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立方水等于多少升水:温州人:经商要求不熟不做,但是要熟悉靠的是学习的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13:07:47
 致富思维:

   穷人:有时候,尽管有好的项目,但是往往因为自己不懂行而放弃,没办法,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能做呀!

   温州人:经商要求不熟不做,但是要熟悉靠的是学习的精神。只有你有决心、有毅力努力去学习,边做边学,既能够抓住市场机遇,又能够把握发展的方向,最终肯定能够做出一些成绩来。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觉得这一行有利可图,但是自己却没有相关的知识,怎么办呢?

   是先去努力学习,然后再去干这一行呢?还是先干着,边干边学?

   相信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但是精明的温州人往往会选择后者。创业需要机遇,如果凡事要等到万事俱备,往往就已经没有市场了。

   浙江奥奔妮集团董事长郑晨爱在创办制衣厂的时候,对于服装业并不了解。但是,当时任糖烟酒公司业务经理的郑晨爱家住三牌坊,不远处就是妙果寺、八角井等服装市场,服装市场的火爆让眼光敏锐的郑晨爱开始关注服装业的发展。

   当时的温州开始流行西服,郑晨爱通过电视了解到,内地许多城市的人们仍然穿着老式中山装,他立即意识到,西服市场的潜力是非常大的。

   于是,郑晨爱立即辞职,并买了7台缝纫机开始制作西服。第一年,郑晨爱就产生了利润。郑晨爱说,选择西服业的另一原因在于自己原先是个地道的门外汉,而西服的款式很少改变,只要在工艺和设备上作好功夫就可以了,创业相对容易些。实际上,郑晨爱从门外汉到成功,付出的是不断学习的努力。他说,自己对于服装也一样,不断地学习,希望全面读懂这一行业。

   阿里巴巴的马云说过:“很多时候创业者因为自己搞不清楚而不去创业,实际上等你搞清楚以后就更不会去创业了。书读的不多没有关系,就怕不在社会上读书。”

   庄吉集团董事长郑元忠当年做的企业并不是生产服装,从创建精益开关厂到组建精益集团,郑元忠一路走得还算顺利。但是,乔石委员长到精益集团的视察,却让郑元忠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他说:“当时我的企业是有了一定的规模,乔石委员长到企业来视察:问我赚了多少钱,我说也就百把十万的,他问把增加的固定资产算进去了吗,那也应该是赚来的钱。企业家赚钱越多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这里面需要很大的学问,我听了后满脸羞红,当时就想我只是初中二年级的水平,要大有作为对社会有大贡献,这种水平肯定将来不行了,当时我就下了决心要上大学。”

   1992年,当精益集团正蓬勃发展时,40岁的郑元忠毅然放弃50万年薪的精益集团董事长之职,保留30%股份,去温州大学读经济学。后来,他又转读服装设计专业。

   这件事情让许多人都觉得不可理喻。郑元忠的解释是:“我上大学是花了血本的,我是与企业完全脱离,聘请了一个总经理代替我的工作,他的年薪50万。读了两年,单支付聘请的代理经理的费用就是一百多万,那年我已经40多岁了,我去上学不是去镀金,混‘文凭’,而是实打实的学生,住进了普通的学生宿舍,关掉了手机,谢绝了所有的应酬,认认真真地过起了大学生活,三年的课程,我用了两年完全掌握了,在不惑之年,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走出校门,重返商海,那感觉就是不一样,胸中的天地更宽阔,这笔钱花得真对。”

   1993年,郑元忠创办了“庄吉”。

   在温州大学读书期间,郑元忠不仅在学习,更在思考,在捕捉商机。

   1998年5月份,作为温州政协常委的他,提案建议温州大学私有化,并提出一系列高薪聘请清华、北大联合办学,招生价格浮动的进议。“我要一人买下温州大学。”郑元忠此言一出,媒体哗然。郑元忠却说:“在温州大学读书时,我就认为学校在管理运作等方面有很多问题,早就产生了改制温州大学的想法。……后来温州市政府找我谈话,说这方面市政府有困难,温州大学有那么多教职员工,你改制后要求条件很高,去外地聘请教授,那么这里面几百个教职员工怎么办,我们市政府受不了这个压力,我一想这也的确是个问题,就退了一步,将买下温州大学,改为投资搞温州大学服装学院。目前我们投资了五千多万元,我想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的服装学院将是全国一流的。”

   郑元忠感言:“30岁时看自己20岁做的事,已经不算什么事了;到了40岁看30岁的事,也不觉得是大事了;现在50岁了,想想40岁的时候,还是不成熟,人的一生看来确实要活到老,学到老。”

   边做边学,边学边做,温州人似乎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贯彻者。正是这种精神,温州人不仅获得了财富,也在财富中提升了自身的素质,“草根”商人正在慢慢蜕变。

  

   温州人语录:

   什么事情不怕自己不懂,只怕自己不做,边做边学,总会有成绩的。

  ——美特斯?邦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周成建

   我们面临的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要让知识经济起来,我们也要让经济知识起来。

  ——上海锦丽斯有限公司总裁 杨介生

   30岁时看自己20岁做的事,已经不算什么事了;到了40岁看30岁的事,也不觉得是大事了;现在50岁了,想想40岁的时候,还是不成熟,人的一生看来确实要活到老,学到老。

  ——庄吉集团董事长 郑元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