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好一点的四驱车:放生当拒绝伪善,功德乃内心慈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1:15:45

放生当拒绝伪善,功德乃内心慈悲

作者:唐略

    上周,北大的傅林博士来寒舍小叙,说到前不久他们一家三口在京郊延庆县的龙庆峡游玩,听人说那附近有个后河很不错,值得去看看,于是他们沿着野山的小路,翻山越岭地就去了。后河果然风景优美,水系直通著名的龙庆峡水库,一派自然生机。回来后,他特地打听了一下这个地方,才知道,此处是一个很有名的放生场所,就在他们去那里的前一周,还有人在那儿放生了两千多斤蛇,还有很多巴西龟。他讲,这些动物难以适应后河的环境,大多很快就死了,给龙庆峡库区水质造成了污染。而且,即使有些活下来,作为食物链顶端的蛇,也会对后河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的影响,那里的松鼠、蛙类等小型动物在劫难逃,而蛇最终也会因食物匮乏而死亡。巴西龟是外来的入侵物种,早就对整个中国的龟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放生了巴西龟,让很多本土龟类灭绝得更快。总而言之,如此放生,不仅对那些放生的动物没好处,对别的动物更是毁灭性打击,实在是丝毫也不符合放生者的初衷。
    他对我说:“佛教提倡放生,当然是好事,但好事没做好,也会成为坏事。现在放生的人很多,问题也很多,我想得有人写篇文章探讨一下,你来写吧。”
    关于“放生”,我是知道的,北京的学佛团体经常从菜市场把鱼、鸟之类的生灵买出来放掉。把失去自由的动物从刀砧之上解救出来,放回自然,重获新生,这是一件善事,功德很大。还有一些人,通过各种方式募集善款,用于购买这些动物,定期组织放生。放生时,大家念着佛号,场面令人动容。这是善举,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众生的平等。
    但我们又看到了另一幕,现在很多菜市场,有“放生用品专柜”,专门卖一些小鸟、小蛇、五颜六色的龟,给人买去放生。这些动物也是抓来的。人们捕猎动物,是因为有需求。过去捕猎动物是因为很多人有吃肉的需求,在这种需求下,这些小动物尚可幸免于难;现在人们有了放生的需求,这些小动物也不能免此牢笼之灾了。放生的需求,加剧了人们的捕猎。虽说捕猎了之后还能放掉,重获新生,但捕猎时的恐惧,关押中的绝望,动物难道体会不到么?被放生后,动物已经不是被捕前的状态了,它已失去了家园,妻离子散,来到了陌生的地方。
    后河风景优美,在人类看来,那里是自然得不能再自然,但并不是所有的动物放在这里都能适应。况且,后河也有后河的生态系统,你们今天来放几百条蛇,他们明天来放几十只乌龟,这些不速之客的到来势必破坏这里的生态系统。结果是,这些放生的动物生存维艰,后河原有的动物的正常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干扰和破坏。
    这就好比某种比人类更强大的动物,从欧美、非洲和中国的城市、乡村各抓来一些人,贩卖到北京,然后看到王府井是个好地方,于是把这几千人赤条条全搁在这里,念一通佛号就走了。接下来,会如何呢?
    放生,最怕成为一种形式,成为人们赚取功德的一种途径。
    很多学佛的人做善事,是为了积累功德,以便得到好报,最终往生西方,成佛作祖。所以,凡事只要功德大的,大家都趋之若鹜;还有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佛诞日、菩萨圣诞、日月食日、初一十五等这些天做善事所产生的功德,是平常的很多倍,所以这些天大家就尤其积极。我曾问过一位学佛的朋友,如果做某件善事没有功德,你会去做么?他说:“没有这样的善事。做了善事必有功德。”我说:“哪有这么包赚不赔的生意啊?”其实他是在逃避这个问题,无意间已经给了我答案。
    我参加过放生,是和一位朋友,那天是他的生日,我们去后海放了两条鲫鱼。“后海夜,秋风清,鱼归水,心返本……”事后我写下了这样的话。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放生。那两条鱼是在后海附近的菜市场买的,鲜活而肥美,若不放,当晚就成盘中餐了。但是后来,这位朋友再邀请我参加什么放生活动,我总是说:“不去!”
    “为什么不去啊?”他问。
    “手头的事情没忙完,没工夫去。”我说。
    他便立即觉得我是一个世俗的人,眼里流露出悲悯与鄙夷。我对他说,你以为手头上的事都是世俗的事么?不是的。古人云“官场之中好修行”,岂止官场,各行各业都是修行的场所,任何工作都可以作为修行的功课,何须非要去寺庙、赶法会、参加那些活动呢?我学医的师门有位年龄比我大的师弟说过一句话,“你专心地做一件事,就在定中。”由定就能生慧。若工作是工作,修行是修行,人岂不是要被撕裂?有何定慧可言?参加一两次法会,对佛法心有所感,然后存之于心,就够了,以后再有机会、名额,让给别人去体验,去积累功德,如此甚好。
    放生,是为了唤醒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唤醒我们内心的慈悲。心里有这个反应,功德就有了,否则,哪怕你放的生灵再多,也毫无功德可言。现在这种形式主义的放生,站在人的角度,一厢情愿地把动物买来又放掉,结果造成了更多的捕猎,你考虑过动物的死活没有?连这一点都没有考虑到,是为不仁,谈何功德?
    有的人参加完放生仪式后,回家继续吃肉。慈悲何在?我甚至不反对吃肉,只要别天天吃,吃时别浪费。我们可以换位思维:如果我自己是一条鱼,不幸落入盘中,那时我们会希望别人仔细地吃完,不要浪费,否则就白死了。这一点点慈悲,诸君能做到么?
    功德不像存在银行里的钞票,可以凭借某些空洞的形式大把大把地去赚,然后痛痛快快地享用;它是我们内心的慈悲,需要一点一滴地去体会和培养,而且,别图回报。(文/唐略)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f8deb80100vok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