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根与铜离子:-聚焦“十二五”污染减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1:26:1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各项工作的主线,节能减排作为一个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手段而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十二五”减排指标的制定主要取决于“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潜力。减排潜力主要来自淘汰落后产能和工程减排所能削减的污染物。在转方式调结构的背景下,抑制“两高”行业增长、实施资源总量控制、推行差异化减排政策,成为“十二五”节能减排新的政策导向和目标要求,呈现出新的变化。
新节能减排指标的设定如何更贴近现实?
“十一五”期间,我国超额完成了减排任务,但是氨氮和氮氧化物的高排放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减排效果,而且只控制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无法遏制环境恶化趋势。“十二五”规划中,新增氨氮和氮氧化物总量减排指标,这是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现实要求。
总氮和总磷是湖库水体污染的主要指标,直接威胁水环境质量和饮用水安全。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26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 中,42.3%的湖库为富营养化,水质为Ⅴ类及劣Ⅴ类的占53.8%,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尤其在太湖、滇池、巢湖等重点流域,总氮总磷超标的问题 更为突出。氨氮污染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我国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的进程。
另一方面,我国城市群大气污染正从煤烟型向煤烟污染与机动车尾气污染共存的复合型污染转化。卫星监测发现,2006年以后,我国上空的二氧化硫开始急 剧下降,降幅大约在20%,但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却在增加,结果酸雨和灰霾现象并没有减轻,一些地区反而变得更加严重。
“双八双十”指标出炉经过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的目标。
为了测算出合理的减排指标,设置了四大类54项规划研究课题,通过全国70多家科研单位对1.5万多家企业、759个地表水国控断面(点位)进 行分析评估,对‘十二五’减排潜力进行了测算。”从2009年10月开始,环境保护部就对减排指标进行了深入调研,回收了4000多份调查问卷,确保减排 指标的合理性。
经济快速增长下减排压力有多大?
单纯从数字上看,“十二五”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指标低于“十一五”的10%,但是实际上减排任务并不轻松。“十二五”减排除了要“压缩存量”,还要“消化增量”,而且这个增量还不小。
在发展方式转变较慢的情况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经济总量和城市人口基数的急剧上升,意味着“十二五”污染物新增量的减排任务将更加艰巨。
数字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有25个省份GDP预期增速达到或超过10%。与2010年相比,12个省份调高GDP增长目标,6个省份调低目标,其余省份GDP增长目标不变或基本不变。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2.1%。从全国来看,经济高速发展的势头将继续在“十二五”期间得到延续。
专家预测:
“十二五”期间煤炭消耗量将增长10亿吨。如果不加控制,由此带来的新增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将分别达到600万吨和500万吨。
破解减排难题关键在哪?
“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三足鼎立,一个都不能少。”中国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部主任助理严刚指出,减排具有协同效应,淘汰落后产能,不仅减少了多种污染物排放,而且还起到了节能的作用。
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
“关键是确保减排政策落实。”严刚强调,“十一五”期间,脱硫电价、补贴黄标车淘汰等一系列绿色经济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节能减排工作。“‘十二五’期间,应继续推动这些政策落实,充分利用行政、经济等手段,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证减排工作顺利实施。” “十二五”期间,工程减排潜力变小。中国环境规划院高级工程师王东指出:“十二五”期间,水中增加了氨氮指标,由于二级生化处理对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具有协同减排效应,已建成污水处理厂在去除化学需氧量的同时也去除了氨氮,这些污水处理厂的氨氮减排空间已不大。但从改善水环境质量的角度出发,氨氮减排需求 较大。 “关键是确保减排政策落实。”严刚强调,“十一五”期间,脱硫电价、补贴黄标车淘汰等一系列绿色经济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节能减排工作。“‘十二五’期间,应继续推动这些政策落实,充分利用行政、经济等手段,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证减排工作顺利实施。”
新节能减排指标“变”在哪儿?
减排指标约束性更强
我国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长仍然过快,产业结构重型化的格局整体上尚未改变。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相互博弈的过程。“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新增了减排指标,表明中央更加注重利用节能减排的倒逼机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排污总量控制与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并举
“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政策出现的一个新变化就是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并举,从源头入手控制污染增量。通过能源消耗总量控制,一方面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另一方面可以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控制“两高”产业。
实施差别化减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据悉,在确保实现全国总体控制目标的前提下,“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对东、中、西部地区减排实行区别对待。其总体原则是,与“十一五”相比,对东部地区的要求要高一点,中部地区基本持平,对西部地区减轻压力。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  孟伟
污染减排指标在分配上也应该像节能指标一样,梯度更明显、指标差别更大,体现出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环境现状,这样更有利于减排工作实施,也有利于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中国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部主任助理  严刚
“十二五”节能减排指标的设定充分考虑了资源环境的压力、经济社会发展增速以及能源消费增量。
全国政协委员  陈雅棠
适度实施差别化的环境保护绩效考核政策和污染减排新机制,以引导西部各级政府转变执政理念和发展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