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扩展名有哪些:洛桑陀美金刚上师:正行的佛弟子要爱国爱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23:46:26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正行的佛弟子要爱国爱教

 发布:文心 []   日期:2011-10-29 8:26:00     
  
 
    做人首先得有感恩之心,对于所有给予我们帮助的人我们都要感激,作为佛弟子更要懂得感恩。佛教中特别强调要感恩,感恩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使我们有个暇满的人身今生能够学佛、修法。感恩我们的师长,尤其是教授我们佛法的善知识,使我们明白佛法的道理,懂得取舍因果,使自己能够生生世世的获得快乐,远离痛苦。更要感恩我们的国家,我们国家信仰自由的宗教政策,我才能够出家,穿着法衣,我们国家和谐、安定、发展,佛教才会发展,有更多人信仰佛教。生在这片国土,就要爱我们的国家,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越发展越好,希望我们的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作为佛弟子,要牢记得国家对我们的恩情,规范自己的言行,要维护我们国家。作为一个人,首先都要懂得感恩,何况作为一个佛教徒?更要时刻怀有感恩之心,生起感恩之情。

    作为佛弟子自然要爱教,我们聆听佛陀的教导,得到法语甘露,就要爱我们的佛教,怎么叫爱教?以佛法的戒律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三门清净,尤其是我们的心要正直、清净,要懂得感恩,感谢父母、师长、国家以及众生对我们的恩情,要把感恩之心放在第一位,我们要为护佛教的团结,佛陀根据众生的不同根基讲了不同的法,但都是佛陀的教法,都是众生所需要的。我们自己的根基不够的时候,有的佛法理解不透的时候,要检讨自己、忏悔自己。不能由此来诽谤佛法,造成佛教内部的分裂。作为正行的佛弟子都要维护佛教的团结,不论小乘、大乘、金刚乘,显宗、密宗,都是佛陀的教法,都有清净的法脉传承,都是祖师大德们历尽艰辛、坚忍种种困苦,使佛法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我们现在有幸听闻佛法,要感恩佛菩萨的慈悲,感恩祖师大德的恩情。

    大乘佛法中把所有的众生都当成自己的母亲,所有的众生都做过自己的母亲,母亲对自己最爱护,恩情最大,母亲为自己孩子牺牲最多,成佛不为自己,是为了救如母的众生,所以对一切众生都要感恩、爱护。正行的佛弟子内心当中满是感恩之心,满是热爱之情,自己的言行处处爱护一切,爱护众生、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更要爱护我们的国家,爱护我们的佛教事业。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95486.htm) -------------------------------------------------------------------------------------------------------------------------------------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修学佛法要持之以恒、坚定不移
 发布:文心 []   日期:2011-10-31 8:15:00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要想成功,都不容易,得克服一切困难,有恒心、有毅力,不畏艰难,得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修学佛法更得如此,要有坚定不移、持之以恒的决心。  人们都羡慕佛陀的相好庄严,拥有最圆满的福德和智慧,羡慕高僧、大德们拥有众多的信众、弘法事业广大,不可思议的神通,羡慕很多修行者取得很高的成就,这些都是怎么得到的?是修来的。是一天一天、一生一世坚持不懈的刻苦的修出来的,修到了一定境界、层次,就会有非常强大的加持力量。  现在的人普遍是恒心不足,毅力不够。有的人是刚开始很虔诚,很精进,劲头很足,但没过多长时间就懈怠下来,慢慢的就松懈下来,后来就变得法也懒得修,功课也懒得做;有的人听说密法修的成就快,就急急忙忙去寻找灌顶,然后希望最好今天得到灌顶,明天就能成就——这是不切实际幻想,修法不是中彩票,能够一夜暴富,修法得脚踏实地,实实在在;还有的人遇到了些困难、挫折,就打了退堂鼓,想放弃学佛、修法,这样的人做什么都不能成功。  修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看看佛陀的《本生传》,佛陀在因地时进行了多少次割肉喂鹰、刺血喂虎等布施,《贤愚经》中讲,世尊在累劫中多少次为得到四句法语,忍受凡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如身体被挖了一千个洞,每个洞里面点上一盏油灯,共一千盏灯,为求佛法,这是怎样的精神?  如果觉得佛陀的故事离我们远了些,那么密勒日巴尊者,刚开始求法时,他的上师玛尔巴为了消除他的业障,让他进行了12年的苦行,每天的工作就是背石头、盖房子。由于长时间背石头,他身上的肉都腐烂了,背上生疮,有的地方都能看到骨头。上师传他法后,他又苦修了18年,没有食物、就吃野草,吃的全身变成了绿色,所以尊者能够即身成就,有在空中飞行,穿墙过壁等神通。 成就者都是如此的修出来的,佛法中没有不劳而获的道理,现在的人头脑都很聪明,但这种聪明,常常阻碍了自己。自认为聪明,便生起傲慢心,自认为很聪明,会认为自己的观点很对,那么佛法的道理也很难接受,又会常常改变主意,意志不坚定。  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这里没有便捷的道路可走,需要每天坚持不懈,不能够随着自己的心情好坏来修行,心情好了,这几天很精进,过几天心情不好了,就不修了,懈怠下来,这样反反复复的,没有多大的效果。  我们修行要天天坚持不懈,但不要急于求成,等到福智资粮积累够了,自然就会成就了。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96560.htm)
-------------------------------------------------------------------------------------------------------------------------------------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消除世俗心生起清净心
 发布:文心 []   日期:2011-10-25 14:31:00  
 
    许多人虽然人进入了佛门,但心很难进入佛门,世俗心特别的强烈,世俗的见解非常的严重,不知道是因为在世俗间呆得太久还是累劫的世俗心串习太重的原因。     世俗心必然会带着烦恼心,与清净心相违悖,世俗心不消除,清净心很难生起,自己的内心不清净,体会不到修学佛法的喜悦,也感受不到加持的力量。我们业障深,是因为世俗心的原因,我们为什么学佛多少年、多少世都没有进步,是因为清净心没有生起。     我们在平日的修法是为了破除世俗心,增长清净心。如磕大头,为了消除自己的傲慢心,读诵法本是为了正确理解法本的道理来纠正世俗心当中的错误之处,修其它的法也是如此,修法那么久的时间,有没有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仅是想:我修一点法,就会为自己积点福德,修法的意义不去思考,仅仅去记数量,读经论不去理解其中意思。闭关不去理解闭关的目的,那么这个修法功夫下的虽多,收获的却很少。所以我们在修法的过程中,不要只做表面的功夫,更不能本末倒置,世俗心非但没有减少,却因修法而增加。做了善事、修了些法产生了傲慢心,到处吹嘘自己——这是世俗的比较心,彰显自我的心理。     我们不要带着世俗心对待自己的道友,表面上是对道友很热情,对道友夸奖、赞叹,背地里使些小动作,或是在众人面前装样子,伪装自己用以获得大家的称赞,这是虚假心。在道友之中,对于现世生活富禄的,我们去巴结,生活条件艰苦的,我们看不起,这是势利心,我们总去看别人的缺点,或是猜疑别人,这是贬低他人以抬高自己的贡高心,这些都是世俗心,是自己内心不清净的原因。     我们也不要带着世俗心进入坛城,寺院也好,平时会供的道场也好,都是坛城。坛城是什么?坛城是佛菩萨的宫殿,我们到坛城后,不要去挑剔:觉得有些活比较辛苦,我去做了,某某人没有做;不要去争抢:这个活好,以后我会有怎样怎样的福报,我要去抢到;不要去妒忌:上师为什么没有让我去领导、指挥别人呢?而让她去做;不要去埋怨:我做的事情太辛苦,不公平等等,这些都是世俗心,是挑剔心、妒忌心、攀比心、怨恨心。     我们更不能带着世俗心接近上师:对上师有贪恋,希望上师只是我自己一个人的上师,为我一个人所有;对上师很虚伪:表面上很恭敬,很虔诚,赞叹上师,背后诽谤上师。对上师很傲慢,觉得上师是个一无所有的出家人,自己却有钱有权有势,自己很了不起,所以上师得听我的;对上师很低俗,进行世俗间利益交换,今天我供养你,你就得为我做些什么事情——     我们不要期望用世俗的尔虞我诈、聪明算计来亲近上师,来到寺院,对待道友或是修学佛法,这样学不到佛法,法虽是正法,却用邪心去学,善法到你心中也变成了邪法。     佛法中的发心是与世俗心相反,与清净心相应的,什么清净心?清净心是真诚心;时时刻刻真心真意对待所遇到的人及一切事物;清净心是尊重心:尊重所有众生及万事万物。清净心是奉献心,只要众生需要,我的一切都可以献给众生;清净心是无所求心,付出没有任何祈求;不为自己身心求得丝毫的利益;清净心是谦卑心,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别人都在我之上;清净心是平等心,不论是达官贵族还是乞丐,我能都平等的对待。清净心是内省心,不去看别人的缺点,只检讨自己的过失——归根结底,清净心是光明心。     世俗心是污染的、肮脏的、丑陋的,我们学佛是要把污染的世俗心净化成清净心、纯善心和光明心,这就是修学佛法的重点。 (转自妙吉寺:http://www.cymjs.com/)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95138.htm) -------------------------------------------------------------------------------------------------------------------------------------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守住正见
 发布:文心 []   日期:2011-9-19 9:23:00     
 
    学佛得建立正见,在一定程度上正见比戒律更重要,修行的过程也是个不断改正错误的观念、错误的行为,使自己具有正知、正见、安住于正行当中的过程。    只有具有正见,才会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该做、什么不该做,没有正见,所学的好像是佛法,其实不然,自己知道佛法的名词越多,错误知见越多,越去批评别人。这样的人在世间很可怕,进入佛门更可怕。如果听过日常法师讲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会记得日常法师经常会用一个比喻形容这样的人:就是拿佛法这面镜子专门照别人,唯独不去照自己,但是佛教里面道德标准很高,要比世间高多了,结果一照,周围人都是妖魔鬼怪,唯独自己不是。    末法时期邪魔挡道,而四法印、金刚般若、愣严都是正法眼,佛弟子不能不看。魔在心里,有正心正念自然金刚不坏。    可是许多人非但没有正知见,自己又非常固执和傲慢,佛法的甘露一点也进不入心间,学佛从改变自己开始,从惭愧和忏悔入门,先把自己修清净了,自己先具备正见,才能进一步安住正行当中,不要整天去听闲话、管闲事,自己连是非、对错都不分,管别人干什么?好不容易修点法,很不容易积了点功德,全没了。    正见从哪里来?从闻法开始,认真学学菩提道次第,我们格鲁派有这么殊胜的法宝,为什么不去珍惜,有时间去管别人的闲事,说着别人的过失,为什么不去多努力学学珍贵的佛法?经论和上师的教言都是法镜,是用来照耀自己的内心,纠正自己错误的行为的。按照上师的法语甘露不断的修行自己、每天都争取进步,这才是正行。    佛法如何能够入心间,先学会对善知识恭敬,自己要谦卑低下,不要觉得自己很了起,其实自己没什么了不起,即便是今生有些福报,现世的生活富足些,也不过是前世修学过佛法,积累下福报而已,但是福报很快会用光的,人生无常,说不定哪天就会化为尘土,在世的时候不努力修行,死后不一定到哪里!毁灭可能是瞬间性的。所以可能有人积了很多恶都没有什么报应现前,而一但现前之时,恐怕就是回天无术了。等到那时,什么都晚了。    也不要总说和上师有多么深多么深的因缘,这是一种不清净的心态,是世俗的心态,不过想表现自己在所有弟子中多么与众不同,上师会偏爱自己而已,其实在上师心里,一切都是平等的,所有弟子都是平等的,如果会有偏爱,也是偏爱修法修的好的弟子,因为这样的弟子才是真正与上师已安住的清净本性相应。世俗心里面有多少污浊和肮脏,把自己在世俗间学得那套明争暗斗、拉帮结派带到清净的道场里面,自己有多大的罪过?    有人表面上看好像是学佛学了很多年,说实在话只不过是结了点法缘而已,怕是一天学佛都算不上,可能连个真正的佛教徒都算不上,佛法是妙法、是良药、是宝藏,但是自己体会不到,因为内心与法不相应。    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名师难遇,趁着现在有这么好的机缘,按照自己的因缘条件,选择自己的修行方式,好好去努力,多读读经论,增加自己的正知正见,不要辜负暇满的人身。(转自妙吉寺:http://www.cymjs.com/)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87909.ht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