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工行七星客户:治疗常见病特效穴位集锦——常用穴位处方歌诀一览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1:02:45

 1. 合谷:对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对于白细胞具有双向调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增加,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升,对甲状腺机能具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能有调整作用,轻手法引起血管收缩,重手法引起血管扩张,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含量。


  2. 手三里:针刺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及小肠的运动机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


  3. 曲池:治皮肤的要穴,艾灸该穴可使血糖上升,能使血小板显著增加,具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于感染炎症的病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率。


  4. 迎香: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70~90%。


  5. 颊车:对甲亢病人有治疗效应。


  6. 人迎: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尤其对收缩压最显著。


  7. 足三里:①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作用,对胃酸和胃蛋白有双向调整作用,②增强胆囊运动和排空能力,使胆汁流量增多增快,③具有调整血压作用,④对病人血糖有影响,⑤能使血液中细胞总数增加,艾灸足三里,大椎,脾俞可使白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能使痛阈明显升高,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


  8. 丰隆:针刺丰隆穴可引起血管收缩反应,配曲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显效,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9. 解溪: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10. 公孙:针刺公孙穴对胃的里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及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消化道溃疡,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有良好作用。


  11. 三阴交:为消化,生殖,泌尿系统,妇科疾患之常用要穴,三阴交配合谷,秩边,针刺后立即加强子宫收缩,且持续时间延长,对妇科疾病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显著,对于膀胱张力具有调节作用,治疗阵发性房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室性早博都有一定的疗效。


  12.阴陵泉: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顿解。


  13. 少海:可缓解结肠痉挛,对痉挛性结肠炎的治疗有良效。


  14. 神门:治心脏病,精神病之要穴,可使心率减慢,对神经垂体高血压的动物,刺后可使血压降低。


  15. 少泽:电针少泽可使垂体后叶催产素的分泌增强。


  16. 后溪:配申脉治疗癫痫白天发作者为佳。


  17. 天宗:对胆囊有收缩作用,针刺天宗,肩井,肾俞,对乳腺增生有很好的疗效,并提高免疫功能。


  18. 攒竹:针刺攒竹可使心率减慢。


  19. 天柱:可使头痛清醒,记忆力增强,针刺天柱,能解除支气管痉挛。


  20. 大杼:针刺大杼,飞扬,足三里等留针7分钟,可使血钙增加1mg%,留针15分钟增加3 mg%,继续留针,血钙不再发生变化。


  21. 风门:常患感冒伤风之人,按之灸之,颇见功效。


  22. 肺俞:针刺肺俞,能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气道阻力,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良好的效果,可延缓动脉硬化。


  23. 心俞:可使心率减慢,治疗心房颤动有良效。


  24. 肝俞:血小板增加,针刺肝俞可使胆道压力降,解除括约肌痉挛,对血糖有调作用,针刺后白胆固醇明显下降。


  25. 脾俞:针刺全血血细胞减少病人的脾俞,能使血小板增加,艾炙脾俞对放射治疗后白细胞数过低的癌症病人,可使的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脾俞可降低胆道压力,解除括约肌的痉挛。


  26. 胃俞:对消化道溃疡,胃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等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针刺可增强胆囊的收缩作用。


  27. 三焦俞:对肾与输尿管结故事石用三焦俞,肾俞,京门,天枢,气海为主穴,治疗后约半数患者能排出结石。


  28. 肾俞:针刺肾俞,能显著抑制钠潴留,故有利尿作用。


  29. 殷门:针刺殷门,肺俞可缓解支管哮喘证,一般在3~45min获得缓解。

  30. 秩边:可使孕妇子宫收缩增强,即时效果显著。


  31. 至阴:矫正胎位有显著疗效。


  32. 涌泉:对失血性休克动物的呼吸与循环机能有兴奋作用,有很好的降血压作用。


  33. 照海:能促进肾脏泌尿功能,日排尿量显著增多。


  34. 内关:配公孙调理三焦平衡,增强胃肠功能,双向调节心率。


  35. 风池:治风之要穴,有双向调整胃酸及胃蛋白酶。


  36. 环跳:针刺环跳,具有促进神经再生作用,可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双向调节。


  37. 悬钟:此穴与细胞生成有关,也是嗜酸性折细胞的敏感穴,对嗜酸性白细胞有特异性。


  38. 章门:具有明显的抗组织胺作用。


  39. 长强:补肾,健脾,通络,固锐。


  40. 大椎:针刺大椎可使体温下降,针刺大椎可使的细胞增加,并明显左移,艾灸或电针,能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针刺大椎可治心房颤动。


  41. 中极:中极配关元,大赫有促进垂体──性腺功能的作用。
  中极配血海,大赫,三阴交,可兴奋下丘脑──垂体系统,使黄体生成素增加。
  中极配颊车,对垂体,性腺功能有一定影响。


  42. 石门:针刺妇女的石门并配合谷,经4~6次可使子宫变更达到避孕目的,


  43. 鸠尾:针刺鸠尾,对血压有调节作用。


  44. 膻中:膻中配内关,足三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率89.2%。

 


二十八个穴位详解

 

  百会穴
  【主治疾病】头痛,眩晕,惊悸,健忘,高血压,低血压,尸厥,中风不语,癫狂,痫症,癔病,耳鸣,失眠,鼻塞,脱肛,痔疾,阴挺,泄泻。
  【取穴方法】人体百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名解】百会:百,数量词,多之意。会,交会也。百会名意指手足三阳经及督脉的阳气在此交会。本穴由于其处于人之头顶,在人的最高处,因此人本各经上传的阳气都交会于此,故名百会。三阳五会、三阳、五会名意与百会同,三阳指手足三阳经,五会指五脏六腑的气血皆会于此。


  风府穴
  【主治疾病】癫狂,痫症,癔病,中风不语,悲恐惊悸,半身不遂,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目痛,鼻出血。
  【取穴方法】人体风府穴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名解】风府:风,指穴内气血为风气也。府,府宅也。风府名意指督脉之气在此吸湿化风。本穴物质为哑门穴传来的天部阳气,至本穴后,此气散热吸湿并化为天部横行的风气,本穴为天部风气的重要生发之源,故名风府。


  大椎穴
  【主治疾病】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症,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取穴方法】人体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名解】大椎。大,多也。椎,锤击之器也,此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实而非虚也。大椎名意指手足三阳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本穴物质一为督脉陶道穴传来的充足阳气,二是手足三阳经外散于背部阳面的阳气,穴内的阳气充足满盛如椎般坚实,故名大椎。


  命门穴
  【主治疾病】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阳痿,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
  【取穴方法】人体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下。
  【名解】命门:命,人之根本也,以便也。门,出入的门户也。命门名意指脊骨中的高温高压阴性水液由此外输督脉。本穴因其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内连脊骨,在人体重力场中为位置低下之处,脊骨内的高温高压阴性水液由此外输体表督脉,本穴外输的阴性水液有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的作用,为体的生命之本,故名命门。


  长强穴
  【主治疾病】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痔疮,癫狂,脊强反折,癃淋,阴部湿痒,腰脊、尾骶部疼痛
  【取穴方法】长强穴位于人体的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名解】长强。长,长久也。强,强盛也。该名意指胞宫中的高温高压水湿之气由此外输体表。本穴为督脉之穴,其气血物质来自胞宫,温压较高,向外输出时既强劲又饱满且源源不断也,故名。


  环跳穴(2处)
  【主治疾病】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遍身风疹,挫闪腰疼,膝踝肿痛不能转侧。
  【取穴方法】环跳穴位于人体的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名解】环跳。环,一种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或一串连环中的一节,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肺金特性的凉湿之气。跳,跳动也,阳之健也,指穴内阳气健盛。该穴名意指胆经水湿在此大量气化为天部阳气。本穴物质为居髎穴传来的地部水湿,至本穴后,水湿渗入穴内丰满的肌肉之中并气化为天部的阳气,穴内阳气健盛使人在如,故名。


  委中穴(2处)
  【主治疾病】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
  【取穴方法】委中穴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名解】委中。委,堆积也。中,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为吸热后的上行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故名。


  承山穴(2处)
  【主治疾病】小腿肚抽筋(腓肠肌痉挛)、脚部劳累、膝盖劳累、便秘、腰背痛、腰腿痛、脱肛、痔疮等。
  【取穴方法】人体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名解】承山。承,承受、承托。山,土石之大堆,此指穴内物质为脾土。承山名意指随膀胱经经水下行的脾土微粒在此固化。本穴物质为随膀胱经经水上行而来的脾土与水液的混合物,行至本穴后,水液气化而干燥的脾土微粒则沉降穴周,沉降的脾土堆积如大山之状,故名承山。


  足三里穴(2处)
  【主治疾病】消化器官疾病、头痛、牙痛、神经痛、鼻部疾病、心脏病、呼吸器官疾病、胃下垂、食欲不振、便痢、腹部胀满、呕吐等一切胃肠,腹部不适之主穴。此外,对更年期障碍、腰腿疲劳、皮肤粗糙也很有效。该穴是人体最重要的治病穴道之一。
  【取穴方法】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另外一种简易找法: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此穴。
  【名解】足三里。足,指穴所在部位为足部,别于手三里穴之名。三里,指穴内物质作用的范围。该穴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在此形成较大的范围常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散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大量气化上行于天,形成一个较大气血场范围,如三里方圆之地,故名。三里、下三里名意与该穴同,下,指本穴位处足之下部,别于手三里穴所在之部。


  肩井穴(2处)
  【主治疾病】肩酸痛、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
  【取穴方法】该穴位位于肩上,前直乳中穴,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名解】肩井。肩,指穴在肩部也。井,地部孔隙也。肩井名意指胆经的地部水液由此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故名肩井。


  曲池穴(2处)
  【主治疾病】古代记述:伤寒温病、暑热、口干、心痛、心悸、逆气、呕吐、惊厥、身热、烦心、善摇头、咳喘、痧症、臂肘手腕不时动摇、丹毒、疔疮、疖。
  近人报道: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急性胃肠炎、中暑、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肘窝囊肿。
  【取穴方法】人体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名解】曲池。曲,隐秘也,不太察觉之意。池,水的围合之处、汇合之所。曲池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地部之上的湿浊之气。本穴物质为手三里穴降地之雨气化而来,位处地之上部,性湿浊滞重,有如雾露,为隐秘之水,故名曲池。


  合谷穴(2处)
  【主治疾病】古代记述:中风口噤、口眼歪斜、热病汗不出、多汗、经闭、头痛、目翳、目痛、鼻衄、耳聋、牙痛、面浮、喉痹、指挛、臂痛、疥疮、寒热、疟病、狂易、暗不能言、风疹、心痛、偏正头风、小儿疳眼、伤寒大渴、发热恶寒、头痛脊强、小儿乳娥、下死胎、堕胎、小儿雀目、便秘、痢疾、中暑、痄腮、各种痛症。
  近人报道:感冒,流行性感冒,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齿神经痛,咽炎,扁桃体炎,吞咽不利,神经衰弱,癔病,前臂神经痛,支气管炎,哮喘,颞颌关节功能紊乱,鼻炎,痛经,闭经,滞产,产妇宫缩无力,产后乳少,单纯性甲状腺肿,小儿消化不良,急性胰腺炎,结膜炎,电光性眼炎,关节痛。
  【取穴方法】人体合谷穴位于手脊,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名解】合谷。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合谷名意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本穴物质为三间穴天部层次横向传来的水湿云气,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处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肌肉间间隙较大,因而三间穴传来的气血在本穴处汇聚,汇聚之气形成强大的水湿云气场,故名合谷。


  膻中穴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咯唾脓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烦,产妇少乳,噎嗝,膨胀。
  【取穴方法】膻中穴位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名解】膻中。膻,羊臊气或羊腹内的膏脂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吸热后的热燥之气。中,与外相对,指穴内。膻中名意指任脉之气在此吸热胀散。本穴物质为中庭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吸热胀散而变化热燥之气,如羊肉带有辛臊气味一般,故名。


  气海穴
  【主治疾病】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脘腹胀满,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脏气虚惫,形体赢瘦,四肢乏力。
  【取穴方法】人体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名解】气海。气,气态物也。海,大也。气海名意指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本穴物质为石门穴传来的弱小水气,至本穴后,水气吸热胀散而化为充盛的天部之气,本穴如同气之海洋,故名气海。气泽名意与气海同,泽指穴内的天部之气为混浊之状。


  关元穴
  【主治疾病】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遗尿,尿血,尿频,尿潴留,尿道痛,痛经,闭经,遗精,阳痿,此外,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荨麻疹,生理不顺,精力减退,太胖(减肥),太瘦(增肥)等也很有疗效。
  【取穴方法】人体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人体穴位配伍】配气海穴、肾俞穴(重灸)、神阙穴(隔盐灸)急救中风脱证;配足三里穴、脾俞穴、公孙穴、大肠俞穴治虚劳、里急、腹痛;配三阴交穴、血海穴、中极穴、阴交穴治月经不调(冲任不固,针用补法);配中极穴、大赫穴、肾俞穴、次髎穴、命门穴、三阴交穴治男子不育症、阳痿、遗精、早泄、尿频、尿闭、遗尿(肾阳虚衰、针补法或艾灸);配太溪穴、肾俞穴治泄痢不止、五更泄。
  【名解】关元。关,关卡也。元,元首也。关元名意指任脉气血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关卡不得上行。本穴物质为中极穴吸热上行的天部水湿水气,至本穴后,大部分水湿被冷降于地,只有小部分水湿之气吸热上行,本穴如同天部水湿的关卡一般,故名关元。关原名意与关元同。


  血海穴。血,受热后变成的红色液体也。海,大水也。血海穴名意指本穴的天部水气为温热之性。血室名意与血海穴同。


  内关穴(2处)
  【主治疾病】古代记述:胸痛,胸闷,心痛,胃痛,恶心呕吐,食难下膈,心悸,虚烦,癫狂,善惊恐,心悲,健忘,失智,疟疾,肠鸣泄泻,脱肛,胁肋痛,自汗,腹痛,胸满痞胀,脾胃不和,目昏,目赤黄,腋肿,肘臂挛痛。
  近人报道:冠心病,心肌炎,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主要是激动起源失常),高血压,休克,头痛,脑动脉硬化,中风,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跳骤停,无脉症,神经衰弱,癔病,郁症,胃肠炎,妊娠恶阻,肋间神经痛,正中神经损伤,失眠,晕车,晕船,晕机,醉酒。

  【取穴方法】该穴位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此穴道时应要患者采用正从或仰卧、仰掌的姿势,内关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或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名解】内关。内,内部也。关,关卡也。内关名意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注入体内。本穴物质为间使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流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从地之表部注入心包经的体内经脉,心包经体内经脉经水的气化之气无法从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体表,如被关卡阻挡一般,故而得名。


  三阴交穴(2处)
  【主治疾病】生理痛,脚底肿胀,过胖过瘦(增肥减肥),生理不顺,手脚冰冷,冷感症,更年期障碍,妇科多种疾病。此外,对胃酸,食欲不振也有效。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有关该穴的治病穴道疗法有:治疗不孕症、治疗月经痛、治疗妊娠恶阻等。
  【取穴方法】位于小腿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名解】三阴交。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该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


  涌泉穴(2处)
  【主治疾病】古代记述:喘逆,喉痹,身热,虚劳,癫狂,昏厥,嗜卧,善恐,气上走,烦心,呕吐,腹胀,胁下支满,黄疸,大便难,时泄,小便不利,血淋气痛,颓疝,阴跳痛,阳痿,妇人无子,头痛,时眩,目无所见,鼻衄,咳唾有血,咽中痛,咽干舌肿,喑不能言、舌急,阴虚牙痛,痿厥,肩背项痛,腰脊如解,转筋,筋挛,膝痛不可屈伸,足不得践地,风疹,小儿惊风。
  近人报道:咯血,休克,低血压,高血压,失语,精神分裂症,癔病,三叉神经痛,痛风,口舌溃疡,扁桃体炎,腮腺炎,滞产,小儿流涎,小儿夜啼,预防感冒。
  【取穴方法】涌泉穴位于人体的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名解】涌泉。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该穴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它联通肾经的体内体表经脉,肾经体内经脉中的高温高压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故名。


 


  友人咽喉炎一个多月了,说话沙哑,难受得很。先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拍过片,输过液,吃过中西药,均不见效。前后花了一千多元钱。
  选了以下这些穴位给他按摩:照海、少商、丘墟、商丘、鱼际、尺泽、曲池、内关。共按了二十多分钟。
  以下为所按穴位的一些功效:


  1、照海(肾经)-专治咽喉炎。
  从古至今,它治疗咽喉方面的疾病最有效,如咽喉痛、慢性咽炎。
  实际上,肾经上的穴位都能治疗咽喉疾患,因为肾经本身就是通咽喉的。
  但照海穴是专治,且效果极佳。


  2、少商穴(肺经)--治嗓子痛效果最佳。特别是急性咽喉肿痛有特效。
  少商穴治嗓子痛效果最佳,特别是急性咽喉肿痛有特效。但这些穴要强刺激才行,过去通常用三棱针来点刺,放一滴血,当时就见效果。用指甲使劲掐一掐也行。


  3、丘墟(胆经)--专治各种上火之症。上身各种炎症。身体自带的消炎大药。
  丘墟是胆经的原穴。专治各种上火之症,也就是西医所说的发炎症状,如嗓子发炎、咽喉肿痛、牙痛发炎、眼睛红肿发炎,头痛和乳房痛的炎症等。
  在足底反射区,丘墟相当于上身淋巴反射点。


  4、商丘(脾经)--消炎大药,下身各类炎症。
  该穴正好对应于足底反射区中的下身淋巴反射区,因此可以治疗各种炎症。炎症一般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为什么按摩这个穴位可以消除炎症呢?这是因为脾是管运血的,它能把新鲜血液运到病灶上去,脏东西被清走后,炎症自然也就消除了。所以它能治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


  5、鱼际(肺经)--清火效果最好。
  鱼际是肺经的火穴,清炎的效果出人意料的好。心中有火、夜间爱咳嗽、比较烦热、睡不着觉时,按它最好。
  它还能调节小孩的肠胃功能。


  6、尺泽(肺经)--降火、补肾、调节身体虚实,高血压、头重脚轻、哮喘
  交通肺和肾,调节身体虚实,补肾,化“肺”补“肾”
  中医号脉时,三个手指分别摸在腕关节寸、关、尺的位置。尺的位置是号肾的功能。所以“尺”代表肾,“尺泽”上给肾以恩泽,给肾以浇灌。
  尺泽穴就是补肾的要穴。
  它能补肾,跟五行有很大关系。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所以肺气足了就可以补肾。按尺泽穴就把肺经多余的能量补到肾经上去。
  尺泽穴又是合穴,属水,所以这种补肾方法叫做泻肺补肾法。其实,泻只是一种能量转化,是把肺经多余的能量转化到肾经上去。因为上焦的能量过多,淤住了,反而让人觉得不舒服,老有火气,老想吃点凉的东西或祛火的东西,现时却两脚冰凉。这是火气都用到上边去了,没有留些到下面来,形成了上实下虚之症。
  此时,不能盲目地泻火。而去医院,一般会让你吃点苦寒的药祛火,往往用通便的办法。可一吃祛火的药,一通便,上边的火没有了,下边却更虚了。
  所以,我们需要的是把这种能量转化,不要白白地浪费。要知道,即使是“火”,也是人体里的一种能量,也是靠气血制造出来的,所以不要把它泻掉,泻掉就等于把刚生出来的气血又给浪费了。我们要把它转化。揉尺泽穴就是很好的办法。
  有的人头重脚轻,有高血压,还有哮喘,也是上实下虚之证,需要揉尺泽穴来转化。


  7、少海(心经)--水火相济,降火补肾,心火盛。
  夜里比较热燥、出汗、心痛、心脏疼痛、手臂麻、手颤、手痉挛、失眠、两肋痛、牙龈老肿痛、心烦上火、耳朵老响、起急。
  少海穴在肝横纹边上的点上,主要功能是滋阴降火。
  因为心经属火,而这个穴是合穴,属水,所以少海穴起到一个水火相济的作用。就是说心火太盛的人,揉这个穴可以降火,同时又滋阴补肾。有一种病叫心肾不交,夜里就比较燥热、烦燥、爱出汗、老睡不着觉,这时一定要多揉少海这个穴。
  少海主治的病非常多,如心脏疼痛、手臂麻、手颤(包括帕金森病的那种手颤)、手痉挛,平时都要多按少海穴。失眠、两肋痛、牙龈老肿痛,也是心火过旺造成的,如果再配合合谷穴一起按,效果更好。
  少海穴是一个治疗耳鸣的要穴,就是老爱心烦上火、耳边响、起急的那种耳鸣,少海穴治疗效果最好。


  8、曲池(大肠经)--降血压、降火、排毒、祛痘痘、治皮肤病、明目、增加血液循环、减肥。


  9、合谷(大肠经)--包治百病的万能穴,主治牙痛。
  左牙痛揉右手合谷,右牙痛揉左手合谷。揉的时候最好再加上一个压痛点,那效果就太神奇了。通常80%的牙痛,都会在一两分钟之内止住。
  找压痛点的方法:牙痛的时候,捏耳垂贴近面额的这个部分,会有一个很敏感的地方,这就是压痛点。如果把合谷和压痛点同时按捏,会巴马上止痛。当然,要别人帮你按合谷穴,你自己按耳垂。
  “头项找合谷”,凡是头面上的病都可以找合谷。


  10、列缺(肺经)--头颈部所有的疾病。偏头痛、,脖子落枕、感冒引起的头痛,补肾、遗尿、通小便、成人前列腺。
  俗话说,头项寻列缺,几乎头颈所有产毛病,列缺都能治。
  列缺还是一个交会穴,它跟肾经交会,所以还有补肾,治遗尿、通小便、成人前列腺的作用。


  11、内关穴(心包经)——治与脏腑相关的病,心、胃、胸全管。主“通”,不主“补”
  内关穴的功能特别强大,凡是跟脏腑有关的病,都可以通过它来解决。
  它常用的功效有15个:
  治心源性哮喘、治打嗝、治胃痛、治呕吐、治恶心、肋痛(肋骨痛)、双向调节血压(高血压降低、低血压升高)、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这3种病其实只是一种,只不过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治失眠、抑郁症、偏头痛、药物过敏(主要是肠胃不舒服的过敏)、痛经、胸口痛、晕车。
  总的来说,内关穴的功效就是心、胃、胸全管。
  但内关穴不是一个补穴,只是通的效果比较好,有阻滞、觉得不舒服,堵了的时候,可以揉内关穴。
  如果比较虚弱,没精打彩,就别揉内关穴,因为它是用你的血气来通的,一通就要耗气血。


  12、曲泽(心包经)-——补养心脏、心脏供血不足,治长期堵闷、急性胃痛、急性肠胃炎、。
  “泽”是灌溉的意思,也就是给心脏以补养。
  曲泽穴在补充心脏气血的基础上,能解决气血淤滞引起的虚损,改善长期胸闷、心慌之症,还可以引心包经之气血供给肠胃,治疗急性肠胃痛和突发肠胃炎。
  曲泽是心包经的合穴,合至内府,能很好地调节心包经的整个内脏。心脏有损伤,它也能帮助修复。
  如果一揉曲泽就很痛,就证明心包经相对来说还比较通畅。如果揉到曲泽已经不痛了,但瘀点还比较痛,说明都在淤点淤着。这时候一定要把淤滞点打通,打通淤滞点后曲泽穴就开始畅通。
  心脏供血不足,也叫心血虚,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肝气郁结,造成气血堵在半路上,过不来,这叫因淤而虚;还有一种是心脏本身功能虚弱。
  曲泽对这两种情况都适用。
  曲泽还能有效治疗急性胃痛和急性肠胃炎,一揉就会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