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区动物防疫监督所:世界银行版2010年世界各国及地区GDP和GNI排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20:54:59
世界银行版2010年世界各国及地区GDP和GNI排名2011-07-03 15:11

世界银行7月初公布了其估算的世界各经济体GDP和GNI(基于Atlas三年平均汇率法计算)的数据。世行版数据显示,2010年世界GDP总量前十的依次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巴西、意大利、印度、加拿大。第11-20名依次是俄罗斯、西班牙、墨西哥、韩国、澳大利亚、荷兰、土耳其、印尼、瑞士、波兰。

在前20名里,与官方数据相比,世行版美国、中国、德国等数据偏低,日本、印度等数据偏高。2010年官方数据,美国146604亿美元,中国58790.60亿美元,德国33126.59亿美元、澳大利亚12362.81亿美元,日本54606.92亿美元,印度16470.38亿美元;而世行版的数据则是,美国145824亿美元,中国58786.29亿美元,德国33096.69亿美元,澳大利亚9248.43亿美元(2009),日本54978.13亿美元,印度17290.10亿美元。

在世行大幅修订中国PPP数据前的2006年,中国的PPP法GDP按世行的估计就超过了10万亿国际元,达到101533亿国际元,逼近美国的132332亿国家元,相当于美国的77%。此后,2007年世行将中国数据下调40%至70551亿国际元,仅相当于美国的51%。世行按其购买力平价法估算的各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排行榜如下。

购买力平价,其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如下:

首先,对国内生产总值制定统一的分类体系,将各国国内生产总值作进一步的分解和次级分解(国内生产总值——类——项目)。分类的依据是联合国不同版本的SNA核算体系中的分类法。最终计算购买力平价的国民产品内容为:将全部最终商品和服务项目分为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社会最终消费支出、固定资产总形成、流动资产增加和净出口五个支出大类,再在每个支出大类中划分小类,共分163个基本分类。其中,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分128类,社会最终消费支出分3类,总资本形成分31类,国际收支差额1类。

其次,在各基本分类中确定代表商品和服务项目,并调查、搜集代表商品和服务项目全国的平均价格。在确定代表商品和服务项目时,既要遵循商品同一性、可比性和相同代表性的原则,又要考虑各国的消费习惯和结构。商品的同一性和可比性要求对比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规格、等级型号、包装、材料、设计及销售条件等应基本相同和可比,商品的代表性原则要求所调查的规格品在对比国家或地区之间应有较高的代表性。

再次,计算各支出类别和总体的各种指数。这里所说的指数与通常意义上的统计指数有所不同,它们不是对同一事物作动态上的比较,而是揭示事物在空间上的差别。各项目价格比率采用简单几何平均法,然后由项到类;由类到总合计则以各类的支出份额做权重因子进行加权算术平均,从而得到各级购买力平价。例如,人均GDP指数是指分别按两国名义货币计算的人均GDP比值、国际经济对比中按照所比较对象多少的不同,可以分为“双边对比”和“多边对比”,前者只涉及两个国家,后者涉及多个国家。“双边对比”和“多边对比”指数的计算方法不同,后者更复杂一些。

最后,利用购买力平价进行各级换算加总及比较。

由于受购买力平价法的前提条件的制约,目前对其的应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高估发展中国家货币购买力
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以建筑产品、服务项目为主要内容的非贸易品占相当大的比重。而且,这些非贸易品质量较差,其价格相应也低于国际价格。如果将这部分非贸易品与国际市场上质优价高的商品服务相比较,必然会高估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购买力,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对教育、医疗、房租、工资等项目给以不同程度的补贴,价格机制不甚完善,价格扭曲较为严重,有相当一部分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偏低。这样也会造成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购买力的高估。

(2)规格品的代表性难以保证
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存在较大的差别,不同国家间的产品质量差异很大,要在各国选取绝对相同的货物和服务几乎是不可能的,并且产品的代表性也很难保证,对于一国来说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对于其他国家则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3)权数确定受发达国家的影响
在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发达国家拥有全部经济总量中的绝大部分,处于主导地位,只要比较中将价值指标作为计算权数的基础,发达国家的影响就不可避免。尽管ICP为消除发达国家对权数的影响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但发达国家在权数确定中依然起着决定作用。

(4)价格资料的收集和处理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对于价格资料的收集,不可能对各国作出严格统一的规定。由于各国缺乏统一的原则,这就使各国平均价格的计算具有很大灵活性,如样本城市和平均方法的选择都有很大的调整余地。一个国家可以从某种目的出发,人为地拉高或调低该国的平均价格,这就使ICP处于一种两难境地:如果将比较结果用于政策目的,各国将产生“修正”数据的倾向,而如果仅用于研究目的,各国对之的兴趣不大。

从1985年起,世行GNI计算汇率的三年滚动基期由计算年的前三年改为前两年和计算年本身,例如,计算1985年的GNP,汇率换算采用1983年、1984年和1985年这三年的平均汇率。具体做法分为两步:

第一步,计算一个换算因子,它是计算年实际汇率的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前两年经调整的汇率的简单算术平均数。

第二步,按第一步推算出的换算因子,对计算年的本国货币时价GNI(GNP)实施换算。

上述计算过程的计算式如下:

式中,e表示平均汇率,P表示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总收入缩减指数,P$表示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总收入缩减指数。算式中,对前两年的平均汇率都是经过调整的,所采用的调整因子,是本国和美国的相对通货膨胀率。这样,换算因子计算过程中,既考虑到了汇率的近期波动(三年平均),又考虑到了两国的通货膨胀(对前两年汇率的调整)因素。

世行三年平均汇率计算的GNI(GNP)结果,有时与实际情况偏离较大,其主要原因就集中于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及其变动上。

如果用汇率法换算要获得大致正确的结果,汇率法就应当体现各种货币相对稳定的平均关系或一般关系,而事实上,国际社会中早已不存在长期均衡的汇率。

对贸易货物和劳务来说,内部价格(贸易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与汇率之间关系的等值化,被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所阻碍。也就是说,即使是同一种贸易品,其国内外价格(以汇率折算为同种货币表示)也不相同。

即使在贸易品价格与汇率之间达到等值化,由于间接税、国内运输费及加工费等的差价不同,使同种贸易品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最终定价仍有差距。

由于GNI(GNP)中包含的大量商品是非贸易性的,所以即使存在理想汇率,也只适用于一小部分贸易品。对于货币处于升值状态的国家来说,三年平均汇率法计算的结果大大低于实际值。

世行按Atlas三年平均汇率法估算的2010年世界各经济体GNP排名如下。