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败血症多久能治好: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评价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0:15:4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和变化,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了。社会对教育,特别是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过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i];同时,合作学习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而评价是合作学习中一个重要环节,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怎样在小组学习中开展有效的评价?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此都进行有益的尝试,总的来说,要注意四个结合:

一.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及时而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终结性评价,容易忽视学生的形成性评价,而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如果单靠终结性评价,就会容易产生两个问题:一是评价不能公平地体现学生的发展过程,二是评价产生时滞性。因此,适时到位的形成性评价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学生的小组合作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式评价”,像“你的想法很独特!”“你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问题!”这样的激励性语言能在学生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在潜意识里产生向学习目标努力的追求。

因此只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效结合起来,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更好地投入合作学习。

二.     差异性评价和整体性评价相结合

合作小组的组建,既要依据学生共同的兴趣、特长等个性倾向,使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也要考虑学生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在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人尽其才。教师在进行组内评价既要注意全体,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小组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要认真分析组间的差距,对小组之间进行公平合理的评价,鼓励小组进行横向对比,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三.行为评价和情感评价相结合。

       新课程标准,提出“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除了对学生的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行为目标进行评价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合作学习中的情感评价,更好地体现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例如,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都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在合作学习中自然容易产生矛盾,教师这时要运用适时到位的情感评价,引导学生学会互相欣赏,在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

四.     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

长期以来,在合作学习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教师。教师的评价容易以外部观察与主观测定为依据,评价结果不可避免地受教师的经验、水平、评价手段等的影响,尤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等内部因素的评价更显出其局限性,学生作为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处在突出的主体地位,像合作学习成不成功,合作中遇到什么困难等问题,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比较有效的做法是使用“合作学习评价表”,定期进行评价。一般合作评价表可分为“小组合作评价表”(教师用)、学生小组合作评价表和合作学习个人评价表。这些评价表主要包含一些这样的信息:参与情况、思考、倾听、表达交流、任务完成情况与他人合作情况等栏,进行等级评价。例如,参与情况:主要评价学生参与态度(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积极参与还是消极参与);思考:主要评价学生思维的状态(是否积极主动的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评价表见附表

综上所叙,我们只有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中,做好以上的四个结合,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