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人生:体验、追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6:10:07
人生:体验、追求 - 詹佳杰 - 新浪BLOG

人生两部分:体验与追求。惟有有追求的人生,才能算作真正的人生。可能有人会说:体验——花钱,追求——找钱。所以我要说明,追求的实质是自我实现(个人可以充分发挥其潜力和才能,对社会做出自己觉得有意义、有价值的贡献,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马斯洛说,是一个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而真正的最高尚的追求(理想),我以前说过,是自己心中的世界——自己所认为的这个世界所应该达到的样子。人,成长——初步觉醒,发现自己——始追问一切,发现人生——目标明确清晰。知道自己的生存动机、追求的终极是什么:前方的目标,脚下的路,漫漫修远,人生唯此一线,所做的事,必然属于该线的开辟,连接到那一终极。然而:
        生来为忙碌,茫昧随世流。稀里糊涂地就被拉去一个场所进行装配,一装十几年,奋力为一个亦实亦虚的数字而劳碌。童稚时懵懵懂懂,因而只知盲从,而长大了,对于自己所做的事,也未必觉解其意义。问:为什么这样呢?答曰:本来就是这样的嘛,别人也……“别人也”,这种无形的感染,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根深蒂固的看法。

我以前有一篇文章说:专注是灵魂的生存方式,其实质正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人,必要是奔跑着的,否则便“无聊”,无聊如同康德所说,就像心脏在动物机体中停止了跳动。但,我们到底专注于什么呢?为利益所逼,惟利益是图。活着为了什么,天底下没有多少人清楚,要不就自欺欺人。但他们有必要明白吗?他们是奔跑着的,他们正汲汲于他们无休止的所欲。他们行于一条世人所以为的“正轨”上,过得很安稳,此种安稳的循环未被打破,你去打岔,用一些不属于他们体系中的问题,有意义吗?

 

宇宙间的任何物质都是运动着的。运动是因为矛盾。运动的方向是“安”,人固然概莫能外。由理想从现实拉开的一条路,追求与体验——这正是理想化的、纯粹的、真正的人生。我们所做的一切之事(直接或间接,但要把一些不属于人生的基础性的事情除开),都可纳入此二者的范畴。我们所做的一切之事,都当是我们的本性本心的需求,而不应该是被迫:体验方面,动物性的、审美情感等种种需求;追求方面,必当连接到我们所追求的终极。二者一般是合为一体,追求中有所体验,体验也助于追求的征途,而动机则一般为其一。

从现实中人们的生活与“形而上”的人生的差距中,我们可窥得这个社会的扭曲程度,既为虚妄程度。对此,中国现时的教育最当拿来谈谈:

一、而学习。这绝不是人们所说得那样简单,这不是一般的扭曲。(而所谓素质教育也是一种不及根本的虚妄说法。真理是具有唯一性的。)一个人接受教育,当属于其人生的追求一面,而分数,仅作为一个检验,终究是虚浮的。但,迫于畸形现实的压力,为了生活、为了利益——在利益的逼迫之下——受教育者,不得不完全向分数看齐,由虚妄支撑起热情,以应试为动机进行学习,应战考试游戏。受教育者万万不得觉解,不得多想,清醒是绝对不可以的,也甭去管个数字里的真才实学和运气、投机之成分如何,总之,必须麻木其中。这种叫做应试的游戏,是为中国人进入社会前之一大异化改装。经过这一改装的人,没有人格,没有理想,没有高尚的审美情趣,根本没有成“人”,唯一群功利的世俗爬虫,组成了这个乌烟瘴气的世界。

二、,非“同一”,而是“分裂”。现实情况下,教育是作为社会机器之一部分,它的功能是培养出合格的零件以使得社会机器正常高速运转——这是站在国家的角度上说。而受教育者,他们的眼光都是落在利益上的:我读书,不是我本心需要这些知识,需要用它们来构建自我、实现理想,而是我必须用它来赚钱,靠它来生活。(生活为了什么呢?消遣。)就是这样的。

中国人是世俗的、实际的,而中国人的人生是最不真实的。中国是一个充满了虚妄的国度,也是一个自上而下充斥着形式和注意主义的国度。人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各自戴好面具、各自逐其所欲、自欺欺人、阿Q精神……

 

    古代的哲学:入世的,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追求式;出世的,道家及禅宗,无为而治,追求“无”的境界,为体验式。古之士人,总会先执着于大济苍生的抱负,尔后若仕途坎坷,更察觉到世态炎凉,官场险恶,便只好愧志归隐,转入纯体验式的人生,纵情于山水之间,也不失为一种“运动”,一种“存在方式”。当然,这必要有一个前提:要放得下,尽量做到“无”则更好:无己、无功、无名,无物我相对的二元,从而无得失心;并且要彻底地远避尘嚣,充耳不闻窗外事,眼不见心不烦,免得心生不平又郁郁难遣。这方面,五柳先生算是成功了的;而另一位五斗先生却不然。且看一看他的颓废相: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醒则复起饮也……他自称“绝思虑,寡言语,万物不能萦心”,是真的吗?我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做不到,要不,灌酒作甚?

    哀莫大于心死,平常是这么想,心死而苟活,丧心丧志,多可悲?当你抱着某一样东西时,你生怕把它弄丢了;但,你偏被那东西折磨得痛苦不堪、闷堵难释,你便开始绝望地想:哀莫大于心不死——这般痛苦,那定说明你还放不下而存那怕一丝的不干呢。

 

    我早说过,中国由于其地理环境的封闭的原因,局限了中国人的认识,而形成了形而上的宇宙观:天不变,道亦不变,阴阳五行之说不变,内中国教化知礼而外夷狄混沌茫昧不变,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常不变。不变,是中国哲学的至理。中国的追求,就是平天下。平者,百千代的平都是一样的:正常的封建统治秩序,贵贱皆安其本分、操其本务,不为越轨之事,必恪守“天理”,哪怕把“人欲”灭了都是应该,饿死了绝不能失节。至于中国的“体验”,那丰富了,几千年的沉淀,衣食住行,信手拈来都是文化。但是,“体验”也是追求来的、创新来的。中国由于宇宙观停滞而发生的腐朽,在禁锢的明清两季已病入膏肓。从八股文到文字狱,从李梦阳、王世贞的复古文学主张到乾嘉学派埋首故纸堆,思想专制、文化独裁,更有近代中国同西人交往时所表现出的虚骄蒙昧,中国已经僵化彻底了。今之国人动辄自诩“五千年的文明”,殊不知此正乃一心智之大障。中国是世界上最无创造力的民族,这一点绝不容争议。从原本的本国文化中发育出来的现代中国文化,不是畸形,还是畸形,要不就是杂糅、杂种;非止这些,五千年的文明,国人知道多少?人们平时接触的所有事物中,有多少东西上面有五千年的积淀?中国文化,中国人自己知道得还没有日本人多。旧的中国被打破了,新的远没有建立起来,守旧无可收,创造也无所适从,旧的丧失了,新的自我呢?中国是严重迷失的,中国人没有真正的追求。旧体系的中国不被打破,中国其实也一样生存,只要天下太平就好,中国的“存在方式”,中国的“运动”,完全在于中国式的世俗人生:食色禄位,以人生为纯消遣的享乐主义。麻将牌永远搓不腻,八大菜系山珍海味,中国人独在这方面永远创新。中国式的消遣人生的世俗文化,可谓丰富矣。向前开拓是“运动”,原地踏步和开倒车就不是“运动”了?想中国千年以来,多少代人,就是这么过来的。而偏偏却有人为耽迷于眼前,蓦然回首,想及生前身后,良多的感慨与讥讽便来了:

    古今多少风流。想蝇利蜗名几到头。看昨日他非,今朝我是,三回拜相,两度封侯。采菊篱边,种瓜圃内,都只到邙山土一丘。惺惺汉,皮囊扯破,便是骷髅。

    道家言: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疣溃痈。尼子也曾怀疑:永劫复归?

果真人生逆旅,百代过客?陶子曰:吾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红尘看破,知浮生若梦,是非成败转头空,这是悲观;执迷于现世的所欲,追逐虚妄,是乐观。而到底,悲观才是最彻底真实的,是吗?不是。

   在“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宇宙观之下,中国人没有比平天下更远大的真实追求。天下平如何,不平又如何,分分合合,盛衰更迭,周而复始,原地踏步,这样的追求又有多大的意义?中国的世俗人生,纯体验式,来这纷繁人世走一遭,最终也逃不了一个“散”字,不是若春梦一般是什么?上帝叫我们来这世上,一是要看风景,而是,对于这个世界而言,我们来了不能白来:我们体验风景,于自己心中成长出梦想的风景,进而便为了实现梦想的风景而前行,前行途中,又是一路的风景。再简单地说吧,让四海升平,不仅要平,而且要升。我们的一生在升平途中行止,是为结局,也是为过程。我们是会消亡的,并且也会为后人所淡忘,但,后人的身上,正是包括我们的无数前人的凝聚,我们的血液永远在流淌着。我们的永恒,并不在于“生”,并不在于“名”——只要知此天命,看到来者的繁茂,正继我们的路在前行,便感到欣慰而无悔于自己的一生了,复有何可悲?真人乐天知命,不意垂名,我相信这一点。 评论(4)┆ 引用┆ 阅读(208)┆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