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磁发电机:惩戒教育,是耶非耶(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5:41:20

惩戒教育,是耶非耶(图)

2010-11-22 09:54:00 来源: 南京日报(南京) 跟贴 1 条 手机看新闻

        当多数学校和老师对惩戒教育“谈虎色变”时,近日我市一所学校率先出台惩戒条例,内容包括严重违规、屡教不改的学生可以关小屋子反省,可以要求家长带其回家等一系列规定。

  对此,支持的人表示,现在的教育太宽容,惩戒教育是给学生“补钙”,让孩子经得起挫折;也有人说,惩戒的“度”很难把握,容易成为体罚的借口。

  惩戒教育,是耶非耶?近日,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在前面

  写

  我市一学校出台学生惩戒条例引争议

  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 徐静 钱红艳

  惩戒条例

  韩君 绘

  A

  一学校推出惩戒条例,

  获家长委员会通过

  B

  一味赏识而缺乏惩戒,教育可能缺“钙”

  在美国,违纪可能会被打屁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通报批评:

  非正当理由不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单门学科累计三次以上,或总累计五次以上的;

  男生烫卷发、蓄怪发、蓄长发,女生烫卷发、浓妆艳抹、戴贵重饰品,以及学生染彩发、留怪异发型、穿奇装异服和拖鞋等与中学生仪表不相符合的;

  上课时和老师顶撞影响正常教育秩序的;

  在校内打扑克、玩游戏机和手机的;

  ……

  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或将垃圾倒入非指定处;

  搞恶作剧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在教学区、生活区或集体场所哄闹,造成秩序混乱的;

  谈情说爱或去偏僻处,有亲密行为者;

  带危险物品(如管制刀具、打火机等)到校的;

  ……

  南外仙林分校的惩戒条例今年年初开始酝酿,经家长委员会通过后,本学期开始在全校试行。

  根据条例,惩戒手段包括了年级组训戒、通报批评、严重警告、记大过、留校察看、劝退等。而且学校明确规定,对受到通报批评以上的学生,教师可视其态度分别给予在特定地点反省、家长带回家反省等惩戒。

  记者了解到,所谓的“在特定地点反省”,实际上就是教师有权让一些破坏性较大、屡教不改的学生在指定的小房子里进行反省;而情节更严重的则会要求家长把孩子带回家一段时间,等学生认识到错误、改过后才可以上学。

  为何要明确提出实行惩戒教育?该校相关负责人说:“按照规定,对于违纪的学生,既不能打,也不能骂,但是个别学生确实破坏性很大,而且屡教不改,学校该怎么办?必须有个办法。”

  这位负责人举例说,以前曾有少数学生欺负那些生理上有缺陷的,或者性格比较软弱、木讷的学生,在被子上浇水,甚至还有更严重的行为。对于这类学生,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惩戒措施,就是对学生错误的迁就和纵容。

  让学校感到欣慰的是,惩戒条例出台后,获得了该校大多数家长的支持。

  “家长有时候也会对太调皮的孩子进行惩罚,比如让孩子在房间里反省等。适当的惩罚对孩子来说,能起到一定作用。”该校家长刘先生说,“我们小时候违反了纪律,老师会用教鞭、戒尺打手掌,还会罚站。”

  采访中,记者发现,学生们对于这样的规定既害怕,又表现出认同。“有的同学经常欺负别人,这样的学生就应该接受惩罚。我可不敢违纪,要接受惩罚还是挺‘怕怕’的。”一名四年级学生说。

  南外仙林分校出台《惩戒条例》,明确实行惩戒教育,在我市中小学还是首例。

  目前,我市绝大多数中小学规范学生行为主要依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制定的校纪校规。学生违纪后,小学以说服教育为主要手段,中学则规定,对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甚至留校察看等处分。

  不过记者了解到,通报批评、留校察看等这些较严重的处罚手段在中学也用得极少。

  我市一所初中学校校长说:“像关小房子这样的惩戒还是算了吧,弄不好学生心理会出问题,引来家长投诉。”

  “这几年,中小学教育的各种理念中,赏识教育提得最多。”采访中,一位小学校长指出:“特别是新课改后,赏识教育更被重视。因为新课改的理念就是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肯定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这位小学校长说,多年以前,小学生犯了严重错误也有警告、记过等处理办法,现在已经没有这些规定。学生犯了错,最多就是在班上批评一下,连校级的批评都没有。“因为不管是家长还是教育主管部门,都认为通报批评会给学生心理造成影响。所以不管碰到多难教的学生,学校还是只能一次次口头教育。”

  不少老师反映,赏识教育过了度,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我们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的表扬、奖励、赏识,可能造成一部分学生自私、缺乏爱心。有的学生经常获得肯定,他就觉得自己什么都好,看不到自己的问题,一旦被批评一句就受不了,心理十分脆弱。”

  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谷力认为,赏识教育并非对所有的孩子都有效,面对一些行为习惯有严重问题的学生,一定的惩戒是必要的。不过现在社会各界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保护未成年人强调得较多,加上一些家长常常因为老师几句批评就“大做文章”,这让一线教师变得缩手缩脚,“谈罚色变”。

  “如果惩戒教育退出教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味的赏识,对学生畸形保护,那么教育就会缺‘钙’,我们的下一代就会变成被宠坏了的一代,经不起打击与挫折,甚至老师的几句批评就会导致个别学生抑郁、自杀等。”谷力说。

  “只有赏识,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说,“赏识教育是对学生某种行为的肯定,是一种正面的刺激,惩戒则是对学生某种行为的否定,是一种负面的刺激,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被认可的。”

  国外惩戒教育

  方式一瞥

  记者了解到,虽然目前我国对教师有没有惩戒权没有明确说法,但在国外,无论是欧美,还是澳洲,教师都有惩戒权,甚至允许体罚学生。

  安娜是南京一中的外籍教师,来自美国。她告诉记者,在美国,大多数州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体罚。不过体罚有严格的规定,而且要适度、合理。

  安娜说,在美国,学生入学的时候,家长就会和学校签订一份协议,表明是否同意对孩子进行体罚。如果学生在校严重违纪,在老师说服教育等办法都无效的情况下才可以实施体罚,而且体罚不允许当着其他学生的面,还必须有证人在场。

  “体罚时,必须打孩子身上肉多的部位,比如屁股,用的木板也有规定,不能太长也不能太厚,不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安娜说,“根据规定,与受罚的学生发生冲突的老师还不能对学生实施体罚。”

  据介绍,除了体罚外,像关小房子、要求学生短期停学等惩戒办法在美国也很普遍。

  游府西街小学澳籍校长艾琳表示,虽然澳大利亚的学校一般不对学生进行体罚,但惩戒措施有不少。学校教育应该让孩子知道,做任何事都是有后果的,如果违反了规则,就应该接受一定的惩戒。

  “如果是小学生在课堂上有不良行为,老师会给予警告,并把名字记在黑板上;如果还犯同样的错误,学生会被要求到教室外面反省2分钟,或者罚他不能参与活动;如果屡教不改,学生会被要求在教室外面呆更久,还会被送到校长室反省。”艾琳说,她还把这些惩戒方式用到了游小国际部。

  记者还了解到,几年前,韩国通过了《教育处罚法》,对学生的处罚非常明确,如女生打小腿5下,男生打小腿10下等,规定十分详细。而英国教师的惩戒权包括:罚写作文、周末不让回家、停学等。

  C

  惩戒应把握“度”,切莫沦为体罚借口

  “学生处会同班主任及有关当事人对违纪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取证。”

  “违纪学生自受到惩戒之日起,三个月后学生本人可向班主任提出撤销惩戒书面申请。”

  从南外仙林分校的《惩戒条例》可以看出,学校执行惩戒显得十分谨慎。

  “惩戒是一种高难度的教育手段。过于软弱,就失去了应有的威慑力;过于严厉,就是体罚。”采访中,不少老师提出,即使教师可以惩戒学生,“度”也很难把握。

  那么,究竟怎样的惩戒才适度?

  “惩戒和体罚不同,体罚是国家法律明文禁止的,是对学生人格的侮辱,而学校目前的惩戒对学生不打不骂,主要是让学生反思,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但是,这些学生毕竟还是孩子,还是要‘给出路’,学校不会一棍子打死。当他改正了错误的时候,学校会及时把处分撤销掉。”南外仙林分校相关负责人说。

  我市陶老师热线心理教育专家陶来恒说:“不管是赏识还是惩戒,前提就是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人看’。惩戒应该以爱为前提,惩戒是为了完善孩子,使他变得更好。有了这样的前提,惩戒就不会和体罚联系到一起。”

  “实际上,惩戒就是一个中性词,和表扬一样,就是老师的一种教学手段,惩戒应该对事不对人,不牵扯到人格,不存在对学生的侮辱、报复,教师对学生惩戒时也不应该有发泄的情绪在里面。”殷飞说。

  采访中有不少老师提出,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教师的惩戒权。

  “其实我觉得惩戒和表扬都是教师的权利,根本不需要规定。”殷飞说,“惩戒和体罚也是有区别的,惩戒措施应该是提前告知学生的,是获得大家认同的。而体罚,往往是由教师的情绪掌控的。”

  殷飞认为,学校实行惩戒其实不难。只要获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哪怕是一个班级,也可以出台一个惩戒条例。“比如,根据学生违纪情况的不同,可以要求违纪学生打扫卫生、做义工等等。一旦有学生违反规定,就按条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