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玻璃压力容器:舜帝故里在哪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02:38

一、“舜帝故里”在诸城

    日前,中国大舜文化节在诸城市举行。圣帝明君大舜,旧籍中众说纷纭,或是有种种神异的神话人物,或是有生活情节的传说人物,或是列入官定史籍的真实人物。近代以来,有的学者因其神话传说很多而怀疑其真实性,但随着人类社会学的探讨,考古发掘的旁证,古文字的诠释,肯定大舜存在的史学家渐渐多了起来。

    “舜帝故里”应在诸城

    现在,“舜帝是哪里人”的争议始终没有停止,“东夷之人”、“冀州之人”是两大代表性说法。《孟子》:“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史记》云:“舜,冀州人。”

    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社会条件下,人类为求生存,必须不断迁徙。这也成为有关舜帝的遗迹传说在众多地区出现的原因所在。不过,对舜的研究,需要区别其出生地、安葬地、迁徙地、巡视地、祭祀地。而舜帝生于(故里)诸城,是见诸最早的典载和当今权威史家的共识。

    据了解,诸冯地处潍河岸边,古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尤其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堆积层厚,具有明显的地方特点。这些遗址的分布范围和形成时间,与舜活动的范围和时间基本相符,许多考古学家认为,潍河流域的这些具有地方特点的古文化遗存,很可能就是舜之时代的遗物。

    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考证认为,舜生于诸冯。“诸冯”,源自邾风二族的合名,春秋鲁国设诸邑即由诸冯而名,西汉在原诸邑设诸县,至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取汉故诸县城为名”改东武为诸城(《太平寰宇记》),从邾风到诸冯,从“诸冯”到“诸邑”到“诸县”到“诸城”,历经数千年。

    当代考古学者王树明指出:“古史传说中的太昊氏、少昊氏,分别代表古代东夷部族两个不同发展阶段,而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是这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在物质文化上的反映。……诸冯传说在山东诸城、莒县一带。郭沫若认为,传说中的舜即商的远祖帝喾;童书业考证,帝喾即太昊。可知舜即古史传说的太昊氏。由此,‘风姓’始祖的发迹之地,应在诸城、莒县一带。”因此,“舜生于诸冯”之说是成立的。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任密州(今诸城)知州时,曾登常山广丽亭作诗一首,诗中有“西望穆陵关,东望琅琊台;南望九仙山,北望空尘埃;相将呼虞舜,遂欲归蓬莱。” 可以看出,北宋以前,有关舜的传说已广为流传。

    “尧天舜日”传说的由来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天子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

    相传,舜出生后目中有两个瞳仁,故又名重华。母亲早亡,父亲瞽叟又娶了个妻子,并且生了个弟弟,名叫象。父亲瞽叟心地险恶,继母愚悍奸诈,弟弟骄纵不法。为了让象继承家产,三人竟串通起来,要谋杀舜。可是舜仍然很恭顺,不失为子之道,待弟弟亲爱友善。

    在20岁时,舜就孝闻天下 ;30岁时,帝尧询问可以重用的人,四方首领全都推荐虞舜。尧采纳了首领们的意见,于是便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观察他怎样治家;让九个儿子与舜相处,观察他怎样待人接物。在舜的教化下,二女甚有妇道,尧的九个儿子更加淳朴厚道,尧十分满意。

    传说,在很早的时候,尧召舜去做了第一辅佐大臣。有一次回老家诸冯时,舜看到有个大汉站在太阳底下挨晒,眼看要倒下的样子,就说 :“你赶快找个地方凉快一下吧!”那大汉说:“我是坐牢受罚呀。”原来,尧在几年前下过一道命令,对犯了法的人,如离邑太远、押送不便时,路上可画地为牢。

    舜果然看到大汉脚下画了个大圈,不过见此人一脸憨厚,心中不由起了疑心,便问:“你到底犯了啥罪?”大汉名叫豹子,父亲被共工氏抓去治水,染病死在了南方,只剩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前不久,豹子又被鳏征去治水,正赶上母亲生病在榻,就在夜里逃回家照顾母亲。

    舜听了豹子所犯罪过,叹了口气说:“原来你是个孝子。”然后,舜手书:“豹子,孝子,为母病治水逃离,为彰忠孝,逃罪可抵,废其劳役、稻、粮、藜、稷。”豹子虽然不识字,但后来却知道是舜解救了他。

    为了感恩,豹子凭着那天的记忆,先用红笔在白缎子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圈,代表太阳,又想起解救他的人目生双瞳,就在下面画了一个双目重瞳的人头,又想到是尧做皇帝时发生的事,但尧字不会写,他便找了个尧字描下来,然后剪下来贴在太阳一旁,以此作为日期。

    从此,母子俩每天向那白缎上画的太阳和目生双瞳的人头供水供饭做祈祷。这事传了出去,有人进屋偷偷看了那牌位,认作了“尧天舜日”,原因是尧字在最上边,在太阳顶上为天,舜在太阳底下为日(即日子),越传知道的人越多,从此,便有了尧天舜日之说了。

    诸冯一带,现在还能听到许多舜帝的美丽传说,像《史记》的“让畔”、“让居”、“涂廪”、“穿井”等故事。在传播的过程中,这些故事往往和各地的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相互结合,形成了传说遗存地。过去,诸冯村内有舜井、舜庙、历山、雷泽,这些恰与“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墨子》)相吻合。

    韩复榘重修舜庙揭秘

    据《史记》记载,“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这充分表现了舜是如何获得人民信任、爱戴的。数千年来,诸城一直延续着公祭舜帝的活动,以此来传承和纪念大舜的伟大功绩。

    相传,祭舜活动源于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三次东巡琅琊台,每次都要去诸冯村祭拜舜帝。前两次祭舜时没有正式的场所,第三次来祭拜时,令工匠在历山脚下盖起三间坐北朝南的草屋,塑了一尊舜帝像。因舜生于古历的6月11日,便下令这天为祭舜日。这是诸冯村传下来祭舜的最早传说。

    此后,舜庙多次修缮,祭舜活动时有开展。据2006年在诸冯村挖掘出的一块残碑记载:明朝中叶,诸城北乡徐家河岔村(今属昌城镇)等十几个村庄,选出近300家出资者修缮舜庙,并代表诸城北乡百姓,抬着整猪、整羊、鱼、鸡、鸭、面食、水果等祭品,到舜庙举行祭舜大典。

    1937年,刚任山东省政府主席的韩复榘,在省内要员会上发誓说,在就任期间,他一定要使山东大变样,要让山东“尧天舜日”再现,使之成为富饶之邦,为此,他命令手下从书本上摘抄大舜功绩,一条条归结成文,印发到各级各阶层人员手中,要他们背颂、引用、宣扬。

    后来,韩复榘打听到舜出生于诸城乡下诸冯村,便要去大舜故里察看一下。他名义上学舜德不惊扰百姓,每到一个县城,便派心腹之人去通知地方官,说本次去祭奠圣君舜庙,不得外传,不得外出接送。不过,韩复榘此行,好似一路上散发了传单,成了不公开的公开秘密,就是让人知道他学舜治国为民的决心和行动。

    到了诸冯乡下,韩复榘进了那时规模不大的舜庙之后,以大礼拜祭了舜像,接着在舜庙对所有人员发话说,上古贤圣帝王虞舜,是为官者的楷模和偶像,凡为官者必当效仿。为了弘扬舜德,他要想方设法投资重修这座庙宇,以表他敬贤效贤之心,望百姓及各阶层支持。

    回到省府,韩复榘便发布了一道命令,凡诸城临近的七县地盘上,都要捐款捐物发往诸城作重修舜庙之用,又专安排他那心腹师爷查收。只用了一月工夫,就收到了十几万大洋,足够修三座大舜庙用。可惜韩复榘雷声大雨点小,只拿出了一千多块大洋派人赶紧开工,从此没了下文。

    此后,那个县官把留下的一千块大洋,对舜庙简单地作了修 葺,却留下了韩复榘在民国二十六年,重修大舜庙的一笔史载。

      大舜文化

    □ 王红军 刁玉凤 整理

    在中国历史上,舜以“德”著称。他是我国第一部史书《尚书》开篇所记的核心人物,也是《史记》中记述的“五帝”之一,《孟子》、《墨子》、《吕氏春秋》等典籍对其均有记载。

    大舜所处的时代,是人类社会从蛮荒走向文明的转折过渡时期。舜以其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治世才能,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建立,发挥了开天辟地、影响千秋万代的作用。中国古代思想家都给了舜极高的评价,《尚书》说“德自舜明”,《史记》说“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后世则干脆将其拥为道德文化的鼻祖。

    大舜文化的精神核心是“德为先,重教化”。对于大舜文化内涵的认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往往局限于“伦理道德”方面。这可能与人们对“ 舜孝感动天”的故事耳熟能详,而对其他事迹知之较少的缘故。其实,大舜文化实际上是道德文化的一个大集合,它包含了中华传统道德的各个方面。

    伦理道德。舜的父亲及后母和弟弟不讲道德,屡次想杀害舜,均被舜巧妙脱逃。面对父亲、后母及弟弟的不仁不义,舜却始终以人子之礼孝事父母,友爱弟弟,最终感化了父母。舜也被列为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孝”之首。此外,舜还在天下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教的教育,这一家庭伦理道德标准至今仍被人们推崇。

    社会道德。舜耕于历山时,把肥沃的土地让给他人;渔于雷泽时,把丰盛的渔场让给他人。他的行动影响了周围的人,大 家都愿与他为邻,同村而居,所到之处“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这也是他赢得社会尊敬,名声远播,最终被举荐于尧的重要原因。

    职业道德。舜年轻时从事过多种职业,无论“陶于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还是“灰于常阳”,他都用心研究和改进商品生产和经营,坚持以诚信至上,绝不唯利是图,他的行为影响和带动了同行业者。时至今日,人们还习惯上把龙山文化时代的陶器称为“舜陶”,足以表明他所作出的贡献。

    政治道德。舜继位执政后,非常讲究施政道德。在对待用人上,“ 举八恺、用八元”,“流放四凶”,举贤任能,唯才是用;在对待问题决策上,“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妄人。”;在对待民族问题上,“舞干戚于三苗”,以道德和高尚的音乐艺术去感化、教化三苗民族;在对待接班人选上,以“利天下,而不利一人”的政治道德,慎重选定被自己诛杀的鲧的儿子禹,心怀天下,赏罚分明。正是因为舜的清明政治,才使天下实现了“九族亲睦”、“合和万邦”、社会安定、民族团结。

    舜文化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石,“孔孟言必称尧舜”。

   二、舜帝故里在山西运城

     舜是我国上古时期的一位圣君。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是我国“三皇五帝”之一“帝”。其倡导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常之教,开创了中华道德之先河,被后人尊为“道德始祖”“百孝之首”“文明之元”。由舜帝衍生的虞舜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肇始和根源。虞舜文化的研究不仅对重建上古历史、揭秘文明起源有着积极作用,而且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5年9月,在运城市召开的全国虞舜文化研讨会上,对《孟子》所载的:“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中的三个古地名,进行了研讨。经部分专家学者认定,得出了:舜生地诸冯在永济论;迁于负夏地在垣曲论;卒于鸣条葬地在运城市盐湖区鸣条岗上的舜帝陵论。对此《山西日报》于2005年11月15日以c2整版的篇幅作了报道。笔者对其中的“舜生地诸冯在永济论”持有异议。

  报载:“诸冯为舜帝出生之地,位于今运城市辖区的县级市———永济市张营乡境内。诸冯村又名姚墟村,现已改名为舜帝村。”其根据是“在舜帝村中央十字路口矗立着一通高约8米的古碑,坐西向东,上书‘大孝有虞舜帝故里’‘奉直大夫知蒲州事加三级纪录肆次董仲敬立’”“康熙五十九年三月谷旦记”。“碑上有砖砌牌楼,正面书‘迎紫气’,背面书‘望瑶池’。舜帝村距黄河约二十华里,村东一百米处有诸冯新石器时代遗址,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舜帝村原先有一座占地约五亩的舜庙,这在清《永济县志》上有图可考,可惜这座庙在抗日战争时期毁于日军炮火。所幸,在1940年,曾有两名日本人在舜帝村见过这座庙并拍有照片,他们于1956年出版了《山西古迹志》一书,对此有详细介绍。”还有:“在舜帝村东南约500米处,有一座坟冢遗址,当地百姓称为‘瞽叟坟’,据说舜帝父亲‘瞽叟’埋葬于此,坟冢四周长约50米,高约1米,为永济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对此,笔者也曾查阅过几本有关舜帝的书,也有舜生地诸冯在今永济的说法,但都缺少证据。

  今之舜帝村,位于张营乡西侧距黄河仅几公里的平原地区,其周围北、东、南数十公里,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农业发达。古时候,人口少,人均土地多,应当说不愁没有地种。舜为什么不在此好好耕种,发展农业,而要到中条山深处的历山耕种呢?为什么要迁到三百多里外的中条山腹地“负夏”呢?我们知道远古时期,人类是从山上,从山石洞里,从树上,逐渐走到平原上定居的,是从生活条件不好的地区向生活条件好的地区流动的。时至今日,还是如此。我们的政府,为了使居住在深山里的农户尽快脱贫,每年都要拿出巨资建房,安排山民们集体搬迁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舜不在条件较好的平原上耕种,却到条件差的历山上耕种,于情于理不合。我疑惑:此“诸冯村”,非《孟子》所说的“诸冯”。

  带着疑惑,我又去翻阅《孟子》,孟子生于公元前四世纪,比司马迁要早200余年,孟子曾游历齐、宋、滕、魏(辖河东这片地方)等国,对舜的研究,其全面,其深刻,可谓空前绝后,绝无仅有。在《孟子》一书中,谈到舜的地方,竟达30多处。孟子不但说清了舜的出生地为“诸冯”,在什么地方,而且还把舜的出生地是什么样子,什么状况,也说得清清楚楚。孟子在《尽心上》一文中说:“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这就是说,舜之住地在深山之中,住地周围皆是树木岩石,可能就住在岩洞里。野鹿和山猪很多,经常在舜的住地出没,舜常常看到这些野兽。舜和深山之野人(或称山野之人)几乎一样,差异很少。这就是说,舜的住地是在条件很苦、环境恶劣的“深山之中”。可能会有人问:这“深山之中”的“舜之居”又怎能证明是舜的出生地而不是从别处搬来的呢?孟子还在《告子下》一文中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这是说舜是从田间、庄稼地里兴起被举用的,他经历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及心意困苦,思虑艰难的磨炼,才奋发向上有所作为。后被发现举荐给尧的,也就是说,舜在深山居住时还未被举用,还未离家。可见“舜之居深山之中”,就是舜之出生地“诸冯”。显然不是黄河岸边平原上的“诸冯”。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的话,比蒲州知事董仲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74年)的碑,要早2000余年。孟子治学严谨,他的话是可信的。

  孟子还在《滕文公上》《滕文公下》中,两次谈到国内洪水泛滥的状况,一次说:“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说明此时舜已受尧指派离开家去治水了。又一次说:“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这就是说,在尧那个时代,洪水泛滥,大地成为野兽、蛇龙的住所,民众没有安身之处,低洼地上的人在树上搭巢,高地上的人营筑窑洞。尧选派舜统领治理此事,用火焚草木赶走禽兽。命禹治水疏通河道,使洪水注入大海,特别提到了长江、淮河、黄河、汉水的治理。洪水排走了,野兽逃匿了,人们才得以在平原上居祝位于黄河岸边的“诸冯村”,是在龙门下游百十公里处,《水经注》云:“北有龙门山,大禹所凿。”这时的诸冯村是什么状况?是原先就有人住呢,还是大禹治水后搬迁来的?这里及其上、下游的平原,均为冲积形成的砂质土壤,是什么年代形成的?这些问题只能让古人类学家、地质学家去研究,去考证了,不论怎样的结果,都说明这里的“诸冯村”,不是《孟子》里所说的“诸冯”。

  至于这黄河岸边平原上的“诸冯村”,和舜有什么瓜葛?蒲州知事董仲为什么、凭什么要树立那通巨碑?目前尚不清楚,我猜想,也许舜曾去过那里,烧过荒草,逼走禽兽,或许建都蒲坂时,曾到过那里住过一段时间,也未可知。即使这样,也只能算作“故居”,并非出生地“故里”。那么,“深山之中”的“诸冯”在哪里呢?就是今之垣曲县的“诸冯山”。诸冯山位于垣曲古城北20公里处,海拔867米,属中条山系,为历山之一峰。诸冯山,山清水秀,风光秀丽。山下的古村落,就是姚墟村。远古时期,山上林木茂密,野兽出没,特别是野鹿山猪很多,可以狩猎,漫山遍野还有野果可采。

  山洼里可以种禾。山下的沉西河(也称教水)可以捕鱼。在山的西侧半山腰里,有一天然石龛,可容数十人避风遮雨。传说舜的父亲瞽叟,和妻握登曾住在石龛下,舜就出生于此。后人称为“舜石龛”。前些年,中科院考古队曾在此地发掘出绳纹陶片及磨光陶片,证明此处在四五千年前有过人类的活动。山上还有舜之生母握登的坟茔。姚墟古村落的石窑洞,虽已破败不堪,但至今犹存。

  从诸冯山下,北行不足五公里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负夏”古邑。“古负夏”是个南北长约一公里多,东西宽约不足六百米的城堡。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迁于负夏”之“负夏”。也是《史记》所载的“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之“负夏”。这就是说,舜在历山耕作,在雷泽捕鱼,在河滨制作陶器,在寿丘做什器,都是在负夏居住时期所为。经考古、发掘证明,除历山稍远外,雷泽、河滨、寿丘,均在负夏周围几公里之内。舜就是在“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时,才显示出了他的高尚品德,统领才能和治国的凝聚力,才受到了人们的爱戴和拥护,所以,才能“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舜就是在这时,才被四岳及众臣推荐给尧的。

  至于说“舜幼时,因黄河洪暴的威胁,随父母和村(指黄河岸边的诸冯村———笔者注)人一起向东迁徙来到中条山腹地负夏居祝”此说欠妥,于情于理于事实不符。如前所述,此时舜已在尧手下统领治水了,谈何迁徙。即使为了逃避洪水,迁到较近的中条山上就是了。那时交通不方便,不会翻过中条山,迁到较远的中条山腹地负夏居祝孟子说的“迁于负夏”,应指从诸冯山迁到几公里外、生活条件较好的小盆地负夏。

  “古负夏”的土城墙,早已湮没。至今能看到的是修建于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的北城门额上镶嵌“帝舜故里”石匾。还有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重修南城墙面额上镌有“古负夏”的石匾。

  明万历四年的“帝舜故里”,比清康熙五十九年的“舜帝故里”要早两个世纪。

  在“古负夏”北约1公里处的神后村(以前叫瞽冢村,村以墓而命名),还有舜王井和舜父瞽叟的坟墓瞽冢。舜王井上有亭,考其碑,盖自明始。明代中期,垣曲籍进士文皓在《瞽冢村晚眺》中咏舜井道:“烟里人家树里村,我来访古欲断魂。舜王井上生秋雨,虞帝祠前曳夕曛。”此后,明代万历丁巳(公元1617年)秋,邑侯梁公重建,并在《重修舜井双池记》碑文中载:“邑(指垣曲古城———笔者注)北距四十余里,大舜浚井在焉,东有大阜,为瞽冢,南有诸冯,北有历山,东南有雷泽,东北有耕田遗踪。”到顺治十八年岁次辛丑(公元1661年)孟秋,邑侯董尔性又重修,并有《重嫠淳并建祠宇神异碑记》,此碑至今犹存。至道光年间,山西太守王炳勋再次重修。并在《重嫠淳庙记》中载:“虞帝庙寝宫之前有井焉。斯井也,相传即亚圣盂子之书所谓浚井也。祀典尚载之志矣。井上有亭,翼然列于其上,曰圣井亭。斯亭也,形势高峻,层次巍峨,北景历山,面仰诸冯,前临负夏,后依瞽冢。遥而望之,出云降雨,凤峙鸾翔,固若有龙盘虎伏之象。”碑文所记,井亭“东有大阜,为瞽冢。”瞽冢位于神后村东四公里处,高大如小山,系舜父亲之坟茔。每逢清明,常有村里人在瞽冢前焚香烧纸、长跪不起。祭奠舜帝的父亲瞽叟。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舜被举荐之前的出生地诸冯山、姚墟村,及生产活动过的地方:负夏、历山、雷泽、河滨、寿丘,及其舜浚之井、舜父葬之瞽冢,舜生母握登之坟茔,皆在负夏城周围几公里之内。诸冯山,乃舜之生地。

  吕步麟(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

二、舜帝故里在山西永济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后,汇纳百川,一路奔腾。在山西陕西两省间,由北向南,穿过壶口,跃过龙门,突然掉头东去,奔流入海。这个急转弯三角地带的运城市,因位于黄河东岸被称为河东。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舞台。 

  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西晋太康年间,一个叫不准的盗墓贼。在今天河南省卫辉市盗挖战国时代魏襄王的墓时,发现了几十车古代写在竹板上的竹简书。其中有一部记载上自黄帝、下至战国的编年体书,叫《竹书记年》。这是一部因埋于地下而躲过秦始皇焚书之劫的史书。它与《孟子》等书,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舜帝时代的信息。 

  今天运城的永济,原来有一条叫妫汭的河,发源于中条山,向西流入黄河。舜的父亲居住在妫汭水旁而姓妫。据说舜帝就出生在这里。现在这里还有一个舜帝村,村庄原来的名字叫诸冯,与《孟子》书中记载“舜生于诸冯”是一致的。村中原来建有舜王庙。1940年,日军侵占永济后,将舜帝庙烧毁。如今只剩下一块舜帝故里碑。因舜帝原来的方国为虞,所以称为虞舜。诸冯村西临黄河,舜帝年青时就在这里打渔,用黄河岸边的黄土制作陶器。按史书记载就是“渔于雷泽,陶于河滨。”(图)后来由于黄河泛滥,淹没了舜的家乡。舜又迁到今天垣曲县中条山的历山,开始农耕生活,就是《孟子》书中记载的“迁于负夏,耕于历山。” 

  尧把部落集团首领位置禅让给舜后,舜建都于蒲坂,就是今天永济的蒲州古城。舜继位后选拔有德行的人,大力推行道德和孝理。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得到各部落的拥戴。舜还制定了五年视察各地一次的巡狩制度。 

  关于舜帝死后葬于何处有不同说法,司马迁的《史记》说:“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孟子》和《竹书记年》则是另一种记载,在河东这个舜帝长期生活的盆地中,有一条东起夏县、西至永济的土岗,叫鸣条岗。舜帝年 老后,禹在鸣条岗上给舜修建了一个牧所,让舜帝在这里安渡晚年。它就是今天运城市鸣条岗上的舜帝皇城,舜死后就葬在这个牧所前。 

  这里至今还有一座建于唐代的舜帝陵庙,按外城、陵园、皇城三重布局,在一条中轴线上展开。明代初年这里曾遭到一次八级以上大地震,史称天塌河东。舜帝陵庙也在这次地震中遭到毁坏。明代万历年间又进行了重修,牧所大门上刻有“来南熏”、“解愠”、“阜财”的匾额。这些取自舜帝《南来风》的词句,记载着舜帝祈求为众人解除痛苦,增加财富的心愿。 

    四、虞舜故里考 (陈坠)

    中国历史上,朝代自夏禹始,之后为商,再后为周,史称三代(或称三王),争议几无。但三代以上,则纷纭众说,莫衷一是。不过,大多都归纳出五帝,五帝之中,排在末位的通常都是虞舜。这说明,关于舜的文字记载,已明显与神话传说拉开了距离,而接近于寻常人家之生活插曲以及英雄人物之传奇故事。有鉴于此,我们才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舜是人而不是神。因此,关于舜之故里的证实,就不再是子虚乌有的了。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使一些有识之士,重新考虑到:余姚乃虞舜故里,中国历代文献,有关于舜与余姚的文字记载,余姚至今仍流传有许多虞舜古迹。但联想与揣测,不能代替事实与结论。本文依据先秦文献中的蛛丝马迹,以及民间传说、考古成果、风土地貌等等,拟对此作一粗疏大略的罗致,以就教于方家。

   (一)、姚墟姚水姚姓有虞

   中国先帝之姓大都从水:黄帝成于姬水而姓姬,炎帝长于姜水而姓姜;所以,舜帝因长于姚水而姓姚,也就顺理成章。姚水今称姚江,又称舜江、舜水;源出余姚西南太平山及菁山,东流至甬入海。姚江成于何时,不得而知,推测大致与河姆渡遗址第一文化层相去不远,距今约5200-4700年左右。舜降世时,姚江已经形成,但河姆渡已成废墟,故称姚墟。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所谓姚墟,恰恰是先留下的废墟;而余姚之“余”,在古汉语中写作“馀”,意思是剩下的,引申为遗留、遗存,李白诗中有“城荒古迹馀”。由此可知余姚之名,是姚墟遗存之意。姚江之名,想来也与之不无关系。姚江虽然不大,但一直远近闻名。北魏郦道元,把姚江释为《夏书》中扬州三江之一:“江水又东迳余姚县故城南,县城是吴将朱然所筑:南临江津,北负巨海;夫子所谓沧海浩浩,万里之渊也......江水又东注于海,是所谓三江者也。故子胥曰:吴、越之国,三江环之。”①姚墟与姚水合称二姚。《离骚》中有“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少康乃大禹后裔,曾封少子无余于越,以留守会稽之禹冢。屈原《天问》云:“舜闵在家,父何以鳏?尧不姚告,二女何亲?”当尧听了来自姚墟姚水的人们有关舜的种种美德的报道后,便断然把自己的两个女儿下嫁给当时还只是布衣的虞舜。

   氏的本义,应与氏族部落有关,氏暗示着事功成就与氏族特征,同时也兼有行家里手之意:“氏,犹家也。”譬如,炎帝称神农氏,意谓“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②;黄帝称轩辕氏,意谓“黄帝始垂前裳,有轩冕之服,故天下号轩辕氏”③。另外,构木为巢被称为有巢氏,钻木取火被称为燧人氏,疱厨杀宰被称为疱牺氏。舜姚姓而有虞氏,故对有虞氏的合理解释,或许应该是这样的:有,乃大有,即大丰收。有,在古文字中,从手而持月,月乃刺田工具,耒耜之类;令人想起有虞氏所独有的“舜耕历山”之说法。上古时,江南土地已十分肥沃,出产丰富,有河姆渡遗址作证;有稻谷丰收,才有储米仓廪,才有舜涂廪之故事;而仓廪实则知礼节,所以才有舜大孝之美谈。“昔者,舜区夫也,土地之厚,则得而‘有’之”④,说的正是此意。而有虞之“虞”,唯一涉及事功方面的解释,便是“古代掌管山泽的人”,如《史记》中“益主虞,山泽辟”。恰恰也只有江南一带的山泽,最值得一管,同时也只有谙熟大山深水的人,才委以“虞”任。《史记.五帝本纪》:“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说文》解释道:“舜入山林之官,勤于职事,虽风雨而不误。”正因为舜从小就在江南山泽躬耕渔猎,所以才能“纳于大麓,烈风雨而弗迷”⑤。相反,舜若生长于中土冀州,便不可思议,因大禹治水之前,冀州正处于“汤汤洪水方割,浩浩怀山襄陵”。《吕览.审为篇》有:“昔上古龙门未辟,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野,平原谢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可见,其时中土,还是一片不毛之地。舜之都于蒲坂,是在为尧起用且水治告成以后,故许多记载都曾强调:舜一陡成聚,二陡成邑,三陡成都。

   (二)、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中国最古老的艺术珍品,都与山清水秀的南方结下不解之缘。从流传下来不多的与舜有关的文艺作品来看,便透露了舜与东南古土间的血肉联系。

   刘勰在《文心雕龙.祝盟》中,清晰地载有舜“耕于历山”时的悠然情调:“舜之祠田云:‘荷此长耜,耕彼南亩,四海俱有。’”已有专家认定:与北方旱地之“锄耕农业”相对应的,正是南方水田之“耜耕农业”;而河姆渡出土的大量骨耜与稻谷,恰好又表明了余姚乃“耜耕农业”的发源地。又,《吴越春秋》保存下来的上古诗歌《弹歌》,一开口就反映出鲜明的南方特征:“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淮南子》谓:东南之美者,有会稽竹箭。《史记》中,舜之能以两笠死里逃生的记载,想来也只有在多竹之东南一带才成。上古诗歌中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活脱脱如河姆渡先民之生活情景的生动写照;在河姆渡第二文化层内,人们发现有一口为我国最早的木结构水井。较早记下这首诗歌者,正是与余姚毗邻的上虞人王充,他在《论衡》一书中,至少两次记下此诗。《老子》中那段关于上古之时“小国寡民”的记述,显然也只能发生在南方;理由很简单,当尧之时与之前,中原一带,“十日并出”,“洪水振天”,居处条件十分恶劣,是不可能有此番太平景象的。《庄子.让王》:“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毛皮,夏日衣葛希。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书.禹贡》中所称扬州(古越州)“岛夷卉服”,“岛夷”即东南沿海居民,而“卉服”正是“葛希”之谓,也解作“斗笠、蓑衣”。《淮南子》:“匈奴出秽裘,于越生葛希。”

   舜另有一首特别钟爱的《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韩诗外传》、《史记.乐书》、《尸子》等,均有“舜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一说。《正义》释《南风》是“孝子之诗”:“南风养育万物,故孝子之歌也。得父母生长,如万物得南风也。”《史记.乐书》:“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所以舜之迁于负夏,都于蒲坂,贵为天子,仍不忘故乡历山父老,不免频频回首江南。这种“弹琴一曲,志愿毕矣”的心态,晋时复见于舜的相去历山不足卅里的上虞老乡嵇康;嵇康所著《琴赋》之灵思,想必也得益于舜。《礼记.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江南至今仍流传有“江南丝竹”。东南越地山好水好,钟灵毓秀,所以越女洁白秀美,越歌委婉细腻,都不是没有来由的,这在舜时其舞曲《韶》中,便已见尽善尽美。《论语》:“子谓《韶》,‘尽美矣,尽善也’”“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显然,无外美之山水,便无内秀之先民;《安庆府志》云:“吴越多秀民”,“秀民”才唱得出“丽歌”。公元前六世纪流传的《越人歌》,便是这种委婉柔美的典型之作。诚然,大楚也在江南,故楚辞之缠绵悱恻,亦非无因。

   人到伤心处,边歌边哭的风俗,同样也滥觞于舜时。《书.大禹谟》:“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昊天。”《孟子.万章上》:“舜往于田”,“号泣于昊天。”《颜氏家训.风操篇》:“礼以哭有言者为号。”此处号泣,正是且言且泣。舜微为庶人时,常遭父母兄弟的伤害,痛心至极,便伫立田野,向苍天哭诉自己的不幸。号泣进而又演变为歌哭。《吴越春秋》记述了这一方式的沿革:“越夫人哭而歌之曰:‘......心惙惙兮若割,泪泫泫兮双悬。’”无独有偶,邑人王阳明在那篇别具肺肠的散文《瘗旅文》中,也以同样的方式,对素昧平生的天涯逐客,“嗟叹于涕泣而告之曰”,继而又“吾为尔歌,尔听之”。其实,越剧中最哀婉动人的曲调,便是源自民间的歌哭:长歌当哭,这在东南沿海的农村地区,一直盛行不衰。笔者幼时曾亲历这种民间歌哭的场景,其印象之深至今未能磨灭。

   (三)、东南神州鸾凤和鸣

   关于舜与东南古土间的联系,我们还可从有关舜时的衣食住行、风俗人情的文献记载中,再参照河姆渡遗址所呈现的文明,来探寻其飘缈的踪影;虽然仅仅是一些蛛丝马迹,却常常透露出令人信服的消息。

   我们不妨注意一下,舜与黑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竹书纪年》云:“帝舜......龙颜大口,黑色,身长一尺六寸。”此大口内之黑色,正是黑齿之谓。《礼记》谓:“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史记.赵世家》:“夫剪发纹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黑齿雕题,却冠秫绌,大吴之国也。”比司马迁记载还早,则有《管子.小匡篇》:“南至吴越......雕题黑齿。”可见这种习俗,在春秋吴越时尚在流行。所谓黑齿,《史记集解》刘逵曰:“以草染齿,用白作黑。”又,《淮南子.坠形训》在谈及“自东南至东北方,有大人国、君子国、黑齿民、玄股民”时,汉高诱注:“其人黑齿,食稻啖蛇。”这里说得很明确:黑齿同食稻。《汉书.地理志》:“东南曰扬州,其山曰会稽,薮曰具区,川曰三江.....畜且鸟兽,谷宜稻。”而“河内曰冀州......谷宜黍稷。”进一步表明:黑齿民食稻,在东南会稽一带。东南沿海居民的平均身高,与北方人相比,总要矮人一截,想必也与食稻有关。故有的文献称“舜身短”,因为与其他先帝相比,舜要短一到三尺;如尧为七尺二寸,而禹则有九尺九寸。

   另据《山海经.大荒南经》:“有哉氏之国,帝舜生无淫,降哉处,是谓巫哉民。巫哉民盼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爱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爱有百兽,相群爱处,百谷所聚。”不绩不经而服,作注者认为是“自然有布帛也”,且特意点出:“《夏书》云:岛夷卉服,此其义也。”《吴越春秋》中,越王勾践,曾向吴王夫差贡献布帛无数。从这段记载里,我们还可以看出,舜与越先民鸟图腾之间的联系:“苍梧多象之地,会稽众鸟所居”“越王为人长颈鸟喙”⑥“大越海滨之民,独以鸟田”⑦等。越国将亡时,越王夫人随勾践赴吴哭而歌之曰:“愿我身兮如鸟,身翱翔兮矫翼。”令人想起舜的一个传说:“舜父母憎舜,使其涂廪,自下焚之,舜服鸟工衣服飞去。”而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舁日”象牙雕刻,更被认为是鸟崇拜的有力证据。双鸟是否可以理解为鸾和凤,成语“鸾凤和鸣”,想必是“鸾鸟自歌,凤鸟自舞”之意。《山海经.海内经》:“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尚书.舜典》:“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说的正是舜时歌舞盛况。河姆渡遗址中有陶埙及可以模仿鸟鸣的骨哨,是我国目前所发现最早的吹奏乐器。又,《礼记.明堂》谓:“鸾车,有虞氏之路也。”李白梦入浙江剡溪,作《梦游天姥吟留别》,其中有诗句“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礼记》保存了大量上古先帝的轶事和习俗,除了“有虞氏鸾车”、“有虞氏米廪”,还记有“有虞氏瓦棺”⑨。《淮南子.汜论训》中也载有“有虞氏用瓦棺”,并有高诱注:“瓦棺,陶瓦。”很难说这只是巧合,此前早些时候,《宁波日报》曾有报道:河姆渡遗址附近的鲞架山遗址,新出土两千余件文物,其中瓮罐和夹碳红衣陶为首次发现。瓮罐葬,据称是河姆渡先特殊的丧葬习俗。这种习俗,将人的尸体用火烧烤后,再把遗骨放时陶瓦罐内,而后入土安葬。此为古代火葬之雏形。虞舜所用瓦棺,大概与此类似。不然,若烧成比人还大的陶瓦棺材,则是匪夷所思的。

   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的房屋以半地穴式为主。《诗经》之“陶复陶穴,未有家屋”,《周易》所谓“上古穴居而野处”,指的正是中原地区;东南沿海因地处低洼,土质“涂泥”,根本无法穴居,因而只能巢居,至少也得架空着住。《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樽巢。”此外所谓先王,应是唐尧以前。其时东南,河姆渡先民早已经发现了干栏式建筑。舜迁居冀州后,把东南文明带到中土,所以《淮南子.诠言训》谓:“舜作室筑墙茨屋辟地树谷,令民皆知去岩穴各有家。”孙忠来先生《河姆渡文化探源》指出:“商周时期流行的一些重要青铜器,如釜、鼎、豆、、杯等,在半坡遗址没有发现,反而在远在数千里之外的东海边上的河姆渡遗址中找到了它们的祖型。”这说明中国文化很有可能是由东南传向西北的,而始作俑者,又不能不令人想到虞舜。早在30年代,历史学家卫聚贤就著文:《中国文化起源于东南发达于西北的探讨》⑩。实际上,这一争论早在先秦,就已经开始了。王充在《论衡.难岁篇》中,对上古九州之中心。便分述了儒者、周公、邹衍的不同观点。而阴阳家邹衍所持的观点,正是卫聚贤先生所坚持的立场:“儒者论天下九州,以为东西南北尽地广长,九州之内五千里,竟三河土中;周公《卜宅经》曰:‘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洛则土之中也;邹衍论之,以为九州之内五千里,竟合为一州在东。东位名曰赤县州。”⑾另外,《淮南子.坠形训》也有相类似的说法:“何为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足见上古时东南并非有的史书所称“蛮荒之地”。

  (四)、渔于雷泽陶于河滨

   说到舜的早年经历,《史记》中有一段影响较深远的简述,大意如下:舜耕于历山,渔于雷泽,陶于河滨。此说较早见自《吕氏春秋》以及《墨子.尚贤》。

   关于“舜耕历山”,人们谈论较多,大概与距余姚县城五六十里开外,确乎存在一个历山有关。《余姚六仓志.山川》中,除记述了“历山麓大古塘......有象田、舜井、石床诸迹”外,还引用旧县志中一个叫叶华滋的考察记述:“历山方广仅数亩,高寻丈计,......山阳石壁镌‘耕隐’二字,有石嵌空横覆如床,可坐数人,相传为帝舜耕时避雨处。”北宋王安石路经余姚历山时,曾“闵然望历山而赋之”:“历山之峨峨兮,予汝耕之,孰汝强之?”直到不久前,那儿还有学校叫“舜耕小学”。

   舜既生生于姚墟,长于姚水,耕于历山,那么其所渔之泽,一定相去不远。应如山东濮县、山西永济均有“历山”一样,所谓的“雷泽”也如影随形。山东濮县东南接荷泽县界,有汉时成阳故城,晋时称城阳,至隋方更名雷泽县。《书.禹贡》:“雷夏既泽”,《孔传》:雷夏,泽名。显然,这是后人为附会“舜渔于雷泽”,而简称之“雷泽”。山西永济县之雷泽,在县南45里雷首山下,其水南流而入黄河,它的本名原是雷水;一望而知,此乃因水有雷名,强为牵合。最早确指雷泽的典籍,为《山海经》;不仅确称“雷泽”,还确指方位“海内东”:“雷泽......在吴西。⑿”且“海内东经”之区域中,另有一条“会稽山在大越南”,可相与参证。吴西之雷泽,即今浙北之太湖。先秦文献里,也常称太湖作具区、震泽。《周易》中,震为八封之一,解为雷。舜渔于雷泽,即渔于今浙北太湖。宋人王杼在《野客丛书.地理讹舛》中云:“舜渔雷泽,正城阳之雷泽,而周处《风土记》,乃以吴越之太湖大雷山,小雷山为舜渔之所。”其实,恰恰是周处正确,因为山东城阳之雷泽名始于隋朝,如上所说,乃附会雷夏泽之故。

   舜之陶于河滨,其所谓河滨,可解为今杭州湾畔;余姚历山,距海湾不过几里。离海太近,故陶土中多盐份,但舜异才,“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⒀《正义》解释说:苦,读如“盐”音,古盐之意。因河海难分,故陶于河滨,《抱扑子内篇.祛惑》中作“舜......隐耕历山,渔于雷泽,陶于海滨”。黄宗羲《孟子师说》云:“今余姚、上虞两县,皆以舜得名......其土中,耕者往往得古陶器。舜之古迹。舜之古迹在此两县为最多。”近年在河姆渡遗址所发掘出的多得无法计量的陶器碎片,进一步证实了此地乃中国陶文化的发祥地。至于说舜与海的关系,显然,舜之“陶于海滨”,无疑要比“陶于河滨”更为正确。郦道元认之《水经注》,称余姚故城“南临江津,北负巨海”。孟子曾认为,舜乃“东夷之人”,故东汉越岐《孟子》注为:“诸冯、负夏、鸣条,皆地名,负海也,在东方夷服之地,故曰东夷之人也。”而“东夷”有时常被解作“东海”,如《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集解》注:“东夷之人。”又,《越绝书》谓:“越人......习之于夷;夷,海也。”

   据《孟子》载:当学生桃应问孟子,如果舜的父亲犯了法,舜将作怎样的选择?孟子的回答显然已考虑到了舜的早年生活习性:“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⒁。对此,明朝时,余姚才子吕天成,还专门演绎出一部关于舜的戏剧《齐东绝倒》,且同时又名之为《海滨乐》。剧中描绘了虞舜抵达海滨时的欢欣:“呀呀呀!海色晴。好好好!好看那蜃气楼台接赤城。他他他,治水安民;我我我,力田穿井。”赤城,在四明山南,天台山北;诗人李白有诗:“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庄子.让王》中也有:“舜以天下让其友石户之农。石户之农曰:‘卷卷乎后之为人,葆力之士也。’以舜之德为未至也,于是夫负妻载,携子以入于海,终身不返也。”这里,石户为地名,农即人也;《庄子.疏》陆德明云:“江南唤人作农。此则舜之友人也。”“以入于海”,《庄子.释文》司马云:“居其洲岛之地与其曲隈中也。”姚江入海口不远,即为舟山群岛,古时称方丈蓬莱;其时江南而去海岛不远者,惟有古越扬州即会稽一带。

  (五)、隐耕历山无为而治

   余姚名山遍布,其所以出名,大都与隐者有关。四先贤居首的严子陵,正是作为著名隐士得以流芳后世,子陵所居陈山,变因其客星隐耀,而更名为客星山。之后,又有虞喜隐居姚东大隐山,大隐之名,想来已不言而喻。与大隐山相邻的化安山,双瀑香茗,翠竹溪流,是当年黄宗羲的终隐之地。成语“东山再起”之东山,据称亦在姚南,相传为谢安隐居之地。而向以道家之洞天福地著称的四明群山更留下无数的绿野仙踪。不过,姚北历山才是最早的隐者之山,隐者正是五帝之一的虞舜。

   《抱扑子内篇.祛惑》:“舜孤茕小家耳,然有异才,隐耕历山。”正如儒家把舜看作美德的化身,道家则把舜奉若无为而治的神明。如《尸子.仁意》:“舜无为也,而天下以为父母。”就舜之无为倾向言,不惟道家,儒家也众口一辞。《论语》中孔子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大戴礼记.主言》:“昔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吕氏春秋》:“舜布衣而有天下。”舜既出生庶人,故有许多布衣朋友。《战国策》言“舜有七友”;七友中,十之八九都是隐逸无为之人,以至影响到他称帝后的治国风格,即《吕氏春秋.情欲》所谓:“非独染丝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许由即南方之巢居之父,而伯阳则是“小国寡民”的倡导者老子。

   无为即不做作,意味着任从自然而摒弃教化,其影响所及一直贯穿着整个越地的历史。越人的无为,不事张扬,导致几无上古文献的流传,就连浙江仅有的最古史书《越绝》。今也已亡佚。一方水土,孕育良多的,正是历代隐逸名士,即使朝廷重臣,其基本思想倾向,也不脱道家流风。春秋末年的越国大夫文种,一直要求越王勾践无为而治。托他之名所著《文子》,便是主张“道者虚无,平易,清静,柔弱,纯粹,朴素”,“怀自然,保至真”。另外,越相范蠡及其老师计倪,也都毕和崇尚黄老。王充《论衡》的基本立场,也明显示属于道家,且王充自认为“虽违儒家之说,却合黄老之义”⒂。东汉时,上虞人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则是中国道教史上的经典之作。其实无为之为,即是率性。《庄子.山木》:“舜之将死,乃命禹曰:‘汝戒之哉,形莫若缘,情莫若率。’”“竹林七贤”之一的稽康,便是这等率情名士。嵇康长好老庄,作《琴赋》以了志愿,让人联想起“舜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而天下治”⒃。

   率性的结果,必然导致为人耿介正直,许多文献都提到舜的这一性格。《庄子.德充符》:“受命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陆德明疏:挺气正直,独有虞舜。《离骚》亦有“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这咱高风亮节,其后也成了余姚历代先贤共同的特色。挺气正直,若不处圣人荫庇与提携,如虞舜之于唐尧,那就只好“归把渔竿东海湾”(王阳明)。相去东海不远,上古时就有老子所谓的“小国寡民”。“南越有邑焉,名曰建德之国”,《庄子.山木》云:“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其生可乐,其死可葬。”所以庄子才说:“有虞氏死生不入于心,故足以动人。”⒄

   《孟子.尽心上》中,另有这样一段话:“舜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作注者赵岐,其《章指》释道:“圣人潜隐,辟若神龙,亦能飞天,亦能小同,舜之谓也。”宋李杞之《周易详解》,亦如此解释乾卦:“‘初九,潜龙勿用’,指舜隐耕历山。‘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指四岳把舜举荐给尧”;而这正是孔子所谓“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⒅,其源盖出自虞舜。也难怪,在余姚历山石壁上原就镌刻有“耕隐”二字。

   (发表于《寻根》1995第2期)

注释:

   ⑴《水经注》卷二十九

   ⑵《淮南子.修务训》

   ⑶《汉书.律历志》

   ⑷《大孔江.曾子制言》

   ⑸《尚书.舜典》

   ⑹《论衡.书虚篇》

   ⑺《越绝书》

   ⑻《竹书纪年》

   ⑼《礼记.檀弓》

   ⑽《东方杂志》第34卷第7期

   ⑾《论衡.难岁篇》

   ⑿《山海经.海内东经》

   ⒀《史记.五帝纪》

   ⒁《孟子.尽心上》

   ⒂《论衡.自然》

   ⒃《韩诗外传》

   ⒄《庄子.田子方》

   ⒅《周易.系辞下》

五、帝舜文化与帝舜故里

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 朱绍侯

(一) 、帝舜文化
      什么叫帝舜文化?帝舜文化就是祖型文化,也就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文化,再明白一点来说就是未定型的伦理文化。从皇帝到周公,到孔子,再到汉代儒学,到宋明理学都是伦理文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的特点。伦理文化始于黄帝,黄帝是五帝之首,帝舜是五帝之末,帝舜文化就是黄帝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伦理文化就是以家庭为基础,处理好家庭间的关系,然后扩大到社会、国家。伦理文化的核心就是一个“孝”字。尧之所以选择舜作接班人,首先看重的就是舜是一个孝子,在父母屡遭迫害的情况下,舜就是用孝处理好家庭关系,遂成为二十四孝之首。尧任命舜为司徒,让舜掌管五典。所谓五典就是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伦理关系,但在帝舜时伦理文化并未定型,到孔子时才有了初步体系,到东汉白虎观会议,伦理文化才基本定型,由白虎观会议产生的《白虎通义》遂成为中国封建法典,从此“三纲六纪”、“三纲五常”就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以后儒家提倡移孝为忠,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理学家倡导的“饿死是小,失节是大”,都是“三纲五常”伦理文化的发展,其中虽然也有合理成分,但其趋势是向愚忠愚孝反动方面发展。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儒家、伦理文化采取完全打倒的态度,从矫枉必须过正的角度讲,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它的进步性、必然性、合理性,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有些毕竟是批过了头。在对家庭、国家方面,只要不是愚忠愚孝,讲孝敬父母、忠于国家和民族的还是适合中国人的道德观念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通过伦理道德使家庭关系得以协调,家庭稳定,社会也就稳定了。
(二)、研究帝舜文化的意义
      研究历史的目的是“古为今用”,研究帝舜文化同样可以古为今用。在帝舜文化中有很多精华可以吸收,如尧舜时代的原始民主制,或者称为贵族民主制就可以批判地吸收。在尧舜时代,凡属大事都是由四岳和部落酋长会议民主讨论决定的,如在任命治水领导人时,四岳推荐鲧,舜本来不同意,但四岳坚持让鲧试一试,舜也只好同意了,鲧失败后才任命禹去治水。另外,对于弃管农业、契管五教、皋陶管法律、垂管工业,也都是由四岳及部落酋长会议决定的,民主讨论要比个人独裁更有效率,集思广议会避免失误。
      关于培养、考核接班人的经验。尧在位70年要选择接班人,说“悉举贵戚及疏远隐者”,实际是要在不分贵贱、亲、疏的人群中推举接班人,四岳推举舜,尧曰:“吾其试哉。”意思是说可以,但要考核,使用一段时间,于是先任命舜为司徒,让他“慎徽五典”,结果是“五典克从”,接着又让他管理百官,结果是“百官时序”。内政考核罢,又让他掌管外交,去四门接待宾客,结果是“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内政外交考核过,又考核舜的应变能力,让舜深入山林川泽,结果是“暴雨雷雨弗迷”。经过三年的严格考核,才让舜“摄行天子位”。舜在摄政期间统一度量衡,修五礼(吉凶宾军嘉),建立百官各司其职的责任制。“流共不与幽陵,以变北秋,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对四凶的处理,“天下咸服”。有了这样的政治建树,尧终于放心了,最后把帝位传给了舜。无论是从政经商或开办工厂,如果能像尧那样培养、考核的接班人,他的事业一定兴旺发达。
      舜在位期间重用八恺(高阳氏之子)、八元(高辛氏之子)、“使八恺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使八才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诸夏太平,夷狄向化。任命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以得其实,命伯夷主礼,上下威让,垂主工师、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泽辟。弃主稷,百谷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以禹治水,其功最大,“披九山,通九泽,定九州,各以其积来贡,不失厥宜”。总之,舜治理国家井井有条,势力空前壮大。“南,抚交陆,北发;西,戎、析支、渠搜,氐、羌;北,山戎、发、息肃;东,长夷,鸟夷”,史称“天下明德,皆行虞帝始”,为夏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舜被选为接班人前,是一位勤劳的劳动者,“耕于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有着丰富的劳动经历。在劳动中以自己的美德教化和他一起的劳动者,“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之器皆不若窳”,在舜的感召下,人民纷纷投向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舜是凭自己的品德得到人民的拥戴,他给从政者树立一个可敬的榜样。
      敦亲睦族。研究帝舜文化,就不能不研究与帝舜有关的姓氏文化,我根据《世本》作过统计,与帝舜有关的姓氏共有56姓,其中直接原于帝舜的有11姓,即姚、虞、妫、陈、胡、田、王、吴、甄、遂、司徒等,从陈国分出的有37姓,如袁、原、庆、孔等姓,从齐国分出的有8姓,如陆、靖、尝、法等姓。在与帝舜有关的姓氏中,以陈姓最大,人口最多,据上个世纪末统计,在世界各地陈姓人口有五千万,在河南有六百万,在台湾有“陈林半天下”之说,说明陈姓人口确实很多,如果把帝舜族姓集团的人口合在一起,最保守的估计也要超过一亿。把这一亿人口的族源搞清楚了,自然能起到敦亲睦族的作用,扩而大之,可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
      总之,研究帝舜文化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伦理文化,这是社会稳定的因素,通过帝舜文化可以知道,我们是一个有智慧,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成为团结奋进,开创我们事业的动力,从而为振兴中华,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作出贡献。
(三)、帝舜故里考究
      关于帝舜故里及其早年活动地方,在中国古书记载中并没有分歧。我在《帝舜故里负夏(瑕丘)考》一文中,列举了《墨子》、《竹书纪年》、《韩非子》、《孟子》、《吕氏春秋》、《史记》等15种古籍,都说舜生于姚墟,迁于负夏,耕于历山,渔雷泽,陶河滨,贩于顿丘,还说舜为冀州人或东夷人也。但是,这些古地名究竟在什么地方,后世的解释分歧可就大了。于是就出现了帝舜故里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八省说法。因为在这八省中都有历山、雷泽、姚墟、河滨等地名,而在山东又有兖州、鄄城之争,在河南又有范县、濮阳之争。其实舜的故里和出生地只能有一处是真,其余都是假。那么怎样来辨别真假呢?我采取了排除法和地理座标定位法来辨别真伪。
      先说排除法
      《孟子》说“舜东夷之人也”,东夷在古代泛指山东及河南北部、东北部和河北东南部等地,以此定位则山西及两湖都被排除,因为孟子再糊涂也不能称两湖及山西人为东夷人,至于江苏,浙江因沾点“东”字边,暂不排除。
      《史记》说“舜翼州之人”。古翼州据《尚书·禹贡》记载包括《周礼·职方》、《尔雅·释地》所记幽、翼、并三州之地,即今之河南北部、山西、河北全境、山东西北部。如以翼州人定位,江南四省全部排除,北方四省可以入围。
      各种古籍都说“舜陶于河滨”。河,在古代是黄河的专用名词,“陶于河滨”就是在黄河边上铸陶,江南四省与黄河不沾边,可以排除,北方四省都有黄河,但山西、河北都没提河滨,也可以排除。
      以上通过东夷人、翼州人、陶于河滨就排除了江南四省及山西省、河北省,在围的只有河南、山东两省了。
      再说地理座标定位法
      关于古书所记载的帝舜故里及早年活动地姚墟、历山、雷泽、河滨多为几省所共有,不能作为地理座标,惟独负夏属河南濮阳所专有,可以作为考证帝舜故里的座标。
      说起负夏(瑕丘邑),在历史上曾与负瑕(瑕丘县)混为一谈,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把鲁邑负瑕和卫邑负夏混在一起了,说什么“鲁卫虽殊,其土一也”,今人魏嵩山在《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中把负瑕(瑕丘县)与负夏(暇丘邑)搞清楚了,负瑕是鲁邑,秦置为瑕丘县,在今山东兖州市,负夏春秋属卫,又名瑕丘邑,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南。
      舜的第二故里负夏在今濮阳县的地理座标既已确定。姚墟、历山、雷泽、河滨的地理位置也就迎刃而解了,道理很简单,舜的第二故里瑕丘既然在濮阳县,他的出生地姚墟、耕渔铸陶之地的历山、雷泽、河滨就不会距离很远,按照当时的生产力及交通状况,舜不可能离家几百里、几千里去种地、打鱼、铸陶,就是经商也不可走的很远,所以姚墟、历山、雷泽、河滨、顿丘只能在濮阳县及其附近去找。
      2000年11月我和史学界、考古学界几位朋友陈昌远、张维华、马世元等教授有幸到濮阳县帝舜故里进行一次实地考查,现将考查情况介绍如下。
      1、瑕丘。在濮阳县东南9公里五星乡固堆村,遗址尚在,是东西相连的两个高台,东丘大,上建有碧霞元君庙,正殿供碧霞元君,旁供包括孔母、孟母在内的三圣母及观音菩萨,后殿供释迦牟尼,可谓是三教合一的圣地。西丘略小,原有帝舜庙,现改建小学,小学东墙边又盖有一人来高的帝舜庙,庙虽小,香火不断。瑕丘保持了古代地貌,三面环水,一面通路,绿树相映,浮鸭戏水,幽雅宜人。《礼记·檀弓》所记春秋时公叔文子欣赏瑕丘之美,依稀可见。略加修整,就可成为游览胜地。
      2、姚墟。在濮阳县徐镇镇老街,舜出生地在徐镇镇政府西南一华里处,现在是个大集贸市场,除了还有一口已淤塞的舜井外(在一个仓库院内),已看不到任何遗迹。姚墟又名姚城,《水经注》所说的“今鄄城西南五十里有桃城”即指此。桃城据说以桃林而得名,现在连桃树亦少见,真是面目全非,但在当地仍有舜受父母虐待的传说。
      3、雷泽。在濮阳县西南2公里新习乡、城关镇、五星乡交界处,现名黑龙潭。我们站在长岭上看到一望无际的低洼地,其深度可想而知。《括地志》云:“雷夏泽在濮州雷泽县郭外西北。”又云“雍、沮二水在雷泽西北平地也。”《史记·夏本记》裴马因 集解引马融曰:“雍水、沮水相融而入此泽中。”如果没有如此深广的储水面积,怎能容下雍、沮二水。雷泽在汉魏时尚有东西三十里,南北十五里的面积,现在已大大缩小了。
      4、历山。在濮阳县东南13公里的胡状乡杨岗上村,据当地农民介绍,杨岗上村原来是在一片长岗上,经黄河多次泛滥淤积,山岗已成平地,但现在看来杨岗上村仍比周围地区略高,而且岗上是黑沙土,具有湿粘干硬的特点,与周围的黄土地的土质不同,是典型的古丘陵黑沙土,相传舜耕历山即在此地。在杨岗上村也有一座帝舜庙,庙不大,香火很盛,当地老乡也能讲述一些帝舜的故事。
      5、河滨。据濮阳县史志办一位朋友介绍,河滨在濮阳县黄河故道北,已没有什么遗迹存留,所以我们也就没有考查。
      通过这次实地考查,我们感到濮阳县现存的有关帝舜出生地、故里、早期活动的遗迹及有关帝舜的故事传说,与古书记载三者基本吻合,这就更坚定我们认为帝舜故里在濮阳县的信心。当然这也只是初步推断,要想完全确认,还有待于更科学的研究加以证实。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初步断定帝舜故里在濮阳,但是,在古史和方志中确有记载在山东鄄城、兖州、濮州,在河南范县也有帝舜故里,当如何解释?其实这是由于历史上区域建置变化所产生的误会。《后汉书·郡国志三》记载,在汉代濮阳、鄄城、范城皆属兖州,故那时说帝舜故里在兖州并不错。
      又据《濮州志》记载,濮州在秦汉时属濮阳郡,隋时废濮阳郡设濮州,州冶在鄄城,雷泽、范县、临濮、濮阳均是濮州的属县,故说帝舜故里在濮州也符合历史事实。宋时设濮阳郡,冶所在鄄城,濮阳改为镇,据此说帝舜故里在鄄城也没错。金、元时期设濮州,冶所在鄄城,明洪武二年废鄄城入濮州,景泰二年濮州州冶由鄄城迁至王村(今范县濮城镇),据此说帝舜故里属范县也是有据可查的,实际上帝舜故里本身并没变动,只是因为区域建置的变化而改属过鄄城、兖州、濮州、范县而已。
      嘉靖《开州志》的记载最有典型意义:“鄄城乡隶属里十有五:柳村、潘村、徐镇、长乐、孝义、南孟、文罡、张郭、郭龙、朔村、榆林、十八郎、文安、焦村、龙漂。”其中的徐镇(姚墟所在地)、十八郎,郭龙、长乐、孝义、柳村、南孟、文罡、朔村现在均属濮阳县。最近鄄城有关领导已明确表示:帝舜故里过去曾属于鄄城,而现在属于濮阳县。这一表态,可以说给帝舜故里的争议划上了句号。

六、

        关 于 历 山

     舜是远古帝王,距今已在4000多年之前了。他所处的时代,大体与龙山文化时期相当。舜被推崇为仁民爱物,选贤与能的圣君,又是耕稼陶渔的劳动能手,更是善于处理家庭关系的孝友模范。儒家称孔子"祖述尧舜",称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舜是中华优秀的典型人物,深受历代人民爱戴。正因为如此,各地人士爱慕之余都愿意靠近他,就近供奉纪念他,纷纷拉他为本地的乡亲先贤。由于年代久远,古史简约或缺残的这种任意"落户"的方式比较容易。例如依靠"舜耕历山"的说法,就产生了许多叫历山的山岳。据不完全统计,自称是舜耕过的历山,在全国不下20来座。其中北至黄河逐鹿,南至浙江上虞,西至山东永济,东至山东济南。仅山东省就有济南、菏泽、蒙阴、沂水、费县五处。人人自称其家乡为真正舜耕之山,这就需要考证了。

2005年9月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共运城市盐湖区委、运城市盐湖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全国虞舜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先秦史学会第八届年会于9月5日至7日在风光秀丽的山西运城盐湖区鸣条舜帝陵庙——中国先秦史学会尧舜禹研究基地隆重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黑龙江、贵州、甘肃等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及日本的130多位先秦史学专家学者对虞舜文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探讨。

     关于虞舜或有虞氏部落活动区域(居地),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正是由于中华先祖枝繁叶茂,代有迁徙扩张,因而造成全国许多地方都说有舜的遗迹。地方之间互争先祖居地,恰是中华民族强大向心力的具体表现。目前虞舜居地主要有冀州、兖州二说,另有会稽、汉中、零陵等说。经过讨论,关于会稽、汉中、零陵说的已很少有人坚持,有些原来坚持上述学说的专家来到运城之后,看到该地区与舜有关的丰厚文化沉淀,尤其是参观了舜帝陵庙及盐湖区举办的“虞舜文化专题展”,立即改变看法,认为黄河流域特别是晋南应该是舜的活动地区,但仍有少部分学者认为舜活动区域在豫东鲁西,或认为有虞氏部落先活动于豫东鲁西,后迁于晋南(今运城市)。多数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舜的主要活动区域在晋南境内。

《史记》记载:“舜生于蒲阪(今永济市),渔于获泽(今阳城县),耕于历山。

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坂(今永济)已成定论,它们都在运城附近。

       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尧舜禹的传说流布,但相比之下,晋西南的尧舜禹传说却有着自己独特而突出的传播特点:一是世代祭祀,源远流长。与晋西南有关的尧舜禹传说不但见于早期文献如《左传》、《孟子》、《墨子》、《竹书纪年》、《史记》等,而且到南北朝时,尧舜禹的立庙祭祀在晋西南已经有了明确记载。平阳、蒲坂、安邑的这种祭祀至公元6世纪隋文帝时更被列入国家祭祀制度。二是地域相连且相对广阔。晋西南的尧舜禹传说地域基本包括了现在的山西省西南部临汾、运城两市。与国内其他有尧舜禹传说的地域相比,其地理特征一是面积相对广阔,二是地域相连,呈连片分布状。三是同时期传说人物分布在一地高度集中。同时期传说人物如尧、舜、禹、契、后稷、伯益、皋陶等高度集中分布于一地,这在国内其他地方闻所未闻,但在晋西南都是历史事实。四是深入民间,皆成民俗。与国内其他地域相比,尧舜禹传说在晋西南的表现形态早已不限于简单的神话传说流传,而大多皆升华成为民俗活动的世代传承。

  经过广泛深入的研讨、论证,大多数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无论从文献典籍、历史遗迹,还是民间传说来看,晋南都是中国上古时期历史舞台的核心;黄河流域特别是晋南应该是舜的主要活动区域,舜帝卒葬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鸣条岗上的舜帝陵符合当时社会条件,比较具有说服力;大量的文献记载、历史遗址、民俗传说,印证了运城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虞舜文化的主要发祥地。

        历山坐落在山西省沁水、翼城、垣曲和阳城四县的交界地域,是一处自然生态与风景景观极为奇特的大山,历山属于山西南部的中条山脉。这是一块面积广约300余平方公里的原始山地,主峰舜王坪海拔达2358米,是华北地区南部山地的最高峰,此山森林密布,清泉四季长流;峻峭绮丽的险奇峰峦拱围着主峰舜王坪,犹如众星捧月,数量约100余座;幽深的峡谷纵横交错,其中峡谷最为密集的地方人称七十二混沟,据知至今还无人敢于进出于此。就是这们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尤使我们惊奇的是,此地已知的上百处山水景观,无不与舜的传说故事发生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历山人说历山最著名的风景景观有百处之多,而与其相关的舜的传说故事也有百种以上。历山人还说,如果把历山所有有关舜的传说组合起来,当可形成一部舜的历史,而且能与我国古代有关文献中对舜的记载相互吻合。例如在舜王坪西南方向大约30余公里处的垣曲县同善镇附近有一个斜井村,村中有一古井人称舜井,即传说中舜的继母推舜落井处,斜井村附近又有诸冯山,传说是大舜的出生地。与诸冯山相距不远又有山称瞽冢山,传说此山则是舜的瞎眼父亲瞽瞍的坟墓之所在。
  又如,历山及其周围一带自古盛产小麻,然而唯独舜王坪东南20公里处的东坪山(在今阳城县西南云潆山附近)却自古从不产麻。这是什么缘故呢?据说这和有关民间传说中所讲舜的继母屡次陷害大舜有关。传说中讲,一天舜的继母给舜一袋炒熟的麻籽,让舜到西坪山(在今舜王坪东北沁水县一带)上去种,继而又给舜的弟弟(舜的继母亲生,我国古代许多文献中称其为“象”,但在历山一带的传说中则名曰“仄”)一袋生麻籽,让仄到东坪山上去种,并规定两人将麻下种后必须要等到麻苗出土开花后才准回家,否则就要赐死。可是,谁知两人在路上走得饿了,就吃随身带的麻籽,弟弟觉得哥哥的麻籽吃着香,于是就要与舜换。舜此时并不知道继母的恶毒用心,遂与弟弟仄交换了麻籽。结果呢,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那样,历山舜王坪四周的山庄土地都长着麻,右唯独仄所去的东坪山上不产麻。据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也曾多次号召乡民在东坪山试种,结果不是产量极低,就是有种无收。其中的原因,当然不会如传说中所讲是因为当初仄的这里种了熟麻籽的缘故。但是,凡是在历山听到过这个故事的人,总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个自古以来我国很多地方民间都在讲的故事,在历山的舜王坪下听起来绝不像的以文学传来的外来事物,而活脱脱就像是历山当地土生土长的发生在昨天的事情那样新鲜和富有天趣。
  诸如此类的舜的传说,在历山的主峰舜王坪一带更为集中,每一个传说故事都各与一处或数处风景景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再如像舜王坪东北处沁水县下川村西那条四季长流叫做“富裕河”的小河,有关传说中说它是在一个大旱不雨之年,为了拯救饥饿中的百姓生灵而由舜的妻子娥皇用金簪划出来的。另如在舜王坪北侧的雪红坪下流淌着另外一条清清的林尺河,林尺河畔长着一种罕见的稀有树种叫林尺木。这种林尺木木质极轻,通常一根成檩材的林尺木重量不过10公斤左右,可是若将它放在水里,却会像石头一样沉重得马上坠入水底,而不像其他树木那样投入水中后能长久在水面上漂浮着。林尺木的与众不同,传说同样与舜有所关系。据说一次舜治理历山一带的洪水,当他坐着车辇过河时,车轮却被洪水冲跑了,于是手下的人赶快就去砍林尺木做车辇的轮子,但是砍倒的林尺木又太重,众人怎么抬不动,舜一着急就脱口喊道:“这木料应该轻一些!”话还没落声,林尺木果然就变轻了。当装上新用林尺木做的车轮,又要过河时,由于水流湍急,新做的车轮连同车身总是漂浮在水面上打转转,就是走不过河去。这时舜又急得大喊:“车轮应该沉在河底而过!”还是话音未落,原先漂在水上打转转的车轮就立即沉在河底缓缓向河对岸驶去了。从那时之后,当地民间就一直传说林尺木是舜御封过的神木,于是历山人自古都把林尺木当作驱邪避鬼的吉祥之木,连黑夜出门行路,人们也常常要随身带一根林尺木在手中。
  即使是在历山的主峰舜王坪的顶巅之上,同样是凡有风景景观的地方就有舜的传说。海拔2358米的舜王坪四周悬崖如削,深若千丈,而峰顶却是片足有20余平方公里的高山草甸,其平缓起伏之状酷似塞外草原。就在这草甸之中,离此地唯一保存的一座古代建筑--舜帝庙不远处,有两股旱不干涸、雨不泛溢的清泉从一眼望不到边的奇花异草中突冒而出。在当地的传说中,这就是与舜的两位妻子(即尧的两位女儿)娥皇与女英有关的妫水和水。又有人说,这两股泉水,是娥皇、女英听到舜治湘水而不幸身死南方九嶷山的噩耗后, 由两人悲伤的眼泪变成的。从康熙年间的《垣曲县志》中得知,当年这两股泉水旁,曾经建有娥皇与女英之祠。距离泉水不远,在彩毡铺成一般的夏季五彩草坪上,又有两条与耕犁犁过的犁沟一模一样的垅沟,虽然关于它的出现年代之久远谁也讲不清楚,但垅沟内翻起的泥土,却一年四季总是如此清新,永远像耕犁刚刚犁过的一样。更奇异的是,尽管舜王坪上无处不长着花草,但唯独这两条“舜耕犁沟”却永远没有花卉草木长出。如果说流传在历山群山中的舜的故事仅仅是一些传说的话,那么1972年至1978年间,考古工作者在历山下川村富裕河畔发现的细石器文化遗址却是真切无疑。遗址中共出土了上万件石器制品。这些石器制品至少说明1.6万年前的“下川人”已能使用复合工具,如带柄的刀、锯、弓箭、标枪等等。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先生讲到下川遗址,直言这“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细石器文化遗址。”
  原始生态的大山,古老神秘的舜的许多传说,然后再加上真真切切的1.6万年前古人类的生活遗址的存在事实,历山,则更增添了一重重诱人深入的神秘气氛和耀眼的光环。
  与下川古文化遗址及舜的一系列传说交相辉映,历山还有着相当独特的民俗文化。如在舜王坪近围四县的山村中,我们就发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在其它地方难以遇到的理象:每年春耕过后,这些山村的农民们纷纷将自家的牛马类在牲畜全部赶上高高的舜王坪草甸上,而牲畜的主人们则在送牲畜上坪的当天即返回山下的村落。从这一天开始直至农历十月初,四五个月当中,无论风雨雷电,舜王坪上成百上千头牲畜就在一种无人照管的情况下度过上百个日日夜夜。白天它们安然信步于蓝天白云之下,悠然咀嚼,夜晚则与同村的“邻居”们结群而卧。大畜公畜们环卧于外圈以防猛兽侵袭,母畜与幼畜则在圈内安然而睡。这种稀有风情究竟起始什么时代,历山人自已都说不清楚,反正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另外,在历山舜王坪周围的许多山村中,我们还看到至今民间做饭所用铁锅、铜锅或者是砂锅,无论是什么质地,其锅的外形与史前人类使用的三足陶釜或陶鼎于河滨的有着联系呢?我们已不得而知。我们在历山还有另外一个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今天在山外,时代早已跨入工业社会,但在历山深处的下川人家庭中,几乎每个成年的家庭成员仍然有着一种近于原始的采集野生植物果实的技巧及习俗。1986年时,这个包括老弱残幼的内总人口不超过2300人的山乡,一年内除了正常的农业耕作,竟能额外地采集回菖蒲5000多公斤,木耳2000多公斤,鹿茸5公斤、橡籽15000公斤,麻皮10多万万公斤,松籽20多万公斤,沙棘……历山人还保持另外一些祖辈相伟的文化生活习俗,如在舜王坪西南垣曲县同善镇一带,历山人习惯在院墙上密密麻麻地插种上许多带刺的仙人掌,而在舜王坪东北沁水县下川村一方,历山人则产惯于在自家的屋顶上种植一种叫作“无根花”的紫色诱惑。“无根花”没有根,所以不怕它们的根须穿透屋顶使房子在雨中水,但它们既然没有根须又为什么能长得那样茂盛鲜艳呢?下川人的祖 先又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时代里开始了这种在屋顶上种植“无根花”习俗的呢?这真是一个极富文化魅力的右史生态之谜。
  真正的自然奇迹还在于,山西省境中的地势最低点毫清河谷地(海拔180米)也处于历山舜王坪南部不到50公里的垣曲盆地之内。这就是说,在一个不足50公里的距离中,竟然出现了一个大到2100余米的自然落差。遇到天气晴好时,站在舜王坪顶的人们常常可以看到50公里以外毫清河汇入黄河处的一线闪亮的波光反射。这可能是一处在中国北方大地上绝无仅有的自然奇观。许多绮丽壮美的自然风景景观,诸如峡谷断崖、峭峰绝壁、激流飞瀑、岩溶洞穴等就都发生在这种很短距离与极大落差的疾变地貌之中。近年来,国家又在历山成立了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由于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所处地域东南直接面对着辽阔的黄淮大平原,不但有着良好的日照,而且长年得以承受来自东南部海洋性湿润气流的滋补,故而这里就又大量分布了极多科目的植物就多达上千种。此外还有许多蕨类、菌类、藻类、苔藓、地衣类植物出现。根据生物学界专家在当地的多年实地采集考察,从该区域多菊科、豆科、蔷薇科、紫草科、禾本科、木樨科,百合科、藜科和兰科等数十种种子类植物的特征看,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基本属于暖温带植物区系。然而,生物学家和林学家们在此处还发现了诸如红豆杉科、连香树科、野茉科等类属于亚热带科的植物,所以他们又断言“中条山植物区系中有喜暖植物的祖先”。也曾有专家认为,一些目前在长江流域已经稀见的植物科目竟然还可以在黄河以北的历山自然保护区大量见到,这不能不说又是一个自然界的奥秘。
  历山腹地还存在着一个石灰岩溶洞群落。1986年秋天时,笔者与分别来自北京和南京的两位青年学者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寻找到了位于历山东麓临涧村附近的“修真洞”。这是一处深约1公里的小型溶洞,洞内的钟乳与石笋类景观发育状况较为典型,各种石灰岩水溶结晶物的自然造型也比较丰富。然而让我们感到有些吃惊的并不是它们,我们者被布潢洞壁的千百首古人题咏深深地感染和吸引了。就着微弱的手电光和火把的照明,我们着意考察了一下这些古人题咏的时代(题咏90%左右为毛笔墨书,题咏之后几乎无不留有作者姓名与题写时间)。初步查找之后,我们终于发现了洞内最早的一首题咏古诗的书写时间是在距离我们866年前的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与其它题咏所不同的是,作者未用墨书,而是且了鲜亮的红色矿物质颜料。在修真洞洞口处,我们还见到了明朝万历时曾做过太子太傅吏部尚书的当地人王国光当时留下的洞居诗文碑。诗为七言体,共三阕24句。诗前有序,序中 光在400余年前就写到该洞“中有题咏,皆前代笔迹”。距离修真洞不远处还有沁水县界内的南阳仙洞、历山白云洞和黄士洞(当地人又称为黄道士洞)等。其中白云洞中也有古人题咏,而且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有游洞古习沿袭至今。
  历山没有一般历史文化名山所拥有的那些宏伟规模的人文建筑景观,但是历山的每一处山水都包含了历史文化。这一座目前世人依然罕知的历山,在它的怀抱里不但仍然保存着历史文化的奇迹,而且同样保留了自然生态的奇迹。在其数百平方公里的地域范围内,有莽莽无际的原始森林,有特大型的刀削斧劈般的大峡谷,有典型的更新世原土层高山草甸,有古老绮丽且深不可测的一处处“喀斯特”岩溶洞穴,有苍劲雄险的悬崖叠嶂,有数不清的山间泉瀑,还有许多在长江以南几乎失其物种的珍贵植物及动物,例如黑鹳、林麝、猕猴、金钱豹、大鲵(娃娃鱼)与鸳鸯等。1982年,历山已经成为国务院公布的我国第二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下川古人类文化遗址,则在198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富有特殊历史背景及民俗氛围的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历山的山水风物从此将进入一个新的世纪。美丽而古老的历山,俨然是一部博大精深巨著,现代人类正在揭开它那神秘而苍古的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