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保健手册编号:语气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5:47:27

语气词

语气词分布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肯定、疑问、感叹、祈使等语气。除了表示以上这些语气意义之外,还兼表一些时体意义或起某种标记作用。

古代汉语语气词可分为四类:(1)肯定语气词,(2)疑问语气词,(3)祈使语气词,(4)感叹语气词。

一、肯定语气词

肯定语气词有“也”“矣”“已”“而已”“耳”“尔”“而”“焉(然)”“旃”“夫”“者”“云”。

1、也

“也”字作为语气词不见于甲骨文、金文和《尚书》,最早见于《诗经》。“也”有两个,一个出现在句中,一个出现在句末。出现在句末的“也”最初并不是语气词,而是一个判断词,在《论语》《左传》等文献中“也”与表示判断的动词“为”分布互补,即用“也”的判断句不用“为”,用“为”的判断句不用“也”。例如:

(1)子为谁?为仲由。(《论语?微子》)

到《孟子》里才偶尔出现“为”“也”共现的情况。如:

(2)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孟子?告子上》)

由于句末的“也”原本是判断词,所以它变成语气词之后就表示确认论断语气,带“也”字的句子都是表示静态的确认论断或说明。例如: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3)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也”也可以出现在疑问句、反问句、祈使句或感叹句中,但是它本身不表示疑问语气、反问语气、祈使语气或感叹语气,仍表示确认论断。例如:

(4)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战国策?齐策四》)

(5)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左传?僖公五年》)

(6)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按:“战也”是一个祈使句。

(7)是何楚人之多也!(《史记?项羽本纪》)

出现在句中的“也”标记它前面的成分是一个语用上的话题,或是一个不自足的分句。例如:

(1)回也不愚。(《论语?为政》)

(2)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3)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4)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战国策?赵策四》)

(5)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句末的“也”由于是从判断词演变而来,所以当“也”与其它语气词连用的时候,它总是分布在最前边。例如:

(1)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

(2)位其不可不慎也乎!(《左传?成公二年》)

(3)独吾君也乎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4)狂童之狂也且。(《诗经?郑风?褰裳》)

(5)我果非也邪?(《庄子?齐物论》)

(6)此必妄人也已矣。(《孟子?离娄下》)

(7)舜其大知也与?(《礼记?中庸》)——按:知,同“智”

(8)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2、矣

“矣”祗出现在句子的末尾(倒装句例外),表示肯定语气,同时还是实现体的标记,表示所述事件已成为事实或推定将成为事实,一般情况下都可翻译成“了”(现代汉语出现在句子末尾的“了”)。例如:

(1)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孟子?公孙丑上》)

(2)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3)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庄子?养生主》)

推定所述事件将成为事实的。例如:

(4)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

(5)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左传?僖公五年》)

(6)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战国策?赵策三》)

“矣”与“也”一样,也可以出现在疑问句、祈使句及感叹句中,但是它仍表示本身固有的意义。例如:

(7)甚矣,汝之不慧!(《列子?汤问》)

(8)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四》)

(9)年几何矣?(《战国策?赵策四》)

“矣”与其它语气词连用,也仍表示它固有的意义,位置在“也”“已”之后,在其它语气词之前。例如:

(10)吾死无日矣夫!(《左传?成公十二年》)

(11)女为《周南》《召南》矣乎?(《论语?阳货》)——按:女,通“汝”。

(12)久矣哉!由之行诈也。(《论语?子罕》)

3、已

“已”本是动词,“完毕”的意思,但是在春秋时期就虚化成语气词,《论语》《左传》《孟子》等文献中比较常见。表示确信无疑的肯定语气,同时也是实现体标记,表示所述事件已经成为事实,可以翻译成“了”。例如:

(1)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孟子?梁惠王上》)

(2)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3)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史记?游侠列传》)

“已”与“矣”相比较,有三点差异:其一,“已”表示确信的语气比“矣”要强,而“矣”表示实现的意义更为显著。其二,“已”更多的是出现在人物话语当中,“矣”则没有这种倾向。其三,“已”不能用于推定所述事件将成为事实。由于“已”更主要的是表示确信的语气,所以它常与“也”连用,它的后面还可以再加“矣”。在《论语》《左传》等文献中,“已”单用的时候极为少见(《论语》里一例也没有)。例如:

(4)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阳货》)

(5)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6)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7)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论语?先进》)

由于“已”来源于动词,所以它与其它语气词连用时,位于“也”之后而在其它语气词之前。而且,“已”一般都出现在陈述句中,出现在其它句式里的例子极少,所以,除“也”“矣”之外,它极少与其它语气词连用。在《论语》《左传》里,祗有三个例子与疑问语气词“乎”连用,未见与其它疑问语气词或感叹语气词连用的。例如:

(8)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论语?颜渊》)

(9)我欲无贰而能谓人已乎?(《左传?僖公九年》)

4、而已,耳

“而已”“耳”的功能一致,“耳”是“而已”的合音。在《论语》《左传》《孟子》等文献中,“而已”的使用频率相当高,而“耳”则比较少见。“而已”本是两个词,“已”是动词,“而”是连词。例如:

(1)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

随着“已”的虚化,“而已”逐渐凝固成一个词。“而已”和“耳”表示肯定确信的语气,同时含有将事态往小处说的意思,可以翻译成“罢了”。例如:

(1)人尽夫也,父一而已。(《左传?桓公十五年》)

(2)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汉代以后,“耳”有时不再表示将事态往小处说的意思,祗表示肯定确信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例如:

(4)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史记?陈涉世家》)

(5)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史记?淮阴侯列传》)

“而已”“耳”可以与“矣”连用,极少与其它语气词连用。与“矣”连用时出现在“矣”的前面。例如:

(6)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按:“焉”是代词。

(7)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

(8)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论语?雍也》)——按:女,通“汝”。“耳”与疑问语气词“乎”连用,“焉”是代词。

5、尔

“尔”作为语气词,使用频率不是很高,《公羊传》里比较多见。“尔”出现在句子末尾,表示肯定语气,同时有将事态往大处说的意思,与“而已”“耳”相对,与现代汉语的“呢”大致相当。例如:

(1)荀息对曰:“君若用臣之谋,则今日取郭而明日取虞尔,君何忧焉?”(《公羊传?僖公二年》)——按:郭,通“虢”。

(2)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君尔。”(《孟子?万章上》)

“尔”有时也出现在特指疑问句句末,但所表示的仍是它本来的意义。例如:

(3)远国至矣,则中国曷为独言齐、宋至尔?大国言齐、宋,远国言江、黄,则以其余为莫敢不至也。(《公羊传?僖公二年》)

6、而

“而”作语气词更为少见,功能与“尔”相同,可能是“尔”的通假字。例如:

(1)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论语?子罕》

(2)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7、焉

“焉”本是指示代词,因为经常出现在句子末尾,遂逐渐虚化为语气词。语气词“焉”并不常见,它的功能与“尔”基本一致,表示肯定语气,同时有将事态往大处说的意思。例如:

(1)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按:轶,经过。

(2)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

“焉”可以出现在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它前面的成分是一个话题或是一个不自足的分句。不过这种用法远不如“也”字常见。例如:

(4)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公羊传?庄公元年》)

(5)心不使焉,则黑白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荀子?劝学》)

语气词“焉”偶尔也写作“然”。例如:

(6)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

代词“焉”出现于句末时后面可以有其它语气词,语气词“焉”却很少与其它语气词连用。由于“焉”有将事态往大处说的意思,所以偶尔可以与表示感叹的“哉”连用。例如:

(7)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卫风?氓》)

8、旃

“旃”是“之焉”的合音,不常见。其中的“焉”有时是语气词。例如:

(1)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诗经?唐风?采苓》)——按:为,伪。

(2)天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旃。(《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9、云

“云”本是动词,“说”“如此说”的意思。例如:

(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

(2)介葛卢闻牛鸣,曰:“是生三牺皆用之矣。其音云。”(《左传?僖公二十九年》)——按:“其音云”意思是“它的声音(这样)说”。

语气词“云”即从以上这种用法的动词虚化而来。“云”作为语气词表示一种不能肯定的语气,有“据说如此”的意思,所以常常与副词“盖”配合。《史记》中比较常见。例如:

(1)(孔子)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史记?孔子世家》)

(2)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史记?伯夷列传》)

注意,先秦时期,“云”单独或与“尔”一起出现在句末,有时看上去像语气词,实际上“云”是动词,“尔”是代词,意思是“这样说”,一般用于转述别人言语的后面。例如:

(1)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2)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孟子?公孙丑上》)

(3)夫曰“有命”云者,亦不然矣。(《墨子?非命中》)

10、夫

“夫”在先秦作语气词不常见,表示对推论或判断的肯定,可以翻译成“吧”。例如: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2)亡之,命矣夫!(《论语?雍也》)

(3)及惠公在秦,曰:“先君若从史苏之占,吾不及此夫!”(《左传?僖公十五年》)

(4)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庄子?天道》)

11、者

“者”主要用作词缀,作语气词的不多见。语气词“者”出现在句末,与“也”功能相同,可出现在陈述句中,也可以出现在疑问句中。例如:

(1)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阳货》)

(2)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许秦者?(《史记?晋世家》)

此外,“者”和“也”一样,也可以出现在句中起标记话题的作用。例如: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一》)

(4)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二、疑问语气词

古代汉语疑问语气词有“与(欤)”“邪(耶)”“乎”“为”“则”。

1、与(欤),邪(耶)

“与(欤)”音yú,“邪(耶)”音yé,两者的功能基本一致,表示纯粹的询问语气,可以用于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测度问句和反问句。《诗经》《论语》《左传》《孟子》用“与”不用“邪”,《墨子》《庄子》《荀子》及以下文献一般既用“与”,也用“邪”。

“与”“邪”用于是非问句最为常见,可翻译成“吗”。例如:

(1)是鲁孔丘与?(《论语?微子》)

(2)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孟子?梁惠王上》)

(3)子知子之所不知邪?(《庄子?齐物论》)

(4)沛公诚欲倍项羽邪?(《史记?留侯世家》)——按:倍,背叛。

用于特指问句比较少见,可翻译成“呢”。例如:

(5)丘何为是栖栖者与?(《论语?宪问》)

(6)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孟子?梁惠王上》)

(7)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庄子?人间世》)

(8)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用于选择问句,可以翻译成“呢”。例如:

(9)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

(10)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孟子?梁惠王上》)

(1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逍遥游》)

(12)由此观之,是邪?非邪?(《史记?伯夷列传》)

用于测度问句,“与”比较常见,“邪”则很少见。可翻译“吧”。例如:

(13)孝弟也者,其为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14)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孟子?梁惠王下》)

(15)先君薨,尸在堂,见秦利而因击之,无乃非为人子之道欤?(《吕氏春秋?悔过》)

(16)谚曰:“相马失之瘦,相土失之贫。”其此之谓邪?(《史记?滑稽列传》)

用于反问句,“邪”比较常见,“与”很少见。可以翻译成“吗”。例如:

(17)夫人生百体坚强,手足便利,耳目聪明,而心圣智,岂非士之愿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18)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战国策?赵策三》)

(19)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乎

“乎”既是疑问语气词也是感叹语气词。作为疑问语气词,在《尚书》《周易》和《诗经》里就出现了,其后它一直与“与”“邪”并行不悖,“与”“邪”具有的功能“乎”都具备。“乎”与“与”“邪”之间的功能差异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有人认为用“乎”一般要求听话人作出回答,而用“与”“邪”则不一定希望听话人作出回答,这种说法未必正确。

“乎”用于是非问句比较常见,可翻译成“吗”。例如:

(1)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

(2)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孟子?滕文公上》)

(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战国策?魏策四》)

用于特指问句很少见,可以翻译成“呢”。例如:

(4)楚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我则无礼,何以战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5)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战国策?齐策四》)

用于选择问句也比较少见,可以翻译成“呢”。例如:

(6)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7)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楚辞?卜居》)

用于测度问句比较常见,常和“无乃”“得无”配合。例如:

(8)《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此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

(9)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超策四》)

(10)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按:大,太。

用于反问句最为常见,可翻译成“吗”或“呢”。例如:

(11)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左传?僖公五年》)

(12)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1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不亦……乎”是“乎”构成的常见反问格式,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例如:

(1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5)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

3、为

“为”本是动词,在“何(奚)……为”“何(奚)以……为”格式中虚化为语气词。“为”作为疑问语气词构成的句子字面上是询问原因,实际上是表示比较委婉的反问语气,可以翻译成“呢”。例如:

(1)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庄子?外物》)

(2)由之者治,不由者乱,何疑为?(《荀子?成相》)

(3)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

(4)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6)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楚辞?渔父》)

(7)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

4、则

“则”祗出现在疑问代词“何”的后面,用来设问原因,并要求给出回答。例如:

(1)伏式结轶西驰者,未有一人言善齐者也;伏式结轶东驰者,未有一人言善秦者也。何则?皆不欲齐、秦之合也。(《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2)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三、祈使语气词

古代汉语的祈使句一般不用语气词,专门用于祈使句表示祈使语气的语气词祗有一个“来”,而且用例很少。例如:

(1)盍归乎来!(《孟子?离娄上》)

(2)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庄子?人间世》)

(3)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齐策四》)

“乎”“哉”有时出现在祈使句中,但不是表示祈使语气,而是表示感叹语气。例如:

(4)上慎旃哉!犹来无止。(《诗经?魏风?陟岵》)

(5)急子至,曰:“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左传?桓公十六年》)

(6)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齐策四》)

正因为如此,所以“乎”可以与“来”在祈使句中共现,如例(1)(3)。

一、感叹语气词

古代汉语的感叹语气词有“哉”“乎”“夫”“为”“且”“只”“兮”“邪”。

1、哉

“哉”是感叹语气词当中表示感叹语气最强烈的,所在的句子往往采用倒装手法。例如:

(1)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诗经?王风?扬之水》)

(2)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庄子?养生主》)

(3)大哉,尧之为君也!(《论语?泰伯》)

(4)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反问句往往也包含强烈的语气,所以“哉”也经常出现在反问句当中。例如:

(5)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6)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战国策?赵策四》)

(7)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左传?僖公五年》)

有时疑问句也可以表达强烈的语气,可以用“哉”。例如:

(8)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按:廋(sōu),隐藏。

(9)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庄子?山木》)——按:殷,大。逝,飞走。

同样,祈使句有时也包含强烈的语气,因而也可以用“哉”。例如:

(10)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尚书?无逸》)——按:受,通“纣”。

(11)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诗经?召南?殷其雷》)

总之,感叹语气与肯定语气、疑问语气、反问语气以及祈使语气不矛盾,可以在同一个句子里共存。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感叹语气词可以与肯定语气词、疑问语气词或祈使语气词共现。“哉”与肯定语气词、祈使语气词共现的情况已见前述,下面是“乎”“哉”共现的例子,其中“乎”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哉”表示感叹语气:

(12)若寡人者,可以保民而王乎哉!(《孟子?梁惠王上》)

(13)吾纵生无益于人,吾可以死害于人乎哉!(《礼记?檀弓上》)

(14)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我何慊乎哉!(《孟子?公孙丑下》)——按:慊(qiǎn),不满足。

2、乎

“乎”表示感叹语气不如“哉”强烈,所以有时可以用在呼语之后或其它非感叹句中。例如:

(1)天乎!吾无罪!(《史记?秦始皇本纪》)

(2)善哉乎!鼓琴。(《吕氏春秋?本味》)

(3)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按:参,曾参,孔子弟子。

(4)时乎时,不再来。(《史记?淮阴侯列传》)

与“哉”一样,“乎”也可以出现在祈使句中,但不表示祈使语气,仍表示感叹语气。例如:

(5)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齐策四》)

(6)急子至,曰:“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左传?桓公十六年》)

3、夫

“夫”在先秦作语气词表示肯定语气,汉代以后开始有表示感叹语气的功能。例如:

(1)悲夫!本细末大,弛必至心。(贾谊《大都》)

(2)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王羲之《兰亭集序》)

4、为

“为”表示感叹语气从表示反问语气演变而来,表示不太强烈的感叹语气,可以翻译成“呢”。例如:

(1)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庄子?逍遥游》)

(2)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3)帝曰:“今故告之,反怒为!”(《汉书?孝成赵皇后传》)

5、且,只

“且(jū)”“只”祗见于《诗经》,表示强烈的感叹,相当于“哉”。例如:

(1)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诗经?郑风?褰裳》)

(2)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诗经?墉风?柏舟》)

“且”“只”可以连用。例如:

(3)君子阳阳,左执簧,右召我由房。其乐只且!(《诗经?王风?君子阳阳》)

6、兮

“兮”在先秦主要见于《诗经》《楚辞》,主要表示拖腔舒缓的语气。例如:

(1)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魏风?伐檀》)

(2)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阳货》)

(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骚》)

7、邪

“邪”作感叹语气词见于汉代乐府诗歌,与“乎”的功能相近。它与疑问语气词“邪”祗是写法相同而已。例如: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汉代乐府诗《铙歌十八曲?上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