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朗润企业管理咨询:[转载]高考现代文大阅读题常见“雷区”及其“扫雷”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15:10:42

高考现代文大阅读题常见“雷区”及其“扫雷”方法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 王俐 程鸣  

 

高考现代文大阅读所选文章可读性很强,思想内容、文化品位与艺术价值都比较高,是高考语文试卷的一道亮丽风景。它所占分值大,一般在17分~25分之间,大多是主观性试题,要求考生简答,涉及的知识点与能力点广泛,考生在解答这道题时,往往不是出现这种失误,就是出现那种失误,所以一般得分率都较低。

怎样避免解答时常见的失误,找到防止失误的对策,以便防“错”于未然,做到有的放矢呢?

下面,笔者将日常复习训练和高考改卷时发现的常见失误,做一梳理,并依据自己指导备考的经验,提出对策。

雷区之一 审题大意,答非所问

高考题的题干设置科学、严谨,需要认真阅读,仔细揣摩,弄清答题的方向和要求。否则,稍微大意,就会答非所问。

例如:(2010年全国卷Ⅱ第16题)文中说:“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麦客子,船把式称船客子,淘金人称金客子。”综观全篇,这两句话有哪些作用?

【雷区分析】不少考生因粗心大意,忽略题目中的“哪些”,只答一种作用,从而造成失误以致得分不高。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看段落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

【正确答案】①上承前文作补充,指明了上一段中“船客子”的含义;②为后文作铺垫,解释下文“金客”“麦客”等的含义;③使文章节奏有了变化。

还有考生对题干中的“你是否同意”“赞成还是反对”等一类需要作出明确判断的问题,往往忽略,直奔“为什么”或“说明理由”,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扫雷方法】答题前一定认真阅读题干,注意题干中的数量词,是“哪些”“各种”,还是“哪个”“一种”或“某种”;疑问代词是“怎样”,还是“什么”,是否问了“为什么”,从中发掘其隐含信息,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金钥匙。需要提醒的是,一个题干,有几问,就回答几问,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丢分。

雷区之二 概括不全,忽略要点

“概括归纳”题是现代文阅读中的必考题,其中以散文阅读和小说阅读为多。“概括归纳”题要求考生在答题时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有时要联系全文,有时要在段落内逐层解析,逐点归纳,甚至要看看该题的分值,试想一下应该从几方面作答。答题时,语言必须准确、简洁而具体,且要主次分明、要点全面。常见失误是要点不全、表述不准、不合要求。

例如:(2010年全国卷Ⅰ第14题)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雷区分析】有的考生在答出“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的目的”这一要点后,就戛然而止。而忽略了“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使用方法的目的”,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丢分。因此,回答此类题切忌残缺不全、主次颠倒、以偏赅全。

【正确答案】(1)现在已不多见,便于读者理解;(2)凸现煤油灯“动”的生命意义;(3)为两个温暖的场景蓄势;(4)与后文新奇、眩惑的灯火形成对比,表现作者在煤油灯中寄托的对温暖的回忆。

再如:(2010年湖南卷第18题)概述文章所表现的荷之美。

【雷区分析】该题考查形象分析,分析荷花的美。考的是文章中所描绘的荷花之美以及更重要的一点:荷花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美。很多考生都只答到第一点:那就是荷花天然去雕饰的优雅气质和在风雨中的坚强身影,而忽略了文章在托物言志———“事物的精神美”。正确的完整的解题,应该还要答出“荷花在风雨中坚忍不拔的身影所体现出来的刚毅、坚强的精神的美”,这样才会拿到满分。

【正确答案】①形象美:由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所呈现出来的自然美;亭亭玉立中的韵致美;在雨中英姿勃发的矫健美。②精神美:风雨中伟岸、挺拔的气质美;将谢未谢而安静温柔的孤寂美;接受命运安排,等待生命第二次接唱的平和美。

【扫雷方法】解答归纳概括性试题,要“左思右想”“上下求索”。从整体入手,进行全方位思考,要坚信,大多数题目在文章中都能够“抠”出答案;坚持答案“从原文中来”,审清题意,在文章中找准答题的具体文段;瞻前顾后,摘录文句。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的原则,找全答题的信息,摘录相关文句;即使找出的语句不能够直接使用,也必须立足文章,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所谓“到原文中去”即把刚刚写出的初步答案代入原来的题干,再对照原文,看是否正确合理。

雷区之三 只看表象,遗漏本质

考查表达能力是现代文阅读又一重要题型。有些题的含义一语双关,有些含义有言外之意。做这类题先要明确题目表面义,后弄清其引申义、比喻义或言外之意。而对比喻义、言外之意的理解,要更多关注叙事描写后的议论抒情性文字,这些画龙点睛的文字往往含蓄地暗示了文章主旨。

例如:(2010年重庆卷第14题)“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雷区分析】这道题实际上是考查重点语句在文章中的含义。仔细阅读全文,我们知道“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有二:一是写仰望鸟不住旧巢,不辞辛劳另筑新巢;二是表达了对鸟这一行为的敬仰。敬仰之情尽管是在那天才突然萌生,但这一深重的感情好像贯穿了整个春天。有的考生只注意表象而没有挖掘实质,没能把握住原文精髓,只回答了“写仰望鸟不住旧巢,不辞辛劳另筑新巢”,对比喻义、引申义没有顾及。

【正确答案】表面写仰望鸟不住旧巢,不辞辛劳另筑新巢;实则表达了对鸟这一行为的敬仰。敬仰之情尽管是在那天才突然萌生,但这一深重的感情好像贯穿了整个春天。

再如:(2010年广东卷第21题)文章标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

【雷区分析】这道题目不仅要求考生回答出“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的含义,而且还要回答出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的。有些考生就不知道回答“阳光”的引申义“新能源”和“自然”,还有的考生没有回答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的,以致失分严重。

【正确答案】①含义是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来推广新能源,来为自然争自由,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用自然,让自然的自由发展和人类的自由发展互为条件。②作者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说明可再生能源无用武之地的现状,接着从人类认识有限和观念的固执守旧两方面分析了可再生能源无用武之地的原因,然后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事例说明新能源亟需世人理解和社会支持,最后从立法的高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即我们亟须用一部专门的法律来保护阳光的自由。

【扫雷方法】理解词句在文章中的含义。它包括三层意思:①词句在文章中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②词句在文章中的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③词句在文章中的句外意义(言外之意、深层含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应注意的问题:①不要人为地“拔高”;②要学会多角度理解。

如果是理解标题含义,可分四步走:第一步,理解标题的本义。第二步,明确标题的语境义。要明确标题的语境义,必须找到相关的关键句。所谓关键句,就是文章中“能概括本段文字的句子”“能透露作者情感的句子”或“能体现本文主题的句子”等。第三步,探究标题的中心义。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特别关注文章叙事之后抒情议论性文字,弄明文章的写作意图及文章主题,以此把握标题的比喻义或象征义。因为好多文章(尤其是散文)的标题,需要探究的就是比喻义或象征义。第四步,提炼整合答案。提炼标题的语境义、中心义,整合答案,答案表述上要注意与题干和原文保持一致,并放到原文中验证是否正确。

雷区之四 概念模糊,常识不熟

联系生活,鉴赏文中句子,是近年来阅读的新题型。考生除了要全面理解文章外,还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联想能力,方能作答。这类题难度稍大,需要平心静气,用心分析。

例如:(2010年安徽卷第12题)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

【雷区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要概括景物特点,关键在于看描写什么景物对象或其哪一侧面,其次看这些景物的共同特征,特别注意动词和形容词,然后再归纳。文中画线句中,那山是春时的;那春阳是暖融融的;那枯草是冒出青青的芽子的;并且那芽子是鲜活的,是有生命张力的。所以这些景物共同的特征是有生机,有活力,生机盎然。

景物的作用主要考虑景物对情节的作用,对人物心理的作用,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对小说主题的作用等方面。文中景物对情节的作用是该景为下面罗永才心理变化提供动力,生机勃勃的景物唤醒了罗永才的生命意识,对情节发展起推动作用。对人物的作用是一方面烘托了罗永才此时的颇不宁静的心理,另一方面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他有所启发,对罗永才后来的心理转化起关键作用。对主题方面的作用主要暗示了生命有厚味,生活有春意;人要达观地看待世事,要乐观地看待生活。不少考生就因缺乏必要的与赏析有关的知识积累和联想能力,不会联系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进行思考,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