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幼儿钙片什么牌子好:用药杂谈(转载:黑糊糊) - 任之堂主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12:20
 

 

《内经》有云“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岐伯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又云“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气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此之谓也。”我的理解,凡治病,适其至所,就是要把握个“度”,把握这个“度”是最难的,把握好的,就能“适其至所”,把握不好,要么病重药轻,杯水车薪;要么就病轻药重,药过病所,反伤于人。这里说的是剂量。此其一。

其二,药的气味厚薄说的都是药性,和现在说的小量药和大量药是不同的,也就是现在说的用药轻重,和药性的升降,并没有直接关系。辛甘发散为阳,不是说小剂就发散,大剂就不发散,酸苦涌泄为阴,也不是说大量用就涌泄,小量用就不涌泄。还有现说的淡以通阳,说是淡味渗泄为阳的另一说法。那么到底是是不是药剂量大了辛甘药就不发散,小了才发散?剂量大的酸苦药就涌泄,小了就不涌泄呢?这种说法我持否定态度。就单说麻黄一味药,要是一剂药中用6到10克,在一个成人来说,可能发汗,也可能不发汗,用15到30克,多数情况是肯定要发汗的,为什么呢?是药性使然,而不是剂量大了就下沉,量小就发散。此为药性决定升降。再说一个药连翘,在温病学派兴起后,这味药用于“辛凉解表”,说量一定要小才会辛散,量大就入里了,听一教授讲温病学,也说某医先看一下病人,不好,让他去看,他一看处方是对的,唯其中的连翘用量太大,后改小连翘用量再服,线果病人第二天好了,我听了就感觉不是那么回事。要说连翘一味药,大量用是可以用到几十克以上的,一公两以上也不会就因量大而入里,这里的问题出在哪里呢?我想是煎不得法,所谓淡味渗泄为阳,还不止说味淡之药,所有药在煎煮后都是可以调整气味的,这和做菜煮汤是同理的,肉少水多,汤就淡了,肉多水少,肯定汤味浓厚,这是从配比来说。煎服方法上,如果用开水武火急煎,这同样可以把味浓厚的变为稀薄的,取其气而不取其味。反之亦然。“阳为气,阴为味。”“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通过在煎煮时调整方法(主要指文火武火,开水凉水)和时间,可以改变药的气味厚薄。

其三,从药物的配伍上,同样可以调整气味厚薄,改变升降浮沉,如麻黄汤,麻黄本来已经有发汗作用了,不用桂枝也可以发汗,问题就是要加量,但加量后会发生汗出而心悸,这样就产生了副作用,减量用又不起作用,就加了桂枝,一来增强发汗解表,一来桂枝可以防止麻黄所带来的心悸,所以用桂枝和不用桂枝是不同的。麻杏石甘汤中用了石膏,石膏的用量比麻黄大得多,麻黄就不再发散了,这也是因为配伍后发生了药性的变化。(这里只从这方面来说一下,其中还有更多的机理不在此讨论。)增加需要的效果,减少副作用的发生,是配伍的最终目的。一个药物在方剂中的数量增减,总是要以切中病机为目的。

其四,服用方法,方的大小,药的多少都有了,煎出的药到底如何服用呢?常说的治外感药在饭后服,治内伤的药在饭煎服,这是常法。还有热服法,冷服法,各种不同,都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出效果。古人有“汤者,荡也;丸者,缓也。”其说我看有两方面,一是说汤药比丸药见效要快,一是说凡病可以急治的,多用汤,要缓治的,多用丸。另一方面,从方便病人的角度来考虑,能用汤的用汤,能用丸的用丸,也为不失其法,这只是说用药,其它的用针,用灸,膏药,推拿等就不说了。“帝曰: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岐伯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

其五,药后将息,这个常有人忽略,《伤寒论》中有桂枝汤服后将息法,说“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在服药后,将息可以促进药力,将息不得法,也会影响药效。麻黄汤后面也有“覆取微似汗,不须粥饮,余如桂枝法将息”,都是说明服药后不是药吃了下去就行了,还要“将息”。

其六:药之有毒无毒,古人有“聚毒药以供医事”,说明是药三分毒,以药之偏性来治人阴阳之偏,是为“治在权衡相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神农本草经》把药分上中下三品,“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这里面是把药分为有毒无毒来论。《内经》有“帝曰:有毒无毒,服有约乎?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不尽,行复如法,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天殃,无致邪,无失正,绝人长病。”说的也是药分有毒无毒,我们用药能用发无毒之药治病当然是最为安全的,但在需要用到“有毒”的药时,也不能顾忌药有毒就不用,“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只要无使过之,无伤其正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