丝,我也认为是不可混为一谈的两种动作。
上面这些意见,由于我的水平较低,难免有不正确的地方,仅供参考。
另外,我还想借此机会,谈一谈有关简化太极拳的一个问题。简化太极拳是目前流行最广的一种太极拳。它对群众健康有很大关系,是不待烦言的。最近我查了一查简化太极拳的说明书,在各项要求下,未见有缠丝劲这一要求;可是在上海出版的“简化太极拳”里,却把缠丝劲列为要求之一,原因是这本书在许多地方根据的是陈鑫的拳论。从说明书里,我们可以知道,简化太极拳是根据杨式太极拳改编的。究竟陈式和杨式是不是同一类型的同一要求的太极拳呢?假定说:杨式确有缠丝劲,只是为了这个劲很难练而特地予以简化的话,那就不成什么问题了。如果是:杨式也只有抽丝而没有缠丝的话,那就有必要把简化太极拳的用劲问题,好好地明确一下,以免初学无所适从,同时,也免得在广大练拳朋友中间引起无所谓的迷惑,这对简化太极拳的发展前途来说,我认为是不容轻视的一件事!


从缠丝劲问题谈起
顾留馨 遗作  元庄 整理

  编者按:该文当时为顾留馨老师应体育报社之约而撰,原打算以此结束太极拳的有关争论,后因故未刊。1983年8月香港“新武侠”革新版121号曾以“全国太极拳大辩论”登载当时全部文章。今细读此文不仅有史料研究价值,而且足以澄清很多似是而非的糊涂概念。时间虽然过去约40年,正可以验证论文的价值。
  一九六四年六月一日体育报刊出徐致一先生《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后,引起了争鸣。民族武术方面的学术性研究气氛,一直落后于其他部门,这次争鸣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争论的焦点是缠丝劲与抽丝劲的异同问题。对这个问题看法上的分歧,基本上分成两大类:第一类主张缠丝劲为陈式太极拳所独有,缠丝劲和抽丝劲是两回事。第二类主张缠丝劲是各式太极拳的共性,缠丝劲即抽丝劲。
  第一类的主张者除对基本观点(缠丝劲为陈式所独有)一致外,对缠丝劲和抽丝劲的异同问题,看法上有很大的分歧。除陈式外,其它各式有没有抽丝劲呢?徐致一先生的文章中是含糊其辞的。“抽丝劲是太极拳劲的总体”,“缠丝劲只是抽丝劲的表现之一”,这是赵任情先生的看法。“太极拳诸劲中的抽丝劲,螺旋劲,缠丝劲是有区别的”,“抽丝劲不是以制胜对方的劲”,“螺旋劲和缠丝劲是用以制胜对方的”,这是李经梧先生的看法。他们间的同中有异,互相矛盾处,自我矛盾处,以及概念上,逻辑上的矛盾,罗宏基,洪均生,龙奉武三位先生曾作了一部分的分析批判。为了篇幅关系,本文着重和徐先生作商榷。
  我们是第二类的主张者。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缠丝劲和抽丝劲是名异实同的同义语,都是形象地标出各式太极拳绕旋运转,顺逆默运的主要特征,也是太极拳区别于其它拳种的主要特征(刚柔、快慢、动静、尚力尚巧、是武术中任何拳种的共同要求)。没有这一主要特征,就不能完善地表现民族形式的独具一格的太极拳。通常我们说的这人练的像不像太极拳,练的有没有东西,都是首先根据这一主要特征来作判断。缠丝劲(抽丝劲)始终贯串于太极拳运动过程之中,亦即普遍性 (共性——缠丝劲)存在于特殊性(个性——各式太极拳)之中。离开了特殊性就不存在普遍性,同样,离开了普遍性(缠丝劲),也就不存在特殊性(各式太极拳)。
  缠丝劲的练法和独特作用
  缠丝劲的练法,说来极平凡而简单,就是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一动全动,内外相合的要求下,不断地旋腰转脊,上行则为旋腕转膀,翻转掌心,下行则为旋踩转膝,变换裆劲,形成贯串整体的一系列无限延长的空间螺旋动作。
  缠丝劲技其性能分为两种基本的缠丝:一种是掌心由内往外翻的顺缠丝,另一种是掌心出外往内翻的逆缠丝。顺缠丝,逆缠丝都离不开棚劲的作用,这是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而能逐渐产生的似棉裹铁,沉重而又灵活,富于弹性和韧性的内劲的锻炼方法,也是太极拳阴阳相济,刚柔摩盈的极为自然的练法,缠丝劲锻炼的质量越高,内劲的质量也越高,它是推手时粘化,牵动,拿放的核心,也是推手时具有威慑力量的基本条件。因此,我在《太极拳研究》中作厂如下的概括:“太极拳贯串于缠丝劲的核心作用,而以内劲为统驭。”
  缠丝劲的练法,不是单纯求圆,而是在一连串弧形动作中始终螺旋式的开合,伸缩。所谓螺旋力(劲)即统一于缠丝劲(抽丝劲)之中,把缠丝劲,抽丝劲,螺旋劲区别为三种劲别,是错误的。这种独特的完美的细致的运动方法,能够在同一时间内综合性地完成肌肉,关节,内脏器官的锻炼和畅通气血的作用,是太极拳家累代丰富起来的经验,适应于医疗保健性,体育娱乐性和竞技性的不同要求,成为太极拳适应性极为广泛的特点。
  陈鑫发现了缠丝劲的独特作用,加以赞叹说:“拳术家创立缠丝劲法,默行乾坤不息之螺旋线,循环无端,神妙万物,其至命矣夫,技艺云乎哉!”又说:“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陈鑫把累代积累的经验缠丝劲公开标出,应该说是一项重要的贡献。杨武两氏学拳于陈氏,为日久而用功深,不明缠丝劲是不可理解的。旧时代武师有守秘的坏习惯,精要处往往不肯示人;但是武禹襄仍然以“运动如抽丝”来表达其形象,再传的郝为真则以“麻花劲”表达其形象,都是指的同一事物,都是形象的标出太极拳缠绕运转的主要特征。不过,出于架式有大,中,小和高,中,低之分,形式有繁简,表现的缠丝劲(抽丝劲)有明显与不太明显的区别而已。
前辈太极拳家创立了螺旋式的缠丝劲运动方法,定名为缠丝劲(也可叫做抽丝劲或麻花劲,但缠丝劲的名词较为妥贴),这是在体育运动中发现的科学规律,我们应该欢迎这种创见。我所以认为:“极为高级,极为细致”;“是独特的中国式的运动方式”,都是根据上述的认识而来,并且带有民族自豪感的;也是研究陈,杨,吴,武各式太极拳之后,以缠丝劲为太极拳的共性来认识的,从未推祟某一家而自陷于宗派门户的死胡同。
  “简太”能不能谈缠丝劲?
  徐文说:“有必要把‘简化太极拳’的用劲问题,好好地明确一下,以免初学无所适从。”我们认为“简太”既是太极拳,并不排除太极拳的主要特征缠丝劲(抽丝劲)。道理非常简单。
  “简太”不同于过去的《太极操》(诸民谊作,1931年在上海出版,徐先生有序,赞为“盖已撷取太极拳之精义”),可以排除缠丝劲,因为那是“操”而不是“拳”,把缠丝劲放进《太极操》或是放进非太极拳的拳种中去,说是“张冠李戴”还可以,把缠丝劲还之太极拳,不应认为是“张冠李戴”。道理也非常简单。
  缠丝劲在推手技术上的独特作用。
  一、“沾连粘随,不丢不顶”,“引进落空合即出”的推手原则,如果用单纯弧形动作,像徐先生所主张的那样,不但动度大,仍易于与来力顶抗,而致引进落实,而且不能达到即化即打的境界。只有弧形的动作过程中同时有螺旋动作,才能“触处成圆”(陈鑫语),“触之则旋转自如”(李亦畲语),才能粘化恰到好处,无过不及而动度极小,这是舍远(用单纯弧形)就近 (用弧形中螺旋)的关键。“先引后进,半引半进,即引即进,”,“化即是打,打即是化”,“粘走相生”,离开缠丝劲是不可能练到恰到好处的,不可能由大圈练至小圈,由小圈练至没圈(有圈之意,无圈之形)的。
  二、缠丝劲由于动作螺旋式的弧形缠绕,处处是曲线,处处可以转化为直线,无定向而又有定向,无定向为圆,有定向为方,方圆互变,刚柔交用,充分体现了太极两仪,有柔有刚,阴阳互为其根的含义。
  三、缠丝劲最能练出轻灵沉着而又圆活的内劲(陈,杨,武三家也称作棚劲),出手沉重而又棉软,极有威力。由于动作螺旋,处处能控制对方重心,使失去平衡,处处能越过对方防守点轻灵地进逼,使对方不知我手从何而来,因此是能柔,能刚,能引,能化,能拿,能发的。缠丝劲在战略战术上属于积极的功势防御性的,是一动即进的。不同于“一柔到底”而又单纯的弧形动作求“柔化”,只求被动中俟机争取主动,是属于消极的单纯防御性的,是一动即退的。
  我曾说过:“推手时以缠丝劲的沾连粘随为灵魂,但又需以刚柔具备的内劲为统帅”,不仅是从研究古典太极拳论而得出的结论,也通过三年来训练各式推手运动员,参加试行的推手比赛的实践中,初步证实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看法的分歧不服于缠丝劲
  徐先生把武禹襄的“运动如抽丝”理解为“是动手要柔而匀,都是行功时的动作要求”,“而且在旋转中,也并不造成弧形的螺旋形象”,这只能认为是徐先生个人的体会。“运劲如抽丝”这句话,用武禹襄自己的话:“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了“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来作解释,是多么妥贴,表达出抽丝劲的螺旋形状,而又自然地柔刚相济的锻炼方法。徐先生作出“柔而匀”的解释,显然和武氏原意大为不同。抽丝劲如徐先生所说:“在旋转中不造成弧线的螺旋形象”么?即在吴式职业拳家中也有与徐先生持有不同理解的,例如教吴式五十多年的杨禹廷先生在《太极举动作解说》 (1961年印)中就这样说:“符合太极拳动作弧形,即呈螺旋形运动的原则……从螺旋形逐渐旋转的过程,从劲的表现上(缠丝劲)也同样符合推手应用的原则的。”
  徐先生怀疑杨氏是没有缠丝劲的,而据《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中据传是杨班候传下的拳谱则主张“力在惊弹走螺旋”,在《乱环诀》中并作了螺旋力应用特点精到的说明。这正是缠丝劲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武式李亦畲的“触之则旋转自如”,正确地说明了“运劲如抽丝”的螺旋式缠绕的独特作用。得李亦畲之传的郝为真则称作“麻花劲”,以油煎面食品“绞连棒”来形容太极拳螺旋式弧形动作。因此各式太极拳的教学者,一般都认为缠丝劲,抽丝劲,麻花劲实质是一回事。只有明显不明显之分,不应作有无之争。如果徐先生练的吴式是单纯的弧形动作,没有旋转的螺旋形状,那就在徐先生的吴式中不存在缠丝劲也不存在抽丝劲的问题,这正是徐先生否定缠丝劲为太极拳共性之后,对陈式以外的各式有没有抽丝劲只能含糊其辞的原因所在。而赵,李二位则承认了太极拳还有螺旋力(劲),然后,一个说:“抽丝劲是太极拳劲的总体”,评价很高,如果认为缠丝抽丝是一回事,原是不错。一个说:“抽丝劲不是用以制胜对方的劲”,贬之极低,可惜忘掉了陈式以外的各式一般认为练的是抽丝劲,特别是武式。这样,在第一类主张者中对抽丝劲看法的混乱,成为不能解决的矛盾。
  罗宏基先生引用李亦畲“气未到而意已吞”,认为“是高度自动化了的螺旋习惯力量的预优”,是“触之能旋转自如”的“吞”。原是诚恳的说服徐先生太极拳是有螺旋动作的。徐先生却在引用《四字密诀:敷、盖、对、吞》时,把缠丝劲作为单纯的有形动作,使与意和气分别孤立起来,不相联属,企图证明罗先生的解释是错了。太极拳是练意,练气,练身三结合的运动方法,是通过“运中气之法门也”的缠丝劲的核心作用来完成的。“气未到而意已吞”不通过形体动作(那怕是极微小的动作)如何能发生“吞”,“化”的作用呢?徐文中诸如此类的辩解不胜枚举。附带提一笔,《四字密诀》相传是武禹襄的作品,从未有人认为是李亦畲所作,我在《太极拳研究》中考释此作时,仅说李亦畲也有写作此诀的可能,未作肯定语。徐先生意引为李亦畲所作,就不免有张冠李戴之嫌了。


根据上面我们所作的分析,缠丝与抽丝都是标出太极拳螺旋式缠绕运转的形象,是太极拳的主要特征。缠丝与抽丝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同一事物,螺旋力统一于缠丝或抽丝之中,离开螺旋力也就不存在缠丝劲或抽丝劲。
  旧时代拳家守秘,于精要处不肯轻易示人。杨,武两氏得陈氏之传,不谈缠丝劲力;系守秘。武禹襄仅以“运劲如抽丝”来标出其形象,杨式一直以武氏拳谱为理论根据,于是一般习杨者(包括原为杨式小架子的吴式)仅知有抽丝而不知即为缠丝。这是引起缠丝与抽丝之争的原因所在。
  简化太极拳,拳简理不简,《怎样练习简化大极拳》一书,为了明确起见,所以采用缠丝与抽丝并列,令人一目了然是螺旋的缠,也是螺旋的抽,否则不免要令人迷惑是两种不同类的劲,是质量的柔而不是形状的缠和抽。
  徐先生在《再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中,认为陈吴两式除了都有圆圈和弧线以外,用劲,动作形象和风格都不同,据之划分为两种类型,再来证明缠丝劲为陈式所独有。这就使一脉相承的陈,杨,武,吴,孙五式,势必划分为五种类型,创立五种劲别不可,因为谁都能一望而知这五个式子的动作形象和风格是不同的。但是劲别呢?缠丝劲已给徐先生划为陈式独有了,又认为吴式没有螺旋形状了,抽丝劲又给李经梧说成是不能制胜对方的劲了!那么吴式盘架子和推手时究竟用什么劲呢?杨,武,孙三式又分别用什么劲呢?姑且假定缠丝劲是陈式的,抽丝劲(麻花劲)是武式的,剩下的仅为所谓螺旋劲,分配给那一式好呢?如果干脆说吴式用的是太极劲吧,而徐先生又是“一柔到底”论者,是不符合太极两仪,有柔有刚的,又怎能称作太极劲呢?看来仅仅为了要证明“简太”不应讲缠丝劲,反而把自己练的太极拳和各式的共性和个性,越讲越糊涂起来厂。
  缠丝劲之争实质上是刚柔相济与一柔到底之争。 .
  对于古典太极拳论,只能批判地吸收,取精弃粗,使古为今用。值得向徐先生质疑的是徐先生专练吴式,自认为立论引证又不离王宗岳,武禹襄二家太极拳论的。可是恰恰对王,武拳论中阴阳相济,有柔有刚的完整的理法来个彻底的修正,有柔而无刚,用阴而弃阳。王氏拳论中有严重的宗派门户观点(如“斯技旁门甚多”的轻视其它拳种,定于一尊的观点),技术上有偏面的主张(如“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的片面性主张),徐先生却继承和发展了这些形而上学的观点。徐先生一直对陈,杨,武各式不愿研究,并以“专重柔化”,“别树一帜”来否定他们兼具刚发的一面。我们对刚柔相济的理论是:“太极拳阴柔轻灵的一面,譬之和风细雨,太极举阳刚沉着的一面,譬之雷雹万钧。两者兼备互用,才得太极两仪,有柔有刚之全。阳刚阴柔两者的融浑无间,即两仪的仍归太极。凡偏刚无柔的须防跌失,偏柔无刚的,难临强敌”(见《陈式太极拳》推手一章)。我们认为这才是练陈,杨,武三家前辈通过实践得出的符合阴阳相济的理论。这与徐先生的“一柔到底”,“练柔不练刚”而又引述阴阳相济的理论是泾渭分明的。
  徐先生的《一柔到底》一文(体育报1962年8月20日),一味的强调练太极拳始终只有求柔,求轻,求匀。以人手的方法作为目的,否定太极拳的刚,重,快的一面。把古典的阴阳学说:“太极两仪,有柔有刚”来个割二为一,取一弃一,来作为“合而为一”。把武禹襄拳论:“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徐先生把“坚刚”引作“坚硬”,为否定刚作张本),来个有始无终。柔化刚发原是太极拳推手技术的全面要求,徐先生只重柔化,而轻视刚发,又肯定地说:“太极拳所追求的,确是在柔而不在刚。”武氏:“运动如百炼钢”的原义为运柔成刚,至大至刚,无坚不摧,是太极拳运柔成刚的要求,徐先生却强为解释作“化刚为柔”。人手“化刚为柔”是对的,其目的是为了“运柔成刚”,达到“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也就是陈鑫所说:“欲刚先柔””‘至柔至刚”,“刚柔兼到”。武氏“发劲如放箭”的有柔有刚,又快又准的刚发,徐先生也视而不见。徐先生引用所谓武氏的“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武氏这句的原文是:“每一动,惟手先着力,随即松开。”年老体弱的文人不喜欢“力”宇,适应自己的需要,窜改原文强加于武氏,徐先生引之而不觉其非。“轻灵”未尝不是太极拳的要求之一,只是不从“着力” (陈发科老师说的“塌住劲”是指此而言)而“随即松开”上发展出来的“轻灵”,只能是浮萍飘蓬,不是被一沾即起,便是经不起重刚的一发而已,即然徐先生强调“一柔到底”到绝对性的地步,有阴灭阳,有柔无刚,刚柔相济的太极拳已成半身不遂之症,徐先生还要引用“刚柔相济”只是装磺门面而已。
  徐先生的“一柔到底”贯彻到推手技术上也是绝对化的。他力主柔化,轻缓,反对刚发重快,不理解竞技运动原是:柔能克刚,刚能克柔,更柔能克柔,更刚能克刚的客观真理。徐先生的错误在于以体育娱乐性的推手要求,应用到竞赛性的推手比赛中来了!
  徐先生为了推行“专重柔化”的理论,抵制能柔能刚能化能发的理论,以至对推手比赛规则设想为:用猛力推出对方的不给分,被猛力推出的一方不输分,(见体育报1962年4月3日徐致一《推手比赛规则的管见》)输了可以免于输分,这是任何竞技运动规则所不曾设想过的!拿乒乓球赛作为比喻,削手如果只能防守 (柔化)等待对方的失误,没有迅速猛攻的技术,今天必然落后而无法成为选手的。徐先生的“一柔到底”论,对推手技术的提高是不利的。当然对年老体弱者练习推手,徐先生的主张是可以采取的。我们主张过太极拳推手也可以分别要求,向医疗性,体育娱乐性,竞技性三个方面发展。推手比赛总是流汗多,体力消耗大的,也不可向对方提出不许用猛力发劲的。徐先生的主张是适用于体育娱乐性的。我们指的是推手比赛万万用不得“一柔到底”论,否则不利于各流派技术的提高。
  通过刚柔相济的缠丝劲(抽丝劲)的锻炼,从而产生柔中寓刚的内劲(棚劲),是陈,杨,武三家特别注重的。为什么徐先生一直不赞同缠丝劲和内劲呢;徐先生在《一柔到底》一文中引用《老子》:“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来证明“太极拳所追求的,确是在柔不在刚。”缠丝劲是“刚柔相济”论,与“一柔到底”论总是不可调和的。技术观点上的分歧,总是有一定的世界观作指导的,争鸣的焦点是缠丝劲,争鸣的实质是“一柔到底”论和“刚柔相济”论之争,是唯物的阴阳学说和唯心的阴柔学说之争。
  缠丝劲本身并不存在难度大和运动量大的问题
  徐,赵,李三位都承认了缠丝劲在推手技术上的独特作用,但把它限制在陈式现尚保持的擒拿法之内,以示与他式的推手技术无关;李先生并进一步说成缠丝劲是难度大,动作繁复的,企图以此吓唬年老体弱者和神经衰弱者。这就不是对陈式拳无理解,就是别有用心了。如我们所述,缠丝劲并不难练,难度和运动量跟缠丝劲是两个范畴,怎能混为一谈。难度大小是拳套的动作结构问题,运动量大小取决于架式的高中低,运动时间的强度密度,各式太极拳都能调整运动量;怎能说有了缠丝劲才是运动量大难度大呢?李先生说,陈式是技击性上最强的拳套了,其他各式只能是疗病保健的拳套了。我们可以肯定,其他各式太极拳家一定不愿意自认为是病夫老弱之拳的!综上所述,看来先有一个框框子,“简太”不应该有缠丝劲,于是说话颠三倒四,自相矛盾。李先生把编成“简太”说成是:“果然!此拳一出.…—”渲染了编写者的个人作用,而把党和政府积极倡导体育运动的作用,忘的一干二净,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从个人和少数人的愿望出发来谈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太极拳的源流问题
  关于太极拳的源流问题,我们根据大量史料,实事求是地提出太极拳起源于陈式,为各式太极拳的祖型,从而根本否定了荒诞的仙传之说,这决不是多余的事,也不值得大惊小怪。陈式太极拳是目前流行的太极拳的一种,承认陈式是祖型,并不等于某一流派就矮了一辈,支派承认源于流振,并不等于又矮一辈。因此,不顾史实,摭拾一些不经之说,甚至傍敲侧击,企图否认陈氏造拳之说,是无益的也是无谓的。
  太极拳为道士张三丰所传的谎言,经唐豪生前严加批判,解放后群众的觉悟提高,现在不大有人敢于再认仙传为荣,但徐致一先生在《吴式太极拳》(一九六三年出版)附录《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正文之后还不忍割爱地保留着:“原注云:此系武当山张三丰老师遗论”。既然承认是王宗岳(清代中叶人)的拳论,还要保留上推三百多年的张三丰的著作权,岂不矛盾之极:徐先生对于张三丰创造太极拳的传说是不是还有些留恋呢?为什么还要让张三丰的阴魂出现呢? 

 在这样的问题上,徐致一先生也有类似的毛病,在引用陈鑫原文:“不明此,即不明拳”时,改写为:“不明此,即不明缠”,一字之差,含义全非;在引用杨澄甫“太极拳十要”时,第九要明明引用了武禹襄的“运劲如抽丝”的原文,杨氏并明确地指出“皆言其贯串一气也”,徐先生却强调说:杨澄甫“太极拳十要”“甚至连抽丝劲也没有提到”,以此来证实源于陈式的杨式和原为杨式小架子的吴式不仅没有缠丝劲,连抽丝劲也没有。

  结束语为免辞费,缀以俚句,以明己见,而结束本篇太极弧形走螺旋,顺逆默运一气连;空间立圆非平圆,直线似抽曲线缠。曲中求直直中曲,触之旋转珠走盘;形似缠丝比喻妙,练之不难各式涵。稀饭泡粥非两物,缠丝抽丝本一般;标榜门户分抽缠,“别树一帜”争论开杨武两式源陈式,不传缠丝奇怪哉;窍要守秘旧习惯,往昔不谈今要摊。简化拳简理不简,讲了缠丝也应该;多讲拳理原有理,总结提高来竞赛。教训记取“太极操”,果然一出真热闹;(注,只因简得没啥了,无人理睬何其早。纯阴无阳没螺旋,太极瘫痪真可怜;“一柔到底”非太极,有柔有刚方成拳。缠丝有显有不显,各式共有方能圆;愿化误会成一笑,大好形势向前看。注一:徐致一《一柔到底》一文刊于1962年日月20日体育报。强调吴式太极拳“专重柔化”,“别树一帜”,对太极拳刚柔相济理论来个彻底的修正。
  注二:《太极操》,大汉奸褚民谊编,1931年出版,所谓要人名流作序捧场者不少,强调越简越好,徐致一先生在序中赞为“盖已撷取太极拳之精义……最宜收普及之效……天下惟愈平易者,乃能行之愈久远也”。但是《太极操》终因练者既少兴趣,又无效果,推行不久也就自然淘汰了,而所谓复杂难练的太极拳仍然流行至今。徐先生目观其盛衰,如能作出回忆对比是有好处的。
  一九六四年十月二十日初稿
  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五日发稿

 

就太极拳缠丝劲抽丝劲问题再作商讨
洪 均 生
编者按:
太极拳技击家洪均生先生不仅有上乘的太极拳功夫,而且对太极拳理论有独到深刻的研究。上世纪六十年代,《体育报》曾就太极拳普及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洪均生先生亦参与其中。《就太极拳缠丝劲抽丝劲问题再作商讨》是当年洪均生先生写的一篇对缠丝劲理解的文章,此文写好以后却因《体育报》暂停了讨论而没有公开发表。我们认为洪均生先生此文观点对今天的太极拳研究者及太极拳运动爱好者会有所启发,特公开发表,并附上1964年9月23日赵任情的《太极拳缠丝劲和抽丝劲的异同》一文。读者如对太极拳缠丝劲有自己的体会或不同看法,欢迎来稿。
  自从《吴式太极拳》作者徐致一发表“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引起研究太极拳学者的重视与争鸣。因徐老对缠丝劲未加科学分析,仅据个人锻炼吴式太极拳的经验,而肯定为某式特有,某式绝无;又仅据陈杨两式(太极)是否一套路问题未作结论,而反对把缠丝劲加到简化太极拳中,由此引起读者迷惑。为了辨明缠丝劲的是非利害,我根据个人多年锻炼、研究吴陈两式拳的肤浅体会,略抒己见,向徐老请教。期望通过争鸣,提高认识。今又读赵任情同志所写“太极拳缠丝劲和抽丝劲的异同”一文,看来是拥护徐老理论的。但经过分析,感到其中存在着不同的矛盾------即除了双方争论的矛盾外,还有和徐老所持论点的矛盾及本文前后的自相矛盾。事关学术,不应缄默,谨就管见所及,提作全面对比,再向徐赵二位商讨,并希爱好太极拳者赐予指正。
          关于“缠丝劲”
  我对缠丝劲的认识,已于前文概述。今再作比较具体的说明。
  缠丝劲首经陈鑫在文字中提出,要求在陈式太极拳运动中,公转兼有自转------通过走螺旋形,练缠丝劲,总称之为缠法。它是既有平动的抽法,又有转动的缠法。既是每一肢体的运动规律也是整体的运动规律,一动无有不动地成为一个完整体系。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它是既有利于生理身体,也有利于技术。是完全符合科学的。
从运动外形来讲,躯干左右旋转时,以顺时针方向为顺缠(即从右向左转),相反则为逆缠(按照中医学说,肺居胸部右方,主气,气从右向左运行,故太极拳法,据此而别顺逆。顺缠劲由内发之于外,逆缠则由外收之于内)。躯干内气的前后运转,则以任督二脉的循环路线别其顺逆。至于肢体方面,因有左右之分,顺逆的标准,又以不同方向的肢体为别------即不拘左右手,应以大拇指向内转为逆缠,大拇指向外转为顺缠。
  从太极拳运动对人体气血的影响来讲,通道公转运动中一顺一逆的自转,不但各个关节得到运动,全部身躯的肌肉、筋络、经络系统也都得到运动。顺着经络循环路线的旋转,可起疏通作用,等于泻法。逆着的可起解毒作用,等于补法(和针灸学的补泻同理)。这样一紧一张,循环绞拉,由内而外,复由外而内地旋转,使形体和神经,脏腑和气血,互相摩荡,补泻兼施,促进新陈代谢的机能,从而获得保健、医疗的效果。
  谈到缠丝劲在技术方面的应用,古典拳论中的所谓“曲中求直”就是缠丝,“折叠转换”也须走螺旋。不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可能做到“引进落空”和“四两拨千斤”,“即引即进”和“收即是放”的作用,也不可能以实践证明“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达到“刚柔相济”的理论。推手时以全身的螺旋运动,根据杠杆原理,灵活配合着法,经常保持己方重心的随遇平衡,同时又牵动对方的重心,才能“以静制动”(动中有静,就是重心不变)“用意不用力”(用理想的技击方法,而不用拙力),而制胜对方。
  赵文对这一问题,只简录陈鑫原著有关缠法数语,照画两图。又根据所谓陈式传人的说法,作为解释,似乎并未按照唯物辩证方法,作深入的调查、分析、研究。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要有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如果只凭听人讲说,表面观察,甚至仅凭主观的想象,由于不习惯,不喜爱这一名词,遂无视现实,不经科学试验,同徐老一样,未指出缠丝劲究竟科学与否,对生理和技术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就因为“他们说,缠丝劲的练法极为高级”,而讽刺为“照以上的说法,这缠丝劲俨然是至高无上的东西……”,这样主观判断,离感性认识,会有一定距离。这是研究学术中思想方法上的问题。
        关于“抽丝劲”
  我在前文曾谈过关于抽丝劲的认识,主要在圆而不在缓。赵文说:“……要松、轻、柔、匀,不可忽快忽慢……”,这个说法是和徐老一致的。但既说“抽丝是形容太极拳运动时的内部神经的一种感觉,不是某一种动作的形象。”因此,各家太极拳意(陈氏除外)也不立“抽丝劲”这个名词,正如不把“迈步如猫行”称作“猫行步”一样(按这个说法,确有充分理由)。但何以又说“抽丝者内丝束中(按似乎必须从整束的丝中抽,才叫抽丝,从茧上抽,就不叫抽丝。可能由于作者未见过巢丝之故,所以这一句,也是主观想象而来)缓,向外提取之谓也(观“缓缓提取”四字,确可证明是直着抽的,但不知这是“动作的形象”,还是“运动时的内部神经的一种感觉”?)。在大小标题和文字中也都称为“抽丝劲”?把内部神经的感觉称之为劲,是否合乎逻辑?按照所讲“不可忽快忽慢”的说法,则拳论“急动则急应,缓动则缓随”的理论,是否也应重加讨论?“发劲如放箭”的弓,是否又应以“松、轻、柔、匀”四字来限制它?这支箭如何放出去?
      关于“缠丝劲和抽丝劲的异同”问题
  抽的含义是有一定方向和一定限度的平行运动。缠的含义是可有定向又可无定向和限度的旋转运动。抽丝动作需要缠,而缠丝动作则自然兼抽。可见抽、缠二字从含义和实际动作上讲,缠可以包括抽,而抽绝不包括缠。它的主次性已可概见。再看我们吃饭时用筷子的动作,如只作平动的抽法,而不用转动的缠法,则饭粒绝到不了口里来。这又是作用上主次证明。又圆圈停留在空间时,可单独旋转,如在空间移动,它的轨迹自然就形成螺旋。因此,又可以确定抽和缠在螺旋运行时是矛盾而又统一的。太极拳以阴阳对峙的哲学原理为据,要求公转中兼有自转,尽管二者互相关联推动,但螺旋的自转运动量大------行气如九曲珠,无孔不入;技术性强------随触成圆,无坚不摧,自然形成缠法为主。它的作用大体可分:轮边的滚动磨擦,轮里的旋绞,钻头的螺旋推进的崩炸的辐射。绝非赵文中说的所谓“只有外缠的绕线形式”。关于擒拿法的运用和破解,更非缠法不办。我在前文曾谈到各种拳法和生活、劳动(劳动创造一切,拳法当然不能例外)都含有这种运动形式(如果有人认为拳法和生活、劳动无关,那只是由于每个人的生活、劳动的习惯不同,而看法亦因之有所不同,也是必然的现象)。陈鑫发现太极拳是完善地掌握这种自然规律的,因此称作缠丝劲,标出此拳的主要特征。它是时时、处处皆有,经常而又全面地、绵绵不断地运行着,适宜于某式、某时的需要。它不但是陈式拳的主要特征,而且要求通过它练出内劲以运用全部着法。
  赵文在研究到劲的异同中,仅就抽、缠的字面作了解释,似乎仍是主观的片面看法。而且违反了自己的理论,称抽丝为“劲”,又称之为“太极劲”,并肯定它为“各式太极拳劲的总体”(文中于各式太极拳后,例注陈式太极拳除外,独此处未注,是否认为抽丝劲是“至高无上”而强加与陈式,使承认为“总体?”)。这样说法,固然符合徐老的主张,但太极拳劲如仅以抽丝为总体,按照徐老的说法,抽丝只是直着抽的,抽不出螺旋形来的。那么,在这种运动形式中,怎样练出“刚柔相济的弹性劲”来?在生理和技术方面,仅凭抽来抽去的“内部神经的一种感觉”,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它比“缠来缠去”的科学价值重要到什么程度?
  赵文也承认,由于在客观现实存在的条件下,螺旋劲属于力学原理之一,不把它排斥在外,也承认如果个人锻炼或二人推手,在适于用螺旋劲时,可以采用。并说“这时抽丝劲就表现为螺旋的运动形式。在这一点上说,缠丝劲和抽丝劲是可以结合的”。但紧接着又说“但必须注意,二者绝不是等同的,缠丝劲只是抽丝劲的表现之一”。不论是两劲结合也好,二者不等同也好,总算螺旋形的缠丝劲已被承认为科学的,而不被排斥在外了,并且还被采用了。但是赵文说拥护徐老理论,却这样说法,这不又和徐老“我练了几十年吴式拳,一直没练过此螺旋形的缠法”、“杨澄甫太极拳十要中连抽丝劲也没提到”、“应用时也力戒用练法制胜对方”的说法大大矛盾了?所谓“适于用螺旋劲时……可以采用”是否在抽丝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才采用螺旋形的缠丝劲呢?总体的抽丝劲在某时必须采用螺旋形的缠丝劲,才起作用,那么,哪种劲是主要的呢?钻探机是“抽来抽去”,还是螺旋推进而起作用呢?
     关于“缠丝劲不应强加在各式太极拳上”问题
按照我学习陈、吴两式和简化太极拳的体验,根据各式拳法中客观存在的事实,一贯认为任何运动都有这种旋转(即抽缠结合的螺旋运动)。又由于习惯了陈式拳的术语,对这种运动形式,一般都看作是“缠丝”。所以从来未曾感到这一问题有何奇异。读徐文后,才知有特性和共性之争。既有矛盾,自应辨明是非。但不同争论何式特有,绝无。更不同意“强加”于人,必使共有。为了解决学术研究的矛盾,我认为只要以科学论据,现实证明,鉴定它的是非利害就够了。缠丝劲说被承认是科学的,认为陈式独有,未尝不好。如有人不理解它,或者不习惯,不喜爱这一名词,只承认为抽丝、旋转,谁也无权强为加上。倘若辨明它是不科学的、有害的,当然,谁也不该保留。如只纠缠于某式、某人之有无,以为争论焦点,未免接近门户宗派主义,是达不到相互提高,统一认识的。
  赵文不但承认螺旋为科学的,可以采用,使缠丝、抽丝结合,又进一步说“各式太极拳(虽然)承认在运动中也有螺旋这一形式……”。尽管在文字中加上“虽然”字样,又说“但它并不是劲的总体。地位也不在其它各劲(由于拳有门户宗派之别,连劲也有了不同的地位)之上”。但螺旋形的缠丝劲既被肯定为属于科学的,当然起码就是“适当”有利的了。赵同志自己所承认为科学的东西,又为各式太极承认也有的东西,却又以“缠丝劲不应强加在各式太极拳上”为标题,是否原文所说“采用”和“各式太极拳……也有”,也是强加而来?文中最后强调“尤其不应作简化太极拳的准则”,“对群众性太极拳运动的开展是不利的”的理由,仅以“简化太极太极拳是在杨澄甫架式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为据,是否杨式太极拳为原文所谓“各式”之外的另一套路,不在“也承认有……”之列呢?“个人锻炼,二人推手可以采用,各式也承认有”的东西,群众采用反而不利,这确是极端矛盾,更令人迷惑无所适从。
  如果主要矛盾在于简化太极拳“是太极拳的启蒙”,《怎样练习简化太极拳》一书未局限于某式,而重点地吸取了各式理论(其中也包括吴式),要求稍涉复杂高深,给启蒙老师和初学者带来困难,因而“不利于群众性太极拳运动的开展”,这可能是现实问题。那么,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应当是属于教学方法和教材的。尽可建议采用徐老所主张的“为了迁就初学,先从平出平入教起”的办法(见徐著吴式太极拳57页),来解决矛盾。但是,我们还要认清应当从普及中打下提高的基础,而不应降低学术质量,作庸俗的普及。也就正是徐老所说“学会以后,还得添上”的主张。简化太极拳是“拳简理不简”,不可以任意排除拳法的特征。
  赵文从反对把自己所承认为科学的缠丝劲加到简化太极拳中,又推断“把陈沟陈氏九世陈王廷和明巡按御史陈王庭的历史捏在一起,是不正确的”。这和缠丝劲无关,我从来未研究武术史,对此并不感兴趣。不过看到顾留馨同志所写“太极拳的来龙去脉说明”,曾据大量史料考证,与陈氏家谱有出入处,应采取旁证,以考据家治学方式之一。赵同志既肯定判断为“是不正确的”,当有确切的根据。我们欢迎您将陈王廷和陈王庭确非一人的文物证据,及其年代、籍贯、历史不同之点,详为举证,才符学术研究态度。

 

 

 

 

 

《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读后--罗基宏


1964年7月24日《体育研究第三期》

读六月一日《体育报》徐致一先生的《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一文,谨提出几点商榷的意见,就正于徐先生和读者,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缠丝劲是不是各流派太极拳所共有的问题,文中的持论是否定的,并提出了相应的论据。这是关系到太极拳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因此,各抒已见,把它弄个明白,在学术的研究上不无好处。缠丝劲不一定是太极拳各流派所共有,而是陈式太极拳所不可无,这是一种看法;缠丝劲不仅是陈式太极拳所特有,而且是各式太极拳所共有,这又是一种看法。这两种不问的看法牵涉到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两者间相互的关系问题。在没有谈到我自己是哪一种看法之前,试先研究一下。

“缠丝劲” 的特点是什么?
“劲”,放在力学的概念中就必须有:作用点(力点),方向和大小。缠丝劲的螺旋运动,它的具体形象一般的更要从方问的变化(相应的螺旋的曲率半径也随着变化)这一因素体现出来。它的特点是:方向的变化,既是质点的“平动”(又叫移动)而同时又是“转动”,两者互相结合,不可分离。质点在某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和位移是有区别的,这和徐先生《吴式太极拳》中“每次出手应当把动作的过程看作是各个“点相接而成”的说法是同一回事情。而且这种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太极拳以圆运动为其特点之一,这是一般所公认的,但在严格的意义上说,还得作更具体的分析,因为这种圆运动是在立体空间中进行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不一而足,不是简单的平面圆圈运动或仅仅是质点沿着一定轨迹的封闭曲线运动,而是更为复杂的空间螺旋线运动。所以太极拳要求“曲中求直”:曲以运化,故无定向;直以发放,专注一方。但反过来是“直中求曲”,虽直来直往,“触之则旋转自如”。它们是太极拳柔运刚发、平动与转动互相结合、互相转化(矛盾统一)的精化所在。所谓“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互为其根”是和这一特有的要求有不可分的关系的。

在平常练架子时,正如教授吴式太极拳已经五十多年的杨禹廷在《太极拳动作解说》中谈到,例如搂膝拗步进掌的动作“它是符合太极拳动作作弧形,即呈螺旋形运动的原则”的。转腕旋膀(桡骨与桡腕关节向前内旋转)。“意念由虚到实的过程,是掌指连同小臂向前上方呈螺旋形逐渐旋转的过程。我认为这是如实地反映了”缠丝劲“在手法上的一种表现。客观存在与主观反映有时可能是不一致的,特别是处在初步的感性认识阶段。可以来一个比喻,医生在治疗上要分清病人的“自觉病状”与“他觉病症”,因为前者往往只是主观的自我感觉,而后者是客观存在。杨澄甫在《太极拳广要》中没有提到“缠丝劲”不等于他所传授予的架子中没有“缠丝劲”,是同一道理。武禹襄的“运劲如抽丝”故不论它是否即系指“缠丝劲”(纵使持相反的看法),也决不能因为武氏没有提“缠丝劲”三个字,而在武式架子中就没有这种劲,理由和上面,一样。反之,更不能说陈鑫标出了 “缠丝劲”,便为陈式所独有。只能说陈鑫如实地反映了这一特点,也不能不说这是他有益的贡献之—。

得杨班侯再传的吴孟侠在他们编著的《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的《乱环诀》中,对缠丝劲有精辟的阐明。除说了有形螺旋运动之外,还谈到只有圈之意尚无圈之形的无形圈,“就是在出手动作中,随时都在螺旋力量的范围之内,这种螺旋力量,要成为动作中的习惯力量,所以虽然用手直人直出,但是接触对方的某部,便显示直进是螺旋力在推动的。由于这种螺旋力的主导作用,就能随着对方的来手上下进退,并能在顺随之中,相机地发挥螺旋力以人手克敌”。尽管他们的《九诀》是否直接出自班侯本人或为他门人所总结,但这一阐明,道理是正确的。李亦畲《敷字诀解》中说:“气未到而忘已吞”,就是高度自动化了的这种螺旋的习惯力量的“预伏”,即在意不在形的潜伏阶段,运动心理学中称为“预备期”的。离开了“触之能旋转自如”的“吞”,不是太极拳所要求的。它与徐先生说的走化时“切记要走弧线”相近似的要求,只弧线的含义不够全面而已。

徐先生在他《吴式太极拳》中常常谈到的“弧线”,是离开了空间螺旋线的概念去孤立认识它的,只作为上下动作连接成为圆运动的一个线段,无形中把圆运动理解成为一种封闭曲线。这方面如不掌握和细加分析其特点的话,容易使人造成错觉。此外,徐先生自己所创用的“转腕转膀”这一术语,文中只解释为“主要是为了变换手的方向,以适应弧线的来回转变”,这样未免是把方法和作用混为一谈了,其实这正是螺旋运动在此情况下要发生的作用。“转腕旋膀”作为太极拳的特点之——,因为它正是缠丝劲在上肢形象化的表现,而且就它的属性来说,腕、膀的旋转,顺时钟方向运行为“顺缠丝”,反之,为“逆(倒)缠丝”,再由于所在空间运动的方位不同,而区分出各种不同的方位螺旋。

缠丝劲是作为太极拳的共同特点而客观存在着,是共性,不是各流派的“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尽管它们的表现有时明显(如在陈式中)而有时不太明显(如在武式等之中)。缺少了这一共同的特点,就不能完全形成太极拳这别具一格的民族武术体育运动。 徐致一先生文末顺便谈到上海顾留馨编著《简化太极拳》(后改名为《怎样练习简化太极拳》),认为该书不应该引用“缠丝劲”,而且怕使渎者迷惑,无所适从。我看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拳简理不简。(原《太极拳运动(一)》,即简化太极拳,不是同样附上不少古典拳论供读者去研讨吗?),简化太极拳出自杨式,并不排除包括“缠丝劲”在内的共同理法。但这并不是说,就在他那本书中非阐发“缠丝劲”不可。后来同一编著者又有了《太极拳研究》的出版,里面有关“缠丝劲”的介绍,更为详细。因此,为了使前者更适合广大读者的实际需要,今后该书再版时,考虎将一部分为初学的人比较难领受的内容,加以必要的精简,从而使具体练习方法更突出些。这样做,显然是有好处的,为读者所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