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弧和电弧: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02:18:05
文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也是巨大的。然而,长期以来,语文学科并没有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其地位甚至已被列在主课之外,这一点在许多学校都已是不争的事实,非重点学校尤其如此。分析下来,语文课缺乏吸引力是原因之一,语文考试成绩难以拉开差距,并且往往成绩与实际程度不符,导致学生不愿花力气是更主要的原因。改革考试方案是上级有关部门的工作,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则一直致力于寻找一条能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较好地结合的道路,在帮助学生提初其考试分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奠定其文学素养的根基。
一、 夯实基础。
(一)早下手,抓反复。
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问,靠短期强化往往毫无效果,况且从初一到初三,学生的各科学业难度逐渐加深,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年级越初就越难在语文上投入很多精力,所以,要在学生初一刚入学时就抓紧其语文的学习。
初一刚开学,我就分发了一套文学、文化常识和古诗词名句名篇摘录的材料,让学生在空余时间背诵。为了克服遗忘,我将这部分内容定为每学期开学摸底测验的必考内容,让学生在反复不断的复习中加强记忆。
在文言文语法知识上,我采取的是一步到位的教学策略。即在初一一开始就让学生彻底弄清楚文言语法规则,第一篇文言文课文就让学生自己归纳文中的各种语法现象,这样做虽然在一开始占用了较多课时,但几篇课文下来老师就再不必进行文言语法方面的教学,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便有了较快的初始速度,为后来的大量阅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用足教材,以“本”为本。
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非常重视利用教材,按照教材的体例,有步骤有计划地提初学生的能力。
六册书的课内文言文我几乎全部上过,总体上采取先慢后快、重点篇目慢非重点篇目快的原则,有变化有侧重地实施教学。
课内现代文中的必读篇目我也是篇篇必上,但教学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对课文本身理解的结论,而是使其了解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并将这种思维过程中所用的方法迁移到课外文章的阅读中去。泛读课文则是选择某一侧面,以学生讨论为主,运用所学方法自主解读文本。
(三)分步前进,学写作文。
在作文教学上,我没有一蹴而就,而是从夹叙夹议的记叙文开始,逐步训练论点型议论文、论题型议论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让学生先列并列式、层进式结构提纲,再连缀成文。每一篇作文都认真批改,详细讲评,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步步提初起来。
二、 广泛拓展
(一)扩展阅读课外文言语段。这是我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仅初一阶段,我就补充了一百段课外小语段,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尽量选择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哲理性的文章,鼓励学生将有些故事作为论据写入作文,并配套自编测试题,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二)印发课文相关资料,如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同一题材或体裁的不同作品等,引导学生课外自读。
(三)坚持以剪报的形式扩大学生阅读量,把握时代脉搏。
(四)坚持写随笔,抽时间做评讲,优秀作文印发给全年级。
三、 最后冲刺
(一)初三第一学期,我没有急于进入复习,课堂时间全部用来上新课,家庭作业以复习前四册书的内容为主,然后分四次进行测试,检查复习效果,不合格者单独辅导。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做到了人人过关。
(二)专项复习。包括文言虚词、实词,古文化常识,诗词鉴赏等,每项复习结束都有自编配套试卷加以检测巩固。
在作文方面,抽出课堂时间写限时作文,提初学生临场作文能力。根据各班不同情况,从审题、结构、材料、语言等方面专项突破。
(三)时事话题讨论。近年来的初考越来越注重考察学生的思辩能力,为此我常常将报刊中的社会讨论热点拿到课堂上加以讨论,并让学生在讨论后整理成文。初三阶段我先后讨论了“十八岁了,还该不该由父母负担生活”、“科学家和明星”、“新时代下雷锋精神”、“非典带来的思考”等等。这种讨论看似与应试无关,占用了不少课堂时间,实则大大提初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本来程度较好的班级效果尤佳。
(四)适度训练综合性试卷。为避免重复操练,我对众多综合性试卷作了挑选,选择难度不同的试卷,全年级统一测试,重在训练考生考试的感觉。
我将继续努力,致力于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它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这一学期我担任初一(1)班、初一(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初一(1)班的同学比较活泼,反应快,学习兴趣高,但是,他们也比较粗心,不够专心,上课纪律差,作业应付了事,需要背诵的课文内容总是记得快,忘得也快,所以上课比较费力。初一(2)班的学生比较文静,专心,但是,他们比较呆板,上课气氛比较沉闷,很多时候问问题,没人答理,不知道他们懂还是不懂。而且一(2)班的学生逆反心理比较强,内部比较团结,如果老师有做得不对的时候,他们就集体反抗,所以上课要注意调节。不过,总的来说,一(1)班和一(2)班的学生学习态度比较好,也比较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我喜欢他们。虽然这次考得不是很好,但是我会吸取经验教训,争取下次考得更好。在这一个学期以来,我虚心学习,多听多问,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我工作负责,任劳任怨,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在期末统考中,初一(1)班的平均分为82分,初一(2)班的平均分为82分。
我平时与学生多接触、交谈,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捉摸他们的心理和好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认真学习语文,增强学好语文的自信心。适逢学校开家长会,我主动与学生家长攀谈,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和基础等各方面情况,并和家长制定了计划共同培养学生、约束学生、提高学生的成绩,收到良好的效果。
鼓励学生多读书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及增长知识,再把它运用到写作上,从整体上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针对学生写作水平,要求他们从基础抓起,首先要求他们多遣词造句,多读范文,消除方言障碍,其次要求他们的动笔,把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写下来。
经过不懈的努力,在自己的摸索中,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关心下,我已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所教两个班的学生语文水平亦有所提高。当然,我本人由于经验不足,在教学工作中出现不尽人意的地方,在所难免。而且,有的时候,我处理问题缺乏耐心,过于急躁,跟学生讲大道理,长篇大论,搞到自己很辛苦,学生也似懂非懂,听过则忘。我对学生的心理不太了解,所以出现许多不必要的失误。在备课时,没有切合学生实际,所以,虽然设计得很好,但是学生比较难以接受。而且我布置作业也随意性比较强,搞题海战朮,使学生苦不堪言。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级48班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采用六环六自的学案式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六环六自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的可操作的平台。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又一个学年的教学工作结束了。本学期,本人坚决执行教育教学的有关方针,扎扎实实地作好初一语文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作文教学一定要坚持有序有层次有目标地进行。多写少改详评。 随着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初中教学大纲的修订,作文在教学的重要性已越来越突出。但长期以来,作文的教法及效果都差强人意。初一这样教,初二这样教,初三还是这样教。每两周写一篇,教师批改、评讲,发下去学生看一眼分数丢到垃圾桶去。如何改进才真正有效?结合语文科组的课题《加强作文序列化训练,提高写作素质》和初一新的教学大纲及新教材,我详细制定的初一语文的作文教学方案,即以记叙文为主的分步骤、分重点的专项指导与训练。 首先解决写作来源问题---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真实、写生活,才能有东西写,也才能写得好,写得动人--于是进行了以“真情实感最动人”为主题的选材指导与训练。 其次解决写作技巧问题---现在升中考中特别要求作文中要有适当的抒情和议论,同时要有至少一个细致的场面描写---于是又重点进行了“如何抒情议论论好”、“场面描写最生动”两个专题的训练。作文中要想和高分,除了以上因素外,还有一个决定性因素---立意。立意深刻才能博得改卷老师的一致欣赏。于是以“立意深刻得高分”的训练也进行了几节课。每次训练的步聚大体相同:讲解要求---出示片段范例---片段练习写作---片段修改练习---全文欣赏---全文写作---讲评---部分修正。其间穿插学生的师生、生生的交流和指正。为了防止“写”与“不写”一个样,我特别抓好最后一关,这也是作文训练中最容易忽视其实是应有收效的一步。如果这部分人真正掌握了,那么全班人才是真正掌握了,作文训练其实也正是为这帮人服务的。因为会写的根本不用你教的。 第三是抓基本功的训练。综观历次语文考试,作文失分最严重的都是基本功问题,平实参加有关的语文改卷也深有体会。因此,对学生的书写能力,对一般的叙事能力,以及语言、修辞等坚持长期不懈地一周五天地检查督促辅导。在一10班,每天让学生坚持写100字以上的书法,并抽时间进行堂上指导,使学生真正有所进步,对不认真的给于批评教育。让学生进行优秀文句语段摘抄,每周抽一节课的5分钟左右检查背诵情况。而对一(6)班就采用模仿的方式,让学生抄一些优秀范文进行学习。两个班都坚持课前三分钟演讲。 经过以上种种努力,学生的作文水平确实有较大的长进,作文的一般技巧与书写的能力都大有改观。绝大部分学生作文都有500字,90%的同学告别了涂改的坏习惯。 我一直坚持多写少改详评的方针。一10班每周一篇作文,用一节课进行写作指导,一节课用于讲评。学生很欢迎。   二、现代教学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关键在于资源库的建设。 一方面利用计算机的辅助作文教学,创造生动直观的写作氛围。另一方面探索阅读教学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上《月亮上的足迹》这篇课文,我上互联网上搜集到了丰富的图像和视频资料,结果上课效果比平时好过几倍。但是要想让每个教师都上网为一节课去找资料是不现实的,于是资源库是应该具备的。在制作资源库的过程中,我体会到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是一个长期的,零星的的工程,是要坚持不懈进行的,同时自己应该做有心人,通过购买,自制和改编来丰富自己的库容。其实现在的资源是极少的,绝大部分是要靠自己制作和改编的。现在我的资源库已经完成初版,下一学期即可投入使用。   三、抓住瞬间灵感,结合自身实践,构筑教研论文。 本学期论文获市3等。本文的写作纯属一个偶然的灵感,是一次听课时的奇想,后来我把它同我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完成了一篇论文。   四、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设计,课堂组织能力尚显得不够成熟。缺乏“运筹帏幄”“决胜千里”的总体调控能力,主要是因为阅历尚浅,经验不足,这一点还须向黄艮蓉学习。   2.阅读教学的课外迁移能力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尤其在普通班,绝大部分的中下生连正常的课内阅读都消化不了,更不用说课外阅读了。因为课外阅读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测试,如何提高学生(尤其是中下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我暂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优生综合素质高,较容易出效果,而中下生的问题爱亟待解决。   3.制作教学资源库的进度过慢,内容还欠丰富,还有一些课文的录像资料难以找到,尽管已达8G,但尚需要进一步扩充,以满足老师们的日常需求.   五、改进教学的设想和措施。   1.多向名师学习,学习他上课的技巧,学习他辅导竞赛的方法,同时学习作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   2.继续学习报刊杂志的有关理论文章,进一步提高自己素质和业务水平。  3.继续摸索、实验,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重点是阅读教学方面)   4.购置电脑电视录制设备,自已录制相关录像节目,丰富教学资源库的内容.
冬日的阳光格外地清爽,两三方斜斜的照进办公室里,让人顿觉温暖,甚至有一种感叹: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清点好自己辛勤耕耘的收获,到街上琳琅满目的年货中,享受用耕耘换取的幸福与喜悦,我也清点起自己的“背囊”,整理自己的耕耘与收获……
时光“俶尔远逝”,他似长了脚,跑得飞快,然而在忙碌而充实的工作中,留下了串串印迹……
一、    教学——众里寻他千百度
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型教师是我一直的理想,我觉得一名优秀的教师像一位睿智的将军,稳如泰山,指挥着“千军万马”,而有这样一位“神勇将军”,“战士们”便可以斗志昂扬,奋勇“杀敌”!
教学是一门艺术,做为初出茅庐的我,还是一个急于打开“艺术”之门的追寻者。所以在自己的教学中,我把备课做到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并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有备而来”。教学后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何教学结果做深刻的反思,以期不断改进何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应“择善而从”,所以我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探讨问题,在交流与讨论中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总结出使自己尽善尽美的方法:除了多学,还有多思!勤于思考,是进步的关键!所以我也非常珍惜每一次外出的机会,组内教研,在大家热烈的讨论中,我也积极思考、反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学思结合中,我也总结和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如巧妙抓住学生兴趣所在,在“成语接龙”、“谁是字词高手”、“原创童话剧”等比赛和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快乐与轻松中学到了知识。
在教学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业务水平、教学技能等还需提高,做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活到老,学到老”的重要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    生活、思想及其他——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高处不胜寒”,有很多人问过我:“教师那么苦,而且你还当个那么累的语文老师,你不后悔吗?”有时我会沉吟片刻,但仍然坚定的回答:“我不后悔!”
是啊,老师虽被誉为“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然而也真似“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每天顶着月光而来,踏着月光归去;在工作时间里,也很难看到悠闲的身影……即使这样,还要顶着很多社会的压力和误解。有时看着同事们因长年劳累而不再健康的身体,心疼之余,还有为自己的担心,是不是在中年以后,也要换来一身胃病、咽喉炎等职业病?何况现在已经在开始透支自己的身体:不规则饮食、缺少睡眠、长时间不运动、压力……一系列问题常伴左右……
然而一工作起来,一切都抛之脑后!看到同学们求知的眼神与收获的快乐,觉得自己即使回家备课也值得;看到同学们作业上成长大的足迹和真情的流露,觉得辛苦的批改也没有白费,收到节日里同学们的真挚的感谢与祝福,我觉得平日里的辛苦也有了欣慰……何况我又在这样的生活中享受着播种、耕耘、收获的充实与快乐!
我为自己有幸成为一名母语老师而快乐,领着孩子们在浩瀚书海中遨游,每一次心灵的碰撞;每一次思想的交锋;每一次收获的快乐……都是何等的幸事!所以教都德的《最后一课》,我和孩子们一起为小弗朗士和韩麦尔的爱国精神和亡国的悲哀而哭泣;学《白色鸟》,我们一起为作者的神奇的构思和诗意的语言而感叹而赞美;品唐诗宋词,我们为古人的哲思与语言凝练而钦佩、共鸣……还有哪一种职业可以享受如此多的充实与快乐!
所以,尽管选择一条较辛苦较劳累的路,却是一条充实与快乐的路!选择了“你”,我从不后悔!
本学期我担任七(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学生48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25人,优生面较窄,中、差生占80%以上,留守生、不想学习的大有人在且干扰或不允许别人学习。针对上述情形,我认识到:七年级是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 如果起始年级没有带好,就会留下不少后遗症,贻害学校的就不只是一年,而是几年,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我觉得初一的教学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而良好的开端是创建优秀班集体、优秀学校的关键。
在这学期的课堂教学中,我能够渗透新课标理念,不断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解。在教导处的安排下,深入学习、钻研探究式教学,并作了一定量的理论学习笔记,学习中,获益非浅。能够按照计划完成教学工作,备课及时,作业量适中,批改指导及时具体。根据语文教研组的安排,积极参入语文研修课的上、听、评,从其他教师身上取长补短,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能够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本学期教材,除文言文外,大部分课文由学生根据自学的模式自学,教师点拨指导,通过尝试,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学习实践的方法,进一步培养了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也在不断的思考,现就“课堂提问”这方面的思考作一个小结。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一直围绕着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作着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实践,也通过自身的经历深深的感知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精练到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高,对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进而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阅读教学来实现的,而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可谓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入、思考探索的课才是成功的高效的,“学而不思则罔”,学生如果不动脑,怎能期望有收获呢?然而,对于涉世未深、知识还不丰厚的初一学生来说,想让他们直接从文本当中激起阅读兴趣,从而获得知识上的教益,得到美的享受,那是不切实际的。
那么,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首先,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既不能过于肤浅,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太浅,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太深,学生答不上,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事与愿违。问题的难度应以水平较高的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
其次,所提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
第三,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理解或鉴赏性材料的提问,要不受“标准答案”的束缚,让答案具有多维性,力争引起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精神。
第四,科学地确定问题的指向,切忌提“漫谈式”的问题,单求课堂“热闹”,弄的最终不知所问所答是为何而来。
第五,培养学生生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识,把学生推向主体,很多问题由学生自己生成,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发现问题;当学生的问题提得过多过杂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整合,随着问题的解决,正确对待不断产生的新问题。
第六,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鼓励学生不断产生新疑。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应重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语言上形成了一定的积累,增加了阅读,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当然,学生的阅读面还显得窄了一些,阅读的量还需加大。另外,在作文的训练指导上还有待提高。
今学期我担任初一级14-15班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撰写了不少教学论文,并在我校举行的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
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
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
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
提供了一个
的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初一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语文是一门工具、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育就是通过立言以育人,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一代代人,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人文精神积淀和终生学习能力“打底”。 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对语文产生兴趣,这就需要老师下一番苦功夫。
2009-2010学年度年我有幸担任七(3)、(4)班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几个月以来兢兢业业地工作,勤勤勉勉地教学。虽说不上是尽善尽美,但自问也是无愧于心。回想这一年的教学过程,颇有一些心得,现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初一是学习语文的黄金时期,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靠教师的督促、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叶圣陶先生说:“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就是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而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就是多读、多写、多想、多积累。让初一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非常重要,会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收到事办功倍的效果;否则学生的学习是盲目的、被动的,甚至有时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要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在阅读课文或写作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怎么办?那就向工具书请教。所以凡是学生问我某个字怎么读,某个词怎么讲,我一律不说,而是让他查字典自己解决。在写作时不会写的,我也不让他问别人,还是让他查工具书。时间一长,慢慢地同学们也就养成了查工具书的习惯。
(二)、要养成广泛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后,我推荐学生阅读冰心的《忆读书》,可以说冰心老人一生与书为伴,从七岁时就开始读《三国演义》,一直到晚年都孜孜不倦的勤奋读书,收获颇多:读了古今中外的名著,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事的大道理,能评判书中的人物,与书中的人物同呼吸共患难,还学会了比较、学会了选择书。反复揣摩、品味冰心老人的九字真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读书有益处,这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眺望世界;要爱好读书,在浩如烟海的书中选择有用的书来读。”另外还要求学生必读书后的《名著引读》,并且在课余时间读完该册规定的名著,对于提前读的要给予肯定和指导。除了名著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多读其他有益的课外读物。
(三)、要养成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许多学生怕写作文,有人甚至拒绝写作。如果让学生坚持写日记,在写作内容上加以指导,消除畏难情绪,定会让学生喜欢写作。因为日记的内容是广泛的:平常不好说的、不敢说的,都可写进日记里。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倾述在日记中;可以把对外界的观察写在日记中,比如观察老师同学的外貌特征,花、鸟、草、虫,也可写对人生的感悟;读了一篇文章之后,有感而发,写点心得体会也可。总之,世间万物均为我用……但必须要求学生写出中心明确,文从字顺的东西,不要记流水帐。其次字数上要规定每篇必须在300字左右,要带有小标题。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由怕写而变为喜欢写作;由找不到写的内容而变为有话可写,每周我都要求学生写三篇日记,有一篇是写给老师的心里话,每周一我会收上来认真的阅读和批改,写出详细的评语。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开辟了一条师生沟通的渠道,同时还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学生有了说心里话的地方,感情也就有了归属。这样写作也得到了训练,学生何乐而不为呢?
二、细研教材,潜心备课。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认真钻研教材,大到思想感情、课文内涵,小到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把握知识的逻辑,才能运用自如。在备课的时候要以学生为主,要站在初一学生的角度来想,要学会用他们的思维来看待每一篇文章!而且还经常和同课头的老师一起备课,共同探讨,寻求最好的方法来处理每一课。新一轮的初一语文教材,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中,使我获得了很多的乐趣,也增加了以前没有的一些经验。
三、、重视朗读、培养语感。
我每天都利用早读课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以提高他们的语感。我校学生多数是进城务工子女,来自不同的地区,还有一些说本地宁夏话的农村的学生。他们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普通话说得也不标准,注音就更不标准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这样也制约了他们的阅读及写作能力,所以我对两班中这样的学生规定每天早上必须大声朗读课文20分钟,而且要说普通话。经过这学期,他们虽然还不是很好,但也了明显的进步。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初一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经常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常言道:“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孩子的心。”老师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对学生起到鼓励的作用。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搂搂他的肩,摸摸他的头等。从赞美着手,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这样学生信任你、喜欢你,自然也就喜欢你所教的这门课了。
五、自订学习目标,增强学习信心。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差悬殊,统一标准,统一要求是不可能的,老师靠硬手段去压更是不行。怎么办好呢?我一改以往的教育方式,采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让学生自己订出每一单元测试的目标成绩,每个人都以第一单元测试成绩为基础标准。指导学生订目标成绩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订出的目标成绩要明确,要紧紧围绕自己的目标成绩去学习。每次订出的目标成绩都先由家长过目、签名。每次实现了目标成绩都在班上给予表扬、鼓励,并向家长报喜。不能实现目标成绩的则鼓励他继续努力,直到达标为止。在实施学习目标时,我还采用了"一帮一"的方法,以优带差,营造一种互相学习,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优良学风。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强了,学习成绩也比开学之初提高了许多。
六、注意师德修养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非常注意自己的师德修养。平时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并经常注意翻阅报纸和杂志,努力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和教育信息,学以致用,时刻调整自己的方向,使自己能随时跟上时代的发展,合乎素质教育的要求。在为人师表方面,严格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谨言慎行,不忘以德育人,时刻注意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向优秀教师看齐,爱岗敬业,诲人不倦。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循循善诱,不只对学生如此,平时与领导群众关系和谐,口碑好,与本组及相关处室工作人员合作愉快,人际关系较好。廉洁从教,无私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中。
总之,本学期,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学习两极分化严重,行为习惯还不够规范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争取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上都有所长进,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唯一。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从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撰写了不少教学论文,并在我校举行的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 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 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 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 提供了一个 的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一学期的时间很快就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为了更好地总结得失,特作总结如下:
指导思想
这学期担任了初一三、四班的语文课,初一的学生需要规范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注重学法指导和答题的规范性,尤其注重作文的指导和积累,从而做到厚积而博发。
具体措施
1、教学相长,打造精品课堂。
站到讲台上并不难,但要想站稳、站好,却不容易。积极听课,开阔思路,博采众长;认真备课,点滴之处,不容忽略;善于反思,所到之处,必有收获。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影响着我,启发着我,着实让我进步着。
听课,不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各种鲜活生动的事例,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细节之处的精彩处理,使我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更好的把握了课堂。为了能及时发现和改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我有意识的进行阶段性的工作反思,当然所有的有了有利因素都必须付以行动,才能达到一定效果。而这就必须做到备好每一堂课,对整个教学思路要深思熟虑,作好每环节的设计。作为教师要熟悉每课时安排的教学理念,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备好一堂课作充足的准备。
2、阅读与文本相结合,提升语文能力。
阅读是制约语文成绩的难点,也是普遍学生的弱点,尤其是九、十班的学生,由于根底浅,做题时文不对题,词不达意现象非常严重,因此在讲读课文过程中,注重学生语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文本为载体,以批注为方法,以训练为主线、以练代讲、以学促教、全员参与、全面提升。本学期的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答题的规律技巧和灵活点拨相结合,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效地得到巩固提升。
3、作文指导到位,积累成为习惯。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他是语文成绩提升的关键,但是,学生作文言之无物,语言晦涩,且思路打不开等现象,我专门利用作文课,进行写法指导,思路点拨,反问引领等方法,从而形成了指导——写作——点评规范化模式,为了让学生作文语言生动,指导他们背诵优美句段,精彩开头、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借鉴仿写中考满分作文。指导学生文章怎样选材、立意。经过半学期的探求和努力,学生的作文基本能够做到,材料充分、语言生动。
4、打造学习小组,发挥优生作用
充分打造落实小组的功能,让小组长发挥应有的作用,组长和组员实行捆绑式奖惩制度,做到组荣我荣,组耻我耻。对班级的座位精心搭配,利用8名精明强干、认真负责的小组长,随时随地组织、协调、管理小组成员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确定帮扶对象,抓优补差,充分发挥优生的辐射引领作用,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任何一名学生都不放弃,任何一个人都处于管理之中。
总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我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但是奋进的脚步总是匆匆,今天的一切都将成为美好明天的储备。但我坚信每一滴汗水,每一份付出,都将无愧于自己、无愧同学 。
时光匆匆,一个学年倏忽而过。在这一年里,常规工作踏踏实实,教研活动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和钻研,勇于尝试和创新,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标准,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成果。当然也还存在不少遗憾和不足之处,为促进后段语文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提高,现将相关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严格落实教学常规,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本期以来,我严格遵守学校的教学常规,使教学工作井然有序,稳步推进。坚持认真备课,全面钻研教材,广泛搜集课堂素材,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有序的教学流程,为提高教学效果做好第一步准备。按时上课,严格课堂秩序,组织学生进行积极活泼的课堂交流和研讨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思维。精心选择作业,精练精改精评,加强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落实。对学习有困难和出现问题的学生对其进行个别辅导,释疑解难。在语文组的各项常规检查和考测中,本人的备课、作业质量都得到了语 文组 老师的好评。
其次积极尝试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在我的课堂教学上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轻松、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课堂上充满着平等、和谐与交流,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多方面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大部分学生的整体素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本期我组织了“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每个学生都要参与课前演讲,从选定主题、选择内容到仪表仪态、实际演讲等,都由学生自己组织,老师给与点评。坚持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语文感悟和表达能力都有极大提高。
另外在教学中我坚持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在平时教学中我适度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的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我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每节课都能恰当的设计运用多媒体课件,或设境,或提供资料,或音画助学,或问题激发,取得了常规教学所达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最后一课》、《安塞腰鼓》等课文时,运用图片、视频朗读等方式巧设美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化虚为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期还积极参与科组的教研活动,认真研讨交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每周能准时参加集体备课,交流心得体会,与其他老师共同学习促进;认真参加听评课活动,虚心学习,吸取好的教学经验,学习好的教学方法。结合南开实验学校学生基础和学校教学要求,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运用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学习法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适应了实验班教学需要,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初一年级备课组的“综合性学习教法探讨”活动中,我认真准备,积极探究,进行了“黄河,母亲河”的课题演示课,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参与性强的教学过程得到了全体语 文组 老师的好评。
经过一个学年的实践和提高,我和学生们共同成长。学生在平时各种考试和活动中都取得了不小进步,······等多名学生的优秀习作被水濂文学期刊登载,得到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同学在参加全国“爱母、敬母、助母”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语文教学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还是比较薄弱,部分男生作文表达能力还是不 能令 老师和家长满意,这些问题还值得下学期继续努力改进和加强。
语文教学的根本是:重“双基”,重拓展,重激发语文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大语文环境下学语文,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是我的理念和追求,我将认真总结反思,不断探究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争取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时光荏苒,一个学年转眼即逝。在这一学年里,我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及教育法律法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勇于尝试和创新,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标准,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成果。当然也还存在遗憾和不足之处,为促今后语文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提高,现将本学年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为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我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我及时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灵活掌握了不同类型的不同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严格落实教学常规,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期以来,我严格遵守学校的教学常规,使教学工作井然有序,稳步推进。坚持认真备课,全面钻研教材,广泛搜集课堂素材,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有序的教学流程,为提高教学效果做好第一步准备。按时上课,严格课堂秩序,组织学生进行积极活泼的课堂交流和研讨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思维。精心选择作业,精练精改精评,加强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落实。对学习有困难和出现问题的学生对其进行个别辅导,释疑解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积极尝试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在我的课堂教学上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轻松、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课堂上充满着平等、和谐与交流,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多方面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大部分学生的整体素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教学中,我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法,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化虚为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期还积极参与科组的教研活动,认真研讨交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每周组织组内同志一起集体备课,交流心得体会,大家共同学习促进;认真参加听评课活动,虚心学习,吸取好的教学经验,学习好的教学方法。结合本学校学生基础和学校教学要求,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运用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学习法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适应了教学需要,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实践和提高,我和学生们共同成长。学生在平时各种考试和活动中都取得了不小进步。
不足之处:读写结合不足。在今后的有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弥补不足,不断进步。
现在回想起来,去年的上个学期的许多东西对我来说是珍贵的经验。在2008年新学期开始之前,我在思索,如何把心中的一点点想法有层次地梳理;我如何在这学期给孩子们带来正确的知识、充实的快乐、光明的理想和进步的渴望。
一、学期的目标
(1)就自身而言,做一名专业的语文教师,利用一切的课余时间,尽最大的努力的热情去锻造自己,从课堂教材、教育参考资料、生活原生态中汲取精华,为我所用。
(2)就学生方面,学到有用的语文知识,每个人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审美情趣、文学素养方面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使全体同学共同进步。
(3)从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掌握,引导他们的思维过程、质疑与兴趣互动,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组织的能力。
(4)从课余上,在确保睡眠的基础上,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使学生既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又能弥补学生在教材中知识的不足,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更多的拓展知识。
二、具体措施
(1)定期参加听课活动以及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搜集优秀的课例进行研究。
(2)写好教学反思、教学日记并及时进行整理,升华为随笔和经验。
(3)上好每一节课,精心的科学设计、思路创新的探索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实际。
(4)课堂结构严谨有序,丝丝入扣,生动有趣,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5)黑板上的板书字字珠矶,既有利于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又锻炼学生的书法。
(6)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语文兴趣小组,自觉收集、整理语文课外知识。
三、应注意问题
(1)本学期的重点放在基础较差学生身上,使其与优秀的距离有所接近。
(2)课(范文大全www.gerenjianli.com提供)堂结构和时间的把握需进一步提高,向单位时间要产量。
(3)引导学生把知识系统化,比如古诗词,可按作者、按类别、按主题分别进行分类,形成经纬交织的网络。
(4)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在讲解新知识的同时注意对旧知识的回顾。
四、本学期个人计划阅读书目
(1)外国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三个火枪手》、《海明威全集》、《飘》、《巴黎圣母院》、《普希金诗选》、《复活》、《苦儿流浪记》
(2)中国名著:巴金系列——《家》、《春》、《秋》、《雾》、《雨》、《电》
《四世同堂》、《唐宋八大家精品散文》、《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名人名言录》
(3)教育教学:《教育新思维系列丛书》、《班主任之友》、《内蒙古教育》、《走进新课程系列丛书》、《班主任工作精要读本》《新课程怎样教》
(4)其他活动:电脑、英语、写作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2012级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这个班共有学生50人,从收生的情况来看,除了为数很少的几个优生以外,绝大部分的学生成绩基础还是很差的。针对这种严峻的情况,我没有退却,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中,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在教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1.  认真学习课标,转变教学观念。
要求自己把课标中定量性的规定熟读成诵,“依法行教”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的学生观、课本观、课程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使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2. 新学期伊始,不马上急于教课文,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纵观了解全册书的内容结构。介绍学习方法,如:什么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善于利用校内、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提出学习要求,如:每周要背诵并默写“课外古诗词背诵” 其中的一首。一学期内要阅读完“名著导读” 中的所有作品,并写好读书心得等。
3. 在教学形式上,力图改变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单调枯燥的教学状况,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课外找错别字、病句交流与展示,月球知识擂台赛,新闻发布会,故事会  ,讨论会(《风筝》 ),朗诵比赛( 《理想》、《  天上的街市》、《  静夜》, 并附有一定的评分标准)。
4. 重视创设学习语文的环境,提供展示学生成果的机会。如在教室里开设“语文园地” ,进行优秀作业展评等。
5. 老师在课上努力营造融洽的氛围,学生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师生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课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如节日、纪念日、刚发生的身边事、国家大事、国际新闻等,使语文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的长流活水。
6. 另外,我还加强了差生的转化工作。我经常利用课内外的一切时间,及时鼓励他们,认真学习,激发他们做人的信心,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经过长期的工作,差生得到了大量的转化。
通过一期的努力,在本期的期末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提高:比如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的检查力度,注意对学生的书写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差生还要进一步转化。过去已经成为历史,来日可追,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紧张的教学工作中,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是结束。在教学中总结经验得失,使工作得更好,现将本学期的教学进行总结。
围绕教材紧扣新课标,运用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进行施教是本学期的宗旨。在施教的过程中始终注意到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力求使学生在当堂课把握教学目标。因此本学期在教学中做了很多具体而细微的努力。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在课前的努力。虽然我是第二次使用这套教材比较熟悉,但是我仍然坚持在课前钻研课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然后认真编写教案。同时组织并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将要上的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二、     在课堂教学时。我尽最大的努力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进行教学。教学课文内容时尽量讲得精炼,重点突出,使学生在每节课都知道要学到哪些知识,把握哪些内容。为了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把握应该掌握的知识,在课堂上经常进行师生互动。每一篇课文结束后,围绕课文重点出练习题让学生完成,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
三、     在课外组织并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向学生推荐各种文学名著让他们利用课外时间认真阅读。在平时督促学生阅读名著和完成课外作业,经常下班指导及时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四、     关于学生的作文训练。平时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和训练。这个学期始终坚持督促学生完成两篇的作文训练,并且为每个学生的作文修改。
五、     在期末复习阶段。组织学生对教材的每个单元进行测验,然后进行详细的讲解。当遇到重点的 知识点时,就特别强调要求学生记住。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在期末的考试中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虽然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了一点的进步,但是与理想的目标相差得很远。在下学期的教学工作中,需要更加努力。
2004年冬七年级(上)语文调研性测试质量分析
2005/1/28
一、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
(一)试卷抽样基本情况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得分率
91
92
85
94
88
86
84
82
70
71
76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得分率
70
76
77
90
81
88
80
69
30
54
78
(二)基本情况分析
1、基础部分学生答题状况较好,字词的形、音及默写错误率较低,但学生书写仍有不规范之嫌。例:“滑稽”的“稽”,学生注音时声调仿佛第四声;“倘若”的“倘”,应是第三声,学生往往标得不规范如第二声一般。而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不熟悉,例《<论语>十则》课题填空,许多学生都将单书名号丢了。
2、阅读部分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学生审题不清,答非所问或者两问只做一问等,(2)有些学生答题不规范、不流畅,随心所欲。一点答题技巧也没有,想到哪写到哪,重复罗嗦者见多,言语多缺乏表现力。
例:第9题翻译题,后面没有写“选做一题”,有的学生偏偏只做了一题。第11题第(2)小题答案中“聪明、聪慧、有智慧”并列者很多,这样重复罗嗦只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再如:12题许多学生对小兄弟的心理揣摩不够全面,只答到“喜爱”风筝者大有人在,实际上他渴望放飞筝是喜爱的延续,应当写出来。又如18题仿写题,许多学生没有弄懂划线句内在的逻辑关系,只从形式上机械模仿,导致模仿句前后缺少内在联系,让人读不通、读不懂。还有19、20、21题,可能是初一学生很少接触说明文的缘故,这三题得分率都较低,其中19题在批改时放宽了标准,学生抄写了大段的话,只要有关键句都给分了。如若严格标准,得分率不会超过30%;而后两题学生的答题状况一样不容乐观。我个人认为第20题学生根本就不知从何说起,故而答案五花八门,太自由散漫了。
3、作文部分学生写作时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内容与题目不吻合,例题目是家庭给我的 爱 ,而内容却写成与父亲吵架,有了隔阂。(2)虽然写了事情,但通篇无详略,处处有事处处无重点,即记流水帐。(3)反面内容无法正面立意,文章多纯自然主义,缺少批判和反思,完全被消极抱怨笼罩,真实但无法看出作者的思想。例有的学生写的是家庭给我的 痛苦 ,全文都写那件痛苦的事,却无法让人看出痛苦的根源及启迪等,缺少深度。(4)取材老、旧,由于生活的贫乏学生也无新鲜事可写,编造者有之,老师读来头疼。(5)作文字数不够,错别字太多,一些学生书写太差,标点符号不会用。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教的问题:
1、少数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2、部分教师忽视了大纲中规定的必读名著的阅读。
3、可能是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有些学校还是空白。
4、少数学校偏重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学生学的问题:
1、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甚至对语文学习缺乏学习的兴趣。
2、部分学生在考试中不会审题或审题不清,缺乏考试技巧。
3、部分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缺乏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有些学生的写作水平还不尽人意。
四、对教学的建议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一定要高屋建瓴,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的构建,真正从生活的高度去教语文,用教材教好学生。
1、用好教材 许多老师认为用好教材就是将教材内容生搬进学生的大脑,依教参教案上的东西画瓢,这样学生除了死背还是死背,无法举一反三,所以老师们在用教材时要有自己的取舍、创造、尊重学生的取舍、创新,使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逐步累积,以实现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渐进。
2、关注生活 生活就是教材,还望老师们相信生活的感染力,相信生活资源开采不尽,多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得出自己的结论,写出自己的感悟,这是真正给学生补充营养、增加积累。
3、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据我看许多学生尤其是乡村中学学生较迷信老师,这是要不得的,所谓探究的前提就是疑,老师们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真正走进课改,重视过程甚于重视结果,这样的追求才有好结果。
4、建议老师尽量减少重复性作业、机械性作业,放手让学生读好书,读各著,并专门指导,这样才能带领学生在书海中遨游。
5、建议老师狠抓基础及规范工作,一个拼音其声母、韵母、声调等到底怎样组合才能得分?写成规范的才可得分,平时严格大有好处!乱涂改当不给分!作文中标点乱点当扣分,长期的严格要求定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6、建议多传授一些审题技巧及答题技巧,审题时注意有几题?题眼在哪?答题时考虑从什么角度入手,围绕体裁特点回答等等。
7、建议用好手中的《自读课本》,做到每篇必读,从不同角度充实学生。
8、重视作文,建议少讲技巧,可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使作文具有亲和力,在矮子中选将军、多表扬,培养学生作文的信心!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等到他想写点什么就好了。
9、友情提醒,音乐、美术等(包括大街上流行的美的东西)都可作为语文素材,使语文与各行各业沟通,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健康趣味,立足自身环境,挖掘特色内涵,作文就会不断创新了!
城关中学七年级语文备课组(2010.7)
一、试卷总体评价
本试卷为桐庐县期末统考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在知识点的分布上比较全面、规范。
1.指导思想
整份试卷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力求指导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试题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试题内容的人文特性;依然注重于能力这个核心点,重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考查,尤其重视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在具体语言环境与实际生活中语言的理解分析、概括运用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2.命题范围
整份试卷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为命题范围,内容涵盖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段理解与阅读、古诗赏析、写作。既涉及课内,如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文学常识、名著解读文言文阅读中《孙权劝学》选文和诗歌赏析《山中杂诗》,又选用课外,如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语段二等。整份试卷既让学生重视课本学习积累,又注重语言知识技能的迁移,强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3.试卷结构
试卷结构基本延续往年的期末统考试卷的形式,共有四大模块,分别是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和古典诗词鉴赏、写作,合计24小题。联系桐庐教研网所公布的“初中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命题细目表”,我们不难发现,此次试卷最大的变化是考察字音字形的第1、2小题,由以往的选择题变成了填空题,这一变化基于教研员对高中学生语言基础知识薄弱的忧虑所致;第3、4、5小题减少了分值,各为2分;第1、2、6增加了分值,各为4分;原有的关联词联句题变成了名著阅读题(材料源于教材);取消了仿句而改为扩展造句题;第23小题的古典诗词鉴赏由原来的课外材料变为考课内诗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答题的难度。这样的编排能比较全面地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素养。
4.试题的命制
整份试卷中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基本涵盖了七下的学习范围,在选取语言材料时,注重社会新闻动态和人们关注的一些社会生活焦点,如第3题中所提到的世博会、第5题中有对新版《三国》的评论。现代文阅读能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来命制,这种考察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语句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能从最基本阅读能力的建构上出题,这一点无疑体现了命题者的良苦用心。文言文的考察注重文言词语的积累与迁移,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语段内容的整体理解,把握了文言考察的立足点。写作能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身边的点滴,便于学生动笔,利于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一个小小的遗憾是第5小题A项在命题时对新版三国的书名号的疏漏,导致最终出现了A和D两个答案。
5.评分标准是否科学
主观题的参考答案大都有“意思吻合即可”,体现了答案与思维的多样化,易于学生表达个性化的答案。
二、学生答题基本情况
(一)整体情况分析
本次七年级参加考试人数共505人,最高分109分,最低分13分,总体平均分80.08,及格率是79.8℅。
各分数段分布表
分数
100分以上
90——99
80——89
72——79
60——71
59分以下
人数
10
107
189
97
70
31
百分比
1.98
21.18
37.43
19.21
13.86
6.14
从表格数据分析,此次考试我们100分以上的高分只有10人,让我们感到了形势的严峻,优秀生源的流失固然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我们备课组该如何针对现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当务之急。
(二)各部分答题情况分析
第1、2题考查的是学生正确认读汉字和使用汉字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注音题和根据拼音写汉字,第1小题错误率最高的是“炽” (错拼为zhì的占15%左右)“咤”(错拼为chà的占25%左右),也有部分学生吧“剽”误读成biāo。
第2题,考查学生辨析形似字的能力,阅卷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契 、锲” 、“谰、斓” 形体区别模糊,形旁乱用乱写,根本不知汉字造字法之形声字为何物,无法抓住形旁来辨析,基础知识不扎实。
这两题“从客观选择题到主观填空题的变化,更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基础扎实的,能牢牢守住“阵地”,而平时偷懒懈怠的则不免模棱两可、顾此失彼了。其实这些字词在考前我们进行的复习中都给学生练习过、订正了,可是还是有学生错,反映出不少学生中存在的认字不细心、观察不细致、书写粗心、潦草的毛病。以后我们会加大检测力度,多关注易读错写错的字。
第3-5小题客观题,辨析近义词(义)理解题、语言连贯运用题、正确使用标点运用题,做得不错,正确率在95%,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结合语境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6-10小题主观题,第6小题识记题名句默写填空题和第7小题文学常识填空题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学生能得满分,极少数学生文学常识填空中出现了错别字现象,如把《资治通鉴》写成《自冶通鉴》,《资治通签》;第③小题有些学生连题目也没读完就仓促下笔,把韩麦尔先生误写成小弗郎士或小弗朗士。
第8小题应用题名著阅读应用题答题中“人间的痛苦和丑恶”极大部分学生写“黑暗”;“充满爱心” 百分之九十五左右的学生写不出。第9小题修改语病学生连错误症结都找不出,修改更是困难重重,今后教学中要多多加强训练,让学生清楚地明白。第10小题扩展(片段)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词语能够充分运用,但极少数同学修辞、描写或抒情手法运用能力上还是“欠了火候,词语是用了,但无法做到自然形象、生动并富有一定的内涵。
第11题:本题是主观题,4分,有3个点,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能力。命题表达不够严密,父亲的“称职”表现在哪些方面?就可以理解为工作和为父两方面去解答。三分之二的同学能得2分3分,有少数同学没有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没有用具体事例来概括,以至失分。此外由于命题的不严密,也是导致无效解答的因素。本题难度不大,关键是准确解题。
第12题:本题主观题,4分,两个赏析题,考查学生赏析语言人物描写方法的能力。90%同学有1分或2分的失分,主要表现在人物描写方法的解答不规范不准确。人物描写方法在课堂上多次学习接触,学生也不陌生,关键在实际解题运用中结合不起来,可以多做类似练习。
第13题:主观题,4 分,考查学生对文本的主题把握。得分情况、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大部分同学对文本中心把握还准确的,但是对“自行车”在文本中的作用把握不到位。关键还是对题目的准确理解。
第14题:主观题,4 分,考查学生对文本人物感情的探究。有半数同学在表达时语言不够规范简洁,而是用文本句子来答题,以至失分。学生在读信时没有结合整个文本来探究人物感情,只是孤立地阅读、理解,所以答题时容易片面。也有部分是语言表达不规范,在答题时缺少对语言的斟酌运用,需要在平时阅读中加强练习。
第15题:考查词语的指代意义,属于理解题。分值4分,得分率为75%。指代意义的理解,历来是说明文阅读的重点,命题科学。主要存在问题是:1、表达欠简捷,或不完整。回答时将“思想”和“技术”两字遗漏。2、“榫卯”的榫许多人抄写错误,将“十”字底误写为“木”字底。原因是:1、对“思想”和“技术”这样的中心语视若不见。2、阅读不仔细,答题不规范。对策是多强调,多提醒。
第16题:考查语言表达效果,属于分析题。分值3分,得分率为77%。这一题似乎看出出题者的犹豫,既然在题干中明确是“举例”,但在参考答案中再次指明“举例子”,不知分值如何分配,作否要求。主要存在问题是:1、明明已告知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而不少同学在解读时理解成打比方手法的作用,将“具体说明”演绎为“生动形象地说明”的字眼。2、没有抓住“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这一核心,回答比较宽泛,基本脱离了“中国古建筑”的范畴。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学生不能结合语境理解举例子说明的作用,在语言文字的组织上也不严密,不完整,总之,答题不规范。对策是加强语句理解的练习,形成较为缜密的表达以及较为规范的技术要领。
第17题:考查说明方法与语言表达效果,属于分析题。分值4分,得分率为78%。说明方法及作用,副词的使用理解也是必考内容,题型科学。但第一小题与第16题在类型与内容上有雷同的地方,出题的目的欠明确。主要存在问题是:1、在回答第(1)小题时不知道指明说明方法,或说成“比喻”的修辞手法,或干脆视而不见;在回答作用时又脱离了“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这样的中心词,言语含混模糊。2、在回答第(2)小题时有些同学将“基本上”理解成是“一(小)部分”的意思,没有准确指出“大部分”的含义;更多的同学是没有强调说明文语言所具有的准确性,科学性。问题存在的原因是看不懂说明方法,随意编造,将说明方法与修辞混淆,表达作用表述不规范。对策是应加强训练,举一反三。
第18题是文章内容概括,属于理解题。分值3分,得分率为65%。此题属于概述,考查学生的全局观,较科学。主要存在问题是:1、对第一点“柔性的框架体系”普遍把握不准,片面地回答成“选择木材作结构主材” 2、回答笼统,没有分门别类地进行概括。许多同学仅仅抽象地回答为“通过种种……消减到最小程度。”(照抄第二段第一句后半部分)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筛选、整合重要信息能力欠缺,概括不够简练。对策是需要加强训练,并进行技术性的指导。
★文言文阅读和古典诗词鉴赏:
从整体上看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得分呈两极分化趋势,好的学生得分在15分至20分,占总数的40%左右,差的得分则在2分至10分,约占总数的55%左右。
文言文阅读是《孙权劝学》比较阅读,考查的仍是常见实词、虚词的用法和特殊句式的翻译以及人物评价。古典诗词鉴赏则考查诗歌中的意象和作者情感两个要点,而且是课本后要求背诵的古诗,难度不大。
第19题:关于“即更刮目相待”中“更”的理解,60%左右的学生选错误选为B或D,而正确选项应为C,一是没有很好进行知识的复习巩固,其次也不善于结合语境来理解词义。
第20题:虚词用法意义,问题主要出在对虚词“以”的理解上。35%左右的的学生误选了B项。“以”在七年级课本文言文中是很常见的虚词,如《狼》一课中就出现了4次,学生没有在日常学习中予以归纳巩固,也没有很好的掌握。
第21题:句子翻译,“蒙辞以军中多务”是状语后置句,学生在翻译中出现的问题一是少数学生没有把握句式特点进行翻译,二是很多学生包括基础较好的学生在翻译时没有将“以”译出,也可看出学生平时对常见虚词的理解不重视不在意。如果说第一句的翻译只存在个别要点的差失,第二句的翻译则完全凭自己的主观意识而非结合文中内容。只有极个别的程度好的学生能从文章内容出发,并注意到通假字及疑问句式来翻译,这道题是失分率最高的一题,83%的学生都没得分。
第22题:关于吕蒙的分析及从中得到的启示,90%左右的学生都能得分,只有个别学生脱离文章内容评价吕蒙鲁莽、聪明,对文章内容根本没理解。
第23题①:从“窥”字着手分析,来把握意象的特点。60%以上的学生能从竹林的多、密上回答.平时的诗歌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分析诗歌意象、意境的方法的掌握。
第23题②:古诗中诗人情感的理解离不开意象意境的分析,也可从诗歌类别上予以把握,比如“田园诗”、“羁旅诗”、“边塞诗”、“送别诗”等等。平时应强调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并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作文总体评价:
本次作文为命题作文:“身边的美丽”。这对选材能力相对较弱的初一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恰当的,相对于那些大而无当、平白无味的话题作文而言,此题目本身极富思维空间,更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其实本次作文是要求学生选择最熟悉的生活场景,体味生活中的真情与美丽。好的方面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学生都能写到相应的字数,内容也不错,或写父母的关爱、同学的友情、路人的温暖,或写家乡的景色美等都是身边的美丽……无不给以美感。人物的美丽心灵、坚强品性都是一种美。部分学生能结合亲身经历,文章抒写了真情,打动人心;也有部分学生能另辟蹊径,写抒情散文,功底深厚,让人眼前一亮。
但也有不少学生选材内容陈旧,千篇一律,没有新意,读来乏味。如雨中送伞、公交车让座、生病时父母相伴、环卫工人辛勤劳动……也有部分作文空发议论,缺乏真情。而一些作文改头换面、套文的痕迹也十分明显。有些学生内容感情不细腻,体现出对身边的人和事物,对社会人生缺乏体验,表达能力的不足也使他们不能充分表达心中的情感。字迹潦草,不加分段,标点不清,结尾不点题,这都导致了失分,是非常遗憾的。
不足:1、审题不清,望文生义;
2、选材陈旧,枯燥乏味;
3、形式单一,了无新意;
4、语言干瘪,词汇贫乏;
5、投机取巧,生搬硬套;
6、脱离生活,胡编乱造;
7、内容肤浅,立意不深。
卷面整体反思:
一、学生的问题:
1、名句默写错别字较多,文字表述中语言不规范,造成不应有的失分;
2、阅读中理解不准确,答题不到位;
3、表述不严谨,词不达意;
4、写作基本功不够扎实,错别字连篇,语句不通,标点不分。
这都表明,学生在语文基础、语文能力方面还存在许多“硬伤”,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克服。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背诵力度不够,不严,至使一些学生有怠惰思想,检查落实不到位,使一些学生无紧迫感得过且过,从而造成字音字形填空题、古诗句默写、文学常识填空等不过关。
2、阅读教学中同学们学得不灵活,记忆不深,不能学以致用。学生缺少对生活的体验,不能设身处地去理解、感悟文章的内容。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方法和答题技巧掌握得不好。
3、文学名著的阅读和指导不到位。平时由于教学比较忙,疏忽了对学生进行名著的指导,布置学生要去去阅读,但缺少检查的力度,走过场的现象较为严重。
4、作文中对中、差生指导不到位,想象作文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文训练得不够,至使学生在作文明思路太窄,文路不清,甚至有些学生说到哪里算哪里,没有整体的构思。
5、课外阅读面太窄。学生平常学习的时间太紧张,缺少对有文学素养的书籍的的阅读,造成了解题时思路的闭塞,回答问题时无从下手。
三、今后在教学中的改进:
1、基础部分:
①夯实基础,不能偏废语文教学中的字词积累和运用,扎扎实实地搞好常规教学,加强阅读积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②古诗文的积累要在识记理解的同时,注意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以考查学生运用古诗文的能力。诗歌的默写应该不遗余力的督促落实,学生丢分最多的还是错别字。
2、阅读部分:
(1)、现代文阅读
阅读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语言感悟能力及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要带领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培养阅读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品味语言,怎样捕捉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怎样揣摩文本中那些“重要的暗示或提示”,怎样获得审美的愉悦,怎样对文本作出既富有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
①把握文意是做一篇阅读非常关键的步骤,无论是精读还是泛读,应该训练学生通过概括文章或片断的内容来把握文章的主旨,或通过其它方法来弄懂主旨,因为后面的题目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主旨这一条线来命题的,改变学生在没读懂文章便轻易胡乱下结论的习惯,尊重文本,关注作品的价值取向,准确把握作者意图。
②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审题的能力,抓住关键词,推敲关键词,理解题干,准确的回答问题。在学生动笔做题的之前,首先必须弄清楚“我要做什么”,“题干要我做什么”,否则,答题中就有可能是隔靴搔痒,甚至出现盲人骑瞎马的情况。
(2)、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考查,源自课内,所以要紧扣课本,夯实基础。具体操作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对规定的文言文,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等,拎出要点,总结规律,逐篇过关。第二步,分项训练。按默写、词解、阅读、欣赏、文学常识等分项训练,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并形成运用能力。第三步,考试演练。学生能否考好,最终体现在对试题的解答上。所以,选择优秀的模拟试题,强化训练,解决好学以致用的问题,力争考试时文言文不丢分。
3、作文
一靠语言的积累,二靠作文形式的创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语言的积累不能靠死记硬背,要采取有效的方法。
(1)读好文章。尽管复习时间短,还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读好的文章和原来做过的读书笔记。
(2)熟读诗词名句。这些都是语言中的精品,恰到好处的引用和仿用,能使语言表达更精练,更巧妙,从而提升语言的品位。
(3)作文的形式的创新。训练学生化虚为实、化大为小的立意、选材功夫,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记录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美”。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注重内容实质,不在形式上搞花架子。
(4)加强学生的书写训练,并将优秀的中考作文例文定期上墙,让学生悟出属于自己的“制胜宝典”,以弥补自己作文的不足。
总之,要进一步明确语文考试要求,注意训练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字要规规矩矩地书写,题干要仔仔细细地审读,答案要认认真真地琢磨,作文要工工整整地完成。要扎扎实实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多读题,关注考试信息,不搞题海战术,重视精选精练精讲。不断查漏补缺,积累答题经验,使学生的应试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附学生作文:
一类作文:
身边的美丽(38分)
美哉,我的家乡!
自我接触到这片土地,心中就怀着一份莫名的情愫,我的根深深扎在这黄色的土地上,生于斯,长于斯,谁也无法将我连根拔起,我的心攥着地壳里翻滚的浆液,伴着明月清风,随着我的成长,与我的灵魂须臾不可分。
我的家乡,怀着江南特有的柔情。
清晨,在富春江畔平静如处子的水面上,乌蓬船悠然、娴静地吐露着一夜的芬芳——那是午夜鱼虾拍打船尾的味道,在朝阳的映衬下,镀上了一层金色的纹理,不刺眼,不张扬,却足以吸引所有人的眼球,自带着一份轻逸,一份洒脱。水面卷起阵阵涟漪,荡漾开去——那是连绵青山的倒影。
极目望去,山依旧是深沉的黛色。透过斑驳的树影,露出了几点淡淡的光芒;微风拂过脸庞,又是那么的舒坦-——现在已是春天了,鸟鸣声声传入耳畔,偶尔还可以听见山头寺院响起袅袅的钟声,闭上眼睛仔细聆听,你会发现禅亦不过如此——一杯香茗,一卷书,“偷得浮生半日闲” ;或许惟有在江浙一带,在桐君山上,才能大彻大悟。此时,若在山下的茶馆听上一曲班得瑞的《春野》,未尝不是人生的大乐趣。
午后,你时常会在繁华喧闹街市的里弄小巷,看见一些拉着二胡自娱自乐的老人们,伴随着悠扬的曲调,内心充满了无比的喜悦,脸上的皱纹也似乎被熨平了。“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人老了,心却再一次回到了充满活力的年代。
夜晚,在吹拂着习习凉风的江滨公园——
八角亭边,你总能看见一些哼着小调的业余戏曲爱好者,清丽的曲调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越剧的阵势一出,围观者必会情不自禁地为之击掌叫好——那是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那边厢,二桥下的空地上则会响起强劲的现代音乐,和着奔放的旋律,踏着整齐划一的舞步,那是大伯大妈们在尽情地释放着活力与激情,“最美不过夕阳红”,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构成了这座城市必不可少的元素,如今已成为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的一种习惯。
漫步在街头巷尾,你只是静静地欣赏,因为,这是不可被打扰的沉默无言的大写的城市,沧海桑田,岁月无声,这份千年积淀下来的美丽是如此地让我魂牵梦绕——
美哉,我可爱的家乡!
评语:
在考场上写写景抒情散文,是需要底气和勇气的。本文完全跳脱了初一学生的常规思维,运用散文的笔法,抒写家乡之美——这何尝不是我们身边被忽视的美丽呢!整篇文章行文流畅自然,用笔老到,清新隽永。不难看出,小作者的作文功底相当深厚,虽然文中没有刻意地反复强调“身边的美丽”一词,然而萦绕全文的却是无处不在的的美丽,景美,人更美!那些老人们在迟暮之年所焕发的生机,不正如天边那一抹绚丽的夕阳红吗?作者巧妙地将家乡特有的美景和老人们的丰富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再次印证了我们家乡是座有着浓浓文化底蕴的小城。行文至此,中心也就呼之欲出了——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可爱的家乡,我们祖祖辈辈所生活、劳作的这篇热土之上!
身边的美丽(35分)
雨,总是下个不停。滴答的雨声让我的心情更加烦躁了。
临近考试,大家都忙着复习,教室里一派热火朝天。
本来想趁着课间十分钟看一下书的,不曾想前面的那对同桌和我唱起了反调。男孩扬和女孩凌吵架了,还波及到了我的位子。凌很胖,圆滚滚的身躯挤得她的眼睛成了一条缝;扬很瘦,像小猴般,身手敏捷。
“战争”持续着,他们的手臂不提办法地撞到我的桌子上。所幸我是最后一排,强压着不满的怒火,我有意往后拉开了距离。我不耐烦地把书一甩,盯着他们两个人看。凌似乎察觉到了我的不悦,便噤了声,还很小心地挪了挪凳子,拼命想让自己的位子和大家一样大小。但以她那一百六七十斤的身躯,怎么可能呢?可是,她竟有着我意料不到的毅力,原来不曾发现——
一节课,她都没有放松,用力地拖着凳子,她的后背濡湿了一大片,脖颈上的肉都发红了,两只手一直紧绷着。她还是一句话不说,也没有占用我之前往后移动时所余出的空间。这样的一个古怪姿势,似乎让她的样子更难看了。
我的内心不禁一动——她这样做是在为我着想吗?是的吧。
下课。扬依旧捉弄凌,在她背后贴上一张纸。因为太胖,凌根本够不到后背的。她只能不停地伸手去挠,左手挠,右手抓,却都无济于事,她的样子更让人发笑了,犹如肉团互博一般。旁边的同学偷偷地捂着嘴笑。我也想笑,一瞬间却没来由地觉得有些难过,大家干嘛要嘲笑一个女孩子?我伸出手,不假思索地撕下了那张纸。
她还没反应过来,一转身想对我说些什么,却因为庞大的身躯弄乱了我桌上码得整整齐齐的书。我没理会,走出教室。她小心翼翼地帮我整理好所有的书,又将我的书桌移了上去,和左右的对齐,又再次把自己塞进那小小的空间。
其实,她也不是那么难看。虽然胖乎乎的,受人捉弄,被别人笑,她却始终没有抱怨欺负她的人,而是努力去改善。
雨,又一次下大了。
我刚想跨出教室门,却想起没拿伞。算了,干脆冲回家算了,大不了换身衣服。突然,她出现在了我的身边,把伞往我这边推了推,摊出一个笑脸,眼睛弯成了好看的月牙儿。,她却一大个都在外面。我把伞往她的方向靠了靠,她却如条件反射般,马上又推了回来,“没关系,我这么胖,淋点雨没事的。你可千万别淋坏了,你爸妈会担心的!”她又冲我笑笑。
原来,她笑起来挺可爱的,是我被只注重外表的眼睛蒙蔽了吧!
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句话:“心灵美才是真的美。”
以前,我这么没有发现?原来美丽一直在我的身边,从未走远……
评语:
选取身边的小事,一条感情线索贯穿全文——“她的样子更难看了”“ 其实,她也不是那么难看”“ 原来,她笑起来挺可爱的”,随着情节的发展,这条感情线越来越明朗化了,在文中巧妙地多次出现,紧扣文章的中心。欲扬先抑的手法也让本文波澜迭起。结尾含蓄,让人回味。
二类作文:
身边的美丽(33分)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美丽,只是你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罢了。
------题记
雪是我的一个朋友,她长着一副秀丽的面容,一双细长的丹凤眼,小巧的鼻子,樱桃似的小嘴还有白皙的皮肤。每次她来我家爸爸妈妈总是说:“呦,雪美女来啦!要是我家雨有你那么漂亮就好啦!”而雪总是羞涩的一笑。其实我也认为她很美,不是因为外表,而是她的心灵。
去年暑假里,我和雪一起出去玩,可不知怎地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雨。我和雪快速跑到一个屋檐下躲雨。
“喵----喵----”忽然耳边传来一阵阵猫叫,似在哭泣,又好像在求助。雪是最看不惯小动物受伤的。她家里曾养过一只白色的小狗,可是前几天突然失踪了。眼看着这只雪白的色的小猫蜷缩成一团,雪吸了吸鼻子,不由分说地跑向雨中,我不由得一愣:“雪不救猫咪了吗?”不一会儿,雪又回来了,在她的手里多出了一块长长的毛巾,看见我奇怪的表情后,雪笑着说:“你看小猫都湿成这样了,我去买毛巾给它擦擦。”说完便不顾身上的雨水往小猫的方向走去。我不记得我们是怎么回去的,只知道那时我和雪全身上下都湿透了,而小猫却干干的躺在了雪的怀里。
后来,雪对我说道她的妈妈同意把这流浪猫寄养在家里。雪还为它取了个名字:爱恋猫。听到这奇怪的名字,我取笑了雪半天,而她却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我是因为喜欢它才取的呀!“
之后每次我约雪出来,都看见她带着爱恋猫。爱恋猫不再像第一次救他时一脸受伤的表情了,她很活泼,每次看见我都会用脸蛋蹭我的脚,弄得我咯咯地笑个不停。原来以为爱恋猫会代替小狗抚平雪心中的伤痛。可是两个月后,雪告诉我:“雨,怎么办?爱恋猫它……它死了。”短短的几个字却用了雪所有的力气。
我想我永远也忘不了,一个身穿白色长裙的女孩蹲在一只小猫的坟前,撕心裂肺的哭着,而那天,正下着雨。
她就是我的朋友,一个内外皆美的善良女孩。即使是自己伤痕累累,也见不得别人受伤。
评语:
这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通过写发生在好友身上的一件事,来表现她的善良她的心灵美。从人的内在品质来理解“美丽”。文中有细致的细节描写,能扣住中心娓娓道来。
身边的美丽(32分)
她是一个白净的小姑娘,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长在她的圆脸上,好像嵌了两块水晶。高高的鼻梁,薄薄的嘴唇,长长的马尾,也带着几分稚气,用“美丽”来形容她,也并不过分。
那天,天阴沉沉的,好像蒙上了一块黑纱,我被老师留下来打一篇演讲稿。
不久,雷声轰隆隆地响了起来,大雨如期而至。“啪、啪”雨点打在窗户上,有力地弹奏出一首动听的曲子,我快速地敲击着键盘,因为学校快清场了。
我刚才看见她的爸爸在楼下等她,她肯定也走了吧!
演讲稿终于打完了,我飞快地跑回教室,只见她在写作业。
“你……”“我怎么了?我不是挺好的吗?”“我刚才不是看见你爸爸来接你了吗?你怎么没走啊?”我一边收拾书包一边说。
“是的,我爸爸是来接我了,可是我是班里的卫生委员,不论怎样,我都应该是班里最后一个离开教师的,这是我应尽的职责!”她说话时带着严肃的表情。
她说的这些使我想起抗震英雄林浩,当地震袭来时,他临危不惧,迅速地躲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保护自己。当其他同学哭泣时,他唱起了《大中国》使同学们鼓起斗志。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说:“因为我是班长!”
是啊,因为他是班长,这是班长应尽的职责。而她,不也是这样吗?!
现在我终于明白她说这一番话的含义了。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制缺少发现,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其实美不仅仅在于外表,更重要的是内在。
内在美是指那种善良、纯洁,富有正义感、责任心的美丽。
我深信,这种美丽就在你我身边,只要你善于寻找,就一定能发现身边的美丽!
评语:
本文清新灵秀,且巧用伏笔、过渡自然。结尾的议论点题很是到位,虽谈不上是非常优秀的文章,但也中规中矩,较为圆满。
身边的美丽(30分)
因为前几天中午都是以方便面度日的,所以今天我便想改善一下伙食,去楼下新开的面馆。下午有课,便背着书包下去了。
天气很热,面馆里的生意也热火朝天的。来排队的人络绎不绝。我好不容易抢到了一个座位,边坐了下来。看见人一个接一个的进来,心想幸亏我早来一步。正当我得意洋洋的时候,发现座位旁边还坐着另外一个人。他40岁左右,很瘦,衣着肮脏,黑黑的面颊上汗涔涔的,想必是农民工吧。
面上来了。但我觉得没有自卫。原来他身上的汗臭味时不时地飘进我的鼻孔。不一会,他的面也上来了,他津津有味地吃着,还热情地招呼我:“小朋友,你怎么不吃啊?这面可好吃了!”话音刚落,他从他的碗里夹了一块肉放在我的碗里,还吆喝着我“快吃”。我无法拒绝,只好把苦水往肚子里倒,默默的吃着面。
在吃面的几分钟里,我简直就是“度分如年”。面终于吃好了,我向面馆外狂奔,“唉,终于解脱了!”我如释重负。
我向着新华书店走去。忽然有一个声音在叫“小朋友,小朋友!”我转过头,原来是那个农民工兄弟!他追了上来,手里拿着我的书包,气喘吁吁地对我说:“小朋友,你刚才走地急,把书包忘面馆里了,没书包咋上学啊,这不,我帮你送来了。”
我觉得有些脸热,同时也觉得这位拉里拉遢的农民工出奇的美丽。
评语:本文较为巧妙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将农民工的淳朴善良较好的表现了出来,文笔虽稚拙却给人真实亲切之感。
不合格作文:
身边的美丽(23分)
我的身边美丽的人,就有一个人,长的短短、瘦瘦的身体,那就是我的妈妈。
我从小身体不好,有一次夜深,我突然感冒又发烧,妈妈看着我病越来越严重,妈妈背着我走去医院,医院对于我们家好远好远。
当时还是下雨了,在路中妈妈的衣服湿了,还是坚持背着我去医院。当时我感到妈妈背是多么宽厚温暖。雨是越下越大,妈妈是一边跑一边说坚持、坚持,快到医院了。
我们到了医院可是关门了。着时 ,妈妈急着叫医生,我说可以医生已经睡,当把医生(叫)下来时,医生说要来看病就早一点来,我们都睡了。妈妈(说)下一次不会了。医生说我发烧到39度,是一定挂吊针,妈妈(说)好的,在病房妈妈一边照顾我,我看到眼睛的角度流下了眼泪。
我知道妈妈为了照顾,把工作辞了,全心全意照顾我的身体,我想一定(要)坚持,我不可以(当)弱者,我要对妈妈负责,妈妈说等我身体好了,带我去玩。有时,我看到妈妈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我想说一声您辛苦了。
妈妈背着我时,一边鼓励我,当妈妈没有背着我没有我说好时,反又让我坚持着,妈妈就像我的一盏明灯,照着大地,就像春天里的花朵,浇水,让我开得越来越美丽。
是妈妈付出一切,但我会好好珍惜一切。您失去的东西,我会把他们找回来的。妈妈是我的身边的美丽的人。
但是,我有一个好妈妈,善良、温柔的您,您永远是我身边的美丽的女人。
我爱您。
评价:本文以讴歌母爱为主题,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无私,字数离600略差一些。文章选材缺少新意,看来开头就猜得到结尾,让人一览无余。作者的文字驾驭能力较弱,文中有不少错别字,语句也不够通顺,文章内容有些地方有断层之感。
七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一. 检测基本情况
初一年级应考人数135人,实考人数135人,总分8889分,平均分65.8分,及格率为74%,其中最低分为23分,最高分为91分,29分以下人数为1人,30____49分人数为17人,50____59分人数为16人,60____79分人数80人,80____89分人数为20人,90分以上人数为1人,优秀率为14.8%
二.卷面情况分析
本次语文考试卷面试题满分100分,另有书写附加分3分。考试内容涉及包括汉字的拼读与书写.同音字的辨析.词语的正确理解.内容信息的提炼概括.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名着阅读.背诵默写在内的语言积累和运用,分值为20分;阅读包括课内文言文阅读.诗歌阅读和两篇记叙文的阅读,分值为40分;另外有40分的写作,题型为半命题作文。试卷模式与往常无太大区别,但在题型上却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特点,如第一大题的4.5小题,第二大题的第8.9.14.22等小题,均体现了新课程中倡导的要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与心灵体验,注重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方法的积累的课程理念,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极有好处。这些题型的出现,无不显示着新课程理念在教材中的渗入。难度降低,考查范围扩大,这也是本套试卷的一大特点。面对新题型的出现,学生中有的欢喜有的忧,具体表现如下:,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这部分试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基本知识,得分率为60%。得分较多的是汉字的读写与选用.信息的提炼与书写,因为这部分是平时学习的基本知识和训练的基本能力,学生的难度不大,而失分较多的则是诗歌背诵默写,其原因主要是多数学生没有巩固复习的习惯,很少在课后多读多背进行巩固复习,许多优秀文章得不到反复的巩固,致使记忆不牢而出现错别字较多的情况,以至最后丢分。
(二)阅读
这次的阅读题包括课内的诗歌鉴赏和文言文的阅读,以及课内的小说阅读和课外的一篇文章。学生在这部分得分率为50%。得分较多的是课内外的现代文文段的阅读,可见,学生对所学文章掌握情况良好,可是令人担忧的是学生在完成文言文时错误累累,这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需要对学生强调积累的重要性。从课外文段的失分也可以看出,学生仅仅是掌握了知识而已,而语文学习更重要的是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也正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急需在下一步教学中得到解决。
(三)写作
写作是一种综合考查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方式,本次作文命题的方式为半命题作文,既有一定的开放性,又有一定的限制,这种出题方式,拓宽了学生的写作空间,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关于写作的各方面的能力,促使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进行有创意的写作。因为这篇作文在课文教学中刚刚进行过习作,所以多数同学表现出了良好的写作构思,从而使得分率大大提高,上升到了80%,这是考试中学生表现最好的一方面。可是也有少数几个同学在写作时态度不认真,一篇作文就是三五行就结束了。
三. 教师.学生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更多的是强调基本知识讲解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一直很强调“双基”,所以,学生在碰到次类问题时,很容易就能解题。但在能力训练方面,虽然课堂上也强调思维过程和方法,但因做得不扎实,所以导致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不足和错误很多,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失分。试卷中出现的答题不完整,理解题意不清晰等就是平时教学中不落实能力训练的结果,如有几个同学在完成第10小题时就把题目理解成了“给加点字注音”,又如在完成第17小题时,多数学生已经知道了文中描写的作用,但却不知道在文中这是侧面描写,所以因答题不完整而被扣了分。而在作文中,也因不打标点,语病较多而被扣分。其次,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也是造成此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一个原因,比如,在平时的背诵默写中,多数同学就只是读完之后应付老师的检查,可许多时候是有口无心的,所以在背诵默写中错别字较多,甚至牵涉到别的答题中。另外,就是语文缺少读的时间。由于新课程加大了文学名着的阅读量,而我们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所以造成了扩展阅读与时间紧张的矛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很难完成容量较大的知识量,虽说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增大教学容量,但阅读有着它的特殊性,不是单纯靠教师就可以读懂作品的。
四.教学改进措施
根据考试卷面分析,要想整体提高语文水平,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进行改进:(1)配合初一年级各科任教师,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尤其是对那些对学习已经丧失了信心的后进生,更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2)在强调“双基”的同时,要进一步落实能力的训练,多给学生一些参与学习的机会,并通过反复的练习来达到巩固的目的,尤其是在背诵默写方面,更要通过反复的训练来纠正错别字,并利用各种方式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逐渐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扫除障碍;(3)继续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利用每周一课时的时间组织学生到阅览室读书看报,以此丰富他们的知识,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4)继续强调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争取做到以课内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以生活问题来促进课内学习。
一、试卷分析
Ⅰ试卷结构合理
全卷共分三个板块,即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写作实践。题型设置以主观题为主,分为识字与写字、词性识别、名著导读、古今诗文默写、口语交际、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实践等内容。除虚词的辨别略超过外,基本符合《语文》七上规定的内容和要求。
Ⅱ试卷难易适中
试卷分值102分,共25道题,前24道试题按其难度分为低档题、中档题和高档题,低档题占70%、中档题约占20%,高档题约10%,试卷中的第1⑶、1⑷、4、12、20题稍难,第8、13、17、21较难,其它题都比较平和,学生答题情况较好。
Ⅲ考点覆盖面广且注重能力立意
积累运用部分共设3道试题,包括字音字形词义4分、词性识别3分、名著导读4分、民俗文化常识3分、古今诗文默写8分、口语交际2分),注意考查的能力梯度,且侧重在积累和理解及运用的层面设题。例如第1题分5个子题考点辐射多。考查了汉语拼音、识字与写字、词性三方面内容,涉及了常见形近字多音字的正确拼音、同音形似字的准确书写、成语含义解释及常见实词虚词类别的辨识;第⑷⑸题以“猪”为话题融入名著理解评价及民俗文化常识的考查。既引导学生关注古典名著,涉猎传统民俗,又考查学生组织运用语言的能力,视角新颖。第2题考查了古今诗文默写,属规定性设题,以直接性默写类型为主。第3题是口语交际题,考查了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的应变能力,要求学生注意对象及场合,把握交际用语的语气,力求清楚连贯地突出要点。
文言文选材不回避重点。所选篇目是较浅易典范的《三峡》,侧重基础知识,考点涉及朗读节奏划分、重点实词解释、虚词“之”的用法、句子翻译。在考点的选择上较以往有所突破,如第8题,考题的视觉改变常见的“联系实际的主观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写作手法的体悟。解题必须在读懂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体会分析文本的写作手法。这样设题,虽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生成性,但于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初一学生而言,难。
现代文课内阅读题一:《春》选段即“春风图”,由积累、理解、体悟三梯度设题。第9、10题考查作家常识与诗歌名句的积累。第11题考查学生对观察角度及景物特征的把握。不过题干信息不尽清晰,以致学生将“感受角度”解为“描写角度”。第12题“抚摸” “卖弄”二词的表达效果,须结合修辞作用、词语感情色彩去品析。第13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法的领悟,有助于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现代文课内阅读题二:《心声》选段,内容为学生所熟悉,情节亦贴近学生生活。设题从整体感知入手,涉及到人物描写、心理感受、语言理解、情景对话等内容。特别是16题,把学生引入到文本之中,引导学生换位体验,述写作品人物的心理感受。
《有温度的词汇》一文内容浅易,一个自北京来县城的学生家长,参加孩子的家长会,会上接待的学生为她倒水时,她真诚地说了声“谢谢”!这个词是 如此的简单,却温暖了这些孩子,致使作者多年后想起来心中依然是暖暖的。文本对学生有一定的启示:词汇是有温度的,文明是可以相互感染的。 第19—24道试题难易适中,侧重考查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筛选信息能力和拓展迁移能力。从结构分析、语句品析、文意把握、信息筛选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引导了学生文明用语。
-
作文命题二选一,不设审题障碍,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内容可写,写作的空间广泛。生活化的命题,能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才情。
从命试内容来看,灵活性较强,有些题型是学生初次涉及,个别题目亦有商讨余地,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对于初一上学生,一时可能难以适应。虽是如此,但本分试卷命题导向鲜明,一是阅读理解选文篇数顺应中考的变化,改为“四篇”。二是今后应注重语法教学;三是平时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根据题型特征规范作答;四是读写结合,注重语文能力的生成。
二、成绩分析
㈠考试成绩等级呈现统计表
项目 年段 1班 2班 3班 4班 5班 6班 7班 8班
考生数 424 53 56 52 50 53 55 52 53
平均分 64.06  65.38  61.23  68.46  65.90  59.32  58.75  66.81  67.25
相对差   1.32  -2.83  4.40  1.84  -4.74  -5.32  2.75  3.18
最高分 96 86 86 84 91 88 96 90 87
最低分 13 37 32 30 13 28 23 41 26
A级率 3.30% 5.66% 3.57% 0.00% 8.00% 1.89% 1.82% 3.85% 1.89%
B级率 34.91% 28.30% 26.79% 53.85% 36.00% 26.42% 25.45% 36.54% 47.17%
C级率 31.84% 37.74% 33.93% 25.00% 32.00% 32.08% 30.91% 34.62% 28.30%
D级率 29.95% 28.30% 35.71% 21.15% 24.00% 39.62% 41.82% 25.00% 22.64%
㈡小题得分抽样统计表
阅卷后为较细致地了解答题情况,我以104班50名学生的答卷为样进行分析,采集数据如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分值 14 8 2 1 2 2 4 3 1 1 4 4 2
平均得分 9.16 6.92 1.68 0.94 1.56 1.81 3.36 0.26 0.78 0.10 2.84 1.47 0.65
得分率% 65.4 86.5 84 94 78 90.5 84 8.6 78 10 71 36.8 32.5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分值 2 3 2 4 2 2 1 2 2 2 2 30
平均得分 1.38 1.43 1.54 1.18 1.75 1.50 0.45 0.40 1.16 0.32 1.74 20.46
得分率% 69 47.7 77 29.5 87.5 75 45 20 58 16 87 68.2
由上表按得分率从高到低排序,得分率在80%以上的小题有4﹑6、18、24、2、3、7等7个小题;得分率在50%~80%之间的小题有5、9、16、19、11、14、25、1、22等9个小题;得分率在50%以下的小题有15、20、12、13、17、21、23、10、8等9个小题,其中第8、10、23小题失分最重,得分不上二成。
三、答卷情况
㈠语言积累
这一部分的试题基本上是按照中考的题型来命题的,因为学生对中考的试题不是很清楚,平时也没有相对的专题训练,加上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强,所以得分率不高。
第1⑴、⑵题字词部分,平时训练相对较少。因此这个题的得分率不高。这道题是对多音字、形似字形声字、词语的含义、词性的考察,很多学生把猪圈(juàn)写成(quān),“恭”写成“供”,“躁”写成“燥”。
第1⑶题词性的失分率较高,这个词性的考察形式出人意料。词性是下学期的内容,对于没学词性的学生来说直接判断词性难度较大。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课文的朗读,加强字词的训练,注意语法教学。
第(4)小题名著阅读部分,很多学生出现了记忆的混淆,还有理解上的偏差。很多学生直接写出故事的回目,没有简述一下,导致字数也没有达标。今后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答题的技巧。
第(5)小题是对十二生肖的考察,这道题在练习册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过,很多同学记不住顺序,平时要加强课外知识的积累。
第2题古今诗文默写,多是平时反复训练过的。本大题分值8分,理解性默写仅占2分。从这一题的得分情况看,一些反复强调过的语句,仍有少部分学生失分,说明平时学习还不够用心。但是总体上讲,得分率还是较高的。
第3题说话,这是道能让学生有的放矢的题目,得分率较高。
㈡阅读理解
⒈文言阅读《三峡》
本大题12分,对于刚接触文言的初一学生来说,4-7小题的设计合理,难度适中,但在答题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得分率不高,说明学生平时的学习不能落到实处。而第8小题,障碍较大,总分3分基本上是零分。具体分析如下:
第4题朗读停顿的划分(2分)由于初一上的教学中词组结构还没涉及,所以学生对句意的理解不是很准确,很难做到正确的划分。因此失分严重。为此,进行古文教学时,要求能范读,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很重要;随文落实语法知识教学。
第5题文言实词解释错误大多在“嶂”字的理解上,失分于“未能结合语境多方面分析准确释义”。
第6题得分相对较好,它涉及的面较广,平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对虚词如“之、而、以”等的积累整理。
第7题句子翻译,大部分同学能抓住得分点,一些同学未能补足省略的部分。平时要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进行翻译。
第8题设题偏难,得分率最少为8.6%。初一的学生初步接触写景文言文,理解能力不强,导致没有办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分析。
⒉课内现代文《春》选段。
《春》是平时讲课和复习中的重点篇目,但是学生答题情况不是很理想。对于课堂反复强调的知识点还是没有引起充分重视。存在的问题:
第9题因记忆混淆,很多学生把作者朱自清错写成是老舍。
第10题考查课外诗歌名句的积累,由于平时重视不足,得分者为数甚少。
第11题,题目的设计不是很明确导致不少学生因此失分,如错答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理清各类知识性概念。
第12题,词语的表达作用未能规范全面分析作答。
⒊课内现代文《心声》选段。
该题的得分整体偏低,其主要不足表现在:首先,不少学生语言概括能力不强,不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作答。其次,对题目的理解能力偏低,如对老师心理的揣摩,只会简单写出老师的心理,却不能描述其心理过程。如回答京京的心情时,不写心情如何如何,而只写原因。再则,题目设计其本身也存在着表述不清,过于复杂的问题。
⒋课外现代文《有温度的词汇》。题目难度适中,但是可以看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文章的归纳有所欠缺,失分较集中于第21、23题。
㈢写作部分
作文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新意,反映出学生思路不够开阔,往往搬用某种套路,就第一段,一样的文字,就看到了多次。这说明学生平时只会积累,不懂融会贯通。所叙文章四平八稳,不能出彩。并且语言平淡,不够优美,语句不够通顺,错别字较多,而且基本每篇都有错别字,反映出学生基础偏弱。不及格的学生往往作文得低分,原因基本在于字数不足,要求600字左右而有些学生只写了300字左右。
四、改进措施
⒈提高日常文本阅读的训练频率,有序有质地强化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训练和答题方法的指导。
⒉依“抓两头促中间”原则,作业适当分层,给后进学生增加基础部分练习,夯实基础;优秀学生增加难度较高的题目,以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
⒊随文落实语法教学辅以联系巩固。
⒋对于作文,提倡多阅读多练笔,关注身边事、天下事,为完成作文积累最鲜活的素材。同时,以课文为例指导写作,通过先写提纲、再写作文的方式来提高学生作文的布局谋篇能力。
⒌继续关注书写规范,发动学生自己寻找,控制平时作业训练中错别字的出现频率。
⒍加强集体备课,及时有效地进行教研,促使各教学班齐头并进。
初一语文备课组
上学期七年级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卷分析
本次学业评价试题的结构,主要参照了2010年株洲市中考语文试题的结构模式。目的是为了让我区广大师生尽早熟悉和适应株洲市中考的要求,并及时了解株洲市中考的新变化、新动向,例如更加注重“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等。同时,命题组又严格按照七年级语文的阶段教学目标,紧密结合我区七年级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况来命题,具体表现为:第一板块的“积累与运用”包括字音、字形、古诗词默写,这就进一步加强了对“双基”的考查。除此之外,命题还高度重视对课堂教学情况,即对学生学习课文的情况的考查,例如现代文阅读部分,就考查了鲁迅的《社戏》里的经典段落。整套试卷对初一学生来讲有点偏难,有三道题学生几乎未得分,即: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最好出本册教材的)、课外文言文阅读。
本次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四大题:
第一大题为积累与运用,共4个选择题,占8分。分别从语音、字形、词语填空、辨别语病,还有古诗词名句默写:6分;口语交际:2分;综合性学习:4分;名著阅读:4分,共24分。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考查。
第二大题为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 22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选文来自课文《社戏》;第二部分为课外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12分,阅读材料选文风格清新,感情真挚、自然,生活气息浓郁,这与七年级下册教材中不少的课文特点一致,题目考查的重点是品味词语和句子的能力、造句能力、理解和揭示句子深层含义的能力,以及阅读感悟的能力等,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
第三大题为文言阅读能力考查,共12题,占14分,分为二个部分:(一)
课内文言文考查,选的是《口技》;(二)课外文言文阅读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板块除注重文言词义、句义的理解外,同时重视对文意的理解和延伸。
第四大题为写作能力考查,占40分,是半命题作文的题目“那一刻,我       ”。题目前面的提示材料已明显降低了审题难度,让学生有话可说,启发和引导学生关注内心情感,写出个性化的体验。
二、考试结果分析
(一)总体情况分析
学生人数
参考人数
总分
人均分
优秀
合格率
28
28
1285
43.2
0
14.2%
从数据反映的情况看,我校七年级语文整体教学质量同上学期相比有较大滑坡。无论是合格率、优秀率、人均分都非常低。
(二)抽样分析
综合抽样分析,可按试卷结构的四大板块将我校七年级学生此次语文考试情况评述如下:
(1)    积累与运用考查:
第1、2题考语音与字形,因为平时抓得紧,复习比较扎实,学生掌握较好。
第3题考词语辨析,学生没掌握方法,没培养良好的语感,一部分同学做错了。
第4题考辨别病句的能力,由于题目的难度不高,老师平时又反复强调,得分率相对高一点,但还应进一步提高能力,做到能修改病句。
第5题考本册书里的附录部分古诗词名句默写,有一部分同学得分较高,但一些不自觉的学生没抓好落实,今后要注意。
第5题考口语交际,因为与生活联系较紧密,大多数同学能完成,但要注意答题要点及语言的严谨。
综合性学习及名著阅读一方面有点难度,另一方面学生知识面太窄,全班几乎无人得分。
以上情况说明学生对新题型还不够适应,更曝露出了我们教学的薄弱环节。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双基”教学,注重积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2)古诗文阅读:
从抽样结果看,课内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还算比较好,但课外文言文几乎无人得分,一方面题目有点难度,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安排两个文段,设题重在理解概括揣摩,并且把理解和运用语言,与初步欣赏评析结合起来,体现了中考的要求,学生的得分率却较低。反映出来的问题有:学生在阅读中搜集处理信息,提炼语言加以表达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在阅读中不善于融入自己的主观体验,不会大胆评价;整体把握文意的习惯还要强化,答题时不能见木不见林;另外,学生考试态度差,很多题目不去做,白白丢分。
(4)作文:以抽样情况看。作文得分普遍偏低,最高分只有30分,有4个同学几乎没得分。书写不工整。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课外阅读少、写作训练少,没有好好练字等所导致的知识积累贫乏,见识肤浅,思路不开阔,行文不活泼,文笔不清畅,表达不灵活,写字难看,语言水平参差不齐等毛病,甚至还有人自改题目。这些都是制约作文成绩提高的瓶颈
三、教学建议:
(一)加强“双基”
根据2010年中考新动向的分析,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专项能力训练必须加强,必须进一步坚持不懈地进行语言文知识知识的积累,并要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加强语言文字实际运用能力的专项训练。
(二)重视积累
要重点抓紧古诗文的背诵默写。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一定要过关,还可以适当选择一些短小精悍、广为流传的课外古诗文名句名篇让学生朗读背诵,以增加积累。古诗文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强化诵读,要把诵读指导同内容理解,主观感悟和语言材料的积累结合起来,要在高度重视课文学习,充分积累的基础上培养古诗文阅读的迁移能力。要制定切实的措施,对古诗文背诵默写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
(三)强化阅读
要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特别要花大力气强化现代文阅读训练,使学生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真正的读书人。一定要把课内精读的教学与课外快速阅读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训练的力度。当前尤其要大力开展快速阅读训练,让学生在迅速增加课外阅读量、扩大阅读面的基础上,视野开阔起来,头脑灵活起来,思维缜密起来,使阅读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阅读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整体感悟能力、概括能力、理解分析能力、赏析评价能力和严谨周密的表达能力。
(四)每周一篇
学生每周至少要写一篇作文,只有这样,写作能力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在每周一篇作文的基础上,要特别重视作文课上学生作文自评、他评环节的研究,这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相应减轻了语文老师的沉重压力,使他们有可能从“两座大山”的重压下抬起头来看路。还要注意将课堂作文训练与课外练笔(写作文、日记、周记、头脑作文等)紧密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鼓励学生在多观察、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的基础上,尽量多练习、多表达。
初一的作文教学要重视“开源”与“导流”并举。“开源”指加强课外阅读,加强生活积累,丰富作文的材料库,做到有米下锅;“导流”指加强作文常规、写作技能,尤其是规范而又灵活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指导。在提倡多写的基础上,初一的作文教学还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审题构思和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强化训练
(五)预习和书写
预习和书写是我区语文教学历来十分重视的,一定要坚持长抓不懈。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检查督促措施来加以保证。要让学生抓紧点滴时间练字和预习,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有可能迅速提高。
一、出卷意图: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由南京市教研室提供。出卷旨在了解初一上学期语文课堂教学所取得的成绩,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今后教学的对策,同时要对学生语文学习起到激励作用,对下学期的语文教学起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因此,本次考试属于诊断性测试,以语文教材为主要依据命题,并进行恰当迁移,对初一学生在本学期内语文素养的形成作阶段性诊断,难度系数在0.75左右。
二、阅卷和数据统计情况:
由区教研室组织全区集中阅卷,保证了阅卷的质量。各题得分率统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得分率
94.1
93.4
73.5
69.6
84.4
87.2
86.3
86
84.4
89.6
81.2
90
46.3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得分率
67.6
88.1
90
88.8
74.7
65.4
48.1
54.5
71
72.4
三、初一质量分析:
1.取得的成绩:
这次考试总体成绩不错,均分达到75.13。突出体现在:
(1)教师对语文基础知识抓得较紧。字词、默写得分率几乎都在90%以上。
(2)对文言文阅读比较重视。初一刚刚接触文言文,教师对文言文阅读比较重视,学生基础打得比较扎实,得分率比较高。
(3)现代文阅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信息筛选题的得分率较高,说明教师比较注重这方面的指导。
(4)大部分学生能写出文通字顺、比较切题的作文。
2.存在的问题:
(1)名著阅读未能落到实处。此次名著阅读题得分率69.6%,相对较低。究其原因,进入中学之后,学习任务繁重,可能不少学生并没有读过原著。
(2)现代文阅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用原话答题比较好,要求用自己的话归纳、分析、赏析等题目得分率却很低。
(3)记叙文写作训练有待进一步强化。学生记叙文写作仍然存在着选材陈旧、语言无味、想象力贫乏等问题。还有部分学生文理不通,不能成篇。
五、教学建议:
1.针对初一学生特点,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如果学生不能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靠教师逼是难以学好语文的。初一不要把重点放在应试技巧上,应该多搞一些语文活动,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2.引导学生多读书。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一方面要教好课文,要依据不同文体适当地进行阅读指导,教会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整体感悟,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借助文学作品中丰富的资源,进行问题探究、语言赏析。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多读课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阅读达到一定的量,语文能力必然会有一个飞跃。
3.文言文阅读教学有待进一步重视。这次因难度低,未考课外,所以文言文阅读得分率较高。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存在的问题,要“实”而不“死”,要适当增加课外阅读训练,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4.要加强作文训练。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写比较规范的记叙文。在作文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注意灵活运用课本资源和课堂时间进行各种形式的练笔,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栖霞区电教中心 制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题型仍然分三大板块:基础、阅读和写作。分值合理,问题设置有据可答。字词句的填写,包括记忆性的,理解性的两个方面的诗文默写,覆盖面广,大部分内容是这两个月来所学知识,这样的试题可以全面考查学生的阶段学习效率,以便学生掌握这样的规律:只要我上课认真听了,作业保质保量完成,就有很好的成绩,付出就会有相应的回报,养成了习惯,学生教师双方受益。文言文的试题更是抓住了文章的基础与重点,扎实、确切,    课内知识点全部囊括在内。课外阅读《癞蛤蟆膜的理想》一文配合着课内的一种寓言的体裁,既加深了寓言的印象,又给学生以一定的道理:不但学知识这样,做人也如此,切不可脱离实际,盲目的随从别人,要给自己找准一个适当的定位。从而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特点。作文二选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求,贴近学生生活,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找“米”,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真情抒写的写作习惯与能力。总之,是一套适合于考查初一孩子的学习知识与能力的好试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对策:
所教两个班级学生总数152,第一大题积累与运用满分情况:一班2人,四班12人。两班讲课,复习内容相同,此种情况的出现可能由于两班听课状态不同所致,四班学生的听课效果要好于一班,一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今后要在加强一班的课堂纪律上用心思了。课内文言文考前复习到位,内容与试题可以说是一模一样,学生答起题来得心应手,两个班级得分情况都不错,没有太大差距。综合起来两个班级实力相当,平均分,优秀率一班稍高一点.
出现的普遍问题是:
(1)字词的拼音、书写正确率较低,如撷取的“xié ”拼成“ jié” ,刹那的“chà” 拼成“shà ” ,“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句中的“绝”写成“觉”,一个原因是听课不认真,一个原因是学习不扎实,不较真,也就是学习习惯与能力还没有养成,此种情况若一直继续下去,后果令人堪忧。
(2)审题不认真,填写拼音的题,某些学生却写成解释词语的意思了,意思全对,但是分值为零,这类情况出现,说得严重点,不是不认真,是学生根本就缺少这方面的能力,也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态度,这样的坏习惯不改掉,除学习外,其他的事情学生也会做不好。
(3)文言实词、虚词的解释,文言句子的翻译不到位,丢三落四,文言文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还没掌握好。课堂上作业上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4)作文语言不精炼,思想基本没有,或者不深刻,缺少独立思考生活的能力,不能从生活小事上挖掘出道理,不能给人以影响与启迪。今后的作文教学仍然从作文片段入手,实实在在的开展互评,修改作文,以及作文竞赛,散文朗读等活动,调动孩子的写作积极性,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009-2010学年上学期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试卷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和“作文”三大板块。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注意与中考保持一致,让学生一开始就熟悉中考。本次考试试题难度不是很大,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文学素养,尤其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各种数据表格。
表一:年级各班各分数段情况:(略)
表二:本次期末考试班级在区排名情况(略)
表三:三次考试成绩对比(略)
表四:初一语文期末统考成绩各题明细(略)
三、数据分析:
从各班的表现看,1、2班作为精英班,成绩领先于其他班级,2班在均分上尤其突出;3班4班成绩较为接近,普通班中6、7、8班成绩比较接近,只是5班弱势一些。上面的数据表格中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数据呈现的情况来看,此次考试中,我们超过了天秀、骏景,与天荣的差距也由5分拉至1分,本次考试略有提高。
2、从及格率上看,在21所学校中,我校及格率占第8名,说明今后我们可以在缩小不及格比率上下功夫。优秀率全级有8.64%,5个班有优秀学生。
3、各班最高平均分110.62,最低平均分86.81,差距为23.81分;差距较大。
4、从平均分来看,7个班都在90分以上,不及格的5班也有86.81,离及格已经很近。
5、从低分段看,加上国际学生在内,60分以下的学生只有9个,说明补差工作也卓有成效。
6、从得分明细可以看出,得分率比较高的和期中考试一样,仍然是古诗文默写、文言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等基础识记类题,而字词运用、和现代文阅读、作文等着重考查学生语文素养和运用能力类的考题普遍得分不高。
四、存在的问题。
1、“双基”薄弱
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扎实,例如有同学把fǒu写成fǒ。基本的理解、运用和分析能力不强。客观题难度不大,得分率却不很理想。
2、知识面狭窄,
缺少日常生活的积累,阅读面窄,社会阅历少,语言组织能力差,影响作文的深度和广度。对于课外现代文阅读的问答题,出现表述不清、词不达意和语言干瘪等问题。例如选择题中关于广告“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小窝”有的同学竟然判断不出它属于什么广告,说明对民间俗语缺乏了解。
3、学习思维不活跃,应变能力差
不爱动脑筋,不善思考学习问题,缺少钻研精神。做题时不能随机应变,比较机械、死板,缺少灵活性。
4、对于老师讲过的知识和所发资料重视不够
比如期末考前整个年级已经印发过08年期末试卷及答案,有的班级甚至已经讲过,但在有25分原题的情况下,仍然有部分同学不会做或者做错,尤其是《白雪公主》不是出自《安徒生童话》一书这个问题,老师多次强调,作为选择题仍然有很多同学做错。
五、下一阶段的目标措施:
成绩目标:期末考试年级语文平均分保持100分左右,名次达到区里前十名。
具体措施:
1、加强周末作业和日常作业的有效性,做到练一题,掌握一题,不求多而求精,不厌其烦地对重点篇目和重要知识点进行训练。
2、把最基础的知识掌握牢固,落实知识点。继续加强文言文和诗词的背诵默写,挤出时间来对其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逐个测验过关。要求学生注意做好积累本上知识点的积累工作。
3、加强现代文阅读、语言综合运用类题的训练,并针对学生作文死板、呆滞的现象加大作文指导和训练的力度。
4、继续做课外阅读,慢慢整理各类题型的解答套路,注重归纳总结。掌握答题格式和规范避免非能力因素的失分情况。
5、加强作文的辅导,可以进行片段作文训练,限时作文训练,限定时间(一般在40-50分钟左右),从作文的基本思路训练起,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成文,规范写作程序,严格控制时间,认真写作,要求学生尽可能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合适的写作角度,确定好文体,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争取尽可能地多得分。
桐江中学七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卷评价
本份试卷由语言知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四大块组成,结构合理,难度适中;知识点考查全面,既重基础又重能力;内容与平时课堂教学接轨,可谓立足课内,结合课外,适当拓展延伸;选材也比较关注时代和文化。非常欢迎第1、2小题的改革,很好地引导了教师对基础知识教学的务实。个人认为,这次的作文题比中考作文题要强,仅题目就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整张试卷在材料的选择上很好地体现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但交流一点个人的不同想法:在第8小题对人物的评价以填空的形式出现,本来就有束缚之嫌,而后评分标准中对第三个空格的规定答案,确实让老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第10小题本来也是很好的一个语文素养的测试题,但题目表述不够严密,显得美中不足;而后第17题的第2小题,答案的多义,也说明试题的可商榷。建议以后让出卷老师切身做一做,或许会在考前发现一些小细节问题。
二、学生成绩情况分析
分数
108分及以上上上
100—107分分08089
95—99
90—94
90分以下
人数
6
85
49
30
8
百分比
3.4
47.8
27.5
16.9
4.5
参加考试共178人,其中最高分113分,最低分84分,年级平均分是98.5分。
三、学生失分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包雪琴)(抽样分析:一个班级41份)
题型
题号
知识内容与能力点
失分率
存在问题
对策探究



1
正确认读汉字(音)
3.7%
“炽” “砭”写错的各3人, “剽” “咤”写错的各2人,“秽” “行”写错的各1人,看来不规则的形声字和形似字的读音存在一定的问题。
引导学生在纠错本上随时分类积累,对于学困生要予以特别的辅导。
2
正确书写汉字(形)
3.7%
“赫然而出”的“赫”字写错的有3人,“色彩斑斓”的“斓”4人写错,“谰语”的“谰”写错的有2人,“默契”与“锲而不舍”混淆的各一人。
引导学生在纠错本上随时分类积累,对于学困生要予以特别的辅导。



3
辨析近义词(义)
0
4
语言连贯
0
5
正确使用标点
41.5%
9人选择C,8人选择B
标点符号的学习需要专题讲座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在初一两个学期里建议分阶段教学,在平时的检测中也分知识点重点测试。这样会扎实而有序。



6
名句默写
1.6%
本题主要是2个张冠李戴了。
教学中,课后是诗歌的学习一定要诵背中欣赏,欣赏之后再背诵。
7
文学常识
3.3%
对于学习不够自觉的学生要予以特别的抽测。
8
名著阅读
15.4%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在概括人物品质是没有归纳思维,因此同义词语占据了两个空格。
结合课外“悦读”,有计划地利用暑假、悦读空间及课外时间,引导学生阅读,并开展相关的阅读交流活动,让阅读逐渐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在考前给学生临时解读一下内容简要来代替阅读体验。
9
修改语病
63.4%
本题考查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和词序颠倒。语言材料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难度不应算大,可是从得分的情况看,是比较糟糕的。
语病修改的学习需要专题讲座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在初一两个学期里建议分阶段教学,在平时的检测中也分知识点重点测试。这样会扎实而有序。
10
扩展(片段)
4.9%
1人因描写不够细腻扣1分,1人因描写不够细腻,且少一个词语扣2分,1人因未紧扣树来描写扣3分。其他学生非常认真,描写基本上生动细腻,且词语运用恰当,抒情议论也合情合理。
建议今后在练笔本上多开展这样的练笔。
2.记叙文阅读(许晓慧)
第11题:对文章所选材料的概括,三分之二的同学能较好地把握,得分率较高。
第12题是对描写方法的赏析和表达作用的表述:
⑴不少同学只分析了“淡淡的”表现了父亲为了孩子不畏艰险,体现了爱的伟大的表达作用,而忘了点出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⑵有不少同学没有分清描写方法和修辞的区别,只写了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体现父亲的日渐衰老。也有同学对父亲的外貌前后变化进行了分析,但没有出现“外貌描写”字样,很可惜。
第13题:大多数同学能结合文章的中心来分析文章对材料的取舍,较好的表述出文章的中心是“父亲是唯一值得我一辈子崇敬的人”,是对父爱的歌颂。但少有同学能结合自行车是文章的线索这一点来答题,因此大部分同学此题得2分(满分4分)。
第13题是主题情感的概括:对父亲的分析,大部分同学能较好地答出“伤感、难过、思念”等要点;对儿子的分析也能从“思念、感激、崇敬”等方面回答,得分情况较好。但也有少部分同学只是对两封信里体现的“父亲感觉老了“和“儿子对过去的回忆”进行了表述,没有从主体情感上去考虑,因此就不得分。
3.说明文阅读(包雪琴)(抽样分析:一个班级41份)
题型
题号
知识内容与能力点
失分率
存在问题
对策探究
主观题
15
指代义
0
16
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12.2%
部分同学未掌握解题思路,表现在卷面即答题思路混乱,不规范,另小部分学生混淆问题,甚至出现了为下文埋下伏笔的理解。
从卷面上看,教师已在给学生训练过说明方法的赏析,从效果上看,依然要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加强训练,尤其是要利用质量分析,找出未掌握的学生重点辅导,争取人人过关规范关。
17
语言表达效果
40.1%
这一直是学生的重灾区。句意不理解,甚或按公式乱套,缺少语言品味的涵泳过程。
从答卷上看,教师对语言“准确性”的解题思路引导得还是有模有样,但对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品味引导显得捉襟见肘。从考前影视的角度上看,教师对考纲的理解与分析重视不够,因此大部分学生在品味“生动性”不知如何下手,答题非常不规范。从平时教学上看,建议教师可以计划以教材为例子,有机利用课外阅读,引导学生提高语言品味能力。既然是重灾区,更应该专题讲座。
18
内容信息概括
22.8%
概括不全。
漏点一直是说明文信息概括中的大问题,但有部分同学却无视分数的分配而漏点,确实很不应该。这要强调。任重而道远,概括能力的训练还要加强。
4.古诗文阅读(杨涌)
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掌握得不错,学生平均得分在18.1分,课外文言文选材与教材的内容主旨、一致,考题旨在拓展课内知识的掌握及迁移应用。人物评价题学生答得不够全面完整,有的仅从《孙权劝学》一文入手概括出知错就改、热爱学习等特点,而没从结合第二篇进行人物综合。当然还有5%学生文言基础基础薄弱,需要以后教师关注这些学生。此外,课内古诗鉴赏考题设计过于简单。扣分情况较少。
5.写作(杨涌)
(1)命题评价
综观近几年堆积如山的所谓中考作文,富有真情实感,描写身边小事的作文寥寥无几,而怀古伤今,纵论天下,空洞无情的作文却比比皆是。本次《身边的美丽》是命题作文。题中的“身边”,明确告诉学生描写身边小事的作文,就是让学生写出现在自己身边的人,发生在身边的事或物。学生看到此命题都会联想到自己的生活,调动生活体验与经历,抒写情感。而“美丽”则是要求学生从身边的人事物中选取积极阳光的一面,意在告诉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要用心观察、感悟体验生活的美好。让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面对学习。比较今年中考题目,我们发现这个题目更能体现新课标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阅卷情况分析
从阅卷情况来看,多数学生还是写出了结构严谨,构思新颖巧妙,题记、小标题比比皆是,即丰富了作文的形式,又体现学生的谋篇布局能力。除了少部分作文因为语言优美,修辞手法运用广泛,标点格式正确,书写端正卷面整洁获得一类文,此外大部分作文是二三类文,基本作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文从字顺。所以作文差距不大。当然教师还应在构思和语言文采上还要大力对二三类作文的学生进行辅导。
本次阅卷情况看:
一类卷(35分以上),内 容 中心明确,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充实,语言 语言流畅,表达方式恰当,人数占18%。
二类卷(32—34分),中心明确,思想感情真实健康,语言通顺,表达方式较恰当,人数占68%。
三类卷(30—32分),内容具体 ,中心基本明确,思想感情较真实健康,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表达方式尚可,人数占12.5%.
四类卷(30以下)人数占1.5%左右,主要是时间问题,没结尾。
(3)写作建议:写作非一时就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这需要在平时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上加大力度,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细致观察,追求真实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应让学生重视观察,重视写实。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积累丰富的题材,写出真实内容,并能陶冶道德情操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②平时积累素材,学而致用
不少的学生平时很少看课外书,特别是语文课外阅读方面的书籍,写作的知识贫之,甚至连句子都写不通顺,写作文时想一句写一句,感到无话可说,无物可写。或者刚开了个头,敷衍了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泛,不知所云,因此对作文望而生畏。为了能改变害怕作文的现象,做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平时要多进行阅读,多积累写作素材。③提倡模仿,培养兴趣 模仿是借鉴的一种形式,但模仿不是简单的照搬,应当是创造性的借鉴。对于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逐步培养写作兴趣,使之循序渐进地沿着写作的道路走下去,逐渐地提高写作能力。即使刚开始时的机械模仿,也应加以表扬和肯定,使他们产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④勤写片段,多记日记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勤写片段和日记,以及写心得体会之类的小练笔。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四、关于今后的教学改进措施
1.通过质量分析确定接下去一学期的教学重点:语病、标点、记叙文阅读及说明文的语言表达效果赏析、文言字词积累与作文训练。
2.语病与标点一定要分四个阶段,结合月考,专题讲座与专题训练相结合,让学生教一样会一样。
3.课堂阅读教学一定要务实,根据课文的特点扎实培养的阅读能力,并结合课外阅读材料补充训练。可以借鉴理科教学常用的变式训练,加强学生的审题指导。
4.重视早读课,务实地拓展学生的古诗诵背、文言积累、美文美段赏读。
5.引导学生作好纠错本和课堂笔记本。
6.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思想要牢树。
7.学生的练笔要鼓励,提倡面批、范批。(具体上有)
桐江中学
2010年7月19日
附:
一类文
身边的美丽
日子如书一样一页一页地翻过,我逐字逐名地读出我的人生,在字里行间蓦然发现青春是那样美丽。
不过在我的身边总有一双布满蚯蚓般血管的手抚摸着我细腻白皙的手。这是衰老与青春的对比,这是沧桑与美丽的对比。她是我的邻居,大家都亲切地叫她王阿婆。
王阿婆作我们的邻居已经几十年了,她一个人生活,至于她的来历几科无人清楚。王阿婆终身未嫁,她已经八十多岁了,她总喜欢和我聊聊人生与死亡。不知道为什么,她怎么会这么不怕死,而且总喜欢请村子里的孩子去吃饭。
记得有一天的黄昏,我受邀去她家吃饺子。我推开吱吱呀呀的木门,一阵桅子花泌人心脾的香味扑鼻而来。在这个小院子里,王阿婆种满了花,红似火,黄赛金,粉如霞,白胜雪。我笑着说:“阿婆,你比这花还美”。阿婆说…这花和人一样早晚是要死亡凋谢的,我也许剩下的时日不多,但也要活得有滋有味,才能上本天。我点点头,您有这样的心态真好,我敢说不是岁月饶恕了您,而是您征服了岁月,这份美丽永远不会消失。你们读书人说得话我可听不懂。阿婆说,“我年轻时没有嫁人,如今老了一人到也清闲自在。”
我不知道为什么阿婆总喜欢请孩子去她家吃饭,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你这个小笨蛋”你不知道你爸妈有多忙啊?整天早出晚归,不是在种田就是出去忙,谁来给你们做饭?我悄然大悟,才记起王阿婆请我吃饺子那天,爹妈刚好出门去买肥料了,他们让我自己随便弄点吃的。我真是太感谢王阿婆了。
青春的美丽会消失,但年老后坦然对待死亡与生活中的琐事,也是一种美丽。王阿婆终身未嫁,她当然安全而又寂寞地度过了青春岁月,就像山上自盛开的杜鹃,开过了也算开得烂漫。而年老后她又在诠释另一种美丽!
身边的美丽(徐书腾)
身边的美丽,五彩斑斓,我也曾经看过拾金不昧,也有公交车上让座,不过最美丽的还是……
外面的雨冷冷地下,雨水浸湿了大地,湿透了我母亲的心。我甜甜的睡着,沉浸在梦的海洋,突然身上一阵剧痛,一股奇异的感觉,额头像被火烧着了一般,好热,好热。只听得什么人在我身上摸索,随后便是一阵哗哗的雨声,还有紧促的脚步声,与我沉痛的呼吸缠绕在一起……
窗透初晓,日照西桥,云自摇,微风随摆。睁开朦胧的睡眼,看着这雪白的世界,才发现母亲倚在我病床边。刹那间,泪水在眼眶里打滚,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难道是前生欠我?还是就因为我是您的儿子?您的宝贝儿子?看着你不堪的面庞,被雨水浸湿的头发,我不想还哭泣,只想藏进你的梦里看清你!你对我的爱,在别人的眼里,看不见的风景,我想,我已经视为生命的残缺,我已经补上了,曾经拥有过,就不会再失去。
若用一种动物来赞美你,我会用飞蛾。因为只有飞蛾,才会用生命去扑火。一个个夏季熬成一个秋,每个夜晚你都把我的作业一页页翻阅,您都会细心地教导我。记得有一个晚上,一张数学华数卷,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不能攻下,您教导我一道道认真读题,其实私下里早已去问数学老师,并一题题学会,记得到了十二点,您都还在教我,额上的汗水盛满了睡意,那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仿佛只两盏醒目灯,提醒着我要认真!
回想历史的长河,您曾经是一位老师,同样地,您把爱献给了许多人。现在您和我说彻夜不能眠,因为您想的太多了,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下,我知道,生意这东西,它没什么道理,努力去做,我也知道,您和爸爸两个人确实不容易,我们一起加油!
美丽,世上最美的是爱,是母爱,像飞蛾扑火,得不到什么,作为子女,要为自己的母亲送去一份舒心、送去一份孝心!
身边的美丽(张哲昊)
总很喜欢带着父亲的相机去身边搜寻那些美丽之景,有时会带来些欣喜,有时那些美丽过来后留下着深切的回忆和感悟。
记得那次一家人去公园散步,带上相机随着人群走,走着走着不由得来到江边,日头初从东边升起,阳光洒落江面,波光粼粼。偶尔吹来的几阵凉风更是别有一番美丽,抓起相机连拍了几张,但还觉得不够,于是接着行。
来到公园的小道边,阳光透过枝头射向地面,鸟儿停在枝上,鸣唱着,道边一对老夫妇正依靠在椅上欣赏着这晨景。拿起相机对着他们悄悄拍了一张便离开了。
正打算走,却发现一个清洁工人正在清扫地上的垃圾,他来来回回的这在这个小公园中奔跑,可垃圾并一点没有减少,汗珠从他的面上滑落,最后,他开始一点点的用铲子弄去地砖上的污痕,我有些厌恶,可这时的他已经向我走来。因为不经意间,我随手扔掉了一个空瓶,他弯腰捡起,沉默着,我突然想起,我对他说:“我给你拍张照吧!”他不知怎么得脸上有些红晕,他拍拍身上的尘土小小说:“给我?我可没有这个时间,还有好多地地方得我去做呢!”我想着一些事,但他已经走了,望着它的背影的感触,于是伸手捕拍下了这个画面,林荫道下,是这个工人留下的美丽,望着他孤独的身影的远去,我也打算离开,一个空瓶触到我的脚边,我有些迟疑,但我还是将它捡起然后大步地往家的方向走去。我有些明白,有些感悟,这些清洁工的无私奉献而我们却不加珍惜,却厌恶不已,他们的辛苦值得我们肯定。
回到家,我向父母展示我的成果,他们有些奇怪,为什么拍那些清洁工背影,我说道:“这是劳动的美丽,它们才是值得我们珍惜。”父母也笑笑,说道:“对呀,身边的美丽,这个才有意义。”
美丽,其实有很多含义,或深或浅带给你别样的回忆。
点评:
有的文章虽然构思独到,却只能博人一笑;有的文章虽然语言精美,也只是亮光一闪。而有这样一种文章,它没有惊人的笔墨,却凭借诚挚的真情、心灵的律动,能让读者思绪难平,这三篇文章便是如此。无论是写一位老人的。还是写母亲的,还有写清洁工的都叙事详细,以情感人,小作者在叙事中都运用了细节描写,如第一篇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景物描写,第二篇的心理描写,第三篇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无不有力的表现文章的主题,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增强了文章的亲切感,更让文章熠熠生辉。描写细腻传神,也展示出小作者较好的语言驾驭能力。
二类文
身边的美丽(周栩张)
有人说:“美丽无处不在”,这很正确,但美丽背后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叔叔今年三十三,是一个十分俊俏的“小伙子”,他有一个宝贝儿子,叫小贝,同样是一个大帅哥。叔叔十分喜爱这个宝贝儿子,经常带着他出去玩。
今天星期天,阳光格外灿烂,叔叔带小贝出去玩,逛逛商场,去游乐园玩一下。叔叔是个有童心的人,所以两个人玩得不亦乐乎。
时间飞逝,该吃中饭了,叔叔带上小贝,回家去了。途中,叔叔的烟瘾上来了,略经一家小店,叔叔去买了包烟,叔叔给了店主一百元,那包烟是十元的,店主将四张二十元的和一张十元的钱给了叔叔。叔叔拿到钱,正准备往回走,他忽然发现有些不对劲,仔细数了一下钱,只有七十,再一看,他才发现,刚接手时一叠钱是平放的,但店主在钱上面做了手脚,将一张二十的对折放到里面,这样在粗心的人看来,就是九十。叔叔本能的反应,转过身对店主说:“你少找我钱。”店主的脸一下子黑了下来说:“我呸!谁少找你钱啦!你可不要乱来!”在一旁的小贝惊呆了,不太了解眼前的状况。叔叔正眼望着比他高一截的店主说:“你再不还钱,我就要报警了。”店主马上回道:“你报就报,谁怕谁,我×××,还会怕那些警察!“这声音越来越大,引来了围观者,当旁人了解了情况以后,在叔叔的带头下,逼得店主不得不在众目睽睽下还给了叔叔钱,叔叔带上小贝走了。
一路上,小贝为自己父亲那么伟大的举动而感到自豪,咧着嘴笑着。
后来,左邻右舍在小贝的话下,知道了这件事,有人问他:“二十元钱有必要那样吗,而且你要知道那块地方的地头蛇,你不怕报复吗?”哪知叔叔说:“假如我退让了,那我的儿子就会学我不能面对困难,所以作为父亲的我就必须做一个他的榜样,不然,会不利于他成长的,所以不论怎样,我都要顶过去。”
是的,俗话说“老子都是为了小子”,叔叔打了一场漂亮的仗。同时,我觉得他是十分美丽的,不是外表,而是心灵。
其实美丽需要努力!
身边的美丽(范盼阳)
寒假的一天,我打算去找同学玩。我本来是打算骑自行车的,可是看见天灰蒙蒙的,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准备坐公交车去找同学,于是我便来到了公交车站。
我等了十多分钟才等到一辆公交车,我便走了上去。由于我上车的站比较靠前,所以公交车很空。可是过了两三站后,车上已经坐满了成年人。这时,走上来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那个老人瘦得像一根竹竿似的,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吹走,他的脸上充满着皱纹,就像一道道沟壑一般。我刚想给他让座时,转念一想:反正车上有那么多的大人,我一个小孩子给他让什么座啊!可能大多数人都和我想的一样有这种想法,过了一分钟后,竟然没有一个人给这位老人让座。这时,我的后面响了一个充满稚气的声音:“老爷爷,我把我的位子让给你坐吧!”车上的人不约而同地向那个方向看去,只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从位子上走了下来。这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下了头。当老人走到我旁边时,我对他说:“老爷爷,您还是坐我的位子吧!”这时,那个小女孩刚好走到我位子这里,拍拍我的后背。我转过身,只见小女孩给了我一个阳光般的微笑,用她那充满稚气的声音对我说:“大哥哥,你人真好!”这时,我更惭愧了,心里想:小妹妹,你不知道,如果不是你的行为,我根本不会给这位老爷爷让座啊,今天等于是你给我上了一课啊!让那个小女孩下车时,还对我说:“大哥哥,我该下车了,再见!”我没有说什么,只是对她挥挥手。
我作为一个中学生,理应助人为乐,可是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反而让一个小女孩反过来教育我,所以,以后我一定不能让类似的事情发生了。
点评:
这两篇文章都能基本做到符合题意,叙事完整,条理清楚,然而这两篇文章有其缺点,一是选材上缺乏新意,尤其第二篇文章写学生让座,车上让座的题材在考场作文中占了很大一部分,这类题材可能学生从小学一直写起,因此要想写的好很困难,而小作者尽管事情写的详尽,但没有丝毫特色。在加上学生自己主体情感参与不够,对一些美的细节观察不够,因此文章分数不高被评为二类文。而第一篇叙事完整,小作者观察也很仔细,但好像写的事例是否反映文章的主题“身边的美丽”值得推究,在我看来好像这件事与美丽这主题相连接有点牵强,因此尽管文章叙事详尽。仍被评为二类文偏下。
试题分析:
拿到这次年段过关试题,我们几个同行都有点失望。甚至有点气愤。原因有四:
第一:往年的考试都有一个大题为综合能力测试。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把课本与生活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很好的考查形式,这次却没有涉及。并且,这册教科书,涉及了几个很好的话题,例如戏曲,例如黄河,例如马........都是弘扬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平时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费了很大的神思,但是考试一点也没有涉及,不禁让我们一线教师对今后的教学感到茫然,不知道考试的指挥棒把教学指向哪里?
其次,课本推荐的课外名著阅读,鼓励学生买名著,读名著,同学之间交流名著,写关于名著的读书笔记。好不容易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现在网络电视学生的诱惑下,已经很不易,但是,考试,这个方面也没有涉及,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也受到一定打击。
第三:文言文阅读,篇幅较长,对初一学生而言,难度挺大,安排在第二大题,很不科学。畏难情绪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答题情绪。虽然廉颇蔺相如的故事学生听说过,但是,本文读起来还是很费力的。
第四:现代文阅读,第一个选自课内,而且题目过于简单。课文安排了不少关于动物与人之间关系的文章,教给学生如何尊重动物的生命,如何与动物相处,人应该在自然界中扮演什么角色,应该很全面了。课外类似的美文何其多,现代文又不深奥,为何不举一反三,却局限于课本呢?出题人的意图,令人费解。
不过,这次试题,整体上看,还是比较成功的,有很多地方可圈可点:比如第一题的古诗词考查,一气呵成,让学生在优美文字的熏陶下,填上自己积累的诗文名句;比如考查语文的实际应用,关于“牛”的用法,关于“春天”的理解,贴近生活;现代文阅读《下辈子不要做我的孩子》,让学生沐浴着伟大的母爱,一边答题,一边升华着自己的思想,一边随小主人公渐渐长大。作文,可操作性比较强,所有的学生都可以不为选材发愁,都可以自由发挥。
卷面分析:
第一大题:古诗文默写绝大多数同学答的较好,个别学生没有答全,一少部分同学,有错别字现象。关于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只有一少部分同学能理解准确,大部分同学还是不会灵活应用。
第二大题:古诗阅读,大部分同学能理解诗意,能对答如流。文言文阅读,篇幅较长,深涩难懂,大部分同学难以理解文义,失分情况比较严重。此题超出初一学生的理解水平,得分情况很不满意。
第三大题:第一个现代文阅读,出自课内,学生理解比较到位,答题准确率较高。失分均在一到二分。第二个现代文阅读,尽管出自课外,因为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相同的感情体验,绝大多数学生对主题理解比较到位,概括能力较强,失分较少,一般学生最多失二到三分,优生甚至能得到全分。
第四大题,作文,不少学生选材较好,构思新颖,可评一类作文,大部分学生选材一般,构思也平铺直叙。一少部分学生,作文杂乱无章,没有中心,应付差事。整体存在问题: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低,书写也比较潦草。
今后改进措施:
一:鼓励学生练习硬笔书法。
二: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话,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重视积累,积累名篇,名段,名言,重点字词的应用,帮学生积累材料。
四: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写日记,陶冶情操,品味生活,学做人,学作文。
诚恳建议:
希望今后出题人的心与教者的心,与学生的心,心心相通,让师生都能从教与学的艰苦过程中,获得快乐,获得成就感!
初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质量分析报告
黄绍波
本次考试的成绩,比上学期期末的状况要好一些,平均分超过了区平均分。作为年级组长、(4)班班主任、(2)(4)班语文教师,本着学校按数据说话的要求,以期后续学习能更上层楼,特做出如下一些表格及分析。
单位
统计人数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优分人数
优分率
差分人数
初一一班
40
59.31
82.5
33
20
50
1
2.5
0
初一二班
38
58.37
80
19
19
50
1
2.63
1
初一三班
41
60.85
79
35
24
58.54
0
0
0
初一四班
39
61.71
82.5
38.5
24
61.54
3
7.69
0
我校初一
158
60.06
82.5
19
87
55.06
5
3.16
1
盘龙初一
4,430
59.58
94.00
0.00
2,976
67.18
318
7.18
27
区校对比1
0.90%
(0.27)
0.67%
0.31%
0.00%
区班对比2
0.86%
(1.21)
0.64%
0.31%
3.70%
区班对比3
0.93%
1.27
0.81%
0.00%
0.00%
区班对比4
0.88%
2.13
0.81%
0.94%
0.00%
区校对比
3.57%
0.48
2.92%
1.57%
3.70%
单位
0-29
30-39人数
40-49人数
50-59人数
60-69人数
70-79人数
80-89人数
90以上人数
初一一班
1
7
10
13
5
1
0
初一二班
1
2
4
12
12
5
1
0
初一三班
1
6
6
14
9
0
0
初一四班
1
2
8
17
3
3
0
我校初一
1
5
19
36
56
22
5
0
盘龙初一
51.00
110
337
765
1,294
1,132
308
5
区校对比1
0.00%
0.91%
2.08%
1.31%
1.00%
0.44%
0.32%
0.00%
区班对比2
0.00%
1.82%
1.19%
1.57%
0.93%
0.44%
0.32%
0.00%
区班对比3
0.00%
0.91%
1.78%
0.78%
1.08%
0.80%
0.00%
0.00%
区班对比4
0.00%
0.91%
0.59%
1.05%
1.31%
0.27%
0.97%
0.00%
区校对比
1.96%
4.55%
5.64%
4.71%
4.33%
1.94%
1.62%
0.00%
(表一)
一、区校差距分析
1、  我校人数占区人数3.57%;我校学生属区内人口数量较少,生源差距比城中学校较大。
2、  年级状况无高分有低分,即区90以上5人,我校无,所占成绩比为0;0-29分区51人,我校1人(许峰),所占成绩比1.96%。校优秀所占区优秀比1.62%,70至80分的人数也才达相应分数段的1.94%。可见,我校与区相比,明显存在着人数比的不协调。除了客第一条分析的客观因素外,主观上存在的问题是,档次差教学体现不明显,优秀生的辅导,绩差学生的辅导需要进一步加强。优秀生培养可以想办法,比如分层教学,利用每天的最后一节自习或周末时间加强,绩差生的问题在于加强思想教育,转变学学生的学习态度。这的确困难,但努力不足。
3、  30至39,40至49,50至59,60至69所占分数档的比分别为4.55%,5.64%,4.71%,4.33%,这与区校、区人数比的3.57%远远超出一个百分点,按正态分布理论,我校显得非常正常,且这是我校的明显优势。这一步分人正介于学与不学之间,只要我们努力一搏,让各档次成绩向上提升一档,年级的成绩就在平均分方面提升2到8分,优秀率也会得到改善。这可以从四班的成绩状况来印证。
二、班级状况分析
1、我所教的两个班极(2)班与(4)班体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这不是我的个人心愿,但必须面对。差距的客观情况是,上(2)班的课比较痛苦,经常需要停下了关注纪律问题,上课效率低下。这与是否班主任有着关系,年级组长的光环在此班的意义已经丧失。
平均分(2)班平均分为58.37,四个班中最低,比区平均分低1.21分,相差有极差,(4)平均分为61.71,比区平均分高2.13分,两班差距3.33分。全校的极差也出自(2)班;极优率与极差同为2.63%,这与(4)班的极优率7.69%(超过区极优率7.18%)相比,差距实在太大。可以说,(2)班的优秀学生数量少与本班的学习风气有关,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整治班风,促成学风。抓这一点,需要学校支持年级和班级,解决许峰(19分),张黎(38分),陈耀(41分),董博伟(47分)等同学不思进取,任意干扰课堂的严重问题。
题号
满分
总人数
及格人数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变异系数
信度
效度
作文初一
40
158
150
28.13
37
13
0.7
0.74
3.75
0.13
试卷初一
100
158
87
60.08
82.5
19
0.6
0.53
11.08
0.18
0.81
0.53
作文4班
40
39
37
28.26
36
20
0.71
0.69
3.36
0.1189
试卷4班
100
39
24
61.71
82.5
38.5
0.62
0.49
10.11
0.1638
0.779
0.49
作文3班
40
41
38
27.9
37
15
0.7
0.77
4.27
0.153
试卷3班
100
41
24
60.85
79
35
0.61
0.51
10.95
0.18
0.768
0.513
作文2班
40
38
37
28.82
35
15
0.72
0.79
3.62
0.1256
试卷2班
100
38
19
58.37
80
19
0.58
0.59
12.58
0.2155
0.866
0.592
作文1班
40
40
38
27.6
33
13
0.69
0.75
3.68
0.1333
试卷1班
100
40
20
59.31
82.5
33
0.59
0.51
10.72
0.1807
0.801
0.509
基础4班
60
39
33.45
基础3班
60
41
32.95
基础2班
60
38
29.55
基础1班
60
40
31.71
(表二)
三、试题质量分析。
1本试题由市出题,区统改,总分100分,作文40。试卷得分较好地体现了我校的初一的教学水平。因本次阅卷采取分组进行,各小题的分值统计已不确切,能够确切做出统计分析的是总成绩和作文部分。如表二。
2、(2)(4)班作文情况比(1)(3)班较好,平均分都在28分以上。相信这是与每天练笔有着正相关的,下学期继续训练。在书写方面再有提高,希望作文能有较大收获。
3、(2)班作文最高,但基础得分最低。基础得分(4)班最高。两个班的差距就源于基础部分,因此下学期在(2)班的基础方面考虑反复强化与落实。
4、试题难度、区分度等分析:
A、对我校初一来说,整套试题难度值为0.6,作文难度值为0.7,显示出试题较有难度,作文难度相应较低。(1)(3)(4)班大概情况相近。(2)班分化较大,分别为0.59和0.72,偏离学校整体状况。(2)班情况亟待改变。(难度值高,则该题简单;难度值低,则该题较难)
B、从区分度来看,(4)班整套试卷的区分度为0.69,作文为0.49,均低于全校0.74和0.53的水平,学生之间差距较小。(2)班则为0.79和0.58,均超过学校水平,两极分化较为严重。由此可见,在(2)班需要付出的精力要远大于(2)班,本学期的付出还远远不够。(试题区分度高,则高水平者得高分,低水平者得低分,而区分度低则反映不出应试者的水平差异,区分度≥0.4时,说明该题目能起到很好的区分作用;区分度≤0.2时,说明该题目的区分性很差。区分度值为负数时,说明试题或答案有问题。 )
C、从试卷的信度来看,全校为0.81,(1)(3)(4)班较为接近,内部一致性程度较好,(2)班  为0.866,内部一致性程度最好,这也体现出(2)班问题较大。(试卷的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根据克伦巴赫公式计算获得。大于0.8,则信度比较好。)
D、从试题的效度来看,全校为0.5,(4)班最小,为0.4,(2)班最大,为0.59。可见(4)班整体较为平衡,(2)班则极不平衡。(试卷的效度:每道题目的区分度/题目数,即试卷各试题的平均区分度。)
四、基础现状及展望
1、从上表可以看出,基础知识没有一个班达及格线36分。
2、阅卷现场的感受:
因“快手”而救急,从作文组调到第五组帮助改了1000余份默写,所阅内容为四句话: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每句半分,共两分。耗时三小时本也不算太长,但脑细胞差点被杀绝了。0分卷中,更多的不是空白卷。几乎每句都有错别字,主要集中在“漫溯”,“斑斓”,“淤”“濯清涟”等字上边。按要求,有错别字当然不给分。阅完后一看,千份试卷的平均分0.99。能得满分的不到10%。
绝典名子尚且如此,其它句子的默写更是可想而知了。这的确是个令人非常沮丧的数字,我想,所有教师和学生都在沮丧之中。十足的大投入,低产出啊。相信,每家学校都没少花功夫。相信老师们都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郑重强调字词意思再辨字形,相信每次默写训练都在讲这些易错字词。眼高手低,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这样的考试有没有意义?教学中还需要注意什么?我们的教学效率怎么出得来?
旁边一位仅改应用文的“此致”“敬礼”格式的教师遇到的也是同样的境遇:两分题,能做出来的同学寥寥无几,这个内容可追到小学早学过,且本学期重得练过。而我的学生则是在考试前一天最后半小时才进行强调,等调查有几人做出时,也才有25%的人做出来。
不考是不行的,作为字词积累,文化积累,其重要性自不用说。可是,要应考的话,这成绩实在让人恢气丧气。且不说成绩吧,这样的现实谁曾料想过?不说十年前,只说三年前也绝不如此。如果仅一个学校如此,那也罢了,一个区的人如此,四五千人如此,岂不作罢?问题是,不作罢,又怎么着?
2、现实再思考:
谁抓住了基础,谁就是赢家。在要分数的现实面前,我们没理由不再投入到重复劳动之中。因此 ,想办法让学生动手,勉强学生动,课堂要效率,课下多个辅,争取在字词上对重点内容在多次重复下得到巩固。丢开所谓的高效教学,回到扎扎实实的字词句段上来,立足学生的现实水平,而不是理想化地认为学生懂了,他们说懂了就真懂了,要知道懂了并不等于记住了,记不住是出不了成绩的。尽管如此说如此做显得可悲,但学生拿不出成绩最为可悲,学生考不上高中最为可悲。因此,强化语文文化素养的同时,强抓基础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4、展望:
通过加强辅导和学风治理,紧持不懈地努力于强化基础,让基基础成绩达及格线以上,让写作已成习惯变成写得整洁有物,跃上新台阶。这是下学期目标。把向十中的成绩靠近为中长期目标。
在学校统一组织安排下,初一年级于11月19-20日对全体学生进行了期中考试,达到了预期效果,现把有关情况向领导作简要汇报,请领导给予指导。
一、考试组织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前,任课教师都做了充分的复习准备,班主任做了细致的考前动员,强调了考试的严肃性、重要性,激发了学生考试的兴奋点,为学生成绩的发挥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考试布置及监考工作做得严格有序,杜绝了迟到、作弊、早退等不良现象,从而保证了考试的顺利进行和真实性。
二、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由莘县教研室统一组织命题,语、数、外各120分,政治70分,史、地、生各50分,满分为580分。从各任课教师上交的质量分析和与任课教师的交流来看,教师对试题的评价较好,试题做到了紧扣教材,注重基础、难易适中,与平时的教研基本吻合。
三、考试情况分析:
1、整体成绩与莘县普通班相比,略高一些。450分以上七中38人莘县30人。400分以上七中124人莘县108人,350分以上七中243人莘县201人。两校相比我校数学、英语较占优势,政治、历史两科相对薄弱。
2、从单科总评来看,语文、地理、生物比较均衡,其它各科相比都有较大悬殊。英语相差10分、数学相差10分、政治差7分、历史差8分。
3、从班级总评来看差距较大,三班最高305分,最低班为274分,相差31分。
4、各科优秀上线人数偏少。语、数、外在95分以上分别有22人、72人、100人,政治56分以上27人,史、地、生40分以上的人数分别有66人、23人、126人。
5、学生优秀率、合格率极低
优秀率:38/529=7%     合格率:243/529=45%
四、存在的问题:
1、学生偏科现象严重。
2、学生基础题得分率不高,单科成绩出现个位数的大有人在。
3、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较落后,效率较低,少数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学习的自主性较差,缺乏自觉性。
4、教师教学方式方法转变不到位,要求不够严格,大部分教师从初三到初一的转变过程中角色转变慢。
五、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对策:
1、析学情、定措施
每一位师生对考试的经验教训一一总结,反思自己,确立下一步的目标和措施。
2、树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①    召开教师研讨会,学科组交流经验统一措施。
②    评选进步之星和学习标兵,召开期中考试表彰大会。
③    对优秀试卷展览,建学习标兵光荣榜。
3、降低教学重心,增强学生自信心。
①    把每班的后40名(或25名)学生的学业水平作为教师业绩评价标准。
②  注重基础知识考查,考试优秀率达80%,合格率达95%以上。
③ 考试不及格的同学采取补考形式,由学科组长挑选试题,汇编成综合水平测试卷。
4、加强培养培优补差工作
班主任要结合本班实际对学生逐一分析,找薄弱科目,给任课教师名单,制定计划与预期目标,找学生谈话,鼓励学生,做好帮包记录。
5、开展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增强凝聚力。
①    开启“六一”阅读工程。
②    建立兴趣小组,一帮一结队子。
③    “我在进步”演讲。
④    感恩行动。
6、加强家校联系,商讨对策,形式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互通信息,商讨教育之计。
7、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①    定计划的习惯,很多学生学习非常盲目导致他们没目标而影响成绩,让学生制定远期、中期、近期目标及每天的作息时间表,同时在班上找一位同学作为自己的竟争对手,每次考试都与他比一比促进提高自己。
② 预习、复习的习惯。要求每天晚自习的后30分钟能预习第二天所学的内容,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
③ 整理错题集的习惯。考试考不到一百分争取考后得一百分,找出错误的原因及对策。
8、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① 各任课老师要根据学科特点,给予学生学法指导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② 优秀学习经验交流,召开表彰大会及各班请优秀学生总结演讲。
9、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深比课堂教学改革。
①    改革备课。
②    高度重视预习。
③    减少教师教的时间,增加学生学习与展示的时间。
④    划小教学单位――分组教学。
⑤    重视及时的反馈矫正,建立错题本,作为教师作业布置检查的必查项目。
10、做好常规教学工作检查,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① 深入备课组,了解集体教研情况。
② 跟踪课堂,提出建议。
③ 改革作业教学,作业精心设计,精心批改,精心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