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胡萝卜素柱层析:我所理解的辛亥革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7:49:53
今天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关于这场事件的纪念文章很多,大家见仁见智,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对于还原其本来面目,实属必要。那么,我所理解的辛亥革命又是怎样的呢?我认为,可以从清政府、革命党和立宪派三股力量的博弈来解读。

 

    首先,我们来看清政府方面。

 

    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入侵,一败再败的清政府其实也意识到原有体制出了问题。在巨大的危机面前,一些清醒之士开始寻求富国强兵的变革之路。从“师夷长技”到“中体西用”再到“预备立宪”,清政府的改革看起来是在不断推行。但实质上,种种改革举措并非出于统治集团的自愿,而是迫于形势的压力,目的还是在“保住大清数百年基业”,保住其既得利益。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就应该改革开放,可它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才开始行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本应该进行政治、军事、经济的全方面改革,可它只“师夷长技”和“中体西用”。1898年“戊戌变法”,本是清政府难得的一次利用体制内外的共同力量推进改革的机遇,可它却扼杀了体制外力量。经过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后,清政府的统治基础已大为削弱,但还是有时间和机遇挽救。危机改革最要紧的,一是人心,二是时间。但预备立宪的假,即慈禧所谓“立宪五不议”(军机处事不议,内务府事不议,八旗事不议,翰林院事不议、太监事不议),以及后来“皇族内阁”的出现,使清政府失去了人心;预备立宪的拖,即从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到1908年宣布九年后预备立宪,也就是说至少要到1916年才有可能看到宪法的影子,这就有如在翘首以盼的人们头上浇了一盆凉水,革命党不会等,立宪派不愿等,从而使清政府失去了宝贵的时间。失去了人心和时间的清政府,只能是死路一条。

 

    然后看革命党方面。

 

    孙中山于1894年曾给李鸿章上万言书,申明自己的抱负,提出改革的主张。但位高权重的李鸿章显然对籍籍无名的孙中山不以为然,以“军务匆忙”为由拒绝见他。大受打击的孙中山远赴檀香山,开始宣传他的反清革命思想,随后创立了“兴中会”,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1895年底,他首次筹划广州起义,尚未起事,便因泄密而遭镇压。用他自己的话说,此时“风气未开,人心锢塞”,“举国舆论莫不视其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然而,五年不到,由于清政府军事上一败涂地,政治上摇摆不定,舆论已悄然转变,同情与参加革命党的人日渐增多。正如梁启超在《现政府与革命党》中所言:“革命党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现政府者,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厂也。”到1905年,国内外的革命团体已达数十个,影响较大的除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外,还有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等在长沙成立的华兴会,以及江浙一带由蔡元培、陶成章、徐锡麟、秋瑾、章炳麟等领导的光复会等。各种宣传革命思想的书报刊更是层出不穷,有上百种之多。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标志着革命党的力量开始汇合。革命党人成了清末的舞台上除清政府与立宪派外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但即使到这时,拥有军队等国家机器的清政府依然处于绝对强势;其次是拥有社会基础和雄厚财力的立宪派;革命党人力量最弱,他们既没军队又没财力,还缺乏群众基础,这从革命党人连续发动的多次武装起义均告惨败可见端倪。

 

    再看立宪派方面。

 

    自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日本连胜君主专制制度的俄国,让许多人意识到实行君主立宪是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灵丹妙药,于是各地立宪派开始浮出水面。各类立宪组织纷纷成立,如康有为在北美组织的“国民宪政会”,梁启超在日本主持的“政闻社”,张謇等在江浙成立的“预备立宪公会”,汤化龙在湖北成立的“宪政筹备会”,谭延闿在湖南成立的“宪政公会”等。

 

    1909年10月各省諮议局的成立,使立宪派对于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充满了期待。但他们认为九年的预备立宪时间太长,应该提前。于是,各省諮议局联名派代表进京请愿,要求一年内召开国会。但清政府借口筹备不完全,国民程度不齐,加以拒绝。连续三次请愿后,清政府作了让步,宣布五年内召开国会,但在京请愿代表遭到驱逐,各地的请愿游行也遭到镇压。1911年清政府组成了所谓“责任内阁”,其中满族权贵占了大部分,完全违背了立宪原则。清政府的冥顽不化,使立宪派深感绝望,很多人不再对清政府抱存幻想,一部分从此愤而转向革命。

 

 

    从以上三方面的情况可以看出,革命党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满清统治,立宪派主张在君主的框架下推进立宪。清政府和革命党是死对头,但和立宪派在体制内还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因此,清末这三支政治力量彼此角逐,在革命党和清政府你死我活的争斗之外,立宪派作为第三方就变得举足轻重,特别是在时局的紧要关头,立宪派选择站在谁的一方,谁就更有把握获胜。清政府的假立宪面目被戳穿以后,它不但成了制造革命党的工厂,而且把本来属于自己的盟友立宪派推向了革命党一方。

 

    武昌起义,事出仓促,因孙中山、黄兴等均在国外,以致群龙无首。这时革命党不得已推出新军协统黎元洪。但黎元洪实在不看好这场暴动,因为在军事上这场起义难有胜算的可能。然而,属于立宪派的湖北諮议局议长汤化龙因时而动,主动出面协调各方事宜,和革命党一起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宣告湖北独立。随后汤化龙以湖北諮议局的名义通电各省諮议局,呼吁各地响应独立。这一政治上极具杀伤力的举措,足以要了清政府的命。

 

    最先响应独立的是湖南。湖南独立后首任都督是革命党人焦达峰。但焦达峰缺乏足够的社会基础和声望,左右不了湖南局势,不久就被枪杀,再次推选出来的都督是湖南諮议局议长谭延闿。结果,两湖领先,各地革命党与立宪派同声相应,清政府二十二个行省,不到一个月,有十四省先后宣告独立。这就如一副多米诺骨牌,立宪派不但是其推手之一,而且主持各地独立的大多就是諮议局,从而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力量与清政府相抗衡,并最终逼使清政府退位,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共和政府。由此看来,辛亥的功劳簿上,至少有一半应该属于立宪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