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风琴什么价格:世界著名美术家图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4:15:36
   世界著名美术家图集     列宾:俄罗斯苦难的描绘者拉宾1873年的作品《伏尔加的纤夫》(Barge Haulers on the Volga)。这幅作品描述了伏尔加河上,拖拽驳船的十一个筋疲力尽的纤夫。一般认为,这是描述俄罗斯苦难的最著名的一幅作品。 拉宾1885年的作品《伊凡雷帝和他的儿子》(Ivan the Terrible and his son)。描述暴躁的沙皇伊凡四世失手打死自己亲生儿子的真实故事。俄罗斯的历史,历经基辅公国-弗拉基米尔公国-莫斯科公国三个不同的统治中心,伊凡四世(1530-1583)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位沙皇:1533-1547年为莫斯科大公,1547-1584年为俄罗斯沙皇。
沙皇是“凯撒”的俄语音译,意思是“独裁者”。伊凡四世开始独裁统治,他消灭了很多公国,然后对外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伊凡四世有八个王妃,他母亲是蒙古金帐汗国王族后裔,后世分析他“继承了蒙古人侵略和奢杀的基因”。他执政统治期间,“平均每天扩张占领130平方公里新的土地”。

在中国满清后期动荡的1860-1911年的50年里,俄罗斯也来了。
与英法美德各国相比,俄罗斯的落后是惊人的,甚至在很多方面赶不上大清帝国。
后来,俄罗斯被美化了。现在,俄罗斯被还原了。本博文,将从列宾开始,介绍俄罗斯的七位画家

当时,世界公认的俄罗斯最著名的画家是伊利亚·列宾(Ilya Repin,1844-1930),上面两幅作品主题,一个是苦难,一个是暴虐与扩张,充分显示了俄罗斯的本质。
无论对于欧洲,还是对于中国,人们念念不忘的就是俄罗斯侵占的领土。那么,沙皇俄国依赖的是一支什么军队呢?下面的一幅作品,将俄国的“比土匪好不了多少”的俄国军队,体现的淋漓尽致。
《札波罗热的哥萨克答复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四世》(Reply of the Zaporozhian Cossacks to Sultan Mehmed IV of the Ottoman Empire)。这幅作品从1880年开始创作,1891年尚未完成就被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以3.5万卢布买去,“这个价格超过俄罗斯任何绘画作品的价格”。这幅作品描述了1676年的一件史实:奥斯曼想招安哥萨克。横跨欧洲亚洲的奥斯曼帝国是15-19世纪,伊斯兰世界唯一能够对抗欧洲基督教世界的力量。1911年满清帝国解体后,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也崩溃了。时间相差仅仅几年。哥萨克不是国家,不是阶级,不是民族,而是产生于“疆域过于辽阔的俄罗斯”的一种现象。他们不服从任何帝王和法律,他们可以“轻易组建起一支百万人的骑兵军团”,在1917-1920年的俄国三年内战中死亡1500万人,其中包括分别服务于红军和白军的哥萨克骑兵150万人以上。苏联作家萧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真实描述了这一段历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幅作品描述的史实:1676年,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给第聂伯河流域的哥萨克写信:我,穆罕默德的儿子,太阳和月亮的兄弟(一连串头衔),很多土地(列举了一连串国家的清单)的主人,要求哥萨克为我服务,打击基督教势力,等等。看到信件后,哥萨克人的回信很巧妙:他们借用原信件,给奥斯曼帝国苏丹的每一个头衔加上了一个咒骂,每一块土地加上了一个难听称呼或者动物名字,最后,哥萨克要求苏丹来为基督教养猪,等等。沙皇与哥萨克上层有交往,如果发生战争,双方可以按照一定的条件出兵和分赃。例如,对中国北方和黑龙江流域最初发动侵略和抢掠的,正是哥萨克的“军队”。哥萨克不需要也不留恋土地,沙皇和斯大林需要。苏联解体后,普京发布了对待哥萨克的新政策,但仍然无法消除哥萨克现象。哥萨克组成的红军“比土匪好不了多少”。1883年的作品《库尔斯克的宗教行进队伍》(Religious Procession in Kursk Province)。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方战线真正的转折点不是斯大林格勒而是库尔斯克:苏联T-34坦克首次亮相,超过6000辆苏德坦克在这里进行了一场坦克大会战,希特勒东进的希望被终止了。苏联摧毁了宗教,但宗教拯救了苏联。据传说,公元1300年左右,在库尔斯克发现了“圣母玛利亚的遗迹”,引发了一场宗教狂热,后来这里的圣母玛利亚“又被加上12个神圣人物”,在这个“圣地”形成一系列“不可考证”的故事。这幅作品中,贫苦的乞丐和跛腿的残疾人,俄罗斯警察和军队的官兵,无数的农民,神职人员,妇女和孩子,各种人都在寻找上帝的宗教行进队伍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列宾还描绘了很多俄罗斯的著名人物。《门捷列夫身穿爱丁堡大学的教授服装的肖像》(Portrait of Dmitry Ivanovich Mendeleev wearing the Edinburgh University professor robe)。门捷列夫是俄罗斯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发现了化学元素表的“第一个版本”,并根据化学元素表预测了那些尚未发现的化学元素的性质。他的研究和成果发表大部分在欧洲,不在俄国。《普希金在年迈的德尔扎文面前朗诵他的诗歌》(Pushkin Reciting His Poem Before Old Derzhavin)。在普希金(Alexander Pushkin,1799-1837)之前,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是德尔扎文(Gavrila Derzhavin,1743-1816)。普希金16岁时在德尔扎文面前朗诵他的诗歌,从此成名。1816年,他与一个爱上他老婆的法国人进行决斗而受伤死去。《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肖像》(Portrait of Lev Nikolayevich Tolstoy)。列宾创作了多幅托尔斯泰的肖像,这是比较著名的一幅。托尔斯泰是俄罗斯和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创作了《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1910年11月10日,82岁高龄的托尔斯泰离家出走,最后死在一个小火车站,弥留之际几乎世界各国的记者都来到现场。 《国家杜马庆典》(Ceremonial session of the State Council )。议会在俄国称为杜马。 《米拉的圣尼古拉斯拯救了即将处死的三个无辜的人》(Saint Nicholas of Myra saves three innocents from death)。米拉(Myra)位于土耳其,基督教的圣人,圣尼古拉斯(Saint Nicholas,270-346年)曾担任米拉的主教,他经常做善事,甚至悄悄的做好事而不宣扬,例如圣诞节悄悄送出包着礼物的靴子等,所以被誉为“上帝的礼物”。最后,圣尼古拉发展成为现在的基督教中的“圣诞老人”(Santa Claus)的原型。这个名称演化过程为:原文Saint Nicholas=荷兰语的Sinterklaas=英语的Santa Claus:有时英文也直呼Saint Nicholas。《Sadko在水下王国》(Sadko in the Underwater Kingdom)。Sadko是斯拉夫人的中世纪神话史诗:他精通音律,他的美妙音乐感动了海洋沙皇(类似中国的海龙王),海洋沙皇帮助他获得财富,成为一个有钱人。列宾的时代有一批俄罗斯的画家形成了一个流派。其中“最好的”三位画家,互为师生关系和朋友关系:伊凡·克拉姆斯柯依 (Ivan Kramskoi 1837-1887)俄罗斯民主艺术运动精神领袖维克多·瓦舍聂特索夫(Viktor Vasnetsov 1848-1926)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设计者伊利亚·列宾 (Ilya Repin 1844-1930)俄罗斯最伟大的画家俄罗斯的绘画艺术,与同时代的英国,法国,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根本无法相比。这三位“俄罗斯最好的”画家,作品都是阴暗的,压抑的,所以那个时代的俄罗斯,与同期进入中国的其他欧洲国家,完完全全不同:没有任何正面的,只有侵略,屠杀和抢掠。不述。列宾最年轻,水平最高,作品也比较多。其他两位画家的作品不多,其中较著名的作品,介绍如下。伊凡·克拉姆斯柯依伊凡·克拉姆斯柯依(Ivan Kramskoi)被奉为1860-1880年的“俄罗斯民主艺术运动”的精神领袖。俄罗斯收藏家特列季亚科夫是他的好朋友,他的学生设计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现在是俄罗斯国家博物馆。《水妖》(Mermaids)。在斯拉夫神话里,这是一些居住在河里或湖里的精灵,夜里化为女人的形象出现,很多时候是化成“人鱼”或“美人鱼”的形象出现。《旷野里的耶稣》(Christ dans le désert)。作者“最伟大的作品”。《托尔斯泰》(Lev Tolstoy)。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罗斯最伟大的文学家。《无名女郎》(Unknown Woman)。“据说,这个女郎就是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本博客的博文全部来自外文的翻译(编译)。现在查到的故事很长,大意:伊凡·克拉姆斯柯依几次要给列夫-托尔斯泰作画,托尔斯泰几次都拒绝了。俄罗斯收藏家特列季亚科夫(Pavel Tretyakov)给画家写信鼓励他说:“用你的全部魅力去追寻托尔斯泰”。于是,伊凡·克拉姆斯柯在朋友的鼓励下,“凭借想象和回忆”而创作出《托尔斯泰》。著名的画家和著名的作家,都被对方折服了。后来,双方各自创作了《无名女郎》和《安娜-卡列尼娜》。后世评论这两部作品,绘画和小说,也有些不知所措:“很难说这个女郎是另外一个人笔下的那个女郎”。收藏家特列季亚科夫的画廊(Tretyakov Gallery)是俄罗斯最大的绘画博物馆。地点:莫斯科,藏品13万件。现为俄罗斯国家博物馆。维克多·瓦舍聂特索夫的作品维克多·瓦舍聂特索夫专注于神话和历史题材,他总是自称伊凡·克拉姆斯柯依的学生,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师生关系。他们的关系是很好的朋友。俄罗斯收藏家特列季亚科夫收藏他们两人和其他人的作品,建立了“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这个画廊正是维克多·瓦舍聂特索夫设计的。维克多·瓦舍聂特索夫的学生列宾,则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伊凡王子与火鸟在魔毯上》(Ivan Tsarevich and the Firebird on a Magic Carpet )。伊凡王子是斯拉夫神话中最主要英雄之一,他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王国的三个王子里年龄最小的一个王子,他很勇敢,聪明,创造了很多奇迹。在不同的神话版本中,他的王妃们的名字和数量都不一样,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基督教三大流派: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俄罗斯信仰东正教,但是他们的“圣像”制作水平极差,可谓惨不忍睹。维克多·瓦舍聂特索夫的这幅圣像,还算是不错的。俄国当时比较好的圣像,雕塑等都是聘请欧洲人创作的,不述。这幅作品,也是神话和历史题材,不述。
《十字路口的一位骑士》(A Knight at the Crossroads):俄罗斯,向何处去?《骑士》(Bogatyr)。1884-1889年期间,维克多在基辅参加修建St Volodymyr's Cathedral大教堂时开始创作他的“最著名”的这一幅作品,十几年后完成。《伊戈尔与钦察人的战场》(The field of Igor Svyatoslavich's battle with the Polovtsy)。伊戈尔(Igor Svyatoslavich)通常被称为“勇士伊戈尔”,他是古罗斯的基辅公国的创建者和大公。据编年史记载:他与钦察人(突厥的一支)的多次战争中获胜,仅有一次战败。最后战死。他在位时间为公元912-945年。事实上,伊戈尔是一个半传奇人物,他的很多故事都是俄罗斯人后来编造出来的。有一点是事实:基辅公国是后来的莫斯科公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前身。《斯基台人大战斯拉夫人》(Fight of Scythians and Slavs)。斯基台人曾经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建立过强大的国家,也在中亚地区建立过著名的贵霜帝国。但是,斯基台人没有文字,后来的历史不清楚。综上所述:俄罗斯的绘画艺术,与欧洲差距很大,直到今天,依然差距很大。迄今为止,没有其他俄罗斯画家,能够超过列宾。不述。下面,在介绍几幅俄罗斯的绘画,就更加清楚俄罗斯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里,蕴藏着一个深刻的历史疑问的答案:为什么俄罗斯走上苏联的道路?为什么苏联犯下了那么多令人发指的罪行?为什么俄罗斯始终无法融入欧洲,直到今天仍然在世界文明的门外徘徊?Valery JacobiValery Jacobi(1834-1902年),他的名字从来没有翻译成中文。《安娜女皇宫廷里的逗乐艺人》(Jesters at the Court of Empress Anna)。安娜女皇,安娜·伊凡诺芙娜(Anna Ivanovna ,1693-1740年,在位1730-1740年)是彼得大帝的侄女,画面中,女皇躺在床上,看着一群小丑一样的艺人表演无聊的逗乐节目。这与朝气蓬勃走向世界的欧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多艺术家最后都离开或者部分时间离开了俄罗斯,前往欧洲寻找创作的空间和氛围。在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之间,俄罗斯出现过6位碌碌无为的昏庸无能的沙皇。不述。《犯人们在休息》(Prisoner's rest)。描述所谓的犯罪人员,被流放到荒凉的西伯利亚等地的情景。左边高耸的界碑,暗示着他们即将离开故乡的边境。Konstantin Makovsky Konstantin Makovsky(1839-1915),他的名字从来没有翻译成中文。应该译为:马科夫斯基。他是一位“非常有影响的画家”,下面的最后一幅作品,对俄罗斯和土耳其之间的又一次战争的爆发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能是叶卡捷琳娜大帝时代,最有影响的宣传画。《波雅尔的婚礼》(Boyar's wedding )。波雅尔是一个社会阶层,在莫斯科公国,乌克兰基辅公国,白俄罗斯,瓦拉奇公国和摩尔多瓦贵族制政权,芬兰等地存在,他们的地位低于王室贵族。时间约为10-17世纪。《库兹马·米宁的呼吁》(Appeal of Kuzma Minin)。 库兹马·米宁是俄罗斯的民族英雄:在17世纪早期,波兰入侵俄罗斯的时期,莫斯科被波兰-立陶宛的军队攻占了。库兹马·米宁是一个商人,他呼吁俄罗斯老百姓起来组织民兵,配合沙俄贵族的军队驱逐了侵略军。“在战争中,库兹马·米宁显示出相当卓越的军事才能”。1612年,俄罗斯收复了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1616年,库兹马·米宁去世。在此之前,他被新选出的俄罗斯沙皇米哈伊尔·罗曼诺夫(Michael of Russia,1596-1645年,在位1613-1645年=32年)封为贵族和俄罗斯杜马的成员。这位新选出的沙皇米哈伊尔·罗曼诺夫,正是俄罗斯的新一代的罗曼诺夫王朝的开创者。他起初并不愿意担任沙皇,因为此前的几位沙皇都下场很悲惨(连续四位沙皇被杀,一位被罢黜),当时的俄罗斯并不不强大,落后而混乱。右边的雕塑:《库兹马·米宁向(沙皇)米哈伊尔敬献莫诺马赫王冠和权杖》(Michael is offered Monomakh's Cap and scepter by Kuzma Minin)。莫诺马赫王冠非常著名:沙皇的权利的象征。这件作品生动的证明:罗曼诺夫王朝的真正缔造者是库兹马·米宁等人。库兹马·米宁扶助的这位沙皇的曾孙,彼得大帝,使俄罗斯开始崛起。彼得大帝等人,使俄国从一个东欧闭塞小国,扩张为欧洲强国之一。这个罗曼诺夫王朝,比清军入关建立(1644年)仅仅早了30年:俄罗斯比大清并不先进多少。这个罗曼诺夫王朝,延续300年后,被列宁的十月革命推翻,末代沙皇全家被杀。俄罗斯的相当于“国父”的这位库兹马·米宁,从此也在苏联编造的“历史”中,被全部抹杀。苏联垮台后,俄罗斯的这一段真实的历史才逐步得到恢复和还原。不述。《》(Tamara and Demon)。Tamara是斯拉夫人的语系里,常见的女性名字。这个故事,尚未查清。不述。《伪德米特里一世的刺客,杀死鲍里斯·戈东诺夫的儿子》(Agents of the False Dmitriy I kill the son of Boris Godunov)。鲍里斯·戈东诺夫是鞑靼人,俄罗斯选出的沙皇(在位1598-1605年),他的儿子生于莫斯科,继承沙皇王位只有49天即被人杀死,当时年仅16岁。死亡原因,至今说法不一,作者的这幅作品是说他被德米特里派人杀死。德米特里担任沙皇不满一年(1605-1606年)也被杀死,后世称其为“伪德米特里一世”。俄国当时被称为“麻烦时代”(Time of Troubles):1605-1613年,连续五位沙皇被杀或被罢黜。直到1613年,民军首领库兹马·米宁和俄国贵族选出米哈伊尔·罗曼诺夫担任沙皇,“麻烦时代”才结束。《俄罗斯新娘的盛装》(The Russian Bride's Attire)。《保加利亚的遇难女性》(The Bulgarian Martyresses)。这幅作品创作于1887年。一年以前,1886年4-5月,保加利亚人组织了反抗奥斯曼帝国(Ottoman Empire,又称土耳其帝国)的起义,史称“四月起义”(April Uprising),1000多穆斯林被杀。于是,奥斯曼帝国的军队,非常残酷地镇压了这次起义,引起欧洲和美国的强烈抗议。英国和美国驻伊斯坦布尔的外交使节,分别赴保加利亚调查,美国使节Eugene Schuyler的班子进行了三周调查后的正式报告称:58个村庄被摧毁,5座教堂被拆毁,1.5万人被杀害。这份报告很快在欧洲各国流传开来。奥斯曼帝国参与镇压的军队,包括声名狼藉的非常备军事力量bashi-bazouk部队:一种奥斯曼帝国特有的民间雇佣军,极其残忍,没有纪律的。1877年,俄罗斯画家马科夫斯基在1877-1888年的第六次俄土战争爆发前,描写“凶残的土耳其帝国的军队强奸和杀害保加利亚少女”的这幅宣传画,描述了一年前的1876年的“保加利亚四月起义”。这幅作品“旨在激发俄罗斯民众支持俄罗斯攻打土耳其人”。第六次俄土战争,打了四年,土耳其战败。17-19世纪,俄罗斯和土耳其之间,爆发过10次俄土战争。20世纪,俄罗斯(苏联)和土耳其之间,爆发过2次战争。奥斯曼帝国延续时间为1299-1923年,即624年,控制的疆域变动参见右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战败解体,其主体成为土耳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解体的帝国有三个: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此外,俄罗斯帝国内部发生革命而崩溃。不知道怎么最后总结俄罗斯人民的苦难。这里,以俄罗斯政府的最新数据结束。 俄罗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画像。他性格温和,力主政治和经济改革,但在“十月革命”后被迫退位。退位仅仅几个月,列宁下令杀害了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全家,包括他的妻子和五个儿女。尼古拉二世及其全家由俄罗斯政府正式全面平反,遇害地点建立了多座纪念教堂,成为俄罗斯新的旅游胜地。这件残忍的屠杀皇室全家的事件,在欧洲的历史上是空前的(法国大革命,并非处决法国皇帝夫妇的孩子们),欧洲和美国日本等组成16国干涉军,与列宁作战,俄罗斯的贵族和旧军官也组织军队反对列宁,在三年混战(1818-1921年)中俄罗斯人死亡1500万人,所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1500万人死亡”。斯大林继续的经济政策,农灾荒(三次大灾荒),内部清洗等,再次造成数千万人死亡。希特勒,斯大林两个独裁政权互相争夺中欧利益,联合起来灭亡波兰引发二战,希特勒与斯大林之间后来也爆发战争,这一次导致大约2600万人苏联人在战争中死亡。下面的一组来源不同的数据,与上面的数据有些差距,大意也是苏联统治造成几千万人死亡:1991年,解密的前苏联克格勃档案显示:在斯大林时期全国性的肃反大清洗中,失踪、枪决和迫害致死的苏联公民人数达4200万人,是苏联二战中伤亡人数的两倍,建在西伯利亚的劳改营的面积相当于孟加拉国的面积。
1998年,在一次纪念集会上,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这样告诉他的人民:“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为这样大规模的屠杀和暴行辩解。犯下这种罪行的人,是有罪的,多年来为它辩解的人,是有罪的。对此,我们大家都有份。”现在,俄罗斯和很多国家的研究机构,正在研究核查苏联时代的各种数据。详情,不述。      

杰洛姆:最著名的历史题材大师
《芙里尼在法官们面前》(Phryne before the Areopagus),芙里尼是希腊著名的美女,雅典的高级妓女和交际花,很多当代著名人士的情人,“她运用自己的魅力而富有到希望捐资重建被亚历山大大帝摧毁的底比斯城墙,唯一的条件是刻上:‘这是亚历山大大帝摧毁的,名媛芙里尼重建的’。但元老院拒绝了她的请求”。“她对自己的美丽,充满自信,曾经在大海边,当众脱去衣衫,裸体缓缓步入海水,激发了希腊艺术家作出了维纳斯诞生海上的作品的灵感”。据说,有一次她犯下“不敬神”的罪过,雅典法院审判她时,她当场脱下衣衫,“法官们惊呆了,认为她本人是就神,于是草草地判她无罪”:这幅作品讲述的就是这个典故。

《锡诺普的第欧根尼》(Diogenes of Sinope,公元前412-323年),希腊哲学家,犬儒派代表人物,“曾经公开讥讽过亚历山大大帝而活下来的少数几个人之一”:据说,第欧根尼正在晒太阳,亚历山大大帝来拜访他,问他需要什么。第欧根尼懒懒地答道:“我希望你闪到一边去,不要遮住我的阳光。”亚历山大大帝后来感叹说:“我如果不是亚历山大,我愿意是第欧根尼。”因为仰慕他的学识,“希腊收费最昂贵的妓女”芙里尼“免费献身给第欧根尼”。历史记载:这位哲学家常年住在街头的一个大木桶里。

杰洛姆(Jean-Leon Gerome,1824-1904年),法国画家,“历史题材大师”。
他的作品,主要是历史题材,希腊神话,东方故事等,他还是一个雕刻家。
说明:杰洛姆是“世界十大画家之一”,他的一本画册,售价可以达到上千元。所以,这里的作品,全部是精心搜集的高清晰度全屏幕作品,读者可以点击放大收藏(如果直接从本博文引用,网易会自动缩减成小幅作品)。
杰洛姆在1846年曾经冲击罗马大奖,但是在决赛阶段失败了:因为他的“手指头描绘的不完美”。此后他的绘画技艺日臻完美。第二年,1847年,他又做了一幅作品《斗鸡》(The Cockfight,右边小图),送到沙龙(即在卢浮宫举办的展览会)参展,获得一个三等奖。此后,他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成功了:1848,1849年,他连续发表的作品连续获奖,从此成名。
杰洛姆的很多作品,几乎就是历史教材。他的时代,也是所谓的“鸦片战争-八国联军”时代。产生如此绚丽文化的民族,到底是比满清先进还是落后,自不待言。
事实上,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对毒品深恶痛绝”,而代管印度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没有直接介入毒品,主要是一些“走私团伙”在大规模地下经营(走私)鸦片。历史就是历史,不必为挨打找借口。
事实上,日本是一个善于吸取战败教训的民族:公元663年8月27-28日朝鲜白江口大战,中国唐朝与新罗联军,战败了日本与百济联军,根据日本人自己的记载:“7千唐军170艘战船,战败了4.2万日军800多艘战船,日军死亡1万人,战船损失400艘”(日文原文)。此后,日本开始“大化改新”改革,白江口大战仅仅六年后,公元669年,日本开始大规模派遣“遣唐使”来中国长安,学习中国先进文化,日本振兴。1945年,日本在二战中失败后,再次总结教训,走上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又一次努力学习“当时的敌人”美国等,再次复兴。不述。

《向凯撒致敬》(Ave Caesar Morituri te Salutant),这句著名的拉丁成语的完整意思是:Hail, Emperor, those who are about to die salute you(致敬,皇帝,我们这些愿意战死的人赞美你),描述杀死了对手们的一群角斗士在向凯撒致敬。罗马帝国第一个独裁者凯撒大帝的功绩在于:“他曾经与300万人作战,杀死了100万人,俘虏了100万人”,所以罗马人拥戴他成为终身执政官(独裁者)。

《角斗士》(Pollice Verso),作品的拉丁语名称原意是“拇指向下”。罗马时代,竞技场的角斗中,如果观众拇指向下,战胜者就会把战败者杀死,如果观众拇指朝上,战胜者就会饶恕战败者。这是一种残忍刺激的游戏,“仅在罗马大竞技场一个场地,500年里累计死亡约70万人”。这幅作品非常有名:疯狂的观众们纷纷拇指向下,要求杀死战败者。“正是受到这幅作品的启发”,2000年好莱坞拍摄了电影《角斗士》,获得多项大奖,包括5项奥斯卡奖。

《基督殉道者最后的祈祷》(The Christian Martyrs Last Prayer), 描述了罗马帝国残酷镇压基督教徒的情景:竞技场周围的柱子上,左边是遭受火刑的基督徒,右边是十字架处死的基督徒,中间的一群基督徒则将被猛兽撕碎。这些史实,都有记载。但是,信仰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最后,罗马皇帝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本博文的作品都是杰洛姆的作品,只有上面的这幅作品是唯一的例外:西班牙画家Ulpiano Checa的绘画《Naumachia》,穿插在这里的目的是佐证杰洛姆的作品的真实性。Naumachia,这个词没有中文翻译,意思是“从事海战表演的角斗士死囚犯”:罗马帝国的竞技表演“从两人角斗,两队人角斗,人兽角斗,一直发展到海战表演”。规则与普通角斗类似:胜者生败者亡,“野兽绝大部分被斗死为止”。几个例子如次:凯撒大帝举行过6000死囚犯的海战表演,图拉真皇帝在位期间斗死过9000头野兽。最大一次表演是庆祝罗马大竞技场(Colosseum,世界文化遗产)建成的公元80年:“狂欢持续了100天,死亡囚犯1万多人,死亡野兽9000余头”。

《奴隶市场》(Slave market)。
《罗马的奴隶销售》(Slave selling in Rome)。
《奴隶拍卖》(Slave auction)。

《克里奥帕特拉与凯撒》(Cleopatra and Caesar),这个故事是很多文艺作品和电影的题材。为了取得埃及的统治权力,“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希望接近率军抵达埃及的罗马统帅凯撒,于是她想出一个办法:让她的仆人把她裹在一张毯子里送给凯撒,“当打开毯子,裸体的克里奥帕特拉出现时,凯撒大吃一惊”,从此两人坠入爱河,并且生了一个孩子。克里奥帕特拉也在凯撒的支持下,重新成为埃及的女王。此前,她的弟弟夺取王位,把她赶出首都亚历山大城。

《凯撒之死》(The Death of Caesar)。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公元前100-44年),罗马帝国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西方公认的“四大军事天才”之一(汉尼拔,亚历山大,凯撒,拿破仑)。他征服了法国,攻占了英国和德国以及北非很多地区,被选为终身执政官。为了避免他成为真正的独裁者,元老院的60多人密谋,在元老院里刺杀了他。但是,刺杀凯撒仍然没能阻挡罗马帝国从共和制变成帝制:他的侄子屋大维,扫清政敌,成为罗马第一个皇帝。
后来,很多国家用他的名字“凯撒”作为皇帝称号,凯撒成为帝王的代名词,例如“沙皇”即凯撒的俄语音译。

《耍蛇者》(Snake Charmer),直译“对蛇有吸引力的人”。

《耍蛇者》(Snake Charmer),直译“对蛇有吸引力的人”,同名作品。

《拔示巴》(Bethsabée)。拔示巴是《圣经》“旧约”中的一个重要的美女和王后:她原来是大卫下属的一位军官乌利亚(Uriah the Hittite)的妻子,她与大卫通奸怀孕后,大卫借故杀死了乌利亚,使她成为大卫的合法妻子,但是他们通奸而生的婴儿死去了,“以示上帝的惩罚”。后来,大卫成为以色列国王,拔示巴成为王后,他们的孩子就是著名的所罗门王。
以色列( Israel)的意思是“上帝的战士”,古以色列国存在的时间为公元前1030-930年(约100年),“善战”的大卫,使以色列从一个弱国变成强国,但以色列最兴盛繁荣的时代是所罗门时代的大约40年(公元前970-931年)。所罗门去世,他的儿子罗波安(Rehoboam)继位后,以色列分裂成两个国家:北部为以色列国,南部为犹太国。
《圣经》是一本历史书:真实性是其流传至今的基本原因之一,包括记载伟人的负面信息。

《耶路撒冷,所罗门墙》(Solomon's Wall, Jerusalem),即现在著名的西墙,又称“哭墙”。这里就是所罗门王建造的宏伟壮观的古以色列首都最著名的建筑遗迹之一,可以想象出当年的巨大规模。

《(奥斯曼帝国的)希腊新军-希腊青年正在改信穆斯林-年轻的希腊人在清真寺里》(Greek Janissaries-Greek youths who are being converted to Islam-Young Greeks at the Mosque )。这幅作品的原名就是这么长:Janissaries意为“新战士”。奥斯曼帝国在占领欧洲南部地区时,将一些孩子从小组织起来,训练成“战斗力特别强”的禁卫军和常备军,控制这些孩子的办法之一就是“洗脑”:首先改变他们的信仰,使他们成为穆斯林。

《埃及的一个加固的城市外面的一支骆驼商队》(An Arab Caravan outside a Fortified Town, Egypt)。

《河边的洗澡者》(Bathers by the Edge of a River)

《信仰伊斯兰教的女眷们在院子里喂鸽子》(Harem Women Feeding Pigeons in a Courtyard)。

《》(King Candaules)。Candaules是希腊吕底亚(Lydia,公元前680-547年)的国王,这个地区现属土耳其。这位国王的名字现在是英语中的一个单词Candaulism。这个故事,在希腊世界传为笑柄,多重涵义,意思很难用中国典故解释:属于荒唐的性行为,引申出类似“赔了夫人又折兵”“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意思,现代又加上交换配偶游戏等等。按照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的记载:国王Candaules向他最亲近的朝臣古格斯(Gyges of Lydia)吹嘘他的王后多么美丽,“用语言无法形容,你必须亲眼看一看,我来安排你偷偷看看她的裸体”,古格斯不敢去看,国王Candaules坚持让他“眼见为实”,古格斯只好服从了。
古格斯“遵命藏在卧室里,看到王后脱光了衣服以后,按照国王的计划,偷偷离开房间,但是被王后看见了”。感到被丈夫和臣子共同欺骗的王后,非常恼怒,但她不动声色,第二天招来古格斯,质问之后,给他两个选择:“要么你自杀,要么你杀死我的丈夫!”古格斯反复恳求饶恕,王后怒不可遏,坚持“你俩必须死一个”。于是古格斯就选择了背叛他的好朋友,国王Candaules,自己活下来。古格斯杀死国王的方式也一模一样:预先藏进卧室,用王后提供的匕首,等国王睡着后杀死了国王。事后,古格斯娶了王后,成为国王,即吕底亚的古格斯(Gyges of Lydia),执政几十年(约为公元前716-678年)。
《阿拉伯人和他的坐骑》(The Arab and his Steed)。

《阿拉伯人穿过沙漠》(Arabs Crossing the Desert)。

《猎犬的黑人主人》(The Negro Master of the Hounds)。

《XX的墓》(The Tomb of Hazrat Imam Hisain Allahis Salam),阿拉伯人,并非一个种族,而是通过伊斯兰教而形成的一个“民族”,正如犹太教造就了犹太民族一样。伊斯兰教实施的“宗教和行政合一”的领袖或者头领的头衔通常都很长,具体含义或者查不清楚,或者说法不一。

《旋转的德尔维希》(Whirling Dervishes)。这种舞蹈又称Mawlawi Order。德尔维希是波斯语,一种乞讨者或者托钵僧的苦行者。日本译为“旋舞教团”,“以旋转表示宇宙的旋转”,他们有时也以参军打仗为生。1923年,土耳其独立后,作为“脱离伊斯兰教运动”的一部分,这种宗教社团被解散,现在作为文化遗产重新恢复,在节庆日表演。

左图: 《幽会,外面》(The Tryst ,exterior)。右图:《幽会,里面》(The Tryst ,interior)。杰洛姆的这两幅作品辛辣地讽刺了伊斯兰教戒律的虚伪。

《沙漠中的祈祷者》 (Prayer in the Desert)。

《埃及新兵穿过沙漠》(Egyptian Recruits Crossing the Desert)。

上图是1300-1683年的奥斯曼帝国的疆域,这段时期相当于中国的元朝和明朝两个朝代的时期。
奥斯曼帝国,又称土耳其帝国,突厥人建立的一个帝国,统治中心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这个帝国建立后不断扩张,灭亡了罗马帝国,即东罗马或拜占庭帝国。事实上,东罗马和拜占庭都是历史学家对罗马帝国首都变成君士坦丁堡以后的“学术称呼”,这个国家始终自称罗马帝国,类似中国的东周西周或者东汉西汉。又如,三国时期,刘备的国家自称汉,表示是汉朝的继承者,后世的历史学家将其称为“蜀”或者“蜀汉”,其实刘备刘禅诸葛亮都不知道这些事情。
奥斯曼帝国于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罗马帝国:距离罗马的建城(建国)传说大约2400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斯曼帝国崩溃,解体为几十个国家,其核心地区变成了现在的土耳其。

左图:《黑人非正规军人》(Black Bashi Bazouk),土耳其语中Bashi Bazouk的原意是“没有头脑”或者“没有纪律”的意思,在奥斯曼帝国时期,这个名词指“非常规军人”,画中的这位军人是黑人。奥斯曼帝国(Ottoman Empire)是15-19世纪唯一能够挑战欧洲列强的伊斯兰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崩溃,分裂为土耳其,希腊,阿尔及利亚,埃及,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叙利亚,伊拉克,巴基斯坦,黎巴嫩等国家。1919年奥斯曼帝国解体时,整个帝国的人口约1463万人,但是国土面积很大。
右图: 《一个非正规军军人》(A Bashi-Bazouk),奥斯曼帝国的非常备军,解释同上。

《1861年6月27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和皇后尤金妮娅在枫丹白露宫接见外交使节》(Reception des ambassadeurs siamois par Napoleon III et l'Imperatrice Eugenie dans la grande salle de bal Henri II du chateau de Fontainebleau, le 27 juin 1861)。

《拿破仑三世和尤金妮娅》(Napoleon III and Eugenie),上图的细部。

《路易十四与莫里哀》(Louis XIV and Moliere)。莫里哀(1622-1673)是他的艺名,“他的原名Jean-Baptiste Poquelin反而往往被人们忘记”。他是一个剧作家,演员,“可能是西方历史上最著名喜剧演员之一”。这幅作品又被称为《路易十四邀请莫里哀共进晚餐》,“但是这个轶事没有得到确认”。

《一场化装舞会后的决斗》(Duel After a Masquerade Ball),决斗是11-20世纪西方社会的一种“双方约定的解决争端”的方式,在两个人之间进行,决斗结果不涉及司法,例如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就是决斗中死亡的。后来,各国立法禁止决斗。决斗的武器可以是刀剑或者枪。

《把鲜活的生命绘画在雕像上》(Painting Breathes Life into Sculpture )。

《波拿巴在斯芬克斯的面前》(Bonaparte Before the Sphinx)。当时拿破仑是埃及远征军司令。

《生毛皮》(Pelt)。

《马尔科斯-波扎利斯》(Markos Botsaris,1788-1823),希腊独立战争中的希腊英雄,他的肖像经常出现在希腊政府办公室,学校教室,部队军营等处。战争进行了9年(1821-1829),希腊在英国,法国,俄国的帮助下,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获得完全独立。波扎利斯早期参加反对奥斯曼的活动,1823年他在独立战争中阵亡,他的弟弟在战争中幸存,成为希腊王国的将军和议员,他的儿子三次出任希腊国防部长。
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前往希腊支持希腊独立战争,1824年也在希腊因病逝世。

《皮格马利翁和伽拉缇》(Pygmalion and Galatea )。

《皮格马利翁和伽拉缇》(Pygmalion and Galatea )。
这两幅作品同名,源于同一个希腊神话:塞浦路斯的雕刻家皮格马利翁用乳白色的大理石雕刻了一个他理想中的美女伽拉缇。他非常喜欢自己的作品,最后爱上了这个雕像,女神维纳斯给这件雕塑赋予生命,成为皮格马利翁的妻子。

《雕刻大理石》(Working in Marble )。

《水烟袋点火》(The Hookah Lighter)。

《宫殿闺房的阳台上》(The terrace of the Seraglio),Seraglio这个词特指土耳其苏丹的宫殿后宫或者闺房。这幅作品一直找不到大屏幕高清照片。

《后宫的浴池》(Pool in a Harem),Harem这个词特指伊斯兰教的后宫或者女眷的住所。
《苏格拉底在阿斯帕西亚的家里寻找阿尔西比亚德斯》(Socrates seeking Alcibiades in the House of Aspasia)。
阿斯帕西亚(Aspasia,右图)是雅典的一家大型妓院的女老板。苏格拉底是希腊哲学家。在雅典和斯巴达分别为首的两个联盟(提洛同盟和伯罗奔尼撒同盟)之间著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404年)中,阿尔西比亚德斯是雅典方面的重要将领。这场“所有希腊城邦全部卷入”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希腊时代最重要的战争”,历史纪录也最详尽。
这幅作品几乎涉及了雅典方面最重要的几个人物。
阿斯帕西亚是米利都(Miletus)人, 米利都是希腊最繁荣的城邦之一。她是著名的美女,成年后来到雅典,成为伯里克利(Pericles,公元前495-429)的女伴(伯里克利离婚)。伯里克利是最杰出的雅典政治家,现在雅典的遗迹中,最主要的建筑都是伯里克利主持修建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出现,也和伯里克利的开明执政有关。“伯里克利努力推崇文化和艺术,这正是雅典成为希腊世界中心的主要原因”。
阿斯帕西亚“对伯里克利和雅典政治发挥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同时代的作家,诗人和历史学家,几乎都提到这个女人,她的家里也成为社交中心,同时她还经营一个大型妓院。很多当时的思想家,作家,诗人,艺术家都常常流连忘返于她家的妓院,包括苏格拉底等。阿斯帕西亚不仅美丽,也善于谈吐,“她解放了雅典女人们的思想”,“她不必受到婚姻的约束,所以她可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她的美貌受到雅典人的赞美”,“很多丈夫带着妻子来听她的谈话”,“她的形象与其说是一个美女,不如说是一个社会指导者”。
伯罗奔尼撒战争前一半,雅典方面主要是伯里克利指挥。
伯罗奔尼撒战争后一半,雅典方面主要是阿尔西比亚德斯指挥。
阿尔西比亚德斯(Alcibiades)才智过人,但是命运坎坷:他是雅典的上层军官,因故叛逃到敌对的斯巴达,又遭忌恨叛逃到波斯,最后雅典又把他请回来,“他回来以后,主持了雅典方面的一系列胜利”。虽然身为高级将领,但是他特别喜欢泡在妓院享乐,于是领导们到处找他,请他出来主持工作。“他的家族在雅典势力强大”,所以雅典对他也无可奈何(这些故事很长,很曲折,所以不得不用现代语言简单描述梗概)。事实上,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很多希腊城邦本身的立场,也是摇摆不定的,或者变化的。
这一次,他不知道又因为什么事情闹情绪不干了,躲进“阿斯帕西亚的家”(雅典的著名妓院),迫使雅典“德高众望”的苏格拉底,亲自来妓院寻找他。这幅作品,描述的就是这件事情。

附录
最后一幅作品,可能引起读者的一些困惑和不解。
这里,选择几幅其他人的作品作为参考,可能有助于理解希腊的这一段历史。

《伯里克利和阿斯帕西亚》,作者Hector Leroux (1682–1740)。描述伯里克利和阿斯帕西亚两人在希腊雕塑家菲迪亚斯(Phidias)的工作室里“惊讶的看着雅典娜的大型雕塑”(这是为帕台农神庙制作的雅典保护神雅典娜的雕塑)。
他俩的关系,后世往往解释不清楚,在当时也“存在争议”。用现代的语言来说:伯里克利是国家主席,阿斯帕西亚是著名的美女,个体户,妓院老板,非公职人员,两个人从未正式结婚,但是他俩总是一起出入各种公开场合。

《阿那克萨哥拉和伯里克利》(Anaxagoras and Pericles)。阿那克萨哥拉(公元前500-428年)是“前苏格拉底”(Pre-Socratic )的希腊哲学家,他提出了“精神的宇宙世界”的概念,他正确解释了日蚀,他还第一个提出“物质可能是由无限多的不朽的基本的元素(即原子)构成的”。后来,另外一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斯(Democritus,公元前470/460-370/360)正式提出了原子论。

《苏格拉底把阿尔西比亚德斯从性爱欢悦的拥抱中拖走》(Socrates Tears Alcibiades from the Embrace of Sensual Pleasure),作者Jean-Baptiste Regnault (1754-1829)。
用现代语言解释:苏格拉底相当于科学院院长兼科技部长,阿尔西比亚德斯相当于三军总参谋长。苏格拉底从妓院把总参谋长拖出去,指挥与斯巴达(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战争。

“不朽的永恒魅力”的雅典帕台农神庙。
“伯里克利的代表作”,世界文化遗产。     塔德玛:维多利亚时代最好的画家《寻找摩西》(The Finding of Moses)。《圣经》记载:摩西被一位法老的女儿从尼罗河里救起来,在埃及法老的王宫里生活了四十年,后来摩西带领以色列人离开了埃及。

《没有察觉的竞争对手》(Unconscious Rivals)。描述两个百无聊赖的罗马女子,正在等待同一个罗马青年男子,但是她们自己却浑然不觉对方是竞争对手。这副作品反映了罗马帝国后期的生活百态。

迄今为止,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皇是“英国历史上统治最久的君主”,她活了82岁(1819-1901),统治了64年(1837-1901),正好涵盖了所谓的两次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的六十多年。
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爵士(Sir Lawrence Alma-Tadema,1836-1912)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最知名的画家之一,以“奢侈豪华的大手笔描绘古代世界”(中世纪以前)而闻名。很多人把他评价为“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最好的画家”。
塔德玛爵士生存的时代(1836-1912),恰恰也覆盖了所谓两次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的时代的六十多年(1838-1900)。看到这些作品,就会明白当时的大英帝国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国家。让我们回顾一个历史上的笑话。
太平洋战争不到6个月,日本就占领了100万平方英里,控制了1.5亿人口,50万欧美的殖民者和15万战俘。但是,日本人很快陷入了“不知所措”:他们终于发现“治理一个帝国比夺取它困难得多”。而英国人成功治理的范围是世界的1/3:日不落帝国的名称,正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第一次出现的。
塔德玛的作品确实值得收藏,值得研究。值得欣赏,因为这位“负责任的画家”是在“认真研究历史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再现历史”,这种做法对于日益扩张的大英帝国,客观上成为一种参考和借鉴。
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欧洲大批人才移居英国。马克思当时也是与塔德玛同一时期移民英国,并且他们都是从德国移民的:当时的德国四分五裂,300多个公国及其城堡,2000多个骑士及其城堡,某种意义上,这些德国人是“逃难”到稳定繁荣的大英帝国。很多欧洲的移民对英国做出了贡献并获得英国的嘉奖。英国女王将这个德国移民画家,封为爵士:塔德玛在艺术领域的成就由此可见确实属于出类拔萃,这种褒奖移民也体现了英国的公平与宽容。
塔德玛对大理石,金属,衣物材质等等的表现极其逼真,所以,又被誉为“大理石画家”。
塔德玛对埃及希腊罗马的历史和建筑的研究严谨透彻,甚至好莱坞的场景设计都借鉴他的成果。

《巴克斯的献祭》(A Dedication to Bacchus)。巴克斯是罗马神话中的酒神或酒神的驻地。
现代的很多葡萄或者美酒的名称,都使用了巴克斯的名称,包括韩国的功能饮料Bacchus。

《对银色的偏爱》(Silver Favourites)。这幅作品中,地中海的墨蓝,与大理石的白色的反差,形成了希腊绚丽文明的奇特背景。作者的确无愧于“大理石画家”的称号。

《有利观看的一个隅石》(A coign of vantage)。这幅作品也可以意译为:《有利的观察角度》:站在这个角度,可以清楚地观看山崖下的船只(见作品左下角大型船只)。

《法老的头生子的死亡》(Death of the Pharaoh's Firstborn Son)。 根据《圣经》的“出埃及记”(Exodus)记载:摩西和他的哥哥亚伦,告诉埃及的法老:以色列人要离开埃及。法老不同意。 于是上帝施展神力,给埃及人降下十种灾难,其中最可怕的一种是“埃及人的第一个出生的儿子(长子,头生子)死亡”。这些神迹证明以色列人的神(单一神)比埃及的神(很多神明)更加强大,迫使法老同意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圣经》记载:甚至法老的头生子,也被上帝派来的天使杀死了。

《埃及的玩棋人》(Egyptian Chess Players)。

《埃及寡妇》(The Egyptian widow)。

《冷水浴室》(The Frigidarium)。

《温水浴室》(The Tepidarium)。

《宣布克劳狄乌斯为皇帝》(Proclaiming Claudius Emperor)。史书记载:克劳狄乌斯(Claudius,在位41-54年)是“意外”当上罗马皇帝的。公元41年,暴虐的罗马皇帝卡里古拉(Caligula)被近卫军刺杀身亡,近卫军拥立这位克劳狄乌斯家族的中年男子并得到元老院的承认,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而继位成为罗马皇帝。
屋大维是克劳狄乌斯的叔祖父。虽然“缺乏经验和阅历”,克劳狄乌斯在位期间,力求社会和谐,采取中庸之道,不搞大规模建设,而是致力于道路系统等公共设施的建设。

《一位公元41年的罗马皇帝》(A Roman Emperor AD41)。描述罗马皇帝卡利古拉被近卫军杀死后,士兵们在皇宫里找到了“躲在帷幕后面”的克劳狄乌斯,并拥戴他成为新的罗马皇帝。
卡里古拉(Caligula)暴虐无道,在位仅三年多就激起兵变被杀,他的妻子和孩子也被杀死:作品中左边地上躺着卡里古拉和他妻子的尸体。克劳狄乌斯是卡里古拉的叔叔,他自幼体弱多病,所以悉心研读了很多历史巨著和其他学问,但是没有从政的经验。兵变时他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更没有想到军队和元老院将他推上皇帝的位子:那时,他已经将近50岁了。

《阿姆菲萨的女人》(Women of Amfissa)。1871年作者,与英国女士Laura Epps结婚,她也是一名知名的艺术家并多次担任模特儿出现在阿尔玛-塔德玛的绘画作品中,《The Women of Amphiss》是其中一个例子。Amfissa是希腊的一个四面环山的古城,据说这个名字是阿波罗起的,现为希腊福基斯州的首府。

《菲迪亚斯向他的朋友们展示帕台农神庙的雕饰》(Phidias Showing the Frieze of the Parthenon to his Friends)。
菲迪亚斯(Phidias)是希腊最著名的雕刻家,雅典执政者克里伯利的私人朋友,为了庆祝战胜波斯帝国而建造的帕台农神庙是雅典最大的神庙,希腊文明的巅峰之作,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古代罗马的雕像》(Sculptors in Ancient Rome)。

《刮身板和海绵》(Strigils and Sponges)。刮身板和海绵是希腊和罗马时代常用的洗浴用具。

《克洛维的儿子的幼年教育》(The Education of the Children of Clovis)。
描述死去的法国国王克洛维一世(Clovis I, 466-511)的三名儿子在母亲监督下练习掷斧武艺。克洛维一世是公认的法国第一位国王:他第一次把所有法兰西部落统一在一个统治者之下,他建立的墨洛温王朝(Merovingian dynasty)延续了长达265年(公元486-751年)之后,被卡洛林王朝(Carolingian dynasty)取代。

《受到喜爱的风俗》(A Favourite Custom)。罗马人非常喜欢洗浴,大大小小的浴场,遍布罗马帝国。

《卡拉卡拉与格塔》(Caracalla and Geta)。描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卡拉卡拉与格塔是亲兄弟,被他们的父亲,罗马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Septimius Severus(在位193-211年)先后都立为“奥古都斯”而与父亲共同继承罗马帝国的统治。2011年,他们的父亲塞维鲁皇帝在征伐英格兰时去世,兄弟两人正式宣布即位。但是,两个人都希望成为唯一的统治者,关系越来越紧张。“联合统治”仅仅持续了几个月。同年12月,卡拉卡拉暗杀了他的弟弟格塔,独自统治罗马,直到2017年被刺身亡。
这些后果,根据史书记载,他们的父亲塞维鲁皇帝早就预料到了:他不知道应该让哪个儿子当皇帝,也不知道共同统治的结果会是什么,他说其中一个儿子可能会杀掉另外一个,他还说杀人者最后也会因为罪行而招致灭亡。他对两个儿子“公平合理”对待,甚至宣布他俩都是奥古都斯,仍然发生了一系列悲剧。后来,史学家就以这个塞维鲁皇帝为界限,划分罗马的Severan dynasty时期(断裂时期)和Crisis of the Third Century时期(第三世纪危机时期),塞维鲁皇帝则是“跨越”这两个罗马时代的唯一皇帝。
卡拉卡拉是“迦太基·罗马·帕帕尔·叙利亚”的混血儿,他和弟弟格塔出生时,他们的父亲是康茂德皇帝属下的一个行省的总督。康茂德就是最后一个“五贤帝”的不屑儿子(见博文“邓小平与罗马皇帝哈德良”)。卡拉卡拉也成为罗马历史上“最为声名狼藉的罗马皇帝之一”:在卡拉卡拉的统治时期,遍布罗马大小城镇的浴场里开始流行男女混浴,性关系开始混乱不堪。在罗马发现的一处墓志铭写道:“浴室,葡萄酒和性,毁坏了我们的身体,可是没有它们,活着有什么意义?”2015年,卡拉卡拉抵达埃及的亚历山大利亚(今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访问。由于过去亚历山大利亚的市民们编造了一些笑话,讽刺卡拉卡拉暗杀他的弟弟是“正当防卫”的说法,作为报复,卡拉卡拉就下令屠杀了市民们选举出来欢迎他来访的市民代表团。然后,卡拉卡拉命令他的军队在亚历山大利亚进行了几天的屠杀和抢掠,根据历史学家Cassius Dio的记载,这次抢掠中屠杀了超过两万名市民。
2017年,他在准备征伐波斯的战争时,他的禁卫队刺杀了他。这是卡拉卡拉本人完全料想不到的。在卡拉卡拉之前,所有的罗马皇帝都是“哲学家式的帝王”,包括第一位凯撒和第一位奥古都斯(屋大维,凯撒的侄子)。但是,只有卡拉卡拉不同,他的英勇善战的将军出身的父亲塞维鲁皇帝临死时告诉他:“只有军人是最重要的,其他人都不重要”,于是卡拉卡拉大大提高了军人的待遇,达到了“奢侈浪费”的地步。他自己也和军人们同样的待遇:吃同样的食品,剃同样的发型,行军走在一起,诸如此类。但是,他的军队没有打过胜仗,最后他最信任的禁卫队刺杀了他。因为他忘记了一点:军人,也是有思想的。

《卡拉卡拉》(Caracalla )。这种在帝王的脚下撒花瓣的做法,曾经在美国电影《来到美国》(Coming to America)中得到充分再现:一个非洲酋长的儿子来到美国,最后爱上一个美国黑姑娘,不愿回非洲了。他的酋长父母找到美国,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有一批黑仆人在前面的地上撒满花瓣。

《在卡拉卡拉的沐浴》(The Baths at Caracalla)。罗马人喜爱洗澡,他们修建的公共浴场遍布罗马帝国,数量和规模都“令人触目惊心”。公元四世纪,仅仅罗马城里的浴场就超过1000家,特大型的11家。罗马人的文采不怎么样,但是他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工程师:罗马时代的宫殿群,道路网络,输水排水系统,体育场馆,图书馆,斗兽场等大型建筑,不仅设计科学合理,并且不惜成本,质量超群,很多建筑历经两千年而仍然屹立。
罗马的浴场分为温泉浴场,私人浴场和公共浴场三种。
罗马皇帝卡拉卡拉(Caracalla)修建的公共浴场,后人称为“卡拉卡拉大浴场”:建于212-216年间,长412米,宽383米(最宽处393米),中心浴池长218米,宽112米,游泳池长54米,宽23米,与现代的标准游泳池相当。据说可以容纳三四千人同时洗浴。这是罗马第二大的浴场,详见博文:《卡拉卡拉大浴场 罗马城最大的浴场》。

《埃拉伽巴路斯的玫瑰》(The Roses of Elagabalus)。
卡拉卡拉被刺身亡以后,继位的埃拉伽巴路斯(公元203-222)是罗马帝国第一位出身于东方的皇帝。这位出身叙利亚的荒淫的少年皇帝,把东方的奢侈华丽的风格带回罗马,在位仅仅三年即被刺杀身亡。这幅作品描述了埃拉伽巴路斯与宫女和嫔妃玩耍嬉戏的情景。埃拉伽巴路斯又被称为Heliogabalus。

《》(A Pyhhric Dance )。这种Pyhhric Dance 没有中文译名,甚至没有外文名称:在古希腊时代,雅典人在节庆时期表演的一种舞蹈,其特点是用盾牌作为道具。据说,这是智慧女神,雅典保护神雅典娜本人为了庆祝她在奥林匹亚的胜利而进行的舞蹈。这种舞蹈的真实情景已经失传,作者还原的这幅作品,极其优美壮观。

《凯撒万岁!神农万岁!》(Ave, Caesar! Io, Saturnalia!)。
这是作者还原的一个罗马的狂欢节情景。Saturnalia是罗马时代的一个节日,祭奠罗马神话中的农业之神Saturn(萨图尔努斯,拉丁语Saturnus)。这个节日是从公元前217年,罗马摧毁迦太基帝国那一年开始的,起初只有一天,后来延长到整整一周七天(12月17-23日),奴隶们可以免费大吃大喝和参加赌博,饮食则由主人们来制备,甚至所有的奴隶和主人都可以“表面上调换位置”,奴隶们可以假装虐待主人,进行几乎没有约束的狂欢。
土星和星期六的名称,都来自于Saturn。

《哈德良访问一个罗马-不列颠制陶厂》(Hadrian Visiting a Romano-British Pottery)。
公元43年,罗马帝国入侵不列颠岛的南半部,建立罗马帝国的不列颠尼亚行省后引进和发展的文化,被称为罗马-不列颠文化(Romano-British culture)。这种文化在公元5世纪罗马撤离不列颠岛以后,消失了。
哈德良(Hadrian,76-138)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贤明皇帝,“五贤帝”之一。

《古罗马的建筑师》(Architecture in Ancient Rome )。

《“不要再问我了”》(Ask Me No More )。

《“这不是在家里”》(Not at Home)。

《听众的后面》(After the Audience)。

《一个罗马艺术的爱好者》(A Roman Art Lover )。

《一株夾竹桃》(An Oleander)。

《在希望与恐惧之间》(Between Hope and Fear)。

《在维纳斯和巴克斯之间》(Between Venus and Bacchus)。

《协议》(The Proposal)。

《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Anthony and Cleopatra)。“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的第一个情人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独裁者凯撒大帝,第二个情人是凯撒大帝的主要将领,凯撒死后的罗马“三巨头”之一安东尼。当时,三巨头的合作协议是罗马的西部归屋大维,东部归安东尼。但是,安东尼把很多罗马的土地和权益,送给了“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元老院和屋大维出兵讨伐,安东尼战死,“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用毒蛇自杀身亡。
作品描述了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在海上的战舰上幽会的情景。

《萨福和阿尔卡乌斯》(Sappho and Alcaeus)。萨福(Sappho)是希腊女诗人,生于大约前630-前612年之间,逝世于前570年。她是杰出的抒情诗人,存留下来的诗篇不多,但是得到当时的希腊人的高度尊重。文艺复兴时期以后,她的作品得到大量翻译,但是她的文字属于很难识别的语言,每一个人翻译出来的意思都不相同。
阿尔卡乌斯(Alcaeus)是大约同时代的希腊诗人,不清楚他们两人是否为情人关系,至少他们之间曾经交换过诗篇。
这幅作品中的大理石和墨兰的海水,动人心魄,有人评论这是作者最具人文色彩的一幅作品。
《在蓝色的爱奥尼亚气候的遮护下》(Under the Roof of Blue Ionian Weather)。

《一个画廊》(A Picture Gallery)。

《雕塑馆》(The Sculpture Gallery)。

《提图斯的凯旋》(The Triumph of Titus)。

《葡萄酿造节》(The Vintage Festival)。“上天给予希腊人三样食品”:小麦,橄榄和葡萄。

《令人喜爱的诗篇》(Favourite Poete)。

《春天》(Spring)。     

拉斐尔:《雅典学院》

与其他大型作品
《雅典学院》,又称《雅典学派》,“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1483-1520)创作的一幅壁画,现存于罗马的梵蒂冈博物馆的拉斐尔画室中。《雅典学院》中,拉斐尔把不同时期的人全都集中在一个空间,古希腊罗马和当代意大利的50多位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荟萃一堂,拉斐尔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把柏拉图绘成达芬奇的脸,以表达对达芬奇的敬重)两个希腊哲学巨匠为中心,向两翼和前景展开,彷佛正在“表演”一场宏贯古今的古希腊思想史,唯心论和唯物论之争。这些人物包括(对照下图的人物及其数字): 苏格拉底:哲学三大奠基者之一,正在与人争辩==12。
柏拉图:哲学三大奠基者之一,苏格拉底的学生,手持《帝迈马斯篇》,达芬奇为原型==14。
亚里士多德:哲学三大奠基者之一,柏拉图的学生,手持《伦理学》==15。
亚历山大大帝:军事家,希腊马其顿国王,亚里士多德的学生==7。
伊壁鸠鲁:哲学家,主张“人的快乐是追求心灵中永远的快乐” ==2。
毕达哥拉斯:数学家==6。
阿维洛伊:毕达哥拉斯后方头缠白巾伸头向左看的老者==5。
帕门尼德斯:存在论思想家==11。
第欧根尼:古希腊犬儒学派学者==16。
欧几里德:数学家==18。
琐罗亚斯德:琐罗亚斯德教(又称拜火教)创始人==19。
托勒密:手持天文仪者,天文学家==20。
乌尔宾诺公爵:当时教皇的侄子,艺术爱好者==21。
希帕提娅:古希腊女数学家==9。
色诺芬:军事家与文史学家=1=0。
德谟克里特斯:希腊哲学家,原子论创始人==13。
安提西尼:在色诺芬左边,犬儒学派的创始人。
这里,拉斐尔把《雅典学院》的穹顶画成了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暗示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的一脉相承”,“希腊文明的种子,在文艺复兴中醒来,欧洲随之苏醒……”
公元前480年,希腊在波希战争取胜,希腊文明得以保存和发扬,成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基础。
公元前465年,波希战争15年之后苏格拉底出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希腊群星璀璨登场。
公元前356年,波希战争124年后,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历山大出生(前356年-前323年)出生,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出征,前323年征服了“已知的几乎整个世界”。希腊文明达到巅峰。公元前 30年,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创建的最后一个重要的希腊文明,埃及的托勒密王朝结束。至此,希腊文明作为世界主流,存在了整整450年。 美国电影《亚历山大大帝》(右图)第一段的十几分钟画面就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同班同学”,托勒密王朝的建立者托勒密一世,在埃及海滨的王宫里,给孩子们回忆和讲述亚历山大和亚里士多德的往事……苏格拉底的学生是柏拉图柏拉图的学生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学生是亚历山大,马其顿国王的儿子亚历山大“班长”带领全班同学(“班主任”是亚里士多德老师,学生们都是希腊马其顿贵族子弟)的出征似乎并不在意控制疆域,好像一场探险之旅。他们的所有军事奇迹也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比如,他们打进印度,玩累了,就高高兴兴撤军了。后来“班长”不幸途中病故,32岁英年早逝,他的同学们把打下的广阔土地分了,各自按照对祖国希腊文明的理解,建立起了一批希腊化“国家群体”,横跨欧洲,亚洲和非洲,成为希腊文明的巅峰时期。
亚历山大大帝之后的这一时代,维持了三百多年,直到罗马帝国的凯撒大帝来到埃及,爱上了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位女王“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七世(Cleopatra ,前70-前30年)……
希腊的颠峰时期没有终结,只有继承。
继承者的名字同样伟大:罗马帝国。《雅典学院》的原图,在梵蒂冈的“拉斐尔画室”或曰“拉斐尔展室”,如下所示(这几间房子原来是教皇的办公室和私人图书馆,聘请拉斐尔创作了一批大型绘画后,被改称为拉斐尔展室)。《雅典学院》的具体位置,如下图所示。梵蒂冈博物馆中,《雅典学院》的实际位置与周围的环境。梵蒂冈博物馆的拉斐尔画室中,拉斐尔还创作了几幅大型绘画作品。《解救圣彼得》(Deliverance of Saint Peter)。天使将罗马士兵催眠了,然后带着圣彼得出来的情景。这个故事在《圣经》中的记载:“(原文)彼得,被两条铁链捆住,在两个士兵中间睡着了。哨兵在监狱门前站岗。这时,随着一道亮光在牢房里闪现,出现了一位上帝的天使,天使拍拍彼得的肩膀,唤醒了他,‘快点起来’,铁链从他的手上落下来。天使又补充说:‘披上袍子,跟我来’”(Atti,degli Apostoli 12.6-8)。《解救圣彼得》的细节。 《圣餐的辩论》(La Dispute du Saint-Sacrement,英语Disputation of the Sacrament)。《圣餐的辩论》中,地上的人物的名字(如果看不清,可从有关相册,下载大图查看他们的名字)这幅作品,比《雅典学院》包容得更加广阔:从天空,到大地。天上:基督坐在正中央,被《圣经》里的重要人物围绕着:左右是圣母玛利亚和施洗者约翰,两排主要人物包括人类始祖亚当,先知摩西,族长雅各(Jacob,后改名以色列,为以色列民族的祖先)等。在基督的头顶是他的父亲上帝:沐浴在天堂洒落的光芒里。基督的脚下,四个小天使的名字,分别是马可,马太,路德,保罗:四本《福音》书的作者。拉斐尔的这种“人物与名字一一对应”的描述方式,与《雅典学院》里使用的方式一模一样。地上:在圣体光(monstrance,一种祭拜使用的圣器,见右图)的祭坛的周围,围绕着一些神学家(theologian),他们正在辩论“圣餐的变体问题”(transubstantiation),亦即:在圣体餐(Eucharist)中,面包和酒等物质,如何分别变成了基督的身体和血等另外一些物质,同时意识维持不变的问题。这就是transubstantiation一词涵盖的意思。这些神学家们的名字,他们的脚下放着的书本的名称,均见上面的图。这种圣体餐(Eucharist)的其他英文名字还有:Holy Communion,Sacrament of the Table,the Blessed Sacrament或者The Lord's Supper等。新教并不认可这种圣体餐。不述。
《博尔塞纳的弥撒》(The Mass at Bolsena)。1263年,在博尔塞纳发生了一件奇迹,第二年,1264年,设立了“基督圣体节”:解释了这个宗教节日的由来。这件奇迹是传说在博尔塞纳的一个神父,对圣餐面包和酒变成耶稣的肉体和血的说法,表示怀疑,后来他在一次做弥撒的时候亲眼看见鲜血从圣体饼里流出。《奥斯提亚战役》(Ostia)。拉丁文Ostia的意思是“嘴巴”,这座港口城市位于台伯河(Tiber)的入海口。作品描述教皇利奥四世(Pope Saint Leo IV)的军队在这里战胜阿拉伯人的一次战役:教皇号召组织了五处罗马的联军,击败了乘船前来台伯河的河口,打算抢掠罗马的阿拉伯海盗。《博格尔之火》(The Fire in the Borgo )。描述了公元847年的一个奇迹。大意是罗马城的博格尔失火后,人们忙于救火。这时候,教皇利奥四世(Pope Saint Leo IV)出来祈祷而控制了火灾。作品的重点是画面左边: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Aeneas)背着他的父亲安喀塞斯(Anchises),带着他的小儿子阿斯卡尼斯(Ascanius)逃离燃烧的特洛伊城,再次重申了“罗马城就是新的特洛伊城”的传统说法。《博格尔之火》细节:妇女们在紧张地运水和救火。因为此画,这间房间又称“火灾室”。《将赫利奥多罗驱赶出神殿》(Expulsion of Heliodorus from the temple)。这个《圣经》故事的寓意是“教会的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赫利奥多罗,希腊化时代的塞琉古帝国的大臣,根据塞琉古四世(Seleucus IV Philopator)的命令,为了偿还欠给罗马的战争赔偿金,在大约公元前178年,前来耶路撒冷搜集钱财,准备献给罗马人。赫利奥多罗进入了耶路撒冷的神殿,但是,上帝化身的三个青年人(一说上帝指示的三个年轻人),把他们驱赶出了神殿。《将赫利奥多罗驱逐出神殿》的细节:“出现了一位凶猛的骑士,全身披甲,马蹄踢向赫利奥多罗。这位马上的骑士好像拿着金色的武器。两个强壮,健美,庄严的青年也出现了,衣着华丽,不断用鞭子抽打他。赫利奥多罗立刻跌倒在地,眼前一片模糊”。《利奥一世会见阿提拉》(The Meeting of Leo I and Attila )。 这幅作品暗示神权高于俗权。教皇利奥一世(Pope Leo I,400-461年,在位440-461年)最著名的事迹,就是在公元451年与“上帝之鞭”,匈奴王阿提拉(Attila the Hun)会面,劝说他停止入侵,离开意大利。这次罗马城外的会面以后,阿提拉承诺离开罗马,并与罗马帝国洽商和平。有的史书认为:阿提拉退兵是“恐惧神权的威力”,因为在大约10年前,公元410年,西哥特人的国王亚拉里克一世(Alaric I)入侵并洗劫了罗马,他第二年就暴毙了。还有的史书认为:阿提拉的军队虽然占领了罗马帝国的大批城镇,但是仍然无法改善军队的供应问题,严重的饥荒和流行的疾病迫使他不得不退回故乡。不述。现代对于阿提拉的评价较好,褒扬多于贬损。不管什么观点,阿提拉都是一个伟大的统帅,他的故事依然是现代的各种文艺作品的题材,右图是美国电影《阿提拉》的海报。
这座《帕耳那索斯山》(The Parnassus)位于希腊中部,希腊神话中说是“阿波罗的住所”。
在拉斐尔的作品中,演奏七弦琴的阿波罗在中央,围绕着9位缪斯,9位古代诗人,9位当代诗人。其中三位缪斯的手里,拿着不同的古希腊乐器。这幅作品的主要寓意是“美”。以上,都是拉斐尔画室的大型作品。作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还有一些大型的作品,介绍如下。世界的创造《世界的创造》(Creation of the World)是罗马的Chigi Chapel 教堂的拱顶。拉斐尔的这幅作品不是绘画,而是马赛克(Mosaic),这个教堂是他的朋友家族的财产,私人教堂。《世界的创造》是拉斐尔留下的唯一的马赛克作品。 《披着面纱的女人》(The woman with the veil)。这是拉斐尔最著名的个人肖像画之一。《变貌》(The Transfiguration ),又称变形,耶稣在三个门徒前的变容。这是拉斐尔的最后一件作品。原来存放于梵蒂冈,1797年,拿破仑运到巴黎,后又被梵蒂冈出资收回。《圣西西里亚的陶醉》(The Ecstasy of St. Cecilia)。注意画中人物的脚部和地上乐器的精美描绘。圣西西里亚(St. Cecilia)是音乐家和教堂音乐的守护神(Patron saint)。她是一个年轻的女孩。画中,她在圣保罗,圣约翰,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抹大拉的马利亚(Mary Magdalene or Mary of Magdala)等人陪伴下,正在聆听一个天使唱诗班的歌声。《基督在前往各各他的路上跌倒》(Christ Falling on the Way to Calvary)。这件作品现存于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Museo del Prado),西班牙最大的博物馆。各各他(Golgotha)是耶稣殉难地,Calvary是前往各各他的一条路。《新约》记载:耶稣在各各他的山上的十字架上殉难。这幅作品中,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圣子与圣母的形象。跌倒的耶稣的身后,古利奈人西门(Simon of Cyrene,《圣经》中罗马人找来帮助耶稣搬运十字架的人)正在帮助耶稣扶起十字架。画面的右边,四位玛丽亚呈现出不同的表情。画面的两边都有形象高大突出的罗马卫兵。远处,各各他的小山隐约可见。拉斐尔的一套珍贵的组画

教皇利奥十世(Pope Leo X,1475-1521)曾经聘请“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为梵蒂冈的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el)创作过一组10 幅壁画,原本用于配合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教堂屋顶”的壁画。
现在,这10幅拉斐尔的全套壁画,仅存其中7 幅,藏于维多利亚和阿尔伯塔博物馆。

《圣保罗在雅典宣讲》(St Paul Preaching in Athens),作者拉斐尔。作于1515 年。

《捕鱼的神迹》(The Miraculous Draught of Fishes),作者拉斐尔。作于1515 年。

《基督责难彼得》(Christ's Charge to Peter ),作者拉斐尔。作于1515 年。

《医治瘸子》(The Healing of the Lame Man),作者拉斐尔。作于1515 年。

《Ananias之死》(The Death of Ananias),作者拉斐尔。作于1515 年。

《与总督的谈话》(The Conversion of the Proconsul ),作者拉斐尔。作于1515 年。

《在Lystra 的献祭》(The Sacrifice at Lystra ),作者拉斐尔。作于1515 年。Lystra 是位于土耳其科尼亚(Konya)以南约30公里的一座古城,《新约》中的保罗在此有过很多活动,不述。
“拉斐尔的维纳斯”:《加拉提亚》(Galatea)《加拉提亚》(Galatea)。 这件作品,故事套着故事,神话套着神话。此前的有关这件作品的所有说明,都存在错误。本博文严格翻译有关的原文,诠释这件作品。古希腊神话一:古罗马诗人奥维德(Ovid,前43年-公元17/18年)的《变形记》(Metamorphoses)是15本诗集巨著,记述了数百个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对后世影响巨大。其中一个神话故事是“阿喀斯和加拉提亚”(Acis and Galatea):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上的阿喀斯河(Acis River)的河神阿喀斯,爱上了海上宁芙加拉提亚,引起了同样喜爱加拉提亚的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Polyphemus)的嫉妒,他用一块巨石,打死了阿喀斯。悲伤的加拉提亚,把阿喀斯的血,化成阿喀斯河的河水。右图是法国巴黎“最大”(面积22.5万平米)的卢森堡公园(Jardin du Luxembourg)里的雕塑作品《波吕斐摩斯突然袭击阿喀斯和加拉提亚》(Polyphemus Surprising Acis and Galatea),作者是著名法国雕塑家Auguste Ottin(1811-1890年)。这个故事的发生地,现在是西西里岛的Acireale市,五万多人口。古希腊神话二:塞浦路斯的雕刻家皮格马利翁(Pygmalion)对“现实中的女性”丧失了信心,于是他用乳白色的大理石(Galatea的希腊文意思是乳白色),雕刻了一个他理想中的美女塑像加拉提亚(Galatea)。他非常喜欢自己的作品,最后爱上了这个雕像而“神情恍惚,身体也越来越差”。女神维纳斯非常同情皮格马利翁,给这件雕塑赋予了生命:这位美女成为皮格马利翁的妻子。古希腊神话三:在《荷马史诗》之一的《奥德赛》(Odyssey)中,独眼巨人族(cyclops)的故事是最重要的故事之一。这个家族最出名的成员是波吕斐摩斯,他的爱人是加拉提亚(Galatea)。这使得加拉提亚成为最有名的海上宁芙之一。其他著名的海上宁芙有:希腊英雄阿喀琉斯(Achilles)的母亲,忒提斯(Thetis)。海神波塞冬(Poseidon)的妻子,安菲特里忒(Amphitrite)。拉斐尔的作品《加拉提亚》,完完全全没有采用上述神话的任何故事的情节。这类似于中国神话中的嫦娥,不同的版本,不同的演绎,不同的故事都在流传不息。没有理由,没有原因。拉斐尔在创作。画面的左边和右边,各有一个吹着号角的特里同(Triton,人鱼形象,海王波塞冬的儿子)。加拉提亚驾驶着一只贝壳船,两条海豚在拉着她的贝壳船。毫不理睬身边的两对世俗的爱情伴侣之间的缠绵,庄严凝重的加拉提亚,直接凝视着天堂的方向,“反映出一种帕拉图式的爱情”(Platonic love)。很多小爱神,在向她射出爱情之箭,但是,她并不打算与世间的任何人结合。她的形象,体现出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的美。 《西斯廷的圣母》(Sistine Madonna)。1513-1514年完成后存放于梵蒂冈的西斯廷教堂,故得名。1754年,波兰国王兼立陶宛大公,奥古斯特三世(Augustus III)以11-12万法郎购买,存放于德累斯顿。二战后,苏联军队将这幅作品抢到莫斯科长达10年,1956年归还当时的东德。现在位于德国德累斯顿的历代大师画廊(Gemaldegalerie Alte Meister,英文Old Masters Picture Gallery)博物馆的中心位置。这是“对德意志民族的启蒙和团结,产生过巨大影响力的一幅作品”:在教皇圣西克斯特(Saint Sixtus)和圣芭芭拉(Saint Barbara,著名的女性殉教者)的欢迎下,圣母带着圣子从天堂冉冉而降下。《弗朗索瓦一世的神圣家庭》(The Holy Family of Francis I)。这幅描述耶稣一家的作品是教皇利奥十世(Pope Leo X)出资定制,送给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cis I of France)的妻子Claude的礼物,所以才有这样的作品名称。现存巴黎卢浮宫。弗朗索瓦一世是第一位支持文艺复兴的法国君主。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起源于佛罗伦萨,扩展到整个欧洲。弗朗索瓦一世对艺术的热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例如,他支持和赞助达芬奇,一直到达芬奇的晚年,最后“达芬奇就是在他的怀里咽气的”。右图描绘了这一情景:《弗朗索瓦一世领受列奥纳多··芬奇的最后的呼吸》(Francis I receiving the last breath of Leonardo da Vinci ),作者安格尔(Ingres)。在“文艺复兴”三杰中,拉斐尔最年轻,也寿命最短,他只活了37岁:达芬奇 1452-1519年=67岁 艺术家,建筑师,工程师,数学家,发明家米卡朗基罗 1475-1564年=88岁 雕塑家,画家,建筑师拉斐尔 1483-1520年=37岁 画家也就是说,只有拉斐尔是一个纯粹的画家。后来,欧洲兴起了一个著名的绘画流派,“后拉斐尔派”,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绘画作品。不述。     温德尔哈尔特最富有的德国宫廷画家《Florinda》,现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皇后尤金妮娅与女伴们》(Empress Eugénie and her Ladies),尤金妮娅是法国最后一位皇帝拿破仑三世的皇后。
德国的宫廷画家,温德尔哈尔特(Franz Xaver Winterhalter,1805-1873),专门绘制欧洲的王室形象:奥地利,德意志,俄罗斯,法国,英国,甚至亚洲的皇帝国王和王后们,都请他做过肖像画。高超的技艺,丰厚的酬金,这位欧洲宫廷画家,成为当时最富有的画家之一。
从这些欧洲皇帝国王与他们的王后的照片,可以看出,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气质高雅,并且按照欧洲的理论:“帝王是服务于人民的”。当时,君主立宪制度已在各个欧洲国家盛行。为了推行他们的价值观,他们鼓励用宗教启蒙,国际贸易,殖民开拓甚至暴力战争,打击欧洲以外的封建势力。从历史上看,这是有很大进步意义的。

现在的“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分布图。这些仍然保留着君主的国家,大约占了发达国家的半数左右。上图中:红色:“议院内阁制”立宪君主国。
紫色:“君主权限较大的”立宪君主国。
国民,也分为不同的政治属性。例如,历史上,英国将持有英国护照者称为“臣民”(subject),在英国民主化深入以后改为“公民”(citizen),这就与共和制的民主制国家的名称一样了。在日本的宪法中,采用了英语“人民”(people),日语里也称为国民,“亦即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具备自同性”。不论怎么划分,西方历史上从来“没有东方式的绝对君主制”,所以很多社会弊病也从来在西方没有发生过。例如,从汉朝到明朝危害巨大的“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残酷内斗,在西方不存在:他们既无外戚,也无宦官。看看这些19世纪欧洲君王贵族的肖像,我们就知道“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时期,欧洲统治者们是怎样的人。左图是作者笔下的“茜茜公主”的肖像:《奥地利皇后伊莎贝拉》(Empress Elisabeth of Austria):在所有的欧洲皇家女性中,公认最美丽的就是这位奥地利公主。对比之下,满清留下的那些君主照片和绘画,个个一脸苦哈哈:愁眉苦脸,目光呆滞,几乎和木乃伊差不多。几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就“进步”成这个德行?封建专制体系,不亡没有天理。
西方从君主到百姓,表情从来都不是那么呆滞刻板的,因为他们的“议会制度”(从元老院,到现代议会)是从3000年前续存至今的,连皇帝国王也不会那么累。中国的“呆滞刻板”的问题,据说责任在于孔子:“他的思想只是两点:尊崇祖先,尊崇既定的制度,过分强调这两点就会阻碍社会进步”。国外根本不承认孔子是哲学家和思想家,因为的确不是:“他是个很好的教育家”。黑格尔更是一针见血:“与其把孔子的话翻译出来,还不如不翻译,他说的都是一些普通常识和简单道理,不翻译出来的话,可能还能维持这位‘圣人’的神秘性”。《拿破仑三世的肖像》(Portrait of Napoleon III)。法兰西900年君主制度的最后一位皇帝。《发髻戴着钻石星星的伊丽莎白》(Elisabeth with diamond stars in her hair),她是奥地利皇后和匈牙利皇后,著名的“茜茜公主”,史称“巴伐利亚的伊丽莎白”(Elisabeth of Bavaria)。《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Empress Elisabeth of Austria)。这是“茜茜公主”的另外一幅作品,或许是这位皇后的形象超出任何画家的表达能力,作者对画面的处理,有些朦胧不清,但是透射出高雅的气质和风度。《Madame Barbe de Rimsky-Korsakov》(尚未查出这位夫人的来历,待续)。这是温德尔哈尔特的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但是描述的这个人物很神秘,不知道她是谁。有一种说法,无法证实:Her name is Varvara (in Russian Варвара), often called Barbe. Her husband was from rich aristocratic family. He was a VERY handsome man. They married in Moscow when she was 16 or 17 and he was 20. This couple was mentioned in "Anna Karenina" by Leo Tolstoy. They had three sons. However, they divorced and Varvara left for France. She was a regular at the Court of Napoleon III and Eugenie and was reportedly one of his lovers。这段文字的翻译:她的名字是瓦尔瓦拉(俄语中是芭尔芭拉),通常称为芭比。她的丈夫出自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是一个极其英俊的男人。他们结婚时,她16或17岁,他20岁。这一对夫妇,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提起过。他们有三个儿子,但是他们离婚了,瓦尔瓦拉来到法国,成为拿破仑三世和皇后Eugénie宫廷里的常客,据说是拿破仑三世的情人之一。《Sayn-Wittgenstein-Sayn伯爵的公主Leonilla的肖像》(Portrait of Leonilla, Princess of Sayn-Wittgenstein-Sayn)。Sayn Wittgenstein是现在德国的一个县的名字,Sayn是一位德国伯爵的称号:当时德国由“上百个大小公国统治”,后来被普鲁士统一成为德意志,但是这些名称保留下来了。这位女士的全名是Leonilla Bariatinskaia。评论家:“乳白的肌肤和雪白的衣衫,形成难以名状的对比,作者对人体肌肤的表现能力,无人可以相比”。《维多利亚女王,阿尔伯特亲王和孩子们》(Queen Victoria, Prince Albert, and children)。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来自德国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Sachsen-Coburg-Saalfeld)的公国,一个“与欧洲很多王室有关系的家族”。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生了9个孩子,“在筹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时,阿尔伯特亲王操劳过度去世,从此维多利亚女王郁郁寡欢”,直到逝世。“他们的孙子共有有42个”。由于这42个孙子孙女也都嫁给了欧洲王室,所以长寿的维多利亚女王最后成为“欧洲的祖母”。其中最倒霉的是嫁给俄罗斯最后一个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外孙女:被列宁下令全家处死。2000年,他们全家被教廷和俄罗斯政府平反。

《维多利亚,爱丽丝,海伦娜,路易丝》(Victoria, alice, helena, louise),维多利亚女王9个孩子中有5个女儿。
《皇家公主维多利亚》(Victoria, Princess Royal)。1842年出生,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第一个孩子(大女儿),后来嫁给了“普鲁士国王的德意志皇帝”,成为“普鲁士王后和德意志皇后”。《英国公主艾琳娜和王子阿尔伯特》(Princess Elena and Prince Albert of England)。这个小小的王子阿尔伯特在1863年与丹麦公主亚历山德拉(Alexandra)结婚。维多利亚女王1901年逝世后,阿尔伯特成为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在位时间为1901-1910年。《瓦格拉姆亲王亚力山大-路易斯-约瑟夫-伯特希尔与他的女儿》(Alexandre Louis Joseph Berthier Prince of Wagram and his daughter)。瓦格拉姆(Wagram)在奥地利,距离维也纳15公里。欧洲的王室以及公侯伯子男爵位的拥有者及其相互关系,非常复杂,“本身就是一门学科”,查不出来或者无法确定这些人物的具体身份。亲王的头衔,也很多很复杂,有一套规矩。不述。《》(Duleep Singh),印度锡克帝国(Sikh Empire)的最后一任拉合尔王公(Maharaja of Lahore)。锡克帝国位于巴基斯坦的北部。1849年,这个帝国与英国发生战争,战败而解体,成为英国的一个行省。

《在英国军队的护卫下,王公Duleep Singh进入他的宫殿》(Maharajah Duleep Singh (1838-1893), entering his palace in Lahore, escorted by British troops)。 这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绘画,作者不详。这种王公,国内过去翻译成“土邦的王”或者“土王”。在1857-1858年的“印度大起义中”,7个土王站在莫卧儿王朝一边,21个土王站在英国一边。英军原来仅4万,英国迅速调集30万大军,攻陷德里,灭亡了名存实亡的莫卧儿王朝。

印度锡克教的金庙,世界文化遗产。
《1851年5月1日》(1 of May, 1851)。《Alexander Nikolaevitch 伯爵夫人》(Countess Alexander Nikolaevitch Lamsdorff)。《皇后尤金妮娅抱着路易斯-拿破仑,帝国王子在她的膝部》(The Empress Eugenie Holding Louis Napoleon, the Prince Imperial on her Knees):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皇后尤金妮娅与她的儿子。《》(Princess Elizaveta Esperovna Troubetzkaya, formerly Princess Belosselskaya-Belozerskaya 1859 ):这是乌克兰的一位公爵的前公主,现在为立陶宛的王妃,她的头衔的名称,不知道怎么翻译。
左图:《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 右图:《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英国女王。不清楚温德尔哈尔特创作了多少幅维多利亚女王的肖像,可能他自己也不记得具体的数据。而且维多利亚女王的42个孙子孙女们都是欧洲皇室的成员,显然作者还要为“欧洲的祖母”的孩子们去各国各地作画。左图:《身穿奥地利陆军元帅制服的奥地利皇帝弗朗兹-约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I, Emperor of Austria (1830-1916) wearing the uniform of an Austrian Field Marshal)。右图: 《西班牙的路易萨-费尔南德公主,Montpesier公爵夫人》(Infanta Luisa Fernanda of Spain, Duchess of Montpesier)。 《阿德利娜-派蒂》(Adelina Patti,1843-1919年),她是“19世纪欧洲最著名的歌剧女演员”,在她艺术生涯的高峰时期“曾经获得了极高的报酬”。她是“历史上最优秀的女高音歌唱家之一”,她也是最富有的欧洲女人之一。《普鲁士国王,德意志皇帝弗雷德里克三世,她的妻子维多利亚皇后,和他们的孩子,威廉姆王子与查尔洛特公主》( Emperor Frederick III of Germany, King of Prussia with his wife, Empress Victoria, and their children, Prince William und Princess Charlotte)。历史上,“同样说德语”的奥地利帝国和普鲁士王国,都在争取上百个德意志大小公国,希望成为德意志的统治者。19世纪,英国支持的普鲁士最终统一了德意志,其头衔就成为“普鲁士国王,德意志皇帝”。对比之下,奥地利帝国后来转为与匈牙利等东欧和南欧国家结盟,形成多语言多民族的奥匈帝国:这需要非凡的外交手段,奥地利皇后,绝代佳人“茜茜公主”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可能超过了她的丈夫”。 《十日谈》(Decameron)。意大利作家乔万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1375年)编写的一本西方名著:10个青年人,其中7个女性3个男性,在佛罗伦萨的郊外躲避欧洲流行的瘟疫。10个人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10天10人讲了100个故事,汇编成为《十日谈》。
《路易丝-菲利普一世》(Louis Philippe I)。法国国王(1773-1850),在位时间为1830-1848年。在法国再次发生革命时退位,隐居英国,直到逝世。法国在18-19世纪的短短77年里,垮台了7位皇帝。《路易丝-菲利普一世》(Louis Philippe I)。同上图:法国国王,在位时间为1830-1848年。《(尚未查出)》(Charles- Jerome, Comte Pozzo di Borgo 1849)。《波多斯基伯爵夫人卡塔尔金娜-布拉尼卡》(Katarzyna Branicka, Countess Potocki)。波多斯基家族是乌克兰的一个历史悠久的望族,产生过很多名人。《比利时王后玛丽亚-亨德莉卡》(Maria Hendrika of Belgium)。《1857年的皇家维多利亚公主》(Victoria, Princess Royal,1857):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前的肖像。《春天》(The Spring)。《俄罗斯女大公,亚历山德拉-罗西菲芙娜》(Alexandra Iosifovna, Grand Duchess of Russia)。大公(Grand duchy),爵位仅低于国王(King),高于普通的公爵(duke)。女大公的英文为Grand Duchess 。《伯爵夫人奥尔加-舒瓦洛娃》(Countess Olga Shuvalova),这个名字应该是斯拉夫人,查不出来她是谁: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和东欧等地的王公和贵族很多,名字重复的也很多。《(英国)皇家公主维多利亚》(Victoria, Princess Royal)。维多利亚公主(Victoria Adelaide Mary Louisa,1840-1901年)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最大的女儿,嫁给普鲁士国王和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1831-1888年)后,称为普鲁士王后和德意志皇后。英王维多利亚的五个女儿都嫁给了欧洲王室。《短暂的休息》(La Siesta)。
《》(Il dolce far niente )。意大利的这句成语的意思是:只有什么也不干,才是最舒服的事情。
德国宫廷画家,温德尔哈尔特(Franz Xaver Winterhalter,1805-1873)的墓地。
他终于休息了,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描绘了多少欧洲帝王家族的肖像。     大卫:拿破仑的首席宫廷画家《荷拉提兄弟的誓约》(Oath of the Horatii)。现藏卢浮宫。描述了荷拉提(罗马语:Horatius)让他的三个儿子对着宝剑起誓:为了罗马战斗到死。根据罗马历史学家提图斯-李维(Titus Livy,公元前59-公元17年)的记载:罗马的荷拉提家族的三个男性成员被选中,与Alba Longa 城的一个家族的三个男性成员决斗,以解决罗马城与Alba Longa 城之间的争端。

《苏格拉底之死》(The Death of Socrates)。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描述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服用毒芹(hemlock),“以死抗议雅典当局和警醒堕落的年轻一代人”。 师生关系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人是西方哲学的三位奠基者。后来,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当时已知的整个世界。”

上述两幅作品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画家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
这两幅著名作品,创作于法国大革命之前,对后来“狂热”的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法国大革命失败后,拿破仑登基称帝,大卫成为拿破仑的狂热拥护者,宫廷首席画家。
大卫积极参加了法国大革命,画了很多作品讴歌革命。为此,受过一段迫害。
大卫积极支持拿破仑,画了很多拿破仑的作品。为此,也再次受过一段迫害。
1794年:旁波王朝复辟时,把大卫抓进监狱关了一段,后来放了。三年后,1797年掌权的拿破仑启用了他的这个好朋友,大卫从此一直为拿破仑帮忙(首席宫廷画家),创作了很多作品。
19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失败后,旁波王朝又复辟了,为拿破仑帮忙了18年的大卫流落到布鲁塞尔以作画为生。10年后,大卫于1825年逝世,葬于布鲁塞尔,但他的心脏运回法国安葬:因为他“拥有数量惊人的学生,所以,他是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位画家。”
虽然大卫两度受到了迫害,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大卫的创作。
比如,大卫在拿破仑失败后,旁波王朝并没有处死这位“帮凶”,但是,因为大卫在当年闹革命的时候,对处死法国路易十六皇帝投了赞成票,被判“驱逐出境”,于是,大卫就跑到外国去了,没事了。
再如,拿破仑第一次失败后,被流放到一个小岛上,没有处死;“不思悔改”的拿破仑从岛上跑回法国,再次带动“不明真相的群众”起来与旁波王朝对抗,又一次失败(滑铁卢战役),第二次又被流放到另外一个小岛,最后在小岛上逝世,打败了拿破仑的英国人,普鲁士人和法国旁波王朝,也真的算是“有文化,有涵养,有肚量”了。
正是这种宽容,使得欧美各国的艺术家的创造能力得到自由的挥洒,产生了无数作品:人类的文明。
大卫的作品,充满了激情,令人久久难以忘怀。大卫说过一些名言:
“绘画不是技巧,技巧不能构成画家。”
“拿调色板的不一定是画家,拿调色板的手必须服从头脑”。
他的这些话,后来都成为画家的箴言。

《阿瑞斯和雅典娜的格斗》(The Combat of Ares and Athena)。阿瑞斯是希腊神话中的战神,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马尔斯,雅典娜不仅是一个女战神,而且是智慧女神。

《安条克与斯特拉托尼丝》(Antiochus et Stratonice)。
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他的部将分别建立了几个国家,面积最大的就是塞琉古帝国(Seleucid Empire,右图中墨绿部分)。
塞琉古帝国的创立者,塞琉古一世(Seleucus I,前358-前281,77岁),在前皇后(Apama I)死后,娶了一位16岁的美女斯特拉托尼丝,生了两个孩子。
塞琉古一世与前皇后阿帕玛所生的儿子,安条克一世(Antiochus I,出生时间不详,死于前261年,在位时间20年:前281-261年),暗中爱恋上了这位美女斯特拉托尼丝,茶饭不思,最后病倒了,生命岌岌可危。负责安条克一世的医生发现了王子病情的真实原因,告知了皇帝塞琉古一世。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塞琉古一世把公元前300年刚娶的年轻皇后斯特拉托尼丝,在6年后,前294年送给安条克一世做王妃(继母变妻子)并与儿子共同执政到前281年。塞琉古一世去世后,安条克一世单独执政长达20年。
安条克与斯特拉托尼丝生了5个孩子,包括塞琉古帝国的第三位皇帝安条克二世(Antiochus II)。
古希腊的婚姻观念,可能某些人完全无法理解。
塞琉古一世与前皇后阿帕玛的婚姻是亚历山大大帝的一场“集体婚礼”的结果:“为了希腊人与波斯人的融合”,公元前324年,亚历山大大帝在波斯的古都苏萨举行了一场著名的“苏萨集体婚礼”(The Susa Weddings)。大约9000名希腊将士集体迎娶了波斯贵族少女作为妻子,亚历山大大帝带头娶了大流士三世(Darius III,前380–330年,波斯帝国皇帝,战败逃亡中被自己部下杀死 )的女儿斯妲忒拉二世(Stateira II,亚历山大死后,被亚历山大大帝的前妻谋杀)。
所以,安条克一世是希腊人(马其顿人)和波斯人的混血儿。
希腊人和希腊文明,通过战争与联姻,扩展到“当时已知的世界”长达约三百年,直到罗马帝国兴起。
塞琉古帝国存在了约250年(前312-前63年),奠基者就是塞琉古一世和安条克一世。

《苏萨集体婚礼》(The weddings at Susa)。作者不详。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他的部将成立的几个帝国,如塞琉古帝国,托勒密帝国和原来希腊本土的国家之间,长期保持互相通婚的习惯,维系了希腊文明与传统的长期传承。

《萨宾妇女的干预》(The Intervention of the Sabine Women)。
罗马初建时,男多女少,于是罗马人在一次偷袭中掠夺了大批的萨宾妇女带回罗马。萨宾妇女被掠夺3年后,萨宾人进攻罗马进行报复,已为人妻人母的萨宾妇女苦劝丈夫与父兄和好,最终促成两个部族融合。从此,萨宾人和拉丁人一起成为古罗马文明的创立者,罗马最早的三百名元老中即有一百名来自萨宾。
图中著名人物:
左边是萨宾国王提图斯(Titus Tatius)。
中间是提图斯的女儿赫尔西莉亚(Hersilia)。
右边是赫尔西莉亚的丈夫,希腊神话中的战神玛尔斯(Mars)的儿子罗慕路斯(Romulus)。
罗马神话说:正是这位罗慕路斯和他的弟弟雷穆斯(Remus)被一头母狼养大,后来建立了罗马城,形成了罗马帝国。
古罗马城全城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罗马城里的梵蒂冈“全国”也被列为另外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右图是《萨宾妇女的干预》中的一个萨宾妇女的形象,这个人物的刻画栩栩如生。所以整部作品才能流传,才能不朽。曾经看到很多中国的文艺评论家,在评论中国古代的一些所谓的“著名画家”们创作的人不人,鬼不鬼的人物画像时,使用了“栩栩如生”一词,真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大卫的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为法国大革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扈从给布鲁图斯带回他儿子的尸体》(The Lictors Bring to Brutus the Bodies of His Sons)。现藏于卢浮宫。布鲁图斯(Lucius Junius Brutus)是罗马共和国制度的第一位建立者,按照后世传统意义的定义:他应该算是公元前509年罗马的第一位执政官。他的后人布鲁图斯(Marcus Junius Brutus the Younger)正是策划和谋杀罗马第一位“破坏共和制度”的独裁者凯撒(Julius Caesar)的两个主谋之一。这幅作品描述:布鲁图斯的儿子试图推翻共和,建立君主制度,在国家和儿子之间,布鲁图斯选择了国家,处决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保卫了罗马的共和制。
这幅作品创作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即将爆发,皇帝和国民议会矛盾激增,巴士底监狱已被攻克。大卫的这幅作品,被抬到街上展示,法国军队试图驱散他们,大卫的学生们奋起保护这幅展品,成为一时的重大新闻。

《网球厅宣誓》(Tennis Court Oath)。
这是一幅非常著名的素描:577名法国三级会议的第三等级代表和少数第一等级代表,在1789年6月20日签署誓言。在此之前,路易十六皇帝反对把三级会议改为国民议会,这些代表也被军队阻止进入会场,他们就来到皇家室内网球场开会,发誓不制订出法国《宪法》绝不罢休。“网球厅宣誓”是“法国大革命最关键的一天”:人民的议会决定与君主分享权力。7月14日,暴动的民众攻克巴士底监狱(这一天被定为法国国庆日),8月26日国民议会通过《人权宣言》。
这幅素描作品发表后,1792年,画家大卫也被选入国民议会(National Convention)。
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被国民议会处决。
1989年庆祝法国大革命200周年庆典上,法国总统密特朗说:“路易十六是个好人,把他处死是个悲剧,但是也不可避免。”路易十六作过很多好事。例如,1776年美国爆发独立战争时,路易十六给华盛顿大量资金和军需品,1778年,路易十六正式与美国签订《联盟协议》(Treaty of Alliance )和《友好与通商协议》(The Treaty of Amity and Commerce)。1778年3月17日,法国通知英国这两个协议和正式承认美国是“独立国家”的4天之后,英国对法国宣战,法国军队直接参与了美国独立战争,1779年西班牙参加法国一方,1780年荷兰也参加了法国一方,战争范围不仅在北美,也在非洲和亚洲的各方殖民地展开。
1781年10月19日,美国佛吉尼亚州约克镇,包括11800名法军,29艘法国军舰,5700名美军和3100名美国民兵的美法联军在华盛顿指挥下,接受了北美英军主力约9000人的战败投降。其实这一仗双方合计阵亡不足400人,英军被围住了,给养也被法国海军掐断了,美国独立战争胜利了:这次战役后,美国和英国开始和谈,1783年9月3日在法国巴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也很大方,不仅同意美国独立,在这个《巴黎和约》(第8条)里还把“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所有土地”送给了美国,只留下加拿大归英国。
和约签订6年后,革命革到路易自己头上:“法国军队,从美国带回了新的思想”,“《人权宣言》的蓝本,参考了美国的《独立宣言》”。于是,路易十六在1789年大革命后成为“君主立宪制”的君主。
1889-1992年的四年是路易十六的“革命宪法统治”时期,但是革命派的宪法一改再改,路易也签字又签字,革命派分了多个派别,老是不能统一意见,不述。最后,越来越激进的法国国民议会“输出革命”,向奥地利宣战,结果战败。革命派把责任推到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身上:玛丽是奥地利公主,奥地利国王的妹妹,革命派说战败原因是玛丽泄密,判处38岁的皇后死刑,“株连”路易十六也被同时处死,他们10岁的儿子路易十七也被关进监狱里“受到虐待而死亡”。这一下,“激起民愤”,各国纷纷对法国宣战,法国屡战屡败。战争中,出现了一位唯一“屡战屡胜”的炮兵少校拿破仑,连连提拔成为将军,最后被拥戴为皇帝(注:苏联编造并传入中国的课本基本失实:对路易十六和玛丽的指责至今没有任何证据,对革命的描述也与历史不符。本博文的文字全部是本人编译整理自权威原件)。1938年和2006年,好莱坞先后拍摄了两部电影,名字都叫《Marie Antoinette(玛丽·安托瓦内特)》,描述了这段历史和玛丽皇后的真实故事。
英国和法国的皇室,不仅尊重艺术家,也很尊重科学家。“发明了电”的著名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正是被华盛顿派到欧洲说服路易十六“参战”的首席代表,后来他又参与了很多欧洲外交活动。
由于这段“联合作战建立美国”的历史,1876年法国送给美国一座“自由女神像”,作为“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这座自由女神像,现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马拉之死》(Death of Marat )。马拉是法国大革命的主要领袖之一。由于这些革命派制造红色恐怖,大量杀人,最后马拉被一个贵族女孩刺杀在他的浴室里。其他几个法国大革命的主要领袖,则被送上断头台处决了。
往事如烟:法国大革命现在的评价是负面的,为首者被后世指责为刽子手。

这幅作品不是大卫的作品,放在这里诠释上图《马拉之死》。作品名称《夏绿蒂·科黛》(Charlotte Corday),作者Paul-Jacques-Aimé Baudry。夏绿蒂·科黛是一个贵族女孩,从小在修道院,熟读卢梭、伏尔泰等人的著作,崇尚自由平等博爱。她为了法国,策划并亲手刺杀了马拉。马拉死后,被葬于先贤祠,后来历史评价改变,马拉被迁出先贤祠,而夏绿蒂·科黛成为拯救法国的英雄。她杀死马拉而被处死时,年仅25岁,“一个惊人美貌的温和女孩”。

《最高存在的祭典》(Fête de l'Etre suprême)。法国大革命中罗伯斯比尔(Robespierre)一派取得权利,成立法兰西共和国,1794年5月7日下令:6月8日在杜伊勒里宫举行推行“新的宗教”的典礼。杜伊勒里宫(Palais des Tuileries)曾为法国王宫,位于巴黎塞纳河右岸,1871年被焚毁。此后,开始了宗教迫害,恐怖政治等一系列暴政。
这场狂潮在处死法国皇帝路易十六夫妇之后,引发了欧洲列强的干涉,法国陷入混战。
《贝利撒留在乞讨施舍》(Belisarius Begging for Alms)。
这是“拿破仑必须当皇帝”的一个最好的诠释:一个比中国的岳飞更加悲壮的故事。
史书记载:罗马城被哥特人攻陷后,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的统帅贝利撒留(Belisarius)是一个军事天才,他与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 I,527-565)关系很好,在533-559年的26年里,率军连续收复了整个北非包括迦太基城,后来又收复了失陷60年的罗马城,然后继续北上“直捣黄龙”,消灭了哥特人的国家。“贝利撒留与皇帝的合作,使帝国版图扩大了约50%。”但在查士丁尼皇帝晚年,开始迫害贝利撒留:562年,判处贝利撒留“贪污罪”而关押,据说后来皇帝又赦免了他,流传更广泛的另一个版本是免除死刑,但被弄瞎眼睛,沿街乞讨。不管哪一种说法,最后贝利撒留在565年死了,几个月后,查士丁尼也在565年死了。史学家们猜测是皇帝担心别人将来无法约束这个威信极高的统帅和执政官。不过,这些史料都说只是猜测,没有证据。有的国家把这幅作品命名为《正在乞讨的贝利撒留被他从前的士兵认出》,这个名字更加传神。
罗马陷落后,君士坦丁堡的罗马人继续维持罗马帝国,这个帝国又延续了一千年:后来,史学家为了区别,分别把两个不同首都的罗马帝国称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但是,这样称呼仍然不方便。于是,17世纪开始把这个东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这座城市的原址是希腊的古城拜占庭,后来称为君士坦丁堡,现在是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当时的罗马人,不知道自己后来被称为“东罗马”和“拜占庭”。这一点,有些类似中国的西周和东周,西汉和东汉等名称。
作品的寓意很明显:贝利撒留将军很像拿破仑,属于保卫祖国的常胜将军。
法国大革命处死了路易十六以后,引发欧洲各国皇室出兵干涉,只有拿破仑的军队多次取得胜利。
如果可以假设历史的话,那么,如果拿破仑不当皇帝,或者可能被复辟的皇帝干掉,或者可能被革命的国民议会干掉,罪名是很容易编造的。所以,即使拿破仑本人不同意,他的朋友幕僚和战友也不希望他成为另一个贝利撒留。
军队拥戴拿破仑当了皇帝以后,战争继续,卫国战争变成了侵略战争。大卫也继续用画笔讴歌他的朋友拿破仑。

《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Napoleon Crossing the Alps)。
西方“四大军事天才”:汉尼拔,亚历山大,凯撒,拿破仑。其中,汉尼拔和拿破仑都曾翻越阿尔卑斯山发动奇袭。
大卫的这副作品“先后修改了五次”。描述1800年5月,拿破仑在阿尔卑斯山穿过大圣伯纳德山口(Saint-Bernard Pass),率领2万多军队突袭正在意大利的奥地利帝国的4万多军队,以少胜多打败了奥地利,决定了意大利战场的胜利,史称马伦哥战役(Battle of Marengo )。拿破仑绝大部分战役都是以少胜多,他是“炮兵出身,所以善于用炮兵”,但是在马伦哥战役中,拿破仑只有40门炮,奥地利军队有100门炮:拿破仑的威信,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建立的。
法国扑灭大革命的动乱和抵抗欧洲列强入侵初期,拿破仑只是一名炮兵少校。他的个子也很矮小,不到1.6米。但是拿破仑精力旺盛,“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大约三小时要吃一只鸡”,多次指挥法军以少胜多。

《列奥尼达在温泉关》(Leonidas at Thermopylae)。现藏于卢浮宫。2007年,好莱坞拍摄过一部同样题材的电影《300勇士》也讲述了这个故事:波斯帝国的皇帝薛西斯带领40多万军队攻打希腊,希腊各个城邦联合出兵抵抗,其中温泉关由一个希腊城邦(那时候,希腊的国家形态大多是城邦)斯巴达负责防守。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领300人,坚守三天,公元前480年8月,列奥尼达和300战士全部战死。

《军队宣誓忠于皇帝》(Le Serment de l'armee fait a l'Empereur)。拿破仑登基成为皇帝得到了当时法国军队的绝对支持。大卫的这幅作品是真实历史的写真。

《拿破仑的加冕礼》(The Coronation of Napoleon):在拿破仑的皇帝加冕礼上,拿破仑竟然从教皇庇护七世(Pope Pius VII)的手里拿起皇冠和后冠,分别戴在自己和皇后的头上,这使得主持加冕仪式的庇护七世感觉受到极大的侮辱。

《海伦与帕里斯的爱情》(The Love of Helen and Paris )。

《阿喀琉斯的愤怒》(Anger of Achilles)。

《帕特罗克洛斯》(Patroclus)。《荷马史诗》故事:帕特罗克洛斯是阿喀琉斯(Achilles)的表兄弟,最好的朋友。帕特罗克洛斯被特洛伊的赫克托尔(Hector)杀死后,激起阿喀琉斯的愤怒,他单独挑战并杀死了赫克托尔。

《安德洛玛刻为赫克托尔哀伤》(Andromache Mourning Hector)。
特洛伊战争中,特洛伊的主帅赫克托尔(Hector),被希腊联军的第一勇士阿喀琉斯(Achilles)杀死后,他的父亲,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Priam),夜里找到阿喀琉斯,请求归还儿子的尸体。阿喀琉斯同意了。普里阿摩斯把儿子赫克托尔的尸体带回到特洛伊城里以后,王妃安德洛玛刻(Andromache )坐在丈夫的尸体前,怀里是他们的儿子阿斯蒂亚纳斯克(Astyanax):这个孩子在特洛伊城失陷后,被阿喀琉斯的儿子尼奥普托列墨斯(Neoptolemus)丢下城墙摔死了。

《丘比特与普赛克》(Cupid and Psyche)。这是拿破仑失败后,大卫1817年的作品。

《马尔斯被维纳斯解除武装》(Mars Being Disarmed by Venus)。马尔斯是战神,维纳斯是爱神。
这是1915年,拿破仑滑铁卢战役失败,旁波王朝复辟,大卫被流放在布鲁塞尔时期的作品(1824年创作)。      西米尔拉德斯基失去祖国的波兰画家《基督徒的迪尔斯》(Christian Dirce),迪尔斯(Dirce)是希腊神话中的底比斯国王Lycus的王后,根据《荷马史诗》记载:迪尔斯长期虐待另外一个王妃Antiope,后来,Antiope所生的一对双胞胎儿子长大复仇,将迪尔斯处死:捆绑在一头野牛身上拖死。所以,迪尔斯(Dirce)一词就成为“被捆在牛身上拖死”的死刑方式的代名词。古希腊时代,最大型的一件雕塑作品《The Farnese Bull》描述的正是这个神话故事。上面这幅作品描述了罗马时期迫害基督徒的情景。

《尼禄的火炬》(Nero's torches),描述罗马皇帝尼禄(公元37-68年)用火刑迫害基督徒的情景。罗马帝国对基督徒的迫害,从公元60-70年,在罗马处死了基督的12个门徒中的彼得和保罗两人开始,持续了两百多年。

上面两幅作品的作者是西米尔拉德斯基(Henryk Siemiradzki,1843-1902),波兰画家。
当时,波兰已经亡国:被俄罗斯,奥地利和普鲁士瓜分。
但是,很多波兰人,没有屈服,他们继续以各种方式从事富国运动,同时涌现了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如居里夫人)和艺术家。作为一名画家,西米尔拉德斯基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水平,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所有俄罗斯的画家:俄罗斯,正是毁灭和瓜分波兰的元凶。在西米尔拉德斯基去世16年后,巴黎和会的《凡尔赛和约》中,英法美国“主持正义”,使得被灭国123年的波兰重新“复国”。
波兰复国仅仅2年后,1920年,列宁下令苏联军队侵略波兰“输出革命”,结果80万苏联红军被50万新建的波兰军队打得溃不成军,苏联被迫求和。然后,列宁彻底放弃“向欧洲输出革命”,1921年开始转向中国日本“输出革命”。
1939年,斯大林联合希特勒再次灭亡波兰。1945年二战结束时,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东德等国家再次被苏联侵占,成为苏联的卫星国(现在世界将斯大林的行为定义为侵略)。
1989年,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东德等国家终于摆脱苏联,宣布独立。
波兰的文化艺术等,国内了解很少。所以,下面介绍一些这位波兰画家的作品。

《研究窗帘》(Study for curtain)。西米尔拉德斯基这幅作品的内在涵义,尚未查出来

《在克拉科夫为Juliusz Slowacki剧场设计窗帘》(Design of curtain for the Juliusz Slowacki Theatre in Krakow)。
克拉科夫(Krakow)是波兰历史最悠久的城市,波兰第二大城市,作者西米尔拉德斯基的墓葬,就在克拉科夫。Juliusz Slowacki (1809-1849)是波兰著名的诗人,波兰“三大诗人”之一。

《苏格拉底在妓院寻找他的学生》(Socrates finds his student at heterai)。希腊时代,与普通家庭妇女不同,第一妓女是受过教育的女性,包括文化艺术乐器歌唱等,普通妇女则没有受过教育,第二妓女不受婚姻约束,可以参与社会活动,第三妓女不是仅仅依靠一个男人,而是凭借其美貌,教育和技能而得到很多男人的供奉和酬劳。也就是说,这些高级妓女的社会地位高于普通妇女:这些观念,与中国的传统观念完全不同。

《帕里斯的裁判》(Paris' judgement)。
《荷马史诗》记载:宙斯举行宴会,庆祝帕琉斯(Peleus,宙斯的孙子,阿喀琉斯的父亲)和忒提斯(Thetis,宁芙,不死女神,有的说法她是海神的女儿)的婚礼时,没有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Eris),因为厄里斯总是散布痛苦和仇恨。于是,愤怒的厄里斯来到婚礼现场,抛出一个金苹果,声称是“献给最美丽的女人”,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冲突。
首先,赫拉,雅典娜,维纳斯三个美女都争抢这个金苹果,她们要求宙斯裁判谁最美丽。宙斯不愿意做出这种裁判,就指定“一个凡人”帕里斯进行这一裁判,赫尔墨斯(Hermes,12主神之一)带着这三位美女去Mount Ida山找到帕里斯。
三位女神在Mount Ida山的泉水里洗浴后,一起裸体出现在帕里斯面前,她们的美艳使得帕里斯根本无法判别“谁最美丽”。于是,三个女神分别运用自己的神力“贿赂”帕里斯:赫拉(Hera)是宙斯的妻子,她承诺帕里斯可以成为欧洲和亚洲的一个国王,雅典娜( Athena )是智慧女神,她承诺可以赋予帕里斯智慧和战争的技能,维纳斯(希腊神话中的Aphrodite)是美丽和爱情女神,她承诺可以把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的爱情赋予帕里斯:这个女人就是斯巴达国王的妻子海伦(Helen)。帕里斯接受了维纳斯的礼物,得到了海伦,但引起赫拉和希腊人的仇恨,引发了特洛伊战争。
在西方,“帕里斯的裁判”,“金苹果”等典故家喻户晓,并且是很多艺术作品的题材。

《危险的游戏》(A Dangerous Game)。

《宁芙》(Nymph)。宁芙是希腊神话中各种小仙女的统称:希腊神话中,所有的山川湖河森林等等,都由一些小仙女们在管理,这些小仙女就称为宁芙。

《卖双耳瓶的人》(Amphoras' seller)。古代的希腊人与罗马人用双耳瓶运送与存储酒,橄榄油,谷物等。后来双耳瓶也用于社会礼仪用途,装饰精美的双耳瓶则常被用作奖励品。

《971年俄罗斯人的葬礼盛宴》(Funeral feast of russians in 971 )。公元971年,俄罗斯人(基辅罗斯大公国)打败了保加利亚王国,然后大肆烧杀抢掠,蹂躏了被征服的保加利亚地区。

《伊凡-库拉拉节的前夜》(Night on the Eve of Ivan Kupala)。纪念施洗者圣约翰的节日,在波兰,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名为Ivan Kupala Day节,时间是7月的6-7日。这里Kupala的意思是神,Ivan的意思是上帝恩赐的。

《一个俄罗斯贵族的葬礼》(Funeral of an old Russian nobleman):水葬当时仅用于贵族或英雄人物。

《芙里尼在伊琉西斯的波塞冬庆典上》(Phryne on the Poseidon's celebration in Eleusis)。波塞冬是海神,伊琉西斯是雅典西北18公里的爱琴海岸的一个城镇,属于雅典郊区。芙里尼是公元前4世纪希腊著名的美女,妓女和交际花。

《奴隶的歌》(Slave's song)。

《凯撒时代的罗马狂欢宴会》(Roman orgy at Caesar's time)。

《提庇留时代的罗马狂欢宴会》(Roman orgy at Tiberius' time)。提庇留(Tiberius Julius Caesar Augustus,公元前42年-公元37年),在位51年(公元前14年-公元37年),罗马帝国的第二位皇帝(第一位是屋大维,称号奥古都斯)。
起初,提庇留非常尊重元老院,他说:“元老们,一个经由你们的支持,才拥有如此广泛权力的国家元首,是全体公民的仆人”。后来,他严酷镇压元老院里的政敌,形成了元首制度。事实上,罗马的“皇帝”一词是后人的称呼。罗马人和罗马帝国没有“帝王”,这种“终身执政官”元首被称为“第一公民”或“奥古都斯”而不是皇帝。
这些特点,与东方的君主完完全全不同。罗马的元首制度下,权利特征包括:
“第一公民(Princeps,拉丁文,下同)的称号”,即市民和元老院中的第一人。
“执政官的命令权(Imperium)”:罗马城的行政权和意大利半岛的军队指挥权。
“上级行省的命令权”,罗马包括本土意大利,元老院行省,皇帝行省,东方行省等。
“保民官(tribunus plebis)的职权”:身体不可侵犯,向元老院提案,“否决权”。
“凯撒(Caesar)的称号”,过去这一称号专属于尤里乌斯家族(即凯撒大帝的家族)。
“奥古斯都(Augustus)的称号”,具有非常高贵的意思,但未达到“神圣”的程度。
“统帅(Imperator)的称号”,在罗马时代意思为最高司令官。
“最高神祇官(Pontifex Maximus)”的职位,有时候又译为大祭司,可兼职其他职务。
“国家之父(pater patriae)”的称号,常作为肖像,货币等。

综上所述:罗马皇帝的权力基础,由元老院和人民的授予,而非天授或者神授;皇帝没有整体的无所不包的权力,只拥有个别的执行权(如行政、立法、外交、任免权)的集合,包括他在人民中的威望;皇帝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即“法律在皇帝之上(Leges super principem)”。
晚年时期,提庇留“厌倦罗马生活”,公元27年,67岁的提庇留皇帝搬到著名的卡普里岛(Capri)上居住,通过与罗马的书信来往和他指定的代理人进行国家的管理,“官僚机器自动运转”。耶稣基督正是在他居住在卡普里岛期间,被他的下属擅自决定处死的。过了10年,公元37年,提庇留77岁时在卡普里岛上去世,“这10年他从未回过罗马”。

《克里奥帕特拉与凯撒》(Cleopatra and Caesar),为了取得埃及的统治权力,“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希望接近率军抵达埃及的罗马统帅凯撒,于是她想出一个办法:让她的仆人把她裹在一张毯子里送给凯撒,“当打开毯子,裸体的克里奥帕特拉出现时,凯撒大吃一惊”,从此两人坠入爱河,并且生了一个孩子。克里奥帕特拉也在凯撒的支持下,重新成为埃及的女王。

《亚历山大大帝与Acarnania的医生菲利普》( Alexander the great and physician Philip of Arcarnania)。Acarnania是希腊中西部地区,医生菲利普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朋友,多次拯救了亚历山大大帝的生命。

《海盗船》(Corsars)。

《乡村少年》(Swain)。

《休息》(Rest)。

《遵循神的榜样》(Following the example of the gods)。

《剑中舞蹈》(Dance with swords)。

《》,查不出来这幅作品的名称和涵义。

《基督和撒马利亚女人》(Christ and Samarian woman)。《圣经》记载:基督传教途中非常口渴,并不信仰基督教的一个撒马利亚女人给他水喝。所以,后来撒马利亚人就成为类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代名词。

《基督与马太和玛丽亚》(Christ with Martha and Maria)。玛丽亚是基督的母亲,马太是《马太福音》的作者,他记录了基督的很多故事和言论。这幅作品,曾经作为俄罗斯的邮票发行。

《基督与带着原罪的人们》(Christ and Sinner)。按照基督教义,世俗的人们,人人都带着原罪。Sin是原罪,Sinner的意思是罪人,带着原罪的人。

附录
波兰画家,西米尔拉德斯基(Henryk Siemiradzki,1843-1902)的作品,给人一种深深的压抑,一种来自内心的亡国,宗教迫害,上天惩罚纠结在一起的悲愤和无可奈何的情绪。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基督教牺牲者的作品:在基督教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大量的牺牲者,据说罗马帝国不同程度迫害的基督徒超过两百万人。罗马帝国以后的十几个世纪里,也发生宗教改革相关的很多著名事件,死亡了很多著名的殉道者。此外,在欧洲的各次政治和经济改革中,同样出现了很多类似“殉道”或“殉教”的改革烈士。对比之下,中国没有什么类似的事例:历史上没有发生因为儒教道教佛教而牺牲的事件或甚大规模宗教屠杀,在中国的国家政治经济改革中,也很少大规模死亡(清朝末期的谭嗣同等少数人例外)。因此,在与西方人交往中,如果涉及宗教信仰或意识形态,根本不存在说服对方的可能性:基督信仰者的信念是根深蒂固难以动摇的,是几千年的鲜血铸成的。
不仅波兰,当时的俄罗斯,德意志甚至整个欧洲,都有这一类绘画作品。
现在,选出其中几个画家的作品,介绍如下。他们的作品很少,无法做出一个博文。

《庞培的最后一天》(The Last Day of Pompeii),作者Karl Pavlovich Briullov (1799-1852),俄罗斯画家。
描述了罗马时期的庞培被维苏威火山喷发掩埋时的情景。公元79年8月24日维苏威火山的这次喷发,彻底掩埋了庞培城,直到18世纪庞培城才被完整挖掘出来,留下大量罗马遗迹。

《出现在Germanicus的凯旋仪式中的图丝涅尔达》(Thusnelda im Triumphzug des Germanicus),作者Karl von Piloty(1826-1886),德国画家。Cherusci是一个强悍的日耳曼部落,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世纪前后,居住在莱茵河以北,

现在德国的西北部地区。这个日耳曼部落的领袖和军事首领Arminius率领日耳曼各个部落,与入侵的罗马帝国进行了多次战争:第一次罗马远征中,Arminius率领日尔曼联军取得胜利,3个罗马军团2万多人被杀,第二次罗马远征中,日耳曼和罗马军队各有胜负,但是,Arminius的努力最终结束了罗马帝国向莱茵河以东扩张的企图,所以他被日耳曼民族视为英雄,德国和美国各地,都有他的很多纪念雕塑(左图是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纪念碑)。他是德国民族历史上的第一个英雄,对后世影响很大。
Arminius的妻子图丝涅尔达(Thusnelda)的父亲Segestes是另外一个日耳曼部落的酋长,他倾向于罗马帝国,所以他在战争期间把已经怀孕的图丝涅尔达(Thusnelda),献给罗马将军Germanicus。在囚禁期间,图丝涅尔达生下了儿子,后来图丝涅尔达和她的儿子出现在罗马将军Germanicus的凯旋仪式中。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为角斗士,不到20岁就在角斗中死亡。Arminius对失去妻子图丝涅尔达非常伤心,终身未娶。
罗马人与日耳曼人,从此结下深仇大恨。
这几场战争之后,日耳曼人与罗马的疆域确定:莱茵河以西归罗马,以东归日耳曼人。
但是,三百年后,日耳曼人终于南下,几次攻陷和焚烧了罗马城。

《圣女尤拉莉娅》(Saint Eulalia),作者John William Waterhouse(1849-1917),英国画家。
圣女尤拉莉娅(公元290-303年)是罗马帝国迫害基督徒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圣女,死时年仅13岁,“这个处女是一个非常真诚的基督教徒,始终坚持她的信仰”,“她受到13种死刑刑罚,包括滚过刀筒,割去乳房,钉上十字架,挂在钩子上经受火刑等,最后被砍去头颅”,“她死去时,突然天降大雪,盖住了她的裸体”。
这个故事在西方非常著名,她的墓地成为圣地,很多地名,街名和教堂以她的名字命名。

《处决简-格雷》(The Execution of Lady Jane Grey)。作者Hippolyte Delaroche(1797-1856),法国画家。
简-格雷(Jane Grey,1537-1554)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国王”,她信仰基督新教。但是,她在位仅仅9天(一说13天),信仰天主教的玛丽一世(Mary I of England)就带领军队推翻并拘捕了她。然后玛丽要求她放弃新教,改信天主教,否则处死。简-格雷坚持信仰基督新教,在伦敦塔里被杀害。在被处死时,简-格雷只是一个年仅16岁的少女。
历史上,玛丽女王被称为“血腥玛丽”,她迫害新教徒,“火刑烧死的新教徒超过300人”。玛丽一世上台4年后去世,继位的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 of England)又继续信仰新教。伊丽莎白一世统治长达44年(1558-1603),被称为“好女王贝丝(伊丽莎白昵称)”或“处女女王”(她终生未婚)。

在英美国家的帮助下,被灭亡的波兰,终于复国了,并且最终独立了。
现在的波兰国歌的名称:《波兰没有灭亡》(Poland Has Not Yet Perished)。       布格罗裸体美大师,古典主义巨匠









《赞赏》(Admiration)。现藏美国德州的圣安东尼奥市(San Antonio)的圣安东尼奥艺术博物馆(The San Antonio Museum of Art)。描述了一群美女赞美一个孩子(丘比特)的情景《比芭莉丝》(Biblis)。 Biblis是希腊神话中米利都的女儿,米利都父母的来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宁芙与萨堤尔》(Nymphs and Satyr),现藏美国麻省Clark Art Institute博物院。在希腊神话中,宁芙是小仙女的通称,萨堤尔是半人半兽的人物。这幅作品描述宁芙们(小仙女们)在洗澡时,一个萨堤尔在偷看,他被发现了,于是仙女们把他也拖下水去,一起玩耍的情景。法国画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1825-1905年)可能是最著名的经典主义大师,他生活的年代正好是大清帝国的晚期: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洋务运动都发生在他生活的时代。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裴尔,人所共知。后世评论说:“继承和发扬拉裴尔的绘画最好的画家之一就是布格罗”。我查阅了布格罗自己的传记,他本人也说:他最喜欢拉裴尔。他的父亲是经营葡萄酒和橄榄油的商人,本来“命中注定”他将会继承这份生意,但是他的叔父是一个教士,给他讲述了很多文化和艺术方面的知识,把他送进学校读书,刚开始他的习作就是在酒厂老板们的聚会上“助兴”,成功激励他继续学习。他后来壮着胆子,copy了拉裴尔的著名作品《Galatea》去参加“罗马大奖”赛,人们分不出真假,他获奖了。罗马大赛类似今天的湖南“快乐女生”或者北京“星光大道”的新星选拔比赛,但比的是绘画,主持比赛的是法国皇家。后来,布格罗的作品,一生都围绕着类似的主题。据统计,布格罗总共创作了826幅作品。当时,“美国的百万富翁们,争先恐后地高价订购布格罗的作品”。事实上,直到本世纪最近几年,布格罗的作品仍然在欧美举行过几次巡展,国内一无所知。布格罗的时代,正是中国的清代晚期。布格罗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回答了人们心里一直存在的一个疑问:西方带来的东西,绝对不仅仅是坚船利炮,肯定还有其他更加强大的东西。打开中国大门,不仅是坚船利炮,还有其他推动力量,其中之一是文化和艺术。西方传教士们送来的不仅是教堂,医院和学校,还包括文化,艺术,教育,科学等。西方的评论家们,没有拿布格罗与“文艺复兴三杰”中的拉裴尔直接对比,他们只是说:“这一类绘画是布格罗的tour de force(法语:绝技)”。

《维纳斯的诞生》(The Birth of Venus),国外的评论说,这幅作品的元素,脱胎于作者当年复制的拉裴尔的《Galatea》和波提切利的同名作品《维纳斯的诞生》,后者也是站在贝壳上出生。

《丘比特》(Cupidon,1875)。

《春天归来》(Return of Spring)。

《地狱里的但丁与维吉尔》(Dante And Virgil In Hell)。
维吉尔是古罗马诗人(公元前70-19年),被公认为“罗马最伟大的一位诗人”,他的三部主要作品中,前两部都是田园牧歌式的诗歌集,《牧歌集》(Eclogues)和《农事诗》(Georgics),第三部是屋大维打败所有敌人而成为罗马第一位“奥古都斯”的历史巨变发生后,维吉尔下定决心编写一部巨著,讴歌罗马帝国历史的叙事性长篇诗歌:史詩《埃涅阿斯记》(Aeneid)。这是罗马诞生的另外一个版本:特洛伊战争中,希腊人打败了特洛伊人,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Aeneid)逃出来,历经艰辛四处漂泊,最后来到罗马定居,他带领的一批幸存的特洛伊人成为后来的罗马人的祖先。这个版本与“母狼养大的两个孩子创建罗马”同样著名,与西方人来往,两个版本都要知道。
但丁(1265-1321年)是三部《神曲》的意大利作家。他是“跨越两个时代的诗人”:中世纪结束和文艺复兴时代来临,强大的阿拉伯帝国阻挡了欧洲人南下,欧洲寻找出路的“大航海”也开始了。
两位诗人,都是承前启后的文学巨匠,年龄差距1200多年的两位天才。

《荷马与他的护卫》(Homer and His Guide)。
西方“四大诗人”:荷马,维吉尔,但丁,米尔顿。名声类似中国的李白杜甫,西方世界人人皆知。
后面三个诗人确有其人,但是荷马是否真实存在,至今存在着争议。据说他是大约公元前850年的一位失明的吟游诗人,留下了两部史诗,合称“荷马史诗”:《伊利亚特》(Iliad)描述了10年特洛伊战争,《奥德赛》(Odyssey)描述了特洛伊战争后,奥德修斯(Odysseus)历经十年辗转回到希腊故乡的故事。这是古希腊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的唯一文字史料。
这幅作品描述了失明的荷马在Mount Ida山上被狗困扰,牧羊人Glaucus前来保护他的情景。这个故事来自希腊最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大约公元前484-425年)对荷马的身世的描述。

《一个年轻的女孩在抵抗爱洛斯》(A Young Girl Defending Herself Against Eros),爱洛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小爱神,在罗马神话中,他的名字叫丘比特。

《爱在寻找》(Love on the Look Out),这个作品名称中的“爱”,在法语作品名称中是“爱洛斯”,即与上面那一幅《一个年轻的女孩在抵抗爱洛斯》中的爱洛斯是同一人物:小爱神正在窥探并准备向什么人放箭。

《哀歌》(Elegy),在这幅作品的法语介绍中,这位正在哭泣的小天使,正是上面两幅作品(《一个年轻的女孩在抵抗爱洛斯》和《爱在寻找》)中的同一个小爱神爱洛斯。

作品的法语全名《L'Amour et Psyché, enfants》,如果用英文直接翻译的话,意思是:《作为孩子的丘比特与普赛克》。普赛克是丘比特的妻子,普赛克一词又是“心灵”“灵魂”的意思。

左图:《普赛克的诱拐》(The Abduction of Psyche),这里的普赛克也可以翻译成灵魂,心灵。
右图:《普赛克与丘比特》(Psyche and Cupid )。这件作品的法文名字是《Psyche et L'Amour》 ,没有点明“丘比特”,描述普赛克就是人类的本能的心灵(灵魂,精神)。

《Tête d'Etude l'Oiseau》。这件作品非常著名,但是作品的名称不知道怎么翻译。可能因为这个孩子太可爱了,所以各国的翻译都保留了作者的难以表述的原法文名称。

左图:《小小的窃贼》(Little Thieves)。
右图:《年幼的乞丐》(Petites Mendiantes )。

《逗螃蟹》(Le Crab)。

1889年的《牧牛的姑娘》(The Shepherdess )。这是一首田园牧歌:女孩子身穿盛装,两手搭着一根木棍取得了上半身的平衡,赤裸的双脚站在路边,后面是正在吃草的牛群。1881年,作者还创作过一幅同名作品。

《采集干果的孩子们》(The Nut Gatherers)。

左图:《站立的牧羊女孩》(Young Shepherdess Standing )。右图:《渴》(Thirst )。
右图:《困难的功课》(The Difficult Lesson )。
评论说:“他(布格罗)总是喜欢描述一些农村的女孩子,年轻,美丽,善良,光着双脚。”

《大姐姐》(The big sister)。

《背着不算太重》(Not Too Much To Carry )。

《丢失的昂宿星》(Lost Pleiad )。“古诗中说昂宿星是一个星座,不止一颗星星”。希腊神话:“古诗中说昂宿星是一个星座,不止一颗星星”,普勒阿得斯(Pleiades)是Atlas和Pleione的七个女儿,她们变成天上的七星。有一颗星星(一个普勒阿得斯)是特洛伊的创始人的母亲,在特洛伊城被攻陷毁灭后,她因悲痛而消失了。

《洗浴》(Bather)。

《两个洗浴者》(The Two Bathers)。

《波浪》(The Wave)。海滩上的水和泡沫,作者表现得惟妙惟肖。

《风暴》(Storm)。

左图:《弟弟与姐姐》(Brother and sister)。右图:《骑马》(The Horseback Ride )。
《小乞丐》(La Petite Mendiante )。

左图:《波西尼亚女孩》(The Bohemian),赛纳河边的水泥椅子上,一个女孩拿着小提琴在休息,背景是河对岸的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右图: 《花冠》(Crown)。
评论说:“他(布格罗)总是喜欢描述一些农村的女孩子,年轻,美丽,善良,光着双脚。”

《小小的谎言欺骗》(A Little Coaxing )。

《祖国》(The Motherland )。

《春天之歌》(Rêve de printemps )。

《巴克斯的青年们》(The Youth of Bacchus)。巴克斯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或者是酒神的住地。这幅作品也可以意译为 《酒神狂欢节上的青年们》。

《第一次悲痛》(Premier Deuil)。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发现他们的第二个儿子亚伯(Abel)的尸体时,两个人痛不欲生。亚伯是被亚当和夏娃的第一个儿子该隐(Cain)杀死的。根据《圣经》“旧约”的说法,这是人类的第一次死亡。“这幅作品是布格罗的第二个儿子去世后不久创作的”。《鞭挞我们的主耶稣基督》(The Flagellation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 )。

《圣母子像》(Pieta)。现在,Pieta已成为一个专用词,包括绘画和雕塑的圣母子像。《玫瑰与圣母玛利亚》(The Madonna of the Roses)。《仁慈》(Charity)。《圣母玛利亚与天使》(The Virgin With Angels):这是一幅名作。

《百合花与圣母玛丽亚》(The Virgin of the Lilies)。

《清纯》(Innocence)。这个英文名词的本意系指没有罪恶。《春天的和风》(Spring Breeze)。左图:《丘比特》(Cupidon)。右图:《丘比特与一只蝴蝶》(Cupid with a Butterfly)。

《天使之歌》(Song of the Angels)。

《圣母玛利亚,耶稣与施洗者圣约翰》(The Virgin, Jesus & Saint John Baptist)。 这幅作品中,圣母玛利亚怀里抱着两个孩子:圣约翰是耶稣的表哥,他出来传播宗教早于耶稣,并且是他为耶稣在约旦河施了洗礼,所以后世把他称为“施洗者圣约翰”。后来,施洗者圣约翰被犹太国王希律杀害,耶稣被罗马帝国的以色列地区总督杀害。
耶稣的“十二门徒”中的彼得,后来去罗马传教,被罗马帝国在罗马杀害。在他的墓地上,建起了一个圣彼得大教堂,就是今天的梵蒂冈国家的主体建筑。这个圣彼得大教堂“在1506-1616年的110年间,历经12位建筑师,18位教皇而彻底重建”,参加建造的主要艺术家包括“文艺复兴三杰”中的两位: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文艺复兴三杰”中的另外一位天才达芬奇,逝世时身边只留下两幅作品:《施洗者圣约翰》和《蒙娜丽莎》。
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前门顶部,塑造了通称“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的十三座巨大雕塑,由于其中的犹大是出卖耶稣的叛徒,所以这个位置上,改成了这位“施洗者圣约翰”的雕塑。教皇保罗六世说:“从圣彼得到今天,是人类曲折历史上的一条直线”。教会当时权利至高无上,没有教会的推动,就没有文艺复兴。
有关“施洗者圣约翰”的故事很多,不述。在与西方人打交道时,必须熟悉这一部分知识。

《宁芙》(The Nymphaeum)。 宁芙是希腊神话中的小仙女,她们分别管理着山川树木等。

《女人与海螺》(Woman with Seashell)。

《爱情的飞升》(L Amour s envole)。     科尔美国画家告别欧洲,走向世界《帝国事业:圆满》(The Course of Empire: Consummation),作于1835-1836年。现藏于纽约历史协会(New-York Historical Society)。帝国事业系列总共五幅作品,注意背景的山脉是相同的。《帝国事业:未开化的状态》(The Course of Empire: The Savage State)。作于1836年。现藏于纽约历史协会(New-York Historical Society)。《帝国事业:田园牧歌的状态》(The Course of Empire: Pastoral State)。作于1836年。现藏于纽约历史协会(New-York Historical Society)。“田园牧歌的状态”又称The Arcadian State 。《帝国事业:毁灭》(The Course of Empire: Destruction)。作于1836年。《帝国事业:遗弃》(The Course of Empire: Desolation)。作于1836 年。现藏于纽约历史协会(New-York Historical Society)。《过去》(The Past),作于1838 年。现藏于麻省Mead Art Museum 博物馆。
《现在》(The Present),作于1838 年。现藏于麻省Mead Art Museum 博物馆。
《离开》(The Departure),作于1837年。

《返回》(The Return ),作于1837 年。这位作者,在上面的几幅作品中,用艺术形式再现和隐喻了美利坚帝国事业的过去和和可能的未来,用《过去》和《现在》的画面感叹了欧洲的历史,用《离开》和《返回》比拟了艺术发展的历程:这是一个什么人?他为什么这样画?科尔(Thomas Cole,1801-1848),“没上过学”的一位美国画家,1801 年出生于英国“大曼彻斯特区”(Greater Manchester )的小镇博尔顿(Bolton)。1818 年,科尔全家移民到美国。他的入门老师是一位“流浪街头的画家”Stein (此人生平不详)。他的最初兴趣是肖像画,后来转向风景画。他在1823年,迁徙到匹兹堡,1824年,迁徙到费城。没有发现他受到正规系统教育的证明, 只是在费城的Pennsylvania Academy of the Fine Arts 学校发现过他的一些记录:也就是说,他从来没有上过正规学校。他在1825年,随父母迁徙到纽约。纽约位于哈德逊河的入海口。他在纽约卖出了三幅绘画给George W. Bruen 先生以后,后者资助他前往哈德逊河上游的河谷地区逗留了一个夏天,绘制当地的风景。他的这些哈德逊河上游河谷的风景画作品登上了纽约的报纸后,引起了几位资深的艺术界和文化界名人的关注:他们把科尔介绍给了费城和纽约的一些喜爱艺术的富豪家族,他们开始成为科尔的赞助人。此后,科尔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画大师,他还创作了一些寓言性的系列作品,思考了世界历史和美国的未来,最著名的就是《帝国的事业系列》作品五幅(本博文最前面的五张照片):从未开化的状态,人类进入了田园牧歌时代,贪婪和权利造就了辉煌的帝国,最终导致了毁灭,在遗弃的废墟上,已经没有人烟。一般认为,科尔是“哈德逊河学校”的奠基人。
《罗马风光与废弃的塔楼》(Romantic Landscape with Ruined Tower)。作于1832-1836 年。现藏于奥尔巴尼历史和艺术学院(Albany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Art)。《沉思的人》(Il Penseroso)。作于1845 年。 《意大利的日落》(Italian Sunset )。作于1845 年。
《罗马斗兽场与罗马广场》(Colosseum and the Roman Forum )。作于1835 年。
《树林中的家》(Home in the Woods)。作于1847年,现藏于北卡州Reynolda House, Winston-Salem。《Winnipiseogee 湖的风光》(View on Lake Winnipiseogee)。作于1828 年。《牛轭湖》(The Oxbow ),这个湖泊是这幅作品中的湖泊的名字。这幅作品还有一个长的名字:《在一次暴风雨之后,从马萨诸塞州的北安普敦,霍利奥克山的风光》(View from Mount Holyoke, Northampton Massachusetts, after a Thunderstorm)。作于1836年。《白山的山路中的一个隘口的风景,Crawford 隘口》(A View of the Mountain Pass Called the Notch of the White Mountains,Crawford Notch)。作于1839 年。现藏于华盛顿国家艺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驱逐:月亮与火光》(Expulsion - Moon and Firelight ),作于1828 年。
《伊甸园》(The Garden of Eden )。作于1828年。现藏于华盛顿国家艺术馆。《驱出伊甸园》(Expulsion from the Garden of Eden),作于1828年。现藏于波士顿Museum of Fine Arts。
《大洪水的水在退去》(The Subsiding of the Waters of the Deluge)。作于1829 年。现藏于华盛顿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 博物馆。《荒野中的圣约翰》(Saint John in the Wilderness)。作于1827 年。《天使在荒野照料基督》(Angels Ministering to Christ in the Wilderness)。作于1843年。《被缚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Bound)。作于1846-1847 年。《田园牧歌之夜》(An Evening in Arcadia)。作于1843年。《“最后的莫西坎人”的情景:少女科拉跪在塔尼蒙德的脚下》(Scene from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Cora Kneeling at the Feet of Tanemund)。作于1827年。19 世纪,美国出版了一本著名的畅销书《最后的莫西坎人》(The Last of the Mohicans):1826年,James Fenimore Cooper (1789-1851)出版的历史小说,“最伟大的巨著”之一。故事情节:英军中校芒罗(Munro)的女儿科拉(Cora),随同父亲和一批英国援军从Fort Edward要塞前往Fort William Henry要塞,一路上遭遇法国军队和站在法军一边的几个印第安部落的各种攻击和埋伏,并且敌人中的几个主要角色爱上了美丽的科拉。故事起伏曲折,不述。后来,站在英国军队一边的一位印第安部落的首领塔尼蒙德(Tanemund)救出了科拉,并且塔尼蒙德协调各方,实现了和平。这部小说,至今畅销不衰,并被拍摄成电影,电视连续剧等,这部作品在美国的地位类似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在俄罗斯的地位:描述了“法国与印第安战争”(French and Indian War ),又称九年战争:1754-1763年,法国军队联合了几个印第安部落(国家),与英国人的殖民地之间的大战。右图是1750年的北美:粉色是英国殖民地,蓝色是法国殖民地,左边的橙色是西班牙殖民地。这场“九年战争”是欧洲“七年战争”(1756–1763年欧洲为主战场的全球性战争)的一部分。战争双方见右图:蓝色为英国普鲁士葡萄牙一方,绿色为法国俄国奥地利西班牙等一方。在北美战场,英军彻底战胜了法军:加拿大全境被英国全部占领,美国境内的法军全部赶到密西西比河的西边偏远地区。详细过程不述:死亡人数90-140万,加入英法双方的印第安部落死伤惨重,很多印第安部落被迫迁徙了。例如,这部小说中的莫西坎部落(Mohicans),站在法国一边,结果“在小说中这个部落死亡殆尽”。事实上,这个部落迁徙了。 七年战争之后仅仅13年,1775-1783 年爆发了八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原因之一就是英法战争中,英军虽然胜利了,但是北美13个殖民地的税收增加了。于是,殖民地和宗主国打起来了。法国和西班牙为了“复仇”,积极支持美国独立战争。结果:美国虽然独立了,法国国库却打空了:“财政危机和通货膨胀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积极支持美国独立的法国皇帝路易十六”,革命中被处决了。美国独立战争之后仅仅20年,1803年,法国把自己在北美剩下最后的一块土地慷慨出售给美国:1500 万美元,214.7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7 美元”。美国的面积,突然扩大了整整一倍(右图,现在美国的14 个州的全部或部分)。法国出过昏庸皇帝,但以拿破仑此举最为昏庸。拿破仑出售这块土地,首先是因为拿破仑在欧洲与英国等打仗没有钱了,其次,拿破仑自我解嘲说:“我要给英国制造一个海上的敌手,迟早让英国人低下高傲的头”。卖掉这块土地12 年后,1815年,拿破仑还是战败而被流放了。后世评论“这是第二次英法百年战争的失败”: 1337-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 Hundred Years' War),持续116 年。 1689-1815年:英法第二次百年战争(Second Hundred Years' War),持续117 年。现在,世界不打架了,欧美日本的课本也改了,这么记述历史发展进程:未开化时代---畜牧时代---农业时代---农业工业时代---农工商时代《Genesee 的风景》(Genesee Scenery)。作于1847年,现藏于罗德岛设计学院的艺术博物馆(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Museum of Art)。Genesee 是纽约州的一个县,风景秀丽,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着当年的美景。《Kaaterskill 瀑布》(Falls of Kaaterskill)。作于1826 年。现为私人收藏品。Kaaterskill 瀑布,位于纽约市西北,奥尔巴尼市西南的卡兹奇山(Catskills Mountains)地区。高度约79 米,美国早期的绘画诗歌等题材来源之一,后来美国中部西部发现更多自然景观后,这里成为休假旅游胜地。《人生的远航:儿童时代》(The Voyage of Life: Childhood)。作于1842年。现藏于华盛顿,美国国家艺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科尔作了四幅作品:名称相差一个词,“背景不同,寓意不同”。《人生的远航:青年时代》(The Voyage of Life: Youth)。作于1842年。现藏于纽约的一个艺术中心:Munson-Williams-Proctor Arts Institute。《人生的远航:成年时代》(The Voyage of Life: Manhood)。作于1840 年。现藏于纽约的一个艺术中心:Munson-Williams-Proctor Arts Institute。《人生的远航:老年时代》(The Voyage of Life: Old Age)。作于1840 年。现藏于纽约的一个艺术中心:Munson-Williams-Proctor Arts Institute。《哈德逊河的阳光清晨》(Sunny Morning on the Hudson River)。作于1827年。现藏于美国旧金山Fine Arts Museums of San Francisco 博物馆。《野餐》(Picnic)。作于1846 年。现藏于美国Brooklyn Museum 博物馆。《意大利景色组合》(Italian Scene Composition )。作于1833年。现藏于New York Historical Society。《月光》(Moonlight)。作于1834 年。《西西里岛,河谷与Segesta神庙》(The Vale and Temple of Segesta Sicily)。作于1844 年。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上,原来有三个不同的部落,分别占据着西西里岛的三块区域。其中一个强大的部落,叫做Acestes 或者 Egestes,他们的祖先的来源是一个神话传说:他们的父亲是河神,他们的母亲是一个名叫Segesta 的特洛伊妇女。希腊人的记载中,也认为他们是特洛伊的难民。罗马人的历史中,很多内容来自奥古斯都的朋友,西方“四大诗人”之一的维吉尔(Virgil),在维吉尔的诗歌《埃涅阿斯记》(Aeneid)中,也记载这些西西里人是特洛伊人的后代。这个祭奠Segesta 的神庙,至今仍然完整(右图)。《从圣米尼亚托教堂观看的佛罗伦萨风景》(View of Florence from San Miniato )。作于1837 年。圣米尼亚托教堂位于佛罗伦萨的制高点,“意大利最漂亮的教堂”之一。《一次风暴之后,从Mount Desert Island 岛观看Frenchman's Bay 海湾的风光》(View Across Frenchman's Bay from Mount Desert Island After a Squall )。作于1845 年。Mount Desert Island 岛是缅因州最大的岛,280平方公里。Frenchman's Bay 海湾长约24 公里,宽约7 公里。
《提坦的高脚酒杯》(The Titan's Goblet)。作于1836年。
提坦是希腊神话中的巨人,他们的第四代后代才是宙斯等神明:最早是天神和地神,他俩生了第一代提坦12 人(6男6女,最有名的一位是普罗米修斯),然后这12 个提坦互相结婚又生了第三批后代,其中既有巨人(提坦),也有非巨人。他们的第四代则是宙斯,波塞冬,赫拉等“奥林匹亚诸神”:这些住在奥林匹亚的神,打败并囚禁了他们的父辈。
美国大学通才教育课本之一,《希腊罗马神话》中指出:“我们的一切都是希腊人教授给我们的”。但是又说:“很多希腊的神话是荒诞的”“混乱的”,而且是“希腊人自己就搞乱了”。
欧洲各国语言中,Titan 一词表示“巨大的”,例如:1912年沉没的大型邮轮名为泰坦尼克号(Titanic),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名为Titan,普鲁士(德国)化学家Martin Heinrich Klaproth用Titan 命名了元素钛Titanium 等等。世界通行的翻译原则规定:翻译时必须标注外文原名(通常是英文,拉丁文等)。本博客遵守这一规则(否则连《泰坦尼克号》的来历也说不清楚),在各处都标注了外文原文。

《从陶尔米纳,观看埃特纳火山》(Mount Aetna from Taormina )。作于1844 年。
陶尔米纳是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的一座城市,遗留了很多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建筑遗迹。
埃特纳火山(Taormina)是欧洲最大的活火山,经常喷发,高度也在不断增加:现在海拔3,326m,比1865年增高了21.6m 。大约50 万年前开始活动,当时可能是海底火山。30 万年前开始活跃,17 万年前迁移到目前的位置。历史上多次喷发并曾导致重大伤亡。但是火山灰使得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四周广泛分布葡萄园和果园。
《罗马的郊区》(Roman Campagna)。作于1843 年。
在西方,Campagna 一词通常指“罗马城周围大约2000 平方公里的区域”,可译为“近郊区”。曾经是繁华的居住区和农业区。在罗马帝国衰亡的中世纪,人口曾经达到一百多万的罗马城仅剩下4-5 万人,Campagna 这个近郊区也衰败了:这些输水管道体系也毁坏了。
18-19 世纪,Campagna 地区的田园牧歌式的废墟之美,曾经激发了很多艺术家的激情。
20 世纪50 年代开始“罗马城扩建”,Campagna 地区遗留的古迹都被摧毁了,仅仅保留了亚壁古道(Via Appia,英语:Appian Way,右图)周围的古迹。亚壁古道是罗马帝国的主干道之一。
罗马帝国延续2000 多年,分为四个阶段:罗马王国,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罗马军队最重要的制胜武器之一就是高度发达的道路系统:罗马帝国的主干道道路体系总长度8 万多公里,约为万里长城(5000 公里)的16 倍,加上罗马帝国的支线道路系统,则达到十几万公里。其中多条主干道是以罗马城为起点,亚壁古道就是其中之一。
罗马帝国的主干道系统,从公元前350 年左右开始大规模兴建。此外,罗马的另外一个大规模系统就是城市的输水管道系统,很多巨大的2-3 层的输水管道至今保持完好,多处管道遗址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罗马帝国鼎盛期的面积大约590 万平方公里,所以,这种大规模道路网络系统是必需的。罗马“主干道”的设计建造规范严格:总厚度两米,其中两层地基,一层水泥,最上面一层石板。所以很多主干道至今保持完好。但是支线道路就差一些,支线道路多少公里,没有一个公认的数据。不述。

《罗马附近的输水管道》(Aqueduct near Rome)。作于1832 年。

《建筑师的梦想》(The Architect's Dream)。作于1840年。现藏于美国Toledo Museum of Art 博物馆。 这个“哈德逊河学校”,出现了一大批艺术家,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Thomas Cole Albert Bierstadt John William Casilear
Frederic Edwin Church Samuel Colman Jasper Francis Cropsey
Thomas Doughty Robert Duncanson Asher Brown Durand
Sanford Robinson Gifford James McDougal Hart William Hart
William Stanley Haseltine Martin Johnson Heade Hermann Ottomar Herzog
Thomas Hill David Johnson John Frederick Kensett
Jervis McEntee Thomas Moran Robert Walter Weir
Worthington Whittredge 等等没有“校园”,没有“教室”,没有老师,没有学生,没有毕业证书:但是群星璀璨影响深远。这个现象,也没有什么奇怪的:美国最大的软件公司Microsoft 的老板比尔盖茨,美国最大的电脑公司Dell Corp 的老板戴尔,都没有大学毕业。 这个现象,在中国也出现过。不仅在春秋战国,曾经百花齐放(只有孔子的学校是“正规”的)。在东晋,曾经有四五十个人经常聚会,赋诗作词收集成册。其中一个人字写得好,所以《诗集》的序言就由他书写:这个序言叫《兰亭序》,这个写序言的人叫王羲之:他们之间,也是分不清谁是老师谁是学生。不述。事实上,这个“哈德逊河学校”是美国的“青年美国运动”(Young America movement)的组成部分----绘画领域部分的一个分支:风景画流派。那么,什么是“青年美国运动”?美国民主党政治专栏作家奥沙利文(John Louis O'Sullivan,1813-1895)办过一份杂志,《民主评论》(Democratic Review),他在这份杂志上留给世界一句箴言:“最好的政府就是管事最少的政府”。奥沙利文在这份“党刊”《民主评论》中,对这场“年轻美国运动”的定义为: “所有的历史,都被改写了;政治科学和全部道德真理的整个范畴,都必须加以思考,都必须用民主原则的光辉予以描绘。所有旧的思想对象和新出现的问题,都或多或少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所以必须重新拿起来,重新审查”(All history is to be re-written;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whole scope of all moral truth have to be considered and illustrated in the light of the democratic principle. All old subjects of thought and all new questions arising, connected more or less directly with human existence, have to be taken up again and re-examined)。正是这种“否定原来被改写的整个人类历史”的态度,带来了美国各个方面,包括艺术的彻底改变。美国建国以来,也是运动不断。除了这一次的“青年美国运动”,还有“美国文艺复兴运动”等数不胜数的艺术文化创新运动。影响特别深远的是美国在189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1903年的圣路易斯世博会之后掀起的“城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ul Movement ):所有的城市,郊区,园林景观等等,都必须进行美化设计,大到首都华盛顿,小到几万人口的城镇,必须严格遵守一系列法律审批程序,才能进行城市的建设。此外,这种“美化”也绝不仅仅是画几幅画,刻几个雕塑,而是对整个城市进行整体规划(右图:华盛顿的整体规划鸟瞰),然后一步一步进行设计和建造。这一运动,不仅直到今天还在进行,并且美国帮助中南美洲的一百多座大中城市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城市美化设计。除了西半球以外,东半球各国也聘请美国公司进行城市规划和美化设计,其中最典型的一座城市,现在成为了中东各国甚至南亚的印度等国的“金融和贸易中心”:迪拜。在美国人设计之前,这里是一片沙漠。例如,当年“哈德逊河学校”所围绕的城镇,奥尔巴尼,现在的样子如下。当年,在画家笔下,这里不过是哈德逊河岸的平平淡淡的一片河滩而已。
奥尔巴尼(Albany):这个地名,在英美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合计四十多处,此外还有很多建筑船只河流湖泊等等叫这个名字。上图是纽约州的奥尔巴尼,这座城市位置与纽约和波士顿之间构成等边三角形。
当年的“哈德逊河学校”就在这一带。美国在1893年和1903年两次世博会后,掀起“城市美化”运动:“每一座城市都必须美化设计”,不论城市的大小。纽约的奥尔巴尼,只有9万多人。      

丘奇美国画家告别欧洲,走向世界《冰山》(The Icebergs)。作于1861年。现藏于达拉斯艺术博物馆(Dallas Museum of Arts)。

《极光》(Aurora Borealis)。作于1865 年。 本博文,介绍三位“哈德逊河学校”的画家的作品。第一位是丘奇,他的作品仍然围绕美国东北部。第二位是比茲塔特,他到美国西部旅游创作,尤其是太平洋海岸各地风光。第三位是莫兰,他的作品是比茲塔特没有去过的大峡谷和黄石工园。看完了科尔和这三位画家(合计四位)的作品,就基本领略了美国早期的风光:这些作品,都远远超过了欧洲的画家,走向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其他作品,网友可以自己搜索。不述。这些作品是当年冲击美国的“青年美国运动”中的文艺部分中的绘画部分中的风景画部分。美国的文化艺术制度下,各个行业和领域都彻底释放和激发了人类的潜能。在后续的介绍美国各大博物馆的博文里,我们也会惊奇的发现,大部分著名的画家和雕塑家,也都不是学校毕业的,而是自然诞生的,自学成才的。在此之前,谁都不知道他们是艺术天才,包括他们自己。第二位“哈德逊河学校”画家丘奇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1826-1900),美国画家。他擅长于风景画。他出身于一个富有的家庭,他的父亲拥有工厂和保险公司的股份,“他在纽约的艺术学校哈德逊河学校(Hudson River School )受到良好的培训”。特别应予指出:美国的这所艺术学校,哈德逊河学校(Hudson River School),实际上并非物理上存在的“学校”,而是一场“浪漫主义艺术运动”:一大批热爱艺术的青年人,到哈德逊河谷一带,创作和交流,形成了一场震撼了美国欧洲和世界的绘画艺术运动,出现了几十个世界级的美术巨匠。丘奇就是其中的一个。直到今天,美国人也不在乎什么学历学位,更何况艺术原本就来出自于大自然。在这所并非物理存在的学校“毕业”后,丘奇定居在纽约。他的生活方式也很有趣:春天夏天秋天:“他总是四处旅游”,“他特别喜欢步行或者滑雪旅行”。一旦到了冬天:“他就回到纽约的家里,开始埋头绘画”。他的作品,气势磅礴,如歌如诉,面向一个崭新的大陆:美利坚。英国人,不认同欧洲;美国人,只认同世界,最后走向宇宙……《厄瓜多尔,安第斯山脉》(The Andes of Ecuador)。作于1855年,现藏于Honolulu Academy of Arts 。 《科多帕希火山》(Cotopaxi)。作于1862年。《热带清晨》(Morning in the Tropics or El Rio de Luz)。作于1877 年。现藏于美国国家艺术馆。《旷野黄昏》(Dawn in the wilderness)。作于1877 年。现藏于Cleveland Museum of Art。《安第斯山脉的心脏地带》(Heart of the Andes)。作于1859年。《弗吉尼亚的天然桥》(The Natural Bridge, Virginia)。作于1852 年。《冰山》(The iceberg)。作于1891年。现藏于匹兹堡Carnegie Museum of Art 博物馆。《新英格兰风光》(New England Scenery)。作于1851 年。现藏于George Walter Vincent Smith Art Museum 博物馆(五个博物馆综合体)。在美国,“新英格兰”(New England)一词系指美国东北角的六个州:缅因州、新罕布什尔、佛蒙特州、马萨诸塞州、罗德岛州、康涅狄格州。《叙利亚的海岸》(Syria by the Sea)。作于1873年。现藏于Detroit Institute of Arts 博物馆。这里所指的“叙利亚”并非现在的叙利亚,而是罗马帝国的叙利亚行省,留存了大量古罗马遗迹。《泉》(The Fountain)。作于1882 年。现藏于Mead Art Museum 博物馆。《热带风光》(Tropical Scenery)。作于1873年。现藏于Brooklyn Museum 博物馆。《》(Hooker and Company Journeying through the Wilderness from Plymouth to Hartford in 1636)。作于1846年。现藏Wadsworth Atheneum 博物馆,美国最古老的博物馆。《Tequendama 瀑布》(Tequendama Falls)。作于1854 。这个瀑布没有中文译名。这个瀑布位于哥伦比亚的New Granada,距离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Bogota)约30 公里。瀑布高度132 米。《尼亚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作于1846 年。现藏于Corcoran Gallery of Art 艺术馆。尼亚加拉瀑布位于美国与加拿大之间,为北美地区最大的瀑布。《日出云端》(Above the clouds at sunrise)。这幅作品,被给予极高的评价:“它超出了普通的风景画,它是没有风景的风景画……”“它是浪漫主义的杰作,它是勇于探索的美国人发出的豪迈誓言……”第三位“哈德逊河学校”画家比兹塔特美国画家比茲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哈德逊河学校”的画家之一。
比茲塔特,祖籍德国,他的很多作品是美国西部风光:因为他得到资助,前往西部旅游作画。也就是说,这里的很多作品是美国西部风光,不是局限于纽约州的哈德逊河一带了。
也就是说,本博文在“哈德逊河学校”的画家中选择比茲塔特是为了介绍美国西部风光。
《落基山脉,兰德峰》(The Rocky Mountains, Lander's Peak),作于1863年。兰德峰的高度10,456 英尺(3,187 米)。1859年,画家比茲塔特(Albert Bierstadt),陪同美国诗人和将军兰德(Frederick West Lander,1821-1862)到这座高峰探险以后,创造了这幅大型画作:186.7 X 306.7 cm (73.5 X 120.75 in)。
1862年,在南北战争中,兰德将军阵亡。,比茲塔特正式将这座山峰和作品命名为兰德峰。
1863年,比茲塔特正式将这座山峰和作品命名为兰德峰。1865 年,这幅作品以2.5 万美元的天价售出。《落基山脉的风暴》(Storm in the Rocky Mountains),作者Albert Bierstadt。作于1866年。现藏于布鲁克林博物馆(Brooklyn Museum)。

《内华达山脉》(Sierra Nevada),作者Albert Bierstadt。作于1866年。现藏于北卡州Reynolda House Museum of American Art博物馆。

《加利福尼亚,优胜美地河谷俯瞰》(Looking Down Yosemite Valley, California),作于1865年。现藏于Birmingham Museum of Art 博物馆。优胜美地,现在为美国国家公园。

《加利福尼亚,内华达山脉之中》(Among the Sierra Nevada Mountains, California)。作于1868 年。现藏于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 博物馆。

《秋天的树林》(Autumn Woods)。作于1886年。

《山中》(In the Mountains)。

《风光》(Landscape)。作于1867-1869年。

《优胜美地的门》(Gates of the Yosemite)。作于1882 年。

《优胜美地河谷的日落》(Sunset in the Yosemite Valley)。作于1868 年。

《山中的暴风雨》(Storm in the Mountains)。作于1870 年。

《太平洋海岸,普吉特海湾》(Puget Sound, Pacific Coast)。作于1886年。这个地区后来发展成华盛顿州和加拿大BC省的都市最集中的湾区,包括美国的西雅图,加拿大的温哥华等大型城市。

《热带风光与海湾中的渔船》(Tropical Landscape with Fishing Boats in Bay)。
在美国,只有佛罗里达州和加州南部有这样的风光,但是原作品没有说明是哪里。

《落基山脉中的一场暴风雨》(A Storm in the Rocky Mountains),作于1866年。

第四位“哈德逊河学校”画家比兹塔特
莫兰(Thomas Moran,1837 - 1926 年)也是“哈德逊河学校”的成员之一,他的作品很多涉及黄山公园和大峡谷。
黄山公园和大峡谷,都是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所以我们这里介绍他的作品。

《一座磁铁矿山》(A Mountain of Loadstone)。作于1898 年。自然界存在的磁铁矿有两种:Loadstone(磁铁矿)和Pyrrhotite (磁黄铁矿)。后者含有很多硫,所以磁性不强,但是前者Loadstone(磁铁矿)的磁性很强,可以自然指向地球南北极,所以欧洲各国很早就用来指导航海方向,中古时代的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中都有记载。亚洲和其他各地的人类,也早就知道和利用这一现象。后来,欧洲大航海开始以后,发明了很多各种新的导航仪器,取代了简单的磁铁指南针。

《大峡谷》(Grand Canyon)。作于1908年。美国的大峡谷延绵数百公里,属于一种世界罕见的,而且面积巨大的特殊地形地貌,多年以来始终是美国的旅游热点地区,并被列为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
《大峡谷的一个多阵雨的日子》(A Showery Day, Grand Canyon),作于1919年。

《亚利桑那州大峡谷的红墙之下》(Under the Red Wall Grand Canyon of Arizona)。

《新墨西哥州,Pueblo Laguna 印第安人》(An Indian Pueblo Laguna New Mexico)。
Pueblo 的原意是西班牙人的说法,类似于“村庄”,统指居住在美国西南部的一批原住民族群,Laguna 是西班牙人的语言中“湖泊”的意思,西班牙人用Laguna 这个词表示Pueblo 原住民族群中的一个部落。这些名词,本来也不是西班牙语,而是西班牙到北美后“发明”的语言。所以无法翻译,只能解释。
Pueblo Laguna 们居住的地区,靠近世界著名的大峡谷:世界文化遗产。

《山脉的孩子们》(Children of the Mountain)。

《黄山的大峡谷》(Grand Canyon of the Yellowstone )。作于1872年。
注意:大峡谷(Grand Canyon )系指亚利桑那州为中心的地貌,这里和下面的几张大峡谷是黄石公园的大峡谷。

《黄山的大峡谷》( Grand Canyon of the Yellowstone )。作于1872年。
这幅作品与上一幅作品同名,同年。现藏于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Art 博物馆。

《黄石公园的大峡谷》(Grand Canyon of the Yellowstone)。作于1904年。现藏于Honolulu Academy of Arts 博物馆。这种风光,用绘画的手法极难描述,作者是比较成功的一位。

《在树下》(Under the Trees)。作于1865年。私人收藏。如前所述,这个“哈德逊河学校”是美国的“青年美国运动”(Young America movement)的组成部分----绘画领域部分的一个分支:风景画流派。 我们仍然以奥沙利文的观点,结束这篇博文。
美国民主党政治专栏作家奥沙利文(John Louis O'Sullivan,1813-1895,见右图)办过一份杂志,《民主评论》(Democratic Review),他在这份杂志上留给世界一句箴言:“最好的政府就是管事最少的政府”。
奥沙利文在这份“党刊”《民主评论》中,对这场“年轻美国运动”的定义为:
“所有的历史,都被改写了;政治科学和全部道德真理的整个范畴,都必须加以思考,都必须用民主原则的光辉予以描绘。所有旧的思想对象和新出现的问题,都或多或少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所以必须重新拿起来,重新审查”(All history is to be re-written;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whole scope of all moral truth have to be considered and illustrated in the light of the democratic principle. All old subjects of thought and all new questions arising, connected more or less directly with human existence, have to be taken up again and re-examined)。
正是这种“否定原来被改写的整个人类历史”的态度,带来了美国各个方面,包括艺术的彻底改变。“青年美国运动”,“美国文艺复兴运动”,“美国城市美化运动”等等,一个接着一个的运动,带动着美国的面貌一年又一年的变化着。
下面,就是这些风景画“运动”最后延伸到建筑领域,带来的城市美化的几个例子:美国国会大厦的大堂,中央是自由女神像。这个国会大厦,开放参观,本身就是一个博物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设计风格与希腊时代的著名神庙,如出一辙。历史与文化是传承的,美国没有走弯路,没有自我破坏:她的环境保护非常好,现在的自然景观与150年前的这批“哈德逊河学校”画家笔下的风光,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她“直接继承五千年以来的人类文化”,但是没有改写历史,没有回避人类走过的弯路,而是“重新拿起来,重新审查”人类的文化和艺术。美国的风景画艺术,一次性跨越了欧洲三千年,走向了世界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