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说明书:关于印发《全市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意见》的通知 - 政务公开 - 三门峡教育信息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0:24:55
关于印发《全市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意见》的通知 提要:

三教文〔2010〕26号



各县(市、区)教体局,直属各中小学:
  现将市教育局《全市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三门峡市教育局
  二○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全市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意见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八日)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教学要效益要质量,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决定从2010年起,在总结以往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构建高效课堂的重大意义
  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构建高效课堂活动,是三门峡市教育局党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现实要求,对我市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二、全面领会高效课堂的内涵
  相对于低效教学而言,高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新课程理念和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和各学科教学特点,采取一定的教学模式或流程,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组织管理形式,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掌握双基知识和技能,完成学习目标任务,从而实现三维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最优化,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三、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思路和目标要求
  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通过学习、展示、交流、合作、改革等策略,促进学校有效校本研修机制建立,促进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能力的持续提高,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探索常态教学条件下,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和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工作目标:
  1. 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明显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能力普遍提高。
  2.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
  3. 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学校特色、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通过合理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促进课堂教学实现高效、优质、轻负。
  小学教师通过三年时间将小学段教材的知识树、知识结构图绘制完毕,教师业务素质整体提高,教学能力大幅提升;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验和探索,初步形成具有我市特色和县域或学校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积极推进评价改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初中教师通过三年时间将中学段知识树、知识结构图绘制完毕,教师理解课标和把握教材的能力得到整体提高;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验和改革,初步形成具有我市特色和县域或学校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促使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人才,为高中阶段输送更多的优秀学生,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各普通高中认真实施高中新课程。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积极开展校本教研,促使全体高中教师准确理解课标要求,系统掌握高中教材的编写体系和特点,确保教师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加强新课程教学实践,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加强对几种基本教学课型研究,逐步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促进教学"四清"的切实落实和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全市高中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向高校输送的优秀人才数量明显增加,广大人民群众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更加满意。
  四、构建高效课堂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
  确保高效课堂构建活动顺利推进的关键在校长,而实现高效课堂有效构建的关键在教师。构建高效课堂需要教学管理者和广大任课教师进一步改变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深入研读与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不断探索各种课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改进评价办法和机制,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构建高效课堂需要有扎实有效的"课前"、"课中"、"课后"等重要环节作保证。学校要通过加强教学管理,引导和促使全体教师在以下几个环节积极探索,努力实践,确保高效课堂构建工作的稳步推进。
  1.认真研读课标、教材。要求教师对照课程标准,通读所任学科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编者意图,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真正做到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在此基础上,能够细读当前所教学段教材,研读单元教材和每篇文章和章节内容,吃透教材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前后教材的联系、知识纵向线索和横向结构、把握知识深度与广度、知识的内涵和教材以外的相关信息,明确知识重点、难点和关键,能够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加工处理,细致作出对教材处理的构想,能够就一册书写出高质量的教材分析,写出整册书和单元可行教学计划,为有效备课打牢基础。
  主要措施:各县(市、区)教体局和直属中小学要在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有效教学理论和深入研读课程标准,理清教材知识网络的同时,要通过骨干示范、同事合作、同课异构、个人研读、画知识结构图等形式,提高教师对课标、教材的把握能力。各级师训、教研部门要通过引进专家培训、提供专业支持、以考促训、以赛促训等措施,为学校和教师落实工作要求提供有力支持。
  工作成效:所有教师能够正确理解教材、合理使用教材,部分教师能够创造性使用教材,各校建立起长效的教材教法研训机制。
  2.高度重视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规范备课、有效备课。教师在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把握学情、了解环境、把握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依据新课程教学设计的两个基本思路(即:要以学科课程内容的结构特点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要以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线索和学生心理发展过程、活动训练为线索来设计教学),高质量落实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媒体、备程序、备作业的常规要求,做到规范备课。在此基础上,要鼓励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性地开展有效备课,逐步让每一节备课都能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线索清晰、方法得当、结构分明、内容精当、富有内涵,形成有个性、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主要措施:各校要通过加强常规管理,落实备课检查、指导、考核、讲评分析制度,建立集体备课机制(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修改、课后反思),开展优秀教学设计展览和评比,开展备课案例评析研究等举措,全面提高教师备课质量。各级教研部门要通过加强过程性的备课检查、指导和服务,为教师有效备课提供充足的课件、课例等资源,及时推荐名师备课案例,组织教学设计竞赛、开展优秀教案评比活动等措施,促进全市教师备课水平的提高。
  工作成效:各中小学形成有效备课的研修机制;所有教师能够规范备课,部分教师能够创造性地进行有效备课,促进研教相长。
  3.切实抓好课型研究。各县(市、区)和中小学根据新课程标准探究不同学段、不同学科"新授课、讲评课、作文课、复习课、实验课、自习课"六种课型的结构特征和教学要求,
  新授课:树立"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理念,倡导实施"先学后教,精讲精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把促进学生积极紧张的思考作为主要任务,教师精心导入、讲授、提问、指导、评价,围绕学生的疑难点、易错点、易混点设计问题,组织学生探究、讨论、合作;安排足够时间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高效达成。
  讲评课:教师要分析典型性问题、共性问题,研究学生的解决问题思路、策略、技巧,特别要对错因的形成进行分析、探究,还原其错误思路,找准问题症结所在。要善于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通过循循诱导引领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总结方法,揭示规律,训练思路,提高能力。
  作文课:教师要重视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重视作文的生成过程, 每次写作应鼓励学生富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生活,亲自去感受体验生活。教师要指导学生收集并积累精彩美妙的字、词、句和篇章,充实学生的写作仓库。
  复习课:教师要合理安排练习与讲评的时间,通过设疑激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练习讨论,指引学生思考释疑;通过点拨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和揭示规律;通过专题训练,增强学生解题思维的灵活性,最终促使学生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理清知识体系,建立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和实验室条件,指导学生制定实验方案和准备实验材料、用具,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实验,规范学生的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在实验中总结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重点培养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自习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为目的,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需要自由支配自习课的时间,或完成当天作业,或预习新课,或查漏补缺、促优补弱。要善于指导学生如何上好自习课,探索有效的自学方法和自学效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扎实、细致的学风。
  主要措施:各校要在巩固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各学科、各学段常态课的课堂教学观摩、展示、研讨活动。组织骨干教师上引路课、示范课,开展全员性的高效课堂教学评比、青年教师创优课、中老年教师献艺课等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坚持开展高质量的校本研训活动和微型课题研究活动,加强教师间的对话交流,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促进教师自觉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各县(市、区)教体局和直属中小学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途径和方式,组织高效课堂专题学习研究活动;通过组织研究课、引路课、示范课和组织骨干教师送课下校等活动,为教师提供实践高效课堂教学的专业支持和服务。在逐步形成各种课型的有效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的同时,努力构建与高效课堂教学相配套的目标监控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等措施,引领实践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
  工作成效:建立起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评价标准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全市教师牢固树立起追求高效课堂教学的理念,全市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4.切实优化作业设计。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师明确作业的巩固和检查功能、深化和提高功能、体验和发展功能,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创新作业批改形式,发挥作业批改中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师生心灵交流的激励性作用,作业及时评价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作用。
  主要措施:各级教研部门和各学校要通过采取完善常规作业设计要求和评价细则,加强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情况的检查和讲评,组织作业设计研讨,开展教师现场作业设计竞赛、优秀作业设计案例评选、优秀班级作业展评、学生家长评教等措施,推进作业设计的优化,使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评价的良好习惯。
  县级教研部门要通过开展全县教师作业设计评比活动,组织作业改革经验推广,组织学校优秀作业展评等措施,推进优化作业设计。
  主要成效:使全体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的良好习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5.加大考试与评价改革力度。要求在全市建立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考试与评价制度。建立县级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课题和学生发展性考试与评价研究课题,有可行性研究方案、有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制度,有扎实的研究过程和阶段性成果(含学校、教师),有便于操作的日常评价工具和管理要求。
  主要措施:通过开展发展性评价理论培训,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建立激励机制,推进课题研究,及时进行工作总结和交流,在学校建立起高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为构建高效课堂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保障。
  各县(市、区)教体局一方面要为学校、教师开展教学评价实践研究提供及时的指导和支持,另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各学科高效课堂评价标准、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考试组织形式,建立教学成果奖励机制等措施,为学校、教师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力导向。
  工作成效:各县(市、区)要建立起科学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和高效课堂评价体系(全市中小学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见附件),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五、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全面扎实推进高效课堂构建活动的稳步开展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在领会高效课堂内涵的基础上,提高对构建高效课堂活动重要性的认识,统一思想和行动,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细心做好工作安排,广泛深入宣传动员,精心周密组织实施,努力形成校校、人人、课课追求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浓厚氛围,通过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分工负责,全员参与,全力推进。为加强领导,保证构建高效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市教育局成立构建高效课堂工作领导小组(另行通知),领导、指导和组织全市构建高效课堂活动的开展。各县(市、区)教体局、各级教研部门和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全面实施。
  2.各县(市、区)教体局和直属中小学进行深入调研,通过听课、问卷调查、与师生座谈、查看教案和作业等,全面了解和掌握教学现状和教师现状,形成资料翔实、数据准确、事例充分、说服力强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报送市教育局办公室和基础教育科。
  3.各县(市、区)和直属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别制定针对性强、符合实际的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于2010年3月31日前报市教育局办公室和基础教育科。
  4.各县(市、区)教体局和直属中小学组织教师全员培训,学习教学理论,提高对开展构建高效课堂活动意义的认识,树立开展好构建高效课堂活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学习和讨论,理解和掌握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施策略,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5.各中小学组织教师分学科开展构建高效课堂研讨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科教师进行本学科常态课的教学研究,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思路、模式、策略和方法。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确立各学科高效课堂课题研究的方向、目标、方法和预期成果。倡导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和课堂反思能力。
  6. 各学校要分学段开展副校长、教导主任说课、讲课、听课、评课培训和比赛,提高副校长和教导主任的教学指导能力。
  7.各县(市、区)教体局和中小学要通过连片教研、城乡交流等活动,组织教研人员、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任课教师积极开展有关高效课堂的理论学习、业务培训、教学研讨和教学交流等活动,组织各层级的同课异构、达标课、示范课、优质课等形式的课堂教学观摩会或展示交流活动,展示和推广阶段性高效课堂教学经验。
  8.各县(市、区)教体局和中小学分阶段及时总结高效课堂阶段性成果和经验,根据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提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层次,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模式。凡在高效课堂构建方面已经形成一定教学模式并取得初步成果的单位,要结合2010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对构建高效课堂提出的具体要求和本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探索和研究,改进、完善和提升本单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更有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更有推广价值。
  9.各县(市、区)教体局和中小学及时对构建高效课堂活动进行全面系统地总结,整理研究成果,编辑《资料汇编》;加强高效课堂研究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形成富有地域或学校特色的常态化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10.各级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构建高效课堂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名校、名师进行表彰、奖励。
  六、举办系列活动,确保高效课堂构建活动顺利推进。
  打造高效课堂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要周密部署,严密组织,抓紧抓实,力求实效,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聪明才智,逐步把活动引向深入。
  1.实施高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
  进一步完善《三门峡市高效课堂评分细则》,从制度上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以县(市、区)为单位,全面实施高效课堂达标活动,开展达标活动,由县(市、区)教体局统一下发高效课堂达标证;从2010年元月起,高效课堂达标证将作为我市教学岗位标兵评选和教师职称评定的必备条件之一;各级各类中小学,要有计划地组织好校内达标活动,每年推荐三分之一的教师参加市、县达标活动,计划用三年时间达到人人达标。市教育局要把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2.各级示范性学校要切实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定期开展高效课堂经验交流活动。教育行政部门要把高效课堂教学构建活动的实施情况和教学质量提高情况纳入示范校回督范围进行督察。各类教学名师、教学岗位标兵在高效课堂构建中,要起到带头作用,凡是起不到带头作用的,教育行政部门要取消相关称号。
  3. 各县(市、区)教体局和直属中小学要把构建高效课堂活动情况作为教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纳入绩效工资考核范畴。
  4. 2010年,以县(市、区)为单位,举行优秀教学案例展示,2011年,举行优秀教学论文交流活动;2012年,在全市范围举行优秀教学成果展评活动。
  5. 从2010年元月起,全市优质课评选活动全面纳入高效课堂达标工作,各县(市、区)每学年组织一次达标活动,全市组织一次构建高效课堂展示交流活动。
  6.各学校要把高效课堂构建活动作为一项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和满意学校创建活动的重要抓手和长期工作,深入持久地扎实开展。通过开门办学,主动接受社会、党委、政府、家长、学生的评议,积极改进教学方式,促进高效课堂构建活动的持久高效开展,促进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