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工作计划:中国端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4:28:10

1、唐太宗与端砚
  唐太宗李世民(627-649在位)将一方端溪石渠砚赐给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褚遂良(596-658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史载其博涉文史,尤工书法。唐太宗时官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褚遂良如获至宝,引以为耀。他经常用端砚临写王羲之的兰亭叙 ,可谓名人,名砚,临名帖,被传为佳话;
  2、武则天与端砚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武则天(685-704在位)将一方“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端砚赐给名相狄仁杰(607-700,唐大臣),震动朝野,名扬天下,狄仁杰把它视为稀世之宝,并在砚台上镌刻铭文表白忠君爱国和坚贞的心迹。
  3、宋徽宗与端砚
  宋绍圣二年,赵佶受封于端州为端王,元符三年赵佶继承皇位称徽宗(1101-1125在位),重和元年宋徽宗用端砚御书“肇庆府”赐守臣,自此端州更名为肇庆,取“开始带来吉祥喜庆”之意。宋徽宗是我国历史上在书画艺术方面有很高造旨的君主,他的“瘦金体”和许多绘画作品都是借助端砚流芳百世的。
  4、米芾与端砚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字元章,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历官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知淮阳军等职。尤其擅长书法绘画,得王献之笔意,画山水人物,自名一家,著有《砚史》。传说有一次宋徽宗请米芾到皇宫为一块新做好的屏封写字作画,完成后,宋徽宗十分满意,就问米芾需要什么,米芾说想要刚才用来研墨的端砚,宋徽宗就赏赐给了米芾,米芾如获至宝,生怕宋徽宗变卦,马上抱起端砚就揣入怀中,谁知端砚中的墨汁溅了米芾一身,宋徽宗见状抱腹大笑,而米芾因此得到了一方皇帝御用端砚,从此米芾爱砚如命,并著有《砚史》,书画水平也大幅提升,成为一代书画大家。
  5、岳飞与端砚
  宋代抗金名将岳飞(1103-1141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在烽火岁月里与端砚结下不解之缘,他把端砚视为珍宝,亲笔在端砚上铭文:“持坚守白,不磷不缁”八个行草大字,以此表明抗金卫国、还我河山的意志和绝不与投降派同流合污的决心,还用端砚写就了气壮山河的《满江红》。
  6、包公与端砚
  宋代名臣包拯在端州任知郡事三年(公元1040年——1042年),铁面无私,公正廉明,减少贡砚,为端州百姓办了许多好事。包拯离任时,船出羚羊峡,突然波浪翻腾,狂风骤起。包公事感跷蹊,经查问得知端州砚工为了表达他们的敬仰,特意托人送来了一方用黄布裹着的名贵老坑端砚。包公便将这方端砚抛进西江。刹时,江上风平浪静。后来,那方砚化成了一块陆洲,这就是砚洲岛。包砚的那块黄布形成了一片黄色的沙滩,人称"黄布沙"。后来人们在砚洲岛上建起了包公祠,至今香火不断。
  在端砚历史上,共有六十多位皇帝与端砚结缘,文人雅士更是数不胜数,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位外,唐代李贺、刘禹锡、皮日休,宋人王安石、苏轼、米芾、陆游、文天祥,元代赵孟頫,明代陈献章、祝允明、文征明,清代雍正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以及屈大均、朱彝尊、刘墉、纪昀、翁方纲等都留下不少赞美端砚的诗篇。1、冻:是端砚中不同形态的白色绢云母扁豆体,是端砚石中质地最细腻、最幼嫩、最纯净之处。根据不同的形态质感和颜色,分为鱼脑冻、蕉叶白、浮云冻、碎冻、米仔冻、天青冻等。鱼脑冻因其形状如冻结的鱼脑而得名,其色泽是白中有黄而略带青,也有白中略带灰黄色。最佳的鱼脑冻应该是洁白、轻松如高空的晴云,其白中带淡青,或白中有微黄略带淡紫色,色泽清晰透澈,有的又如棉絮一样,有松软的感觉,即所谓“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有鱼脑冻的端石,质地高洁,石质特别细腻,确如“小儿肌肤”。鱼脑冻一般为不规则圆形,四周有火捺环绕,常见于老坑、坑仔岩、麻子坑。
  2、蕉叶白:又称蕉白,是冻中的一种。它的特征是如蕉叶初展,一片娇嫩,白中略带青黄。古人对蕉叶白评价极高,赞美备至:“浑成一片,净嫩如柔肌,如凝脂。”蕉叶白一般边缘较清晰,有细条纹,没有火捺环绕。
  3、石眼:是一种天然生长在砚石上,有如鸟兽眼睛一样的名贵花纹。它是含黄铁矿与赤铁矿的结核体。石眼呈翠绿色,或黄绿色,或米黄色,或黄白色或粉绿色,大小不一,一般直径是3—5毫米,也有个别达到8—25毫米的,而且神态各异。好的石眼圆正完美,晕圈数层,中间有瞳,叫做活眼,无瞳叫死眼,因石眼稀有,所以“端砚贵有眼”,因石眼的形态美,很神,所以常将其置于砚堂以外,作为装饰使用。
  4、天青:是优质砚石中呈现蓝黑色的石品。端石中的天青较为少见,难得,古人所谓:“如秋雨乍晴,蔚蓝无际”是上品天青。在端砚石中色青而微带苍灰,纯洁无瑕者谓天青,即恰如临近黎明前的天空,深蓝微带苍灰色。它是端石的青花最密集之处,也可以说天青就是青花的聚集空间,由于各种青花聚集一起就形成天青。故说天青是非常难得,罕见的,也是端石中十分细腻、幼嫩、滋润之处。
  5、青花:是一种难得的、十分名贵的石品花纹,青花是自然生长在砚石中呈青蓝色的微小斑点,是由微粒赤铁矿和磁铁矿等矿物细小斑点形成,一般要湿水方能显露。青花的品类繁多,各有不同的名称,如微尘青花、鹅毛氄青花、蚁脚青花、玫瑰紫青花等,是优质砚石的重要标志之一。
  6、冰纹:是老坑独有的一种石品花纹。它是有晕的银线,向两边融化,似线非线,似水非水,质地细嫩,形态自然,与砚石本身融为一体。冰纹冻是一组面积较大的冰纹,如一幅瀑布倾泻而下,在“瀑布”的四周有白茫茫的霞雾或似披上轻纱幔帐。冰纹是十分稀有名贵的石品。
  7、金银线:是多见于老坑砚石中的石品花纹(坑仔岩、麻子坑和最近开采的冚罗蕉砚石也有发现)。它呈线条状横斜或竖立在砚石之中,黄色者称金线,白色者称银线。
  8、火捺:又称“火烙”,就是说在端砚石中有些部分出现好像用火烙过的痕迹,又如被熨斗烫焦,呈紫红微带黑色者。端石的火捺有老嫩之分,老者色泽紫中微带黑,嫩者紫中微带红。常见有胭脂火捺、马尾纹火捺、金钱火捺、猪肝冻火捺等。
  9、翡翠:在端石中呈翠绿色的圆点,椭圆点斑块或条状。翡翠有别于石眼,它既无瞳子,又不像石眼那样圆正,外围没有明显的蓝黑色边缘,翡翠在端砚石中亦是名贵的石品。
  10、黄龙纹:俗称黄龙,其色泽似由土黄、黄褐、米黄及青绿、苍灰混合而成。有时会在砚石表层出现,跨度较大,呈条带状。黄龙纹多在坑仔岩中出现,利用的好有其特殊的艺术效果。

冚罗蕉又名打木棉蕉,位于端溪麻子坑下方,与朝天岩与宣德岩同一石层。冚罗蕉开采于明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开,现有十多个洞口,但产量不大。石质细腻、坚实,硬度为肖氏45—65,发墨较慢,石色青灰色微带紫,有象芭蕉叶的平行纹理,又称杉木纹,另有天青、蕉叶白、碎冻、火捺等石品,偶有石眼、金银线。

 宣德岩 开坑采石于明宣德年间,故得此名。其石色以猪肝色为基调,略带紫蓝、苍灰,石质也较细腻,幼嫩,仅次于坑仔岩和麻子坑,宣德岩之佳石与麻子坑、坑仔岩砚石不相伯仲。但宣德岩砚石多断脉。较难采,佳石亦不多,故目前基本上停止开采。




 端砚,是采用肇庆市行政区域内适合研墨的石头经过加工,具有研墨功能的砚台,肇庆市古称端州故而称端砚。据清代计楠《石隐砚谈》记载:“东坡云,端溪石,始出于唐武德之世。”武德为唐高祖年号,武德元年是公元618年,由此推算,端砚问世已有1380多年。1952年湖南长沙705墓出土的唐代端溪箕形砚和1965年广州动物公园唐墓中出土的一方唐代端溪箕形砚(现藏广州博物馆),正好印证了端砚问世的历史。
    石质细腻、滋润,发墨不损毫,呵气能研墨,石品花纹丰富多彩,研出的墨汁油润发亮,层次丰富,虫蚁不蛀等特点名列中国石砚之首。硬度适中;端砚石硬度为摩氏(2.8至3.5),比墨条的硬度(2.2至2.4)稍硬,但比刻刀的硬度(约5)低1倍左右。致使端砚下墨快、易雕刻。不吸水;端砚石显孔隙率小、饱和吸收率低,说明砚石的矿物细、粒间间隙小,开型或小开型裂隙不发育,使砚石蓄水不涸。


 白端砚石色洁白如雪,莹润如玉,在以紫色为主调的端砚家族中,别具一格,卓尔不群,令收藏家们梦寐以求。但因为它产自肇庆端州自古著名的风景区七星岩,历代禁采岩石,故琢制极少,传世极稀。又因为全国各地出产的白石砚台很多,相似相近者实难以区分鉴别,故也增添了几分神秘难寻的感觉。 
  按端州琢砚老艺人的传说,以古端州七星岩白端石琢制砚台始于宋代。但在砚著中首见白端之名,并述及白端作朱砚之用,是明代万历时期文房四宝学家屠隆,其在《考槃余事》中述:“朱砚:……或用白端亦可。”之后,明末及清代砚学家多有记述。如清乾隆时陈龄的《端石拟》:“七星岩:……产石名白端,色白如雪,作朱砚最佳。”朱砚,是专门用于研磨朱砂等颜料彩墨的砚台,多取白石为之,以朱红等彩色易显也。白端不但洁白如雪,且质地细腻滑嫩,不但是琢制朱砚的上乘石材,还是清代岭南妇女的化妆品材料。此外,白端石还雕作观音菩萨、水丞笔掭等仙佛造像及文房用品等。 
 白端石是肇庆七星岩独有的特产,其中又以七岩排列榜首的玉屏岩所产称冠,玉屏岩就是以岩中白石如玉故名。至今玉屏岩山上山下尚存古人采凿白端的遗址,如山上玉皇殿北侧的叮咚井和双珠,山下登马鞍亭石径西侧大如厅堂的岩洞等处。而又以叮咚井的白端最为上乘,驰名清代的端州干粉即以此白端所制,所琢白端砚台也较同岩他处最显白润,更比景区内他岩远胜一筹。只是叮咚井仅为宽约一米多、长数米、深约十米的狭坑,古人采石有限,所琢砚台难得一见,当视为珍中之珍。
  严格的精品白端石特征是:细润如玉,莹白如雪,纤尘不染,绝无杂质。普通的白端石则包括:同为肇庆七星岩所产但质理粗些、且不甚白者,以及石中夹杂黑红等色石纹的白锦石。如陈龄《端石拟》所言:“七星岩……有花纹者为白锦石。”及江藩《端研记》所载:“白端石:……其质理粗者为柱础,海幢寺佛塔、将军署前石狮皆其石也。”


以出产端砚著称于世的斧柯山,位于肇庆市羚羊峡东南,绵延十多公里,崇山峻岭,气派非凡。其东麓地域一直是沙浦镇辖区,故有些人习惯称这一带产出的端石为沙浦石,还有羚羊峡以东(属鼎湖区)的沙浦诸坑,此地自明末清初曾断断续续开采过砚石,沙浦石现在称之为新麻坑或斧柯东。石质不俗,细腻,坚硬致密,石品纹理丰富,实用性很强,送礼佳品。


砚的分类及称谓          砚是“文房四宝”之一,它的历史已很久远了,近年出土文物中,有西汉初期的砚台和砚石,那么,它至少有二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关它的称谓或别称,可谓多矣!
  一曰即墨侯。唐朝文嵩以砚拟人,作《即墨侯石虚中传》,称砚姓石,名虚中,字居默,封"即墨侯"。从此人们便称砚为即墨侯。如宋朝王迈的除夜洗砚诗:"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
  二曰万石君。宋朝苏轼作《万石君罗文传》,以他优美的文笔,给产于婺源龙尾山的"罗文砚"(歙砚的一个品种)写了一篇传记。说"罗文,歙人也,其上世常隐龙尾山;并说"罗文"因"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封"万石君"。万石君的名字从此传开。
  三曰瓦砚,亦称砚瓦,俗称瓦头砚。唐以前除石砚、瓷砚外,就是陶砚。澄泥砚是陶砚的进步。唐朝韩愈在《瘗砚文》中讲的"土乎成质,陶乎成器"就是指澄泥砚。秦汉时建筑宫殿用的砖瓦,多采用澄泥制法,后来有人用这些砖瓦改制为砚。正象唐朝吴融《古砚瓦赋》中描述的:"无谓乎柔而无刚,土埏而为瓦;勿谓乎废而不用,瓦断而为砚"。还有一说,谓:"砚瓦者,唐人语也,非谓以瓦为砚,盖砚之中必隆起如瓦状,以不留墨为贵。"
  四曰陶泓。唐朝韩愈作《毛颖传》,称砚为陶泓,陶泓指的也是砖瓦砚。唐宋时,尽管著名的端石、歙石、红丝石以及洮石等相继出现,用这些石料做成的砚开始流行,但砚石开采、制作仍受种种条件限制。瓷陶砚便于生产,所以瓷陶砚在当时仍多于石砚。在称呼的习惯上,总是把砚和陶瓦联系起来,既是称石砚有些地方也叫砚瓦。
  五曰砚台,把砚称为砚台,可以说是对砚的一种通称。唐朝司空图的诗句:"夕阳照个新红叶,似要题诗落砚台。"
  六曰石友。过去的人都把书斋和客座中的各种珍品,以友相看。砚被称为石友。宋朝王炎有诗云:"剡溪来楮生,歙穴会石友。"楮生指的是纸。石友指的就是砚。
  七曰砚田。宋朝戴复古有句诗叫“以文为业砚为田"讲的就是旧时读书人依文墨为生计,因将砚台比作田地。宋朝苏轼诗:"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
  八曰砚池。有种凹形砚称作砚池。晋傅玄《砚赋》云:"芦方圆以定形,锻金铁而为池。"说的就是这种砚。砚池,也指砚端的蓄水池。  九曰砚山。依石天然形状凿为砚,刻石为山,叫做砚山。明高谦《遵遵生八戕》谓:"砚山始自米南宫,以南唐宝石为之,图载《辍耕录》,后即效之。"如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有清人阮元旧藏仿元人清溪钓艇小景端石砚山即是。
  十曰墨海。宋朝苏易简的《文房四谱》载:传说黄帝得一玉,琢为墨海,并帝鸿氏之砚"于其上。宋朝程俱《谢人惠砚》诗:"帝鸿墨海世不见,近爱端溪青紫砚。"刊入清朝高凤翰《砚史》那方题铭"墨乡磅礴,天空海阔"大瀛海澄泥砚,即是墨海的典型形制。墨海也指大墨盆。清朝翟颢《通俗编》讲:"今书大字用墨多,则以瓦盆磨之,谓其盆曰墨海。"
  砚还有许多陌生的称谓,如清朝王继香在他的《醉庵砚铭》中写道:"昔人号砚曰润色先生、曰岩屋上人,曰铁面尚书,余独取其静而真也,谥之曰静真先生。"这样计算起来。砚竟有十多种称谓。其中有一些可能许多人闻所未闻。其实像"润色先生",早在唐代女诗人薜涛写的《四友赞》里就有“磨润色先生之腹”的提法了


端砚是肇庆市历史最为悠久的特色产品之一,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在国内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肇庆市端砚产业的进步和品种的增加、技术的提高,端砚业得到较大发展的同时,作为日常用品,也面临着实用性极大地消失、砚石资源日渐枯竭、广大普通砚人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依然不高等问题。时代的不同,丰富多彩的传统风俗、特产的文化内涵因日渐远离人们生活而日具神秘感,同时,现实也经常毫不留情地在竞争中把它们淘汰出经济市场,使之成为文化历史。这样,凸显了端砚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亟待未雨绸缪,而转化为高档的、肇庆市标志式的文化产业,未尝不会是一条好的路子。目前肇庆市虽存在普通意义的端砚文化,却严重缺乏文化产业。
一、端砚由普通实物用品转化为高档文化产业的必要性
        端砚实用价值在极大地消失
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端砚,最大的实用价值就是研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极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使用毛笔、砚、墨、宣纸等进行书写。甚至使用文房四宝的集中人群——书画爱好者或书画家,也越来越多地使用方便快捷的工业成品;而且可以说,即便少数书画家依然喜欢使用传统的文房四宝,砚台也是其中使用率较低的。一种产品(特别是日用品)失去实用价值时,发展下去的方向必然是向其它价值形式转化,不然就会走向消亡。端砚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得天独厚地拥有这种转化条件和能力。但是,虽然目前肇庆市端砚的卖点早已不可逆地越来越集中在其工艺、收藏价值上(这还是不足够的),但端砚的产业结构、砚界心理习惯取向、产品的工艺技术等,却未能充分适应这种价值形式转化的需要,甚至连心理的转化准备也欠缺。这很可能阻碍端砚事业的发展
优质坑石资源已日渐枯竭
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端砚石料资源枯竭,已是多年前已凸显的问题。例如名声在外的老坑石,如今在本地市面也仙踪难觅。当然很多人认为端砚只是一个招牌,砚坑的发掘上大可另选、多选坑址——肇庆出产的,难道不就是端砚了吗?其实,端砚千多年的文化积淀,早已使端砚石料的化学成分、品质、种类、具体矿址等名声在外,而且被众多学者、机构研究和发表。贸然将大量非典型的、品质差距较大的砚坑人为列为典型端砚坑,将可能损害端砚品牌,降低端砚品位,并出现鱼龙混杂现象。当然,新坑并非不存在成为新的典型端砚坑的可能,时代毕竟不断发展。但是,不可再生资源产品经常具有新旧产品交替期漫长的特点,交替需要存在一个足够的缓冲期。以目前坑源储备看,新坑潜移默化为同意义的端砚坑时,新砚坑却可能也已差不多开发殆尽了。这也是不利于端砚业发展的。行业经营亟待规范
如今,肇庆市毗邻砚洲的黄岗镇,端砚厂毗邻皆是,几乎全部是单一的家庭作坊,缺少能真正达到“端砚”这一国家级品牌的一两家龙头企业。砚民偷挖滥采砚石之事时有发生。一方面坑石资源日渐枯竭,社会却囤积着大量未能有效消化的砚品砚石,行业徘徊于劳动密集型形式,无序的自我竞争和缺乏名牌意识更使端砚价格远低于所含的劳动价值、资源价值和文化价值之和。亟需政府进行调控、引导。
端砚目前的文化外延之一——端雕,尚需打气
应该说,端雕已是端砚向产业文化化迈出的其中重要一步,它是植根于端砚才发育成长起来的。虽然端砚历来存在着雕刻工艺,但由于过去砚匠群体的“重石轻雕”心理及文化素质限制,一直没有近年般的受到砚界重视和得到蓬勃发展。因此从狭义上理解端雕,其实就是近年兴起的端砚雕刻艺术。相对于文化内涵深厚的端砚本身和国内其它地方的著名雕刻品牌,端雕的底气其实是相对不足的:其一是雕刻工艺的真正实力和规模并未能达到端砚和端雕目前已被推至的地位,这是十分危险的,名不副实的后果经常会是拖累其根产业的发展;其二是专业雕刻人才匮缺,未能吸引并形成雕刻行业,名家更是寥寥无几;其三是雕刻工艺未能充分与时代结合,品种风格尚嫌单一,需要融入时代色彩大胆创新尝试——换句话说,端雕必须逐步以“石”为主,走出以“砚”为主的框框;其四是缺乏忧患意识,后备专业力量的培育几乎处于随生随灭状态。
从业人员的生活未能达到相适应的质量与地位
端砚是文化日用品,随着时代的进步,砚人的生活不可否认的一直在提高,从业群体也一直在缓慢扩大。但因为缺乏高档文化产业的大环境,导致其社会职业地位、个人收入、实现自肇庆价值的吸引力,乃至执业准入资格体系、形成研究学科的条件和力量都十分嬴弱,从业人员鱼龙混杂。由于失去文化层次的地位支持,使从业人员(并非指少数老板)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并未能达到与端砚品牌相适应的位置。很多人从事端砚业是本着靠山吃山和竞争少的本意,入行初衷往往就是想凭祖宗手艺但求三餐一宿。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这种经营环境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其实,员工生活与行业发展永远是互动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不高,从业人员就缺乏安定感,失去奉献和敬业精神,行业难出人才,技术难于创新;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达到一定高度,自然会引起社会关注和事业热潮,使之成为热点,行业和就业竞争就会使认证体系、技术研究、产品价格和销售等发生变化,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反过来影响端砚事业。
二、端砚由普通实物用品转化为高档文化产业所存在的条件
悠久的历史赋予端砚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卓著的声誉,为端砚转化为高档文化产业提供了文化条件。世人闻端砚之名,多于知肇庆之谓,是一直以来的事实了。做事业最难的往往是闯出牌子并守住牌子,端砚以其不可竞争的历史经历,使肇庆人的祖宗不经意间已为它创下了不可动摇的招牌。其声誉之隆、文化内涵之厚,令中外文化界仰止,完全可以涵盖并融合在当今肇庆多种经济形式中。关键是如何利用它的声誉及文化内涵。
端砚石料的独特石质和资源稀少且不可再生,为端砚走向文化产业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形势条件          端砚石质纯净、玉肌腻理、呵气成墨,石眼、火捺、鱼脑冻、金银线等,这些都是其它砚石不可比拟的特性,是端砚成为天下名砚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形成“唯肇庆所产、唯肇庆能产”共识的条件。在现代社会中,这些条件使端砚在砚石品质上具备了难能可贵的独特竞争性。目前,端砚名声在外、区域垄断条件也早已形成,这本是市场经济行为中社会实体梦寐以求的利好条件。但目前必须认识并理解的问题是:端砚石的物质条件并非指石源丰富,而是它的独有性和稀缺性;端砚的独特性也不是要使砚石更快、更好的卖掉,而是要更快、更好地卖“独特性”这一品性。
另一方面,端砚石料不可再生、优质资源日渐枯竭,是不争的事实。招牌已闯开、技术在进步、人员也具备,却发现“下锅的米”快没了,“饭”也不太好吃了,怎么办?一是另找“米”,对于端砚石这种“米”,这是消极而耗时的,应将其作为辅助方法,这在上面已论述;二是在缺“米”基础上创造更好吃更赚钱的东西。名牌产品转型的最好捷径经常是利用母产品的名牌效应使新型产品迅速进入市场、占领市场。端砚自身的名牌特性是其能顺利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内在条件,而肇庆的经济环境特别是旅游经济环境特点,也是端砚产业转型的外部有利环境。
三.   端砚作为高档文化产业的形式的探讨
       以笔者个人看来,端砚产业的转型,其形式主要集中在实物产品与文化产品两大块,亦即端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利用上。端砚的主题产业形式应以无形的文化产业为主端砚的品牌价值已无须赘述,如何利用品牌价值后面蕴藏的文化内涵,是肇庆人今天的任务。在初步形式上,开辟砚村风情、端雕体验、砚坑凭古、端溪文化……甚至可以借端砚之名营造与它关系甚微的例如探险、砚洲野趣、水上娱乐、湿地风光、羚羊峡等等诸如此类的项目,结合肇庆得天独厚的山水环境,逐步尝试。当然这还是主要集中在旅游产业的例子,笔者专业非此、知闻有限、更非行家,相信有识之士还能进一步探讨其它文化产品形式,使之形成一个系统的文化集束产业,使人感到,进入肇庆就是进入了一个端砚空间。无形文化产业的功效不但能便捷地扩张端砚产业领域,躲避实物端砚产业发展可能面临的资源和市场窘局,而且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将极大地延长端砚作为肇庆传统产业的生命。
实物产品应走名牌路线
          市场营销学中的名牌策略,经常就是实行“少而精、稀而贵”路线。现在的肇庆端砚市场情况是砚台遍地皆是,质量良璓不齐、价格天上地下、砚人鱼龙混杂,还严重缺乏权威鉴定机制。这不但会造成市场慢性萎缩,还严重浪费着宝贵的端砚实物资源。其实,好东西往往“不用急着卖,你还得求肇庆卖”,才真正体现其名牌价值。端砚实物产品走“少而精、稀而贵”路线,严格限制生产数量,不但能保证和稳定行业利润和从业人员福利,防止低级产业、人员的泡沫性膨胀,还可相应延长优质石料可开采期。举一个例:老坑近30年来的开采总量是唐代至清代的开采总量的近100倍,如果摒弃一些社会、历史客观影响因素看,在端砚实用性锐减的今天,这数量是不是可以再应付100个唐代至清代的时间?虽有点极端,但不无启示


端砚石产区位于肇庆市郊羚羊峡南岸端溪水东边一带,说也奇怪,以端溪水为界,其西石质低劣,不能作砚材;以东石质优良,端砚各坑星罗此间,老坑就在端溪以东,邻近溪水江处。沿溪而上,位于端溪东侧的山麓,山腰或山坳间有麻子坑、坑仔岩、古塔岩、宣德岩、朝天岩、青点岩、冚罗蕉等.这个端石矿产区分三个矿层,老坑属第一含矿层,位于含矿段的最下部,仅有老坑洞,别无他洞。老坑砚石岩性:泥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由云母类(水云母)粘土为主组成,还有赤铁矿、石英、绿泥石、碳酸盐类,微量矿物有:电气石、金红石、黄铁矿等。赤铁矿呈微粒状,相对集中成环带状的晕圈时,则谓之为"火捺"。老坑砚石外观青灰色,微带紫蓝色,石纹细腻而幼滑、娇嫩、致密而坚实。大西洞与水归洞同称老坑砚石,在色泽上粗看大致一样,其实仔细审视仍可分辨出来。大西洞石色在青灰色中微带紫蓝色而偏蓝;水归洞则在青灰色中微带紫蓝色而偏紫。大西洞之冰纹似乎多些,水归洞则相对少些。老坑砚石击之发出木声,无铿锵之声(与宋坑比较有明显不同)。主要石品花纹有冰纹、金线、银线、青花、玫瑰紫、火捺、天青、蕉叶白、鱼脑冻、冰纹冻、天青冻以及名贵的石眼。较常见的石品是冰纹和金线、银线,其次是火捺。鱼脑冻(包括碎冻)和蕉叶白则是稀有的,非常难得。老坑,尤其是出自大西洞砚石中的鱼脑冻是最理想的,是砚石中最为娇嫩之处,最为难得。鱼脑冻或蕉叶白的周围必定有胭脂晕火捺,最好者是将整个"冻"团团围住。冻内或近边沿处必定有青花,有时还有玫瑰紫,这种鱼脑冻是非常罕见的,不要说是完整的白如晴云的鱼脑冻,就是碎冻亦属少见。我以为很有必要将老坑砚石中的"冻","晕"和"荡"  区分开来,否则就会影响"冻"的真正价值。老坑砚石中还有一种非常少见的冰纹冻,这也是唯老坑水岩砚石所独有的。 古人曾赞美老坑砚石具有"体重而轻"、"质刚而柔"的特点。把"重与轻","刚与柔"这两对矛盾统一在一体之中,这是有根据和有道理的。老坑砚石从表面看呈紫蓝色略带青,使人感到比原来的感觉要轻些。所谓"质刚而柔"是从雕琢的过程和研墨的角度来说,老坑砚石的确质地坚实而又带柔性,这种柔性即古人所谓"若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假如用手心轻按老坑砚的砚堂,旋即会出现滋润的水气。这些特点是因为老坑砚石的矿物成分主要由泥质、绢云母及硅质胶结而成,同时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老坑砚石的泥质比重很大,所以敲击它时发出"笃笃"的木声,即所谓"扣之无声","磨墨亦无声",缺少铿锵之声。又由于老坑砚石中含硅质的作用,所以还有"久用锋芒不退"的优点。老坑砚石长期受地下水浸泡,粘土矿物质为地下水所溶解,是逐渐使石质变纯,变软的缘故,故使老坑砚石如此细腻娇嫩、滋润到可以"呵气研墨"的效果.


     麻子坑有水坑和旱坑之分,两洞口相隔不过5米,水坑在下,终年浸水,洞内泉水从岩壁不断渗出;旱坑在上,亦为"泉生石中",不过积水时间比水坑稍短。麻子坑位于老坑之南约四公里处,洞口在山岩上,距山脚之端溪水约600米。该处山坡陡峭,怪石嶙峋,山道崎岖险峻,攀登不易,上落困难。相传麻子坑得名于一位脸上生有麻子的采石砚工,该砚工在清代乾隆年间发现此坑,并冒险开采,为纪念这位开拓者,人们将他发现的砚坑取名麻子坑。端砚恢复生产后,麻子坑是最早重新开坑采石的。在作了半年的准备工作后于1962年底正式开坑。当时的麻子坑洞内坑道低矮,平均只有80~90厘米的高度和宽度,很多地方要匍匐而过。进入1990年麻子坑(水坑和旱坑)停止了开采,1990年末有采石工人在麻子坑周围开凿了十多个新洞穴,这些洞穴比较宽敞,配上发电机用以照明,抽水和通风,先后采出不少麻子坑砚石,其中不泛佳石,但这个开采不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政府行为,而是承包式的私人组织行为,开采也是断断续续,总的来说,近几年麻子坑开采不正常,出产砚石不多,佳石更少.麻子坑砚石质地高洁,优质的麻子坑石可与老坑石媲美。一般来说它仅次于老坑,而与坑仔岩同级,如遇佳石则又胜于坑仔岩。麻子坑如果不认真细看,容易与老坑混同,砚石中有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猪肝冻、金钱火捺、天青、天青冻以及石眼等石品花纹,石眼尤佳,多碧绿,有瞳子,间有鸲鹆眼、鹦哥眼等佳石,眼中有晕,且作数层,可制成高档砚材。麻子坑砚石层次清晰,石工以为石分三格(亦有叫三层),砚石色泽油润,青紫色略带蓝色,近似老坑砚石的色素,以水湿之观察,色彩丰富斑斓。麻子坑砚石为含硅质的铁质泥质页岩,矿物成份:泥质(水云母为主)、铁质、硅质,少量石英、氢氧化铁及绿泥石;微量矿物有电气石和锆石等。


 宋坑因在宋代被发现而开坑采石,故取名宋坑。但宋坑非指某一采石坑洞,而是拥有好几处岩洞;盘古坑、陈坑、伍坑、蕉园坑等,均位于肇庆市北郊七星后面的北岭山一带,西起三榕峡,东到鼎湖山,又因七星岩以北将军岭下有将军坑,产砚石,前人也有称宋坑为将军坑。据传最早采砚石的是将军坑和盘古坑,将军坑早已砚石枯竭,无开采价值;盘古坑也停采多年了。比较集中开采,砚石产量较大的是伍坑,其次是陈坑和蕉园坑(蕉园坑砚石紫色偏青黄,色泽不够油润,但多石眼,人们干脆称它为有眼宋坑);蕉园坑因在鼎湖风景区内,开采受到严格限制.宋坑砚石由于产石区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所以石质石色不完全一致。一般来说宋坑砚石色泽是紫如猪肝,石色凝重而浑厚,这是宋坑砚石的主要特征之一,古代之宋坑砚大者是这种颜色的,苏轼在《孙莘老寄墨诗》中就有"端石琢马肝"的诗名,也有人称猪肝色,其表面还有所谓金星点,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优质宋坑砚石还有火捺,更好的是猪肝冻或金钱火捺。宋坑砚石由于矿区范围宽广,所以石质粗细不等,上乘的宋坑砚石质致密,润滑细腻,下墨快,发墨好,可作高中档的雕花砚材,其余则可制作墨海、淌池等砚台。石质稍粗的宋坑砚石叫紫端。在端溪各坑砚石中,宋坑砚以下墨快而著称,这与宋坑砚石中的"金星点"有关,不过下墨虽然快些,仍比不上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等砚石研磨出来的墨汁细腻、油润。要书写奔放、流畅,笔力劲健的大字,用宋坑砚研墨为宜;要画严谨精致的工笔花鸟,人物画和书写工整的蝇头小楷,则用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砚更加合适。经地质部门鉴定,认为宋坑砚石是粉砂质绢云母泥质板岩,为变余泥质结构、平行构造。矿石主要成份为粘土、绢云母、氢氧化铁、石英,微量矿物有电气石和锆石等。宋坑砚采石区大都在北岭山腰,高度在海拨400至500米以上,山坡陡峭,并常常下着毛毛细雨,山泉和山沟特别多,陈坑和伍坑等都在山沟附近,因此宋坑洞内亦常积水,每次采石,必先抽水,清理石屑。宋坑砚石可以常年开采.

梅花坑的开坑采石始自宋代,原出自岭羊峡以东的高要沙浦典水村附近,故古人称典水梅花坑。目前梅花坑砚石多在肇庆市北郊北岭山的九龙坑开采,据说与宋坑砚石同出一脉。梅花坑洞较深,洞内石分三格,上下格石粗不能作砚材,只有中间一格如无裂缝则可采用。梅花坑石以多眼为主要特点,呈苍灰白微带青黄色,其中有梅花点者为佳,石质近似宋,下墨亦快,但石质与老坑、麻子坑、坑仔岩相比略为粗糙。然而,仍不失为端溪砚中有代表性的名坑砚石之一。典水梅花坑采出的砚石多眼,眼中有点,大而晕重不分明;九龙坑的梅花坑砚石色苍灰微带褐黄,眼多而无睛(无瞳子),眼呈米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