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浏览器意外关闭:老年性低血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6:33:33
         老年性低血压 老年性低血压是指进入中、老年是人群而得低血压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血压会慢慢升高,易患高血压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但与其相对应的低血压却被人们忽视,其实老年低血压也能引起脑和心脏的严重供血不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高血压病。
  目录
1 概述
2 分类
3 原因发病
4 治疗方法
5 对症处理
1 概述
2 分类
3 原因发病
4 治疗方法
5 对症处理
6 自我调护
老年性低血压 - 概述
秋天血压不稳老年人注意保暖是关键老年人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升汞柱。低血压的危害是造成人体各器官的供血不足。由于大脑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低血压引起脑组织的缺血性损害极为突出,病人常感头晕、头痛、眼前发黑、健忘、思维迟钝,容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 老年人血压不稳定要及时测量病例:77岁的张老伯身板硬朗,与慢性病从不沾边。他从椅子上起身时,突然眼前一片漆黑,浑身冷汗,天旋地转,身体不支跌倒在地。虽然片刻后清醒,下肢还骨折了。医生诊断,这是由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晕厥。张老伯与家人感到疑惑,人人都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会慢慢升高,易患高血压病。这血压低也致病哦。 其实,老年人不仅要重视高血压,也要防止低血压。低血压也可能引起心脑供血不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高血压。低血压可能是一过性的,也可能是长期性的。低血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平时我们讨论的低血压大多为慢性低血压。据统计,慢性低血压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高达10%。老年性低血压 - 分类
医学上将老年性低血压又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许多老年性低血压病的血压变化不稳生理性老年性低血压者除动脉血压低于上述值外,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生理性低血压状态常见于年轻妇女,尤其是体型瘦长者,老年人偶尔也会出现。而经常从事较大运动量的活动和重体力劳动者也不少见。其低血压的产生常与迷走神经紧张性较高有关。
病理性老年性低血压(低血压病)除动脉血压低于正常外,常伴有全身乏力、头晕、易疲倦、出汗、心悸等症状,当老年人处于长时间站立或者由卧位(或坐位、蹲位)转为站立时,上述症状更为明显,甚至昏倒。低血压病又分为急性低血压和慢性低血压,急性低血压多见于各种休克和急性心血管障碍。慢性低血压可有遗传倾向,也可继发于某些神经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营养不良、内分泌功能紊乱、传染性疾病恢复期以及使用某些降压药时,常伴有相应的不适和检查异常。年轻女性仅动脉血压低于正常,而无任何自觉症状并不属于病态。老年人多多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减少发病机会。老年性低血压 - 原因发病
引起老年人低血压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为老年人免费量血压药物性低血压老年人因病服用降压药如甲基多巴、胍乙啶、优降宁等,安定类药如氯丙嗪、奋乃静等,利尿药双氢克尿噻、速尿等,抗心绞痛药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也可引起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即直立性低血压。老年人神经调节功能差,动脉硬化使其动脉弹性下降,体质虚弱、长期卧床的病人及在闷热的环境中站立过久,均易诱发体位性低血压,特别在直立位置或卧位时突然起立更易发生问题,此时可有眩晕、眼前发黑、出汗、心悸甚至猝倒等表现。
  
排尿性低血压排尿中或排尿后突然晕倒、神志不清,发作前无先兆,发作后2—3分钟恢复正常。多因夜间膀胱胀满后突然排空使腹腔压力骤减,静脉随之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所致。体质性低血压多见于体质瘦弱的老年妇女,并且可有家族遗传倾向。患者平时有头晕、心跳、乏力的感觉,往往在医院查不出什么病。这是因老年人心肌张力减弱,血管壁弹性丧失所致。继发性低血压常继发于急性失血、心脏病发作、慢性贫血、糖尿病、脑动脉硬化、中风之后等慢性疾病,病人嗜睡、虚弱、头晕、视力障碍。老年性低血压 - 治疗方法
老年性低血压应从以下几方面防治:进食后低血压是一种临床上见于老年人的病1、病因治疗体质虚弱者宜加强营养;服降压药后感到身体软弱者,要停药或换用较温和的降压药;因各种急性疾病引起的低血压要积极地诊治原发病;避免过快地变动体位和长时间站立;睡眠时枕头垫高以15厘米为宜;夜间最好不去厕所,在床上备有便盆或有他人陪同,以防意外。国外医生观察到咖啡因对慢性直立性低血压疗效甚好,早餐前30分钟口服咖啡因0.25克,能减轻饭后血压下降。也可在早饭前喝杯浓咖啡,借此提供咖啡因,也可收到相似效果。2、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高血压、低血压都有调节作用。国外有位学者说过:“锻炼身体可以代替许多药剂,但任何药剂也代替不了锻炼身体。”低血压的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3、高盐饮食低血压的老年人可适当增加盐的摄入量,约为正常食盐量的2—3倍,即每日20—25克。多摄盐后必须多喝水,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4、选用滋补药低血压的老年人可选用滋补药来调节血压,可每日服用桂圆肉6克,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人参。中药“生脉散”(人参10克、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每日1剂煎服,效果也佳。
  
5、药物治疗低血压症状明显,可选用利他林、麻黄素等升压药及三磷酸腺苷、辅酶A、维生素B及C,以改善脑组织代谢功能。老年性低血压 - 对症处理
对症处理老年性低血压在夏季时分,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低血压的发生。因为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器官退行性病变,体内各种血压调节机制如压力感受器等敏感性均降低,植物神经对血管的调节机制减弱。在炎热的夏季,出汗增多,易导致体内容量不足;在较快速的体位变化时,老年人动脉硬化,血管的弹性差;心脏搏出量又跟不上,易导致低血压的发生。由于大脑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低血压引起脑组织的缺血性损害极为突出,病人常感头晕、头痛、眼前发黑、健忘、思维迟钝,容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性低血压的防治首先查找病因,如患有贫血、慢性胃出血等病时要及时诊治;如果患的是体位性低血压,在起立或起床时动作尽量缓慢,不可操之过急,每变换一次体位,要休息片刻;体质虚弱者应加强营养。夏季出汗较多时,注意盐和水的补充。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夏季要注意监测血压的变化,按照医嘱及时合理地调整降压药的数量、种类和剂量,以防止低血压的发生。老年性低血压 - 自我调护
老年性低血压更重时的自我调护老年人长时间站立也可引发低血压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老年性低血压患者约占20%。老年性低血压病,一般是指血压低于90/60mmHg的老年患者。老年性低血压不仅可引起心脑血管灌注不足,严重者还可能引起心绞痛、脑中风。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都能够认识到高血压病对身体危害很大,低血压病却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老年性低血压患者因此没有注意日常自我调护,将是十分危险的。老年性低血压患者在进行家庭调护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慎重用药:老年人常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抑郁症等,用药不当,也会诱发药物性低血压,因此,老年人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而且以选用药物作用缓慢的长效剂为宜。2.日常活动的自我护理:日常活动时应少站立,少弯腰,长时间站立可使下肢回心血量减少而发生低血压;弯腰后突然站立时,老年人由于调节功能下降,也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3.洗浴护理:一般热水浴可引起血管扩张,所以老年人洗浴时事先要准备好浴垫或木椅,坐在椅子或浴垫上洗浴,以避免在洗浴时发生低血压。4.体育锻炼:老年人运动强度过大,可因心输出量不足而致血压下降,因而运动时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运动后不引起气促为宜。若在运动时出现眼冒金星、眩晕、视物模糊等情况,则说明运动量过大,应立即停止运动。5.饮食保健:有老年性低血压现象者,对食盐不能过分限制,以每日8克为宜;鼓励少食多餐,避免饱食,防止因饱食而使血液郁积于胃肠而诱发低血压。餐后不宜立即活动,要休息20~40分钟后活动为宜。  6.房间布置:老年性低血压患者容易发生眩晕现象,所以老年人的房间布置应简单明了,房子内不要摆过多的东西,以防老年人碰撞受伤;若有门槛最好拆除;有条件者,可给老年人屋内铺上木质地板或地毯。
google提供的广告
附图  上传图片  低血压病
到 中医中药论坛 看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相 关 文 章
  老年糖尿病人为何易发生低血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需要怎样治
高血压病人如何进行自我调理
为什么有些高血压病人服降压
高血压病患者常存在哪些误区
老年人如何预防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人睡前能大量服用降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怎样预防夜
 
 
     成人的肱动脉血压低于12KPa(90mmHg)/8kPa(60mmHg)即可定为低血压。分为急慢性两类。急性低血压多由大失血和剧痛所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晕厥和休克;慢性低血压则是由内分泌功能紊乱、慢性消耗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营养不良所致;常见有贫血或低血糖,慢性低血压根据其伴有的症状不同又分为六类: (1)体位性低血压:即由卧位突然变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收缩压下降2.67kPa以上,常于早晨起床后出现,眼前发黑,头晕欲仆,以40-70岁男性较多见,可因久病卧床身体虚弱或服用同时具有扩张静脉作用的降压药所引起。(2)症状性低血压:由某些疾病或药物所引起,如脊髓空洞症,严重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慢性营养不良,服用降压药等。(3)体质性低血压:一般认为与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40岁的妇性,多有家族遗传史,有的没有任何症状,有的则出现疲乏、健忘、头晕、头痛、心慌,甚至晕厥,或有心前区压迫感等症状。(4)内分泌紊乱所致的低血压。(5)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营养不良所致的低血压。(6)高山(原)性低血压。许多患者伴见有头痛、头晕、胸闷、气短、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浮浅、胃口不好、脚肿等症状。这些表现为夏季气湿较高时更显突出。本病以体质衰弱者及女性为多见。但也有人并无明显异常的感觉。
    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则是低血压及神经官能症而无器质性病变的表现,并可与其他原因所致的低血压相鉴别。
    西医对本病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一般采取对症处理。本病属于中医“眩晕”、“晕厥”、“虚劳”等病症范畴。其病机多由于气血亏虚、心阳不振、肾门火衰。治疗时每以益气升压,温肾壮阳,补养心肾,补气养阴肾等方法。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358例,血压均在12/8Kpa以下,病程最长8年,最短15天。经治疗后痊愈(血压回升至正常,症状消失)336例;好转(血压回升1.3Kpa以上,症状明显减轻者)22例。
血压低不一定就是低血压病
2010-07-26 14:56:19 求医网 【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 我要评论(0)条
临床发现凡属低血压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体质性低血压多见于纤细瘦弱型女性,自幼爱静不喜动。其低血压可长期存在,甚至伴随终生,多不影响寿命,甚至不少人还有长寿倾向。直立性低血压又称体位性低血压,特别是由卧位站立时,血压下降,引起头晕。人体在直立时,由于地球引力作用,可使300毫升~800毫升的血液郁积于下肢,使回心血量显着减少,而导致心搏出量和动脉血压降低。通常人们并无感觉。这是因为植物神经和压力感受器能及时、迅速地作反射性调节,使人不出现不适感。如果植物神经调节不灵或者由于酶缺陷,引起血液缓激肽过多,易造成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老年性低血压其原因比较复杂,心脏功能不佳、神经反射不灵,或者使用了某些药物等,都可能影响血压。凡属低血压者注意:(1)要到医院全面检查血压,包括不同体位时的血压变化,坐位、卧位、立位都要测量血压,先弄清楚是否与体位有关。(2)若表现畏寒、性欲减退、闭经、阳痿、皮肤色素沉着,可提示为内分泌疾病引起的低血压,应检查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等内分泌功能是否异常。如有多吃、多喝、多尿现象,则应想到糖尿病。(3)中老年人应进行心功能检查,以了解心脏情况。(4)凡服用降压、血管扩张、抗震颤、抗抑郁、抗焦虑、抗心律失常等药物,都可能导致低血压。经过检查,不属于上述病理性低血压者,一般就不必服用升压药,只要适当注意营养,保证能量供给,并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运动,改善体质,即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功能,同时也可改善和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