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医药公司是国企吗:职场"同车文化"受伤或受益 专家提醒谨言慎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01:53:52

职场"同车文化"受伤或受益 专家提醒谨言慎行

2011年10月31日08:47新闻晨报高艳我要评论(5) 字号:T|T

随着商务区域的扩大、私家车的增加,乘公司班车或者搭同事顺风车的上班族,数目不在少数。对于每天处在相对封闭空间里的一个或几个小时,有些人表示很享受,但也有人表示很纠结。于是,职场新名词“同车文化”横空出世了!专家提醒,一方面要牢记“职场无小事”,需谨言慎行,力戒触及职场的禁忌话题;另一方面要学会利用此空间建立起同事间的私人关系,尤其是职场新人要调整好心态,在公司同事面前巧妙树立一个正面积极的形象。

【白领发帖】

“同车的你”让我很受伤

随着出行成本的增加,平时乘班车上下班,越来越成为一项被人“羡慕嫉妒恨”的福利,而享受不到此福利的上班族,搭同事顺风车的频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无论是班车还是同事私车,都催生了不同于办公室的同事社交。

记者注意到,日前有不少“班车族”在论坛里讨论“同车文化”。其中,一些自称不善于交际的人表示不知如何“破冰”,看到其他同事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聊得热火朝天,自己却根本插不进话,因此备感失落。有刚进公司的新人诉苦,称晚起几分钟,在最后几秒钟冲上班车,发现全车只剩下大领导旁边的一个空位,硬着头皮坐下去,因不知跟领导如何套近乎,整整70分钟里“万分抓狂,真想跳窗而出”,最郁闷的是等下了车,还有同事在一旁说闲话,讽刺他“浪费了在领导面前印象加分的大好机会”。还有人发现,有位与自己坐了10年班车但没讲过话的同事忽然成了自己的上司,“跟她问了声好,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以后还要一起坐班车,不能像以前那样不说话了吧?可是,说什么好呢?”

白领Mary昨天在网上告诉记者,她最近也被一位“同车的你”搞得很头大。“新搬的家,和部门一同事住在同一个小区,她盛情邀我搭车,我开始挺开心的,毕竟比挤地铁要舒服许多。我主动提出要负责部分油费。”不久她就发现,每次在车上聊天时,这位同事十次有八次都会把话题往工资和奖金上拐,不是抱怨其他部门比本部门工资高,就是指责老板不重用她,不让她接大客户、大项目,所以年终奖总要比别人少许多,等等。“我坐在副驾驶座位,每天都得‘恭听’她这通大嗓门的抱怨,感觉真差。我脸皮薄,想不出拒绝搭车的理由,没想到又无端招惹口舌。”前几天,有个同事也搭了这辆车,转天就把这位“怨女”司机的原话广而告之,老板自然不开心,连带着对天天搭车的Mary也施以颜色。“现在领导看我的眼色明显冷了许多,你说我这个车搭得冤不冤?”

【专家支招】

可准备安全话题避开雷区

心理咨询师陈天星分析,限定在班车及同事间顺风车的“同车文化”,其实是职场社交的一部分。“车内既是一个特定的狭小空间,也是个流动的空间。上班族处在这样的场景下,比较放松,有时会脱口而出一些不恰当的话题。”他举例说,譬如车子经过一家旅馆,有人无意中透露,前几天曾看到另一个同事和一名异性从那里走出来,这个话题很可能立即成为全公司当天最大的八卦。

在班车上该坐得离领导近一点,还是应该保持最远距离?对于这个问题,陈天星建议,一般情况下作为下属还是应该自觉坐在领导的影响力圈之外,不要贸然地上前套近乎,“如果没上车时就发现领导坐在车内第一排,不妨拿着手机假装接电话,很自然地走到车子后面去”。他还指出,一旦坐到了领导的旁边,不要虚伪地说套话说假话,领导有兴趣倾听的话,可以真实地讲述自己最近在职场遇到的困惑,向其求教,“当然要防止口无遮拦,不要谈涉及公司全面规划的问题”。

在沪上从事人力主管工作的高圆圆也表示,班车交际、同车文化是一个越来越受重视的职场话题。“平时在公司,工作上可能有许多职务上的合作,大多是公事公办,彼此最多打打招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有距离。班车是一个比较casual (休闲)的场合,比较有利于建立起同事之间的私人关系。这种私交不一定很深,但在以后的工作中,可能会对彼此的合作有一定促进。比如说一个人手头要和A、B、C三位同事进行工作对接,三件事分不出轻重缓急,但B同事和他有班车上的交往基础,他可能会优先处理B的事务。”两位专家都指出,“班车社交”要避开职场交际的雷区,如收入、职位竞争、其他同事的重大规划(如投资、购房和“造人”计划)及对公司优劣的点评(包括前公司和前同事),建议从聊家常和一些大众话题入手。许多职场新人都称有班车社交忧虑症,对此高圆圆建议,新同事最好事先准备一些自己拿手或安全得体的社交话题,例如美食、天气、近期社会新闻热点、当红影视剧等,这样在别的同事聊天时他可以插插话,至少可以点头、微笑,表现出一种参与感。“通过这样的班车上的社交‘破冰’,大家会慢慢接纳新人成为团体的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