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综合信息:浪潮,Die Welle,电影剧情介绍,五天就可以完成从民主到独裁 - 波波坡 - bob...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0:09:50

浪潮,Die Welle,电影剧情介绍,五天就可以完成从民主到独裁

电影上一篇: 两人之间的最短距离,恐怕叫做缘份 (马家辉散文) (2008-10-27)下一篇: 食谱:红烧猪蹄,酸辣猪蹄,鲜糯美味,富含胶原蛋白 (2008-10-13) 

Die Welle,英语名称“The Wave”,中文名称“浪潮”,也有译作“挥手礼”,是2008年的一部德国影片,导演丹尼斯·甘塞尔(Dennis Gansel),主演约根·沃格尔(Jürgen Vogel)。

影片根据德国小说家托德·斯特拉瑟同名作品改编,通过学校这个团体的变故展现现代文明社会离开过去的法西斯主义其实也就不过几步之遥。一群高中学生对于第三帝国和纳粹主义的讲课感到很没意思,认为现在的人已经已经不会再重蹈那样荒唐的覆辙了。老师为了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而开始一项实验,让同学们体会到生活在极权主义当中究竟会出现何种情形。仅仅五天,这场实验就让课堂演变成了一个社会集体,连老师自己也无法控制它的发展方向。

浪潮电影和小说的故事原型来自1967年发生一所美国高中历史课上的真实事件。

浪潮,Die Welle,剧情简介

德国某高中举办主题是“国家体制”的活动周,Rainer Wenger是政治、体育老师兼水球队教练,他生长在西德的民主环境下,自然想选择做无政府主义主题,不料却被同事抢走,由校长安排主讲独裁政治。

星期一,Wenger开始面对一群个性十足的年轻学生。学生们讨厌老生常谈的说教,对Wenger的问题“专制政治是否可能在今天的德国重演?”感到不可理解。Wenger灵机一动,想通过一些行为、语言的实验让大家理解独裁,他想做一个游戏。

他先是规定了发言必须起立、称呼要尊重、桌面整洁等纪律和标准,然后让大家感觉到集体的力量和效率,随后就是集体的认同感和价值观。“纪律铸造力量”,在他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由反感到有兴趣,开始群体思维。纨绔子弟Kevin性格叛逆,违抗纪律,被Wenger赶出教室。大多数人觉得这不过是一个游戏,选择服从命令。

下课后, Wenger受到鼓舞,开始研究《学校纪律》、《制服》、《青少年心理学》等专著,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将活动周变成一次微型的独裁政治实验。

星期二,Wenger上课要求学生步调一致的踩地板,这个無聊的要求受到质疑时,Wenger马上说是要让在楼下上无政府课的“敌人们吃点灰”,学生们开始兴奋地跺脚,地板山响。“团结力量大”。开始有学生自动从其他教室转到Wenger的“独裁课”,认为“更加有趣”。在Wenger启发下,学生提出:统一服装,并讨论出样式,白衬衣牛仔裤。

星期三,衣着个性勤于思的考Mona离开,而更多的人又进来了。课堂上,学生们自己完成了对这场活动的命名。提出命名要求、提名候选名称、表决确定名称……活动正式确定名称为“浪潮”。下课后,学生们制作Logo,在My Space上设立主页,还有贴纸、纹身、明信片、帽子等等。Karo是学校剧团的舞台剧女主演,外貌美丽成绩优秀,她隐隐感到某种不安,因为在这个集体中大家步调一致,她的优秀不再突出。

“行动铸造力量”。剧团的导演东德人Dennis以缺席为由将Karo开除出剧团,受到其他成员的支持,他们早前对Karo都有或多或少的嫉妒;因为同穿白衬衣,性格内向软弱Tim得到了同伴们的保护,免遭小混混的欺负。日益壮大的声势让Kevin也耐不住寂寞,回头加入了进来。浪潮开始走出教室,广泛招募成员;晚上,所有人一起行动,将浪潮标志喷满了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

星期四,上课前的闲谈中,Kevin的死党Bomber提议为浪潮取一个问候手势,并发明了一种挥手的姿势。提议很快得到所有成员的响应,Wenger欣然接受这一事实。几十号统一服装笔直站立的人们挥手致敬并高呼“ Wenger先生”。

下课后,浪潮姿势成为区别成员身份、划分对“浪潮”态度立场的标志。有的浪潮成员强行要求其他学生进入学校教学楼前必须做这个姿势。随着浪潮的发展,Karo的弟弟和男友水球队长Macro都开始疏远Karo,他们觉得以前生活在她优秀和美丽的阴影下面。Karo最终决心联合Mona印制并散发抵制“浪潮”的传单。

喷得到处都是的浪潮标志冒犯了当地黑社会。街头混斗即将发生的时候,Tim掏出了从家里偷出来的枪,吓走了黑社会。Tim跑到Wenger家里自愿充当保镖,Wenger拒绝。散发传单的Krao感受到被人跟踪。

第五天,Wenger从电视中看到了被喷在市中心的巨大浪潮标志,他发觉事情开始失去控制。他在课堂上大发雷霆,并试图让这一切像所有课程一样结束——每人课上写一份感想交差了事。

当天下午,Wenger所带领的水球队迎来了一场重要比赛。赛场上,浪潮成员全部出现在看台上呐喊助威,队员在同对手较量时肢体摩擦不断,最后裁判被迫终止比赛,Karo把反对浪潮的传单抛洒在看台的空中。

晚上,Wenger和同为教师的妻子发生激烈争吵,争吵中Wenger透露出他内心深深的自卑:妻子拥有硕士学位,而自己仅仅是个自考文凭。妻子出走后,Wenger召集所有的浪潮成员及其支持者周六中午去学校礼堂。

第六天,中午十二点,学校礼堂人满为患,来的人远远比想像得要多。会议开场时,满礼堂白衣学生集体起立,整齐地回应老师做出浪潮手势,整个过程悄无声息,极具震撼和感染力。Wenger说到德国在全球化处于劣势,现在需要团结,浪潮是唯一的希望,群情激慨。

随后Macro被作为叛徒揪到了台上始终。“我们怎么处置他?”前一秒还在鼎沸的人群瞬间冷却下来,刚才还群情激昂的听众们变得人人自危起来。

此时Wenger宣布,组织浪潮是让学生了解独裁主义,了解德国会再度出现独裁主义,他再一次提问“专制政治是否可能在今天的德国重演?”学生们愤慨、不理解、不能接受。Tim握着手中的枪出现在台上,“浪潮就是我的生命”他说。在短暂的对峙后,Bomber说他手中拿的是气枪,他对Bomber开了枪。

警察赶到学校,在学生们失落、迷茫的眼神中,Wenger惶惶不堪地被警方带走。

浪潮,Die Welle,故事原型,发生在1967年的真实事件

1967年4月,美国加利福尼亚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历史课正在讲述第三帝国。一个学生提了个问题,为什么德国人声称,对于屠杀犹太人不知情?为什么无论农民、银行雇员、教师还是医生都声称,他们并不知道集中营里发生的惨剧?教师Ron Jones不知道如何回答。

下课之后,Ron Jones决定,大胆地进行一项实验。他要重建一个微型的纳粹德国,就在他的教室里。他想让他的学生们亲身体会法西斯主义,不仅体会其恐怖,也体会其魅力。

星期一,他站在讲台前,不同于以往,他开始向他的班级下达命令。他命令他的学生,端正坐姿,抬头挺胸直背,双脚平放,双手背后。接下来的是速度训练:起立,坐下,一遍遍重复。最后他让学生站到教室门外,等他发出信号后,学生们跑回座位坐下。 Jones记录下了时间, 5秒,无声的5秒。而做到这一点所需的,仅仅是几分钟的练习。

Jones更进一步。他让学生阅读文章,接着开展讨论,但必须遵循严格的规则:想发言的人必须起立,站到桌旁,先说“Jones先生”,然后才允许发言。发言时必须言简意赅,口齿清楚。谁要是回答的时候心不在焉、随便应付,就必须重新回答一遍,甚至不断重复。

Jones坚持他的原则,并渐渐对结果感到惊讶。捣蛋鬼变成了榜样,他们的勇于发言,见解独特,答案明确。回答问题的也不再仅仅是那几张老面孔,无论是问题还是答案的水准有了惊人的提高。学生们注意力更集中,听讲也更专心。Jones原先以为,学生们会认为专制型的教学方式可笑,会抵触,不配合,但结果恰恰相反。要求学生们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很简单,意外得简单。学生也变得更加有效率。

星期二,他踏入教室,迎接他的是一片肃静。所有人在课桌后坐得笔直,虽然并没有人这么要求。他们的聚精会神,表情充满期待,没有人交头接耳。Ron Jones在黑板上写下:“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然后开始讲课。学生们认真听讲。下课时,他用手做了一个简短的动作:手臂前伸,手掌先向上,再向下滑出一个曲线。一个波浪。Jones把这个手势定为班级的问候礼。在学校里和大街上用这个手势表明身份,身为这场运动的一份子。

Jones把这个问候礼称为“第三浪”。浪潮总是以三波的形式到来,最后一浪,即第三浪冲上沙滩时是最强劲的。没有人意识到,这个名称和“第三帝国”很相似。接下来的几天,咖啡厅、图书馆、体操馆里,学生们见面时用“浪潮”手势打招呼。这个实验已从教室扩展到了整个校园。

星期三,Jones分发了成员卡,其中三张上有一个红色的叉。拿到这三张卡的人被委以特殊的使命:检举不遵守“浪潮”规定的人。随后,Jones又开始布道,从行动,投身集体,一直说到自我堕落。他被他自己的话感染了,他摇摆于领袖和老师的双重角色之间。他为他充满干劲的学生骄傲,为他们的成绩骄傲,为他们的团结骄傲,他为他自己骄傲。

紧接着,告密的风潮到来了。他只委派了3个学生检举批评者和反对者。结果却来了20个人。他们毫无保留地告发他们拿“浪潮”开玩笑的朋友,出卖他们对“浪潮”表示怀疑的父母。一切为了集体的利益。这场运动在三天之内已经成为了他们生命的全部。

当看到如此多的学生为了这场运动毫无保留地出卖朋友,Jones也感到害怕了。他必须找到一条出路,来中止这场实验。

星期四,课堂里的人数已从30人涨到了80人。新来的都逃掉了原本应去的课。Jones宣布,“第三浪”是全国性青年运动的一部分,目的在于促进国内政治体制变革。星期五中午12点,将会由总统候选人正式宣布组织的成立。学校里也会有相应的公告。

一个奇异的巧合让这个声明更加可信:时代杂志上整页刊登了一个名为“第三浪”的木器产品的广告。学生们被鼓舞了。

星期五中午,学校大礼堂。超过200名学生笔直地端坐在那里,天花板上挂满了 “第三浪” 宽大的横幅。Jones作了简短的致辞,200只手臂对着他举起,做了“浪潮”问候礼。这场实验只进行了五天。

礼堂内,Ron Jones打开一台电视。出现的只有雪花。学生们等待着。屏幕上除了雪花别无他物。学生们仍然等待着。他们已经习惯了纪律和服从。几分钟后,终于有人问道:“不存在什么领袖,对不对?”礼堂里炸开了锅。Jones开始讲话:“没错,但我们差一点就成为了优秀的纳粹。 ”

Jones给学生们播放了一部关于第三帝国的影片:帝国党代会、集体、纪律、服从,以及这个集体的所作所为:恐怖、暴力、毒气室。最初的那个问题得到了回答。他说:“和德国人一样,你们也很难承认,竟然做得如此过分,你们不会愿意承认被人操纵,你们不会愿意承认,参与了这场闹剧。”

第二天,学校里笼罩的压抑的气氛。没有人愿提及这场实验。事后,许多人感到尴尬,居然如此轻易地被“浪潮”席卷。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原本不是Jones班上的,但为了“第三浪”,他们逃了原本该上的课。他们中许多人原本热衷民主政治,参加了学运,甚至参加了黑人运动。他们当时都感到无比震惊,如此轻易就放弃了自由。

“这个实验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我们中的很多人孤独、缺乏家庭的温暖、集体的关心,缺乏对一个群体的归属感。即使把这个实验放在今天,也会得出同样的结果……去你们当地的学校看看,那里找得到民主吗?”——Ron Jones某次采访时的回答。

作者: 酷阳艾 [Coyaner]

波波坡原创文章 链接:http://www.bobopo.com/article/ent/浪潮_die_welle_剧情_影评.htm

标签: 电影

关键词: 浪潮, 剧情介绍, 故事原型, Die Welle, The Wave, 挥手礼, 电影, 第三浪, 德国, 美国, 纳粹, 独裁, 极权, Wenger, Ron Jones, 第三帝国, 集体主义

创建日期: 2008-10-26

 

1961年7月,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开始进行一项非常著名的服从实验,目的是为了测试受测者,在遭遇权威者下达违背良心的命令时,人性所能发挥的拒绝力量到底有多少。实验的过程是:A假装技术人员,B假装学习者,C是不知情的被实验者。
  
  A对C声称这个实验是为了研究惩罚对学习的影响(实质是研究服从的条件)。B、C在不同房间,由C教给B单词。如果B回答有误,C即可按下按钮对B进行电击惩罚。电击从75伏到330伏以上。B其实并没有被电击,但要根据电击的不同程度假装做出相应的反应,如痛苦的尖叫,强烈要求离开等。C可以随时停止实验,但A会对其进行鼓励,如不用承担电击的任何责任,“继续进行是必要的”、“你没有选择,必须继续”等等。如果经过四次怂恿,C仍然希望停止,实验才会结束。
  
  米尔格拉姆用了40个不同职业的被试者充当C(20-50岁),有26人(65%)服从了A,一直进行到450伏。米尔格拉姆和他的同事大吃一惊,他们全都认为只有少数几个人、甚至只有1%才会狠下心来继续惩罚直到最大电流。由于结果和预期相差太大,他又进行了一次实验,让B的抗议显得更加痛苦。结果,40个新被试者中又有25人(63%)进行到底。
  
  这个服从实验被称作“米尔格拉姆”实验。米尔格拉姆在《服从的危险》里写道:“当主导实验的权威者命令参与者伤害另一个人,更加上参与者所听到的痛苦尖叫声,即使参与者受到如此强烈的道德不安的刺激,权威者通常仍然可以命令他继续。实验显示了成年人对于权力者有多么大的服从意愿,可以做出任何几乎没有底线的行为,我们必须尽快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和解释。”
  
  《浪潮》根据1967年4月加利福尼亚一所高中进行的一项实验改编,它清楚地表明:独裁并不遥远,专制也很容易,人们是那么乐于服从,只需要训练五天,便会不由自主地卷入独裁专制的浪潮。爱人反目,同学翻脸,首领一声令下,异议分子竟遭同窗好友群起而攻之—–天下真小,酷似文革的情景在《浪潮》里再度上演。
  
  教育一个具有自由、民主的坚定理念,在任何情况下都惯于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可能需要20年;而培养一个纳粹,却只需要5天,这就是《浪潮》带给人们的警示。遏止强横、征服、专制的心魔,惟有靠培育自由、开放、宽容的心态和民主手段的训练,以及民主制度本身。

 

Tag: 德国电影《浪潮》 Die Welle 剧情介绍

Obedience

by 陈泽木 on Sep.01, 2009, under 青春的日志

Conformity, Compliance and Obedience 社会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它对人类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受这些影响的行为从程度上来看大致可分为从众、顺从与服从。

        德国电影《浪潮》 Die Welle 剧情介绍。 独裁会再现德国吗?中学老师通过一个小小的试验,得出惊人的答案,原来历史是如此轻而易举就能被重演,因此也付出惨痛的代价。

         人们有一种服从、从众和顺从的天性。而且很多时候大多数的人会毫无主见的服从。 正如无条件无思维状态下的服从所有的政府行为,而不加以分析和思索。这种天性如果成为一种文化,会阻碍一个民族的发展,让错误一直循环。

         米尔格伦实验  米尔格伦实验(Milgram experiment),又称(权力服从研究, Obedience to Authority Study)是一个非常知名的针对社会心理学的科学实验。实验的概念最先开始于1963年由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史坦利·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在《变态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里所发表的Behavioral Study of Obedience 一文,稍后也在他于1974年出版的Obedience to Authority: An Experimental View里所讨论。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试受测者,在遭遇权威者下达违背良心的命令时,人性所能发挥的拒绝力量到底有多少。   实验开始于1961年7月,也就是纳粹份子阿道夫·艾希曼被抓回耶路撒冷审判,被判死刑后的一年。米尔格伦设计了这个实验,便是为了测试“艾希曼以及其他千百万名参与了犹太人大屠杀的纳粹追随者,有没有可能只是单纯的服从了上级的命令呢?我们能称呼他们为大屠杀的凶手吗?”(Milgram, 1974)   米尔格伦在他的文章“服从的危险” (Milgram, 1974)里写道:   “在法律和哲学上有关服从的观点是意义非常重大的,但他们很少谈及人们在遇到实际情况时会采取怎样的行动。我在耶鲁大学设计了这个实验,便是为了测试一个普通的市民,只因一位辅助实验的科学家所下达的命令,而会愿意在另一个人身上加诸多少的痛苦。当主导实验的权威者命令参与者伤害另一个人,更加上参与者所听到的痛苦尖叫声,即使参与者受到如此强烈的道德不安,多数情况下权威者仍然得以继续命令他。实验显示了成年人对于权力者有多么大的服从意愿,去做出几乎任何尺度的行为,而我们必须尽快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和解释。”

 

先回忆一下,我们在学校学过什么?
  
  上课先举手,
  
  起立回答问题,
  
  上队课要敬少先队队礼,
  
  穿校服,
  
  这是我们学过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来自于纪律。
  
  纪律来自于专制,而专制强调的是集体主义。
  
  很多人以为的独裁,是个人的独裁,是偶像的崇拜,其实独裁是集体的独裁,是每一个人的参与,集体的独裁排除异己,想想,我们都曾经做过什么?

人类是一种需要认同的群居生物。
  
  当卑微的人没有能力去发掘出自我价值的时候,他就开始趋同于其他主流人群或者非主流人群。他需要一种归依感,尽管这种归依感是虚无的,但只要他觉得自己是混在人群中的人,他并没有被人群抛弃,那么他就得到了满足。越是那些怪异行为的狂热者,尽管看来和主流人群格格不入,却相反的,更是证明了他们是一群被“同质化”的人。这让我想起别一部美国电影《搏击俱乐部》。

 

现在提到纳粹,所有人都会不自觉的联想到:
  “恐怖、暴力、毒气室”,
  纳粹成了邪恶的代名词,
  进而又出现了对纳粹产生根源反思的诸如《浪潮》这样的电影等等,
  但如主贴中将根源归结于“集体主义”的想法:
  
  看完德国电影《浪潮》,终于了解所谓的集体主义。现在的我国人,应该和电影中的学生一样。
  
  恐怕是大错特错了。
  集体主义有错吗?
  让我们来讨论下人类社会最初的形态吧,
  从一个个楼主推崇的自由主义小家庭,
  怎么会逐渐演变缺乏自由的氏族、村落、部落、城邦、国家的呢?
  别忘了,
  整个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与自然的抗争史,
  没有人会否定:
  当楼主一个人面对一头吃人的老虎时,他的存活几率有多少?
  而当楼主和上面所有发言的跟贴者一起面对同样的一头老虎时,
  楼主个人的存活几率大大提高了。
  那么我想请问楼主,
  这个时候你是需要你一个人的自由主义呢?
  还是人多但存活几率高但个人受限制的集体主义呢?
  
  现在的中国人,象楼主说的“应该和电影中的学生一样”的中国人,
  经历了几千年,风风雨雨,多灾多难但将延续到永远的中国人,
  比那些“不和电影中的学生一样”、崇尚自由主义、
  但在人类历史上昙花一现的民族的人,
  最起码更能配得上强者这个称号吧?
  最起码也强到能延续到产生楼主您这样一个今天在这里发贴指责中国人的人吧?
  
收藏了,好帖。
  有机会看看这部电影。
  个体如何才能超越归属感?

个人简论:

 

 

     《浪潮》谢幕,脑海里一个个单词此起彼伏,纪律、团结、独裁、集体……乱做一团。
      乱了,捋一捋,捋出一个词——同质化。

     人的成长始终是两个方面,向内寻找自我认知和向外接受残酷社会的洗礼。当只进行后者,就会产生自我认知缺失,自我价值泯灭。这样一个人,处在一个整齐划一的团体时,就会感觉十分无助,不自觉的就会被团体同质化,当然,也可以被同一个宗教,同一个信仰,同一个种族,甚至同一种方言同质化。同质化的团体自然孕育出法西斯统治。

      当每一个人都发觉了自我,那么法西斯独裁的社会温床就没有了——一个在思想上整齐划一的社会形态,是多么的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