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sse magnesium:临床疑难病例选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45:27

(一)结扎后少腹痛

李××,女34岁,住解放北路176号,1984年12月31日初诊。

二个月前行输卵管结扎,术后继发少腹痛,治疗多次乏效,初起每日阵发,时轻时重,现一天数次,痛势增剧,时时抽掣难忍,伴小便后阴痛,自觉子宫下垂感,带下,少腹两侧压痛,昨天起恶风,头痛身疼鼻流清涕,无汗而喘,脉浮紧,证属少腹瘀血留滞,兼挟风寒外感,治宜标本兼顾,活血化瘀,疏风散寒,处方:

桂枝6克  茯苓12克  丹皮9克  桃仁6克  赤白芍(各)9克  败酱草12克  海螵蛸12克  麻黄6克 杏仁泥9克  浙贝9克  苡仁12克  甘草4克生姜3片  大枣3枚,3剂,水煎服。

药后汗出,表邪解,咳喘平,少腹痛大减,仍稍有压痛,原方去麻黄、杏仁、生姜、大枣,续服三剂,余证均除。

[说明]本例患者为术后少腹瘀血留滞,又挟风寒外感,故头痛身疼,鼻流清涕,无汗而喘,脉浮紧,药用桂枝茯苓丸(汤)以去少腹瘀滞,复以麻黄汤外解风寒表邪,双管齐下,表邪解而里症亦减,败酱草、苡仁、海螵蛸、浙贝活血清热、利湿解毒,既可协桂茯丸用攻宿瘀,亦可治湿热带下,故一诊得效,表邪解后,即去麻黄汤专攻宿瘀,三剂而平。

桂枝茯苓丸为《金匮》方,治少腹宿有癥块,按之痛,腹挛急,血瘀少腹有神效。方以桂枝温通血脉,芍药行血中之滞,丹皮消瘀血,桃仁破血结,茯苓渗泄下行,与桂枝同用,能入阴通阳。笔者以此方治妇人结扎后少腹痛多例甚有效验,真是千古良方。

(二)浮肿——碘番酸过敏

林××,女,54岁,住百里东路2号,1984年1月15日初诊。

三天前拟进行胆囊造影,服胆囊造影药碘番酸后,翌日颜面及四肢浮肿,全身发痒,寐差,便溏后重,舌淡苔黄脉沉紧,西医诊断:药物过敏。证属风邪湿毒壅于皮肤,治宜疏风解毒,固表泄湿,升降散合防己茯苓汤加减,处方:

蝉蜕6克  僵蚕12克  防风6克  防己12克  生黄芪15克  甘草6克  茯苓12克桑皮12克 陈皮6克  白鲜皮12克  地肤子12克  马鞭草12克  徐长卿9克3剂,水煎服。

药后浮肿悉退,身痒已去六七,大便仍后重,偶觉肌肉抽痛,续以原方化裁,再服三剂,诸证均愈。

升降散为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之方,治疗温疫杂气邪毒,并列十五种化裁法。笔者常以此方去姜黄,大黄,加味治疗顽固性风疹和湿疹,或过敏性胃炎,药物过敏等疾患,取效甚佳,此例患者浮肿身痒,西医诊为药物过敏。中医诊为风湿邪毒壅遏经隧,气不行则湿不运,溢于肌肤则浮肿,蕴结皮里则身痒,加以升降散疏风散邪,防己茯苓汤导湿行水。生芪甘草补气固表,桑皮、陈皮宣肺行气导水,白鲜皮、地肤子、马鞭草、徐长卿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合奏疏风解毒,固表泄湿之功。

(三)后枕发烫症

林××,女25岁,住城西街12号,1986年7月1日诊。

产后已七个月,乳汁甚多,最近一个月来,自觉后枕脊中有气上冲感,热烫阵发,发时头脑昏糊,记忆丧失,最近纳食不多,乳汁渐减,血压降低,夜寐多恶梦,腰脊作痛,唇绀眼燥足跟痛,证属阴虚血枯,督任空虚,阴不系阳,虚火沿督上冲后枕,治宜大补气血,滋阴系阳,处方:

生熟地(各)30克  北沙参15克  杞子15克  麦冬12克  白芍15克  生黄芪30克  归身15克  紫河车10克  五味子6克  党参15克  茯苓12克  白术12克  甘草6克留行子12克  3剂,水煎服。

3剂后,诸证均减,乳汁增多,加减服24剂而痊愈,嘱断乳以自养。

该妇平素多思多虑,已具明显阴虚体质,乳源于血,血源于食,经云“中焦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今乳多食少,则化源乏,惟赖肾中元阴以继,岂有不虚之理。入之督脉,起于胞宫,主一身之阳,人之任脉,亦起于胞宫,主自一身之阴,今元阴天虚乏,则督任空虚,阴无以系阳,虚火沿督上冲后枕,故脊中痛作后枕发烫,人之元阴皆本于肾,上奉于心,以养其神,元阴既虚,则神无所养,故神昏、健忘、恶梦,随之而来,目干而跟痛亦作,药以生熟地为君,合沙参、杞子、麦冬、五味子等补元阴,当归补血汤补气以生血,血肉有情之紫河车充填胞宫以济任督,四君健脾胃以开生化之源,留行子、丹皮凉血活血以通乳,药证合拍,其疾自除。

(四)四肢肌肉胀麻不仁症

叶××,女,59岁,住垟儿路74弄5号,1985年10月4日诊。

自觉四肢肌肉胀麻不仁,按之可硬,活动后略舒。自觉后枕有气自脊中上冲,稍多走便觉头晕,须闭目略息方可,纳呆,食不易化,频频上呃,寐差。二年来到处求治而效微。舌光红无苔,脉沉细弱,证为胃阴虚损,脾运失权,生化乏源,痰湿留滞,治宜补脾气,养胃阴,逐顽痰,祛瘀血,处方:

红参须6克(调冲)  太子参15克  麦冬15克  黄精15克  羌防(各)4克  葛根30克  炙甘草6克  当归12克  川芎12克  地龙10克  炮山甲6克  蜈蚣2条  天麻10克(调冲)。

[说明]此症确为稀见怪症,据患者自述二年来求医不少,久治乏效,故信心丧失,每天在公园甩手拍脚作为运动,尔后稍感舒服,但几分钟后仍胀麻麻如初,笔者认为,四肢乃脾之所主,肌肉胀麻乃痰湿留滞而致,视其舌光红无苔,纳味寐差,上呃频。食不易化皆系胃阴虚乏之故,故以红参须益气健脾,以太子参、麦冬、黄精等养胃阴而扩仓禀,葛根、羌活、防风升脾阳以助运化,当归、川芎、地龙、炮山甲养血而逐瘀,天麻、蜈蚣入络搜痰,方药合拍,一诊见效,复诊五次,服药二十余剂,基本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