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plise:当今政坛名人简历(34)----政、法和人民团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9:44:14

曹建明----男,汉族,1955年9月24日生,江苏省南通市人,出生在上海,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97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12月参加工作,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国际法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级大法官,一级大检察官。1972年12月至1975年12月为上海市静安区饮食公司前进饮食店工人,任公司团委副书记。1975年12月至1979年9月任上海市卫生局后方卫生处政工组负责人。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在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国际法专业进行本科学习。1983年7月至1986年7月为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国际法专业研究生,1986年7月获法学硕士学位。1986年7月至12月任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教师。1986年12月至1995年4月任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副主任、主任、教授(其间:1988年10月至1989年10月在比利时国立根特大学法学院进修)。1995年4月至1997年8月任华东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1997年8月至1999年8月任华东政法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1998年10月起主持院党委工作)。1999年8月至10月任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国家法官学院院长。1999年10月31日至2002年8月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兼国家法官学院院长(其间:2001年3月至5月在中共中央党校进修一班学习)。2002年8月至2008年3月任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审判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法官协会副会长。2008年3月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检察委员会委员,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副主任。是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2002年3月21日被评定为二级大法官,2002年9月6日晋升为一级大法官。曹建明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干部家庭;父亲从军队转业后,曾在地方的一家国营工厂当了30年的厂长;母亲则在一家国营棉纺织厂长期从事基层党务工作。还在上小学四年级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不久父亲被打成“走资派”。由于家庭出身的问题,中学毕业后,曹建明入一家饮食店当学徒;17岁的他,不得不进面对繁重的体力劳动。1975年到1976年间,曹建明先是在安徽参与“小三线”建设;后又投入到唐山大地震后的城市重建工作。这种漂泊的生活,直到“文革”结束。高考恢复以后,已经中断学习六年多的曹建明决心考大学。1979年,他踩着华东政法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走进了该校的法学院。四年本科的苦读之后,他又顺利的考上了该校的国际法研究生。在华东政法学院,曹建明做了七年的学生;其中有六年,都被评为“上海市‘三好’学生”。 1986年研究生毕业后,曹建明留校任教。此后,他曾历任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教师、系副主任、系主任、教授等职;期间,还曾到比利时根特大学法学院进修。在留学比利时期间,六四事件的发生,促使很多中国海外留学生希望能够留在当地。但是,在一年学习结束后,曹建明还是坚持回到了中国。回国后不久,曹建明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并于1990年8月,被派赴美国旧金山大学法学院,作为访问教授进行短期的教学工作。1991年,他又再次被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法学教授,时年36岁。1994年12月9日,作为中国著名国际法的研究学者,曹建明受邀到中南海,为当时中共领导人江泽民、乔石、李瑞环、胡锦涛等讲授有关《国际商贸法律制度与关贸总协定》的课题。由此,他也就进入中共高层领导人的视野。于是,不到一年后,曹建明就被安排出任华东政法学院常务副院长;1997年,晋升为院长。1998年5月12日,曹建明第二次进入中南海,为中共领导讲授有关《金融安全与法制建设》的课题[3]。半年后,1999年11月,曹建明被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副院长;同时兼任国家法官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后被选为会长,任职高检后退为名誉会长),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法官协会副会长等职[4]。2008年3月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曹建明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曾先后主编、参与编辑出版《国际经济法概论》、《国际产品责任法概论》、《国际经济法新论》等著作、辞书共28部;并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两百多篇。

胡泽君----女,汉族,1955年3月16日生,重庆市人,现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一级大检察官。197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4月参加工作,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副教授。1974——1976年,四川省西充县仁和公社插队知青;1976——1977年,共青团四川省西充县委副书记;1977——1978年,四川省南充地委知青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1978——1982年,西南政法学院师资班哲学专业学习;1982——1985年,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1985——1986年,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助教、研究生处党总支副书记;1986——1988年,西南政法学院团委书记;1988——1991年,西南政法学院研究生处讲师、副处长、处长;1991——1995年,西南政法学院副教授、党委副书记、书记(其间:1994.09—1995.07 在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1995.11—2001.04任司法部政治部副主任、党组成员。2001.04月—2004.07月任司法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04.07—2007.07月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2007.07—2010.06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校长。2010.06-- 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一级大检察官。是中共第十六大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曾任北京市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九届全国妇女执委,中央国家机关第十五次党代表会议代表。由于最高检党组副书记兼副检察长的职位是正部级,这令胡泽君与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全国妇联第一书记宋秀岩、司法部部长吴爱英、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沈跃跃等人一道,成为女性高官中的一员。  胡泽君今年《2010》55岁,重庆人。曾在号称中国法学界黄埔军校的西南政法大学(原西南政法学院)学习、工作了17年之久,并从一名普通学生逐步做到了该校的党委书记。西南政法大学能有像胡泽君这么优秀的人才,我们很自豪。该校校友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胡泽君能走到今天,更重要的还是她自己做得好。1978年,胡泽君与当时的西南政法学院结缘,考入该校的师资班,学习哲学专业。4年后,胡泽君考入该校法律系,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并获得法学硕士学位。胡泽君是我们学校78级师资班的学生。西南政法大学校友会负责人说起胡泽君在西南政法大学的故事,如数家珍:当时78级好多学生,要么下过乡当过知青,要么进过工厂当过工人,主要来自基层,胡泽君就是其中之一。这位负责人介绍:当时办师资班主要是为了培养高校师资,充实大学教师队伍,因此招收了数十人。后来胡泽君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硕士生导师是著名法律思想史学者杨景凡教授;我还记得她硕士毕业论文是《荀子法律思想中的礼、法、刑》,她的一些学术文章也主要是在西南政法大学求学、工作时的成果。研究生毕业后,由于有着早年师资班的学习经历,胡泽君顺利留校担任研究生处党总支副书记、西南政法学院团委书记、研究生处副处长、处长等职,其职称也从助教、讲师一步步攀升;1991年,胡泽君被评为副教授,并担任学院党委副书记,后担任了该校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的女性党委书记,尽管在这一职位上,胡泽君仅停留了8个月。我们都叫她泽君。 她在研究生部的时候,特别能吃苦耐劳。曾在西南政法大学与胡泽君同事近10年的老师,昨日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如此评价:当初生过孩子刚满月,胡泽君就一个人出差到成都了。为人好,品德优秀,我们都叫她泽君。这位老师介绍,当时两人住同一栋楼,共同管理学校的研究生,上下班都在一起。胡泽君这一做法,在日后担任要职时得以延续。这位老同事告诉南都记者,前几年胡泽君回母校,还邀请了20多位曾经教过她的老师聚会,大家就是朋友们见见面,聊聊天,吹吹牛,也不见她有什么高官的架子。1995年10月,胡泽君告别学习、生活了17年的山城重庆,北上京城,出任司法部政治部副主任(正厅级);次年任司法部党组成员,2001年升任司法部副部长,其间历经肖扬、高昌礼、张福森三任部长。胡泽君在西南政法大学的同事告诉南都记者,调任司法部之前,按照干部任命程序,司法部派员到西南政法大学考察胡泽君。考察组成员曾向这位老师说:有一部分人说她好也就罢了;为什么在西南政法大学,无论是老年人、同龄人,还是年轻人,都在表扬胡泽君?胡泽君离开重庆之后,工作比以前更加繁忙。她的一位老同事向南都记者介绍:有一年农历大年初一,胡泽君给我回信说,非常抱歉,平时工作太忙,只好拖到今天才能回您的信。至今,这位同事仍收藏着胡泽君那封大年初一的回信。六年前南下广东出任组织部长 ,2004年夏天,胡泽君南下广东,出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一职。2007年,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中央候补委员。在她担任组织部部长期间,广东的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都悄然发生了变化。2004年的广东,公选已经不算一个太新鲜的名词。胡泽君对这种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方式也是情有独衷。在她的力推下,广东公选将触角从省内延伸到了全国。2008年,广东省市联合公选100名优秀年轻干部,笔试在北京和广州同时开考,吸引了全国6000多名报名者,让孔雀东南飞的盛况重现广东。选拔过程中的万人大评委制,力保阳光公选,也是全国首创。除了选拔,对于干部的使用和考核,胡泽君在任期间也是频出实招。她曾经说过,干部选上来以后,如何严格管理,如何严格考核也是很重要的。2009年,广东出台《广东省市厅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试行)》,打破了以往一刀切的考核办法,按照主体功能区进行考核,将全省21个地级市划分为都市发展区、优化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和生态发展区等四个类型。更重要的是淡化了G D P总量的考核,考核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生态环境四个指标组,体现了全面发展的要求。作为广东省委组织部部长的胡泽君,对网络监督也多有关注。2009年10月29日胡泽君做客人民网,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广东省在提高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方面,将建立网上新闻发言人制度,让权威信息更加制度化和常态化。其丈夫为杜万华,男,1954年1月生,四川雅安人,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教授。1978年至1985年于西南政法学院学习,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过该校法理教研室主任、法律系主任。1996年调入高法。曾挂职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在最高人民法院历任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法庭工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政治部副主任。2007年6月29日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

宋秀岩----女,汉族,1955年11月30日生,天津市人,生于辽宁辽阳,2010年1月13日,在全国妇联十届二次执委会会议上当选为全国妇联第十届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197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10月参加工作,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青海分院领导干部班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1971年10月至1976年5月任兰州铁路局西宁铁路分局电务段报务领班、团支部书记。1976年5月至1981年8月任兰州铁路局西宁铁路分局宣传部干部。1981年8月至1983年1月任兰州铁路局西宁铁路分局宣传部副部长。1983年1月至11月任共青团青海省委副书记(主持工作)。1983年11月至1988年12月任共青团青海省委书记(其间:1985年9月至1987年7月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政治教育专业学习)。1988年12月至1989年2月待分配(落选共青团青海省委书记)。1989年2月至1992年3月任中共青海省海东地委副书记。1992年3月至1993年11月任青海省劳动人事厅副厅长、党组成员。1993年11月至1995年6月任青海省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1995年6月至11月任中共青海省委常委。1995年11月至1998年6月任中共青海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1993年8月至1995年12月在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青海分院领导干部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1998年6月至2000年11月任中共青海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2000年11月至2003年4月任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1998年9月至2001年7月在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政治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学习)。2003年4月至2004年12月任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2004年12月23日2005年1月22日任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青海省副省长、代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2005年1月22日任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青海省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2010年1月13日,在全国妇联十届二次执委会会议上当选为全国妇联第十届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是中共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共青团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宋秀岩的丈夫李景连过去是电务段的一个信号工,现在是西宁铁路司机学校的党委书记,副处级。

李小林----女,汉族,1953年10月生,湖北红安人,197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2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
  1969年2月至1972年4月总参谋部第2 3测绘大队战士。1972年4月至1975年9月在武汉大学学习。1975年9月至1990年3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美大部干部、副处长、处长,其间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留学。1990年3月至1992年6月驻美国使馆一秘。1992年6月至1992年12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美大部处长。1992年12月至1996年11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美大部副主任、主任。1996年11月至2002年4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党组成员。2002年4月至2011年10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党组副书记.2011年10月--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党组书记.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之女。

中国民间外交女杰
   1975年从武汉大学毕业的李小林跨进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大门,一干就是33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她从翻译工作踏实地做起,如今已是全国友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的她仍然不辞辛苦,穿梭于五洲四海,为国交友,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架桥铺路。
  近十几年来,无论是从非典到汶川大地震,都可以在美国国会、大学、智库主流社会的许多场合,看到李小林带着人民友好代表团直接与美国各界沟通交流的身影。在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之后,李小林率领的对外友协代表团先于其他中国人访问华盛顿,出席在那里召开的一次会议,并频繁地拜访各界政要,带去了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的同情与问候。非典横行我国许多省市期间,世界各地一度引起恐慌,许多国家和地区拒绝中国人到访。李小林又第一个率团访美,出席全球健康卫生理事会年会,她据理力争,争取到了会议主办者的支持,在会议期间专设了中国非典情况报告会,她实事求是的演讲博得了与会者的广泛同情和理解,得到了美国主流社会的极大支持。“5·12”汶川大地震时,李小林正在大洋洲访问,第一时间得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立即致电全国友协陈昊苏会长,商讨成立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积极配合中央抗震救灾工作的开展。在我驻外使领馆领导下,在完成繁重的公务活动的同时,她主动地向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政要和官员介绍汶川地震情况及中国政府开展救援的进展。5月20日,李小林出席了瓦努阿图华侨华人社团在维拉港为汶川地震举行的赈灾募捐活动。总统马塔斯凯莱夫妇、各国驻瓦使节及华侨华人200余人参加。李小林表示了衷心感谢,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战胜灾害的决心。现场气氛热烈,当晚共募集捐款340万瓦图。
  在大洋洲出访归国没几天,6月2日,李小林率领她倡议的第四批中国人民实话实说代表团访问美国,这是华盛顿接待的中国遭遇特大地震后的第一个高级别代表团。代表团内有两名来自汶川地震重灾区北川中学的高二女生和三名北京民营企业家。代表团访美的短短6天时间内,先后拜访了36位美国国会参众议员,还拜访了美国前总统卡特。通过频繁的对话活动,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赢得了国会议员们的尊重,许多议员表示,中国人民在地震中表现出的巨大勇气和力量令人钦佩。美国将继续为地震灾区提供可能的帮助。从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抗震行动中可以相信北京奥运会一定会成功,美国政府和人民支持北京奥运会。
  李小林长期主管美加和南太、大洋洲地区的民间外交工作。这些年来,她在全球结交了许多国家领导人、政要,并建立了密切的友好关系;她帮助许多企业排忧解难在华投资,同时也为我国企业走向世界牵线搭桥;她不断扩大、丰富友好城市的活动内容;她在全球非政府组织机构(NGO)举行的反邪教、妇女、环保等各种会议上都争取话语权,为国家主体外交扩大了阵地;她努力为两岸和平统一服务,不管访问到哪里,只要遇到台湾同胞或台胞组织,她都会强调两岸中国人要团结一致,要统一。
  李小林的积极工作赢得广泛的支持和好评,海外华文报纸称她为“中国民间外交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