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铝扣板的厂家:老赵轻佻,不可君天下!1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22:56:57
MARK 15
  
  蔡京也并不是无功,综合看三分功,七分过,过远远大于功,所以沦为了奸臣之列。蔡京的过在于私心、权心、贪心太重,对皇上也是一味迎合,忘了自己是首辅大臣,把自个当成了皇帝身边的谄媚者。但蔡京为官、为臣、为人不仁自然也有诸多反对者,他的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的。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老赵这个强大后盾,蔡京早就玩完回老家了。
  
  不凡看一下蔡京的履历表:
  蔡京字元长、兴化仙游人,熙宁三年(1070)中进士。时年23岁,年轻有为,风光无限,从此步入仕途。
  元丰七年老蔡37岁,任开封知府,成改革派骨干。
  
  次年,神宗死,司马光当权,蔡京掉转政治立场,悉改畿县雇役,无一违者。这一举动让保守派司马光很是开心,称赞蔡京“使人人奉法如君,何不可行之有!”。要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奉法如君,还有什么施行不了的呢!当时司马光很需要这些改革派骨干们倒戈,除蔡京外,司马光还要求曾布也来废除新法,尤其是雇役法。曾布这一回坚持为政原则,说:“雇役一事,法令纤悉皆出吾手,若令自作改易,义不能为!”结果被贬京外。这一次,曾布坚持政治立场远强于蔡京。
  
  之后,有人上表谏言蔡京“挟邪坏法”被贬京外。
  蔡京37岁时,高太后死,宋哲宗亲政,蔡京以改革派的身份回京任职。宰相章惇重举改革,但又不知如何进行为妥。蔡京这会又成了改革派,就同章惇说“取熙宁成法施行之尔,何以讲为?”。意思是说,按王安石当年定好的改革方案实施就行了,还要议来议去干什么呢?章惇一听是这个理,于是就这么定了。写到这里,我本人对蔡京真是无语,简直就是一棵墙头草,风吹二边倒嘛。注意一下,这个时候章惇是左相,另外一个重要人物曾布任知枢密院士,也是大力赞同章淳重举改革。
  
  蔡京53岁那年,老赵上台,此时曾布已经斗败章惇任右相,但他忌惮蔡京觊觎他的位子,就说蔡京的兄弟蔡卞已经高官,蔡京不可以再升高位,也算是变相压制竞争对手。老赵登基之初,行“进贤退不肖”之政策,于是有了蔡京第二次被贬京外。什么叫“进贤退不肖”呢?就是贤者进来,无能者清理。这条政策非常英明,后事隔不久,老赵就食言了,大举拿谏者开刀。
  
  到了1902年经童贯、曾布举荐,蔡京回京任职。童贯举荐容易理解,拿人钱财与人办事。曾布为什么要举荐这么一个明知的潜在对手呢?当时曾布为右相,左相是韩忠彦。史书记载:崇宁元年,曾布与韩忠彦交恶,谋引京自助。曾布举荐主要是对付司马光遗留下的保守派强大势力。
  
  逼走韩忠彦后,老赵对蔡京说:“神宗创法立制,先帝继之,两遭变更,国是未定。朕欲上述父兄之志,卿何以教之?”蔡京此时已经56岁,跪在地上不停地叩头保证说“愿尽死”。
  
  于是,在1903年正月,蔡京为左相,一下子居曾布之上了。这下曾布很不舒服,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于是二人之间比前左右宰相斗得更厉害。相对正直些的曾布没有老赵这个强大后盾,很快被蔡京以“任亲家为官”的理由斗败,被一贬再贬。
  
  “京起于逐臣,一旦得志,天下拭目所为……”
  
  蔡京对保守党群臣一律进行清扫,虽然他自己也曾经换过角色当过保守派。但他早就忘了那茬子糗事。在蔡京的打击下,保守党无一幸免。名字还被刻成石碑——“党人碑”置于文德殿门外,居首者就是当年蔡京为了他而在五天内改变雇役法的司马光。
  
  蔡京59岁那年正月,京城开封的西边上空出现了慧星,光亮尾长。我们现在人看慧星都会以持一种欣赏自然景观的心态。但在一千年前的宋人可不这样看了。认为是星象告警,国运不昌之兆。中书侍郎刘逵逮着机会就上奏说,这是触及天怒了,得把罪元祐党人的“党人碑” 毁掉才行,以及要撤消碑上所写的相关禁令。老赵也信慧星之说,所以准奏三更半夜砸掉石碑。传说,第二日,蔡京入朝时见党人碑被毁了忙问老赵是怎么回事。老赵说,朕要对元祐诸臣从宽,不想再计较了,所以毁去此碑。蔡京生气说,“碑可毁,名不可灭!” 老赵一听就不太乐意了,没再搭理蔡京。刘逵逮着机再奏一本,上陈蔡京罪恶。
  
  老赵虽对蔡京在朝上的言行不舒服,但也没想怎么怪罪他,所以对刘逵的凑疏也没放心上。之后,司天监奏表称,太白昼见,应加修省。老赵这才决定赦免一切元祐党人,同时也罢去了蔡京右相之职,但没贬于京外,仍留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