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am抗体说明书: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5:53:53

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共文化部党组

2011年11月01日09:26   来源:《求是》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并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战略部署的全面落实与深化,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文化系统的重要政治任务。

  充分认识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重要意义 

  十七届六中全会是一次凝聚共识、振奋人心、指引方向、明确任务的重要会议,开启了文化发展的崭新篇章,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当今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成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突破口,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当前,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热切,对文化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七届六中全会从全局的高度,深入研究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反映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所具有的战略眼光,标志着我们党在文化认识上的新飞跃,必将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对提高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化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愉悦人的心灵,拓宽人的视野,在提高民族素质、塑造高尚人格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文化建设最重要的着眼点应当是人,是人精神境界的丰富、文化需求的满足,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我们党清醒认识到,现在人民群众对实现自身文化权益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来越热切。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的多方面需求,是我们党履行执政使命、执政职责的必然要求。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深入研究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问题,必将推动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全民族的素质。

  对增强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高度重视文化的重要作用,大力提升本国文化的实力和竞争力。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与我国不断上升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相比,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相比,我国文化软实力还不相适应,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没有转化为文化竞争力。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必将唤醒全社会的忧患意识,激发潜在的文化优势,拓展我国的战略利益,从而形成与我国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竞争力。

  对切实解决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成就,同时,我们党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促进文化发展的科学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亟待破解的难题。十七届六中全会为破解文化改革发展难题,从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政策保障、资金投入、组织保证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部署,要求全党加强和改进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这些振奋人心的举措,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必将推动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深刻领会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精神实质 

  《决定》集中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和理论两方面最新、最重要的成果,凝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充分体现了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进一步阐述了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决定》从纵向、横向的维度,深刻阐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鲜明地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充分反映了对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它简要回顾了我们党成立以来传承和弘扬先进文化、倡导和发展先进文化的实践,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带领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所取得的成就,阐明了文化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决定》深刻分析了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四个越来越”,精炼概括了当今时代发展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决定》鲜明提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些精辟的论断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了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和基本方针。《决定》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文化强国”宏伟目标的提出,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率领全国人民推动文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体现出发展中大国的豪迈气概和远见卓识,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决定》描绘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美好愿景,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所有这些使人们对文化强国的主要特征有了更加清晰的把握。《决定》还提出了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对未来10年的文化建设提出了要求。为了实现文化强国目标,《决定》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这些方针原则,是对过去改革发展经验的高度总结和进一步深化,为推动文化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进一步明确了文化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决定》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文化创作繁荣发展、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改革开放、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等方面,对今后的文化改革发展进行了部署。这些战略部署,充分考虑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各族人民精神文化新期待,始终贯穿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兼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特别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兴国之魂”列为今后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这些战略部署既深化了各项工作的定位,又明确了工作推进的原则和方法;既勾勒了不同领域的目标,又突出了重点任务;既注重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本体,又关注营造文化改革发展的环境,既体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文化思想和政策,又有许多新理念、新观点,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部署,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指南。

  切实肩负起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历史重任 

  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广大文化工作者欢欣鼓舞,同时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实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研究,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运用各种文化形式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组织生产更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优秀文艺作品,挖掘各类节庆活动文化内涵,丰富其内容和形式,组织好“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等公益性文化活动,把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巩固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

  着力推动文化创作繁荣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发挥重大文化精品工程的示范作用和国家艺术基金的引导作用,推出一批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充分发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科项目的导向作用,开展我国艺术学科体系建设、当代文化发展问题和文化艺术重大问题研究。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净化网络文化市场,加大城乡网吧市场监管力度,引导网络运营服务企业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改进现行文艺评奖办法,开展积极健康的文化批评。

  着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以城乡基层文化设施为重点,以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阵地建设为补充,形成比较完备的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继续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加强流动文化服务,推动数字文化建设。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高对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供给能力。完善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及保护机制,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进古籍保护工作。

  着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快发展动漫、游戏、文化旅游、网络文化、文化产品数字制作与相关服务等新兴业态,提升演艺、文化娱乐、文化会展、艺术品和工艺美术、艺术创意和设计等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推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加快文化产业特色县、镇、街、村建设。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园区、特色产业群规划和建设。优化文化产业投融资环境,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的对接。推动文化科技创新,实施一批文化科技创新项目,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推广一批高新技术成果。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通信、会展、商贸、教育、培训、休闲等产业融合。扩大文化消费,引导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热点,培养文化消费主体。

  着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繁荣发展构建科学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培育合格市场主体,在2012年上半年完成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任务。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展演出院线、连锁经营等文化产品现代流通形式,加快培育各类文化要素市场,加强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建设。加快推进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建立协调有序的综合执法运行机制。健全文化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不断提高文化建设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着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打造“文化中国”新形象。精心组织国家文化年、中国文化节、文化周、“欢乐春节”等重大品牌活动。加强思想文化领域的国际对话,倡导相互尊重、开放兼容的文明观。加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搭建对外文化贸易平台,加强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开展文化领域的交流互访,举办各类国际性文化活动和专业比赛,在交流交融中促合作促发展。继续推进对港澳台文化交流,不断增强港澳台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人心回归。

  着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实施文化名家工程、文化党政干部能力建设培训计划、基层文化人才培养计划、文化产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计划、西部地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优秀青年文化艺术人才支持计划等,推动各类文化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并积极推进文化领域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