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hydration:锅炉论述(47--6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12:27

锅炉论述(47--69)

标签:

杂谈

47. 简述水锤、水锤危害,水锤防止措施?
(1)水锤:在压力管路中,由于液体流速的急剧变化,从而造成管中液体的压力显著、反复、迅速的变化,对管道有一种"锤击"的特征,称这种现象为水锤。(或叫水击。)
(2) 危害:水锤有正水锤和负水锤危害。
1) 正水锤时,管道中的压力升高,可以超过管中正常压力的几十倍至几百倍,以  致使壁衬产生很大的应力,而压力的反复变化将引起管道和设备的振动,管道的应力交变变化,都将造成管道、管件和设备的损坏。
2) 负水锤时,管道中的压力降低,也会引起管道和设备振动。应力交递变化,对设备有不利的影响。同时负水锤时,如压力降得过低,可能使管中产生不利的真空,在外界大气压力的作用下,会将管道挤扁。
(3)  防止:为了防止水锤现象的出现,可采取增加阀门启闭时间,尽量缩短管道的长度,以及管道上装设安全阀门或空气室,以限制压力突然升高的数值或压力降得太低的数值。
48. 直流锅炉启动前为何需进行循环清洗?如何进行循环清洗?
直流锅炉运行时没有排污,给水中的杂质除少部分随蒸汽带出外,其余将沉积在受热面上;另外,机组停用时,受热面内部还会因腐蚀而生成少量氧化铁。为清除这些污垢,直流锅炉在点火前要用温度约为104℃的除氧水进行循环清洗。
首先清洗给水泵前的低压系统,清洗流程为:凝汽器→凝结水泵→除盐装置→轴封加热器→凝结水升压泵→低压加热器→除氧器→凝汽器。当水质合格后,再清洗高压系统,其清洗流程为:凝汽器→凝结水泵→除盐装置→凝结水升压泵→轴封加热器→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高压加热器→锅炉→启动分离器→凝汽器。
49. 写出锅炉云母水位计冲洗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 锅炉运行过程中应对水位计进行定期冲洗。而当发现水位计模糊不清,或水位停滞不动有堵塞怀疑时,应及时进行冲洗。一般冲洗水位计的步骤为:
1) 关闭汽、水侧二次阀后,再开启半圈。
2) 开启放水门,对水位计及汽水连通管道进行汽水共冲。
3) 关闭水侧二次阀,冲汽侧连通管及水位计。
4) 微开水侧二次阀,关闭汽侧二次门,冲水侧连通管及水位计。
5) 微开汽侧二次阀,关闭放水阀。
6) 全开汽水侧二次阀,水位计恢复运行后,应检查水位计内的水位指示,与另一侧运行的水位计指示一致,如水位指示不正常或仍不清楚,应重新清洗。
(2)  注意事项:
1) 水位计在冲洗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止汽连通门、水连通门同时关闭的现象。因为这样会使汽、水同时不能进入水位计,水位计迅速冷却,冷空气通过放水门反抽进入水位计,使冷却速度更快;当再开启水连通门或汽连通门,工质进入时,温差较大,会引起水位计的损坏。
2) 在工作压力下冲洗水位计时,放水门应开得很小。这是因为水位计压力与外界环境压力相差很大,放水门若开得过大,汽水剧烈膨胀,流速很高,有可能冲坏云母片或引起水位计爆破,放水门开得越大,上述现象越明显
3) 在进行冲洗或热态投入水位计时,应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检查和冲洗时,应站在水位计的侧面,并看好退路,以防烫伤或水位计爆破伤人。操作应戴手套、缓慢小心,暖管应充足以免产生大的热冲击。
50. 锅炉水位事故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保持汽包正常水位是保证锅炉和汽轮机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汽包水位过高,会影响汽水分离装置的汽水分离效果,使饱和蒸汽湿度增大,同时蒸汽空间缩小,将会增加蒸汽带水,使蒸汽含盐量增多,品质恶化,造成过热器积盐、超温和汽轮机通流部分结垢。
汽包水位严重过高或满水时,蒸汽大量带水,会使主汽温度急剧下降,蒸汽管道和汽轮机内发生严重水冲击,甚至造成汽轮机叶片损坏事故。汽包水位过低会使控制循环锅炉的炉水循环泵进口汽化、泵组剧烈振动,汽包水位过低时还会引起锅炉水循环的破坏,使水冷壁管超温过热;严重缺水而又处理不当时,则会造成炉管大面积爆破的重大事故。
1) 水位高处理方法:
a) 将给水自动切至手动,关小给水调整门或降低给水泵转速。
b) 当水位升至保护定值时,应立即开启事故放水门。
c) 根据汽温情况,及时关小或停止减温器运行,若汽温急剧下降,应开启过热器集箱疏水门,并通知汽轮机开启主汽门前的疏水门。
d) 当高水位保护动作停炉时,查明原因后,放至点火水位,方可重新点火并列。
2)水位低处理方法:
a) 若缺水是由于给水泵故障,给水压力下降而引起,应立即通知汽轮机启动备 用给水泵, 恢复正常给水压力。
b) 当汽压、给水压力正常时:a 检查水位计指示正确性;b 将给水自动改为手动,加大给水量;c 停止定期排污。
c) 检查水冷壁、省煤器有无泄漏。
d) 必要时降低机组负荷。
e) 保护停炉后,查明原因,不得随意进水。
51. 为什么省煤器前的给水管路上要装逆止阀?为什么省煤器要装再循环管?
(1)  在省煤器的给水管路上装逆止阀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给水泵或给水管路发生故障时,水从汽包或省煤器反向流动,因为如果发生倒流,将造成省煤器和水冷壁缺水而烧坏并危急人身安全。
(2)  省煤器装再循环管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省煤器的安全。因为锅炉点火,停炉或其他原因停止给水时,省煤器内的水不流动就得不到冷却,会使管壁超温而损坏,当给水中断时,开启再循环门,就在再循环管-省煤器-汽包-再循环管之间形成循环回路,使省煤器管壁得到不断的冷却。
52. 结焦对锅炉汽水系统的影响是什么?
(1)  结焦会引起蒸汽温度偏高:在炉膛大面积结焦时会使炉膛吸热大大减少,炉膛出口烟温过高,使过热器传热强化,造成过热蒸汽温度偏高,导致过热器管超温。
(2)  破坏水循环:炉膛局部结焦以后,使结焦部分水冷壁吸热量减少,循环流速下降,严重时会使循环停滞而造成水冷壁管爆破事故。
(3)  降低锅炉出力:水冷壁结渣后,会使蒸发量下降,成为限制出力的因素。
53. 运行过程中为何不宜大开、大关减温水门,更不宜将减温水门关死?
运行过程中,汽温偏离额定值时,是由开大或关小减温水门来调节的。调节时要根据汽温变化趋势,均匀地改变减温水量,而不宜大开大关减温水门,这是因为:
(1)  大幅度调节减温水,会出现调节过量,即原来汽温偏高时,由于猛烈增减温水,调节后跟着会出现汽温偏低;接着又猛烈关减温水门后,汽温又会偏高。结果,使汽温反复波动,控制不稳。
(2)  会使减温器本身,特别是厚壁部件(水室、喷头)出现交变温差应力,以致使金属疲劳,出现本身或焊口裂纹而造成事故。
(3)  汽温偏低时,要关小减温水门,但不宜轻易地将减温水门关死。因为,减温水门关死后,减温水管内的水不流动,温度逐渐降低,当再次启用减温水时,低温水首先进入减温器内,使减温器承受较大的温差应力。这样连续使用,会使减温器端部、水室或喷头产生烈纹,影响安全运行。为此,减温水停用后如果再次启用,应先开启减温水管的疏水门,放净管内冷水后,再投减温水,不使低温水进入减温器。
54. 如何判断蒸汽压力变化的原因是属于内扰或外扰?
         通过流量的变化关系,来判断引起蒸汽压力变化的原因是内扰或外扰。
(1)  在蒸汽压力降低的同时,蒸汽流量表指示增大,说明外界对蒸汽的需要量增大;在蒸汽压力升高的同时,蒸汽流量减小,说明外界蒸汽需要量减小,这些都属于外扰。也就是说,当蒸汽压力与蒸汽流量变化方向相反时,蒸汽压力变化的原因是外扰。
(2)  在蒸汽压力降低的同时,蒸汽流量也减小,说明炉内燃料燃烧供热量不足导致蒸发量减小;在蒸汽压力升高的同时,蒸汽流量也增大,说明炉内燃烧供热量偏多,使蒸发量增大,这都属于内扰。即蒸汽压力与蒸汽流量变化方向相同时,蒸汽压力变化的原因是内扰。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单元机组,上述判断内扰的方向仅适应于工况变化初期,即仅适用于汽轮机调速汽门未动作之前;而在调速汽门动作之后,锅炉汽压与蒸汽流量变化方向是相反的,故运行中应予注意。造成上述特殊情况的原因是:在外界负荷不变而锅炉燃烧量突然增大(内扰),最初在蒸汽压力上升的同时,蒸汽流量也增大,汽轮机为了维持额定转速,调速汽门将关小,这时,汽压将继续上升,而蒸汽流量减小,也就是蒸汽压力与流量的变化方向成为相反。
55. 什么叫并汽(并炉),对并汽参数有何要求?
(1)  母管制系统锅炉启动时,将压力和温度均符合规定的蒸汽送入母管的过程,称并汽或并炉。
(2)  并汽时对参数的要求是:
1) 锅炉压力应略低于母管压力,一般中压锅炉低于0.1~0.2MPa;高压锅炉低于0.2~0.2MPa。若锅炉压力高于母管,并炉后立即有大量蒸汽流入母管,将使启动锅炉压力突然降低,造成饱和蒸汽带水;若锅炉压力低于母管压力太多,并炉后母管中的蒸汽将反灌进入锅炉,使系统压力下降,而启动锅炉压力突然升高,这对热力系统及锅炉的安全性、经济性都是不利的。
2) 锅炉出口汽温应比母管汽温低些,一般可低30~60℃,目的是避免并炉后因燃烧加强,而使汽温超过额定值。但锅炉出口汽温也不能太低,否则,在并炉后会引起系统温度下降, 严重时启动锅炉还可能发生蒸汽带水现象。
3) 并炉前启动锅炉汽包水位应维持在-50mm,以免在并炉时发生蒸汽带水现象。
56. 锅炉给水母管压力降低,流量骤减的原因有哪些?
(1) 给水泵故障跳闸,备用给水泵自启动失灵。
(2)给水泵液耦内部故障。    
(3)给水泵调节系统故障。                                
(4)给水泵出口阀故障或再循环开启。                  
(5)高加故障,给水旁路门未开启。                    
(6) 给水管道破裂。
(7) 除氧器水位过低或除氧器压力突降使给水泵汽化。
(8) 汽动给水泵在机组负荷骤降时,出力下降或汽源切换过程中故障。
57. 为什么对流过热器的汽温随负荷的增加而升高?
在对流过热器中,烟气与管壁外的换热方式主要是对流换热,对流换热不仅与烟气的温度,而且与烟气的流速有关。当锅炉负荷增加时,燃料量增加烟气量增多,通过过热器的烟气流速相应增加,因而提高了烟气侧的对流放热系数;同时,当锅炉负荷增加时,炉膛出口烟气温度也升高,从而提高了过热器平均温差。虽然流经过热器的蒸汽流量随锅炉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其吸热量也增多;但是,由于传热系数和平均温差同时增大,使过热器传热量的增加大于蒸汽流量增加而要增加的吸热量。因此,单位蒸汽所获得的热量相对增多,出口汽温也就相对升高。
58. 汽压变化对汽温有何影响?为什么?
(1)  当汽压升高时,过热蒸汽温度升高;汽压降低时,过热汽温降低。这是因为当汽压升高时,饱和温度随之升高,则从水变为蒸汽需消耗更多的热量;在燃料量未改变的情况下,由于压力升高,锅炉的蒸发量瞬间降低,导致通过过热器的蒸汽量减少,相对蒸汽吸热量增大,导致过热汽温升高,反之亦然。
(2)  上述现象只是瞬间变化的动态过程,定压运行当汽压稳定后汽温随汽压的变化与上述现象相反。主要原因为:
1) 汽压升高时过热热增大,加热到同样主汽温度的每公斤蒸汽吸热量增大,在烟气侧放热量一定时主汽温度下降。
2) 汽压升高时,蒸汽的定压比热Cp增大,同样蒸汽吸收相同热量时,温升减小。
3) 汽压升高时,蒸汽的比容减小,容积流量减小,传热减弱。
4) 汽压升高时,蒸汽的饱和温度增大,与烟气的传热温差减小,传热量减小。
59. 怎样调整再热汽温?
(1)  烟气挡板调节。烟气挡板调节是一种应用较广的再热汽温调节方法。烟气挡板可以手控,也可自控,当负荷变化时,调节挡板开度可以改变通过再热器的烟气流量达到调节再热汽温的目的。如当负荷降低,开大再热器侧的烟气挡板开度,使通过再热器的烟气流量增加,就可以提高再热汽温。
(2)  烟气再循环调节。烟气再循环是利用再循环风机从尾部烟道抽出部分烟气再送入炉膛,运行中通过对再循环气量的调节,来改变流经过热器、再热器的烟气量,使汽温发生变化。
(3)  摆动式燃烧器。摆动式燃烧器是通过改变燃烧器的倾角,来改变火焰中心的高度,使炉膛出口温度得到改变,以达到调整再热汽温的目的。当燃烧器的下倾角减小时,火焰中心升高,炉膛辐射传热量减少,炉膛出口温度升高,对流传热量增加,使再热汽温升高。
(4)  再热喷水减温调节。喷水减温器由于其结构简单,调节方便,调节效果好而被广泛用于锅炉再热汽温的细调,但它的使用使机组热效率降低。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再热喷水的用量,以提高整个机组的热经济性。
(5)  为了保护再热器,大容量中间再热锅炉往往还设有事故喷水。即在事故情况下危及再热器安全(使其管壁超温)时,用来进行紧急降温,但在低负荷时尽量不用事故喷水。遇到减负荷或紧急停机时应立即关闭事故喷水隔绝门,以防喷水倒入高压缸。
除了上述几种再热蒸汽调整方法以外,还有几种常用的方法,如:调整上下层给粉机的出力、调整上下层二次风量、汽-汽热交换器、蒸汽旁路、双炉体差别燃烧等。总之,再热蒸汽的调节方法是很多的,不管采用哪种方法进行调节,都必须做到既能迅速稳定汽温,又能尽量提高机组的经济性。
60. 造成受热面热偏差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造成受热面热偏差的原因是吸热不均、结构不均、流量不均。受热面结构不一致,对吸热量、流量均有影响,所以,通常把产生热偏差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吸热不均和流量不均两个方面。
(1) 吸热不均方面:
1) 沿炉宽方向烟气温度、烟气流速不一致,导致不同位置的管子吸热情况不一样。
2) 火焰在炉内充满程度差,或火焰中心偏斜。
3) 受热面局部结渣或积灰,会使管子之间的吸热严重不均。
4) 对流过热器或再热器,由于管子节距差别过大,或检修时割掉个别管子而未修复,形成烟气"走廊",使其邻近的管子吸热量增多。
5) 屏式过热器或再热器的外圈管,吸热量较其他管子的吸热量大。
(2) 流量不均方面:
1) 并列的管子,由于管子的实际内径不一致(管子压扁、焊缝处突出的焊瘤、杂物堵塞等),长度不一致,形状不一致(如弯头角度和弯头数量不一样),造成并列各管的流动阻力大小不一样,使流量不均。
2) 联箱与引进引出管的连接方式不同,引起并列管子两端压差不一样,造成流量不均。现代锅炉多采用多管引进引出联箱,以求并列管流量基本一致。
61. 漏风对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有何影响?
不同部位的漏风对锅炉运行造成的危害不完全相同。但不管什么部位的漏风,都会使气体体积增大,使排烟热损失升高,使吸风机电耗增大。如果漏风严重,吸风机已开到最大还不能维持规定的负压(炉膛、烟道),被迫减小送风量时,会使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大,结渣可能性加剧,甚至不得不限制锅炉出力。
炉膛下部及燃烧器附近漏风可能影响燃料的着火与燃烧。由于炉膛温度下降,炉内辐射传热量减小,并降低炉膛出口烟温。炉膛上部漏风,虽然对燃烧和炉内传热影响不大,但是炉膛出口烟温下降,对漏风点以后的受热面的传热量将会减少。
对流烟道漏风将降低漏风点的烟温及以后受热面的传热温差,因而减小漏风点以后受热面的吸热量。由于吸热量减小,烟气经过更多受热面之后,烟温将达到或超过原有温度水平,会使排烟热损失明显上升。
综上所述,炉膛漏风要比烟道漏风危害大,烟道漏风的部位越靠前,其危害越大。空气预热器以后的烟道漏风,只使吸风机电耗增大。
62. 为什么采用蒸汽中间再热(给水回热和供热)循环能提高电厂的经济性?
(1)  蒸汽中间再热:
   因为提高蒸汽初参数,就能够提高发电厂的热效率。而提高蒸汽初压时,如果不采用蒸汽中间再热,那么要保证蒸汽膨胀到最后、湿度在汽轮机末级叶片允许的限度以内,就需要同时提高蒸汽的初温度。但是提高蒸汽的初温度受到锅炉过热器、汽轮机高压部件和主蒸汽管道等钢材强度的限制。所以如降低终湿度,就必须采用中间再热。由此可见,采用了中间再热,实际上为进一步提高蒸汽初压力的可能性创造了条件,而不必担心蒸汽的终湿度会超出允许限度。因此采用中间再热能提高电厂的热经济性。
(2)  给水回热:这是由于一方面利用了在汽轮机中部分作过功的蒸汽来加热给水,使给水温度提高,减少了由于较大温差传热带来的热损失;另一方面因为抽出了在汽轮机作过功的蒸汽来加热给水,使得进入凝汽器的排汽量减少,从而减少了工质排向凝汽器中的热量损失,所以,节约了燃料,提高了电厂的热经济性。
(3)  供热循环:
     一般发电厂只生产电能,除了从汽轮机中抽出少量蒸汽加热给水外,绝大部分进入凝汽器,仍将造成大量的热损失。如果把汽轮机排汽不引入或少引入凝汽器,而供给其他工业、农业、生活等热用户加以利用,这样就会大大减少排汽在凝汽器中的热损失,提高了电厂的热效率。亦即采用供热循环能提高电厂的热经济性。
63. 凝汽式发电厂生产过程中都存在哪些损失,分别用哪些效率表示?
(1)  锅炉设备中的热损失。表示锅炉设备中的热损失程度或表示锅炉完善程度,用锅炉效率来表示,符号为gl。
(2)  管道热损失。用管道效率来表示,符号为gd。
(3)  汽轮机中的热损失。汽轮机各项热损失是用汽轮机相对效率ni来表示。
(4)  汽轮机的机械损失。用汽轮机的机械效率来表示,符号为j。
(5)  发电机的损失。用发电机效率d来表示。
(6)  蒸汽在凝汽器的放热损失。此项损失与理想热力循环的形式及初参数、终参数有关,用理想循环热效率r来表示。
64. 运行中影响燃烧经济性的因素有哪些?
(1)  燃料质量变差,如挥发分下降,水分、灰分增大,使燃料着火及燃烧稳定性变差,燃烧完全程度下降。
(2)  煤粉细度变粗,均匀度下降。
(3)  风量及配风比不合理,如过量空气系数过大或过小,一二次风风率或风速配合不适当,一二次风混合不及时。
(4)  燃烧器出口结渣或烧坏,造成气流偏斜,从而引起燃烧不完全。
(5)  炉膛及制粉系统漏风量大,导致炉膛温度下降,影响燃料的安全燃烧。
(6)  锅炉负荷过高或过低。负荷过高时,燃料在炉内停留的时间缩短;负荷过低时,炉温下降,配风工况也不理想,都影响燃料的完全燃烧。
(7)  制粉系统中旋风分离器堵塞,三次风携带煤粉量增多,不完全燃烧损失增大。
(8)  给粉机工作失常,下粉量不均匀。
65. 论述锅炉的热平衡?※
锅炉的热平衡是燃料的化学能加输入物理显热等于输出热能加各项热损失。
        根据火力发电厂锅炉设备流程可分为输入热量、输出热量和各项损失。
(1)  输入热量:
1) 燃料的化学能:燃煤的低位发热量。
2) 输入的物理显热:燃煤的物理显热和进入锅炉空气带入的热量。
3) 转动机械耗电转变为热量: 一次风机(排粉机)、球磨机(中速磨)、送风机、强制循环泵等耗电转变的热量,这部分电能转换为热能在计算时将与管道散热抵消。
4) 油枪雾化蒸汽带入的热量:这部分热量,当锅炉正常运行时,油枪是退出运行的。
因此锅炉正常运行时,输入热量为燃料的化学能加输入的物理显热。
(2)  输出热量:
1) 过热蒸汽带走的热量:
Qgq=Dgq(hgq-hgs)  kJ/h
      式中  Dgq--过热蒸汽流量,kg/h;
             hgq--过热蒸汽焓,kJ/kg;
              hgs--给水焓,kJ/kg。
2) 再热蒸汽带走的热量:
Qzq=Dzq(hzq″-h'zq)  kJ/h
       式中  Dzq--再热蒸汽流量,kg/h;
              hzq″,h'zq--再热器的出入口蒸汽焓,kJ/kg。
3) 锅炉自用蒸汽带走热量:
Qzy=Dzy(hzy-hgs)  kJ/h
       式中  Dzy--锅炉自用蒸汽量,kg/h;
            hzy--锅炉自用蒸汽的焓;kJ/kg。
4) 锅炉排污带走热量:
Qpw=Dpw(hb-hgs)
        式中  Dpw--排污水量,kg/h;
            hb--汽包压力下的饱和水焓,kJ/kg。
(3)  锅炉各项热损失:
1) 锅炉排烟热损失:① 干烟气热损失;② 水蒸气热损失(空气带入水分,燃煤带入水分, 氢气燃烧生成水分)。
2) 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CO,CH4)。
3) 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包括飞灰可燃物热损失和灰渣可燃物热损失。
4) 散热损失:锅炉本体及其附属设备散热损失。
5) 灰渣物理热损失。
66. 论述降低火电厂汽水损失的途径?
火力发电厂中存在着蒸汽和凝结水的损失,简称汽水损失。汽水损失是全厂性的技术经济指标。它主要是指阀门、管道泄漏、疏水、排汽等损失。汽水损失也可用汽水损失率来表示:汽水损失率=(全厂汽水损失)/(全厂锅炉过热蒸汽流量)×100%
     发电厂的汽水损失分为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两部分:
(1) 内部损失:
1) 主机和辅机的自用蒸汽消耗。如锅炉受热面的吹灰、重油加热用汽、重油油轮的雾化蒸汽、汽轮机启动抽汽器、轴封外漏蒸汽等。
2) 热力设备、管道及其附件连接处不严所造成的汽水泄漏。
3) 热力设备在检修和停运时的放汽和放水等。
4) 经常性和暂时性的汽水损失。如锅炉连污、定排,开口水箱的蒸发、除氧器的排汽、锅炉安全门动作,以及化学监督所需的汽水取样等。
5) 热力设备启动时用汽或排汽,如锅炉启动时的排汽、主蒸汽管道和汽轮机的暖管、暖机等。
(2) 发电厂的外部损失
          发电厂外部损失的大小与热用户的工艺过程有关,它的数量取决于蒸汽凝结水是否可以返回电厂,以及使用汽水的热用户对汽水污染情况。
(3) 降低汽水损失的措施
1) 提高检修质量,加强堵漏、消漏,压力管道的连续尽量采用焊接,以减少泄漏。
2) 采用完善的疏水系统,按疏水品质分级回收。
3) 减少主机、辅机的启停次数,减少启停中的汽水损失。
4) 减少凝汽器的泄漏,提高给水品质, 降低排污量。
67. 降低锅炉各项热损失应采取哪些措施?
(1)  降低排烟热损失:应控制合理的过剩空气系数;减少炉膛和烟道各处漏风;制粉系统运行中尽量少用冷风和消除漏风;应及时吹灰、除焦,保持各受热面、尤其是空气预热器受热面清洁,以降低排烟温度;送风进风应尽可能采用炉顶处热风或尾部受热面夹皮墙内的热风。
(2)  降低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主要保持适当的过剩空气系数,保持各燃烧器不缺氧燃烧,保持较高的炉温并使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
(3)  降低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应控制合理的过剩空气系数;保持合格的煤粉细度;炉膛容积和高度合理,燃烧器结构性能良好,并布置适当;一、二次风速调整合理,适当提高二次风速,以强化燃烧;炉内空气动力场工况良好,火焰能充满炉膛。
(4)  降低散热损失:要维护好锅炉炉墙金属结构及锅炉范围内的烟、风,汽水管道,联箱等部位保温。
(5)  降低排污热损失:保证给水品质,降低排污率。
68. 从运行角度看,降低供电煤耗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1)  运行人员应加强运行调整,保证蒸汽压力、温度和再热器温度,凝汽器真空等参数在规定范围内。
(2)  保持最小的凝结水过冷度。
(3)  充分利用加热设备和提高加热设备的效率,提高给水温度。
(4)  降低锅炉的各项热损失,例如调整氧量、煤粉细度向最佳值靠近、回收可利用的各种疏水,控制排污量等。
(5)  降低辅机电耗,例如及时调整泵与风机运行方式,适时切换高低速泵,中储式制粉系统在最大经济出力下运行,合理用水,降低各种水泵电耗等。
(6)  降低点火及助燃用油,采用较先进的点火技术,根据煤质特点,尽早投入主燃烧器等。
(7)  合理分配全厂各机组负荷。
(8)  确定合理的机组启停方式和正常运行方式。
69. 论述300MW机组锅炉主要参数变化对供电煤耗的影响。※
(1)  过热蒸汽压力±1MPa,供电煤耗±2.5g/(kWh)。
(2)  过热蒸汽温度±10℃,供电煤耗±3.2g/(kWh)。
(3)  再热蒸汽温度±10℃,供电煤耗±2.2g/(kWh)。
(4)  给水温度±10℃,供电煤耗±1.3g/(kWh)。
(5)  排烟温度±10℃,供电煤耗±2.1g/(kWh)。
(6)  飞灰可燃物±1%, 供电煤耗±1.3g/(kWh)。
(7)  氧量±1%,供电煤耗±1.6g/(k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