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宝怎么样做可以挣钱: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八福之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4:00:53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八福之五

Wendell Friest 傅立德牧师(美国)

傅立德牧師,美國普渡大學心理學博士,台灣信義會已退休之美籍宣教士,在台湾服事近35年。傅牧师是美国人,却说这流利且地道的国语;傅牧师军人,也是音乐家;是牧师,也是心理学家。

马太福音五章1~17节

马太福音五章1~7:「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门徒到他跟前来。他就开口教训他们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除非是耶稣的门徒才能了解八福

在耶稣的登山宝训?八福里面,祂表明出一个人生观、人生哲学、一种人生伦理,而要了解这个人生观,第一重要的就是先要了解这个人生观是对谁说的。马太福音5:1~2:「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门徒到他跟前来。他就开口教训他们说…」大家有没有发现祂是对谁讲?是对祂的门徒。虽然有许多的人跟着祂到山上,到了那里,祂坐下来,祂的门徒来到祂跟前,祂就开口教训祂的门徒。第一点我们要注意的是,如果你不知道八福这样的价值观、人生伦理哲学是对耶稣的门徒说的,你就没有办法了解八福,因为如果不是耶稣的门徒,一般还没有信主的人应该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人生哲学,什么虚心、哀痛、为义受逼迫是有福的,这有什么福?开玩笑!这是倒霉。」所以,如果你不是祂的门徒,你看到耶稣的登山宝训时,比较自然、合理的反应可能会像十九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尼釆:「这是什么伦理学,这是一个傻瓜的伦理。」「什么有人打你右脸的时候,你连左脸也给他打?开玩笑!」、「有人打你右脸的时候,你不但要打他右脸,连他左脸也要打,要把他打个半死。」你若不是耶稣的门徒,很可能会觉得八福这种人生观很奇怪,你若是耶稣的门徒,就不会觉得奇怪,因为认识耶稣,那么所看的事情都会变得不一样了。

八福不是劝勉、命令,而是应许

第二点,我发现这八点人生伦理有一个共同点,虚心的人、哀痛的人、饥渴慕义的人、温柔的人、怜恤人的人……,这些人都是有福的。这也有一点奇怪,除非你是耶稣的门徒,你大概也很难了解,但对耶稣的门徒来说,这些福非常重要,祂在这里没有命令、没有劝勉说你们要虚心、你们要哀痛…… ,祂没有说你们要这样做才能成为我的门徒,祂反而以此来描述祂的门徒,祂说:「我的门徒是这样的人:我的门徒是虚心的人,我的门徒在世界上也会哀痛,也会为义受逼迫,我的门徒是怜恤人的人,我的门徒是饥渴慕义的人……」,而且祂说:「我的门徒有福,他们的生命在世界上是有福的。」所以,这是我们要来了解八福时的基本观念,大家要从这个观点来看每一福,才能了解耶稣在这里讲的是什么。祂不是给你一个义务、一个责任、一个命令说:「你要这样做」,祂却是说:「你如果跟随我,你就会变成这样的人。」同时,祂说:「你放心,我告诉你,你变成这样的人,是有福的,真的有福,而且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的福气可以跟这个福相比。」

怎样是怜恤人的人?

这个礼拜我们已经讲到第五个福,耶稣说,这样做的人会很快乐,非常快乐,这个快乐是怜恤人的人能得到的。到底什么样的人是一个怜恤人的人?其实,如果你要知道一个怜恤人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不必想太多,也不需要用想像,因为在圣经中、在神的话里面已经给我们一个非常清楚的榜样、标准。这个怜恤人的人是谁?就是耶稣。我们看耶稣是什么样的人?

马太福音9:35~38:「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于是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在这里,请大家特别注意「怜悯」这个字,这个字在原文、希腊文的圣经中虽然跟在马太福音五章所讲的「怜恤」不一样,可是非常有关系、非常像,这个字在希腊文的新约中出现得次数比怜恤多一点,而且这个字非常特别,在这里,它描述耶稣的一个感觉,祂看到很多人困苦流离、受伤、迷路了!像没有牧人的羊一般,祂就「怜悯」他们;这个字在马可福音一章40~42节也出现过「有一个长大麻疯的,来求耶稣,向他跪下说,你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耶稣动了慈心,就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罢。大麻疯即时离开他,他就洁净了。」耶稣看到一个长大麻疯的人,那个人站在一段距离外说:「你若肯,你可以医治我。」马可记录这事时其实与马太用的是同一个字,在原文中「动了慈心」跟马太福音的「怜悯」是同一个字,可是中文圣经翻译得不一样,而在路加福音也出现这个字,在路加福音中耶稣在讲浪子回头的比喻时也用这个字(路加福音15: 11~32),耶稣描述那个父亲看见他的儿子回家,就「动了慈心」,此处的「动了慈心」和「怜悯」是同样的字。动了慈心、怜悯的原文(希腊文)很特别,它的意思是描述当一个人看见另外一个人的需要,另外一个人的受伤、痛苦,在这个人里面就产生一种爱跟关怀,这个爱跟关怀深到一个程度,在这个人的神经系统里他都会感觉到那个痛,是真实的生理反应,好像别人的痛就变成他的痛,动了慈心就是这个意思。

上帝借着耶稣彰显祂对我们的怜恤之心

在浪子回头的这个比喻中,我们常常注意那个浪子,他回头投靠父亲,事实上,这个比喻的主角不是那个浪子,而是那个父亲!重点不是「浪子回头」而应该是「父亲的等候」。在耶稣的比喻中,这些都是一些代表,是象征性的意思,这个父亲代表上帝、天父,大家想一想,耶稣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祂要让你知道什么?这个父亲看见他的儿子回来的时候,浑身肮脏、都是猪的臭味,乱七八糟,而且都是因为他自己所做的事情造成的,甚至他还出卖、背叛他的父亲,把他父亲的爱踩在脚下,污辱他;可是当那位父亲看见他的儿子回家的时候,他就「动了慈心」,儿子的痛苦就感应在他自己的身体里面,儿子的痛苦就变成他的痛苦,他就跑出去抱着儿子的颈项与他亲嘴。

耶稣讲这个比喻的目的是什么?是让你看见你所信的上帝是什么样的上帝,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我们最需要知道的就是宇宙的上帝是个什么样的上帝。其实,我们最需要知道的不是「有没有」上帝,相信有神不是那么难,很多人相信有神,祂的存在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祂是什么样的上帝」,而且祂对你的看法、对你的态度如何?你在祂的眼目中是怎么样的?这是我们最需要知道的。祂非常非常看重我们对祂的认识,祂要你知道祂是什么样的上帝,马太第九章中描述,耶稣看见这些人困苦流离,祂就怜悯他们,就动了慈心,从这里我们就看见上帝是什么样的上帝。歌罗西书1:15说:「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上帝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耶稣就是我们所看不见的上帝的「像」,如同一张照片一样;希伯来书1:3说:「他是上帝荣耀所发的光辉,是上帝本体的真像,常用他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他洗净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看见耶稣就是活生生的看见上帝,你可以从耶稣身上知道祂是什么样的上帝。耶稣在我们当中所讲的、所教导我们的,祂也活出来给我们看见。在马可福音一章里可以看到一个麻疯病的人,别人都不敢接近他,都排斥他,怕死他了,所以他就隔很远的距离对耶稣说:「你若是肯,你可以使我洁净。」马可描述说:耶稣看见了就动了慈心,那个麻疯病人的痛苦就在祂里面,祂就感觉到那个痛苦,祂就走过去摸他说:「我肯!我肯!」上帝告诉我们,看见耶稣,就可以看见上帝,也知道上帝对我们的看法是什么。这非常重要,上帝道成肉身变成一个人,就是要让我们看见祂的心肠。马丁路德说:「耶稣自己就是天父之心的一面镜子。」天父差耶稣来让你可以看见,就知道祂的心是什么样的心、祂如何看待你。

然后,马太福音9:37~38:「于是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这些工人要做什么样的工人?去收庄稼。耶稣在马太福音11:29说:「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第一,耶稣说:你们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你们看我怎么样,就知道上帝怎么样;第二,你看我怎么样,就知道你要怎么样。所以,我们不是刻意的去学习虚心、哀痛、饥渴慕义……,不是刻意的去做成这八福,我们是跟随耶稣、效法耶稣,看耶稣怎么样,我们就做祂的门徒,我们就会变成这样的人。我们为什么是一个怜恤人的人?因为我们是耶稣的门徒,我们学耶稣,所以祂说你们看我怎么样,你们就怎么样。你们要不要跟随耶稣、学耶稣,看祂怎么样你就怎么样?当然,每一个要做耶稣门徒的人就是有这样的心,我们觉得很好,我们觉得这是我们的福份,人生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所以,我们就欣赏、就认同、就喜欢这样做。如果要这样做,我们应该怎么做?

效法耶稣怜恤之心的实际作法

一、求像耶稣一样去爱、关怀,不怕麻烦

当我们看见一个人有需要,受伤、困苦流离,我们要求得着耶稣的心肠、耶稣的心志,我们就能去爱跟关怀。这个爱跟关怀,你不要以为这本来就是一个自然的反应,如果不是耶稣的门徒,如果你不觉得像耶稣是好的,我们未必会有爱和关怀。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个困苦流离、受伤,很多问题的人,我们自然的反应就是要保持安全距离,安全第一,或是会觉得很麻烦,我们觉得不太喜欢。耶稣说我来是报佳音给贫穷的人,不管是精神、灵里还是物质贫穷的人,我记得很多年以前,在真理堂我们开始为一些贫穷的人祷告,然后上帝就开始带一些这样的人到我们中间来,而我们第一个反应是什么?觉得很麻烦,不怎么喜欢,可是耶稣不是这样,对不对?祂不觉得是这样。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怜恤人的人,我们需要求主,让我们看见这样的人的时候就像上帝看他一样。

我记得好几年以前,有一次,我的主任牧师他叫我去处理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是在我的牧区里面的事,而处理这件事情一定会造成一些人的不愉快,我记得在开会的时候,我说:「你要我去处理这件事情,那会很麻烦。」杨牧师他安静了大概十五秒钟说:「对!爱是很麻烦的东西。」爱是很麻烦的事情!从那个时候我就知道,对!爱就是很麻烦。我们要像耶稣一样,耶稣不觉得那个人麻烦。其实,我们在上帝的眼目中,我们大概都应该算是很麻烦的人,可是上帝没有这样看我们,因为祂有怜恤人的心。

二,把每一个人都看为是独特、宝贵的

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每一个人都非常宝贵。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人存在着,没有别的原因,没有别的理由,也不需要有别的条件,就是因为他存在,所以他非常重要,而且很宝贵,不管他是什么样的人,不管他以前做过什么样的事情,每一个人都有无限的价值,宝贵、独特,这是耶稣的看法,所以我们也应该是这样,不为人打分数,当一个人在这里时,我们也不要说这个人比较重要,这个人比较有潜力,这个人很值得栽培,我们都不要加以分别,只单单因为他存在,所以他有无限的宝贵跟重要。

二、去体会别人的痛苦与需要,不怕付出代价

我们要开始学习去了解别人的感觉与需要,甚至了解可以深到一个程度,他的感觉就变成你的感觉,他的痛就变成你的痛。上帝可能会给你一个恩赐,你要不要这个恩赐?他的痛就变成你的痛,你真的会感觉得到;这得付出代价,如果你求主给你这个怜恤人的恩赐、怜悯人的心,你可能会经验到一些痛是你以前所没有经验过的,而且真的会感觉到,别人的痛变成你的痛,那个经验是一个实在的经验,可是你不要怕,你不要怕付这个代价,你可以承担,不会受不了。保罗说:「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三、作全人关怀,按照人们实际的需要给予帮助

要学习耶稣做一个怜恤人的人,我们就开始做全人的关怀。这个也是耶稣的做法,耶稣的榜样。有一次,耶稣在山上对五千个人讲道,讲了一天,讲完了,祂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这些人肚子可能会饿,在那个时候,很有意思,圣经此处记载时也是用一样的字?祂就「怜悯」他们,也就是「动了慈心」这个字;祂就为他们着想,决定要办一个聚餐,要办一个简单的爱宴,要给他们东西吃,有面包跟鱼干,就是按照这些人实际的需要给他们具体的帮助。如果一个人的肚子饿,如果他的婚姻有问题,家庭有问题,工作、学业有问题,你不要太快跟他讲永生,就从他有需要之处开始用怜悯、慈爱关心他,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这些做法都是耶稣的做法,在福音书中有很多例子,因此也是我们的做法,因为我们是主的门徒。

怜恤人的出发点应当是:不按照自己的意思,而按照天父的心意

耶稣祂有很多种做法,看各人不同的需要,祂就用不同的方法怜悯、动了慈心,帮助他,关心他,祂的做法多元化,有很多种,可是都有个共同的出发点,这个共同的出发点非常重要。约6:38~40:「因为我从天上降下来,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来者的意思行。差我来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赐给我的,叫我一个也不失落,在末日却叫他复活。因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祂有一个怜悯人的心,怜恤人,第一是因为祂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在所有的一切事情上祂跟祂的天父完完全全是一条心,父跟父独生爱子的心完全一致,不愿意一个人失落,愿意每一个人都被天父得着,所以耶稣所做的一切事情不是一个责任,也不是一个义务,都是为了爱。

你、我要学耶稣的样式,我们要效法耶稣,我们也要做得一样,我们所做的一切怜恤人的行动,它不是手段,是目标,不是一个责任,不是一个义务,也不是为了别的目的,不是为了教会增长,不是为了希望明年在这个时候我们多少会友聚会,不是为了小组业绩的压力,不是为了自己的成就感…,都不是,动机都是为了爱与怜悯,因为这些人是人,他是一个人,就摆在我们面前,而且因为我们看待每一个人像耶稣看待他们一样,就是独特、宝贵、有无限的价值。要怎么做?从我们自己开始先相信,注意耶稣是怎么样看我们的,上帝就是怎么样看我们的,我们每次领圣餐时,我们就记念耶稣所说的:「这是我的身体为你舍的,这是我的宝血为你流的。」我们就知道祂看我们为独特、无限的宝贵;你就知道祂这样怜悯,看见你便动了慈心、怜悯你,所以我们便再一次做一个决志,下决心说,我们也要看别人一样重要、独特、宝贵,主的爱就充满我们,使我们看见别人困苦流离、受伤痛苦、有需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动了慈心,也怜悯人,不愿意一个人失落,使他们到最后都可以跟我们一同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