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艺术学校:日本文化的美意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24:57
作者:陈德文,
来源:日本爱知文教大学国际文化学部时间:2005-12-6 17:26:53 
 

    日本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这是我们时常用来形容中日关系的一个专有名词。我认为,中日两国在自然地理上固然是“一衣带水”;而在文化心理上却是“十里雾障”。比较文化研究的课题,是探求两种文化的异同,其重点应放在“异”上。 古代的日本文化是从学习和模仿中国文化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乳母。然而,这不等於说日本文化就没有自己的特色。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的精神文化融入了西方文化的诸多要素,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岛国文化态势。

    拙论仅从四个方面就日本文化的美意识进行初步探讨:

     (一)自然美。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舞台,也是文学艺术无尽的源泉。日本人对自然的崇拜和热爱有甚于其他民族。日本是多山的岛国,河川秀丽,风景明媚,四季变幻,气候宜人。歌咏自然、表现自然是日本文学的重要内容。现当代的文学家们也没有须臾离开过这一题材。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都是借描写自然环境展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性格的名篇。谷崎润一郎的长篇小说《细雪》,在叙述故事、塑造人物的同时,还用较我的笔墨着意描写了赏樱、捕萤、观月、赏新绿等有关日本自然风土、社会习俗、四时变化等极富民族特征的内容,为作品中的人物设计了一个理想而美好的生活舞台,令人无比向往。

     (二)虚幻美。在接受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儒学、佛教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十分巨大。如果说儒学(日本人习惯称儒教)是日本人完善道德、修养身性的精神法典,那么佛教和本土的神疲乏教则是日本人性格和意识建构中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换句话说,日本人的宗教意识十分浓厚,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中,随处都能看到对人生虚幻、生死轮回和生命无常的无奈和喟叹。我们与其说这是消极颓废的生存态度,毋宁说是日本人对生命的一种清醒而客观的谛视和思考。一些很有现实主义的作家、艺术家,都把人生的虚幻和无常当成文学艺术创作的永恒的主题。风景画家东山魁夷的散文名篇《一片树叶》,透过一片树叶的生衰荣枯联想到四季的轮回变化,以小见大,揭示了生命的燃烧与寂灭,道出了世界万物的普遍规律,,具有憬悟人生,启迪心智的艺术感染力。

     (三)朦胧美。日本人自古生活在相对封闭而舒适的岛国环境之中,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发达得多,对生存意识的现实感受比主观自觉更为强烈。日本文化重视感性,忽视理性。日本人没有“旗帜鲜明”的口号,不看重“水落石出的”结论。人际交往中不崇尚论辩,一切都讲求自然的朦胧和暖昧。日语中有“沉默是金”、“不言为花”的词儿,这是国民的生活信条。这种朦胧和暧昧也是文学艺术的一种追求。举月作例子,秋月的明丽固然是一种美,但春月的朦胧更为日本人所称道,这是含蓄而蕴藉的美。中国文学也有朦胧美的传统,“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皆属此例。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朦胧的美学意识没有得到正确的继承和发扬,到今天,人们往往一提到朦胧和暧昧,就认为是消极的东西加以排斥,这是我们精神生活中庸俗的政治社会学对文化、文学美学意识长期冲击和侵害的结果。

     虚幻和朦胧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实体的存在,美的本质在于“空”“无”之中,后者是有实体存在的,只不过人们看不清本来的面貌,美的本质存在于观览者的自觉意识之中。

     (四)消亡美。日本人对生死普遍具有达观的认识。死仿佛是一个随时可以光顾的美的境界。日本人认为,生命是短暂的,像樱花一样骤然开放,骤然凋零。从男女的“心中”(情死),到武士的“切腹”,历来是文学艺术所表现的重要题材。日本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自杀之多当数世界第一。有岛武郎、芥川龙之介、太宰治、古贺春江、川端康成……都是文学艺术达到颠峰时期而莫明其妙走上自杀的道路的。他们的行为使得其他国家的人们感到迷惑不解。其实,从日本文化的美学意识上也许可以得到解答。抑或死对于他们来说,是另一种生存的继续,是至高至美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