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手机网昆明店:十二地支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04:34:15
十二地支人物类象

子:少男,公门人,公务员,军警,盗贼,黑衣人。
丑:老妇,丑妇,贵人,尊长,神佛,死尸。
寅:老男,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穿紫,黑衣的人,丈夫,女婿,贵人,廉洁的领导。
卯:手工业者,兄弟,妇女,姑娘,盗贼。
辰:男人,医生,药品经营者,僧道,貌丑关妇人,腰脚痛的人。
巳:少女,少妇,乞丐
午:少女,少妇,女秘书,路上遇到血光之人。
未:老妇,吃酒食之人,放羊人,巫师,寡妇,尼姑。
申:男人,军人,公安,带枪的人,行人,恶人。
酉:女人,少女,女贵人,卖酒之人。
戌:男人,农民,清洁工,年长人,好人,信佛道之人。
亥:少女,小孩,掌鞋人,喝醉酒的人,犯人,盗贼,赶猪人

子为子息渔屠儿,丑为贤者又僧尼。
寅婿道士更官吏,卯术沙门长子空。
辰为魁卒凶顽恶,巳朋长女为窑皂。
妇人宫女蚕姑午,姑姨舅妹小吉时。
申猎医巫银铁匠,少女婢妇姐从魁。
卒奴吏官仆凶戌,幼子寇盗亥宫推。

十神与六亲关系对应表

传统的八字分析中,通常以日柱的日干为中心,其余的七字通过阴阳生克关系,产生十神,在十神中也可以代表与日干的亲属关系,既是亲属对应的人物。

 

正官

七杀

正印

偏印

比肩

劫财

食神

伤官

正财

偏财

社会关系

上司

敌人

贵人

亲属长辈

朋友

朋友

晚辈

 

 

 

 

师长

小人

助我师长

意外助力

同辈

同辈

学生

晚辈

 

 

 

 

恶势力

 

 

 

 

下属

下属

 

 

 

 

苛刻师长

 

 

 

 

仆人

仆人

 

 

男命

女儿

儿子

母亲

祖父

兄弟

姐妹

女婿

祖母

妻子

父亲

 

侄女

姐夫

外孙女

男外孙

姑丈

儿媳

孙儿

孙女

兄嫂

伯叔

 

外婆

妹婿

 

外父

 

 

外公

外母

弟媳

情人

 

 

侄儿

 

 

 

 

 

姑母

 

 

女命

丈夫

情人

祖父

母亲

姐妹

兄弟

祖母

儿子

父亲

家婆

 

姐夫

儿媳

儿婿

孙女

 

家公

女儿

夫家姐妹

伯叔

兄嫂

 

妹婿

夫家姐妹

孙儿

 

 

 

 

 

 

弟媳

 

 

外婆

 

 

 

 

 

 

 

姑母

十二地支论

万物由无化生,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交感,万物化生。作为描述十二属相的十二地支,同样也有阴有阳。十二地支阴阳化分来源于“单数为阳,双数为阴”的道理。阴阳二字也只是符号,代表两种不同气场的符号,是由古人强行命名的,阴阳二者的气场定出来之后,万物的阴阳属性都依阴阳二态的气场为标准定出来,“单为阳,双为阴”同样由气场来定的。古人发现,鼠有五爪,五为单,故子为阳,牛蹄两半,二为阴故丑为阴;虎有五爪,五为阳,故寅为阳;兔嘴两半,二为阴,故卯为阴;龙有五爪,五为阳,故辰为阳;蛇口中之舌分*为二,故巳为阴;马蹄为圆,半阴半阳,为阴阳分界之线,为外阴内阳,故为阳;羊蹄有双爪,故未为阴;猴有五爪,故申为阳;鸡有四爪,故酉为阴;狗有五爪,故戌为阳;猪蹄双半,故亥为阴。所以说,十二地支由有六阴支和六阳支划分:

 子、寅、辰、午、申、戍  为阳
丑、卯、巳、未、酉、亥  为阴

    古人是根据十二动物来认识十二地支的,十二属相是直接受到木星场能对自然界动物的影响形成的,这种生存影响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古人由此以动物形象定十二地支的阴阳。
  金木水火土五行间生克冲合关系,是宇宙间永恒不变定律。十二地支同样可以依五行来划分,这种划分的依据同样以十二地支五行场能态来划分,十二地支与五行的关系是:

 寅卯  辰戌丑未  巳午  申酉  亥子

 木   土     火   金   水

 寅为阳木,卯为阴木
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
午为阳火,巳为阴火
中为阳金,酉为阴金
子为阳水,亥为阴水

 

一、相克

 

  寅卯本克辰戍丑未土
  辰戌丑未土克亥子水
  亥子水克巳午火
  巳午火克申酉金
  申酉金克寅卯木

 

二、相生

 

  寅卯木生巳午火
  巳午火生辰戌丑未土
  辰戌丑未土生申酉金
  申酉金生亥子水
  亥子水生寅卯木

 

三、十二地支与五方关系

 

  十二地支五方的关系来源五行与五方的关系,在谈“干”的生克关系时已谈过,十二地支的方位同样可用下图表示(图略)。

 

四、十二地支间的相冲关系

 

  十二支地间的相冲,来源于十二地支的方位,凡十二地支方位相对,就构成了相冲的关系。   

  子午相冲,丑未相冲
  寅申相冲,卯酉相冲  
  辰戌相冲,巳亥相冲

  共六对相冲关系。


五、十二地支相合关系

 

  子丑合土,为克合
  寅亥合木,为生合
  卯戌合火,为克合
  辰酉合金,为生合
  巳申合水,为克合
  午未合土,为生合  

  

  十二地支相合线,相当于地球上纬线。
  生合为永久和合,克合为先好后不好。

 

六、十二地支的相害

 

  子未相害,丑午相害,
  寅巳相害,卯辰相害,
  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十二地支的六害相当于地球上的经线。

 

七、十二地支间的三合

 

  寅午戌三合火局,
  亥卯未三合木局,
  申子辰三合水局,
  巳酉丑三合金局。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都来源于天体的运转规律,十二地支间的生克制化之理同样来源于天体的运动变化规律,十二地支间的生克冲合害刑等关系是用来描述日、月、星、辰运转时形态,此时空的角度不同而构成的场能关系。

十二地支的方位是根据木星运转的规律,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太阳活动的范围在地球上表现是南北回归线之间,在北半球看太阳,早晨在东方,中午在南方,下午在西方,这是因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由西向东,那么在南半球看太阳又怎样?因为在南半极看地球旋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因此,在南半球的方向确定与北半球的方向南北方向确定正好相反,南北相冲,东西方向不变构成六合,十二地支就是地球的十二根带有能量场的磁力线,它在地球上的表面,南极、北极和赤道各不相同。

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中国古代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们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
  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当然,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也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阴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这就是阴阳互根。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
  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可以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阴阳偏胜包括阴偏胜和阳偏胜,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或本身机能病理性亢奋)所致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阴虚)和阳偏衰(阳虚),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素问·调经论》指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由于阳虚,不能制约阴寒,可出现虚寒征象,即阳消阴长,阳虚则寒;阴虚,无力制约阳,可出现虚热征象,即阴消阳长,阴虚则热
  阴阳互损指体内的正气,特别是阴液与阳气之间的病理关系,包括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阴阳互损体现了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阴阳互损的最终表现为阴阳俱损阴阳两虚
  阴阳转化指阴阳失调所表现出的病理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就是说明这类病理情况。
  在决定治疗原则和临床用药时,中医学也是以阴阳学说作为指导的。如对于阳邪过盛所致的实热证,以热者寒之的原则用寒凉药物清热;对于阴盛所致的寒实证,则应以寒者热之致的实热证,以热者寒之的原则用寒凉药物清热;对于阴盛所致的寒实证,则应以寒者热之的原则用温热药来祛寒。而对于阴虚所致的虚热证,要以滋阴药以补虚;对于阳虚引起的虚寒证,则要以温阳药以补阳。在阴阳两虚的情况下,就必须阴阳两补。
  《黄帝内经》: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 这就可以看出阴阳对人体强弱寿夭的直接影响。不过中国医药学理论所理解的阴阳平衡并非一种绝对的平衡,而是一种充满矛盾的特殊运动的平衡。《素问 · 六微旨》中就提出了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的观点,意思是说,世间万物,包括健康的 平人 在内,它的平衡都是运动过程中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

地支藏干规律

地支藏干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十二地支分成三大板块:子午卯酉四正,寅申巳亥四孟,辰戌丑未四季。

  子午卯酉的纳干为固定的,子藏癸,午藏己丁,卯藏乙,酉藏辛,四天干都为阴。其中子为阳水藏阴水癸,午为阳火藏阴火丁阴土己,卯为阳木藏阴木乙,酉为阳金藏阴金辛。

  寅申巳亥:寅藏甲丙戊,申藏庚壬戊,巳藏丙庚戊,亥藏壬甲,所有天干都为阳,故寅申巳亥为阳。

  辰戌丑未:辰藏乙戊癸,戌藏辛丁戊,丑藏癸辛己,未藏丁己乙。

  对于辰戌丑未来说,以支而论,辰戌原为阳土,与戊比和,丑未本为阴土,与己比和。然受乙癸丁或癸丁乙之分,便使之无力,而纳入阴中,以尽天地化育之妙,易用之则大。

  对于寅申巳亥另有规律,寅顺比甲,隔八位到丙,故寅藏甲丙,所以寅为阳。申顺比庚,隔八位到壬,故申藏庚壬,庚壬为阳,所以申为阳。巳顺比丙,隔八位到庚,故巳藏丙庚,丙庚为阳,故巳为阳。亥顺比壬,隔八位到甲,故亥藏壬甲,壬甲为阳,所以亥为阳。

  辰戌丑未四支也亦如此,顺逆略有不同。辰逆比乙,隔八位到癸,故辰藏乙癸,乙癸为阴,故辰为阴。戌逆比辛,隔八位到丁,故戌藏丁,辛丁为阴,故戌为阴。丑递比癸,隔八位到辛,故丑藏癸辛,癸辛为阴,所以丑为阴。未逆比丁,隔八位到乙,故未藏乙丁,丁乙为阴,故未为阴。

  其中主要的规律是,除子午卯酉四正固定藏干后,阳支和邻位阳干相比,顺数第八位即是藏干;阴支和邻位阴干相比,逆数第八位即是藏干,即相邻的天干和顺(逆)第八位的天干都为此地支的藏干。再加上阴纳戊土,阳纳己土,就构成了完整的支纳天干表。
  在地支纳干中有一个规律就是除四正外,余下八支都为阳顺比,顺数八位而尽纳二干为内;阴逆比,逆数八位而尽纳二干为内。这是什么原因?
  天地演化,天干纳于地支,天象地形。天干即天象,地支为地形。天地如此,应对不爽。地有八面来分,天有九方分野,八加一者为九,故合成为纳干之数。阳顺阴逆互为常纲,在天于的表层物质流动是与地支中五行的相生相克互为对应的,隔八位为本支异干,阴阳相互协调,阴中含阳,阳含阴,二十四山中以八分而成四,按河图演绎成洛书的运转规律,颠颠倒而成后天,即天地同宗,体不同,本自通,源出处,化甘露,丰富了地支的内容。既然天干地支不分纯阴纯阳,其中必然包含其它的气物,种种气物的交流转换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生死不息,生气蓬勃,永不停息。

《十天干五行生旺死绝表》掌上速推法

“十天干生旺死绝”表如何记忆?若死记容易忘记,应摸索其规律,掌握记忆的技巧。

  “十天干生旺死绝”依照五阳干顺行,五阴干逆行的原则排列,推时也应按此原则进行。(在实际预测中,十天干生旺死绝对五行旺衰没有决定性作用,见印比则加旺,不论长生沐浴等,见才官伤则减旺,不论死墓绝地)。我们已经习惯将十二地支纳于左手指节上,形成掌决图,同样的方法,把十天干生旺死绝表纳于左右手上,以帮助记忆。
  方法是:先把十二状态从“长生”到“养”,每三个分成一组,共4组。每一组都纳于左掌上,阳干和阴干分开进行。现以阳干为例。十二个状态分4组,第一组为长生、沐浴、冠带,第2组为临官、帝旺、衰,第三组为病、死、墓,第四组为绝、胎、养。起左手,食指纳甲,中指纳丙戊,无名指纳庚,小指纳壬。正好四个指头足矣!每个指头有3个关节,从上往下依次为长生、沐浴、冠带(第一组)。其它三组类推。对照十天干生旺死绝表,则食指3个关节为“亥子丑”分别是天干甲对应于长生、沐浴、冠带三种状态的地支,而“亥子丑”即是三会水局。
  同理,中指“寅卯辰”为三会木局,无名指“巳午未”是火局,小指为申酉戌金局。每一个手指都是一个三会局。且具有如下两个特点:(1)每一组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是按十二地支顺排的。(2)就同一根手指来说,十二状态的对应地支也是按地支顺序顺排的。如此有规律,现在我们只需知道天干“甲”从长生开始是亥即可,其它都不用记了!
  例如,想知道“庚”对应“酉”的状态,起左掌,用左手拇指在其他4个手指上指指点点。庚纳于无名指,所以从食指顺数起:亥、子、丑(食指)、寅、卯、辰(中指),则无名指上3个关节为“巳午未”按顺序在同一无名指上继续往下推,申、酉,酉在第二组的中间一节,故为“帝旺”。又如,预知“丙”在何月处于临官状态,起左掌,丙在中指,长生——沐浴——冠带——临官,临官在第二组的中指第一关节,则从食指起,为“亥子丑”,中指的第一组为“寅卯辰”,那么第2组第一节当然是“巳”了。以上只是阳干的推法,五阴干则不同,它是逆行的,如果按“长生、沐浴、冠带”作为一组纳于手指上,那每个手指上的3个地支都不是三会局,如果要用三会局来记,则必须将“养、长生、沐浴”作为一组,“冠带、临官、帝旺”为一组,“衰、病、死”为一组,“墓、绝、胎”为一组。但这样的话又与阳干的分组法不一致,反不利于记忆。所以为了统一,还是从长生开始,每3个状态一组,这样,食指第一组由下到上数应为“辰、巳、午”了,而且数的时候,必须按“长生——养——胎——绝……”的顺序进行,因其为逆排,故比阳干稍麻烦一些。那么,此法在推阴干时是否很不方便?不是的。此法不论推阴阳干同样方便快捷,原因是我们在推的时候虽然十二状态是逆的,但我们并不需要倒背十二状态顺序,也不需要倒背十二地支的顺序,我们的结论只是要知道它在第几组中哪个手指的第几节,之后再来顺数十二状态。例如“己”对应“卯”是什么状态?己在中指,第一组从食指“辰、巳、午”开始数,中指从下往上为“未——申——酉”接着,单数中指,第四组(下往上)为“戌——亥——子”,第三组“丑——寅——卯”,则“卯”为第三组最上面一节(即第一节),再按“长生——沐浴……”的一数便知其为“病”了。此法说起来看似复杂,实际应用很简便,几秒钟就可推出。运用时可将阳干纳左手阴干纳右手,两手一并,就是一张“十天干生旺死绝表”了。也可以阳干阴干都纳于左手,总之可随心所欲。其实,这手指上的关节,一格一格的,不就相当于一张表格吗?熟练后根本不用手指,直接在脑中成表,极为快速。命理中处处藏有玄机,十二地支的内涵相当丰富。从“十天干生旺死绝表”中我们还可以找出许多有规则的东西来。在地支三合局中,三个地支分别为“生旺墓”的关系。“寅申巳亥”为四长生,“子午卯酉(顺数为子卯午酉)”为“四正”,“辰戌丑未(顺数为丑辰未戌)”为“四库”。十天干生旺死绝表中的任何一栏均按此顺序排列,在此基础上,根据五阳干顺行,五阴干逆行的规律,推此表轻而易举。另外,在五行相同的天干中,阳干的长生地,则为阴干之死地;阳干的死地,则是阴干的长生地。除了长生和死外,有这种关系的还有:沐浴和病,冠带和衰,临官 和 帝旺,墓 和 养,绝 和 胎。

天干十二寄生宫考

 

《十天干生旺死绝表》是把十天干在不同的月份里的状态,分别用人世间的生活状态来一一对应表现出五行在月份的具体状态,是旺还是弱,并用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这样一个十二种状态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反映人事的发展变化的规律。其所代表的旺衰却是有着不同的说法。《三命通会》中说以胎、生、旺、库为四贵,死、绝、病、败(沐浴)为四忌,余为四平。而《渊海子平》中却逢长生、冠带、临官、帝旺为吉,但逢沐浴、衰、病为不吉也,至于死、绝如无生助者,直为死矣,于胎受气,亦为半吉,养亦如云。(今人多用子平之说)。任铁樵在《滴天髓》中亦有言:古法从无子、午、卯、酉阴长生之说。五阴生于泄方,死于生方,于理为背。若专执生败死绝之说,推断多误矣。他不赞成用此表定五行旺衰。然而对于此表排列组合方法所含的道理,不得不先从《洛书》讲起。

 

四 九 二
三 五 七
八 一 六
  《洛书》中,一居北方为坎,九居南方为离,三居东方为震,七居西方为兑,五居中央为明堂,此数为阳占居正方。二居西南为坤,四居东南为巽,六居西北为坎,八居东北为艮,此数为阴占居偶方。此图象征一年四季阴阳消长的规律,坎居北方属寒;离居南方属热;二为寒极是冬至,九为热极是阳至,从一至九(顺时针)为寒消热长,表现在图上是阳数增长偶数减少(偶数8—4,奇数1—3—9),表明从冬至起为寒极到夏至前,天气由寒冷变温暖。以九至一(顺时针)为热消寒长,在图上是阳数减少,阴数增长(奇数9—7—1,偶数2—6),表明从夏至起为热极到冬至前,天气由热变寒冷。汉郑玄的《乾凿度》中有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是洛书的理论依据。依照这一理论洛书可简化为九宫图。如上图。
  由此可见,洛书中所体现的阴阳消长规律是阴生阳死,阴死阳生,十天干生旺死绝表,所依据的理论便是洛书,也就是说,当阳气处于死位时,则正好是阴气的生位;当阴气处于死位时,正好是阳气的生位。故生旺死绝表中甲长生于亥、死于午,那么,对于阴干乙来说,就是长生于午、死于亥。这样才叫符合阴生阳死,阴死阳生的道理。同理,丙长生于寅死于酉,阴干丁则应是长生于酉死于寅,以此类推阴干的长生就是阳干的死地,阴干的死地却是阳干的长生。

掌上巧推年月日时干支法

一、逐年推算元旦干支口诀
  欲推来年元旦日,先知今年日干支。
  申子辰支年为闰,干加六位支冲支。
  余年天干加五位,干冲退一便可知。
  推算方法:“欲推来年元旦日,先知今年日干支。”推算来年元旦日的干支,必须先知道今年元旦日的干支,并用大拇指在掌上定位。“申子辰干年为闰,干加六位支冲支。”凡年支临申子辰的为闰年,2月29天。推算下一年元旦日的干支,只要大拇指从今年元旦日支位,跳到相冲的地干支位上,而后天干顺加六位,便是来年元旦的干支。“余年天干加五位,干冲退一便可知。”除申子辰年外,其它年干2月均为28天。大拇指在掌上定好今年元旦日支位置,推算来年元旦干支时,将大拇指跳到相冲之支退一位,天干加上五位,即是来年元旦的干支。


二、逐年推算正月初一日干支口诀
  欲推来年正一月,先知今年日干支。
  常年退回小月数,闰月小数五六七。
  小六干同天隔三,迂五前句各加一。
  逢七支同天隔三,各退一位定无异。
  推算方法:“欲推来年正一月,先知今年日干支。”推算来年正月初一日的干支,必须先知道今年正月初一的干支。“常年退回小月数,闰月小数五六七。”常年,指没有闰月的年份。推算农历正月初一干支,要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逐年编上两卦,以便确定某年的小月数。如果今年没闰月,求来年正月初一日干支。经过研究,凡有闰月之年小月数分别为五、六、七三种。“小六干同天隔三,迂五前句各加一。”闰月之年,如果小月数为六,来年正月初一日干支,于前一年初一日干支则是地支相同,而天干则顺隔三位。小月数为五的,按干同天顺隔三后干支各进一位,便是来年正月初一日干支。“逢七支同天隔三,各退一位定无异。”闰月之年小月数为七的,在确定当年正月初一日干支后,推算下一年正月初一日干支,只要按支同天顺隔三位后,干支各减一位,便时来年正月初一日干支。


三、用卦象推算公历各月第一日干支法
  用卦象推算公历各月第一日的干支,主要是按公历大小月固定不便的实际,编上一个适用任何一年的卦象。然后按大小干支循环规律,进行推算各月第一日的干支。公历年大小月固定卦象,上半年是《未济》卦,下半年为《蹇》卦,其卦象如图三所示。在推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二月,因为有28天和29天之分,所以在《未济》卦象的等二爻,标上闰年合非闰年字样,以便在推算时引起注意。在推算时,要将《公历日干支推算口诀》做为依据,确定下月第一日干支,然后按“月首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干一位算”,推算出所求之日干支。
  6月 丨 一曰干同地支冲+1 12月 = 一日干同支冲
  5月 = 一日干同地支冲 11月 丨 一日干同支冲+1
  4月 丨 一日干同地支冲+1 10月 = 一日干同支冲
  3月 = 闰一日干同地支冲+1 09月 丨 一日干同支冲+1
  2月 丨 闰年2月29天,非一日干同支冲—2 08月 = 一日干同支冲+1
  非闰年2月28天,一日干同支冲+1
  1月 = 元旦日干支 07月 = 一日干同支冲

四、用卦象推算农历各月初一日干支法
  农历大小月,其天数固定不变,即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是,由于大小月的排列不规则,因此要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先编上本年的上下半年的月卦。然后依据两个卦象,参考《农历日干支推算口诀》,在知道正月初一的日干支后,按“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的规律,运用卦象来推算农历各月初一日的干支。经研究发现,农历相邻两月大小月的排列,共有四种类型(见图四),其推算逐月初一干支法如下:
  ⑴ 两小月相邻同支冲 ⑵ 两大
  — 下月干同支冲—1 = 下月干
  — 本月初一日干 = 本月初一日干支
⑶大小月相邻 ⑷ 大小月相邻
— 下月干同支冲 = 下月干同支冲—1
= 本月初一日干支 — 本月初一日
△ 实例:推算2001年各月初一干支
  ⒈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先将2001年编上月卦。上半年为“艮”卦,下半年为“既济”卦。
  ⒉2001年正月初一日干支为丁亥。
  ⒊推算时,要将1、2月,3、4月等相邻两月,与四种排列类型对照,然后按相同类型进行推算。
  ⒋根据卦象,逐月进行推算。
  6月“ — ”干同支冲己酉 12月“ = ” 干同支冲—1辛巳
  5月“ — ”干同支冲—1己卯 11月“ — ” 干同支冲壬子
  闰4月“ — ”干同支冲丙戌 10月“ = ” 干同支—1壬午
  4月“ — ” 干同支冲—1丙辰 9月“ — ” 干同支冲葵丑
  3月“ — ” 干同支冲丁亥 8月“ = ” 干同支冲—1癸末
  2月“ — ” 干同支冲丁巳 7月“ — ” 干同支冲—1甲寅
  1月“ — ” 正月初一丁亥
  经过逐卦推算农历12月初一为辛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