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巴洗衣皂有荧光剂吗:吴迪:人才危机和产业转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9:06:54

吴迪:人才危机和产业转型

(2011-10-31)

fieldset { width: 306px; border: 1px solid #990000; align: center;}legend { font-family: Arial,"宋体"; font-size: 12px; font-weight: bold; color: #990000;} ● 吴迪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在硬资产(规模,资金,设备,品牌,商业模式)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人才长期以来只是硬资产的配件,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只要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资本就能自己照顾好自己,不需要对人才投入多少。”这种“重物轻人”的观点几乎成了许多企业家的共识。

  时至今日,中国已开始逐渐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按现有模式,中国经济将难以为继。廉价劳动力的派对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候,这恐怕是许多企业家始料未及的。中国经济必须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向高附加值模式的转型,中国企业的增长引擎必须完成从硬资产到软资产(人才资产)的转变。中国企业必须加大研发方面的投入,提高创新方面的竞争力;或者提高市场营销方面的投入,提高品牌方面的竞争力;否则在全球产业链的下游,逐步由人口红利依然旺盛的印度等国接盘的大趋势下,中国企业将丧失自己在全球化产业链中的位置。

  转型得好,中国要么成为世界产品创新的领导者,要么成为世界品牌的缔造者,如果两者都做到,中国就会成为全球经济领袖,如果两者都做不到,中国经济将难逃衰败的命运。在中国抢占研发以及市场营销全球制高点的这个大转折当中,人才资产储备将是重中之重。

  中国转型的时间其实并不是太多。根据德意志银行的《中国、印度及全球人才短缺报告》,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将会持续增长到2015年,达到9亿9800万,之后将逐年萎缩。印度的劳动力人口将会一直增长到2040年,达到11亿。中国企业的劳动力相对优势将逐渐被印度、越南等国取代,中国经济必须升级,要不然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将有崩溃之虞。

人口大国不等于人才大国

  不错,中国是人口大国,大学毕业生年产量全球第一,可如果这样就认为中国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可以轻松应战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中国的教育体系,还远远生产不出足够满足企业升级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中国还远远不是人才大国。根据麦肯锡的《新兴市场人才报告》,中国工程和金融方面的毕业生只有10%左右具备全球化企业的雇用价值。中国大学生往往拥有过度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死记硬背没有操作经验的人不被雇主看好。中国本土的MBA毕业生,只有少于20%的人能够胜任管理工作。这种人才的极度短缺,将严重阻碍中国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

  这里举IT外包服务业为例:中国大学每年只能生产16万个能够在全球化背景下工作的技术人员,90%左右的工程系毕业生,由于英语水平和实际工作经验的欠缺,无法有效的提供跨国IT服务。在人才短缺约束下,中国IT服务业总收入中高附加值的跨国服务收入只占10%,而印度的这个比率是75%;而且中国的跨国IT服务中65%来源于附加值较低的日本,不像印度那样对高附加值的欧美市场具有垄断地位。根据毕马威(KPMG)的《中国全球IT服务外包报告》,2012年全球IT服务外包行业总收入,将突破1万亿美元。而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里,中国所占份额只有区区10%,印度所占份额已突破55%。

  不要以为外包只是IT,欧美的跨国企业把他们研发方面非核心非战略的业务,转给新兴国家做都叫外包,这其中有机械设计,制药开发等等。抢占外包市场份额,对中国产业升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中印之间于此的角逐,完全取决于两国的人才储备之争。中国企业必须争取和培养好本国的人才资产,要不然失去的将不只是全球市场份额,甚至是本国的生存空间。比如印度的IT外包服务巨头infosys就声称,未来5年将在中国雇用6000人。   人才短缺眼下已成燃眉之急,而且人才成长周期长,所以等中国教育体系改革来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来不及了。企业必须积极主动地着手培养自己的人才,从给大学在校生安排实习培训开始。商业模式,业务计划和人才战略必须整合在一起制定实施,因为中国紧缺的人才市场,远远没有达到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地步,必须棋先一着保证企业经营的每一步拓展都有人才跟进,必须保证人才的成长价值、情感价值、认同价值、经济价值和企业价值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促进关系。为了这个战略目标的实现,甚至可以设一个首席人才官(chief talent officer),跨部门跨职能协调统筹这项工作。没有人才,在流动性过剩的中国,资本将逃离实业,涌入股市、期货、房产等投机领域,导致中国经济的严重杠杆化和泡沫化,最后只能加速崩溃。 人才经营是产业升级的希望,是资本升值最强最持久的杠杆,更是造就一大批中产阶级的富民强国之路,中国从此不再有拉美化之忧。所以,把人才资产做大做强,不仅造福企业,更加造福国家。

作者是从事财经研究的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