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面条 变性木薯淀粉:湿疹中医相关问题答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58:40

2楼

湿疹证治
一 急性湿疹多系血热脾虚,脂溢性湿疹及慢性湿疹急性发作期,发病急,皮肤灼热红肿,大片红斑,丘疹、水泡、渗出多,严重者黄水淋漓,粘而有腥味,结痂剥脱,瘙痒明显,治宜:清热利湿。
二 丘疹性湿疹多由湿热内蕴,风邪外袭,热重于湿,身起红粟,骚破出血,渗水不多,痒
感剧烈,搔痕累累,入夜尤甚,治宜:凉血散风。
三 亚急、泛发型湿疹,脾失健运,湿从内生,皮肤黯淡不红,有成片隐在皮肤内的水泡,瘙痒才见渗水,静止期干燥脱屑,面色无花,饮食不香,大便溏薄,小便不黄,或有腹胀等脾胃症状,脾虚湿盛,热象不显,宜健脾利湿为主。
四 湿疹迁延日久,渗水过多,以致伤阴耗血,血燥生风,又有长期用药不当,过服苦寒、利湿之品,更加伤阴耗血,多见于亚急性湿疹和泛发型湿疹,皮肤浸润,干燥脱屑,痒感明显,舌红苔薄或舌淡苔光,滋阴除湿为正治。
忌重用燥湿或利湿之品,以免更加伤阴耗血,加重病情。

  • 2010-1-7 20:16
  • 回复
  • 银屑病防治
  • 254位粉丝

3楼

湿疹病因中医浅析
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难治病之一。以红斑,丘疹,水泡,渗出,糜烂,瘙痒和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顾名思义,湿疹以湿为主要病机,虽然皮肤为病,却根在脏腑,湿性属阴,质属于寒。湿伤脾,寒伤肾。
脾脏喜燥恶湿,主气血生化,推动气血循行周身内外。内行五脏,外行经络。五脏气血充盈。
经络则气血充足。阴寒内盛至是经络气血不能达表,发为寒湿顽疹。
湿司于脾,寒属于肾,寒湿为患,阴盛则阳虚,脾肾阳虚不能温化内外寒湿,,寒湿瘀滞经络肌表,经络无力透出寒湿,是形成顽固性湿疹的关键所在,外经络瘀滞,内脾肾阳虚,中医治宜:“温肾健脾利湿,补气透表”。为主要法则。
诸痛痒皆属于心,烦燥、睡眠不好和气候等因素,使心火内生,导致血热,宜:凉血散风为主,辅以清热除湿。
上述虽是湿疹的主要病机,临床尚需辨证施治,用药不拘一格,才能根除顽疾。
中药虽有些粗糙和服用不便,但在治疗慢性病方面,疗效卓越。
【此贴少用了部分术语】

  • 2010-1-7 20:17
  • 回复
  • 银屑病防治
  • 254位粉丝

4楼

湿疹中医药外治法
一 中成药外治发法
(1)云南白药:先用茶油搽涂患部,以去黄痂,在用野菊花100g加食盐少许煎水外洗,待干后取本品少许外搽患部。每日1次,连用1-2周,可清热祛风,利湿止痒。
(2) 冰硼散:先用3%洁尔阴是敷患处,稍干后搽上本品少许,每日2次,用一周可清热祛风,利湿止痒。
(3)双黄连粉针剂:取本品适量均匀撒于患处,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并清洗,连用一周可使症状消失,适用于糜烂性湿疹,可清热祛风,利湿止痒。
二 药敷法
(1)苍术、黄柏、青黛、龙骨、滑石10g冰片、轻粉各3g,共研细末,加凡士林调成30%油膏外涂患部,每日1-2次。可清热解毒。
(2)茉莉花茶20g雄黄10g,共研细末,加凡士林100g,调成油膏涂患部,每日1-2次,可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三 药浴发 (1)芒硝50g蛇床子30g白鲜皮、苦参各20g,水煎取汁,加芒硝融化,放入浴盆中,待温时用纱布蘸药液洗浴患部,每日2-3次,连用一周,可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2) 吴茱萸30g蛇床子20g苦参10g枯矾、雄黄各5g,如上法水煎洗浴,连用一周,可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四 药酊法:苦参60g,加45%的酒精浸泡一周,棉签蘸药液搽涂患部,每日1-2次,可清热解毒,祛风利湿。
【请勿转载】2009.3.3,银屑病防治。

  • 2010-1-7 20:19
  • 回复
  • 银屑病防治
  • 254位粉丝

5楼

湿疹为皮肤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祖国医学没有相对的病名,但是对于某些病象的描写与湿疹相符。如泛发于全身.浸淫遍体的叫浸淫疮;身起红粟,瘙痒出血的叫血风疮;局限一处,发于耳边的叫旋耳疮;发于指掌间的叫瘑疮;发于腿足的叫湿毒疮;发于阴囊初起叫胞漏疮,日久称肾囊风。婴儿有干湿敛之分。中医着重内治,辅以外治。内因心火脾湿为主,可因七情烦扰,心火内生致使血热;又有饮食六淫。脾失健运;还有气候因素,致是湿从内生。湿与热合。外走肌肤而发病。湿疹的治疗,应本着标本兼顾,内外并治,整体于局部相结合的治疗原则。既重视湿热的表现,又重视脾失健运的根本原因。当先治其标,待湿热消退之后,则理脾助运以治其本。故理脾化湿为治病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