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邑道中古诗注音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东西南北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42:42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东西南北中

时间:2010-12-20 15:40来源:园林学习网 作者: 点击:68次文学是用语言创造艺术形象,写景状物的;舞蹈演员用形体动作内心的感受;古典园林则通过“景语”状物抒情,遵循形象性的共同规律,经过漫长的发展阶段,把山水、建筑、树木花卉,揉合在一起,以大自然的山川地貌为蓝本,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把技术和艺术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古朴、典雅、自然、清幽,意境深邃的中国式写意山水园林。

       文学是用语言创造艺术形象,写景状物的;舞蹈演员用形体动作内心的感受;古典园林则通过“景语”状物抒情,遵循形象性的共同规律,经过漫长的发展阶段,把山水、建筑、树木花卉,揉合在一起,以大自然的山川地貌为蓝本,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把技术和艺术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古朴、典雅、自然、清幽,意境深邃的中国式写意山水园林。

        首先,让我们对古典园林做一简短的历史回顾: 

        我国古典园林的建造到底开始于何时,至今尚无明确的定论。但从园林建筑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园林主要是供游憩、文化娱乐、起居的要求而兴建,而使用者则必须占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和劳动力,才有可能建造供他们游憩享乐的园林。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生产能力低下,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有限,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获得较多生活资料,所以那个时期是谈不到造园活动的。据《礼记•札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檜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旧石器新石器时期,出现了典型的村落,如西安半坡村,锄耕农业和家畜饲养均已出现,出土的手制的形态和花纹都很精致的彩陶,表现出当时人类的工艺水平。但即使这样,人类也没有表现出对造园活动的追求。 

       夏朝,原始社会已转变为奴隶社会,生产力快速增长和扩大,奴隶经济开始发展,奴隶主财富不断增加,奴隶主的地位发生变化,他们的思想和趣味也随之起了变化。这时,既有奴隶经济基础的剩余生活资料可供奴隶主使用,又有可供他们驱使的劳动力,这就为满足他们要过奢侈享乐生活所需的园林的建造活动提供了条件。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夏朝已出现了青铜器,以及锛、凿、刀、锥、戈等工具,这些都为营造活动提供了技术上的条件。因此,在夏朝已经出现了宫殿建筑。 

       商代,历法、天文、雕刻艺术的发展,以及经济、文化等的进步为造园活动奠定了基础,同时从出土的甲骨文中,我们又识别出园、圃、囿等字,这些都足以引起人们商代造园活动的关注。但是,园林的营造和最初形式到底是开始于商代还是周朝呢?最初的形式是园、圃,还是囿呢?《说文》的记载是“园,树果;圃,树菜也”,园与圃在当时主要还是农业生产。而在《说文》中对囿的记载是“囿,养禽兽也”。《周礼地官》的记述是:“囿人,……掌囿游之兽禁,牧百兽”,这说明囿的作用主要是放牧百兽,以供狩猎游乐。在园、圃、囿三种形式中,囿具备了园林活动的内容,特别从商到了周代,就有周文王的“灵囿”,据《孟子》记载:“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其中养有兽、鱼、鸟等,不仅供游猎,同时也是周文王欣赏自然之美,满足他的审美享受的场所。可以说,我国古典园林的最初形式是“囿”。 

       秦代,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为展现其丰功伟绩,享受生活,开始连续不断的营建宫苑,大小不下三百处,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上林苑中的阿房宫,规模十分宏伟,并且在终南山顶上建阙,这种可供远眺近览的阙,在当时来说,已算是一种高大的建筑物了。山本静,水流则动。当时人们已经懂得了这其中的道理,把樊川的水引来作池,苑中还有涌泉、瀑布,以及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规模相当壮观。
 
       汉代,所建公园以未央宫、建章宫、长乐宫规模为最大。汉武帝在秦上林苑的基础上,相继扩大,苑中有宫,宫中有苑,在苑中分区养动物,栽培各地的名果奇树,多达三千余种。 

       三国至隋朝,中国历时四百六十多年,从混战再度统一。这一期间,人们深受没落、无为、遁世和追求享乐的思想的影响,宫苑建筑之风盛行;而且,当时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加工已经相当发达,建筑装饰色彩丰富,优美的纹样图案等等都为造园活动提供了技术与艺术的条件。这一时期有影响的苑室,如三国时代曹操所建的铜雀台。 

       三国魏晋时期,产生了许多擅长山水画的名手。他们善于画山峰、泉、丘、壑、巉(chán)、岩等,如当时有名的山水画家萧贲,是扇面上画山水画的能手。为此,在山水画的出现和发展的基础上,由画家所提供的构图、色彩、层次和美好的意境,往往成为造园艺术的借鉴,这时文人士大夫更是以玄谈隐世,寄情山水,以隐逸为其高尚;更有的文人画家以风雅自居。因此,该时期的造园活动,将所谓“诗情画意”,也运用到园林艺术之中来了,为隋唐的山水园林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在以园林优美闻名于世的苏州,据记载,在春秋、秦汉和三国时代,统治者已开始利用这里名山秀水的自然条件,兴建苑囿,寻欢作乐。东晋顾辟疆在苏州所建辟疆园,应当是这个时期江南最早的私家园林了。 

       南朝,梁武帝的“芳林苑”,“植嘉树珍果,穷极雕丽“。他广建佛寺,自己三次舍身同泰寺,以麻痹人民。 

       北朝,在盛乐(今蒙古和林格尔县)建“鹿苑”,引附近武川之水注入苑内,广九十里,成为历史上结合蒙古自然条件所建的重要园林。 

       隋炀帝时更是大建宫苑,所建离宫别馆四十余所。杨广所建的宫苑,更以洛阳最宏伟的西苑而著称,苑内有周长十余里的人工海,海中还有百余尺高的三座海上神山造景,山水之胜和极多的殿堂楼馆、动植物等。这种极尽豪华的园林艺术,在开池筑山,模仿自然,聚石引水,植林开涧等有若自然的造园手法,为以后的自然式造园活动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唐代,这是继秦汉以后我国历史上的极盛时期。此时期的造园活动和所建宫苑的壮丽,比以前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如在长安建有宫苑结合的“南内苑”、“东内苑”、“芙蓉苑”及骊山的“华清宫”等。著名的“华清宫”至今仍保留有唐代园林艺术的风格,是极为珍贵的园林遗产。 

       在宋代,有著名的汴京“寿山艮岳”(今开封),周围十余里,规模大,景点多,其造园手法也比过去大有提高。 

       明朝,在北京建有“西苑”等。清代更有占地8400多亩的热河“避暑山庄”,被时人称作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等。 

       最后,把我国园林艺术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划分阶段的话,大致可分为:商朝产生了园林的雏形——囿;秦汉由囿发展到苑;唐宋由苑到园;明清是我国古典园林的极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