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使用trident内核:先苦后乐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20:10:47
先苦后乐吗?(2009-08-10 09:07:05) 标签:幸福 教育  分类:心理励志

    与其默默忍受痛苦,不如全力一试,看看「未来的幸福」能否提早实现。

    纽约哈林区是黑人群聚之所,破旧、脏乱、落后、贫穷。但是一到星期天,仍有许多人拥挤在一家旧戏院的舞台边,静听「艾克牧师」讲道,心中充满着希望。艾克牧师的道理非常浅显,说来说去总是归结于一句话:「你不必一定经过地狱,才能进入天堂。」

    这句话鼓励人立刻振作起来,停止不必要的含辛茹苦,早日突破眼前的困境,为自己开创美好的未来。

    许多人生格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像「先苦后乐」即是一例。通常我们以「先苦后乐」互相期勉时,总是预定一个短期可望实现的目标,然后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而咬紧牙根苦撑。譬如,考试之前的苦读,目的是为了上榜;但是万一落了榜,就变成「先苦后也苦」;即使上了榜,好像「先苦后乐」了,但是我们仍须自问:假使以先前的读书为苦的话,那么现在上了榜,要去念更多的书了,岂不又是自找苦吃?

    换一个角度来看,假使从开始就肯定「读书最乐」的话,不仅可以消泯考试的得失之心,而且当下即可自自在在地涵泳书中趣味。所谓「你不必一定经过地狱(之苦),才能进入天堂(之乐)。」应该首先是指心灵状态与观念想法的转变而言。接着必须配合的,即是身体力行。因为光是心态的改变,有时会使人陷入另一种极端:就是罔顾现实的鸵鸟作风,以及盲目自大的阿Q精神。

    所谓身体力行,是指发挥自己的知能才性,接受人生各方面的挑战。目的当然是在尽力使自己的生活又成功又快乐。与其默默忍受痛苦,不如全力一试,看看「未来的幸福」能否提早实现。

    从苦乐问题,可以立即联想到贫富问题。

    无论从任何方面来看,没有人可以断然肯定贫穷一定比财富好。假使以财富为人生唯一目标,当然值得非议;所谓「守财奴」的「奴」字,实在颇有深意。但是财富本身是中性的,并无善恶可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取得它,以及如何运用它!孔子也曾说过,若富与贵可求的话,「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但是假使要他「不义」的话,则他宁可安贫乐道,以终其身。孔子对于富人并无偏见,但他更盼望人能够「富而好礼」。耶稣说「贫穷的人是有福的」,但是他在讲道时却常以富有的主人为喻,鼓励人乐善好施、济世救人。

    现世的快乐与财富,是人人可以正正当当去制造、去争取的。重要的是「推己及人」,让更多的人可以享有快乐与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