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新乐电器招聘信息:上海造币博物馆展品简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5:34:43
当代造币厅
位于博物馆东侧的当代造币厅,陈列了新中国各个时期生产的具有代表性的钱币产品,其中包括:流通币、金银纪念币、普通纪念币、纪念章、获奖产品及当代造币工艺等,让大家在了解当代造币概况的同时,一睹它们的风采。
人们可看到分币正面图案——国徽的制模全过程:设计师们先将构思绘制成设计图稿,并根据设计图稿制作油土浮雕、翻制石膏模和电铸铜型浮雕;再根据铜型由雕刻机刻成直雕原模、由直雕原模依次翻制阴文原模、二元模和工作模。
展厅内介绍了我国已发行的四套人民币流通硬币(见图一)。新中国最早发行的硬币是第二套人民币中的1、2、5分硬币。1954年4月2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批准中国人民银行铸造硬分币,1955年开始铸造,1957年12月1日正式发行。展板上展示了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管理局通知造币厂组织生产流通硬币的命令。
1980年,中国人民银行铸造发行了第三套人民币中1、2、5角和1元硬币,其中1、2、5角币为铜锌合金,呈金黄色,图案与第一套硬币图案基本相同。一元硬币为铜镍合金,硬币背面为“长城”图案,亦称“长城币”,这套硬币于1986年停止铸造发行。
1991年,随着钢芯镀镍生产线的引进,开始铸造发行第四套人民币中1、5角和1元硬币。其中1元的材质采用钢芯镀镍,5角币采用了世界各国还不多采用的间断丝齿技术。
2000年,开始铸造发行第五套人民币中1、5角和1元硬币。这套硬币舍去原有国名、国徽的图案,正面由中国人民银行、年号和各自的面值及汉语拼音组成。5角硬币采用钢芯镀铜,1元硬币采用了边缘滚字的防伪技术。2005年发行的新版1角硬币,改用不锈钢材质。
为了让观众了解现代造币生产的全过程,博物馆用影景合成技术展示了钢芯镀镍坯饼生产流水线的整个过程,详细介绍了每道工序及其作用。用录像的方式,分别介绍建国以来近50年发行的全部硬币,及造币生产中压印、检验、包装等工序。圆型展厅(见图二)中央安放在展柜中重达7000多克的金犀牛(见图三),是造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为增强国际钱币界的交往,满足国外钱币收藏者的需要,配合发展旅游事业,增加外汇收入,1979年,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铸造发行金银纪念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纪念金币起,我国共设计铸造了重大历史事件、杰出人物、熊猫、生肖、体育等十大题材的金银纪念币(见图四、五、六)。
在分题材展出的金银纪念币后,展厅内陈列有用当代造币新技术和防伪工艺——彩印、局部镀金、金属镶嵌、边部滚字、连续斜丝齿、激光雕刻、隐形雕刻、激光全息、异形币、多层次喷砂、古银色作旧等制作的纪念币、章。
1984年,新中国发行第一套普通纪念币“建国35周年”。在展示装帧纪念币的展柜中,有一份当时国务院、国家经委、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印制局各级领导姚依林、田纪云、张劲夫、吕培俭、殷毅批示的《关于发行建国35周年纪念币的请示报告》复制件。
圆柱形和周边的展柜中,介绍了我国部分获得世界最佳的金银纪念币(见图七、八、九)及新中国发行史上的四个第一:第一套纪念金章“北京风景名胜”、第一套纪念金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第一套熊猫金币“1982年熊猫金币”和第一套普通纪念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
纪念章是金属铸币家族中的一个支,与同一时代的金属铸币产生于同一个母体。自1979年起,我国造币厂设计制作有数百种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制作精美的纪念章,材质包括黄金、白金、银、铜、铝等。小者如纽扣,大者如盆盘。其中一些画面生动、层次感强、能够再现雕刻家高超技法的大铜章,是博物馆展品的又一个亮点(见图十)。
展品中还有工艺美术师制作的原始图稿、油土浮雕、石膏型、手雕工作台、制模工具和纪念币、纪念章模具及手雕工具等,录象也展示了现代造币厂最先进的制模工艺。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可通过立体显微镜观看硬币上的微缩图案,用新型硬币识别仪来识别硬币真伪。
为开拓视野,博物馆特意展出了对外交往的一些礼品、国外造币厂生产并获得世界最佳的产品(见图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